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敬聞言,心道:“掌教病危之事便是有什麽重要,如今也已過去了數日,消息也該傳出去了,說與他知又有何妨?”
想及此處,便道:“大師原來是想知道這個,其實那日我就想告訴大師,隻是李師弟性子太倔,怎都不肯同意,我也隻好隨他。<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金輪國師見他肯將實情相告,反倒不急於催他了,像是無意般問道:“他既是你師弟,莫非道長還管不住他嗎?”
趙誌敬臉上閃過一縷不自然之色,支吾道:“畢竟都是同門,也不能隨意就撕破了臉皮。”
他怕金輪國師追問,忙轉到先前的話題,說道:“我與李師弟本在襄陽城與蒙……呃,與盟會宴,得到敝教掌教真人病危的消息,這才急於回返師門,卻不想在路上與貴軍起了誤會。”
金輪國師聞言目光閃動,問道:“不知貴掌教患了何病?若是短了什麽藥材,老衲倒是可以提供。”
趙誌敬回道:“多謝大師好意了,不過掌教真人大限已至,無論什麽珍貴靈藥都是無用了。”
金輪國師歎道:“真是天不假年,老衲對貴掌教聞名已久,估計以後是無緣得見了。”
趙誌敬聽不出他語氣是真是假,不過看他神情,不像是對自己教中懷有敵意,便試探著問道:“大師,誤會既已消除,不知小道可否……離開了?”
金輪國師點頭說道:“道長隨時都可以離開,不過道長參觀了半日,定也是餓了,還讓老衲為道長備一桌宴席,以酒踐行。(.)”
趙誌敬沒想到金輪國師肯如此輕易就放他離開,心中不由大喜,正想說讓他直接離開就行,不用擺宴送行了,但又怕在如此關鍵處惹了金輪國師不高興,萬一金輪國師改了主意。難道他當真要長住這裏當活菩薩不成?
縱使心中再是急迫,趙誌敬也隻能點頭答應下來。於是二人又原路回轉,進了大帳中。
金輪國師命人重新換了一桌酒席,與趙誌敬推杯換盞。氣氛濃濃。
待酒食用半,金輪國師說道:“貴掌教既是身體不適,想來也難以處理教中事務,不知現在是誰掌管?”
“目前劉師伯代理掌教之職,不過除了一些大事。劉師伯極少過問教中之事,多數都是由丘師伯處理。”趙誌敬此時早已放下了大半戒心,對金輪國師的問話並未有任何隱瞞。
金輪國師道:“那下一任掌教多半就是丘真人了,不過我聽說丘真人年紀也已不小,也任不得幾年掌教了。”說到這裏,端起一杯酒,說道:“老衲在這裏就先恭祝道長了。”
趙誌敬不解地問道:“大師此是何意?”
金輪國師說道:“道長能力過人,武功也是同門之中處於首位,隻需等上幾年,這掌教之位還不盡在道長之手?”
趙誌敬酒食已是半酣。聞言不由心中一陣憋悶,脫口說道:“哪裏輪得到我?”話一出口,便知失言,忙閉嘴不言。
金輪國師得此信息,心中已是了然,故作詫異道:“怎麽?莫非掌教人選另有他人?”
趙誌敬話既說出,心中反倒不懼了,也就不再遮掩,有些妒忌地說道:“便是丘師伯門下李師弟了。”
金輪國師搖頭道:“老衲已是見過李道長了,平心而論。各個方麵都是不如道長遠矣。”
“那又如何?師父和幾位師伯、師叔都中意於他。”趙誌敬臉上現出幾分怨恨之情。
他對掌教之位覬覦多年,本以為尹誌平一死,前路已無阻礙了,卻不想李誌常毫不費力的又占據了位子。當真是將他氣炸了肺,憋了滿腔的怨氣。
金輪國師一直都在放線,此時覺得時機火候已到,便開始起鉤,說道:“道長休怪老衲無禮,有些話不說不快。依老衲之見,貴教劉、丘等幾位真人太也不智,若真將掌門的位子傳於了李道長,卻是大大的不妥。”
趙誌敬聽聞此話,大有知心之意,忙道:“還請大師詳細講解。”
金輪國師說道:“老衲觀李道長難明大勢,又對我蒙人深懷敵意,將來恐會為貴教招來潑天大禍,實非掌門之選。”
趙誌敬心中一驚,問道:“此言怎講?”
