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眼神鋒利,說道,“當初你封了嬪,陛下也賞賜了東西過來,裏麵有狼毫筆,我就跟你大伯母說,這裏有給你哥哥的東西,讓他過去拿。你二伯母雖然百般不願意,但是也不得不放了人。”
“所以哥哥現在住在家裏?”
“正是。”唐氏想到厲氏鼻子都氣歪到了神態,隻覺得暢快無比,說道,“過了三天你大伯母就來尋人,我今天說你哥哥去外尋友了,明天就說你哥哥去寒山寺燒香許願去了,日日拖著,就這樣讓哥哥在家裏住了大半個月,我早上給你哥哥燉了人參雞湯,中午做的八寶餡兒的包子,晚上是燕窩冰糖,來的時候瘦的那個樣子,風一吹,那衣服就亂晃,現在可是麵白唇紅,結實的很。”
仟夕瑤聽了剛開始高興,後麵又有些難過,說道,“要是一直住在家裏就好了。”
唐氏神色也黯然了下來,不過很快又恢複了精神頭,說道,“你也別想太多,娘就是顧忌太多,想著你哥哥總歸是過繼到了你大伯家,做事總是要有些尺度,不敢僭越了,可是這一次她竟然這樣對待你哥哥……,娘心裏可真是……”唐氏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狠狠的喝了一口茶水,目帶堅毅的說道,“這次娘想開了,過繼了又怎麽樣?難道就不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你大伯娘要是對他好,我也就認了,可是對他不好也就別怪我跟她搶人。”唐氏一直謹守本分,從來沒有主動探望過仟召陵,隻不過現在卻是完全改了主意。
仟夕瑤聽著很是振奮,說道,“正是,娘,我也是這般想的,要不是哥哥有功名在身,明年還要參加秋闈,我真恨不得馬上讓哥哥回到家裏來。”隨即轉念一想,大伯家雖然待哥哥不大周全,但畢竟是托了大伯的身份,這才可以參加科舉,兩家要是因為這個有了間隙,厲氏又到處嚷嚷哥哥不孝,這對哥哥來說實在不是好事……,會影響仕途,皺著眉頭說道,“娘,哥哥住在咱家裏,大伯娘沒有鬧?”一次二次的,可以找理由搪塞過去,時間久了自然就不行了。
唐氏馬上就明白了仟夕瑤的顧慮,笑吟吟的看著她說道,“要不說是托了你的福呢?”唐氏握緊仟夕瑤的手,“以前你大伯娘仗著自己是翰林夫人的身份多麽耀武揚威,就是老太太也是偏心的很,覺得家裏出了一個讀書人,官老爺,不然當初又怎麽會偏執的讓你哥哥過繼,就是因為老太太覺得學醫沒前途,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夕瑤,你是宮裏的娘娘,誰還敢在你娘麵前甩臉子?就是老太太也對我客氣的很。”
仟夕瑤忍不住噗嗤笑,第一次發現自己進宮竟然也給家裏帶來了好事,“我就說大伯娘怎麽不吭聲了。”
“你大伯娘本來是不高興的,還要找老太太告狀,你哥哥眼看就要熬出來了,她能多個進士的兒子,自然不肯甘心,我就跟她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心裏藏不住事,一有事兒呢就喜歡找人說出來,我也就有一個女兒在宮裏,自然是找女兒說了。”唐氏說道這裏笑的暢然,想起厲氏憋的臉色通紅,卻是不敢吭聲的樣子就很解氣。“你大伯在翰林院當了十幾年的編修,一直都沒有作為,早就憋不住了,現在這會兒正上串下跳的找關係,才不敢得罪咱們呢。”
仟夕瑤抱著唐氏的胳膊笑的肚子疼,伸了個大拇指,“娘,你這做的好。”
唐氏又說道,“如今我日日看著你哥哥,心裏不知道多高興,你爹爹也是,比往日回來還要早。”
