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聽甘寧這麽一說,暗歎了一口氣,心知要說服他已經不太可能了。畢竟,在曆史上,甘寧就是先投靠了黃祖,但一直不得重用,後來才在蘇飛的幫助下脫離黃祖投靠了孫權。看來,有時候,要改變曆史原來的軌跡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麽容易。
“嗬嗬……人各有誌,既然甘大哥意向已決,小弟就不再勉強了。”孫翊灑然一笑,又道:“不過,甘大哥乃是人中之傑,若是在江夏過得不如意,我們孫氏隨時都歡迎你!”
孫翊之所以這麽說,其實考慮得很遠:現在大哥已經拿下了廬江,算是一方諸侯了,以他的性格,必然會興兵討伐荊州,為父親報仇!不過眼下他的實力還明顯不夠,所以當務之急乃是一麵休養生息、一麵拓展領地,積攢實力。下一步,若是北進中原,則需與曹操這支剛剛崛起的強勁勢力來一場正麵對決,顯得有些為時過早。所以最好的選擇依然是像曆史上一樣,渡江拿下江東一帶,坐擁江東六郡後,再揮師西進,拿下荊州!一則父仇可報,二則也能全據長江,與天下爭衡!然而,要奪取荊州的話,就必須先打開江夏這荊州的東大門!事實證明,黃祖這家夥已經不是省油的燈了,若是再有甘寧、丁奉兄弟為輔,那可就棘手了!曆史上,甘寧在孫權攻打江夏的時候就曾射殺江東驍將淩操,為此還與淩操之子淩統結下一段仇怨,在孫權的調解下好不容易才化解掉。
唯一讓孫翊稍稍安心的,是曆史上甘寧在黃祖帳下一直鬱鬱不得誌,隻要照著曆史原路發展下去,倒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所以雖然暫時沒有辦法招納甘寧,但必要的後路還是要留上一條,否則搞不好將來甘寧脫離了黃祖,卻跑到其他人那裏去了,那樣就虧大了。
“哈哈哈哈!放心!孫策那家夥也說過同樣的話,他日若不如意,定去找他喝酒!”甘寧爽快的大笑起來,又道:“不過,我甘興霸是何人?黃祖除非是沒長眼,否則又怎會不予我重用?我料將來孫策與劉表必有一戰,而黃祖首當其衝,他日若在戰場上相見,他那顆腦袋可就值錢了!哈哈,我可不會手下留情哦!”
孫翊聞言又是一陣暗歎:甘寧此人與尋常大將不同,非但驍勇善戰,還頗有戰略眼光。曆史上,他就曾在投奔孫權後獻策:今漢祚日微,曹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川形便,誠國之西勢也。寧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圖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昏耄已甚,財穀並乏,左右貪縱,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矣!
當年在《三國誌》上看到這一段時,孫翊不禁拍案叫絕:這個戰略方針,可以說與魯肅的“榻上策”、周瑜的兩分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周瑜和魯肅乃是江東勢力四大都督中的前兩位,可見甘寧身為大將,已然具備了極其優秀的戰略眼光。
戰場之上,各為其主,甘寧最後那兩句話當然不是開玩笑。剛聽到這兩句話的時候,孫翊心裏還真有點發怵,不過很快便釋然了:甘寧雖然厲害,大哥可也不是泛泛之輩啊,想要摘他的腦袋,恐怕也沒那麽容易!
“甘大哥,我們從水路東下,會不會遇上別的水賊啊?若是途中江夏水軍攔江盤查怎麽辦?”
眼看繼續這個話題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反而還容易讓氣氛變得尷尬,孫翊趕緊扯開了話題。
甘寧豪氣凜然道:“放心!江漢一帶,不管是山賊還是水寇,聽到錦帆賊的名號,都是會給我幾分麵子的!再說,我可馬上就要接受招安了,蘇飛早已經通傳江夏各部水軍,他們也不會和我們為難。”
孫翊聞言,心中稍安。後來,也正如甘寧所言,一路順風,沒有遇到絲毫阻攔,第三天清晨,便抵達了舒縣碼頭。
..................
