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芝沉默不語。
看到閨女不說話劉氏說:“閨女啊,紅梅什麽話都跟你說了,忠良是個說話算數的好人,你怎麽不說話了,有什麽擔心嗎?”
“娘……”潘高芝抱著母親哭著說:“他和家人會對我好嗎?他萬一還愛著秦燦燦怎麽辦?”
秦忠良很理解潘高芝此時的心情和擔心說:“有句話叫做:我愛人人,人人愛我。你和熊猛結婚的話。不單單是你們的結合,照顧好撫養好孩子是擺在眼下的責任。老人也希望熊猛現在能成個家,會像對親閨女和兒媳一樣對待你;熊猛更希望你能和他一起把家庭建設好;缺少對象,你們相處一段時間後,他們會尊重你的;說到秦燦燦,雖然說她是我們姓秦的閨女,可是她竟然在家庭最需要她照顧的時候,舍棄親人,舍棄孩子,沒和丈夫說說就私自出走了。這一點從法律和道德上就說不過去,她離開丈夫這麽久了,婚姻法和其他法律還能再承認她是熊猛的媳婦嗎?連秦長桂都說過不認她了。隻要你能像楊紅梅等很多婦女那樣去愛的,好好相處,不光他全家會對你好,我們大秦莊的人也會對你好的,不會嫌棄你一時糊塗的過去。”
不知道是她從沒聽過這樣真誠肺腑的話語,還是良知的發現,潘高芝感動地說:“我同意嫁給他,對老人和孩子我盡最大的努力照顧,關心,共同建起一個家。”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會比其他女人做得更好,更出色。”秦忠良鼓勵說。
潘高芝的一家人都很佩服秦忠良的真誠和直白,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提議,商量嫁娶日期。秦忠良讓老潘夫妻選個吉日良辰讓熊猛送禮搬娶,潘高芝不同意,老潘見了說;“吉日吉月吉年,人逢盛世每刻都行,閨女沒意見就和忠良一塊到大秦莊熊猛家去吧。”
“就恁麽簡單,”劉氏眼瞅著丈夫說,“閨女不同意收禮辦事為你省了,你還能就這樣一個錢不花就把閨女打發走了嗎?”
“箱子裏準備給閨女買嫁妝的錢你拿給她。”老潘說,“閨女又不讓辦事,早走也是走,晚走也是走,不如跟著忠良一塊走嘍?”
“行!”潘高芝起身走到內間從木箱裏取出爹娘為自己陪嫁的錢就要跟秦忠良走。
左虹爭爭搶搶地都想說,使秦忠良沒能插上嘴。見潘高芝在家人的安排下要跟著自己動身了,謊稱不合適推辭說:“你們別急,我到家裏讓熊猛來接,也顯得慎重些,他現在對這邊的情況還一無所知,沒有一點準備怎麽能行呢?明天早飯後我讓他來接,或今天抽什麽時間來幾個人來接也行。”
“行。”老潘也覺得剛才太草率,應了下來。
秦忠良圓滿完成了預定計劃和一家人告別回來。見丈夫滿麵喜慶,王嫂問:“有希望?”
“何止是希望,確實定下來了。”“秦忠良說,”要跟我一塊來的,我怕你吃醋沒同意,讓熊猛明天去接,也給人家一點麵子。”
“我這就叫熊猛去接,防止她再變卦。”王嫂說著就要去通知熊猛。
秦忠良一把拉住媳婦說:“我和人家說過的明天接,現在讓熊猛去接,人家不說我不負責任出爾反爾嗎?”
“我還給熊猛說過你今天一定帶來的呢,我怎麽向熊猛交待?你在家歇著,我陪楊紅梅、張小妹、劉二俠、熊猛把她接來。”王嫂掙脫了丈夫的手走了出去。
“哎!心急不等豆腐涼的人就想趁熱吃!”秦忠良對出門的媳婦說,“不要再鬧出意外了!”
“放心吧!”王嫂急匆匆地大步小跑去通知找人。
熊猛和四個女人一起趕到潘家莊把潘高芝接了回來,大秦莊充滿喜慶。孩子們唱著張小妹為新婚夫婦編寫的歌謠:
“人非聖賢誰無過!
脫胎換骨咱歡迎。
新娘牽住新郎的手,新郎咬痛新娘的嘴。
言歡語笑送秋波,不知夫妻可恩愛?
