又過了兩日,劉表的身體略有好轉,蒯氏兄弟方才派人將龐統請到了刺史府。
“聽說,先生是來求和的?”
劉表瞟了一眼龐統,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屑。
龐統微微一笑,絲毫不以為意,淡然道:“統此來,非為求和,乃是與劉荊州尋求共存。”
“哼!”劉表目光一厲,沉聲道:“我待劉備不薄,他卻奪我三郡之地,敗我大軍,殺我大將!先生以為我們兩家還有共存的可能嗎?”
“若是隻論荊州形勢,當然是一山不容二虎,可是,劉荊州大概還不知道吧,江東孫翊如今已經平定了會稽,不日便會返回廬江。此子與劉荊州有殺父之仇,如今內憂已除,下一步必定是西進荊襄,劉荊州以為,自己現在的實力足以抵擋孫氏大軍嗎?”
劉表冷笑道:“孫翊不過一黃口小兒,倚仗父兄之能,方才立足一方,縱使西進,吾又有何懼哉?”
這話當然是說給龐統聽的,其實縱觀孫翊近兩年來的表現,劉表自己也很清楚,這小子絕對不簡單,加上有著一大批猛將良臣輔佐,如今孫氏實力恐怕已經不在了荊州之下了。
不過,他所說的也不盡是假話,在他看來,若是孫翊真的揮軍西進,荊州軍以逸待勞,勝算還是很大的。所以對他來說,現在顯然還沒有和劉備合作的必要。
“再說,孫翊若是西進,恐怕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劉備吧?先生以為,以劉備現在的實力,能擋住孫氏的進攻嗎?”
龐統很幹脆的搖了搖頭:“不能。”
劉表麵有得色:“所以劉備這才派先生前來求和,想要兩家共守荊州,是吧?”
龐統點點頭:“如今劉荊州與我主各據三郡之地,兩家並力,實力尚且在江東之上;若纏鬥不休,徒增內耗,隻怕早晚為孫翊所趁,還請劉荊州放眼大局,與我主暫息刀兵,重修舊好。”
劉表臉上浮起一絲譏笑的神情:“孫氏雖然平定了會稽,但據先生所知,目前他們可有任何動兵的跡象?”
這段時間,劉表對廬江的動靜相當關注,孫氏並沒有任何異動,所以他的意向也很明顯:孫翊雖然對我有威脅,但現在還沒有要動手的意思,那我又為什麽要和你聯手呢?趁這個時候先收拾了你豈不更好?
龐統聞言,卻沒有沒有直接回答劉表,而是朗聲道:“據統所知,王朗與嚴白虎相爭之前,孫翊也沒有任何動兵的跡象,相反,他還將防備會稽的大將韓當調去征討豫章。劉荊州可知,如今王、嚴二人都已成為階下之囚?”
劉表目光一縮,微微眯起了眼睛,手指在案幾上輕輕叩擊著,沉吟了起來。
聽龐統這麽一說,他才突然意識到,現在的形勢與王朗和嚴白虎的事例還真有著幾分相似。鷸蚌相爭的後果,最後當然是孫翊這個漁翁得利,可是如果就因為這樣一個可能,便與劉備摒棄前嫌,他又覺得心有不甘。
沉吟了好一會兒,他方才緩緩開口:“先生以為,我與劉備的實力,比之王朗與嚴白虎,孰強孰弱?我與劉備相比,與王朗、嚴白虎又可有不同?”
仔細思考之後,劉表得出了結論:王朗和嚴白虎之所以會被孫翊擊敗,一方麵是他們的實力太弱,兩家合力不過一郡之地,萬餘人馬;而他與劉備兩家有六郡之地,兵力十二三萬,如果有必要,劉表相信在戰時他還能緊急征發不下兩萬人,與王朗和嚴白虎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另一方麵,則是王朗和嚴白虎實力相當,所以才會在火並之時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麵;但他和劉備看起來是各據三郡之地,實則實力懸殊很大,如果真的傾力一戰,要在短期之內將劉備吞掉也許會有一些困難,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龐統顯然是聽出了劉表的意思,不過他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張,隻是悠然一笑,端起案幾上的茶杯,慢條斯理的呷了一口。
“誠然,荊州兩家的實力遠在王、嚴兩家之上,劉荊州與我主之間實力差距也很大,不過……”
龐統緩緩放下茶杯,凝視著劉表:“若是我主與孫氏聯合,或者幹脆舉三郡之地降於孫氏,劉荊州以為,自己還有幾分勝算?”
