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宏所處的時代是明朝末年。貪官汙吏橫行,天下民不聊生。
所以,他為大兒子取名“棟”,希望他成為國之棟梁;但卻發現其資質平庸,於是便將他送入私塾,觀其發展。給小兒子取名“宇”,希望他能有雄才大略,澄清環宇。為實現這一心願,簡宏夫婦在孩子三歲上下就開始教簡宇臨帖。所用的範本是當時少數佛寺收藏的《楞嚴經》。《楞嚴經》雖說當時主要收藏於佛寺之中,但簡宏因為幾年前一個機緣,蒙一位高僧送給他這本佛經,一直珍藏;不僅如此,他家的這本佛經並非一般的雕刻模板所印,乃是一位不知名的書法大師手寫,字體靈動,筆力雄健。於是簡宏夫婦采取指一個字、念一個字、教簡宇寫一個字的辦法,教簡宇臨字。開始每天一個字兩個字,到後來每天八個字十個字,春秋寒暑,從不間斷。到簡宇六歲上下,居然把《楞嚴經》第一卷共六千二百九十四字臨寫完畢。不僅如此,簡宏夫婦還發現此子記憶力驚人。隻要大人念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一句,後邊的內容簡宇就能脫開原文一字字寫去,直到“妙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第一卷完,幾乎一字不差。
夫婦二人雖然大喜過望,但隱含憂慮。那就是這孩子能聽,會寫,但直到現在,卻居然不會說話。盡管想了不少法子,希望他能開口說話,但一直沒有效果。
轉瞬之間,簡宇七歲了,還是終日默坐,埋頭臨帖,不說一句話。這可急死了簡宏夫婦。
夏天傍晚,一場暴雨剛過,落霞滿天,叢林如洗。簡家灣門前小河的水流變得渾濁而湍急,河上的跳墩(供人過河的間隔石樁)隻露出一點樁頭。小河岸上的香樟樹、楊柳樹剛剛喝足了水,簌簌瘋長。河對岸不遠是一條小路,直通向幾裏外的官道。小路兩旁,田地荒蕪,蔓草叢生。簡宏剛剛把大兒子送到私塾老師那裏,回家時順便牽回自家的水牛。他牽著牛從對岸小心地踏上跳墩,向自家的小院走來。在院壩臨河的一根李子樹上係好牛繩,回頭一看,院壩的一頭不知何時站著一位中年人。
那中年身量中等,麵龐俊朗;身穿一襲灰白舊布長袍,肩頭斜掛褡褳,像一個落魄讀書人;腰間一把長劍,神態悠閑,似乎在等什麽人。
簡宏心下大驚,正要喝問。不料從跳墩那頭傳來陰惻惻的笑聲:“你跑得了麽?”一條身影應聲而落,站在院壩的另一頭,目不轉睛地盯望著對麵那人。誰知對麵那人卻忽然轉過頭去,昂首望天,說了一句:“今天天氣真好。”
忽聽那陰惻惻的聲音說道:“天氣雖好,可惜人命太短。可惜呀,可惜!”
簡宏一看,後來的這個男人一臉冷峻,手提樸刀,像個公差打扮。他慢慢繞著退回門內,示意妻子和簡宇不要出聲,張開眼睛從門柱縫中看著外邊二人。
對麵那中年道:“你這人好沒品味!追了我一月有餘,就隻能說這句話麽?你看雨洗萬物,清涼無比,落霞滿天,乾坤一淨。豈不讓人清爽萬分?有什麽可惜的?”
公差摸樣的人一愣,道:“你還是跟我回到監牢裏去清爽吧?”
那中年人似乎大惑不解:“監牢?監牢有什麽清爽可言?”