一夜洞房花燭過。
他們笑逐又顏開。”
“歡迎小朋友們為我們的新婚祝福,到家拿喜糖給你們吃!”熊猛對唱著大秦莊兒童歌曲作詞不作曲張小妹歌謠的孩子們說。
“你給我們喜糖吃,我們還繼續唱,你得多給!”一個小朋友說。
“唱吧,繼續唱,唱得越多,我給的越多。”熊猛高興地鼓勵著孩子們。
孩子們又唱起了第二首歌謠:
“不看昔日看今朝,走錯路來趕快往回跑。
回頭到岸才安全,別在苦海裏淹死了。
拍手歡迎回頭人,前頭海闊天空高。
你們鑽進被窩裏,想樓想抱俺不打擾。”
孩子們跟隨迎親的幾個人到了熊猛家吃著裝著喜糖走後,楊紅梅問張小妹:“你寫這兩首詞有秦明哥給你作指導嗎?”
“他不知道,我編出來讓孩子們唱的,對他們痛改前非的一對新婚夫妻表示一點祝賀和希望,寫的不押韻,請原諒!”張小妹說。
楊紅梅翹起大拇指表揚說:“不簡單,會寫兒童歌謠了,再配上名作曲家給你的詞作曲,孩子們唱出來還不更漂亮?”
“瞎編幾句,哪能勞人家作曲家的大駕!”張小妹心裏高興嘴裏謙虛說。
聽著孩子們近似朗讀的歌謠,潘高芝握住張小妹的手真誠地表示說:“張小妹,我不聽名也聽聲,不光佩服你風風火火真愛的愛情傳說,也感激你在很多人還在歧視我們倆曾經犯過錯誤的今天,給我們送來真誠善意的祝福,我們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的,一定像你和大秦莊的很多好姐妹學習,做個好人。”
張小妹握住潘高芝的兩隻手說:“我寫出來讀給王嫂、左虹等姐妹聽了,不是押韻不押韻,詞不詞的問題。主要是對你們倆的希望和祝福,築起你們感情和生活的巢穴,大秦莊乃至更多的人對犯錯願改的人應該扶,應該拉,不能推到一旁不問。王嫂的丈夫咱們的忠良哥,在躍進改錯後,把設圈下套詭計多端咬人的楊紅梅給他請回來了;看著你和熊猛也改過,王嫂和紅梅他們夫妻出麵撮合你們成婚,好好珍惜。”
正在潘高芝對張小妹說的楊紅梅咬人一事不理解時,楊紅梅說話了:“你咬我我不咬你嗎?”然後把“咬”的原因和經過作了介紹,幾人瘋笑。
王嫂等人把潘高芝接來後,大秦莊的絕大多數人都佩服秦忠良夫妻的肚量,熊猛和秦長桂拿煙散發,眾人恭賀新禧,秦長桂和潘高芝互認公爹和兒媳,缺少母愛的兩個孩子認了後媽,潘高芝疼愛地把他們摟在懷裏。
對於這麽多好心人的熱心幫助,熊猛一家人感激不盡,秦長桂挽留眾人吃飯被謝絕。
“長桂叔以後要像疼親閨女一樣對待潘高芝,兩個孩子有不聽話的時候你勤說說,讓他們建立起親情後,他們就聽話了。”王嫂不放心地對秦長桂說。
“一定,”秦長桂說,“她能進我這個家門,不嫌棄我們爺幾個老的老,小的小,比親閨女對我們好。我會疼他們的,能幫著他們幹多少就幹多少,你們都放心。感激你們這些好心的侄子和侄媳婦,你們都別走啦,在我家吃飯。”
“你們一家人能夠和睦相處高芝姐不受虐待就行了。”楊紅梅說,“等以後你們家裏有什麽事情再到一起吃飯。”
大家謝絕了熊猛一家人的真心挽留離去。
眾人走後,潘高芝對秦長桂說:“爸,你以後把熊猛當作你的親兒子,把我看作你的兒媳婦一樣看待,有什麽做不到的地方你就直接說,我們盡量把你和兩個孩子照顧好,他們該上學的還得去上學,不能退學留在家裏。”
“好!好!好!你說的對。聽你的。現在沒有不上學的孩子了,明天就讓他爸把他們送到學校讀書去。”秦長桂說。
“我下午就把他們送到學校去。”熊猛說,“他們在家也幫著幹不了多少活。”
“吃過飯我和你一塊把他倆送去學校。”潘高芝手摸著兩個孩子的頭問,“你們想上學嗎?”
“想。”
“想!”
兩個孩子初次認識後媽陌生膽怯盼望著說。
一家人歡天喜地你敬我讓吃過午飯後,熊猛和潘高芝一起重又兩個孩子送進了學校。
在他們間還會產生怎樣感人的母愛和孝敬故事,我以後告訴你。
看到閨女不說話劉氏說:“閨女啊,紅梅什麽話都跟你說了,忠良是個說話算數的好人,你怎麽不說話了,有什麽擔心嗎?”