劉表聞言,渾身微微一震,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的潛意識中,一直把荊州與江東放在兩個對立麵。在他看來,孫氏西進荊襄是遲早的事情,而劉備占據荊州門戶江夏,與孫氏之間自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將來隻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他和劉備兩家火並之後,剩下的一家與孫氏相爭;另一種情況,便是龐統剛才提出來的,兩家合力對抗孫氏。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劉表都有足夠的信心,自己會比劉備走得更遠,而現在龐統卻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劉備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聯合孫氏與他對抗!
此話一出,猶如晴天霹靂,瞬間將劉表震了個半暈,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如果劉備真的站到孫氏那邊,那雙方的力量對比將會徹底改變,加上荊州門戶江夏已經不在手中,劉表知道,自己想要繼續保全手中的三個郡,隻怕難如登天。
他努力讓自己的心境平複下來,目不轉睛的凝視著龐統,希望從對方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一絲破綻,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龐統卻是一臉不可置疑的神色,絲毫沒有說謊的痕跡。
雖然心裏已經分寸漸亂,但劉表嘴上依然裝作不以為然:“哼!劉備處心積慮,花了幾年時間才從我手中偷去了三個郡,我就不信,他真的有那個魄力一下子全部放棄!”
“不管劉荊州信與不信,反正統是信了。”
龐統挑了挑眉,神情輕鬆地一笑。剛才劉表的一舉一動都被他看在眼裏,雖然對方極力表現得很鎮靜,但卻依舊難以掩飾內心極度的緊張,那瞬間變得蒼白的臉色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主若是投靠孫氏,即使損失了三郡之地,隻要命還在,至少還有重頭再來的機會,再不濟也可以當個富貴閑人。而若是敗在劉荊州手裏,劉荊州自問,會給我主一條活路嗎?”
劉表愕然,半晌無語。
劉備與他之間,有著奪地殺將之恨,可謂是不共戴天,既然無法合作,便隻能拚個你死我活,而劉備一旦落到他的手裏,自然是有死無生!與其如此,投靠孫氏似乎還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畢竟,在這之前,劉備和孫翊在討伐袁術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一次合作了。
而他的處境與劉備不同,劉備可以投靠孫翊,他卻與孫翊有著殺父之仇,一旦戰敗,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這裏,劉表動搖了。
要讓他賭上身家性命,去對抗孫翊和劉備兩家人馬,實在是太過冒險,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
既如此,還不如暫時和劉備聯手,先消除孫翊的威脅,再圖後計。
劉表輕歎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劉備的意思,兩家應當如何合作?”
龐統心中暗喜,卻不形於色,拱手道:“劉荊州出動一兵一卒,隻需供給我主糧草軍械,孫氏若是大軍來犯,我主自會出兵退敵,保荊州平安。”
劉表微微頷首,心裏卻暗歎了一聲:他原本打算趁兩家合作的機會,以協防的名義將自己的部隊安插到江夏、長沙、桂陽三郡的要害之地,為將來拿下劉備做準備,現在看來,劉備也早防著這一手,竟然不惜以一己之力對抗孫氏也不願意讓他的勢力滲透進來,實在老道。
龐統又繼續說道:“另外,劉荊州的愛將呂公,我主願即日送還,不過,長沙和桂陽兩郡的降兵……”
“嗯?”劉表聞言,立刻明白了龐統的意思,眸子裏陡然亮起一片寒芒,打斷了他的話:“兩家既然聯手,降兵自當全部送還,豈有留給你們的道理?”