得知孫翊到來,孫策激動得連隨從都不帶,策馬一溜煙來到碼頭。
“大哥!”
剛看到孫策單人獨騎飛奔而來,孫翊還微微皺了皺眉:輕而無備,這是大哥最大的問題,若是不能改掉這個毛病,隻怕曆史上死於小人之手的悲劇還要重演。
不過,當孫策來到麵前,孫翊這才發現,雖然隻分開了兩個月,但此時的他看起來卻明顯成熟了許多,也滄桑了許多,雖然極力克製,孫翊還是忍不住鼻頭一酸,眼中落下淚來。
孫策也是悲喜交集,含淚罵道:“媽的!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麽?這兩個月你小子死哪兒去了?大哥還以為再也看不到你了!”
孫翊破涕為笑,慌忙擦了擦眼淚:“這次能平安到達這裏,多虧了元直先生,還有徐大哥和甘大哥。”
“孫策!沒想到聲聞天下的小霸王,也有作女兒之態的時候啊,哈哈哈哈……”
一個聲音遠遠傳來,孫策微微一怔,轉頭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正站在船頭上朝這邊哈哈大笑的甘寧。
孫策搖頭苦笑道:“看來這次又要再欠你一個人情了!城中好酒還有幾壇,稍後可願與我共醉一番?”
甘寧欣然道:“哈哈!正有此意!”
“哈哈哈哈!走走走!隨我進城!”
.....................
縣衙內院。
孫策先讓人安頓好了徐舟,便吩咐排開筵席,為孫翊接風。
結果剛開席,孫策便與甘寧對坐痛飲起來,主角孫翊反而成了陪坐的。
剛喝了兩杯,孫策忽然想到了什麽,忙喚來仆從吩咐道:“快!去把公瑾叫來!今日三弟平安歸來,這麽大的喜事兒,沒了他可不行!”
周瑜,周公瑾?!
孫翊聞言一驚!
這兩個字他可太熟悉了!當然也知道對於江東勢力,甚至對於整個三國時代來說,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麽。
難道說……周瑜已經投靠大哥了?
“大哥,公瑾是何人啊?”雖然已經有了底,孫翊還是明知故問道。
“嗨!看我這記性!都忘了告訴你了!”孫策猛地拍了拍腦門,笑道:“公瑾是大哥我的發小,我和他一塊兒滿地跑的時候還沒你呢!這家夥現在可不簡單哪,這次能夠拿下舒縣、全取廬江,他可是第一功臣!”
原來,孫策率軍到達廬江後,計劃奇襲舒縣,結果行動的時候出了一些紕漏,被守軍發覺了,但是已成騎虎之勢,孫策隻好下令強攻。城中守軍足有三千人,抵抗十分激烈,雙方廝殺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周瑜突然率領數百家兵殺出,一舉奪取了舒縣東門,守軍聞訊全線崩潰,孫策這才得以順利進城,幾天後,又分兵攻取了其餘十幾個縣。
此時的孫翊心中自然是說不盡的歡喜,沒想到在這個時空,周瑜居然比曆史上提前了整整兩年投靠孫策!這樣的,孫氏拿下江東的進程無疑也就可以大大加快了!兵發荊州、為父報仇,也就指日可待了!
“伯符,你怎麽又喝酒了?”
正談話間,隻聽一個極有磁性的男聲傳來,孫翊回頭看時,隻見一位身著一襲白衣的青年男子已經在家仆的引導下來到了門前,一見孫策,便開口笑道。
(ps:最近比較忙,剩下的存稿也不多了,涪江為了保持穩定更新都跑到網吧碼字了,大家沒收藏的麻煩給個收藏,有票票的麻煩砸個票票!裸奔兩周了各種悲催啊!涪江在此拜謝大家了!順便感謝書友特侖蘇的慷慨打賞哦,涪江今天才看到,真心感謝!)