“娘……”潘高芝抱著母親哭著說:“他和家人會對我好嗎?他萬一還愛著秦燦燦怎麽辦?”
秦忠良很理解潘高芝此時的心情和擔心說:“有句話叫做:我愛人人,人人愛我。你和熊猛結婚的話。不單單是你們的結合,照顧好撫養好孩子是擺在眼下的責任。老人也希望熊猛現在能成個家,會像對親閨女和兒媳一樣對待你;熊猛更希望你能和他一起把家庭建設好;缺少對象,你們相處一段時間後,他們會尊重你的;說到秦燦燦,雖然說她是我們姓秦的閨女,可是她竟然在家庭最需要她照顧的時候,舍棄親人,舍棄孩子,沒和丈夫說說就私自出走了。這一點從法律和道德上就說不過去,她離開丈夫這麽久了,婚姻法和其他法律還能再承認她是熊猛的媳婦嗎?連秦長桂都說過不認她了。隻要你能像楊紅梅等很多婦女那樣去愛的,好好相處,不光他全家會對你好,我們大秦莊的人也會對你好的,不會嫌棄你一時糊塗的過去。”
不知道是她從沒聽過這樣真誠肺腑的話語,還是良知的發現,潘高芝感動地說:“我同意嫁給他,對老人和孩子我盡最大的努力照顧,關心,共同建起一個家。”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會比其他女人做得更好,更出色。”秦忠良鼓勵說。
潘高芝的一家人都很佩服秦忠良的真誠和直白,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提議,商量嫁娶日期。秦忠良讓老潘夫妻選個吉日良辰讓熊猛送禮搬娶,潘高芝不同意,老潘見了說;“吉日吉月吉年,人逢盛世每刻都行,閨女沒意見就和忠良一塊到大秦莊熊猛家去吧。”
“就恁麽簡單,”劉氏眼瞅著丈夫說,“閨女不同意收禮辦事為你省了,你還能就這樣一個錢不花就把閨女打發走了嗎?”
“箱子裏準備給閨女買嫁妝的錢你拿給她。”老潘說,“閨女又不讓辦事,早走也是走,晚走也是走,不如跟著忠良一塊走嘍?”
“行!”潘高芝起身走到內間從木箱裏取出爹娘為自己陪嫁的錢就要跟秦忠良走。
左虹爭爭搶搶地都想說,使秦忠良沒能插上嘴。見潘高芝在家人的安排下要跟著自己動身了,謊稱不合適推辭說:“你們別急,我到家裏讓熊猛來接,也顯得慎重些,他現在對這邊的情況還一無所知,沒有一點準備怎麽能行呢?明天早飯後我讓他來接,或今天抽什麽時間來幾個人來接也行。”
“行。”老潘也覺得剛才太草率,應了下來。
秦忠良圓滿完成了預定計劃和一家人告別回來。見丈夫滿麵喜慶,王嫂問:“有希望?”
“何止是希望,確實定下來了。”“秦忠良說,”要跟我一塊來的,我怕你吃醋沒同意,讓熊猛明天去接,也給人家一點麵子。”
“我這就叫熊猛去接,防止她再變卦。”王嫂說著就要去通知熊猛。
秦忠良一把拉住媳婦說:“我和人家說過的明天接,現在讓熊猛去接,人家不說我不負責任出爾反爾嗎?”
“我還給熊猛說過你今天一定帶來的呢,我怎麽向熊猛交待?你在家歇著,我陪楊紅梅、張小妹、劉二俠、熊猛把她接來。”王嫂掙脫了丈夫的手走了出去。
“哎!心急不等豆腐涼的人就想趁熱吃!”秦忠良對出門的媳婦說,“不要再鬧出意外了!”
“放心吧!”王嫂急匆匆地大步小跑去通知找人。
熊猛和四個女人一起趕到潘家莊把潘高芝接了回來,大秦莊充滿喜慶。孩子們唱著張小妹為新婚夫婦編寫的歌謠:
“人非聖賢誰無過!
脫胎換骨咱歡迎。
新娘牽住新郎的手,新郎咬痛新娘的嘴。
言歡語笑送秋波,不知夫妻可恩愛?