遷夕瑤很是高興,說道,“我也想見哥哥呢。”一晃十幾年,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摸樣了,“女兒會好好的,一定會讓娘為我驕傲。”遷夕瑤雖說沒什麽大企圖,但是想著生個一兒半女的,在後宮穩固的過日子,能讓父母兄弟在外有所依仗,也是她的心願。
唐氏卻回頭摸了摸仟夕瑤的發絲,目帶心疼,溫聲說道,“娘寧可沒有這依仗,你要是在家裏多好。”
仟夕瑤心頭一軟,把頭埋進了唐氏的懷裏,悶悶的說道,“娘,陛下對我挺好的。”暫且不論後宮那許多女子,起碼對她是珍重的。
“嗯,娘看出來了,所以夕瑤……”唐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還是覺得說出來比較好,她沒有誥命在身,見一次麵也不容易,說道,“你可別在陛下跟前說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現在你在宮裏可跟家裏不一樣了。”
“娘,這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仟夕瑤愕然,當時隨口說的一句話怎麽還記得呢。
唐氏卻握了握仟夕瑤的手,說道,“娘知道你的心。”
看著母親睿智的眼神,仟夕瑤忽然有點心虛,誰不曾想要一心一意的愛情?但是在這古代那真是鳳毛麟角,像她父親這般隻把母親放在心頭上的男人,估計都絕種了吧?更何況她在三千佳麗的後宮裏,她能奢望皇帝一生一世一雙人?那簡直就是笑話,別管皇帝會不會承諾,就是她自己頭一個不信的。
仟夕瑤穩了穩心神,說道,“娘,那都是我不懂事。”
唐氏溫柔的說道,“夕瑤,你的想法沒錯,但是錯就錯在你的……,陛下太過尊貴,他不僅是你的夫君更是九五之尊,有自己的責任,娘知道你心裏難過,也不痛快,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處處都是順心,多看看別處的風景,不要拘泥在一處,總是會有開心的事情。”
“嗯。”仟夕瑤熱淚盈眶,伸手抱住唐氏的腰,就像小時候一樣依偎著,心裏暗暗的想著,為了母親,為了哥哥,為了父親,她都要好好的。
至於她的愛情,那不過是一個夢而已。
仟夕瑤失神的坐了好一會兒。
晚上皇帝回來見膳桌上皆是膳房的是食物,不動聲色的問道,“剛進來還見你吃糖耳朵?”
仟夕瑤趕忙說道,“那是母親帶給我的,是宮外的食物。”
皇帝卻說道,“朕小時候也是長在宮外,最愛吃那羊角巷子裏的一個老師傅做的豆花。”
仟夕瑤頭一次聽皇帝說起以前的事情,非常好奇,問道,“好吃嗎?”
“好吃,灑上一層花生碎,吃到嘴裏,豆花的滑滑的,入口即化,花生碎香香的,唇齒留香,吃了一碗就還想吃第二碗。”皇帝很是生動的說道。
仟夕瑤口水嘩啦啦的,一邊回頭拿自己的零食,一邊說道,“陛下,真這麽好吃?什麽時候能吃上一碗。”
“那人已經不做了。”皇帝說道。
仟夕瑤覺得很是可惜,拿了零食給皇帝看,帶著自豪說道,“這是糖耳朵,這是艾窩窩……”皇帝看著仟夕瑤臉上的笑容,眼神漸漸的柔和了起來,說道,“以後朕帶你出去,外麵好吃的可多著呢。”
“真的?”遷夕瑤問完就垮下臉來,怎麽可能出去啊。
***
唐氏回到家中,卻意外的看到仟召陵等在門口,她一掃之前的疲憊,笑著走了過去,溫聲說道,“大少爺可是有事?”畢竟過繼的孩子,不好直呼其名,幹脆就按照家中的輩分來喊,少些麻煩。
仟召陵見唐氏眉眼帶笑,那笑意直達眼底,顯然是高興的很,不自覺地把臉別開,說道,“嬸娘許久未回,我便是過來瞧瞧。”隨即頓住,好一會兒才說道,“夕瑤妹妹如今可好?”
