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陳宮遠去的背影,孫翊劍眉微蹙,輕聲歎了口氣。(.)
“先生,你說呂布會怎麽做呢?”
旁邊的屏風後麵,閃出一個人影,正是徐庶。
徐庶的目光有些閃爍,淡淡道:“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庶還不敢妄下斷言。”
孫翊忽然一笑,轉頭對徐庶道:“那先生覺得,我那番話,他們會相信嗎?”
徐庶也笑了:“老實說,若不是深知主公為人,剛才那一番話,卻是連庶也被主公騙過了。從陳宮的反應來看,他應該也不會有什麽懷疑。不過,呂布乃是個反複小人,主公真的覺得他會如此看重家眷?”
孫翊點了點頭:“如果家眷對他來說無足輕重的話,即使下邳失利之後,他也完全沒有必要放棄徐州,如此匆忙的回師,又派陳宮來向我們求和,隻能說明他已經徹底亂了方寸。”
徐庶歎了口氣:“可惜啊,如此一員絕世猛將,最終還是要落得如此下場。”
孫翊心裏也是一陣歎息,平心而論,他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接受呂布的投降,但現實和遊戲不同,他沒有辦法通過點擊“賞賜”來提高呂布的忠臣度,麵對這頭連曹操都沒有信心能夠駕馭的住的噬人猛虎,孫翊遠遠沒有自大到能夠泰然處之的地步。
別的且不說,目前呂布麾下還有精兵數千,又有張遼、高順、宋憲、魏續等宿將,一旦這支力量融入了江東,不管是放在前線還是後方,絕對都是一個讓人睡不著覺的隱患!一旦出點什麽岔子,就有可能徹底攪亂整個棋盤!
江東的局勢剛剛穩定下來,孫翊雖然有心求才,卻不敢因此而玩火。
所以他決定賭一把,賭注就是呂布對家眷的感情,雖然手段看起來並不是那麽光明磊落,但至少對於整個江東勢力來說,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孫翊又對徐庶道:“先生,陳宮這一回去,呂布那邊應該很快就會有反應了,不管他如何決定,淮南那邊的局勢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馮則和陸遜經驗還略顯不足,有些事情我擔心他們拿捏不穩。舒縣這邊的事情還比較多,所以這次就辛苦先生跑一趟淮南,代我全權處理那邊的事情。”
“喏。”
徐庶拱了拱手,想了想,又道:“主公,這次公紀要不要隨我一道前去?”
孫翊搖了搖頭:“過幾天,顧家和朱家的人就要到了,有他在的話,到時候也可以和我一起接待。”
上次在吳縣,朱治向孫翊介紹了吳中四姓,尤其極力推薦了顧家的長子顧雍,孫翊在那個時候就留了心,回到舒縣後,特意抽出時間調查了除陸家以外的幾家人的情況,最終決定每家征召一人。
由於張家的家主張允重病纏身,獨子張溫有太過年幼,無法應召,最終隻有顧家和朱家接受了孫翊的征召。
顧家的顧雍是孫翊點名要的,此人性格中正平和,在施政理民方麵頗有些手段,做了兩年的曲阿令,深得當地百姓愛戴。這次調他前來舒縣,據說百姓都奔走相告,千餘人聯名上書吳郡太守朱治,請求讓他繼續留任。
而朱家派來的人則是由他們自己選定的,對孫翊來說,本意隻是想要顧雍一人而已,同時征召張家和朱家的人,不過是為了防止他們產生不滿。至於來的人是誰,對於孫翊來說並不算太重要。
不過朱家卻還是給了他一個不小的驚喜,他們推薦的人是朱桓。(.)
對於此人,孫翊的印象不多,隻知道他在曆史上是一員能夠獨當一麵的重將,很擅長帶兵,僅此而已。雖然現在朱桓還比較年輕,隻有二十來歲,但在現在這種到處都需要人才的時候,能夠得到這樣一支潛力股,卻也足夠孫翊偷著樂了。
如今陸遜和陸績都已經在江東集團中擔任要職,孫翊特意留下陸績,讓他過幾天和自己一起接待顧雍和朱桓,既是在向他們暗示,連陸績這樣的少年都可以在孫氏集團混得風生水起,同為吳中四姓的他們自然也有著大把大把的機會;也是為了給他們適當的壓力,畢竟同為吳中四姓,連陸家的少年都能有如此成就,他們若是默默無聞,將來豈不貽笑大方?
