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沒有別的。隻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夠將這種問題造成的後果減少到最低。”葉榮添答道。
的確,自古至今,不論是著名的還是非著名的,不管是絕頂高手還是普通愛好者,都會麵對這個問題,如果真有立杆見影,馬上就能見到效果的辦法,又何至於讓人們殫精竭慮,為之白發反複無常皓首卻求之不得?
加強自身的修養,這句話很簡單,實現起來卻很漫長,絕大多數人花去一生的時間也未必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所以這個世界上會下圍棋者數以千萬,真正能被稱為絕頂高手者不過屈屈數人而已。
不過除了這個辦法,又還會有別的招嗎?難不成象治神經病症那樣吃安定藥片嗎?
“平常心,我知道呀。可是不管用啊。”王一飛答道。
平常心這個名詞身為職業棋手有誰不知道?林海峰向阪田榮男挑戰時吳清源對自已弟子叮囑提點的故事有幾個人沒聽過?每個人都知道平常心在高手對決時的重要,但知易行難,做到的能有幾人?
“嗬,不急,先說說你所理解的平常心是什麽?”葉榮添也不著急。微笑著問道。
“嗯,平常心就是以平常的心態去麵對一切”王一飛有些遲疑地答道。
“嗬,為什麽說話猶猶豫豫,沒有自信嗎?”葉榮添笑著問道。
“嗯,我聽曹老師說過,一位棋手在對局當中,實際上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平常的心態去麵對,因為棋手如果沒有強烈的求勝**,就不可能保持旺盛的鬥誌去尋找最強的招法。可當一個人心中對勝利的渴求太過強烈時,他的思路又可能被心情所影響,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真正難不是有沒有平常心,而是能不能把握其中的度。”王一飛答道。
“哦嗬嗬,原來曹燦也和你聊過這個問題。那你的想法呢?”葉榮添笑道,人在國字號棋隊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經常接觸到國內頂尖一流高手,近距離聆聽這些棋手用百戰磨練才得到的心血經驗。
“嗯,我是覺得這個平常心太虛了,看不見,也摸不著。怎麽才能算是平常呢?”王一飛問道,他是真的感到困惑。
“嗬,如果平常心是一件可以看得見也摸得著的東西那它也就沒什麽可難的了。”葉榮添笑道。
“平常心不是一種標準,而是一種態度。簡單的講,就是不高估或低估自已的能力,具體表現為對自已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有準確的預測。既積極主動,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從而擁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
有些人認為平常心是‘無為,無淨、不貪、知足’等等觀念的匯合而已,但那隻是表象。實際上,這是對自已能力充分認識以後的一種態度。‘沒有能力,爭了也白爭。沒有能力,想貪也貪不到’,對於自身能力的判斷,需要在成功與失敗之間長期實踐才能做到充分認識,這不是kao理論學習能夠學到的東西。
在佛教中,平常心即是清淨心。平常心為道,空空為道。
這一概念最早是馬祖道提出來的。從南泉普願傳到趙州從稔手上,更是發揚光大,成為他獨特的宗風。所以,學人向趙州從稔問道時,他常常就順手從眼前的平常事物拈來回答,舉幾個著名的公案:僧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趙州雲:“吃粥也未?”僧雲:“吃粥也”趙州雲:“洗缽去!”其僧忽然有省悟。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趙州雲:“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領布衫重七斤。”其他像吃茶去、大道通長安都是膾炙人口的禪語。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這首偈子,表達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無閑事掛心頭,一年四季各中不同的天氣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變萬化的遊戲,悟道者一概笑而納之。
難是難在,“若無閑事掛心頭”不是口頭說說即得,而是必須痛下功夫,才能到達的境界。無門慧開評道:“趙州縱饒悟去,更參三十年始得。”雖然趙州明白“平常心是道”,卻也花了三十年的實踐工夫,才達到知行合一、理事圓融的境界!”葉榮添說道。
要想給別人一滴水,自已就先得要有一桶水,葉榮添肚子裏如果沒有東西,又怎麽可能做到現在這個職務?
