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心中忐忑的看著廳下的群臣,小心翼翼的問道:“我哥哥劉琦坐鎮江夏,我叔父劉備屯兵新野。你們立我為主,倘若我兄長和叔父知道了,興兵討伐,那該如何是好?”
劉琮問出了很多大臣都想問的問題。袁本初當初就是因為在立嗣子的問題上沒有考慮周詳,廢長立幼而致使幼子袁尚與長子袁譚的火拚,使得曹操有機可乘,最終導致了袁氏家族的徹底覆滅。前車之鑒,恍如昨天!如今劉表家族似乎遇到了與袁紹當初所麵臨的同樣的問題。如果劉琦真的像袁譚一樣興兵討伐劉琮,荊州內部的火拚隻怕是難以避免的。況且如今曹操百萬大軍轉瞬就到,形勢危若累卵。如果這個時候荊州內部再發生兄弟火拚。其後果可想而知。更何況,北邊還有一個亂世梟雄劉備睡在臥榻之側虎視眈眈呢?
“公子說的對極了!臣有一策可解決公子的顧慮!”劉表幕僚李珪起身叩拜答道。
劉琮很是高興,“先生有什麽辦法可以解除我的憂慮呢?”
“公子應該迅速派人去江夏、新野報喪,請大公子回來當荊州之主,讓劉皇叔輔佐他。如果公子願意這樣做的話,那麽我們荊州北麵可以抗拒曹操,東麵可以抵禦孫權,危急的形勢便解除了,荊州就會像泰山一般的安穩!公子覺得怎麽樣呢?”李珪雲淡風輕的說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自己倒沒覺得的怎麽樣,可是卻把廳內的眾人雷的外焦裏嫩。眾人目瞪口呆,紛紛猜想,這家夥是不是出門忘吃藥了?亦或是昨天被媳婦扁了?怎麽這個時候發神經病呢?李珪呀!你不能放棄治療呀!趕緊回家吧!
可是李珪沒這個機會了!蔡瑁聽了李珪這番話早就氣的七竅生煙了,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拽住李珪的領子。怒目而視,“你是什麽鳥人?敢在這裏妖言惑眾?來人呀!推出去斬了!”兩邊的武士早已等待多時,一聽到命令便快步走上前來一把將李珪按到,說這話就要往外麵拖。沒想到李珪看似文弱,力氣倒是很大,一把就掙脫了武士的束縛,可卻沒什麽更進一步的過激行為,隻是理了理自己的衣冠,昂起頭對蔡瑁大聲說:“我李珪受劉荊州厚恩,所以今天才冒死說出這番肺腑之言!一來盡了作為荊州官員的責任,二來全了我與劉荊州之間的君臣之義。即使今天死在這裏,也沒什麽可以遺憾的!可恨的是你們這些奸狡小人,狼狽為奸,偽造主公的遺命,廢長立幼,眼看著主公辛苦半生打下的荊州基業轉眼就要歸屬他人所有了!如果主公在天有靈,也一定不會放過你們的!”說完,便轉身大步走出議事廳。眾人見了無不敬佩之至,人常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像李珪這樣為了道義和責任可以舍棄自己生命的義士在任何時代都是難能可貴並且值得尊敬的。
話說李珪的死的確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廳中再也沒有人敢於質疑劉琮即位的合法性了!在蔡瑁、蒯越等人的極力擁護下,劉琮終於擊敗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劉琦,繼承了父親劉表的荊州牧的地位,成為了荊州之主。可是他的位子還能坐幾天呢?恐怕沒有人知道。即便是極力擁護他登位的蔡瑁、蒯越等人也並沒有想過劉琮真的可以坐穩這個位子。擁立他或許隻是為了將來與曹操談判的時候獲得主動和更多的利益罷了!
正當眾人還沒有從李珪的死的陰影了中走出的的時候,一個更加讓眾人六神無主的消息傳來了。
“報——曹操起兵20萬,兵分三路,前鋒夏侯惇已經攻下的新野,劉豫州不敵,率領部下渡過了白水河,向樊城而來。如今曹軍匯集新野,兵分八路追擊劉備,大軍前鋒逼近樊城!”前哨官推開了議事廳的大門大步走進來。單膝下拜,向劉琮報告。
“這可如何是好?”聽說曹操大軍將至,劉琮頓時麵色發白、六神無主。
“主公,臣有一策,可以解除主公的憂慮!”又一位大臣起身走出,行禮下拜道。眾人一看,隻見此人身長七尺,麵白唇紅,按照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來看,是典型的美男子了!此人乃是治中從事傅巽是也!