那公差打扮的男人正要接話,誰知那人竟自顧自吟誦起杜子美的《夏夜歎》:“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裏風,飄颻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見對方居然視自己如無物,那公差打扮的人不由焦躁萬分。大喝道:“要酸到陰間酸去吧!”連趕幾步,手中“呼”地一拳擊出。拳風呼呼,力大無比。
那人見拳打來,並不還手,一邊在拳風掌影中左右避讓,口中仍不閑著:“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抑揚頓挫,娓娓動聽。
這邊公差摸樣的人堪堪使完一套“伏虎二十式”拳法,那中年人身段瀟灑,步履翩翩,恰好吟誦到“況複煩促倦,激烈思時康”,一首《夏夜歎》完畢,口中讚道:“中節合拍,好拳啊好拳!”
公差摸樣的人既羞慚,又憤怒,道:“就算你武功再高,這一次恐怕也難逃公道!”說完,“唰”一聲抽出腰間樸刀,一招“力劈華山”呼嘯而出。
中年人不敢輕敵,“呼”地拔出腰間長劍,避開刀鋒,一招“弱柳扶風”直指對方“迎香”穴;公差摸樣的人一刀不中,但並不慌亂。順著刀鋒走勢,從下斜著向上反削對方半腰,同時頭向左側一甩,堪堪避開劍鋒。
此時,中年人如不退避,必被刀鋒傷及;要收回劍勢阻敵,而招式已老。而就在此電光火石一瞬間,忽見那中年人用劍柄一磕刀脊,借力“托”地跳出圈子。公差摸樣的人忽覺一股大力從刀上傳來,刀幾乎脫手飛出,內心不覺駭然。要知道,本來就刀重劍輕,而他又是以力道沉雄為江湖人所稱道;但對方隻用劍柄一磕,自己就感不支,對方功力豈非高過自己多多?
忽聽那中年人問道:“閣下與我素未謀麵,說什麽公道私道?為什麽跟蹤我這麽久?為什麽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就動手?”
公差摸樣的人冷笑道:“閣下聽說過俗語‘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麽?”
“聽說過。”
“那還想抵賴麽?”
“我好漢做事好漢當,為什麽要抵賴?”
“既然如此,那我問你,三月初三,巴楚官道,石柱境內,兩條人命,大概是閣下的傑作吧?”
中年男人一聽,冷冷笑道:“正是在下!”
所以,他為大兒子取名“棟”,希望他成為國之棟梁;但卻發現其資質平庸,於是便將他送入私塾,觀其發展。給小兒子取名“宇”,希望他能有雄才大略,澄清環宇。為實現這一心願,簡宏夫婦在孩子三歲上下就開始教簡宇臨帖。所用的範本是當時少數佛寺收藏的《楞嚴經》。《楞嚴經》雖說當時主要收藏於佛寺之中,但簡宏因為幾年前一個機緣,蒙一位高僧送給他這本佛經,一直珍藏;不僅如此,他家的這本佛經並非一般的雕刻模板所印,乃是一位不知名的書法大師手寫,字體靈動,筆力雄健。於是簡宏夫婦采取指一個字、念一個字、教簡宇寫一個字的辦法,教簡宇臨字。開始每天一個字兩個字,到後來每天八個字十個字,春秋寒暑,從不間斷。到簡宇六歲上下,居然把《楞嚴經》第一卷共六千二百九十四字臨寫完畢。不僅如此,簡宏夫婦還發現此子記憶力驚人。隻要大人念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一句,後邊的內容簡宇就能脫開原文一字字寫去,直到“妙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第一卷完,幾乎一字不差。
夫婦二人雖然大喜過望,但隱含憂慮。那就是這孩子能聽,會寫,但直到現在,卻居然不會說話。盡管想了不少法子,希望他能開口說話,但一直沒有效果。
轉瞬之間,簡宇七歲了,還是終日默坐,埋頭臨帖,不說一句話。這可急死了簡宏夫婦。
夏天傍晚,一場暴雨剛過,落霞滿天,叢林如洗。簡家灣門前小河的水流變得渾濁而湍急,河上的跳墩(供人過河的間隔石樁)隻露出一點樁頭。小河岸上的香樟樹、楊柳樹剛剛喝足了水,簌簌瘋長。河對岸不遠是一條小路,直通向幾裏外的官道。小路兩旁,田地荒蕪,蔓草叢生。簡宏剛剛把大兒子送到私塾老師那裏,回家時順便牽回自家的水牛。他牽著牛從對岸小心地踏上跳墩,向自家的小院走來。在院壩臨河的一根李子樹上係好牛繩,回頭一看,院壩的一頭不知何時站著一位中年人。
那中年身量中等,麵龐俊朗;身穿一襲灰白舊布長袍,肩頭斜掛褡褳,像一個落魄讀書人;腰間一把長劍,神態悠閑,似乎在等什麽人。
簡宏心下大驚,正要喝問。不料從跳墩那頭傳來陰惻惻的笑聲:“你跑得了麽?”一條身影應聲而落,站在院壩的另一頭,目不轉睛地盯望著對麵那人。誰知對麵那人卻忽然轉過頭去,昂首望天,說了一句:“今天天氣真好。”
忽聽那陰惻惻的聲音說道:“天氣雖好,可惜人命太短。可惜呀,可惜!”