唐氏說道,“都好著呢,就是記掛著你。”隨即從身後丫鬟手裏拿了那包袱,悉悉索索的丟開了包袱,從裏麵拿出一雙繡著祥雲的緙絲鞋子,說道,“這是你妹妹給你做的。”
仟召陵盯著那鞋看了良久,好一會兒才接過來,說道“多謝嬸娘。”
“一家人客氣……”唐氏說道這裏頓時住了嘴,仟召陵隻當沒有看見說了幾句客套話就自顧走了。
小莫在一旁看著沉默不語的仟召陵說道,“大少爺,這是宮裏那位娘娘給大少爺做的?針線可真好,這上麵的繡的祥雲,生動的很,就是咱們針線婆子都比不上……”小莫唧唧哇哇的說了半天,不過就是說仟夕瑤的好,結果半天也不見仟召陵說話,他抬眼偷摸的這麽一瞧,隻見他眼圈微微發紅……,目光深沉,小莫的心一沉,想起當日仟召陵聽聞仟夕瑤入宮消息時候的難過,不自覺地低下頭,心想,大少爺這是想小姐了。
仟家老太太是一個落魄的書香門第家的女兒,雖然為生活所迫無奈嫁入仟家,但是心裏念念不忘的就是讀書出頭,在她眼裏,大兒子的出息那就是天大的榮耀,平時難免要多護著大兒子。
大兒媳婦厲氏的父親如今外放在懷遠做知府,她也是個響當當的官家千金,當初老太太也是頗為費了一翻心血才能迎來這麽一個媳婦,自然好生供著。
厲氏這晚上心裏也不舒服,到了老太太這裏訴苦,說道,“今天早上就見她高高興興的坐著轎子去了宮裏,看見我連個招呼也不打,娘你說這也實在是……,不就是有個女兒在宮裏當娘娘?有什麽了不起?”越說越是鬱悶,“再說召陵這孩子,我辛辛苦苦的把他養大,費了多少心血?眼看明年就要參加秋闈,說不定金榜題名時也是說不準的,這時候就跟我來搶兒子?到底是養了一個白眼狼。”
老太太默默的捏著佛珠不說話。
厲氏說了一堆,也不見老太太回應,頗為生氣,說道,“娘,你倒是說個準話啊,召陵這般住在弟妹家裏也不合適啊。”
老太太一瞪眼,氣道,“我能說什麽?召陵可是我家的大孫子,你竟然忘了叫馬車去接?你說你要是老二家的心裏能舒坦?”
“我這不是……”
“別跟我說那些虛的,召陵一直都住在定遠,你一年給他做過幾雙鞋子?幾身衣服?有沒有問過吃住?”老太太幾句話就把厲氏給堵的臉色通紅,厲氏心裏卻是震驚萬分,老太太一向給她臉麵,這種話從來不說的這麽直白,這是什麽意思?
“別當我什麽都不懂,你也是該長長記性了,我看讓召陵在老二家住著也好,老二家的用心照顧,好參加明年的秋闈,說不定又出一個進士呢。”老太太滿足的笑,隨即帶著警告說道,“老大家的,如今老二家的可是今非昔比了,你可別沒事整出事兒來。”
“什麽今非昔比,不過就是……”
“住嘴!你當我老糊塗了?還分不清宮中的位分?那是正二品的嬪妃,可不是什麽貴人,婕妤之類的,更何況,都說陛下可是看重咱們家的夕瑤,盛寵不斷,不然你當老二家的憑的什麽能進宮探望?她身上有誥命?”老太太睜開一雙精明的眼睛,見厲氏臉色通紅,憋屈的不行,想著她向來自視甚高,自然受不了這樣的轉變,便是放柔了聲音說道,“老大在翰林院做了十幾年的編修,也是該動一動了,你說說你當初說要走門路從我這裏順手了多少銀子?沒有十萬也有七八萬兩了,甚至是求到了你娘家大嫂家裏,可是有消息沒?你要放明白點,以後說不準就是靠著夕瑤了。”
厲氏被老太太話羞的滿臉通紅,想起家裏人每次都滿口答應,但是回頭卻是一點消息也無,銀子花的就跟無底洞似的,很是啞口無言,好一會兒才跟沒了氣的氣球一般走了。
隻是等著回到屋內,厲氏卻是心口氣難順,看著老太太的方向,惡狠狠的說道,“當初我說要抱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結果是你非讓我抱養了召陵,打斷骨頭還連著筋,那仟夕瑤可是仟召陵的嫡親妹妹,你當她真出頭了還能念著你這黑心腸人的好?你就等著瞧,我要是好不了,你也別想好過!說到底還不是你拆散了人家骨肉,兄妹!”
