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表字元直,潁川長社人。少時好遊俠,擅擊劍,嚐為友人報仇,後折節學問,為當世名士,與諸葛亮、孟建、崔鈞、石韜等為友。曾輔佐劉備,並向其推薦諸葛亮。曹操下荊州,得徐庶之母,庶侍母至孝,乃走歸曹操,仕魏,官至禦史中丞。


    這就是孫翊腦海中對徐庶的印象,曆史上的徐庶並不像羅貫中在演義中渲染的那樣有傳奇色彩,他並沒有幫助劉備大破過曹仁的八門金鎖陣,也沒有所謂的入曹營一言不發,而是鬱鬱不得誌的在曹魏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確實是有不俗的才幹,所以當諸葛亮聽聞他和石韜在魏國仕途不順時,才不禁感慨萬千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徐福這個名字的時候,孫翊最初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聽到外麵那人叫他元直,這才一下子記起,徐庶本名便是徐福!


    能在這裏遇到這位曆史上的名士,孫翊深感意外,不過更意外的還是徐庶居然會冒如此大的風險保護自己,要說真是單單因為俠義,這樣的理由忽悠徐婉這樣的小丫頭還行,孫翊自己卻是打死也不信的。


    夕陽西沉,群鳥歸林。


    當最後一抹餘暉消失在竹林後麵,徐庶回來了,臉上還帶著三分醉意。


    草廬前的石階上,孫翊靜靜坐在那裏,望著他一步步走近。


    “徐大哥,能告訴我你為什麽要冒風險救我嗎?”


    “一言難盡啊。”


    徐庶似乎對他的反應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笑著應道,一麵晃晃悠悠的在他旁邊坐下,把隨手棋簍和酒葫蘆放到一邊,接著道:“如果一定要說個理由的話,大概是我想看看你到底能不能成長到哪個地步……”


    孫翊皺眉道:“我不太懂……”


    “給你講個故事吧!”


    徐庶灑然一笑,望著漸漸被暮色籠罩的竹林,目光變得深沉起來。


    “八年前,在潁川境內,有一個少年,年方十六,卻輕俠好義,每日苦練劍術,廣交豪俠,立誌打抱天下不平之事。一日,他得知摯友為奸人所害,一怒之下,便趁夜潛入奸人府邸,親手將其刺殺!本以為這樣便能夠慰藉好友在天之靈,卻不想翌日,好友的家人便遭到瘋狂報複,全家老小皆被屠戮一空!官府為將他緝拿歸案,挨家挨戶大肆搜查,將整個縣城鬧得雞犬不寧!無奈之下,他隻得自首歸案,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得以大難不死,不過,卻漸漸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孫翊自然知道徐庶講的就是自己,不過卻很好奇他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麽,於是順勢問道。


    “那就是,在這樣的亂世,僅憑一夫之勇,不僅難以打抱不平,若是用之不慎,還可能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徐庶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酒,歎了口氣,又接著道:“再後來,他漸漸意識到,隻要這亂世不結束,就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斷絕天下的不平之事。所以,他便棄武從文,開始遍訪名師,潛心研習儒學經義、兵法韜略,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佐得明主,助他平定亂世,還黎民一個海晏河清的太平天下!”


    “可是,時至今日,天下局勢卻是一片混沌,諸侯林立,彼此之間互相攻伐,爾虞我詐。他也曾拜訪過幾位聲名顯赫的諸侯,卻發現他們要麽是沽名釣譽之徒,要麽是鼠目寸光之輩,要麽便是空有野心卻絲毫不顧及蒼生黎民,心灰意冷之下,他隻好結廬隱居,以觀時變。”


    徐庶說到這裏,輕聲歎息了一聲,對孫翊道:“我這麽說,你明白了嗎?”


    “那個人就是徐大哥你吧?”孫翊輕聲道,隨即又搖了搖頭:“不過,我還是不大明白,這和你救我又有什麽聯係呢?”