簡宏一看,後來的這個男人一臉冷峻,手提樸刀,像個公差打扮。他慢慢繞著退回門內,示意妻子和簡宇不要出聲,張開眼睛從門柱縫中看著外邊二人。
對麵那中年道:“你這人好沒品味!追了我一月有餘,就隻能說這句話麽?你看雨洗萬物,清涼無比,落霞滿天,乾坤一淨。豈不讓人清爽萬分?有什麽可惜的?”
公差摸樣的人一愣,道:“你還是跟我回到監牢裏去清爽吧?”
那中年人似乎大惑不解:“監牢?監牢有什麽清爽可言?”
那公差打扮的男人正要接話,誰知那人竟自顧自吟誦起杜子美的《夏夜歎》:“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裏風,飄颻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見對方居然視自己如無物,那公差打扮的人不由焦躁萬分。大喝道:“要酸到陰間酸去吧!”連趕幾步,手中“呼”地一拳擊出。拳風呼呼,力大無比。
那人見拳打來,並不還手,一邊在拳風掌影中左右避讓,口中仍不閑著:“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抑揚頓挫,娓娓動聽。
這邊公差摸樣的人堪堪使完一套“伏虎二十式”拳法,那中年人身段瀟灑,步履翩翩,恰好吟誦到“況複煩促倦,激烈思時康”,一首《夏夜歎》完畢,口中讚道:“中節合拍,好拳啊好拳!”
公差摸樣的人既羞慚,又憤怒,道:“就算你武功再高,這一次恐怕也難逃公道!”說完,“唰”一聲抽出腰間樸刀,一招“力劈華山”呼嘯而出。
中年人不敢輕敵,“呼”地拔出腰間長劍,避開刀鋒,一招“弱柳扶風”直指對方“迎香”穴;公差摸樣的人一刀不中,但並不慌亂。順著刀鋒走勢,從下斜著向上反削對方半腰,同時頭向左側一甩,堪堪避開劍鋒。
此時,中年人如不退避,必被刀鋒傷及;要收回劍勢阻敵,而招式已老。而就在此電光火石一瞬間,忽見那中年人用劍柄一磕刀脊,借力“托”地跳出圈子。公差摸樣的人忽覺一股大力從刀上傳來,刀幾乎脫手飛出,內心不覺駭然。要知道,本來就刀重劍輕,而他又是以力道沉雄為江湖人所稱道;但對方隻用劍柄一磕,自己就感不支,對方功力豈非高過自己多多?
忽聽那中年人問道:“閣下與我素未謀麵,說什麽公道私道?為什麽跟蹤我這麽久?為什麽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就動手?”
公差摸樣的人冷笑道:“閣下聽說過俗語‘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麽?”
“聽說過。”
“那還想抵賴麽?”
“我好漢做事好漢當,為什麽要抵賴?”
“既然如此,那我問你,三月初三,巴楚官道,石柱境內,兩條人命,大概是閣下的傑作吧?”
中年男人一聽,冷冷笑道:“正是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