一夜洞房花燭過。
他們笑逐又顏開。”
“歡迎小朋友們為我們的新婚祝福,到家拿喜糖給你們吃!”熊猛對唱著大秦莊兒童歌曲作詞不作曲張小妹歌謠的孩子們說。
“你給我們喜糖吃,我們還繼續唱,你得多給!”一個小朋友說。
“唱吧,繼續唱,唱得越多,我給的越多。”熊猛高興地鼓勵著孩子們。
孩子們又唱起了第二首歌謠:
“不看昔日看今朝,走錯路來趕快往回跑。
回頭到岸才安全,別在苦海裏淹死了。
拍手歡迎回頭人,前頭海闊天空高。
你們鑽進被窩裏,想樓想抱俺不打擾。”
孩子們跟隨迎親的幾個人到了熊猛家吃著裝著喜糖走後,楊紅梅問張小妹:“你寫這兩首詞有秦明哥給你作指導嗎?”
“他不知道,我編出來讓孩子們唱的,對他們痛改前非的一對新婚夫妻表示一點祝賀和希望,寫的不押韻,請原諒!”張小妹說。
楊紅梅翹起大拇指表揚說:“不簡單,會寫兒童歌謠了,再配上名作曲家給你的詞作曲,孩子們唱出來還不更漂亮?”
“瞎編幾句,哪能勞人家作曲家的大駕!”張小妹心裏高興嘴裏謙虛說。
聽著孩子們近似朗讀的歌謠,潘高芝握住張小妹的手真誠地表示說:“張小妹,我不聽名也聽聲,不光佩服你風風火火真愛的愛情傳說,也感激你在很多人還在歧視我們倆曾經犯過錯誤的今天,給我們送來真誠善意的祝福,我們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的,一定像你和大秦莊的很多好姐妹學習,做個好人。”
張小妹握住潘高芝的兩隻手說:“我寫出來讀給王嫂、左虹等姐妹聽了,不是押韻不押韻,詞不詞的問題。主要是對你們倆的希望和祝福,築起你們感情和生活的巢穴,大秦莊乃至更多的人對犯錯願改的人應該扶,應該拉,不能推到一旁不問。王嫂的丈夫咱們的忠良哥,在躍進改錯後,把設圈下套詭計多端咬人的楊紅梅給他請回來了;看著你和熊猛也改過,王嫂和紅梅他們夫妻出麵撮合你們成婚,好好珍惜。”
正在潘高芝對張小妹說的楊紅梅咬人一事不理解時,楊紅梅說話了:“你咬我我不咬你嗎?”然後把“咬”的原因和經過作了介紹,幾人瘋笑。
王嫂等人把潘高芝接來後,大秦莊的絕大多數人都佩服秦忠良夫妻的肚量,熊猛和秦長桂拿煙散發,眾人恭賀新禧,秦長桂和潘高芝互認公爹和兒媳,缺少母愛的兩個孩子認了後媽,潘高芝疼愛地把他們摟在懷裏。
對於這麽多好心人的熱心幫助,熊猛一家人感激不盡,秦長桂挽留眾人吃飯被謝絕。
“長桂叔以後要像疼親閨女一樣對待潘高芝,兩個孩子有不聽話的時候你勤說說,讓他們建立起親情後,他們就聽話了。”王嫂不放心地對秦長桂說。
“一定,”秦長桂說,“她能進我這個家門,不嫌棄我們爺幾個老的老,小的小,比親閨女對我們好。我會疼他們的,能幫著他們幹多少就幹多少,你們都放心。感激你們這些好心的侄子和侄媳婦,你們都別走啦,在我家吃飯。”
“你們一家人能夠和睦相處高芝姐不受虐待就行了。”楊紅梅說,“等以後你們家裏有什麽事情再到一起吃飯。”
大家謝絕了熊猛一家人的真心挽留離去。
眾人走後,潘高芝對秦長桂說:“爸,你以後把熊猛當作你的親兒子,把我看作你的兒媳婦一樣看待,有什麽做不到的地方你就直接說,我們盡量把你和兩個孩子照顧好,他們該上學的還得去上學,不能退學留在家裏。”
“好!好!好!你說的對。聽你的。現在沒有不上學的孩子了,明天就讓他爸把他們送到學校讀書去。”秦長桂說。
“我下午就把他們送到學校去。”熊猛說,“他們在家也幫著幹不了多少活。”
“吃過飯我和你一塊把他倆送去學校。”潘高芝手摸著兩個孩子的頭問,“你們想上學嗎?”
“想。”
“想!”
兩個孩子初次認識後媽陌生膽怯盼望著說。
一家人歡天喜地你敬我讓吃過午飯後,熊猛和潘高芝一起重又兩個孩子送進了學校。
在他們間還會產生怎樣感人的母愛和孝敬故事,我以後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