要知道,這一次劉備收降的荊州軍足有近萬人,足足占了他手頭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如論如何也不可能白白舍棄!
龐統見劉表態度堅決,語氣強硬,微微怔了一下,隨即笑道:“既然劉荊州開了口,那好,統就代我主做個決定,將兩千降兵歸還劉荊州,如何?”
“哼!”劉表眼中含怒,悶哼了一聲,卻不言語。
龐統伸出右手,豎起了三根指頭:“三千!”
劉表瞟了他一眼,依舊默不作聲。
龐統輕歎了一口氣,滿臉懇切的說道:“還請劉荊州明鑒,我主手中不過兩萬餘眾,要麵對孫氏的威脅,防守三郡之地,確實是捉襟見肘。這樣吧,呂公所部五千人馬都悉數歸還劉荊州,我主隻留下長沙、桂陽兩處郡兵,如何?”
劉表臉上的表情這才微微舒展了幾分,沉默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龐統也暗暗鬆了一口氣,露出了一個舒暢的笑容。
其實一開始,他和劉備就沒打算留下呂公那五千人馬,畢竟這部分降兵基本上都是南郡人,親人家眷都在南郡,將來若是控製得不好,可能反而會對劉備不利,所以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留下長沙和桂陽兩郡的四五千本土郡兵。
龐統相信,孫氏在經曆了幾場大戰之後,目前急需休整,短期之內暫時不會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所以這段時間將會成為劉備集團積蓄實力的關鍵。
目前,長沙、桂陽兩郡各有三四萬戶,十餘萬口,除去現有的郡兵,再征召五千左右的新兵不成問題,如此一來,劉備手中就有了三萬人馬,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精蓄銳,加上劉表的後勤支持,將來要抵擋孫氏的進攻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最終,在龐統的努力下,劉表與劉備達成協議,兩家罷兵停戰,達成同盟,劉備送還呂公及其所部五千人馬,劉表在戰時按月供給劉備糧草軍械,共同抵禦孫氏。
“聽說,先生是來求和的?”
劉表瞟了一眼龐統,眼中流露出一絲不屑。
龐統微微一笑,絲毫不以為意,淡然道:“統此來,非為求和,乃是與劉荊州尋求共存。”
“哼!”劉表目光一厲,沉聲道:“我待劉備不薄,他卻奪我三郡之地,敗我大軍,殺我大將!先生以為我們兩家還有共存的可能嗎?”
“若是隻論荊州形勢,當然是一山不容二虎,可是,劉荊州大概還不知道吧,江東孫翊如今已經平定了會稽,不日便會返回廬江。此子與劉荊州有殺父之仇,如今內憂已除,下一步必定是西進荊襄,劉荊州以為,自己現在的實力足以抵擋孫氏大軍嗎?”
劉表冷笑道:“孫翊不過一黃口小兒,倚仗父兄之能,方才立足一方,縱使西進,吾又有何懼哉?”
這話當然是說給龐統聽的,其實縱觀孫翊近兩年來的表現,劉表自己也很清楚,這小子絕對不簡單,加上有著一大批猛將良臣輔佐,如今孫氏實力恐怕已經不在了荊州之下了。
不過,他所說的也不盡是假話,在他看來,若是孫翊真的揮軍西進,荊州軍以逸待勞,勝算還是很大的。所以對他來說,現在顯然還沒有和劉備合作的必要。
“再說,孫翊若是西進,恐怕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劉備吧?先生以為,以劉備現在的實力,能擋住孫氏的進攻嗎?”
龐統很幹脆的搖了搖頭:“不能。”
劉表麵有得色:“所以劉備這才派先生前來求和,想要兩家共守荊州,是吧?”
龐統點點頭:“如今劉荊州與我主各據三郡之地,兩家並力,實力尚且在江東之上;若纏鬥不休,徒增內耗,隻怕早晚為孫翊所趁,還請劉荊州放眼大局,與我主暫息刀兵,重修舊好。”
劉表臉上浮起一絲譏笑的神情:“孫氏雖然平定了會稽,但據先生所知,目前他們可有任何動兵的跡象?”
