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凡是有的都求!


    **********************************


    楊過躺在床上,頭枕著雙臂,有些興奮得難以入眠。[]


    現在已得到了馬鈺的認同,至此以後,他在全真教的習藝生涯,可謂是一路坦途了。


    全真七子之中,論武功丘處機排在第一,馬鈺雖貴為掌教,排名卻要落後到三、四名之位。


    但凡事卻不可一概而論。


    馬鈺身為王重陽指定衣缽的道統托付傳人,在王重陽身邊的時間最久,受教也是最多。因性情和資質之故,馬鈺在武學一道不顯,但做一位名師良師,卻是綽綽有餘。


    楊過自感了無睡意,便幹脆起身下床,在地上開始打起拳來。


    《全真大道歌》歌訣是修習全真教入門內功的要旨,教人收心息念,煉精養氣,而且每一句歌訣,均有對應的拳腳招式與之相配,整合下來便是一套全真教的入門拳法。


    楊過回想馬鈺演練拳法時的一招一式,又認真琢磨著每一處的難點疑點,拳腳由生澀漸至熟練,將一套拳法打了三遍之後,心、體兩相印證,頗有明悟,待得他收拳站定之時,頓感神清氣爽,不由讚道:“這才是真正的內家拳法!首次習練便能有此效果,原著中諸多之人都讚全真派武功了得,果不是虛言。”


    楊過自感精氣神已經健旺,便遵從馬鈺傳藝時的教導,沒有繼續習練拳法。


    這拳法之道,貴誠不貴多,多則不但於身體無益,反而損耗精力。那些純以外功入門,靠壓榨身體潛能來獲取拳招威力的習練之法,初時會極有效果,但時日一久,就會發現不過是在透支身體活力罷了。


    楊過練拳之後,身體出了許多汗,便又打來清水,將身體擦洗了一遍,最後才又在床上盤膝坐定,開始打坐吐納。


    全真教內功既有行功,又有坐功。這套《全真大道歌》雖僅是入門歌訣,但奧妙非淺,行臥坐立,皆可習練。練至最後,到得“不知而知,不覺而覺”之時,才算得了精髓,這根基便能打牢。如此,就可習練更為高深的內功了。當然,達到這個境界非是一日一月之功,至少也要數年。


    自此,楊過每日勤加修習內功,遇有不明之處,便至重陽宮向馬鈺求教,拳法漸臻圓潤之境。


    他身體之中因練蛤蟆功之故,內功本就有些根基,隻是因為無人指點,練的時候稀裏糊塗,練出了內氣後,也一直不知運用之法。


    此番練拳,身體中原有的內力由散亂漸歸於凝聚,過得數日之後,體中之氣已匯成一小股氣流,在經脈之中遊動,循體運行。


    楊過不禁大喜,知道這內功入門的第一步便算完成了。他嚐到了練拳帶來的好處,自信大增,習練起來更是認真,竟不知時光之流逝。


    這日清晨,楊過用過早飯回來,正欲接著練功,卻見趙誌敬已經在他房中等候了。


    趙誌敬一見楊過,便即說道:“我帶你去拜見掌教真人,好匯報一下你習武的進度,這十日我已將歌訣向你念了多遍,你現在已經全都背熟了吧?”


    趙誌敬為了暗中報複楊過,在傳授歌訣一事上,倒也真是盡職盡責,擔心楊過背記不全,每日晚飯過後便將楊過叫至身前,將歌訣誦念幾遍。


    楊過冷眼相觀,對趙誌敬的計謀裝作毫不知情,每次都故意念錯幾句,急得趙誌敬心急火燎,頭頂上險些急出火來。


    若是楊過連入門歌訣都不能記全,等到十日後馬鈺複查時,不會怪責楊過愚鈍,隻會認為他沒有用心去教。


    對趙誌敬的憂慮,楊過才不會同情理喻,他自顧自的悠哉樂哉,直到了第九日晚上,才磕磕巴巴地將一套歌訣完整無誤地誦念了出來,這才令趙誌敬大大地鬆了口氣。


    既是要由馬鈺複查進度,楊過自不會再任性作對,見趙誌敬詢問,當即就點了點頭。


    趙誌敬猶自不放心,又令楊過誦念了一遍後,才動身前往重陽宮。


    “師伯,弟子已將‘全真大道歌’歌訣,盡皆傳於了楊過,請師伯查驗。”趙誌敬向馬鈺施了一禮後,便令楊過上前將歌訣背了一遍。


    其實十日的時間還是太短,除了背誦歌訣,也沒什麽可複查的,馬鈺早已知楊過能熟背歌訣,此時不過走個過場,表揚了楊過幾句,又叮囑趙誌敬細心教導後,便令二人回去了。


    趙誌敬出了重陽宮大殿,便不由得暗自得意,心想:“楊過你這小雜種,竟敢忤逆師父,看到頭來是誰吃虧?掌教師伯事務繁忙,哪有時間關注一個小小的孩子?隻要我不主動提起,時間一長,掌教師伯也就忘了複查之事。若萬一掌教師伯問起,我便說不欲打擾師伯的清修,諒師伯也不會詳加過問。”


    楊過自不會再費心思去猜測趙誌敬的陰謀詭計,他的命運已經開始偏離了原來的軌跡,無論趙誌敬再做多少小動作,都已不能再掌控於他了。


    楊過對身外之事一概充耳不聞,隻管修習內功,如是又過了一月,內力進境神速。


    趙誌敬自從帶楊過複查了一次後,便撇下楊過一人,不管不問,隻等時機到了,便觀看楊過笑話。


    而事情的發展也確如他所料,如今都已經過了二十餘日,馬鈺也並未向他詢問楊過之事。


    正當趙誌敬以為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之時,馬鈺的隨身道童卻傳來了馬鈺的口諭,令他帶楊過去重陽宮一趟。


    趙誌敬一驚,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但事已至此,隻得硬著頭皮帶著楊過又去拜見。


    對此情況,楊過早已經有所預料,倒也欣然前往。


    原著中的楊過明知趙誌敬是在作弄於他,但因為馬鈺慈和,擔心向馬鈺訴說之後,不但懲罰不了趙誌敬,反而會惹來趙誌敬的更多折磨。


    其實馬鈺雖性子柔和,與犯錯之人也寬仁相待,但在是非麵前,也不會一味姑息,尤其是傳授武藝方麵,小了說是關乎全真教名譽之事,往大了說可是涉及教派的發展,豈會任由趙誌敬胡作非為?


    趙誌敬和楊過二人到了重陽宮大殿時,馬鈺已在榻上盤坐著,等二人施過了禮,才向趙誌敬說道:“距上次複查已經又過了一月,這段時間內你都傳了過兒什麽武藝?可有什麽需要匯報於我的?”


    ps:再次感謝fengyi2008兄的打賞和推薦,現在遊湖沒有存稿,又是個手殘新人寫手,一日兩更已是極限,隻能對此報以歉意。不過遊湖會記在賬上,一定會補償回來,望諒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神雕之楊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遊遍五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遊遍五湖並收藏重生神雕之楊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