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動身後的第三天,從壽春南返的大隊人馬才抵達舒縣。(.無彈窗廣告)


    由於呂布死前曾有遺命,他的餘部人馬名義上歸順江東,但卻依舊駐紮於淮水以北,為孫氏防備曹操。為了盡早穩定九江局勢,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孫翊並沒有表示異議,但更早之前歸降的曹豹所部五千人馬卻被他調回了廬江。


    成為江東之主幾年的時間,孫翊已經逐漸養成了謹慎持重的習慣,所以對於剛剛歸附的呂布餘部,他不能不留一個心眼――呂布在時,他的手中尚且有呂氏家眷作為籌碼,但對於張遼和陳宮來說,這一招卻未必有效。


    如今孫氏在九江境內的總兵力雖然有將近萬人,自然不用擔心淮北的呂布舊部,但若是有曹豹這個不穩定因素留在壽春,兩部人馬一旦裏應外合、圖謀不軌,即使無法顛覆孫氏對九江的控製,至少也能將那邊攪個天翻地覆。


    未來的幾年時間,孫翊的戰略重心將會移向荊州,不會將太多的精力放在淮南,所以在這時將曹豹所部南調,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五千人馬,大部分都是當年袁術麾下的降卒,歸順呂布之後,為了應對兩麵強敵的險境,沒少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壽春一戰,若不是馮則出其不意的控製了呂氏家眷,迫使曹豹下令投降,江東軍想要攻破壽春恐怕還要費上一番周折。


    放在江東軍中來看,這五千人馬或許還算不上百戰精銳,但卻無疑有著極好的底子,隻要調教得當,用不了多長時間便能成為一支強軍。曹豹資質平庸,之所以能當上這五千人的統帥,完全是靠著女兒曹氏的關係,孫翊當然不可能讓他繼續擔任這五千人馬的統帥,便以嘉獎他投誠為由,打發了他一個位高權輕的閑職,讓他安心在舒縣養老。


    這樣一來,江東的眾位武將看著那五千人馬,一個個直流口水,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甘寧此時還在和周瑜一起佯攻江夏,聽到這個消息也坐不住了,星夜派快馬趕回舒縣,給孫翊帶去了兩壇他自己都舍不得喝的陳年老酒。


    孫翊經過斟酌,從這五千人中揀選了一千精銳,編入黃忠的無當軍,其餘四千人,則全部撥給了駐守新城的丁奉。


    黃忠的無當軍從跟隨孫堅時起就一直戰功赫赫,不過由於人數總是維持在千人左右,雖然強悍,卻一直無法獨當一麵;的而新城是江東最重要的屯田地區,丁奉所部隻有兩千人,既要保證一郡之地的安全,又要負責策應淮南,確實也有些捉襟見肘。


    這一切,江東眾將都很清楚,所以,當孫翊提出分配曹豹所部的方案時,他們雖然都有些遺憾,卻沒有一個人覺得不滿,之前忍痛割愛的甘寧聞訊更是歡喜不已――他和丁奉打小就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從來不分彼此,這四千人馬分給了丁奉,甚至比分給自己更讓他高興。


    而其餘的眾將,雖然沒能分到部曲,卻也得到了不少從壽春帶回來的戰利品,俱各歡喜。


    然而,也有一個人例外。


    徐婉回到舒縣,才知道徐庶已經動身前往荊州,一開始她還以為這是孫翊的主意,隨即怒氣衝衝的跑到鎮東將軍府,要找孫翊算賬。


    孫翊府上的護衛都認得徐婉,不僅知道她是徐別駕的妹妹,對一些八卦傳聞也都略有所聞,要在平日,他們根本不需要通報便可以放徐婉進去。但這一次,這位姑奶奶不僅氣勢洶洶而來,手中還提著一把雪亮的寶劍,護衛們早吃了一驚,哪裏還敢放行,立即上前將她攔了下來。


    徐婉此時驚怒交集,心中早已亂成一團,哪裏還有心思和護衛們糾纏,一路家傳劍法直接施展開來,將幾個護衛嚇得麵色慘白,連連躲閃。


    府門外的騷動很快驚動了孫翊,想起徐庶之前囑咐的那番話來,他不由得搖頭苦笑了一聲,隨即讓淩統將徐婉請了進來。


    徐婉見到孫翊,依舊怒氣未息,正要開口質問他時,孫翊已經將一紙帛書遞到了她的麵前。


    “這是什麽?”


    徐婉柳眉緊蹙,瞟了孫翊一眼,冷聲問道。


    “先生留給你的書信。”孫翊說著,聳了聳肩,苦笑道:“他早料到你回來後會坐不住,所以臨行前特意囑咐我,一定要將這封信交給你看。”


    徐婉一臉狐疑的看著他,伸手接過帛書,細細看了起來。


    不知不覺中,她臉上的怒意漸漸退去,目光也開始變得有些複雜。


    “真是我哥自己要求去的?”