***
建平二年夏,罕見的旱澇侵襲著半個大祁江山,就在朝廷想著籌集銀子賑災之時,福建雷震港挖出一塊寫著“霍”字的石塊,石頭高七尺,寬五尺,那字上更是沾染著鮮血,這一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有人說是皇帝謀害先帝得了皇位,被上天所不容,這才用石頭上的字做警示,也有人說皇帝被詛咒,生不出兒子來,這就是上天報應,總之眾說紛紜。
朝堂之上大臣們爭的麵紅耳赤,有人提議皇帝去祭拜泰山,得到上天的應承,這才能消除災禍,也有大臣覺得不過是無稽之談,肯定是亂黨作亂,應該派遣軍士去強征福建刁民,更有人說覺得,皇帝應該快快誕下子嗣,這才是穩定國策。
皇帝沉著臉,看著下麵的大臣爭吵的如同在菜園子一般,麵色越發的冰冷,周炳瑞微微顫顫的跪了下來,說道,“陛下乃真龍天子,受命於天,先帝在位之時諄諄教導,親自教養,可謂名正言順,現在竟然說陛下是……,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說完就臉色通紅,顯然氣的不輕。
周炳瑞在朝中聲名赫赫,他這一說,竟然無人敢應,眾臣沉默了一會兒,一個麵色紅潤,身材偏瘦的男子中年男子走了出來,說道,“周太傅所言極是,隻是這子嗣的事情卻是耽擱不得。”
這人姓烏,單名一個澤,是吏部的右侍郎,卻是容王推薦之人。
烏澤這話一出,眾人開始紛紛附和,年前言官們諫言的事情又被推了出來,烏澤見眾人談論的很是熱烈,回頭看了眼穩穩當當站在首位的容王,見他不動聲色的瞥了自己一眼,心神一震,趕忙上前跪下說道,“陛下,這子嗣才是國之根本,臣提議,先立個嗣子。”
皇帝看著烏澤,隻覺得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烏澤就是容王的一條狗,他冷著臉看著一臉從容的容王,淡淡的說道,“噢,愛卿說說,誰家的孩子合適。”
烏澤隻當沒有看到皇帝冷臉,趕忙說道,“陛下的幼弟,燕王世子膝下有一子,不過五歲,正是聰慧無比,據說一歲能言,三歲能吟詩,五歲就已經開始寫文章了。”
這話一出,眾臣皆是詫異,要知道年前的時候可以提議讓容王的孫子做嗣子呢,怎麽一轉眼就變成了皇帝的親弟?
皇帝目光如炬,冷冷的看著烏澤,眼中帶著看透世事的鋒利,烏澤竟然覺得這夏天如同置身在冰窟中一般,他立時嚇的汗如流水,不自覺地低下頭來。
散朝之後周炳瑞被留了下來。
周炳瑞氣的連茶水都喝不下去,吹胡子瞪眼的說道,“陛下,雖然烏澤滿口胡言,但是這子嗣之事當真是迫在眉睫了。”
皇帝沒有說話,看著禦書房外的脆竹綠蔭,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周太傅,你說這石頭上的字到底是何意?”
周炳瑞看著皇帝不動如泰山般的沉穩,捏了捏胡子,心神漸漸的穩了下來,想了想說道,“這從古到今,這種事情發生過數次,與其說是上天警示,倒不如說是有些人的意願。”
皇帝冷笑,“現如今,有些人就是不讓朕過的順心啊。”
周炳瑞想起容王的勢力,隻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鄭重的說道,“陛下,那些人不過是夏天的知了,熬不過冬天,脆的很。”
皇帝忍不住噗嗤一笑,隻覺得這人真是老小孩,老小孩,周炳瑞年歲越大,說話卻越發可愛,說道,“太傅,朕想去看看。”
“嗯,是該看看,老臣倒是可以推舉一人.”
皇帝眼中露出睥睨天下的傲然來,“太傅,是朕要親自瞧瞧……,朕要看看,到底這所謂的上天的警示是何物!”
周炳瑞愣了半天才說道,“陛下要親自去?這可使不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
“太傅也說,朕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有何畏懼?”
周炳瑞看著皇帝氣貫如虹的氣勢,竟然就不知道怎麽相勸了。
這幾天後宮也風言風語的,說起福建雷震港上挖出來的石頭,簡直就是眾說紛紜,皇後為了此事怒不可歇,嚴懲了十幾名的宮女和太監,這才讓後宮的流言暫時平息了下來,可是這波風波剛熄滅,又傳來的新的,據說皇帝要南巡,這跟隨而去的嬪妃人選自然成了眾人的猜測的人選。
到底是誰能有這個殊榮?