這段時間,劉表對廬江的動靜相當關注,孫氏並沒有任何異動,所以他的意向也很明顯:孫翊雖然對我有威脅,但現在還沒有要動手的意思,那我又為什麽要和你聯手呢?趁這個時候先收拾了你豈不更好?
龐統聞言,卻沒有沒有直接回答劉表,而是朗聲道:“據統所知,王朗與嚴白虎相爭之前,孫翊也沒有任何動兵的跡象,相反,他還將防備會稽的大將韓當調去征討豫章。劉荊州可知,如今王、嚴二人都已成為階下之囚?”
劉表目光一縮,微微眯起了眼睛,手指在案幾上輕輕叩擊著,沉吟了起來。
聽龐統這麽一說,他才突然意識到,現在的形勢與王朗和嚴白虎的事例還真有著幾分相似。鷸蚌相爭的後果,最後當然是孫翊這個漁翁得利,可是如果就因為這樣一個可能,便與劉備摒棄前嫌,他又覺得心有不甘。
沉吟了好一會兒,他方才緩緩開口:“先生以為,我與劉備的實力,比之王朗與嚴白虎,孰強孰弱?我與劉備相比,與王朗、嚴白虎又可有不同?”
仔細思考之後,劉表得出了結論:王朗和嚴白虎之所以會被孫翊擊敗,一方麵是他們的實力太弱,兩家合力不過一郡之地,萬餘人馬;而他與劉備兩家有六郡之地,兵力十二三萬,如果有必要,劉表相信在戰時他還能緊急征發不下兩萬人,與王朗和嚴白虎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另一方麵,則是王朗和嚴白虎實力相當,所以才會在火並之時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麵;但他和劉備看起來是各據三郡之地,實則實力懸殊很大,如果真的傾力一戰,要在短期之內將劉備吞掉也許會有一些困難,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龐統顯然是聽出了劉表的意思,不過他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慌張,隻是悠然一笑,端起案幾上的茶杯,慢條斯理的呷了一口。
“誠然,荊州兩家的實力遠在王、嚴兩家之上,劉荊州與我主之間實力差距也很大,不過……”
龐統緩緩放下茶杯,凝視著劉表:“若是我主與孫氏聯合,或者幹脆舉三郡之地降於孫氏,劉荊州以為,自己還有幾分勝算?”
劉表聞言,渾身微微一震,幾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的潛意識中,一直把荊州與江東放在兩個對立麵。在他看來,孫氏西進荊襄是遲早的事情,而劉備占據荊州門戶江夏,與孫氏之間自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將來隻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他和劉備兩家火並之後,剩下的一家與孫氏相爭;另一種情況,便是龐統剛才提出來的,兩家合力對抗孫氏。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劉表都有足夠的信心,自己會比劉備走得更遠,而現在龐統卻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劉備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聯合孫氏與他對抗!
此話一出,猶如晴天霹靂,瞬間將劉表震了個半暈,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如果劉備真的站到孫氏那邊,那雙方的力量對比將會徹底改變,加上荊州門戶江夏已經不在手中,劉表知道,自己想要繼續保全手中的三個郡,隻怕難如登天。
他努力讓自己的心境平複下來,目不轉睛的凝視著龐統,希望從對方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一絲破綻,然而讓他失望的是,龐統卻是一臉不可置疑的神色,絲毫沒有說謊的痕跡。
雖然心裏已經分寸漸亂,但劉表嘴上依然裝作不以為然:“哼!劉備處心積慮,花了幾年時間才從我手中偷去了三個郡,我就不信,他真的有那個魄力一下子全部放棄!”
“不管劉荊州信與不信,反正統是信了。”
龐統挑了挑眉,神情輕鬆地一笑。剛才劉表的一舉一動都被他看在眼裏,雖然對方極力表現得很鎮靜,但卻依舊難以掩飾內心極度的緊張,那瞬間變得蒼白的臉色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主若是投靠孫氏,即使損失了三郡之地,隻要命還在,至少還有重頭再來的機會,再不濟也可以當個富貴閑人。而若是敗在劉荊州手裏,劉荊州自問,會給我主一條活路嗎?”
