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當程昱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曹操那裏時,郭嘉和荀攸正一左一右伴在曹操身邊,在懸掛在牆上的那幅地圖上指指點點,不時輕聲的討論著什麽。
見此情形,程昱微微愣了一下,隨即清了清嗓子,拱手道:“主公,昱回來了。”
“仲德,辛苦了。”
曹操聞聲回過頭來,打量了程昱一眼,然後微微點了點頭。此時,他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種複雜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貫的平靜和沉穩。
而郭嘉和荀攸見他到來,則互相交換了一記眼神,看向他的目光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處決袁軍俘虜的事情,我已經告訴奉孝和公達了,他們雖然有些不同的意見,但也承認你是對的。”
曹操說著,走到程昱身邊,拉著他來到地圖前,指了指上麵的一處地方,輕聲道:“剛剛傳來的消息,袁紹殘部已經全部退至黎陽,如今他們正在重新召集人馬,你有沒有什麽看法?”
程昱的目光在地圖上掃了一遍,略一沉吟,說道:“袁紹新敗,士卒離散,軍無戰心,對他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穩定內部,所以短期內應該不會主動發動大規模的戰事。至於在黎陽召集人馬,以昱之見,應該隻是怕我們趁勝追擊,所以虛張聲勢罷了。”
“看來大家的想法都不謀而合啊!”曹操一麵捋了捋頷下的長須,一麵伸手在地圖上指了指:“以我料定,兩年之內,袁紹應該不會再冒險大舉南下,所以我意使子孝和子廉各率本部人馬分守延津、白馬要害之地,暫且息兵養民。”
郭嘉點頭道:“主公所言甚是,近兩年我軍連番苦戰,已經疲敝不堪,袁紹雖敗,但實力仍然不可小覷,若是貪功冒進,隻怕功敗垂成,反為不美。”
荀攸也附和道:“不錯,我軍雖有乘勝之勢,但苦戰累日,已經是強弩之末,再加上糧草不繼,繼續擴大戰果已經不太現實,惟今之計,應該見好就收,充實軍備、富足倉廩,再圖征伐之計。”
“既然諸位都覺得不宜再戰,那就即日班師回許都吧。”曹操的目光從他們三人身上掃過,笑道:“軍中的糧草不多了,若是繼續在白馬待上幾日,將士們就隻能餓著肚子凱旋了。”
郭嘉和荀攸聞言,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唯有程昱目光閃爍著,麵色凝重的看了看曹操,嘴唇囁嚅了兩下,欲言又止。
“仲德,可是還有什麽想說的?”
曹操立刻注意到了程昱的目光,微笑著問道。
程昱舔了舔有些幹裂的嘴唇,深吸了一口氣,問道:“不知對袁軍的一眾降將,主公打算如何處置?”
剛才的那道命令中,曹操隻下令處決俘虜的袁軍士兵,但卻沒有提及袁軍降將,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他從初平三年開始跟隨曹操,這麽多年來,對曹操的脾氣秉性也算是頗有了解,曹操既然特意留下這些人,自然不是為了讓他們留在營裏吃白飯。
所以唯一的可能隻有一個,那就是曹操想要招降這些袁將!
若是在平常,他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但現在曹軍剛剛射殺了數萬袁軍俘虜,這些袁軍將領們又豈會心甘情願的為己方效力?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幾萬人我負擔不起,但養活這幾個人還是不在話下的,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為我所用。”
曹操麵色平靜的說道,細長的小眼睛中透著微微閃動的精芒。在他看來,這次歸降的袁軍將領中,有不少良將之才,譬如張郃、高覽等輩,在將略方麵比起自己手中的許多重將也毫不遜色,不過他們在袁紹麾下卻一直未能盡展其才,若是自己能善加驅使,對於己方勢力來說,這些人便將成為一筆龐大的財富!
“可是……”
程昱還想再說什麽,許褚渾厚的聲音卻突然從外麵響起。
“主公,建武將軍求見!”
“快請!”
“喏!”
很快,夏侯惇高大雄壯的身影便昂然而入,來到了眾人麵前。
“孟德,徐州急報!”