“人不能拖離現實而存在,純粹地杜絕**的人也是不存在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時時自省,不喪失自我的真性,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誠如書中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於貪欲和爭鬥,對於一個悟得平常心的人來說,即是正確而明智的抉擇。”平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貴在守恒。
在圍棋領域,最早把平常心提出來做為優秀棋手所應擁有基本素質之一的是吳清源先生,吳清源先生信佛。對佛學有非常精深的研究,把以由他最早提出這個概念再正常不過了。不過他是佛教信徒的同時更是一位宗師級的圍棋高手,他提出的平常心自然和佛學中的概念不完全一致,其中包含有圍棋所特有的內涵。
很多人聽到平常心就以為應該有一顆不動心,無論碰到什麽樣的情況,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這當然是很高的要求,實際上也不大可能達到的,吳清源先生也不會在弟子正在和阪田榮難進行當時日本棋壇最重要的名上戰七番決鬥時提出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那非但無益,甚至會令人產生歧意。事實上,他所說的平常心是針對林海峰一次向當時如日中天的無敵阪田進行重大頭銜挑戰時感到內心緊張的問題,所以,這個平常心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麵對重要比賽的時候,棋手感到緊張,興奮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就象人餓了會想吃飯,渴了想要喝水一樣,因此沒必要為自已會有這樣的反應而擔心,而隻要正視這一現象,把它視同為吃飯喝水一樣的反應,就不會被這種反應影響到自已的心態。
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知道,你今天在對局時的反應並不奇怪。這是每一位棋手都會有的。你是這樣,你的對手其實也是這樣。你有沒有注意到,這盤棋右上角你試應手的時候,黑棋若是直接扳斷做戰,白棋的處境非常困難。孫誌強是一位樂觀型,自信心很強的棋手,為什麽沒有走出那樣的強手呢?
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他和你一樣,意識到當時自已占了上風,便開始患得患失,不敢冒險拚命了。”葉榮添笑道。
“呃。原來是這樣”王一飛回想起棋局的進程,葉榮添所說的確不錯,他當時本已做好在右上角苦戰的心理準備,而實戰中黑棋的選擇讓他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說實話,他也感到有些意外,現在聽到葉榮添的分析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孫誌強實戰中退縮的原因。
“嗬嗬,怎麽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你有比賽的壓力,你的對手同樣也受到比賽的壓力,所不同的是,黑棋在失誤發生較早,孫誌強及時進行了調整,而你的失誤出現較晚,而且當一個失誤出現後,沒有及時調整自已的情緒,導至走出二步失招。在那以後,劣勢已成,也就不能再用常理來衡量了。”葉榮添說道。
“噢,您的意思是說,孫誌強這盤棋其實也沒做到平常心?”王一飛眼中突然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是的。麵對冠軍的誘惑,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不為所動呢?”葉榮添點頭答道,這既是對今天這盤棋的總結,同時也是他對人性的理解。
“這是不是說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心情不受比賽的影響呢?”王一飛問道。
“嗬,從理論上講不能說沒有,隻不過事實做到很難,事實上,就連提出平常心的吳清源先生本人也一樣無法完全做到。舉個例子,新聞棋戰興起時雖然已經過了吳先生的顛峰期,不過以他當時的實力如果正常發揮,奪得幾個頭銜並非難事,但是他在新聞棋戰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和他的實力並不成正比。這一方麵固然有精力方麵的問題,另一方麵也和他當時的心態有關,因為當時棋戰中的對手有很多都是他在十番棋戰其間打到降級的對手。按照先前日本棋界的慣例,在比賽中見到時應該以先相先或讓先的棋份相對,而新聞棋戰中則沒有這些講究,不管是誰,一律是分先的手格。為了比賽的公平,這樣的規定自然沒有什麽不對,不過對吳先生而言,辛辛苦苦將對手打到降格,結果卻還是要以分先的棋份對陣,心情怎麽可能不受到影響?吳先生被稱為昭和棋聖,境界之高可想而知,連他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平常心,由此可見這真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葉榮添答道。
“連吳清源這樣的大宗師都做不到,那麽自已沒有做到也就,對了,既然真正的平常心誰都做不到,自已又何必給自已加壓力呢?既然壓力必然存在,為什麽不把這種壓力轉加在對手身上?”