“也好,公紀留在這裏,主公有什麽事情也好找他商量。”徐庶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又道:“不出意外的話,半月之內,淮南局勢便可見分曉,不知主公到時候打算讓何人鎮守此地?”
壽春一戰,馮則和陸遜的表現雖然不錯,但要放心的把這個麵對曹操的橋頭堡交給他們,不管是孫翊還是徐庶都覺得不夠妥當。
孫翊搖了搖頭:“暫時還沒有想好,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
徐庶目光一閃,淡淡道:“淮南之於江東,不亞於江夏之於荊州,對曹操而言更是必爭之地。庶遍觀江東諸將,能當曹操者,非大都督莫屬!”
孫翊聞言,神色微動,略微愣了一下,然後緩緩地點了點頭。
....................
徐庶很快便動身往壽春去了,有他前往主持大局,孫翊很是放心,隨之將注意力從北邊收了回來。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孫翊倒是很樂意親自跑一趟的,但自從張昭和周瑜開始放權之後,大大小小的事務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讓他感到應接不暇,雖然其中的絕大部分繁雜事項都交給了府中屬官打理,但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依舊不少,有的時候他甚至會忍不住埋怨自己,當初有張昭和周瑜全權打理軍政事務不好麽?偏偏要把權利要回來,誰曾想卻是自討苦吃!
但即使再忙,孫翊還是得從堆積如山的案牘之中抽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關注目前對江東最重要的幾件事情。
第一次策試的籌備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隨著時間一天天臨近,策試的主持人選也塵埃落定:張紘作為主試官,全麵統籌負責雙策取士,周昆和甘寧作為副試官,分別負責文策和武策。
從三月初開始,所有的應試人才將根據設定的科目,在各縣進行初步選拔,是為縣策,各縣分別選拔出文武前十名,進入下一輪策試;
十日之後,經過休整,通過縣策的人才將奔赴本郡治所,進行郡策,而這一次,將選拔出文武前五十名,進入下一輪策試;
最後,在三月底,各郡前五十名的文武賢才將統一到舒縣參加最後的州策,從中脫穎而出的三百人,將根據成績優劣,分派到不同的職位,成為孫氏集團第一次雙策取士的最直接受益人。
為了不在策試中落榜者的積極性,孫翊又特意下令,隻要通過了縣策的人,將來便可以免試進入各縣學府進修,每月還可以得到官家一定的錢糧補貼,三年後可以再次參加策試。
關於雙策取士的榜文下放到了除九江以外的江東六郡,無論是在士族還是寒門中間,都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響,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寒門子弟,都紛紛躍躍欲試,想要在不久之後的測試中一展頭角。
而對孫翊來說,這次策試本身隻是為了給未來提拔寒門打開一個缺口,而對世家大族們做出的妥協。他並沒有指望那些平日裏飛鷹走犬、風花雪月的世家子弟經過兩個月的攻讀就能夠湧現出多少可造之材,相比之下,主要為寒門而設置的武策給他的期待反而更大一些。
襄安那邊,經過船工們夜以繼日的努力,準備遠赴遼東的商船也已經全部建造完畢,經過幾次試航,確定沒有問題之後,皖城境內的鐵礦開始源源不斷的順江而下,在襄安碼頭陸續裝船。除了加緊操練士兵,鍛煉他們的水性,徐舟還在衛溫的建議下率領船隊溯流而上,在彭澤內進行了幾天的模擬演練,以求讓士兵們在出海前最大限度的適應船上長時間的生活。
第一次與遼東進行交易,存在著太多的未知數,所以孫翊並沒有打算一次性投入太多,第一次與其說是交易馬匹,倒不如說是先讓船隊熟悉一下海路,同時和公孫度聯絡一下感情,為今後大規模進行交易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製造風雷車的作坊已經成功的造出了簡易的橡膠輪胎,雖然質地遠遠不如後世的自行車輪胎,但卻明顯的提高了風雷車在崎嶇小路上行進時的穩定性。
眼看開春在即,孫翊也不再拖延,立刻下令大量生產和配置輪胎,將一批批新式的風雷車送往柴桑在柴桑。程普喜不自禁,一麵抓緊練兵,一麵上書孫翊,表示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到時候要讓劉備狠狠地吃個癟!
隨著冬天漸漸走向尾聲,江東六郡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粒粒種子在積雪覆蓋的大地中沉睡,積攢著蓬勃的生機和力量,等待著那讓萬物複蘇的那陣陣春雷。
“先生,你說呂布會怎麽做呢?”
