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交上去,成績會在下午張榜公布出來。
對文笙他們而言,這第一天的大考就算結束了。
建昭帝父子會留在玄音閣用膳,眾學徒無需跪送聖駕,在羽林軍的監督之下魚貫退場。
走前羽音閣的侍者通知大夥,明日的考試帶著樂器來。
不用到下午,文笙便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她和雲鷺回平安胡同匆匆填飽肚子,便動身前往程國公府。
國公府這會兒看上去沒有別的訪客,大門開著,兩隊兵士把守,當值的比前兩回來時少了不少,看上去顯得有些冷清。
文笙離遠下了車,上前遞上拜帖。
依舊是前兩回那兵士,卻沒有接文笙的拜帖,而是道:“國公爺有令,這幾日概不見客。”
文笙暗自焦慮,她覺著李承運肯定是出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變故。
可不管是杜元樸還是符氏兄弟,都沒有打聽到相關的消息,再加上今日看李承運的嶽父談笑自若的模樣,李承運這裏就算出了變故也肯定不是來自於朝堂,那就是家裏?
她試探道:“我想見一見麗姬姑娘,還望給通報一聲。”
那兵士臉色微變,扭頭向旁邊的人求助。
這時候門上管事聞訊出來,聽了文笙的請求,卻道:“麗姬姑娘也不方便見客,顧姑娘您還是過幾天再來吧,不要難為我們這些下人。”
文笙無法,隻得掉頭上車。
她這時候已隱隱有了判斷,出事的怕是麗姬。
難道是李承運對麗姬的偏寵終於惹怒了嫡妻。乃至後院的葡萄架倒了?
她突然想起今天在絲桐殿前鳳嵩川說的那句“國公請看,便是此女”,以及當時延國公魯大通那探究的目光。
莫不是魯大通以為李承運如此護著自己,不惜對上鳳嵩川。是因為自己像麗姬那樣,是李承運另外一個新寵?
文笙心中鬱悶,忍不住恨恨地想這便是男人妻妾太多惹下的麻煩,見不著拉倒。她按計劃進行,該如何就如何,不管李承運了,叫這些自詡風流的男人都去死吧。
她回到平安胡同不久,便有將軍府的兵士把玄音閣張貼的成績抄錄回來,李曹和杜元樸拿著過來給文笙道喜。
今天上午的考試,成績達到優等的隻有十幾人,下等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在中等,密密麻麻近百人,把負責抄榜的人眼睛都看花了。
優等這十幾人自有文笙在其列,排在第二,第一是那跛足少年項嘉榮,排在她後麵的是鍾天政。
文笙見其他幾個也大多在她的預計之內,王光濟的內侄楊蘭逸排在了中等前列。
看過之後。文笙深信這名字的順序是嚴格按照成績來的,記錄曲譜她自覺沒什麽問題,連師父王昔都曾誇過她的耳音和記憶力,那就是最後的糾錯,這曲子本身也是樂師寫出來的,有些地方的對與錯見仁見智,不能要求大家的意見都一致。
明天的考試要帶著琴去,那才是關鍵的一場。
文笙看完之後就把那名單放到了一旁。
她本想好好考慮一下怎麽向建昭帝進言,才能打動那老皇帝,由今天看。二皇子楊昊儉就在旁邊。李承運又不在,到時候是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可能一句話說得不合那皇帝的意,便會前功盡棄。
可沒多久。門上兵卒來稟報,說有幾個剛得了優等的應考者慕名找來。想和文笙就今日的考題探討切磋一下。
文笙趕緊相迎,請他們進來。
來的有四個人,為首的正是項嘉榮。
項嘉榮如今也是狀元的大熱門,但也許是身有殘疾的緣故,他身上一點傲氣也沒有,見麵很客氣,又說他們一行此前去找過鍾天政,可惜沒有找到。
文笙暗忖鍾天政肯定知道同考的人找他,但他所圖的和這些人完全不同,怕是無心應酬才避而不見,當下將他們讓到屋裏就坐,奉上茶。
大家說起今日的考題,曲譜都記得一樣,尋出來的錯各不相同。
