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萬裏無雲,陽光明媚,三月春風席卷江南,縱然是這小小的永康縣城,都顯得生機盎然。
永康縣東大街,是縣城最繁華的一條大街,幾乎永康所有的商鋪都集中在這裏,雖然在永康四周,還有是十多個集市,不過集市畢竟不是天天有,所以老百姓缺什麽都願意來縣城逛逛。
不過縣城就是縣城,如今已經日上三竿,東大街行人稀疏,一個老農,頭戴鬥笠,挽著褲腿,草鞋上滿是黃泥,牽著一頭水牛,扛著鋤頭優哉遊哉的走在東大街,時不時還摸一摸掛在胸前的褡褳。
褡褳裏麵有一吊錢,這可是他全部的積蓄,準備給馬上織滿月的孫兒去首飾鋪買一把長命鎖,金的銀的買不起,黃銅還是可以買得起的,有錢沒錢的,別人家孩子有啥,自己的孫子也該有,誰讓這人心是朝下長著呢。
當然,其次便是準備給新添的小牛犢子買個鐵鈴鐺,免得走丟了。
“碰……。”天空中一個二踢腳炸響了,緊接著氣老漢就聽到前麵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隻以為誰家娶親的隊伍,急忙拉著黃朝著兩側靠了靠。
可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動靜,隱隱的就聽到有了唱戲的聲音,老漢琢磨,這是誰家辦壽?記得前幾年張家老太爺大壽的時候,可是整整唱了七天大戲,看的那叫一個過癮。
想到這裏,他便急忙牽著牛聽著熱鬧動靜而去,結果等到了的時候,不禁愣住了。
“原來是開張呢,隻聽過逢年過節,有喜事唱戲,怎麽這開張也唱戲?這排場也太大了吧!”老漢有些捉摸不通。
麵前原來布莊如今換了門臉,如今懸掛著《伊人坊》的碩大金字匾額,門口站在好多人,也不知道在說笑什麽。
“知縣老爺到。”這個時候,就聽到遠處有人唱道。
老農急忙躲了躲,就看到知縣老爺下了轎子,這個時候從伊人坊出來一個年紀隻有十二三歲的小哥,知縣跟他說說笑笑,看著平日裏總是一副神氣活現的知縣老爺,如今跟這個小哥說話客客氣氣。
老農不禁扯看熱鬧的人問道:“那個娃是誰呢?怎麽這麽大排場?”
“哎呀,你還不知道?那可是咱們縣的大紅人,剛剛中了案首的張府張牧。你看看那買賣,就是人家剛開的。”路人笑道。
“你說這有錢人,不好好讀書,做什麽買賣?將來中個狀元不比掙幾百吊錢風光?”老漢皺眉說道。
“您老這就不懂了,那個有錢人還嫌自己的錢多呢?聽說一會還要白送東西呢。”
正說著,鑼鼓點響了,戲班開始唱戲,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急忙朝著戲台湧去。
“這敗家東西。”老漢心裏不屑的想著。
“義豐鄉嚴家,嚴老太爺送喜來了。”這個時候,老漢猛然聽到了一陣密集的鑼鼓點,一班舞獅隊踩著鼓點便到了伊人坊大門口,當下舞獅隊伍開始表演。
義豐鄉嚴家他是知道的,有名的大財主,也是一個極和善的人,沒想到竟然和張家也有交集。
這邊舞獅還沒有表演完,就聽到遠處又有喜樂聲,緊接著就有人喊道:“金華府府尹王大人送日進鬥金匾額一副。”
老漢回頭就看到兩個衙差翻身下馬,舉著一麵匾額送到了店門口,這邊還沒有完,就又聽到遠處有人喊道:“處州府府尹送招財鬥方一副。”
老漢聽到這裏,不禁咂舌,怎麽這小子年紀輕輕都結交的是一些貴人。
隻是還沒想完,就聽到又有人喊道:“江浙處州兵備道,提刑按察司李副使送金豬一頭。”
“江浙鹽課提舉司周提舉送漆金鬥方一副。”
“江浙承宣布政使司王參政送進寶玉掛件一副。”
聽到這裏,縱然是張牧都有些愣住了,不過這還沒有完,緊接著便有人喊道:“江浙都指揮使司指揮儉事錢大人賀禮一份。”
這下就是張知縣都有些傻眼了,都指揮使司掌一省軍政大權,根本不將本地官員放在眼裏,竟然都派人來送賀禮,且不說江浙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有人來送賀禮,甚至是鹽科官員都有送禮,可見張牧這錦衣衛的身份,十有八九是真的。
張牧聽著別人唱禮單,臉上露出了一抹無奈苦笑。