曹操從夏侯惇的手中接過來一封帛書,忙展開細讀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的臉上浮起了淡淡的笑意,一麵捋著長須,一麵將帛書遞給程昱等人。
“不錯不錯!看來,一切都在照計劃進行啊。”
郭嘉看罷,目光微微閃動,輕咳了兩聲:“主公,猛虎雖然失去了爪牙,但始終還是猛虎,與虎謀皮,一不留神就會為虎所傷啊。”
曹操淡淡笑道:“奉孝放心,我既然決定下這一步棋,就有把握控製整個局麵,絕不會讓他有可趁之機的。”
.........................
隨著春回大地,萬物複蘇,江東一帶開始了忙碌的春耕。
震澤和彭澤附近的數縣之地,是這次春耕的重點區域。根據張昭之前的建議,孫翊下令在這兩處進行屯田,從入冬開始便在附近的幾個縣開始招募民兵,有了新城郡的先例,這次招募格外順利,不到兩個月就募集了四萬多人,確保了參加春耕的勞動力。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農具依然十分落後,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孫翊對一些農用器械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鋤頭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漢末大部分的鋤頭都還是銅製的,相比後世的鐵鋤,不僅更加笨重,翻起地來的效率也很不理想。即使有少量的鐵製鋤頭,樣式設計也十分不合理,無法發揮出鐵鋤應有的效果。
孫翊在田間實地考察了幾次後,根據自己的記憶,繪製了全新的鐵鋤設計圖,交由鐵作負責打造,沒有花多長時間便得到了第一批成品。這批成品全部采用中空式的設計,不僅節約了材料,使用起來也更加輕鬆便利,初次試用,便大受民兵們的歡迎。
不過,由於孫氏治下的軍隊數量在近幾年不斷膨脹,軍中鑄造兵器、防具對於鐵材的需求也逐步攀升,再加上與遼東的貿易又帶走了一部分鐵礦,剩下的能夠勻出來打造鐵鋤的鐵材極其有限,最後東拚西湊,也隻打造出了不到兩萬把。
孫翊第一次感受到了資源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一麵下令加派人手開采皖縣的鐵礦,一麵著手組建了十餘支探礦隊,分赴各地尋找潛在的礦藏。
除此之外,孫翊考慮到江東河網密布、溝渠縱橫的地域特點,又特意設計出了翻車,用以提高灌溉和排澇的效率。
說起來,這種農械此時其實並不算超前產物,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不過卻是等到幾十年後,經過機械天才馬鈞的改進,才得以大規模地利用到農業方麵。
有趣的是,孫翊對於翻車從來就沒有任何興趣,但卻清楚地記得,當年在曆史課本上有一副漢代人翻車的插圖,曾經被他大筆一揮塗鴉成二戰中的重型坦克,所以對於翻車的外形,此時他依然有著依稀的印象。加上研究了已經問世的老式水車之後,孫翊對翻車的原理也有了一定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終於設計出了完整的圖樣,不久之後,一輛輛新式翻車便出現在了廬江大大小小的水田旁邊。
在研製新式農械的同時,孫翊還特意在舒縣城外開辟出了數十畝試驗田,組織一批經驗豐富的農夫,搞起了農作物增產試驗。
對於發展農業來說,鐵鋤和翻車等農械的研製隻是治標,而提高糧食產量則是解決根本問題!後世曾有一位著名的農業學家,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研究水稻,成功解決了數億人的吃飯問題,孫翊雖然沒有狂妄到認為自己有本事做到那樣的壯舉,卻也深信,隻要肯進行不懈的試驗,通過這數十畝試驗田將主要農作物的產量提升幾成,根本算不上什麽難題。
孫翊對雜交水稻和人工授粉的原理略有一些了解,同時也知道,一些不同的農作物,如果混搭在一起進行種植,往往會比單獨種植有更好的產量。這些隨他穿越而來的現代農學常識,他都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那些農夫,由他們結合多年務農的經驗進行相應的試驗。
孫翊很清楚,在亂世之中,一株稻子多產一粒糧食,對於苦苦掙紮在這個時代最底層的黎民百姓來說會有多大的意義。所以盡管知道會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他也願意等,因為此時,他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當前,而是投向了更加遙遠的未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孫翊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而要兌現這個承諾,平定亂世隻不過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已。
他很清楚,並不是所有的亂世結束之後都會進入萬民歡晏的太平盛世,相反,在曆史上很多朝代一統之後,不過數十年之內,神州大地便再次烽火連天、生靈塗炭。
著名的五胡亂華,便是發生在三分歸晉之後不久的一幕悲劇,數十年間,整個大漢民族為戎狄所侵,幾乎陷入亡國滅種的境地,究其根本,便是華夏大地的生產力在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割據混戰中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在亂世結束之後,無法迅速恢複元氣,這才給了北方虎視眈眈的胡騎以可趁之機!
