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利益


    周昆話音剛落,整個大堂上頓時響起一陣嗡嗡的議論聲,那些剛才和周昆一起提出反對意見的官員們此時都麵麵相覷,臉色都不太好看。


    他們原本是打算跟著周昆一起,聯手迫使孫翊放棄策試取官的打算,結果誰都沒有料到,這個固執的老頭居然一言不合就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若是那位年輕的主公真的和他卯上了勁兒,他們再跟在後麵的話,豈不是也一同趟了這趟混水?


    眾人似乎都抱著這樣的心理,雖然都在心底裏希望周昆能夠成功迫使孫翊讓步,但卻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和他一起賭這一把。對他們來說,這樣的賭注已經有些超出了預期。


    周昆微微轉頭,餘光瞟了瞟兩旁畏畏縮縮的眾人,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然而他此時已成騎虎之勢,卻也不好再說什麽,隻得冷哼了一聲,高傲的昂起了頭。


    而孫翊見此情形,心裏卻暗暗歡喜:看得出來這群人雖然都對自己的選才方案有所抵觸,但敢於豁開一切和自己硬磕的卻還是寥寥可數,遠未達到能夠阻撓自己的程度。


    “周公,您這是何苦呢?”


    魯肅見狀,忙著打起了圓場:“其實主公的用意和您一樣,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江東的未來著想。如今天下未定,江東正值用人之際,周公若是棄我等而去,豈不讓江東才俊寒心?”


    周昆高依舊昂著頭,捋了捋頷下的銀須,雖然不發一語,但方才緊繃的神色已經有了一絲鬆動。


    孫翊見狀,心中竊喜,忙對徐庶使了個眼色。


    徐庶會意,走近前對周昆拱了拱手,又掃視了一眼周圍的眾人,朗聲道:“周公,諸位,主公提出唯才是舉,直接目的便是解決江東人才不足的問題。策試取官是否可行,相信諸位各有己見,我們暫且可以擱置再議。不過要通過各級學府層層選拔、培養人才,卻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庶有個建議,在此冒昧提出,還請主公和諸位共同參詳一番。”


    徐庶的意思很明白,他有一個折中的主意,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一下。此話一出,一道道好奇的目光頓時匯聚到了他的身上。


    孫翊微微一笑,抬了抬手:“先生有什麽想法,但說無妨。”


    徐庶拱了拱手,緩緩說道:“庶以為,策試取官乃是一把雙刃劍,若是舉措得當,便可造福江東,成就主公不世大業;而若是舉措失當,則很可能被宵小之徒所趁,後果不言而喻。所以,此策當用,卻定當慎重行事,方能確保萬全無虞。”


    “如今各郡官員缺額甚多,已成燃眉之急,主公何不於此時先開一試,直接於六郡之地放榜求賢,以策試為準,擇其優者為官!各級學府也可在此時放榜求才,同樣以策試為準,取其優者進入學府修習。待數年之後,若是之前通過策試為官之人政績卓著,則可進一步論功提拔,再從學府之中擇其優異者後繼為官;若是果如周公所料,通過策試所取官員魚龍混雜,難稱人意,今後便取消學府,永不再議!諸位以為如何?”


    還沒等徐庶的最後一個字出口,整個大堂就立刻再次響起了綿綿不絕於耳的議論之聲,所有人都麵帶激動之色,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芒,就連一直神情嚴肅的周昆此時也開始有了明顯的動搖。


    誰都知道,如今在江東六郡,能夠讀得起書、讀得好書的,絕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這些人雖然不敢說有多少向學之心,但畢竟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肚子裏多少有幾滴墨水,相比那些連吃飯穿衣都要精打細算的寒門子弟來說,在此時而不是數年之後進行策試,顯然有著極大的優勢!


    若是徐庶的建議被孫翊采納,那就意味著填補現在江東各地官職空缺的,絕大多數依舊會是世家子弟。身為世家大族,他們的利益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受到損害,相反,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有所收獲!對於各個家族的勢力拓展來說,這實在是一個極好的契機。不說別家,單說極力反對策試取官的周昆,他的孫子周希便是廬江境內有名的大才子,若是真的在現在進行策試取官,少說也可以進入廬江前三的行列,在江東六郡之中也都是排得上號的,將來以策試成績授官,必然會高居要職。


    看著議論紛紛的眾人,孫翊和徐庶對視了一眼,會心而笑。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包括周昆在內,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被徐庶的這個提議打動,畢竟現在可是有實打實的好處擺在眼前,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下,誰都更願意順著眼前的台階往下走。但凡有點腦子,都絕不會再選擇繼續跟孫翊對著幹。