“所以哥哥現在住在家裏?”
“正是。”唐氏想到厲氏鼻子都氣歪到了神態,隻覺得暢快無比,說道,“過了三天你大伯母就來尋人,我今天說你哥哥去外尋友了,明天就說你哥哥去寒山寺燒香許願去了,日日拖著,就這樣讓哥哥在家裏住了大半個月,我早上給你哥哥燉了人參雞湯,中午做的八寶餡兒的包子,晚上是燕窩冰糖,來的時候瘦的那個樣子,風一吹,那衣服就亂晃,現在可是麵白唇紅,結實的很。”
仟夕瑤聽了剛開始高興,後麵又有些難過,說道,“要是一直住在家裏就好了。”
唐氏神色也黯然了下來,不過很快又恢複了精神頭,說道,“你也別想太多,娘就是顧忌太多,想著你哥哥總歸是過繼到了你大伯家,做事總是要有些尺度,不敢僭越了,可是這一次她竟然這樣對待你哥哥……,娘心裏可真是……”唐氏像是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狠狠的喝了一口茶水,目帶堅毅的說道,“這次娘想開了,過繼了又怎麽樣?難道就不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你大伯娘要是對他好,我也就認了,可是對他不好也就別怪我跟她搶人。”唐氏一直謹守本分,從來沒有主動探望過仟召陵,隻不過現在卻是完全改了主意。
仟夕瑤聽著很是振奮,說道,“正是,娘,我也是這般想的,要不是哥哥有功名在身,明年還要參加秋闈,我真恨不得馬上讓哥哥回到家裏來。”隨即轉念一想,大伯家雖然待哥哥不大周全,但畢竟是托了大伯的身份,這才可以參加科舉,兩家要是因為這個有了間隙,厲氏又到處嚷嚷哥哥不孝,這對哥哥來說實在不是好事……,會影響仕途,皺著眉頭說道,“娘,哥哥住在咱家裏,大伯娘沒有鬧?”一次二次的,可以找理由搪塞過去,時間久了自然就不行了。
唐氏馬上就明白了仟夕瑤的顧慮,笑吟吟的看著她說道,“要不說是托了你的福呢?”唐氏握緊仟夕瑤的手,“以前你大伯娘仗著自己是翰林夫人的身份多麽耀武揚威,就是老太太也是偏心的很,覺得家裏出了一個讀書人,官老爺,不然當初又怎麽會偏執的讓你哥哥過繼,就是因為老太太覺得學醫沒前途,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夕瑤,你是宮裏的娘娘,誰還敢在你娘麵前甩臉子?就是老太太也對我客氣的很。”
仟夕瑤忍不住噗嗤笑,第一次發現自己進宮竟然也給家裏帶來了好事,“我就說大伯娘怎麽不吭聲了。”
“你大伯娘本來是不高興的,還要找老太太告狀,你哥哥眼看就要熬出來了,她能多個進士的兒子,自然不肯甘心,我就跟她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心裏藏不住事,一有事兒呢就喜歡找人說出來,我也就有一個女兒在宮裏,自然是找女兒說了。”唐氏說道這裏笑的暢然,想起厲氏憋的臉色通紅,卻是不敢吭聲的樣子就很解氣。“你大伯在翰林院當了十幾年的編修,一直都沒有作為,早就憋不住了,現在這會兒正上串下跳的找關係,才不敢得罪咱們呢。”
仟夕瑤抱著唐氏的胳膊笑的肚子疼,伸了個大拇指,“娘,你這做的好。”
唐氏又說道,“如今我日日看著你哥哥,心裏不知道多高興,你爹爹也是,比往日回來還要早。”