“嗬嗬……人各有誌,既然甘大哥意向已決,小弟就不再勉強了。”孫翊灑然一笑,又道:“不過,甘大哥乃是人中之傑,若是在江夏過得不如意,我們孫氏隨時都歡迎你!”
孫翊之所以這麽說,其實考慮得很遠:現在大哥已經拿下了廬江,算是一方諸侯了,以他的性格,必然會興兵討伐荊州,為父親報仇!不過眼下他的實力還明顯不夠,所以當務之急乃是一麵休養生息、一麵拓展領地,積攢實力。下一步,若是北進中原,則需與曹操這支剛剛崛起的強勁勢力來一場正麵對決,顯得有些為時過早。所以最好的選擇依然是像曆史上一樣,渡江拿下江東一帶,坐擁江東六郡後,再揮師西進,拿下荊州!一則父仇可報,二則也能全據長江,與天下爭衡!然而,要奪取荊州的話,就必須先打開江夏這荊州的東大門!事實證明,黃祖這家夥已經不是省油的燈了,若是再有甘寧、丁奉兄弟為輔,那可就棘手了!曆史上,甘寧在孫權攻打江夏的時候就曾射殺江東驍將淩操,為此還與淩操之子淩統結下一段仇怨,在孫權的調解下好不容易才化解掉。
唯一讓孫翊稍稍安心的,是曆史上甘寧在黃祖帳下一直鬱鬱不得誌,隻要照著曆史原路發展下去,倒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所以雖然暫時沒有辦法招納甘寧,但必要的後路還是要留上一條,否則搞不好將來甘寧脫離了黃祖,卻跑到其他人那裏去了,那樣就虧大了。
“哈哈哈哈!放心!孫策那家夥也說過同樣的話,他日若不如意,定去找他喝酒!”甘寧爽快的大笑起來,又道:“不過,我甘興霸是何人?黃祖除非是沒長眼,否則又怎會不予我重用?我料將來孫策與劉表必有一戰,而黃祖首當其衝,他日若在戰場上相見,他那顆腦袋可就值錢了!哈哈,我可不會手下留情哦!”
孫翊聞言又是一陣暗歎:甘寧此人與尋常大將不同,非但驍勇善戰,還頗有戰略眼光。曆史上,他就曾在投奔孫權後獻策:今漢祚日微,曹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川形便,誠國之西勢也。寧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圖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昏耄已甚,財穀並乏,左右貪縱,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矣!
當年在《三國誌》上看到這一段時,孫翊不禁拍案叫絕:這個戰略方針,可以說與魯肅的“榻上策”、周瑜的兩分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周瑜和魯肅乃是江東勢力四大都督中的前兩位,可見甘寧身為大將,已然具備了極其優秀的戰略眼光。
戰場之上,各為其主,甘寧最後那兩句話當然不是開玩笑。剛聽到這兩句話的時候,孫翊心裏還真有點發怵,不過很快便釋然了:甘寧雖然厲害,大哥可也不是泛泛之輩啊,想要摘他的腦袋,恐怕也沒那麽容易!
“甘大哥,我們從水路東下,會不會遇上別的水賊啊?若是途中江夏水軍攔江盤查怎麽辦?”
眼看繼續這個話題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反而還容易讓氣氛變得尷尬,孫翊趕緊扯開了話題。
甘寧豪氣凜然道:“放心!江漢一帶,不管是山賊還是水寇,聽到錦帆賊的名號,都是會給我幾分麵子的!再說,我可馬上就要接受招安了,蘇飛早已經通傳江夏各部水軍,他們也不會和我們為難。”
孫翊聞言,心中稍安。後來,也正如甘寧所言,一路順風,沒有遇到絲毫阻攔,第三天清晨,便抵達了舒縣碼頭。
..................