    而一旦他們答應了這個提議,除非數年之後他們願意承認自家子弟為官政績不佳,否則各級學府和策試取官的製度就基本上算是順利的確立下來了。


    不出孫翊和徐庶的所料,很快,便有人站了出來,朝孫翊拱了拱手:


    “主公,徐別駕這個提議考慮頗為周道,某以為可行。”


    此言一出,很快便又有人開始出列附議,七嘴八舌的讚同的聲音頓時響成一片。


    “不錯,策試取官究竟是否可行,還需試過方知。”


    “是啊,眼下江東缺才,迫在眉睫,這個辦法倒也值得一試啊。”


    “主公若欲首開策試,雖無不可,但茲事體大,也當慎重而行。”


    看到眾人的意見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出現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又瞟了一眼獨自站在大堂中央默然不語的周昆,孫翊心中暗暗苦笑:看來,對這群人來說,除了利益之外,真的沒有什麽是完全靠得住的。這些人,可用,但絕不可大用!


    “周公,你覺得呢?”


    孫翊也不好讓周昆晾在那裏太久,若是讓他難堪了,搞不好會弄得雙方都下不了台。


    周昆微微蹙著眉頭,捋了捋頷下銀須,似乎在心裏掂量著什麽,好一陣,方才歎息了一聲:“徐別駕這個想法,若是主公同意,昆也就沒有別的意見了,不過為官之人的資質直接關係到江東未來的興衰成敗,這首次策試的試題,主公還需慎重。”


    孫翊心裏長長舒了一口氣,笑道:“這個自然,不瞞周公說,早在我最初考慮策試取官的時候,就已經想好首次策試該由誰來擬題了。”


    “嗯?”


    周昆眼中透出一絲詫異,眾人聞言也皆是一愣,紛紛朝孫翊投來好奇的目光。


    孫翊淡淡一笑,隨口叫出了幾個名字。


    下一刻,幾個身影在眾人的注視下陸續出列,朝孫翊拱手施禮。


    這幾個人毫無例外,都是廬江本地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由他們擬題,無疑可以使得本身已經在初次策試中占盡優勢的世家子弟如魚得水!


    孫翊對眾人灼熱的目光視若無睹,鄭重的對那幾人道:“即日起,令你們為策試命題官,為首次策試擬定題目,具體事項隨後我會吩咐下來。”


    “喏!”


    整齊劃一的聲音中,顯然帶著一絲難掩的激動。


    孫翊的嘴角浮起一絲笑意,環顧一下眾人,繼續說道:“如今正值深冬,天寒地凍,研墨成冰,不利於舉行策試,我意將策試時間定於三月春暖之時,諸位意下如何?”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大家都清楚,自家的子弟雖然讀過幾年書,但肯勤奮向學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都將時間花在了聲色犬馬上,若是不趁著這兩個月的空檔好好惡補一番,將來能不能榜上題名還真不好說,若是到時候輸給了那些寒門子弟,那樣的人他們可丟不起!


    首次策試的時間敲定以後,孫翊開始授意眾人獻言獻策,對策試的具體細節問題提出各自的建議。


    作為一個現代人,孫翊在穿越前的十幾年中經曆了多少考試,連他自己都不敢去想,對於策試中的細節問題,相信在場的人沒有任何一個比他更有發言權。不過最終他還是刻意將這些問題交由眾人討論,以保證士族子弟在首次策試中擁有足夠的優勢,否則一旦策試的結果不符合預期,隻怕很容易招致大族們的反彈。


    果然,隨後眾人提出來的意見和建議,絕大多數都有著明顯的偏向性,孫翊雖然看在眼裏,卻並不打算提出反對意見――距離下一次策試還有數年,他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大可不必一蹴而就。


    孫翊的選才方案中,策試取官分為兩個大類――文策和武策,世家出身之人對於武職一向輕視,雖然眾口紛紛,卻幾乎沒有人對武策提出任何建議,唯有徐庶一人建言在武策之後附設一科文試,然後根據綜合的評定分派武職,避免今後出現所有的武將都是一勇之夫的尷尬局麵。


    至此,策試取官的計劃算是告一段落,孫翊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而就在此時,另一個消息傳來,又讓他這顆剛剛舒緩了一下的心再度亢奮起來。


    新城守將馮則快馬來報,數日前,呂布已率大軍萬餘離開九江,北上徐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