仿佛在迷霧中看到指路的燈塔,王一飛找到了自已前進的方向。
的確,自古至今,不論是著名的還是非著名的,不管是絕頂高手還是普通愛好者,都會麵對這個問題,如果真有立杆見影,馬上就能見到效果的辦法,又何至於讓人們殫精竭慮,為之白發反複無常皓首卻求之不得?
加強自身的修養,這句話很簡單,實現起來卻很漫長,絕大多數人花去一生的時間也未必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所以這個世界上會下圍棋者數以千萬,真正能被稱為絕頂高手者不過屈屈數人而已。
不過除了這個辦法,又還會有別的招嗎?難不成象治神經病症那樣吃安定藥片嗎?
“平常心,我知道呀。可是不管用啊。”王一飛答道。
平常心這個名詞身為職業棋手有誰不知道?林海峰向阪田榮男挑戰時吳清源對自已弟子叮囑提點的故事有幾個人沒聽過?每個人都知道平常心在高手對決時的重要,但知易行難,做到的能有幾人?
“嗬,不急,先說說你所理解的平常心是什麽?”葉榮添也不著急。微笑著問道。
“嗯,平常心就是以平常的心態去麵對一切”王一飛有些遲疑地答道。
“嗬,為什麽說話猶猶豫豫,沒有自信嗎?”葉榮添笑著問道。
“嗯,我聽曹老師說過,一位棋手在對局當中,實際上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平常的心態去麵對,因為棋手如果沒有強烈的求勝**,就不可能保持旺盛的鬥誌去尋找最強的招法。可當一個人心中對勝利的渴求太過強烈時,他的思路又可能被心情所影響,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真正難不是有沒有平常心,而是能不能把握其中的度。”王一飛答道。
“哦嗬嗬,原來曹燦也和你聊過這個問題。那你的想法呢?”葉榮添笑道,人在國字號棋隊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經常接觸到國內頂尖一流高手,近距離聆聽這些棋手用百戰磨練才得到的心血經驗。
“嗯,我是覺得這個平常心太虛了,看不見,也摸不著。怎麽才能算是平常呢?”王一飛問道,他是真的感到困惑。
“嗬,如果平常心是一件可以看得見也摸得著的東西那它也就沒什麽可難的了。”葉榮添笑道。
“平常心不是一種標準,而是一種態度。簡單的講,就是不高估或低估自已的能力,具體表現為對自已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有準確的預測。既積極主動,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從而擁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
有些人認為平常心是‘無為,無淨、不貪、知足’等等觀念的匯合而已,但那隻是表象。實際上,這是對自已能力充分認識以後的一種態度。‘沒有能力,爭了也白爭。沒有能力,想貪也貪不到’,對於自身能力的判斷,需要在成功與失敗之間長期實踐才能做到充分認識,這不是kao理論學習能夠學到的東西。
在佛教中,平常心即是清淨心。平常心為道,空空為道。
這一概念最早是馬祖道提出來的。從南泉普願傳到趙州從稔手上,更是發揚光大,成為他獨特的宗風。所以,學人向趙州從稔問道時,他常常就順手從眼前的平常事物拈來回答,舉幾個著名的公案:僧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趙州雲:“吃粥也未?”僧雲:“吃粥也”趙州雲:“洗缽去!”其僧忽然有省悟。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趙州雲:“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領布衫重七斤。”其他像吃茶去、大道通長安都是膾炙人口的禪語。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顯現,當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遙遠的地方追尋。這首偈子,表達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無閑事掛心頭,一年四季各中不同的天氣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變萬化的遊戲,悟道者一概笑而納之。
難是難在,“若無閑事掛心頭”不是口頭說說即得,而是必須痛下功夫,才能到達的境界。無門慧開評道:“趙州縱饒悟去,更參三十年始得。”雖然趙州明白“平常心是道”,卻也花了三十年的實踐工夫,才達到知行合一、理事圓融的境界!”葉榮添說道。
要想給別人一滴水,自已就先得要有一桶水,葉榮添肚子裏如果沒有東西,又怎麽可能做到現在這個職務?
