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穀主冷笑道:“既然如此,把我們騙到這裏意欲何為?我看這分明就是一個圈套。”
話未說完,“三義”忽地移形換位,成掎角之勢把那姑娘困在垓心。看來“三義”旅進旅退,長期一塊對敵,配合十分默契。
周星星一看這架勢,嚇得花容失色,急忙道:“姐姐,您……”
姑娘看著周星星莞爾一笑:“星星別怕,我沒事兒。”
說完好整以暇地攏了攏秀發,對“三義”說道:“你們聽沒聽說過這句俗語?”
武陵山尊急不可耐:“什麽俗語?”
姑娘:“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啊!要知道你們已然大禍臨頭,門將不門,派將不派,還是這般不識好歹。可歎啊可歎!”
金佛散人陰惻惻地道:“姑娘切莫逞口舌之利。今天你必須得說出是不是你們安排的圈套,誰會對我‘三義’不利。隻要說了,我們不會對你怎麽樣;如果不說,嘿嘿,別說你,就是我也不忍心這樣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就在這裏香消玉殞。”
那姑娘苦苦一笑,心道:“我現在說了,就像兵臨城下受辱投降似的;如要不說,主人的使命如何完成?看來不拿出點真本事,這幾個家夥定還不服。必須快刀斬亂麻,否則恐怕來不及了。”
於是說道:“這麽看來,所謂‘巴渝三義’不過如此而已,隻會做這種以多勝少、以強淩弱之事。罷罷罷,你們既然不信,我們就來比試一番。如果我敗了,任憑三位處置,就算死,我絕不再多半句嘴;如果我勝了,我就把誰會加害你們的消息告訴你們。”
“三義”粗粗一想,這條件豈不是反了?但仔細一推敲,這姑娘的矜持高傲迥非常人。然而弄得“三義”勝也不是,敗也不是。
正躊躇間,姑娘接著說道:“久聞‘巴渝三義’‘三才陣’簡約綿密,到現在無人能破。前年在苗疆,你們就用‘三才陣’困住了苗疆第一惡人麻貓貓,*他承諾不再踏入巴渝一步,不知是也不是?”
武陵山尊搶著答道:“正是正是。”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姑娘道:“好好好,聞名不如見麵,相逢就是有緣。本姑娘也正想領略‘三才陣’的妙處。現在就請你們催動‘三才陣’,如果五招之內,我還被困在陣內,就算輸了。你們看,這賭注還算公平吧?”
一聽此言,三人不禁驚詫莫名。要知這‘巴渝三義’師承原為一個師傅,即數十年前名震湘黔川鄂的大俠柳飛雲。柳飛雲是一個武學奇才,自研自創了‘三才陣法’。該陣法以天、地、人三才為名,要點不是“攻”,而是一個“困”字。陣法一經催動,恰似天羅地網,疏而不漏;就算你武功再高,一旦落入陣中,極難脫身。有如當年諸葛武侯以‘八陣圖’困住陸遜一般。但該陣法必須有三人配合,一為“天公”,一為“地母”,一為“人子”,缺一不可。正因為如此,柳飛雲收了三個徒弟,也就是黑山穀主他們三人各自的師祖。柳飛雲去世後,他的三個徒弟每人占據一處巴渝名勝,慢慢都闖出了名頭。一個居住在武陵山顛的飛雲莊,一個常年練功在在金佛山的金佛洞,一個就在黑山穀的聽泉閣。雖然居處不同,但經常聚在一起切磋武功,交流心得。傳到黑山穀主他們這一輩,交往愈加頻繁。這天他們正在黑山穀聽泉閣小聚,忽然一張信箋平平地從門外飄來。當日平靜無風,信箋居然像長了眼睛一樣直端端向黑山穀主飄去。黑山穀主知道古怪,不敢輕易去接,伸出鐵杖,用端頭托住,但她似乎用了很大力氣才慢慢將其放下。他們知道,這張信箋定是被人灌注了內力甩手送來。低頭一看,上麵寫著:“明日巳時,穀外溪邊。”落款是“光明使者”。三人迅疾衝出門外,但見林木幽幽,山泉潺潺,哪有人影!金佛散人沉吟道:“這光明使者應該是光明峰主人派來的人。隻是我們和光明峰從來沒有打過交道,他派人來幹什麽?”武陵山尊大聲道:“難道怕了他不成?明天我們去!”三人商議半天,確定第二天赴會。
他們祖上有一條打不破的規定,即迎擊強敵三人必須同進同退。武林人也知道他們這一規矩,所以並不認為他們以多欺少。而且經過曆代師傅們的切磋琢磨,陣法更顯精微,威力更加強大。在他們手上,‘三才陣’從未失過手,自詡天下無敵。本來如果單打獨鬥,他們還有所忌憚。豈知這小丫頭口出狂言,要挑戰‘三才陣’,並且誇口五招之內要破此陣,那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雖知“三才陣”陣法綿密,別說五招,就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五十招內能脫出陣法,也是難上加難。
想到這一節,三人均不禁冷笑出聲。金佛散人道:“好,好,好。我三師兄不才,今日終得遇高人指點,幸何如之!”但語氣中全無敬佩之心,而是滿含敵意。
話未說完,“三義”忽地移形換位,成掎角之勢把那姑娘困在垓心。看來“三義”旅進旅退,長期一塊對敵,配合十分默契。
周星星一看這架勢,嚇得花容失色,急忙道:“姐姐,您……”
姑娘看著周星星莞爾一笑:“星星別怕,我沒事兒。”
說完好整以暇地攏了攏秀發,對“三義”說道:“你們聽沒聽說過這句俗語?”