金輪國師說道:“宋庭皇帝胡作非為,以致禍亂天下,我蒙軍南下平亂,實於萬民有利。貴教上下俱乃方外之人,便是不順乎人心,也不應助紂為虐。我大蒙古國與貴教交好已久,值此之際,實不宜壞了兩家情誼。否則蒙軍鐵蹄之下,貴教安能幸存?”
趙誌敬聽得冷汗浸背,說道:“大師所言甚是,不知有何教我?”
金輪國師說道:“為今之計,唯有道長可撥逆反正,免貴教於災禍。”
趙誌敬有些茫然,說道:“小道又有何能?”
金輪國師說道:“現在自是不能,不過道長若是得了老衲之助,接任掌門之位後,可就另當別論了。”
趙誌敬聞言,渾身不由一震,心中難抑跳動,說道:“大……大師莫不是……開小道玩笑?”
金輪國師說道:“老衲本是一腔好意,若是道長不信,就當作是老衲醉言吧。”
趙誌敬乍得一線希望曙光,又怎肯舍棄,急急道:“小道失言,還望大師恕罪,不知大師如何……”
金輪國師卻是突然止住了話頭,說道:“今日飲酒已多,不宜再多言,道長不如好好歇宿一晚,明日再來續話。”話畢,便轉了話題,隻做閑聊。
趙誌敬幾次重提話題試探,都是無果,心中癢癢的,別提有多難受。
宴後,等金輪國師告辭離開時,趙誌敬也未再提離去之事。他送走了金輪國師後,在上好的羊毛大毯上輾轉反側,一晚上也沒睡著。
第二日,他早早便在帳外踱步等候,等金輪國師一到,便想再入帳詳敘。
金輪國師卻是說道:“老衲方才向王爺引薦道長,王爺得知了道長的事後,也甚是同情道長的處境。老衲見機不可失,便代道長做主,言道長想要拜見,王爺已準許了。這便快些去吧,若能蒙王爺相助,卻又要比老衲強上無數了。”
趙誌敬不由大喜過望,忙答應下來,隨金輪國師一同去往忽必烈的大帳。(未完待續。)
(..)
想及此處,便道:“大師原來是想知道這個,其實那日我就想告訴大師,隻是李師弟性子太倔,怎都不肯同意,我也隻好隨他。<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金輪國師見他肯將實情相告,反倒不急於催他了,像是無意般問道:“他既是你師弟,莫非道長還管不住他嗎?”
趙誌敬臉上閃過一縷不自然之色,支吾道:“畢竟都是同門,也不能隨意就撕破了臉皮。”
他怕金輪國師追問,忙轉到先前的話題,說道:“我與李師弟本在襄陽城與蒙……呃,與盟會宴,得到敝教掌教真人病危的消息,這才急於回返師門,卻不想在路上與貴軍起了誤會。”
金輪國師聞言目光閃動,問道:“不知貴掌教患了何病?若是短了什麽藥材,老衲倒是可以提供。”
趙誌敬回道:“多謝大師好意了,不過掌教真人大限已至,無論什麽珍貴靈藥都是無用了。”
金輪國師歎道:“真是天不假年,老衲對貴掌教聞名已久,估計以後是無緣得見了。”
趙誌敬聽不出他語氣是真是假,不過看他神情,不像是對自己教中懷有敵意,便試探著問道:“大師,誤會既已消除,不知小道可否……離開了?”
金輪國師點頭說道:“道長隨時都可以離開,不過道長參觀了半日,定也是餓了,還讓老衲為道長備一桌宴席,以酒踐行。(.)”
趙誌敬沒想到金輪國師肯如此輕易就放他離開,心中不由大喜,正想說讓他直接離開就行,不用擺宴送行了,但又怕在如此關鍵處惹了金輪國師不高興,萬一金輪國師改了主意。難道他當真要長住這裏當活菩薩不成?
縱使心中再是急迫,趙誌敬也隻能點頭答應下來。於是二人又原路回轉,進了大帳中。
金輪國師命人重新換了一桌酒席,與趙誌敬推杯換盞。氣氛濃濃。
待酒食用半,金輪國師說道:“貴掌教既是身體不適,想來也難以處理教中事務,不知現在是誰掌管?”