傅巽,字公悌,雍州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傅介子之後,他的父親是東漢代郡太守傅睿。傅巽年輕的時候就長得很帥,而且很博學,在家鄉很有名。因此得到了東漢朝廷權貴們的賞識,朝廷的三公(即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在兩漢時期行政體製中,以這三個職位地位最高,居於眾臣之上,是兩漢時期中央政府的最高的行政官員,號為“三公”)都曾經征召他為官。後來天下大亂,為了躲避戰亂,傅巽和很多漢朝的官員、士族一樣選擇南遷到相對安穩的荊州地區來了!當時的荊州牧劉表對他的才華很是仰慕,就任命他做了荊州治中從事,從而成為了劉表的屬僚。
而這個時候他站出來說,我有主意!劉琮不禁在想,剛才李珪那家夥也是這麽說來著,結果被自己舅舅給剁了!你現在又出來這麽說!哎!愛卿你自求多福吧!反正我是救不了你了!要你你再被剁了,可不要怪我呀!劉琮心裏雖然這麽想,可是還是好奇這家夥到底想說什麽?
“哦?你有什麽辦法呢?”
傅巽抬起頭,麵色從容答道:“如今曹公親率大軍20萬南征,其勢力強盛,不可阻擋。主公不如將荊襄九郡獻於曹公,這樣既可以免除了荊州百姓受戰火之苦,也是保全自己的富貴,這樣的好事情,主公為什麽不做呢?”
“放肆!”劉琮聽了傅巽這話頓時怒火上升,心想老子這荊州牧的位子屁股還沒坐熱,你就要讓我去投降,拿老子的家業來換你們這群家夥的前程,真是可惡呀!其實劉琮心裏是知道的,對於傅巽這些南遷的中原士族來說,對荊州的感情遠沒有對於漢朝朝廷的感情深。他們南遷歸附不過是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罷了。如今曹操平定了北方,中原恢複了安寧,他們怎麽能不希望重新回到漢朝的廟堂之上呢?和在漢朝廟堂之上做一個高談闊論的宰輔之臣相比,在荊州這彈丸之地做一個地方官員的屬僚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劉琮心中更是怒火中燒!可是……
“傅公悌所說的是至理名言呀!主公為什麽不願意聽從呢?”劉琮聞言一看,心中一驚。居然是極力擁護自己登位的蒯越。
劉琮問出了很多大臣都想問的問題。袁本初當初就是因為在立嗣子的問題上沒有考慮周詳,廢長立幼而致使幼子袁尚與長子袁譚的火拚,使得曹操有機可乘,最終導致了袁氏家族的徹底覆滅。前車之鑒,恍如昨天!如今劉表家族似乎遇到了與袁紹當初所麵臨的同樣的問題。如果劉琦真的像袁譚一樣興兵討伐劉琮,荊州內部的火拚隻怕是難以避免的。況且如今曹操百萬大軍轉瞬就到,形勢危若累卵。如果這個時候荊州內部再發生兄弟火拚。其後果可想而知。更何況,北邊還有一個亂世梟雄劉備睡在臥榻之側虎視眈眈呢?
“公子說的對極了!臣有一策可解決公子的顧慮!”劉表幕僚李珪起身叩拜答道。
劉琮很是高興,“先生有什麽辦法可以解除我的憂慮呢?”
“公子應該迅速派人去江夏、新野報喪,請大公子回來當荊州之主,讓劉皇叔輔佐他。如果公子願意這樣做的話,那麽我們荊州北麵可以抗拒曹操,東麵可以抵禦孫權,危急的形勢便解除了,荊州就會像泰山一般的安穩!公子覺得怎麽樣呢?”李珪雲淡風輕的說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自己倒沒覺得的怎麽樣,可是卻把廳內的眾人雷的外焦裏嫩。眾人目瞪口呆,紛紛猜想,這家夥是不是出門忘吃藥了?亦或是昨天被媳婦扁了?怎麽這個時候發神經病呢?李珪呀!你不能放棄治療呀!趕緊回家吧!