項嘉榮特意帶了簫過來,將經他改動過的曲子吹奏了一遍,而後眾人相互印證,爭相借了文笙的琴演練,如此喧鬧了一下午,都覺著受益匪淺。
臨告辭前,項嘉榮感歎道:“大家往後都是同窗了,待進了玄音閣,希望還能如現在這般時時切磋,不要受什麽春秋大考三年大比的影響。”
眾人紛紛應諾,有人突道:“顧姑娘以後是要去女學的吧。”
文笙含糊笑道:“考完了再說吧,也不一定。”
等這幾人離去,已經差不多快到戌時,這一天不能再幹什麽,文笙吃了飯,洗漱了早早休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考慮怎麽向建昭帝進言。
第二天的考試眾學徒帶著樂器到場,沒想到竟是一場大亂鬥。
今日監考的全部換成了玄音閣的樂師們,上來就將學徒們分成了十二個組,每十人為一組。
這次不用抽簽,文笙注意到分組的時候他們更多考慮的是把相同的樂器拆到不同的組去,像文笙的這一組就有古琴,有洞簫,還有一把胡琴,到最後他們還把吹骨笛的楊蘭逸也叫了過來。
能和文笙一組,楊蘭逸別提多開心了,喜笑顏開地湊過來,悄聲道:“顧姑娘,一會兒請你多多關照。”
結果他們兩個被監考的樂師狠狠瞪了一眼。
文笙暗叫倒黴。
不過鍾天政和項嘉榮都沒和她分到一組,這一組裏也還就是楊蘭逸水平高一些,其他的人在她看來不足為懼。
絲桐殿前被分成了十二個區域,文笙這一組分到的位置居中,十個人按照吩咐在這片區域團團圍坐,等一百二十人都坐好了,才由每一組的監考樂師將十張完全不同的曲譜分發給了各人。
吹簫的拿到的是簫曲,彈琴的拿到的是琴曲,就連楊蘭逸拿到的都是一首輕快明媚極適合骨笛吹奏的曲子。
新曲需要熟悉,絲桐殿裏傳下建昭帝的旨意,給眾人兩個時辰的時間準備,等時間一到,大家便要演奏各自拿到的曲子。
一百二十人同場演奏,奏的曲子卻不是同一首,至少周圍響起的這些聲音沒有一首旋律和自己相同,甚至還互相衝突。
當時間一到,樂聲響起的時候,絲桐殿前簡直成了喧囂的菜市場。
這一場,考的是諸人的心誌,幹擾和抗幹擾的能力。
說起來,這些相比昨天所考內容,對樂師而言更加重要。
建昭帝聽著外邊亂成一團,不禁皺起眉來,他離著這麽遠,這噪音都令他有些難以忍受,更不用說走出去細看了。
譚老國師好似猜到他心頭所想,含笑道:“陛下別急,現在人還多,等呆會兒就會有很多人退出考試,到時候老臣再陪著陛下到外邊瞧瞧。”
旁人聽著這諸般聲音亂成一鍋粥,可在每一組的樂師聽來,由十件樂器發出的聲音卻是條理分明,清清楚楚。
很快就有學徒被身邊的人引入了歧途。
那跑了調的,演奏不下去的一開始都還想繼續混充下去,以為這般滿場樂聲鼎沸,他們連自己奏出來的是什麽曲調有時都聽不到,更何況同時聽著十首曲子的樂師。
但這時候,監考的樂師已經指了他們,示意他們停下來,退出考試。
還在堅持考試的人越來越少,漸漸的,果如譚老國師所說,大殿前麵聽著終於不那麽混亂了,這時候一百二十人已經剩下了不足半數。
建昭帝起身,道:“走吧,你們都隨朕出去瞧瞧。”
今日大皇子沒來,跟著建昭帝的隻有譚老國師和二皇子楊昊儉。
還在考試的人少了,相互的幹擾也漸漸緩解,按說這考試越來越容易,大家可以鬆上一口氣了,但玄音閣哪能考慮不到這一點,這時候就有一位樂師坐到了場中,以妙音八法開始彈琴。
真正的幹擾來了。
這是學徒們一旦成為樂師之後必須要麵對的。
陸續又有人退了出去。
還剩三四十人的時候,建昭帝開始挨著桌子一個一個地看。
文笙還在彈琴,她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她分到的這一曲裏有不少繁複的指法,這半天一遍遍彈下來,已經練得頗為純熟,但因為受到的幹擾太強烈,文笙不能有絲毫的鬆懈,這時候不要說建昭帝由旁走過,就是有人上來阻止她彈琴,手不按到她的琴弦上,她也不會發現。
建昭帝在她桌旁站了站,有意壓低了聲音問譚老國師:“還在堅持的這些都不錯,這一個就是承運看上的?”