從山神廟回來已經五六天,這五六天裏麵,張牧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心在家裏麵研究做肥皂。
張牧發現,用做饅頭的堿麵加上生石灰以及水,可以做出來燒堿,有了燒堿之後,可比石堿做出來的肥皂還要好,透明度更高,去汙能力更強。
不過,這幾天也發生了很多事情,自從宋縣丞落網之後,金華府發生了一場腥風血雨。
先是金華所正千戶被抓走,副千戶被絞死,一個千戶所,斬首七十六,流放三百多人,震動當地。
緊接著金華府同治、通判、梟首充草,金華府周邊幾個知縣也別抓走,至今不知道是生是死。
案發之後,張知縣跟竄稀一樣的把張牧家裏跑,好在張牧安慰了又安慰,這幾日才好點,不過事情還在繼續發酵之中。
如今整個江浙官場,人心惶惶,因為讓他們聞風喪膽的錦衣衛,一夜之間突然又回來了。
正當他們和無頭的蒼蠅一般亂撞的時候,不知道哪裏放出來風,說是金華府永康縣張家張牧跟這案子有關。
於是接下來的這五六天,整個江浙官場都向張知縣打聽,這一打聽不要緊,知道了事情始末,他們一研究,果斷覺得張牧有問題。
於是,永康縣一家小小的胭脂鋪開張,就出現了今日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
“張老弟,這麽多大官給你送禮,你怎麽不高興呢?”陶行昌站在張牧身邊小聲的問道。
“高興個屁,剛準備過幾日安穩日子,這下全泡湯了,是韓大人的意思麽?”張牧問道。
“這個我可不知道,回頭你親自問韓大人吧。不過我這裏倒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告訴你。”陶行昌買了一個關子。
“什麽?”
“三日之後,就是你府試的日子。”說道這裏,陶行昌壓低了嗓音道:“鎮撫使蔣大人親自從應天府來了,點名要見你。嘿嘿,你小子升官發財的時候到了。”
張牧聽到這裏,好奇的問道:“你說的蔣大人是那個?”
“嘖,還能是那個?當然是蔣?(huan)蔣大人了。”陶行昌說道。
張牧聽到這裏,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當下意識到他卷入何等可怕的洪流裏麵。
永康縣東大街,是縣城最繁華的一條大街,幾乎永康所有的商鋪都集中在這裏,雖然在永康四周,還有是十多個集市,不過集市畢竟不是天天有,所以老百姓缺什麽都願意來縣城逛逛。
不過縣城就是縣城,如今已經日上三竿,東大街行人稀疏,一個老農,頭戴鬥笠,挽著褲腿,草鞋上滿是黃泥,牽著一頭水牛,扛著鋤頭優哉遊哉的走在東大街,時不時還摸一摸掛在胸前的褡褳。
褡褳裏麵有一吊錢,這可是他全部的積蓄,準備給馬上織滿月的孫兒去首飾鋪買一把長命鎖,金的銀的買不起,黃銅還是可以買得起的,有錢沒錢的,別人家孩子有啥,自己的孫子也該有,誰讓這人心是朝下長著呢。
當然,其次便是準備給新添的小牛犢子買個鐵鈴鐺,免得走丟了。
“碰……。”天空中一個二踢腳炸響了,緊接著氣老漢就聽到前麵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隻以為誰家娶親的隊伍,急忙拉著黃朝著兩側靠了靠。
可是等了半天也沒有動靜,隱隱的就聽到有了唱戲的聲音,老漢琢磨,這是誰家辦壽?記得前幾年張家老太爺大壽的時候,可是整整唱了七天大戲,看的那叫一個過癮。
想到這裏,他便急忙牽著牛聽著熱鬧動靜而去,結果等到了的時候,不禁愣住了。
“原來是開張呢,隻聽過逢年過節,有喜事唱戲,怎麽這開張也唱戲?這排場也太大了吧!”老漢有些捉摸不通。
麵前原來布莊如今換了門臉,如今懸掛著《伊人坊》的碩大金字匾額,門口站在好多人,也不知道在說笑什麽。
“知縣老爺到。”這個時候,就聽到遠處有人唱道。
老農急忙躲了躲,就看到知縣老爺下了轎子,這個時候從伊人坊出來一個年紀隻有十二三歲的小哥,知縣跟他說說笑笑,看著平日裏總是一副神氣活現的知縣老爺,如今跟這個小哥說話客客氣氣。
老農不禁扯看熱鬧的人問道:“那個娃是誰呢?怎麽這麽大排場?”