旁邊的屏風後麵,閃出一個人影,正是徐庶。
徐庶的目光有些閃爍,淡淡道:“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庶還不敢妄下斷言。”
孫翊忽然一笑,轉頭對徐庶道:“那先生覺得,我那番話,他們會相信嗎?”
徐庶也笑了:“老實說,若不是深知主公為人,剛才那一番話,卻是連庶也被主公騙過了。從陳宮的反應來看,他應該也不會有什麽懷疑。不過,呂布乃是個反複小人,主公真的覺得他會如此看重家眷?”
孫翊點了點頭:“如果家眷對他來說無足輕重的話,即使下邳失利之後,他也完全沒有必要放棄徐州,如此匆忙的回師,又派陳宮來向我們求和,隻能說明他已經徹底亂了方寸。”
徐庶歎了口氣:“可惜啊,如此一員絕世猛將,最終還是要落得如此下場。”
孫翊心裏也是一陣歎息,平心而論,他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接受呂布的投降,但現實和遊戲不同,他沒有辦法通過點擊“賞賜”來提高呂布的忠臣度,麵對這頭連曹操都沒有信心能夠駕馭的住的噬人猛虎,孫翊遠遠沒有自大到能夠泰然處之的地步。
別的且不說,目前呂布麾下還有精兵數千,又有張遼、高順、宋憲、魏續等宿將,一旦這支力量融入了江東,不管是放在前線還是後方,絕對都是一個讓人睡不著覺的隱患!一旦出點什麽岔子,就有可能徹底攪亂整個棋盤!
江東的局勢剛剛穩定下來,孫翊雖然有心求才,卻不敢因此而玩火。
所以他決定賭一把,賭注就是呂布對家眷的感情,雖然手段看起來並不是那麽光明磊落,但至少對於整個江東勢力來說,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孫翊又對徐庶道:“先生,陳宮這一回去,呂布那邊應該很快就會有反應了,不管他如何決定,淮南那邊的局勢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馮則和陸遜經驗還略顯不足,有些事情我擔心他們拿捏不穩。舒縣這邊的事情還比較多,所以這次就辛苦先生跑一趟淮南,代我全權處理那邊的事情。”
“喏。”
徐庶拱了拱手,想了想,又道:“主公,這次公紀要不要隨我一道前去?”
孫翊搖了搖頭:“過幾天,顧家和朱家的人就要到了,有他在的話,到時候也可以和我一起接待。”
上次在吳縣,朱治向孫翊介紹了吳中四姓,尤其極力推薦了顧家的長子顧雍,孫翊在那個時候就留了心,回到舒縣後,特意抽出時間調查了除陸家以外的幾家人的情況,最終決定每家征召一人。
由於張家的家主張允重病纏身,獨子張溫有太過年幼,無法應召,最終隻有顧家和朱家接受了孫翊的征召。
顧家的顧雍是孫翊點名要的,此人性格中正平和,在施政理民方麵頗有些手段,做了兩年的曲阿令,深得當地百姓愛戴。這次調他前來舒縣,據說百姓都奔走相告,千餘人聯名上書吳郡太守朱治,請求讓他繼續留任。
而朱家派來的人則是由他們自己選定的,對孫翊來說,本意隻是想要顧雍一人而已,同時征召張家和朱家的人,不過是為了防止他們產生不滿。至於來的人是誰,對於孫翊來說並不算太重要。
不過朱家卻還是給了他一個不小的驚喜,他們推薦的人是朱桓。(.)
對於此人,孫翊的印象不多,隻知道他在曆史上是一員能夠獨當一麵的重將,很擅長帶兵,僅此而已。雖然現在朱桓還比較年輕,隻有二十來歲,但在現在這種到處都需要人才的時候,能夠得到這樣一支潛力股,卻也足夠孫翊偷著樂了。
如今陸遜和陸績都已經在江東集團中擔任要職,孫翊特意留下陸績,讓他過幾天和自己一起接待顧雍和朱桓,既是在向他們暗示,連陸績這樣的少年都可以在孫氏集團混得風生水起,同為吳中四姓的他們自然也有著大把大把的機會;也是為了給他們適當的壓力,畢竟同為吳中四姓,連陸家的少年都能有如此成就,他們若是默默無聞,將來豈不貽笑大方?