得知孫翊到來,孫策激動得連隨從都不帶,策馬一溜煙來到碼頭。
“大哥!”
剛看到孫策單人獨騎飛奔而來,孫翊還微微皺了皺眉:輕而無備,這是大哥最大的問題,若是不能改掉這個毛病,隻怕曆史上死於小人之手的悲劇還要重演。
不過,當孫策來到麵前,孫翊這才發現,雖然隻分開了兩個月,但此時的他看起來卻明顯成熟了許多,也滄桑了許多,雖然極力克製,孫翊還是忍不住鼻頭一酸,眼中落下淚來。
孫策也是悲喜交集,含淚罵道:“媽的!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麽?這兩個月你小子死哪兒去了?大哥還以為再也看不到你了!”
孫翊破涕為笑,慌忙擦了擦眼淚:“這次能平安到達這裏,多虧了元直先生,還有徐大哥和甘大哥。”
“孫策!沒想到聲聞天下的小霸王,也有作女兒之態的時候啊,哈哈哈哈……”
一個聲音遠遠傳來,孫策微微一怔,轉頭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正站在船頭上朝這邊哈哈大笑的甘寧。
孫策搖頭苦笑道:“看來這次又要再欠你一個人情了!城中好酒還有幾壇,稍後可願與我共醉一番?”
甘寧欣然道:“哈哈!正有此意!”
“哈哈哈哈!走走走!隨我進城!”
.....................
縣衙內院。
孫策先讓人安頓好了徐舟,便吩咐排開筵席,為孫翊接風。
結果剛開席,孫策便與甘寧對坐痛飲起來,主角孫翊反而成了陪坐的。
剛喝了兩杯,孫策忽然想到了什麽,忙喚來仆從吩咐道:“快!去把公瑾叫來!今日三弟平安歸來,這麽大的喜事兒,沒了他可不行!”
周瑜,周公瑾?!
孫翊聞言一驚!
這兩個字他可太熟悉了!當然也知道對於江東勢力,甚至對於整個三國時代來說,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麽。
難道說……周瑜已經投靠大哥了?
“大哥,公瑾是何人啊?”雖然已經有了底,孫翊還是明知故問道。
“嗨!看我這記性!都忘了告訴你了!”孫策猛地拍了拍腦門,笑道:“公瑾是大哥我的發小,我和他一塊兒滿地跑的時候還沒你呢!這家夥現在可不簡單哪,這次能夠拿下舒縣、全取廬江,他可是第一功臣!”
原來,孫策率軍到達廬江後,計劃奇襲舒縣,結果行動的時候出了一些紕漏,被守軍發覺了,但是已成騎虎之勢,孫策隻好下令強攻。城中守軍足有三千人,抵抗十分激烈,雙方廝殺到白熱化階段的時候,周瑜突然率領數百家兵殺出,一舉奪取了舒縣東門,守軍聞訊全線崩潰,孫策這才得以順利進城,幾天後,又分兵攻取了其餘十幾個縣。
此時的孫翊心中自然是說不盡的歡喜,沒想到在這個時空,周瑜居然比曆史上提前了整整兩年投靠孫策!這樣的,孫氏拿下江東的進程無疑也就可以大大加快了!兵發荊州、為父報仇,也就指日可待了!
“伯符,你怎麽又喝酒了?”
正談話間,隻聽一個極有磁性的男聲傳來,孫翊回頭看時,隻見一位身著一襲白衣的青年男子已經在家仆的引導下來到了門前,一見孫策,便開口笑道。
(ps:最近比較忙,剩下的存稿也不多了,涪江為了保持穩定更新都跑到網吧碼字了,大家沒收藏的麻煩給個收藏,有票票的麻煩砸個票票!裸奔兩周了各種悲催啊!涪江在此拜謝大家了!順便感謝書友特侖蘇的慷慨打賞哦,涪江今天才看到,真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