孫翊希望自己能夠改寫曆史,不僅僅是改寫漢末群雄混戰的結局,更要抹去晉初五胡亂華的恥辱!
當然,如果不能首先邁出掃平亂世的第一步,所有的一切也不過是空談而已。
周瑜和徐庶為江東製定的戰略,是先取荊、益,全據長江以南,再圖北伐。其中,荊州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建安四年三月,安西將軍程普率本部五千精銳秘密出柴桑,溯修水而上,進入下雋境內,而後迅速兵分三路,潛入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各部隨即又分為小隊若幹,星散而去,穿梭於各縣之間,大肆襲擾,破壞三郡春耕。
一時間,各縣急報雪片似的飛往西陵,劉備聞訊大驚,慌忙下令郡縣調集人馬圍剿,無奈江東人馬雖然不是騎兵,卻全都裝備了一眾奇怪的小車,速度遠遠超過了步卒,使得行蹤捉摸不定,一時之間竟然難有起色。
與此同時,孫翊又下令大都督周瑜、安南將軍韓當,各率精兵萬人,進屯尋陽、宜春,威逼荊州東部。劉備急令江夏太守關羽率精兵進屯鄂縣,防備周瑜;又令長沙太守張飛率部進屯醴陵,防備韓當;同時星夜遣使前往襄陽,向劉表求援。
剛剛享受了半年多短暫和平的荊襄大地,一時間再次風起雲湧!
見此情形,程昱微微愣了一下,隨即清了清嗓子,拱手道:“主公,昱回來了。”
“仲德,辛苦了。”
曹操聞聲回過頭來,打量了程昱一眼,然後微微點了點頭。此時,他的臉上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種複雜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貫的平靜和沉穩。
而郭嘉和荀攸見他到來,則互相交換了一記眼神,看向他的目光顯得有些不太自然。
“處決袁軍俘虜的事情,我已經告訴奉孝和公達了,他們雖然有些不同的意見,但也承認你是對的。”
曹操說著,走到程昱身邊,拉著他來到地圖前,指了指上麵的一處地方,輕聲道:“剛剛傳來的消息,袁紹殘部已經全部退至黎陽,如今他們正在重新召集人馬,你有沒有什麽看法?”
程昱的目光在地圖上掃了一遍,略一沉吟,說道:“袁紹新敗,士卒離散,軍無戰心,對他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穩定內部,所以短期內應該不會主動發動大規模的戰事。至於在黎陽召集人馬,以昱之見,應該隻是怕我們趁勝追擊,所以虛張聲勢罷了。”
“看來大家的想法都不謀而合啊!”曹操一麵捋了捋頷下的長須,一麵伸手在地圖上指了指:“以我料定,兩年之內,袁紹應該不會再冒險大舉南下,所以我意使子孝和子廉各率本部人馬分守延津、白馬要害之地,暫且息兵養民。”
郭嘉點頭道:“主公所言甚是,近兩年我軍連番苦戰,已經疲敝不堪,袁紹雖敗,但實力仍然不可小覷,若是貪功冒進,隻怕功敗垂成,反為不美。”
荀攸也附和道:“不錯,我軍雖有乘勝之勢,但苦戰累日,已經是強弩之末,再加上糧草不繼,繼續擴大戰果已經不太現實,惟今之計,應該見好就收,充實軍備、富足倉廩,再圖征伐之計。”
“既然諸位都覺得不宜再戰,那就即日班師回許都吧。”曹操的目光從他們三人身上掃過,笑道:“軍中的糧草不多了,若是繼續在白馬待上幾日,將士們就隻能餓著肚子凱旋了。”
郭嘉和荀攸聞言,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唯有程昱目光閃爍著,麵色凝重的看了看曹操,嘴唇囁嚅了兩下,欲言又止。
“仲德,可是還有什麽想說的?”