“人不能拖離現實而存在,純粹地杜絕**的人也是不存在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時時自省,不喪失自我的真性,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誠如書中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於貪欲和爭鬥,對於一個悟得平常心的人來說,即是正確而明智的抉擇。”平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貴在守恒。
在圍棋領域,最早把平常心提出來做為優秀棋手所應擁有基本素質之一的是吳清源先生,吳清源先生信佛。對佛學有非常精深的研究,把以由他最早提出這個概念再正常不過了。不過他是佛教信徒的同時更是一位宗師級的圍棋高手,他提出的平常心自然和佛學中的概念不完全一致,其中包含有圍棋所特有的內涵。
很多人聽到平常心就以為應該有一顆不動心,無論碰到什麽樣的情況,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這當然是很高的要求,實際上也不大可能達到的,吳清源先生也不會在弟子正在和阪田榮難進行當時日本棋壇最重要的名上戰七番決鬥時提出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那非但無益,甚至會令人產生歧意。事實上,他所說的平常心是針對林海峰一次向當時如日中天的無敵阪田進行重大頭銜挑戰時感到內心緊張的問題,所以,這個平常心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麵對重要比賽的時候,棋手感到緊張,興奮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就象人餓了會想吃飯,渴了想要喝水一樣,因此沒必要為自已會有這樣的反應而擔心,而隻要正視這一現象,把它視同為吃飯喝水一樣的反應,就不會被這種反應影響到自已的心態。
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知道,你今天在對局時的反應並不奇怪。這是每一位棋手都會有的。你是這樣,你的對手其實也是這樣。你有沒有注意到,這盤棋右上角你試應手的時候,黑棋若是直接扳斷做戰,白棋的處境非常困難。孫誌強是一位樂觀型,自信心很強的棋手,為什麽沒有走出那樣的強手呢?
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他和你一樣,意識到當時自已占了上風,便開始患得患失,不敢冒險拚命了。”葉榮添笑道。
“呃。原來是這樣”王一飛回想起棋局的進程,葉榮添所說的確不錯,他當時本已做好在右上角苦戰的心理準備,而實戰中黑棋的選擇讓他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說實話,他也感到有些意外,現在聽到葉榮添的分析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孫誌強實戰中退縮的原因。
“嗬嗬,怎麽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你有比賽的壓力,你的對手同樣也受到比賽的壓力,所不同的是,黑棋在失誤發生較早,孫誌強及時進行了調整,而你的失誤出現較晚,而且當一個失誤出現後,沒有及時調整自已的情緒,導至走出二步失招。在那以後,劣勢已成,也就不能再用常理來衡量了。”葉榮添說道。
“噢,您的意思是說,孫誌強這盤棋其實也沒做到平常心?”王一飛眼中突然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是的。麵對冠軍的誘惑,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不為所動呢?”葉榮添點頭答道,這既是對今天這盤棋的總結,同時也是他對人性的理解。
“這是不是說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心情不受比賽的影響呢?”王一飛問道。
“嗬,從理論上講不能說沒有,隻不過事實做到很難,事實上,就連提出平常心的吳清源先生本人也一樣無法完全做到。舉個例子,新聞棋戰興起時雖然已經過了吳先生的顛峰期,不過以他當時的實力如果正常發揮,奪得幾個頭銜並非難事,但是他在新聞棋戰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和他的實力並不成正比。這一方麵固然有精力方麵的問題,另一方麵也和他當時的心態有關,因為當時棋戰中的對手有很多都是他在十番棋戰其間打到降級的對手。按照先前日本棋界的慣例,在比賽中見到時應該以先相先或讓先的棋份相對,而新聞棋戰中則沒有這些講究,不管是誰,一律是分先的手格。為了比賽的公平,這樣的規定自然沒有什麽不對,不過對吳先生而言,辛辛苦苦將對手打到降格,結果卻還是要以分先的棋份對陣,心情怎麽可能不受到影響?吳先生被稱為昭和棋聖,境界之高可想而知,連他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平常心,由此可見這真的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葉榮添答道。
“連吳清源這樣的大宗師都做不到,那麽自已沒有做到也就,對了,既然真正的平常心誰都做不到,自已又何必給自已加壓力呢?既然壓力必然存在,為什麽不把這種壓力轉加在對手身上?”
仿佛在迷霧中看到指路的燈塔,王一飛找到了自已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