    “說出來你也許不信,很早以前,我就聽說過你了。”徐庶淡淡一笑,又道:“我的朋友很多,從他們那裏,我聽到過不少關於你和你兄長們的傳聞。他們都說,孫豫州的三位公子都自幼天資過人,才華出眾,將來定然會做出一番超越父輩的事業來。一開始我也並沒有太在意,直到後來,有一次我路過襄陽境內,正好遇到了你們北上討伐董卓的部隊,當時你們不僅把軍糧分給難民,還為他們做了善後安置,打聽之後,我才知道,這竟然是你們兄弟的主意,當時給我的觸動真的挺大。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漸漸開始關注你們。”


    孫翊聽得有點發懵,他怎麽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徐庶居然一直在暗中關注著自己!而且,也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居然把救濟難民的功勞記在了他們兄弟三人頭上,說起來,那其實隻是二哥孫權一個人的建議,自己不過順便打了個醬油而已。


    “再後來,孫豫州連破武關、函穀關,威震關中,聽說你們兄弟在其中的表現也很活躍,不過……這次南征荊州,孫豫州卻是被袁術利用了,可惜了一世英雄,唉……”


    徐庶歎息了一聲,轉頭看了看孫翊,隻見他的眼中隱隱透出傷感,不由得搖了搖頭,把酒葫蘆遞到了他的麵前


    “會喝嗎?”


    孫翊看了他一眼,接過酒葫蘆,咕嘟咕嘟連咽了兩口,卻被酒氣嗆得猛烈地咳嗽起來。


    “咳!咳!咳!”


    徐庶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背:“慢點慢點,你身上還有傷呢。”


    孫翊漸漸緩過氣來,苦笑道:“所以說,徐大哥之所以救我,是覺得我們有能力改變這個亂世嗎?”


    “這個我也不確定,隻能說覺得有這種可能性吧。”徐庶看著他,搖了搖頭笑道:“不過,我們認識以後,你的表現確實讓我很是意外,尤其是在……在聽到孫豫州的噩耗後,你還能強忍悲痛,心性之堅忍,即使是成年人也難以企及,我很想看一看,你將來到底能夠成長到哪個程度。所以,即使稍微冒一點險,也還是值得的。”


    孫翊心中一陣驚訝,徐庶居然可以為了一種連自己都不確定的可能性而冒險救下自己,這是他之前完全沒有料到的。然而想到現在父親已經不在了,自己也還身陷在荊州,眼中不由得又是一陣黯淡。


    “家父在日,尚且算是一鎮諸侯,可如今,父親已經不在了,大哥也是吉凶未卜。要不是有徐大哥保護,現在的我也早已經是階下囚了,恐怕……”


    “放心吧!”徐庶安慰道:“剛才和馬伯常對弈時,聽他說,令兄已經率領孫豫州的數萬舊部北渡漢水,退屯樊城。”


    “什麽?”孫翊一怔,眸子裏霎時透出一陣驚喜,“大哥他平安無事,真的嗎?”


    徐庶點了點頭,又道:“不過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以我看來,豫州軍現在的處境並不樂觀,而且,袁術此人心胸狹窄,我擔心令兄即便率軍退回了南陽,恐怕今後也再難有出頭之日了。”


    孫翊聞言,不由得緊緊皺起了眉:確實,豫州軍要退回南陽的話,必須衝破兩路荊州軍的圍追堵截,已屬不易。而且,即使回到了南陽,恐怕到時候袁術也會牢牢地控製住父親舊部的兵權。在曆史上,大哥尚且有傳國玉璽可以用來向袁術借兵,而在這個時空裏,卻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了,那豈不是要永遠受製於人?


    徐庶見孫翊凝神沉思,又道:“總之,現在對令兄來說,是最大的危機,也是最大的機遇,就看他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孫翊眼睛一亮:“徐大哥的意思是,兄長他還有別的出路?”


    徐庶一笑道:“不錯!如果他把握住了這條出路,孫氏就有機會一飛衝天,重新成為一鎮豪雄,假以時日,要說爭鼎中原也不無可能啊!不過,從時間上來算,不管他有沒有把握住,現在應該都已經開始行動了吧,我們也隻好拭目以待了。”


    孫翊急道:“徐大哥指的出路是?”


    徐庶淡淡一笑,仰頭喝了一口酒,抬起手來,指向暮色漸濃的遠方。


    “就在那裏!”


    孫翊放眼望去,隻看到遠處一片起伏的山巒,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經緩緩升上了山巔。


    (ps:新書期結束,現在終於徹底裸奔了,本書第一卷也很快就要結束了,新的一卷大家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