劉表愕然,半晌無語。
劉備與他之間,有著奪地殺將之恨,可謂是不共戴天,既然無法合作,便隻能拚個你死我活,而劉備一旦落到他的手裏,自然是有死無生!與其如此,投靠孫氏似乎還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畢竟,在這之前,劉備和孫翊在討伐袁術的時候,就已經有過一次合作了。
而他的處境與劉備不同,劉備可以投靠孫翊,他卻與孫翊有著殺父之仇,一旦戰敗,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想到這裏,劉表動搖了。
要讓他賭上身家性命,去對抗孫翊和劉備兩家人馬,實在是太過冒險,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
既如此,還不如暫時和劉備聯手,先消除孫翊的威脅,再圖後計。
劉表輕歎了一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劉備的意思,兩家應當如何合作?”
龐統心中暗喜,卻不形於色,拱手道:“劉荊州出動一兵一卒,隻需供給我主糧草軍械,孫氏若是大軍來犯,我主自會出兵退敵,保荊州平安。”
劉表微微頷首,心裏卻暗歎了一聲:他原本打算趁兩家合作的機會,以協防的名義將自己的部隊安插到江夏、長沙、桂陽三郡的要害之地,為將來拿下劉備做準備,現在看來,劉備也早防著這一手,竟然不惜以一己之力對抗孫氏也不願意讓他的勢力滲透進來,實在老道。
龐統又繼續說道:“另外,劉荊州的愛將呂公,我主願即日送還,不過,長沙和桂陽兩郡的降兵……”
“嗯?”劉表聞言,立刻明白了龐統的意思,眸子裏陡然亮起一片寒芒,打斷了他的話:“兩家既然聯手,降兵自當全部送還,豈有留給你們的道理?”
要知道,這一次劉備收降的荊州軍足有近萬人,足足占了他手頭總兵力的十分之一!如論如何也不可能白白舍棄!
龐統見劉表態度堅決,語氣強硬,微微怔了一下,隨即笑道:“既然劉荊州開了口,那好,統就代我主做個決定,將兩千降兵歸還劉荊州,如何?”
“哼!”劉表眼中含怒,悶哼了一聲,卻不言語。
龐統伸出右手,豎起了三根指頭:“三千!”
劉表瞟了他一眼,依舊默不作聲。
龐統輕歎了一口氣,滿臉懇切的說道:“還請劉荊州明鑒,我主手中不過兩萬餘眾,要麵對孫氏的威脅,防守三郡之地,確實是捉襟見肘。這樣吧,呂公所部五千人馬都悉數歸還劉荊州,我主隻留下長沙、桂陽兩處郡兵,如何?”
劉表臉上的表情這才微微舒展了幾分,沉默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龐統也暗暗鬆了一口氣,露出了一個舒暢的笑容。
其實一開始,他和劉備就沒打算留下呂公那五千人馬,畢竟這部分降兵基本上都是南郡人,親人家眷都在南郡,將來若是控製得不好,可能反而會對劉備不利,所以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留下長沙和桂陽兩郡的四五千本土郡兵。
龐統相信,孫氏在經曆了幾場大戰之後,目前急需休整,短期之內暫時不會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所以這段時間將會成為劉備集團積蓄實力的關鍵。
目前,長沙、桂陽兩郡各有三四萬戶,十餘萬口,除去現有的郡兵,再征召五千左右的新兵不成問題,如此一來,劉備手中就有了三萬人馬,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精蓄銳,加上劉表的後勤支持,將來要抵擋孫氏的進攻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最終,在龐統的努力下,劉表與劉備達成協議,兩家罷兵停戰,達成同盟,劉備送還呂公及其所部五千人馬,劉表在戰時按月供給劉備糧草軍械,共同抵禦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