曹操立刻注意到了程昱的目光,微笑著問道。
程昱舔了舔有些幹裂的嘴唇,深吸了一口氣,問道:“不知對袁軍的一眾降將,主公打算如何處置?”
剛才的那道命令中,曹操隻下令處決俘虜的袁軍士兵,但卻沒有提及袁軍降將,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他從初平三年開始跟隨曹操,這麽多年來,對曹操的脾氣秉性也算是頗有了解,曹操既然特意留下這些人,自然不是為了讓他們留在營裏吃白飯。
所以唯一的可能隻有一個,那就是曹操想要招降這些袁將!
若是在平常,他不會覺得有什麽問題,但現在曹軍剛剛射殺了數萬袁軍俘虜,這些袁軍將領們又豈會心甘情願的為己方效力?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幾萬人我負擔不起,但養活這幾個人還是不在話下的,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有朝一日他們能為我所用。”
曹操麵色平靜的說道,細長的小眼睛中透著微微閃動的精芒。在他看來,這次歸降的袁軍將領中,有不少良將之才,譬如張郃、高覽等輩,在將略方麵比起自己手中的許多重將也毫不遜色,不過他們在袁紹麾下卻一直未能盡展其才,若是自己能善加驅使,對於己方勢力來說,這些人便將成為一筆龐大的財富!
“可是……”
程昱還想再說什麽,許褚渾厚的聲音卻突然從外麵響起。
“主公,建武將軍求見!”
“快請!”
“喏!”
很快,夏侯惇高大雄壯的身影便昂然而入,來到了眾人麵前。
“孟德,徐州急報!”
曹操從夏侯惇的手中接過來一封帛書,忙展開細讀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的臉上浮起了淡淡的笑意,一麵捋著長須,一麵將帛書遞給程昱等人。
“不錯不錯!看來,一切都在照計劃進行啊。”
郭嘉看罷,目光微微閃動,輕咳了兩聲:“主公,猛虎雖然失去了爪牙,但始終還是猛虎,與虎謀皮,一不留神就會為虎所傷啊。”
曹操淡淡笑道:“奉孝放心,我既然決定下這一步棋,就有把握控製整個局麵,絕不會讓他有可趁之機的。”
.........................
隨著春回大地,萬物複蘇,江東一帶開始了忙碌的春耕。
震澤和彭澤附近的數縣之地,是這次春耕的重點區域。根據張昭之前的建議,孫翊下令在這兩處進行屯田,從入冬開始便在附近的幾個縣開始招募民兵,有了新城郡的先例,這次招募格外順利,不到兩個月就募集了四萬多人,確保了參加春耕的勞動力。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農具依然十分落後,為了提高生產的效率,孫翊對一些農用器械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鋤頭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漢末大部分的鋤頭都還是銅製的,相比後世的鐵鋤,不僅更加笨重,翻起地來的效率也很不理想。即使有少量的鐵製鋤頭,樣式設計也十分不合理,無法發揮出鐵鋤應有的效果。
孫翊在田間實地考察了幾次後,根據自己的記憶,繪製了全新的鐵鋤設計圖,交由鐵作負責打造,沒有花多長時間便得到了第一批成品。這批成品全部采用中空式的設計,不僅節約了材料,使用起來也更加輕鬆便利,初次試用,便大受民兵們的歡迎。
不過,由於孫氏治下的軍隊數量在近幾年不斷膨脹,軍中鑄造兵器、防具對於鐵材的需求也逐步攀升,再加上與遼東的貿易又帶走了一部分鐵礦,剩下的能夠勻出來打造鐵鋤的鐵材極其有限,最後東拚西湊,也隻打造出了不到兩萬把。
孫翊第一次感受到了資源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一麵下令加派人手開采皖縣的鐵礦,一麵著手組建了十餘支探礦隊,分赴各地尋找潛在的礦藏。
除此之外,孫翊考慮到江東河網密布、溝渠縱橫的地域特點,又特意設計出了翻車,用以提高灌溉和排澇的效率。
說起來,這種農械此時其實並不算超前產物,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不過卻是等到幾十年後,經過機械天才馬鈞的改進,才得以大規模地利用到農業方麵。