武陵山尊急不可耐:“什麽俗語?”
姑娘:“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啊!要知道你們已然大禍臨頭,門將不門,派將不派,還是這般不識好歹。可歎啊可歎!”
金佛散人陰惻惻地道:“姑娘切莫逞口舌之利。今天你必須得說出是不是你們安排的圈套,誰會對我‘三義’不利。隻要說了,我們不會對你怎麽樣;如果不說,嘿嘿,別說你,就是我也不忍心這樣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就在這裏香消玉殞。”
那姑娘苦苦一笑,心道:“我現在說了,就像兵臨城下受辱投降似的;如要不說,主人的使命如何完成?看來不拿出點真本事,這幾個家夥定還不服。必須快刀斬亂麻,否則恐怕來不及了。”
於是說道:“這麽看來,所謂‘巴渝三義’不過如此而已,隻會做這種以多勝少、以強淩弱之事。罷罷罷,你們既然不信,我們就來比試一番。如果我敗了,任憑三位處置,就算死,我絕不再多半句嘴;如果我勝了,我就把誰會加害你們的消息告訴你們。”
“三義”粗粗一想,這條件豈不是反了?但仔細一推敲,這姑娘的矜持高傲迥非常人。然而弄得“三義”勝也不是,敗也不是。
正躊躇間,姑娘接著說道:“久聞‘巴渝三義’‘三才陣’簡約綿密,到現在無人能破。前年在苗疆,你們就用‘三才陣’困住了苗疆第一惡人麻貓貓,*他承諾不再踏入巴渝一步,不知是也不是?”
武陵山尊搶著答道:“正是正是。”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姑娘道:“好好好,聞名不如見麵,相逢就是有緣。本姑娘也正想領略‘三才陣’的妙處。現在就請你們催動‘三才陣’,如果五招之內,我還被困在陣內,就算輸了。你們看,這賭注還算公平吧?”
一聽此言,三人不禁驚詫莫名。要知這‘巴渝三義’師承原為一個師傅,即數十年前名震湘黔川鄂的大俠柳飛雲。柳飛雲是一個武學奇才,自研自創了‘三才陣法’。該陣法以天、地、人三才為名,要點不是“攻”,而是一個“困”字。陣法一經催動,恰似天羅地網,疏而不漏;就算你武功再高,一旦落入陣中,極難脫身。有如當年諸葛武侯以‘八陣圖’困住陸遜一般。但該陣法必須有三人配合,一為“天公”,一為“地母”,一為“人子”,缺一不可。正因為如此,柳飛雲收了三個徒弟,也就是黑山穀主他們三人各自的師祖。柳飛雲去世後,他的三個徒弟每人占據一處巴渝名勝,慢慢都闖出了名頭。一個居住在武陵山顛的飛雲莊,一個常年練功在在金佛山的金佛洞,一個就在黑山穀的聽泉閣。雖然居處不同,但經常聚在一起切磋武功,交流心得。傳到黑山穀主他們這一輩,交往愈加頻繁。這天他們正在黑山穀聽泉閣小聚,忽然一張信箋平平地從門外飄來。當日平靜無風,信箋居然像長了眼睛一樣直端端向黑山穀主飄去。黑山穀主知道古怪,不敢輕易去接,伸出鐵杖,用端頭托住,但她似乎用了很大力氣才慢慢將其放下。他們知道,這張信箋定是被人灌注了內力甩手送來。低頭一看,上麵寫著:“明日巳時,穀外溪邊。”落款是“光明使者”。三人迅疾衝出門外,但見林木幽幽,山泉潺潺,哪有人影!金佛散人沉吟道:“這光明使者應該是光明峰主人派來的人。隻是我們和光明峰從來沒有打過交道,他派人來幹什麽?”武陵山尊大聲道:“難道怕了他不成?明天我們去!”三人商議半天,確定第二天赴會。
他們祖上有一條打不破的規定,即迎擊強敵三人必須同進同退。武林人也知道他們這一規矩,所以並不認為他們以多欺少。而且經過曆代師傅們的切磋琢磨,陣法更顯精微,威力更加強大。在他們手上,‘三才陣’從未失過手,自詡天下無敵。本來如果單打獨鬥,他們還有所忌憚。豈知這小丫頭口出狂言,要挑戰‘三才陣’,並且誇口五招之內要破此陣,那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雖知“三才陣”陣法綿密,別說五招,就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五十招內能脫出陣法,也是難上加難。
想到這一節,三人均不禁冷笑出聲。金佛散人道:“好,好,好。我三師兄不才,今日終得遇高人指點,幸何如之!”但語氣中全無敬佩之心,而是滿含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