遷夕瑤很是高興,說道,“我也想見哥哥呢。”一晃十幾年,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摸樣了,“女兒會好好的,一定會讓娘為我驕傲。”遷夕瑤雖說沒什麽大企圖,但是想著生個一兒半女的,在後宮穩固的過日子,能讓父母兄弟在外有所依仗,也是她的心願。
唐氏卻回頭摸了摸仟夕瑤的發絲,目帶心疼,溫聲說道,“娘寧可沒有這依仗,你要是在家裏多好。”
仟夕瑤心頭一軟,把頭埋進了唐氏的懷裏,悶悶的說道,“娘,陛下對我挺好的。”暫且不論後宮那許多女子,起碼對她是珍重的。
“嗯,娘看出來了,所以夕瑤……”唐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還是覺得說出來比較好,她沒有誥命在身,見一次麵也不容易,說道,“你可別在陛下跟前說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現在你在宮裏可跟家裏不一樣了。”
“娘,這是多少年前的老黃曆了。”仟夕瑤愕然,當時隨口說的一句話怎麽還記得呢。
唐氏卻握了握仟夕瑤的手,說道,“娘知道你的心。”
看著母親睿智的眼神,仟夕瑤忽然有點心虛,誰不曾想要一心一意的愛情?但是在這古代那真是鳳毛麟角,像她父親這般隻把母親放在心頭上的男人,估計都絕種了吧?更何況她在三千佳麗的後宮裏,她能奢望皇帝一生一世一雙人?那簡直就是笑話,別管皇帝會不會承諾,就是她自己頭一個不信的。
仟夕瑤穩了穩心神,說道,“娘,那都是我不懂事。”
唐氏溫柔的說道,“夕瑤,你的想法沒錯,但是錯就錯在你的……,陛下太過尊貴,他不僅是你的夫君更是九五之尊,有自己的責任,娘知道你心裏難過,也不痛快,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處處都是順心,多看看別處的風景,不要拘泥在一處,總是會有開心的事情。”
“嗯。”仟夕瑤熱淚盈眶,伸手抱住唐氏的腰,就像小時候一樣依偎著,心裏暗暗的想著,為了母親,為了哥哥,為了父親,她都要好好的。
至於她的愛情,那不過是一個夢而已。
仟夕瑤失神的坐了好一會兒。
晚上皇帝回來見膳桌上皆是膳房的是食物,不動聲色的問道,“剛進來還見你吃糖耳朵?”
仟夕瑤趕忙說道,“那是母親帶給我的,是宮外的食物。”
皇帝卻說道,“朕小時候也是長在宮外,最愛吃那羊角巷子裏的一個老師傅做的豆花。”
仟夕瑤頭一次聽皇帝說起以前的事情,非常好奇,問道,“好吃嗎?”
“好吃,灑上一層花生碎,吃到嘴裏,豆花的滑滑的,入口即化,花生碎香香的,唇齒留香,吃了一碗就還想吃第二碗。”皇帝很是生動的說道。
仟夕瑤口水嘩啦啦的,一邊回頭拿自己的零食,一邊說道,“陛下,真這麽好吃?什麽時候能吃上一碗。”
“那人已經不做了。”皇帝說道。
仟夕瑤覺得很是可惜,拿了零食給皇帝看,帶著自豪說道,“這是糖耳朵,這是艾窩窩……”皇帝看著仟夕瑤臉上的笑容,眼神漸漸的柔和了起來,說道,“以後朕帶你出去,外麵好吃的可多著呢。”
“真的?”遷夕瑤問完就垮下臉來,怎麽可能出去啊。
***
唐氏回到家中,卻意外的看到仟召陵等在門口,她一掃之前的疲憊,笑著走了過去,溫聲說道,“大少爺可是有事?”畢竟過繼的孩子,不好直呼其名,幹脆就按照家中的輩分來喊,少些麻煩。
仟召陵見唐氏眉眼帶笑,那笑意直達眼底,顯然是高興的很,不自覺地把臉別開,說道,“嬸娘許久未回,我便是過來瞧瞧。”隨即頓住,好一會兒才說道,“夕瑤妹妹如今可好?”