“目前劉師伯代理掌教之職,不過除了一些大事。劉師伯極少過問教中之事,多數都是由丘師伯處理。”趙誌敬此時早已放下了大半戒心,對金輪國師的問話並未有任何隱瞞。
金輪國師道:“那下一任掌教多半就是丘真人了,不過我聽說丘真人年紀也已不小,也任不得幾年掌教了。”說到這裏,端起一杯酒,說道:“老衲在這裏就先恭祝道長了。”
趙誌敬不解地問道:“大師此是何意?”
金輪國師說道:“道長能力過人,武功也是同門之中處於首位,隻需等上幾年,這掌教之位還不盡在道長之手?”
趙誌敬酒食已是半酣。聞言不由心中一陣憋悶,脫口說道:“哪裏輪得到我?”話一出口,便知失言,忙閉嘴不言。
金輪國師得此信息,心中已是了然,故作詫異道:“怎麽?莫非掌教人選另有他人?”
趙誌敬話既說出,心中反倒不懼了,也就不再遮掩,有些妒忌地說道:“便是丘師伯門下李師弟了。”
金輪國師搖頭道:“老衲已是見過李道長了,平心而論。各個方麵都是不如道長遠矣。”
“那又如何?師父和幾位師伯、師叔都中意於他。”趙誌敬臉上現出幾分怨恨之情。
他對掌教之位覬覦多年,本以為尹誌平一死,前路已無阻礙了,卻不想李誌常毫不費力的又占據了位子。當真是將他氣炸了肺,憋了滿腔的怨氣。
金輪國師一直都在放線,此時覺得時機火候已到,便開始起鉤,說道:“道長休怪老衲無禮,有些話不說不快。依老衲之見,貴教劉、丘等幾位真人太也不智,若真將掌門的位子傳於了李道長,卻是大大的不妥。”
趙誌敬聽聞此話,大有知心之意,忙道:“還請大師詳細講解。”
金輪國師說道:“老衲觀李道長難明大勢,又對我蒙人深懷敵意,將來恐會為貴教招來潑天大禍,實非掌門之選。”
趙誌敬心中一驚,問道:“此言怎講?”
金輪國師說道:“宋庭皇帝胡作非為,以致禍亂天下,我蒙軍南下平亂,實於萬民有利。貴教上下俱乃方外之人,便是不順乎人心,也不應助紂為虐。我大蒙古國與貴教交好已久,值此之際,實不宜壞了兩家情誼。否則蒙軍鐵蹄之下,貴教安能幸存?”
趙誌敬聽得冷汗浸背,說道:“大師所言甚是,不知有何教我?”
金輪國師說道:“為今之計,唯有道長可撥逆反正,免貴教於災禍。”
趙誌敬有些茫然,說道:“小道又有何能?”
金輪國師說道:“現在自是不能,不過道長若是得了老衲之助,接任掌門之位後,可就另當別論了。”
趙誌敬聞言,渾身不由一震,心中難抑跳動,說道:“大……大師莫不是……開小道玩笑?”
金輪國師說道:“老衲本是一腔好意,若是道長不信,就當作是老衲醉言吧。”
趙誌敬乍得一線希望曙光,又怎肯舍棄,急急道:“小道失言,還望大師恕罪,不知大師如何……”
金輪國師卻是突然止住了話頭,說道:“今日飲酒已多,不宜再多言,道長不如好好歇宿一晚,明日再來續話。”話畢,便轉了話題,隻做閑聊。
趙誌敬幾次重提話題試探,都是無果,心中癢癢的,別提有多難受。
宴後,等金輪國師告辭離開時,趙誌敬也未再提離去之事。他送走了金輪國師後,在上好的羊毛大毯上輾轉反側,一晚上也沒睡著。
第二日,他早早便在帳外踱步等候,等金輪國師一到,便想再入帳詳敘。
金輪國師卻是說道:“老衲方才向王爺引薦道長,王爺得知了道長的事後,也甚是同情道長的處境。老衲見機不可失,便代道長做主,言道長想要拜見,王爺已準許了。這便快些去吧,若能蒙王爺相助,卻又要比老衲強上無數了。”
趙誌敬不由大喜過望,忙答應下來,隨金輪國師一同去往忽必烈的大帳。(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