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嘉榮出局!


    甘秀成出局!


    拉鋸還在繼續。


    明明少了一人,北院這支隊伍卻好像找到了他們的節奏,變得不慌不忙起來。


    應對著孔長義等人的攻擊,文笙突然想明白了一點:要想贏,必須趁早送譚三先生離場。


    若從譚三先生的心理推測,誰會是他的下一個目標,鍾天政?還是聞人英?


    鍾天政似乎也感覺到了危險,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他放棄了攻擊,簫聲一直盤旋在文笙左右,努力尋找著合鳴的契機。


    大約正是因此,譚三先生疑惑於鍾天政在陣中所起的作用,暫時放了他一馬。


    聞人英正與孔長義你來我往,戰得熱鬧,突然,譚三先生的琴聲毫無征兆地在他腦後響起。


    有卞晴川的鼓聲加持,聞人英覺著自己硬受這一記也問題不大,那道琴聲裏卻突然多了一個顫音,方向稍稍改變,貼著他的耳邊飛了過去。


    譚三先生撫琴的手一頓。


    與此同時,文笙心裏卻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這不是她第一次試圖以《采荇》牽動譚三先生的琴聲,但對方的琴聲常常是聽上去在左,實則在右,會給人形成詭異的錯覺,她抓了好幾次,這次僥幸抓到還是因為猜中了譚三先生即將攻擊的目標。


    文笙幾個在練習的時候有個約定。


    每個人在戰鬥中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方式,在文笙這裏,她一旦選中了目標。會在防禦的時候故意把對方漏過去,而更為明顯的暗示,則是直接抓起對方的樂聲。


    《采荇》的反噬太過強烈,若非關鍵時刻。她不會輕用。


    聞人英毫不猶豫,兩腮高高鼓起,轉身“嗚”的一道長音卷向了譚三先生。


    與此同時,譚瑤華左手按弦。手腕輕搖,“定吟”,取其中一個“定”字,右手一劃,琴弦數聲脆響,音波在譚三先生的背心處接連炸開。


    兩個妙音八法七重的樂師,同時對譚三先生發起了衝擊。


    文笙幫他們解除後顧之憂,右手撥、剌、勾、剔。以《行船》擋住了孔長義和易星波的輪番猛攻。


    至於呂罄,文笙此時實在是顧不上了,且由他去。


    叫文笙沒有想到的是,在這譚三先生很可能一舉出局的時刻,他的得意門生呂罄攻擊的目標竟是師父卞晴川。


    這是暈頭了麽,文笙還記得,之前同譚四先生他們那一場。就在這同樂台上,師父一聲厲喝,硬是以鼓聲擊潰了閔自明、上官泰等人的合擊,對手中可是有譚四先生一份的。


    卞晴川果然沒有理會,他的注意力全在譚三先生那裏,接連承受兩下攻擊之後,譚三先生會出局嗎?


    沒有,他撐下來了,且在聞人英和譚瑤華再度合擊之前消失不見。


    這時候,一個意外發生了。呂罄出局。


    就在呂罄出局的瞬間。譚三先生的琴聲陡然出現在了卞晴川身後,那個位置,正是呂罄出局之前所呆的地方。


    “錚!錚!錚!”旁人響琴一聲的時間,譚三先生的古琴足足發出了三聲琴鳴。


    與此同時。早有默契的孔長義和易星波也齊齊轉換了攻擊的目標!


    包括文笙在內,南院剩下的五個人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直以來。有卞晴川參加的團戰,他都很少成為對手攻擊的重點,誰都知道卞晴川的鼓聲沒有殺傷力,且他本身精神力強橫,心誌堅定,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甚至別的隊對付他們的那個套路,更是把卞晴川孤零零撇到了最後。


    沒想到譚三先生這隊這麽出人意表,明明處在比對方少了兩人的劣勢,竟會以這麽大的決心和代價逼卞晴川下場。


    文笙已經盡力,無奈易星波的琵琶出聲實在太快,隻以《采荇》截下了孔長義的一記指震音。


    她還指望著師父能像那天那樣,虎軀一震,便將各種樂聲盡數擊潰,但事起突然,卞晴川連受了五下攻擊,高高舉起的鼓槌最終也未及落下,遺憾出局。


    他一下場,剩下的譚瑤華和聞人英立刻被打回原形,降至妙音八法六重。


    但這時候,他們不僅沒有氣餒,反而心中真正燃起了取勝的信心。


    譚三先生由剛才起,已經挨了多少下了,他再是厲害,估計也撐不久該出局了,隻要他出局,四打二,剩下孔長義和易星波,怎麽想都是贏定了。


    所以他兩個索性將防禦的重擔完全交給了文笙,不顧一切,加緊了對譚三先生的圍剿,以求他盡快下場。


    譚三先生確實也快到極限了,但他還有最後一招!


    迎著琴聲、竽聲的雙重衝擊,他沒有做太多閃避,而是故技重施,猛然貼近了聞人英。


    引手一振,鏘鏘和鳴!


    同呂罄適才出局前所使的招數一樣,譚三先生右手食、中、名指“振索鳴鈴”,這記“振索鳴鈴”在他們師徒這裏意義同別的樂師大不相同,在他這裏,乃是意味著舍身一擊,同歸於盡!


    呂罄的級數與卞晴川相差太遠,但他的出局確實給卞晴川造成了不少的麻煩,要不然或許卞晴川真能挺過後來的一撥攻擊。


    但在譚三先生身上,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沒有了卞晴川的鼓聲,在幾個妙音八法六重當中,他的技藝最高,此刻同樂台上,他是當仁不讓的王。


    索是勾魂索,鈴是奪命鈴,這記“振索鳴鈴”一出,譚三先生和聞人英同時出局。


    同樂台四周“嗡嗡”議論聲響過一陣,逐漸安靜下來。


    此時場上的形勢竟變得頗為微妙。


    南院隊伍人數占優,剩下三個,文笙、鍾天政、譚瑤華。


    北院這邊雖然隻剩了兩位樂師,但卻是兩位妙音八法六重的師長:孔長義和易星波。


    沒有實力,人數再多,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可要說北院這邊一定會贏也不見得,團戰打到現在,玄音閣的樂師們中間可都傳開了,台上兩個年輕人自創了一套琴簫配合之法,這支隊伍能走到最後,還多虧了二人。


    秋試團戰第一,到底會落到哪隊之手?(未 完待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漁並收藏重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