唐氏說道,“都好著呢,就是記掛著你。”隨即從身後丫鬟手裏拿了那包袱,悉悉索索的丟開了包袱,從裏麵拿出一雙繡著祥雲的緙絲鞋子,說道,“這是你妹妹給你做的。”
仟召陵盯著那鞋看了良久,好一會兒才接過來,說道“多謝嬸娘。”
“一家人客氣……”唐氏說道這裏頓時住了嘴,仟召陵隻當沒有看見說了幾句客套話就自顧走了。
小莫在一旁看著沉默不語的仟召陵說道,“大少爺,這是宮裏那位娘娘給大少爺做的?針線可真好,這上麵的繡的祥雲,生動的很,就是咱們針線婆子都比不上……”小莫唧唧哇哇的說了半天,不過就是說仟夕瑤的好,結果半天也不見仟召陵說話,他抬眼偷摸的這麽一瞧,隻見他眼圈微微發紅……,目光深沉,小莫的心一沉,想起當日仟召陵聽聞仟夕瑤入宮消息時候的難過,不自覺地低下頭,心想,大少爺這是想小姐了。
仟家老太太是一個落魄的書香門第家的女兒,雖然為生活所迫無奈嫁入仟家,但是心裏念念不忘的就是讀書出頭,在她眼裏,大兒子的出息那就是天大的榮耀,平時難免要多護著大兒子。
大兒媳婦厲氏的父親如今外放在懷遠做知府,她也是個響當當的官家千金,當初老太太也是頗為費了一翻心血才能迎來這麽一個媳婦,自然好生供著。
厲氏這晚上心裏也不舒服,到了老太太這裏訴苦,說道,“今天早上就見她高高興興的坐著轎子去了宮裏,看見我連個招呼也不打,娘你說這也實在是……,不就是有個女兒在宮裏當娘娘?有什麽了不起?”越說越是鬱悶,“再說召陵這孩子,我辛辛苦苦的把他養大,費了多少心血?眼看明年就要參加秋闈,說不定金榜題名時也是說不準的,這時候就跟我來搶兒子?到底是養了一個白眼狼。”
老太太默默的捏著佛珠不說話。
厲氏說了一堆,也不見老太太回應,頗為生氣,說道,“娘,你倒是說個準話啊,召陵這般住在弟妹家裏也不合適啊。”
老太太一瞪眼,氣道,“我能說什麽?召陵可是我家的大孫子,你竟然忘了叫馬車去接?你說你要是老二家的心裏能舒坦?”
“我這不是……”
“別跟我說那些虛的,召陵一直都住在定遠,你一年給他做過幾雙鞋子?幾身衣服?有沒有問過吃住?”老太太幾句話就把厲氏給堵的臉色通紅,厲氏心裏卻是震驚萬分,老太太一向給她臉麵,這種話從來不說的這麽直白,這是什麽意思?
“別當我什麽都不懂,你也是該長長記性了,我看讓召陵在老二家住著也好,老二家的用心照顧,好參加明年的秋闈,說不定又出一個進士呢。”老太太滿足的笑,隨即帶著警告說道,“老大家的,如今老二家的可是今非昔比了,你可別沒事整出事兒來。”
“什麽今非昔比,不過就是……”
“住嘴!你當我老糊塗了?還分不清宮中的位分?那是正二品的嬪妃,可不是什麽貴人,婕妤之類的,更何況,都說陛下可是看重咱們家的夕瑤,盛寵不斷,不然你當老二家的憑的什麽能進宮探望?她身上有誥命?”老太太睜開一雙精明的眼睛,見厲氏臉色通紅,憋屈的不行,想著她向來自視甚高,自然受不了這樣的轉變,便是放柔了聲音說道,“老大在翰林院做了十幾年的編修,也是該動一動了,你說說你當初說要走門路從我這裏順手了多少銀子?沒有十萬也有七八萬兩了,甚至是求到了你娘家大嫂家裏,可是有消息沒?你要放明白點,以後說不準就是靠著夕瑤了。”
厲氏被老太太話羞的滿臉通紅,想起家裏人每次都滿口答應,但是回頭卻是一點消息也無,銀子花的就跟無底洞似的,很是啞口無言,好一會兒才跟沒了氣的氣球一般走了。
隻是等著回到屋內,厲氏卻是心口氣難順,看著老太太的方向,惡狠狠的說道,“當初我說要抱個遠房親戚家的孩子,結果是你非讓我抱養了召陵,打斷骨頭還連著筋,那仟夕瑤可是仟召陵的嫡親妹妹,你當她真出頭了還能念著你這黑心腸人的好?你就等著瞧,我要是好不了,你也別想好過!說到底還不是你拆散了人家骨肉,兄妹!”