有趣的是,孫翊對於翻車從來就沒有任何興趣,但卻清楚地記得,當年在曆史課本上有一副漢代人翻車的插圖,曾經被他大筆一揮塗鴉成二戰中的重型坦克,所以對於翻車的外形,此時他依然有著依稀的印象。加上研究了已經問世的老式水車之後,孫翊對翻車的原理也有了一定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終於設計出了完整的圖樣,不久之後,一輛輛新式翻車便出現在了廬江大大小小的水田旁邊。
在研製新式農械的同時,孫翊還特意在舒縣城外開辟出了數十畝試驗田,組織一批經驗豐富的農夫,搞起了農作物增產試驗。
對於發展農業來說,鐵鋤和翻車等農械的研製隻是治標,而提高糧食產量則是解決根本問題!後世曾有一位著名的農業學家,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研究水稻,成功解決了數億人的吃飯問題,孫翊雖然沒有狂妄到認為自己有本事做到那樣的壯舉,卻也深信,隻要肯進行不懈的試驗,通過這數十畝試驗田將主要農作物的產量提升幾成,根本算不上什麽難題。
孫翊對雜交水稻和人工授粉的原理略有一些了解,同時也知道,一些不同的農作物,如果混搭在一起進行種植,往往會比單獨種植有更好的產量。這些隨他穿越而來的現代農學常識,他都毫無保留的教給了那些農夫,由他們結合多年務農的經驗進行相應的試驗。
孫翊很清楚,在亂世之中,一株稻子多產一粒糧食,對於苦苦掙紮在這個時代最底層的黎民百姓來說會有多大的意義。所以盡管知道會經曆一個漫長的過程,他也願意等,因為此時,他的目光已經不僅僅局限在當前,而是投向了更加遙遠的未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孫翊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而要兌現這個承諾,平定亂世隻不過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已。
他很清楚,並不是所有的亂世結束之後都會進入萬民歡晏的太平盛世,相反,在曆史上很多朝代一統之後,不過數十年之內,神州大地便再次烽火連天、生靈塗炭。
著名的五胡亂華,便是發生在三分歸晉之後不久的一幕悲劇,數十年間,整個大漢民族為戎狄所侵,幾乎陷入亡國滅種的境地,究其根本,便是華夏大地的生產力在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割據混戰中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在亂世結束之後,無法迅速恢複元氣,這才給了北方虎視眈眈的胡騎以可趁之機!
孫翊希望自己能夠改寫曆史,不僅僅是改寫漢末群雄混戰的結局,更要抹去晉初五胡亂華的恥辱!
當然,如果不能首先邁出掃平亂世的第一步,所有的一切也不過是空談而已。
周瑜和徐庶為江東製定的戰略,是先取荊、益,全據長江以南,再圖北伐。其中,荊州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建安四年三月,安西將軍程普率本部五千精銳秘密出柴桑,溯修水而上,進入下雋境內,而後迅速兵分三路,潛入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各部隨即又分為小隊若幹,星散而去,穿梭於各縣之間,大肆襲擾,破壞三郡春耕。
一時間,各縣急報雪片似的飛往西陵,劉備聞訊大驚,慌忙下令郡縣調集人馬圍剿,無奈江東人馬雖然不是騎兵,卻全都裝備了一眾奇怪的小車,速度遠遠超過了步卒,使得行蹤捉摸不定,一時之間竟然難有起色。
與此同時,孫翊又下令大都督周瑜、安南將軍韓當,各率精兵萬人,進屯尋陽、宜春,威逼荊州東部。劉備急令江夏太守關羽率精兵進屯鄂縣,防備周瑜;又令長沙太守張飛率部進屯醴陵,防備韓當;同時星夜遣使前往襄陽,向劉表求援。
剛剛享受了半年多短暫和平的荊襄大地,一時間再次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