    徐婉看完之後,緊咬著嘴唇,有些失神的看著孫翊,輕聲問道。


    徐庶在信中說,去荊州的事情是他自己提出來的,而孫翊一開始也是極力反對的,在他一再堅持下才勉強同意,所以讓她絕對不要因此而有什麽不滿,更不要鬧事。另外,荊州之行也並不像她想象的那麽危險,要她盡管放心,等候前方的好消息便是。


    但對徐婉來說,她卻總是隱隱覺得,這些話都不過是兄長為了不讓她擔心所準備的托辭而已。


    “嗯。”孫翊點了點頭,他也看出了徐婉潛藏的情緒,忙勸慰道:“不過你放心,先生離開之前,曾經跟我講過他的詳細計劃,在我看來,隻要不出什麽意外,應該就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嗬嗬。”徐婉冷笑了一聲,瞟了他一眼:“所以你就讓他去了?”


    孫翊一時默然。


    作為一方之主,一念之差便可決定成敗興衰,所以他必須要求自己事事都站在最理性的角度去作出決定;而徐婉則不一樣,在兄長的安危,她即便懂得那些大道理,也不可能會像自己一樣冷靜的去應對。


    所以,徐婉會有這樣的反應,他倒也並不覺得奇怪,隻是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我曾經以為,我們是同樣的人。”


    徐婉將那封書信揣進懷裏,緩緩收起寶劍,轉身朝外麵走去。


    “不過現在,我發現自己錯了,你是一方雄主,而我們和其他人一樣,不過是你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罷了。”


    孫翊望著徐婉的身影消失在門外,久久佇立在原地,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公績。”


    “主公,有何吩咐?”


    “你派幾個人暗中保護一下徐小姐,她性子衝動,萬一腦子一熱,出點什麽事兒,來日我沒法向元直先生交代。”


    “喏!”


    ........................


    宜城。


    馬家後院,馬玄反背著手,在樹蔭下來回踱著步子。


    春日的陽光並沒有多熱,但馬玄的額角卻已經滲出了細細的汗珠,一封帛書被他緊緊地攥在手中,此時已經變得褶皺不堪。


    “大哥,這麽著急把我們找回來,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馬玄忙抬眼看時,兩名二十來歲的青年已經聯袂而至,其中一人老遠便出聲問道。


    此二人名喚馬康、馬津,是馬玄的親兄弟,和他一樣都頗有才名。


    兩年前,父親馬曄去世後,馬玄成為馬家的家主,由於四弟馬良和小弟馬謖年紀尚幼,這份家業便由他們三個共同挑起,但凡遇事,馬玄總是找兩個弟弟一起商議。


    “仲常、叔常,你們快看看這個!”


    馬玄慌忙迎了上去,將手中的帛書遞到他們麵前。


    馬康和馬津對視了一眼,從馬玄手中接過帛書,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不過片刻之後,兩人的臉色便齊齊一變。


    “元直兄要來荊州?!”


    馬玄點了點頭,凝視著他們:“你們應該都清楚,龐士元是何等人物,我想元直兄應該也沒有多大把握,所以才會向我們借力。”


    馬康沉吟了片刻,咂了咂嘴,表情有些為難:“要說湊齊兩萬石糧草,倒也不是什麽難事,不過士元先生與我們也有一些交情,如今是他二人鬥法,我們偏私一方,是不是有些不太地道?”


    馬津斜瞥了他一眼,笑道:“我看啊,二哥你就是怕得罪人家而已!誰都看得出來,劉備有意將整個荊州納入囊中,而劉荊州顯然不是他的對手。你應該是擔心元直兄敵不過龐士元,將來咱們跟著一起遭殃吧?”


    馬康淡淡一笑,並沒有反駁,看來是默認了馬津的說法。


    馬玄卻搖了搖頭,緩緩道:“他二人這次交手,本來就實力懸殊,再者,元直兄與我交厚,既然有求,我又豈有不應之理?這個忙,我們還是要幫的。”


    馬津點頭附和道:“大哥說得對!在我看來,如今江南的幾支勢力中,倒是孫氏更有可能成為最終的贏家,我們這次幫了元直兄,一來是全了朋友之義,二來也算是為馬家的前途押上一注籌碼。”


    “劉玄德有梟雄之姿,又有關、張之勇,龐士元之智,在我看來,江東雖然兵多將廣,卻也未必就能壓得住他!”


    馬康瞟了馬津一眼,有些不以為然的反駁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我們現在就開始下注,是不是有些為時過早了?”


    馬玄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道:“你說得或許有些道理,不過,若是等到形勢明朗了再出手,這注可就下得不值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