***
建平二年夏,罕見的旱澇侵襲著半個大祁江山,就在朝廷想著籌集銀子賑災之時,福建雷震港挖出一塊寫著“霍”字的石塊,石頭高七尺,寬五尺,那字上更是沾染著鮮血,這一消息傳出,舉國震驚。
有人說是皇帝謀害先帝得了皇位,被上天所不容,這才用石頭上的字做警示,也有人說皇帝被詛咒,生不出兒子來,這就是上天報應,總之眾說紛紜。
朝堂之上大臣們爭的麵紅耳赤,有人提議皇帝去祭拜泰山,得到上天的應承,這才能消除災禍,也有大臣覺得不過是無稽之談,肯定是亂黨作亂,應該派遣軍士去強征福建刁民,更有人說覺得,皇帝應該快快誕下子嗣,這才是穩定國策。
皇帝沉著臉,看著下麵的大臣爭吵的如同在菜園子一般,麵色越發的冰冷,周炳瑞微微顫顫的跪了下來,說道,“陛下乃真龍天子,受命於天,先帝在位之時諄諄教導,親自教養,可謂名正言順,現在竟然說陛下是……,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說完就臉色通紅,顯然氣的不輕。
周炳瑞在朝中聲名赫赫,他這一說,竟然無人敢應,眾臣沉默了一會兒,一個麵色紅潤,身材偏瘦的男子中年男子走了出來,說道,“周太傅所言極是,隻是這子嗣的事情卻是耽擱不得。”
這人姓烏,單名一個澤,是吏部的右侍郎,卻是容王推薦之人。
烏澤這話一出,眾人開始紛紛附和,年前言官們諫言的事情又被推了出來,烏澤見眾人談論的很是熱烈,回頭看了眼穩穩當當站在首位的容王,見他不動聲色的瞥了自己一眼,心神一震,趕忙上前跪下說道,“陛下,這子嗣才是國之根本,臣提議,先立個嗣子。”
皇帝看著烏澤,隻覺得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烏澤就是容王的一條狗,他冷著臉看著一臉從容的容王,淡淡的說道,“噢,愛卿說說,誰家的孩子合適。”
烏澤隻當沒有看到皇帝冷臉,趕忙說道,“陛下的幼弟,燕王世子膝下有一子,不過五歲,正是聰慧無比,據說一歲能言,三歲能吟詩,五歲就已經開始寫文章了。”
這話一出,眾臣皆是詫異,要知道年前的時候可以提議讓容王的孫子做嗣子呢,怎麽一轉眼就變成了皇帝的親弟?
皇帝目光如炬,冷冷的看著烏澤,眼中帶著看透世事的鋒利,烏澤竟然覺得這夏天如同置身在冰窟中一般,他立時嚇的汗如流水,不自覺地低下頭來。
散朝之後周炳瑞被留了下來。
周炳瑞氣的連茶水都喝不下去,吹胡子瞪眼的說道,“陛下,雖然烏澤滿口胡言,但是這子嗣之事當真是迫在眉睫了。”
皇帝沒有說話,看著禦書房外的脆竹綠蔭,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周太傅,你說這石頭上的字到底是何意?”
周炳瑞看著皇帝不動如泰山般的沉穩,捏了捏胡子,心神漸漸的穩了下來,想了想說道,“這從古到今,這種事情發生過數次,與其說是上天警示,倒不如說是有些人的意願。”
皇帝冷笑,“現如今,有些人就是不讓朕過的順心啊。”
周炳瑞想起容王的勢力,隻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鄭重的說道,“陛下,那些人不過是夏天的知了,熬不過冬天,脆的很。”
皇帝忍不住噗嗤一笑,隻覺得這人真是老小孩,老小孩,周炳瑞年歲越大,說話卻越發可愛,說道,“太傅,朕想去看看。”
“嗯,是該看看,老臣倒是可以推舉一人.”
皇帝眼中露出睥睨天下的傲然來,“太傅,是朕要親自瞧瞧……,朕要看看,到底這所謂的上天的警示是何物!”
周炳瑞愣了半天才說道,“陛下要親自去?這可使不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
“太傅也說,朕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有何畏懼?”
周炳瑞看著皇帝氣貫如虹的氣勢,竟然就不知道怎麽相勸了。
這幾天後宮也風言風語的,說起福建雷震港上挖出來的石頭,簡直就是眾說紛紜,皇後為了此事怒不可歇,嚴懲了十幾名的宮女和太監,這才讓後宮的流言暫時平息了下來,可是這波風波剛熄滅,又傳來的新的,據說皇帝要南巡,這跟隨而去的嬪妃人選自然成了眾人的猜測的人選。
到底是誰能有這個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