“哎呀,你還不知道?那可是咱們縣的大紅人,剛剛中了案首的張府張牧。你看看那買賣,就是人家剛開的。”路人笑道。
“你說這有錢人,不好好讀書,做什麽買賣?將來中個狀元不比掙幾百吊錢風光?”老漢皺眉說道。
“您老這就不懂了,那個有錢人還嫌自己的錢多呢?聽說一會還要白送東西呢。”
正說著,鑼鼓點響了,戲班開始唱戲,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急忙朝著戲台湧去。
“這敗家東西。”老漢心裏不屑的想著。
“義豐鄉嚴家,嚴老太爺送喜來了。”這個時候,老漢猛然聽到了一陣密集的鑼鼓點,一班舞獅隊踩著鼓點便到了伊人坊大門口,當下舞獅隊伍開始表演。
義豐鄉嚴家他是知道的,有名的大財主,也是一個極和善的人,沒想到竟然和張家也有交集。
這邊舞獅還沒有表演完,就聽到遠處又有喜樂聲,緊接著就有人喊道:“金華府府尹王大人送日進鬥金匾額一副。”
老漢回頭就看到兩個衙差翻身下馬,舉著一麵匾額送到了店門口,這邊還沒有完,就又聽到遠處有人喊道:“處州府府尹送招財鬥方一副。”
老漢聽到這裏,不禁咂舌,怎麽這小子年紀輕輕都結交的是一些貴人。
隻是還沒想完,就聽到又有人喊道:“江浙處州兵備道,提刑按察司李副使送金豬一頭。”
“江浙鹽課提舉司周提舉送漆金鬥方一副。”
“江浙承宣布政使司王參政送進寶玉掛件一副。”
聽到這裏,縱然是張牧都有些愣住了,不過這還沒有完,緊接著便有人喊道:“江浙都指揮使司指揮儉事錢大人賀禮一份。”
這下就是張知縣都有些傻眼了,都指揮使司掌一省軍政大權,根本不將本地官員放在眼裏,竟然都派人來送賀禮,且不說江浙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有人來送賀禮,甚至是鹽科官員都有送禮,可見張牧這錦衣衛的身份,十有八九是真的。
張牧聽著別人唱禮單,臉上露出了一抹無奈苦笑。
從山神廟回來已經五六天,這五六天裏麵,張牧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心在家裏麵研究做肥皂。
張牧發現,用做饅頭的堿麵加上生石灰以及水,可以做出來燒堿,有了燒堿之後,可比石堿做出來的肥皂還要好,透明度更高,去汙能力更強。
不過,這幾天也發生了很多事情,自從宋縣丞落網之後,金華府發生了一場腥風血雨。
先是金華所正千戶被抓走,副千戶被絞死,一個千戶所,斬首七十六,流放三百多人,震動當地。
緊接著金華府同治、通判、梟首充草,金華府周邊幾個知縣也別抓走,至今不知道是生是死。
案發之後,張知縣跟竄稀一樣的把張牧家裏跑,好在張牧安慰了又安慰,這幾日才好點,不過事情還在繼續發酵之中。
如今整個江浙官場,人心惶惶,因為讓他們聞風喪膽的錦衣衛,一夜之間突然又回來了。
正當他們和無頭的蒼蠅一般亂撞的時候,不知道哪裏放出來風,說是金華府永康縣張家張牧跟這案子有關。
於是接下來的這五六天,整個江浙官場都向張知縣打聽,這一打聽不要緊,知道了事情始末,他們一研究,果斷覺得張牧有問題。
於是,永康縣一家小小的胭脂鋪開張,就出現了今日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
“張老弟,這麽多大官給你送禮,你怎麽不高興呢?”陶行昌站在張牧身邊小聲的問道。
“高興個屁,剛準備過幾日安穩日子,這下全泡湯了,是韓大人的意思麽?”張牧問道。
“這個我可不知道,回頭你親自問韓大人吧。不過我這裏倒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告訴你。”陶行昌買了一個關子。
“什麽?”
“三日之後,就是你府試的日子。”說道這裏,陶行昌壓低了嗓音道:“鎮撫使蔣大人親自從應天府來了,點名要見你。嘿嘿,你小子升官發財的時候到了。”
張牧聽到這裏,好奇的問道:“你說的蔣大人是那個?”
“嘖,還能是那個?當然是蔣?(huan)蔣大人了。”陶行昌說道。
張牧聽到這裏,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當下意識到他卷入何等可怕的洪流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