可是李珪沒這個機會了!蔡瑁聽了李珪這番話早就氣的七竅生煙了,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拽住李珪的領子。怒目而視,“你是什麽鳥人?敢在這裏妖言惑眾?來人呀!推出去斬了!”兩邊的武士早已等待多時,一聽到命令便快步走上前來一把將李珪按到,說這話就要往外麵拖。沒想到李珪看似文弱,力氣倒是很大,一把就掙脫了武士的束縛,可卻沒什麽更進一步的過激行為,隻是理了理自己的衣冠,昂起頭對蔡瑁大聲說:“我李珪受劉荊州厚恩,所以今天才冒死說出這番肺腑之言!一來盡了作為荊州官員的責任,二來全了我與劉荊州之間的君臣之義。即使今天死在這裏,也沒什麽可以遺憾的!可恨的是你們這些奸狡小人,狼狽為奸,偽造主公的遺命,廢長立幼,眼看著主公辛苦半生打下的荊州基業轉眼就要歸屬他人所有了!如果主公在天有靈,也一定不會放過你們的!”說完,便轉身大步走出議事廳。眾人見了無不敬佩之至,人常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像李珪這樣為了道義和責任可以舍棄自己生命的義士在任何時代都是難能可貴並且值得尊敬的。
話說李珪的死的確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廳中再也沒有人敢於質疑劉琮即位的合法性了!在蔡瑁、蒯越等人的極力擁護下,劉琮終於擊敗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劉琦,繼承了父親劉表的荊州牧的地位,成為了荊州之主。可是他的位子還能坐幾天呢?恐怕沒有人知道。即便是極力擁護他登位的蔡瑁、蒯越等人也並沒有想過劉琮真的可以坐穩這個位子。擁立他或許隻是為了將來與曹操談判的時候獲得主動和更多的利益罷了!
正當眾人還沒有從李珪的死的陰影了中走出的的時候,一個更加讓眾人六神無主的消息傳來了。
“報——曹操起兵20萬,兵分三路,前鋒夏侯惇已經攻下的新野,劉豫州不敵,率領部下渡過了白水河,向樊城而來。如今曹軍匯集新野,兵分八路追擊劉備,大軍前鋒逼近樊城!”前哨官推開了議事廳的大門大步走進來。單膝下拜,向劉琮報告。
“這可如何是好?”聽說曹操大軍將至,劉琮頓時麵色發白、六神無主。
“主公,臣有一策,可以解除主公的憂慮!”又一位大臣起身走出,行禮下拜道。眾人一看,隻見此人身長七尺,麵白唇紅,按照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來看,是典型的美男子了!此人乃是治中從事傅巽是也!
傅巽,字公悌,雍州北地泥陽(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傅介子之後,他的父親是東漢代郡太守傅睿。傅巽年輕的時候就長得很帥,而且很博學,在家鄉很有名。因此得到了東漢朝廷權貴們的賞識,朝廷的三公(即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在兩漢時期行政體製中,以這三個職位地位最高,居於眾臣之上,是兩漢時期中央政府的最高的行政官員,號為“三公”)都曾經征召他為官。後來天下大亂,為了躲避戰亂,傅巽和很多漢朝的官員、士族一樣選擇南遷到相對安穩的荊州地區來了!當時的荊州牧劉表對他的才華很是仰慕,就任命他做了荊州治中從事,從而成為了劉表的屬僚。
而這個時候他站出來說,我有主意!劉琮不禁在想,剛才李珪那家夥也是這麽說來著,結果被自己舅舅給剁了!你現在又出來這麽說!哎!愛卿你自求多福吧!反正我是救不了你了!要你你再被剁了,可不要怪我呀!劉琮心裏雖然這麽想,可是還是好奇這家夥到底想說什麽?
“哦?你有什麽辦法呢?”
傅巽抬起頭,麵色從容答道:“如今曹公親率大軍20萬南征,其勢力強盛,不可阻擋。主公不如將荊襄九郡獻於曹公,這樣既可以免除了荊州百姓受戰火之苦,也是保全自己的富貴,這樣的好事情,主公為什麽不做呢?”
“放肆!”劉琮聽了傅巽這話頓時怒火上升,心想老子這荊州牧的位子屁股還沒坐熱,你就要讓我去投降,拿老子的家業來換你們這群家夥的前程,真是可惡呀!其實劉琮心裏是知道的,對於傅巽這些南遷的中原士族來說,對荊州的感情遠沒有對於漢朝朝廷的感情深。他們南遷歸附不過是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罷了。如今曹操平定了北方,中原恢複了安寧,他們怎麽能不希望重新回到漢朝的廟堂之上呢?和在漢朝廟堂之上做一個高談闊論的宰輔之臣相比,在荊州這彈丸之地做一個地方官員的屬僚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劉琮心中更是怒火中燒!可是……
“傅公悌所說的是至理名言呀!主公為什麽不願意聽從呢?”劉琮聞言一看,心中一驚。居然是極力擁護自己登位的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