譚老國師含笑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過陛下。陛下隻管大聲說話,他們現在都沉浸在樂聲中,聽不到老臣和陛下在這裏交談。”
仿佛為了印證譚老國師這話,跟在建昭帝身後的楊昊儉突然大聲咳嗽了兩下。
果然還在考試的那幾十個人全都充耳不聞,沒有一個向他們望來。
建昭帝嗔怪地瞪了兒子一眼。
這時候和文笙同組的楊蘭逸被監考樂師按住了骨笛,他也退出了考試。(未 完待續 ~^~)
對文笙他們而言,這第一天的大考就算結束了。
建昭帝父子會留在玄音閣用膳,眾學徒無需跪送聖駕,在羽林軍的監督之下魚貫退場。
走前羽音閣的侍者通知大夥,明日的考試帶著樂器來。
不用到下午,文笙便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她和雲鷺回平安胡同匆匆填飽肚子,便動身前往程國公府。
國公府這會兒看上去沒有別的訪客,大門開著,兩隊兵士把守,當值的比前兩回來時少了不少,看上去顯得有些冷清。
文笙離遠下了車,上前遞上拜帖。
依舊是前兩回那兵士,卻沒有接文笙的拜帖,而是道:“國公爺有令,這幾日概不見客。”
文笙暗自焦慮,她覺著李承運肯定是出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變故。
可不管是杜元樸還是符氏兄弟,都沒有打聽到相關的消息,再加上今日看李承運的嶽父談笑自若的模樣,李承運這裏就算出了變故也肯定不是來自於朝堂,那就是家裏?
她試探道:“我想見一見麗姬姑娘,還望給通報一聲。”
那兵士臉色微變,扭頭向旁邊的人求助。
這時候門上管事聞訊出來,聽了文笙的請求,卻道:“麗姬姑娘也不方便見客,顧姑娘您還是過幾天再來吧,不要難為我們這些下人。”
文笙無法,隻得掉頭上車。
她這時候已隱隱有了判斷,出事的怕是麗姬。
難道是李承運對麗姬的偏寵終於惹怒了嫡妻。乃至後院的葡萄架倒了?
她突然想起今天在絲桐殿前鳳嵩川說的那句“國公請看,便是此女”,以及當時延國公魯大通那探究的目光。
莫不是魯大通以為李承運如此護著自己,不惜對上鳳嵩川。是因為自己像麗姬那樣,是李承運另外一個新寵?
文笙心中鬱悶,忍不住恨恨地想這便是男人妻妾太多惹下的麻煩,見不著拉倒。她按計劃進行,該如何就如何,不管李承運了,叫這些自詡風流的男人都去死吧。
她回到平安胡同不久,便有將軍府的兵士把玄音閣張貼的成績抄錄回來,李曹和杜元樸拿著過來給文笙道喜。
今天上午的考試,成績達到優等的隻有十幾人,下等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在中等,密密麻麻近百人,把負責抄榜的人眼睛都看花了。
優等這十幾人自有文笙在其列,排在第二,第一是那跛足少年項嘉榮,排在她後麵的是鍾天政。
文笙見其他幾個也大多在她的預計之內,王光濟的內侄楊蘭逸排在了中等前列。
看過之後。文笙深信這名字的順序是嚴格按照成績來的,記錄曲譜她自覺沒什麽問題,連師父王昔都曾誇過她的耳音和記憶力,那就是最後的糾錯,這曲子本身也是樂師寫出來的,有些地方的對與錯見仁見智,不能要求大家的意見都一致。
明天的考試要帶著琴去,那才是關鍵的一場。
文笙看完之後就把那名單放到了一旁。
她本想好好考慮一下怎麽向建昭帝進言,才能打動那老皇帝,由今天看。二皇子楊昊儉就在旁邊。李承運又不在,到時候是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可能一句話說得不合那皇帝的意,便會前功盡棄。
可沒多久。門上兵卒來稟報,說有幾個剛得了優等的應考者慕名找來。想和文笙就今日的考題探討切磋一下。
文笙趕緊相迎,請他們進來。
來的有四個人,為首的正是項嘉榮。
項嘉榮如今也是狀元的大熱門,但也許是身有殘疾的緣故,他身上一點傲氣也沒有,見麵很客氣,又說他們一行此前去找過鍾天政,可惜沒有找到。
文笙暗忖鍾天政肯定知道同考的人找他,但他所圖的和這些人完全不同,怕是無心應酬才避而不見,當下將他們讓到屋裏就坐,奉上茶。
大家說起今日的考題,曲譜都記得一樣,尋出來的錯各不相同。
項嘉榮特意帶了簫過來,將經他改動過的曲子吹奏了一遍,而後眾人相互印證,爭相借了文笙的琴演練,如此喧鬧了一下午,都覺著受益匪淺。