“也好,公紀留在這裏,主公有什麽事情也好找他商量。”徐庶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又道:“不出意外的話,半月之內,淮南局勢便可見分曉,不知主公到時候打算讓何人鎮守此地?”
壽春一戰,馮則和陸遜的表現雖然不錯,但要放心的把這個麵對曹操的橋頭堡交給他們,不管是孫翊還是徐庶都覺得不夠妥當。
孫翊搖了搖頭:“暫時還沒有想好,先生可有合適的人選?”
徐庶目光一閃,淡淡道:“淮南之於江東,不亞於江夏之於荊州,對曹操而言更是必爭之地。庶遍觀江東諸將,能當曹操者,非大都督莫屬!”
孫翊聞言,神色微動,略微愣了一下,然後緩緩地點了點頭。
....................
徐庶很快便動身往壽春去了,有他前往主持大局,孫翊很是放心,隨之將注意力從北邊收了回來。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孫翊倒是很樂意親自跑一趟的,但自從張昭和周瑜開始放權之後,大大小小的事務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讓他感到應接不暇,雖然其中的絕大部分繁雜事項都交給了府中屬官打理,但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依舊不少,有的時候他甚至會忍不住埋怨自己,當初有張昭和周瑜全權打理軍政事務不好麽?偏偏要把權利要回來,誰曾想卻是自討苦吃!
但即使再忙,孫翊還是得從堆積如山的案牘之中抽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關注目前對江東最重要的幾件事情。
第一次策試的籌備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隨著時間一天天臨近,策試的主持人選也塵埃落定:張紘作為主試官,全麵統籌負責雙策取士,周昆和甘寧作為副試官,分別負責文策和武策。
從三月初開始,所有的應試人才將根據設定的科目,在各縣進行初步選拔,是為縣策,各縣分別選拔出文武前十名,進入下一輪策試;
十日之後,經過休整,通過縣策的人才將奔赴本郡治所,進行郡策,而這一次,將選拔出文武前五十名,進入下一輪策試;
最後,在三月底,各郡前五十名的文武賢才將統一到舒縣參加最後的州策,從中脫穎而出的三百人,將根據成績優劣,分派到不同的職位,成為孫氏集團第一次雙策取士的最直接受益人。
為了不在策試中落榜者的積極性,孫翊又特意下令,隻要通過了縣策的人,將來便可以免試進入各縣學府進修,每月還可以得到官家一定的錢糧補貼,三年後可以再次參加策試。
關於雙策取士的榜文下放到了除九江以外的江東六郡,無論是在士族還是寒門中間,都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響,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寒門子弟,都紛紛躍躍欲試,想要在不久之後的測試中一展頭角。
而對孫翊來說,這次策試本身隻是為了給未來提拔寒門打開一個缺口,而對世家大族們做出的妥協。他並沒有指望那些平日裏飛鷹走犬、風花雪月的世家子弟經過兩個月的攻讀就能夠湧現出多少可造之材,相比之下,主要為寒門而設置的武策給他的期待反而更大一些。
襄安那邊,經過船工們夜以繼日的努力,準備遠赴遼東的商船也已經全部建造完畢,經過幾次試航,確定沒有問題之後,皖城境內的鐵礦開始源源不斷的順江而下,在襄安碼頭陸續裝船。除了加緊操練士兵,鍛煉他們的水性,徐舟還在衛溫的建議下率領船隊溯流而上,在彭澤內進行了幾天的模擬演練,以求讓士兵們在出海前最大限度的適應船上長時間的生活。
第一次與遼東進行交易,存在著太多的未知數,所以孫翊並沒有打算一次性投入太多,第一次與其說是交易馬匹,倒不如說是先讓船隊熟悉一下海路,同時和公孫度聯絡一下感情,為今後大規模進行交易打下基礎。
與此同時,製造風雷車的作坊已經成功的造出了簡易的橡膠輪胎,雖然質地遠遠不如後世的自行車輪胎,但卻明顯的提高了風雷車在崎嶇小路上行進時的穩定性。
眼看開春在即,孫翊也不再拖延,立刻下令大量生產和配置輪胎,將一批批新式的風雷車送往柴桑在柴桑。程普喜不自禁,一麵抓緊練兵,一麵上書孫翊,表示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到時候要讓劉備狠狠地吃個癟!
隨著冬天漸漸走向尾聲,江東六郡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粒粒種子在積雪覆蓋的大地中沉睡,積攢著蓬勃的生機和力量,等待著那讓萬物複蘇的那陣陣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