臨告辭前,項嘉榮感歎道:“大家往後都是同窗了,待進了玄音閣,希望還能如現在這般時時切磋,不要受什麽春秋大考三年大比的影響。”
眾人紛紛應諾,有人突道:“顧姑娘以後是要去女學的吧。”
文笙含糊笑道:“考完了再說吧,也不一定。”
等這幾人離去,已經差不多快到戌時,這一天不能再幹什麽,文笙吃了飯,洗漱了早早休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考慮怎麽向建昭帝進言。
第二天的考試眾學徒帶著樂器到場,沒想到竟是一場大亂鬥。
今日監考的全部換成了玄音閣的樂師們,上來就將學徒們分成了十二個組,每十人為一組。
這次不用抽簽,文笙注意到分組的時候他們更多考慮的是把相同的樂器拆到不同的組去,像文笙的這一組就有古琴,有洞簫,還有一把胡琴,到最後他們還把吹骨笛的楊蘭逸也叫了過來。
能和文笙一組,楊蘭逸別提多開心了,喜笑顏開地湊過來,悄聲道:“顧姑娘,一會兒請你多多關照。”
結果他們兩個被監考的樂師狠狠瞪了一眼。
文笙暗叫倒黴。
不過鍾天政和項嘉榮都沒和她分到一組,這一組裏也還就是楊蘭逸水平高一些,其他的人在她看來不足為懼。
絲桐殿前被分成了十二個區域,文笙這一組分到的位置居中,十個人按照吩咐在這片區域團團圍坐,等一百二十人都坐好了,才由每一組的監考樂師將十張完全不同的曲譜分發給了各人。
吹簫的拿到的是簫曲,彈琴的拿到的是琴曲,就連楊蘭逸拿到的都是一首輕快明媚極適合骨笛吹奏的曲子。
新曲需要熟悉,絲桐殿裏傳下建昭帝的旨意,給眾人兩個時辰的時間準備,等時間一到,大家便要演奏各自拿到的曲子。
一百二十人同場演奏,奏的曲子卻不是同一首,至少周圍響起的這些聲音沒有一首旋律和自己相同,甚至還互相衝突。
當時間一到,樂聲響起的時候,絲桐殿前簡直成了喧囂的菜市場。
這一場,考的是諸人的心誌,幹擾和抗幹擾的能力。
說起來,這些相比昨天所考內容,對樂師而言更加重要。
建昭帝聽著外邊亂成一團,不禁皺起眉來,他離著這麽遠,這噪音都令他有些難以忍受,更不用說走出去細看了。
譚老國師好似猜到他心頭所想,含笑道:“陛下別急,現在人還多,等呆會兒就會有很多人退出考試,到時候老臣再陪著陛下到外邊瞧瞧。”
旁人聽著這諸般聲音亂成一鍋粥,可在每一組的樂師聽來,由十件樂器發出的聲音卻是條理分明,清清楚楚。
很快就有學徒被身邊的人引入了歧途。
那跑了調的,演奏不下去的一開始都還想繼續混充下去,以為這般滿場樂聲鼎沸,他們連自己奏出來的是什麽曲調有時都聽不到,更何況同時聽著十首曲子的樂師。
但這時候,監考的樂師已經指了他們,示意他們停下來,退出考試。
還在堅持考試的人越來越少,漸漸的,果如譚老國師所說,大殿前麵聽著終於不那麽混亂了,這時候一百二十人已經剩下了不足半數。
建昭帝起身,道:“走吧,你們都隨朕出去瞧瞧。”
今日大皇子沒來,跟著建昭帝的隻有譚老國師和二皇子楊昊儉。
還在考試的人少了,相互的幹擾也漸漸緩解,按說這考試越來越容易,大家可以鬆上一口氣了,但玄音閣哪能考慮不到這一點,這時候就有一位樂師坐到了場中,以妙音八法開始彈琴。
真正的幹擾來了。
這是學徒們一旦成為樂師之後必須要麵對的。
陸續又有人退了出去。
還剩三四十人的時候,建昭帝開始挨著桌子一個一個地看。
文笙還在彈琴,她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她分到的這一曲裏有不少繁複的指法,這半天一遍遍彈下來,已經練得頗為純熟,但因為受到的幹擾太強烈,文笙不能有絲毫的鬆懈,這時候不要說建昭帝由旁走過,就是有人上來阻止她彈琴,手不按到她的琴弦上,她也不會發現。
建昭帝在她桌旁站了站,有意壓低了聲音問譚老國師:“還在堅持的這些都不錯,這一個就是承運看上的?”
譚老國師含笑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過陛下。陛下隻管大聲說話,他們現在都沉浸在樂聲中,聽不到老臣和陛下在這裏交談。”
仿佛為了印證譚老國師這話,跟在建昭帝身後的楊昊儉突然大聲咳嗽了兩下。
果然還在考試的那幾十個人全都充耳不聞,沒有一個向他們望來。
建昭帝嗔怪地瞪了兒子一眼。
這時候和文笙同組的楊蘭逸被監考樂師按住了骨笛,他也退出了考試。(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