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宮後殿中,一個道人靜靜地站立著。[.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他望著懸於壁上的王重陽畫像,目光中透露出些許緬懷之色,如此良久,方收回了目光,然後長歎了一聲,神情中顯得心事重重。
這時另一道人走了進來,問道:“師弟何故如此憂心?”
先前道人說道:“之前我自仗聰明,擅自應下了受封敕書一事,還以為可以讓蒙人吃一個暗虧。不過回山後的這些日子以來,我又細細深思,卻察覺有著不少漏處,實在是難以安心。”
後來的道人勸道:“這世上哪有什麽萬全之策?師弟的應對已經足夠好了,我也是讚同此策的。更何況在當時的那般境況下,若不答應,便會與蒙人成為死敵。不但誌敬的性命無法挽救,就連你我,恐怕也難以走出大營。”
談話到此,這二人的身份也就明了了,正是丘處機和王處一師兄弟二人。
王處一聽了師兄之言,內心還是難以釋然,說道:“話雖如此,若我的冒然之舉,當真讓大師哥的後名蒙羞,以後我又有何麵目見他?”
丘處機見開解無效,隻得說道:“師弟覺得有哪些不妥之處?說出來商議下,也好及時做些補救。”
王處一說道:“我這一策成功的前提是,蒙人對咱們教中的消息閉塞。但蒙人已對咱們全真教起了心思,大師哥去世的消息再是滯後,也遲早都會傳入蒙人的耳中。甚至我在想,說不定現在蒙人便已獲得了內情,倘若他們重新求得新的詔書……唉!”
丘處機聞言卻是沒有怎麽在乎,說道:“師弟如果擔心的僅是這一點的話,那倒是有些多餘了。[.超多好看小說]”
王處一精神一振,忙問道:“師兄此話如何說?”
丘處機說道:“你我二人在軍帳中隻是代大師哥答應了接受敕封,但卻未應承那忽必烈接受諡封。蒙人若真敢換了詔書,咱們一樣還是推辭不受,有什麽好擔心的?”
王處一聞言略有些失望。說道:“我也想過這個辦法,隻是如此一來,蒙人勢必不肯罷休,一旦撕破了臉皮開戰。全真教的基業必損失重大。”
他這一點擔心倒不是多餘,若是小門小派遇了這事,惹不起直接縮頭躲了便是,人數少地方大,想找也不容易。
但全真教基業龐大。弟子眾多,臨難了,找個隱蔽之地躲上個三五日自非難事。但時間一長,絕難瞞得下來。
畢竟全真教和丐幫不同,幾萬個叫花子進了人堆兒,費再大的勁兒也難以再找得出來。
但道士不同,無論躲到了哪兒,不都和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醒目?
更何況,這是千千萬萬的道士。
先前全真五子對蒙人做出應對,也隻是做好撤退的準備。等蒙人來攻打時,才會啟動撤退計劃,不可能現在就早早的躲了起來。
所以,受封詔書的事兒,不能躲,隻能當麵應對。
而顯然,若此次應對不當,便是總教直接受損了,這可比分支受損要嚴重多了,甚至會葬送掉過半以上的基業。
“這一點我倒是未曾料到?不過是授封個詔書而已。蒙人難道會派上幾千的兵馬過來?”丘處機不自覺的擰起了雙眉。
“不可不防。蒙人雖然勢大,咱們全真教難以匹敵,不過若是堂堂正正的交手,蒙人也要損失不少。所以蒙人不會擅自開戰。但這隻是一般情況而言,若是咱們總教直接被人端了,就該另當別論了。”王處一說道。
這就和擒賊先擒王是一個道理。主帥在軍營中,兵馬才有威脅。沒了主帥,兵馬就是一盤散沙,自然也就沒了威脅。
“既如此。提前轉移一部分骨幹弟子便是,總不能教敵人一網都打盡了去。”丘處機說道。
他隻說了轉移弟子,沒提他們五人自身,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危難之機,大個的不先頂著,小個的能有幾分自保之力?而且全真五子,渾然一體,從來都是共進共退,斷沒有犧牲一個,存活他人之理。
“也隻能如此了。”王處一猶豫了一下,說道:“至於誌敬,雖說此次事件中,其誌其節都可為一眾弟子表率。但此事既因他而起,就留下來共禦外敵吧。”
丘處機點頭道:“這般也好,對他也是一次磨礪。他若能撐過了這波危難,全真教當會更加重用於他,便是造就他了。”
說到這裏,談話也就結束了,一時殿中又靜了下來。
兩人都將目光放在了畫像之中,此刻,他們內心的想法卻是一致:若是師父還在,必不致我全真陷此困境。
距丘、王二人談話又過了數日,一個四代弟子匆匆奔進了大殿,向丘處機稟報:“祈誌誠祈師伯令弟子前來傳訊,山下來了大批蒙人,現已被攔在了路口,求教該如何處理此事?”
全真五子互看了一眼,暗道:“來得好快!”
王處一卻是不驚反喜,心道:“不怕來得快,就怕來得晚。詔書既這般早便已到來,便基本不存在蒙人改動詔書的可能了。”
劉處玄向其餘四人說道:“咱們照既定計劃執行,我先回避,餘下的事情,你們自行商議處理。”說罷,便起身從側殿離開。
丘處機於是向那四代弟子吩咐道:“你去告訴誌誠,不可與蒙人起了衝突,我隨後就到。”
又轉身向郝、孫二人道:“我和王師弟下山迎接,你們在這裏主持大局,隨時準備應變。”
郝大通和孫不二應了。
丘、王二人帶了一眾弟子下得山來,粗粗一看,蒙人略有千數兵馬,臉色都是緩和下來。
這裏是終南山,全真教在山上,真起了衝突,馬匹起不了作用,算不得數。
而隻是上千蒙人的話,全真教數百弟子擺下北鬥大陣,利用地利之便,倒也勉強能夠應付了。
“哼!全真教好大的麵子,竟敢將我們攔下,不知我們是奉了王爺之命前來嗎?”此時那蒙古貴官正與全真教一名三代弟子爭執吵鬧,見了丘、王二人,立時轉了目標,怒聲問道。(未完待續。)
ps:收藏在漲,但訂閱一降再降,再這樣下去,真的難以安心碼字了。我知道很多書友都習慣了在盜網上看書,但這樣卻給不了作者任何支持。尤其是武俠類受眾小,本就成績慘淡了,受的影響就更大。所以還請手頭方便的書友,盡量給予訂閱支持。一天也就花個兩毛錢不到,一個月也就五六塊,實在不多,但對我卻意義非凡。謝謝了!
他望著懸於壁上的王重陽畫像,目光中透露出些許緬懷之色,如此良久,方收回了目光,然後長歎了一聲,神情中顯得心事重重。
這時另一道人走了進來,問道:“師弟何故如此憂心?”
先前道人說道:“之前我自仗聰明,擅自應下了受封敕書一事,還以為可以讓蒙人吃一個暗虧。不過回山後的這些日子以來,我又細細深思,卻察覺有著不少漏處,實在是難以安心。”
後來的道人勸道:“這世上哪有什麽萬全之策?師弟的應對已經足夠好了,我也是讚同此策的。更何況在當時的那般境況下,若不答應,便會與蒙人成為死敵。不但誌敬的性命無法挽救,就連你我,恐怕也難以走出大營。”
談話到此,這二人的身份也就明了了,正是丘處機和王處一師兄弟二人。
王處一聽了師兄之言,內心還是難以釋然,說道:“話雖如此,若我的冒然之舉,當真讓大師哥的後名蒙羞,以後我又有何麵目見他?”
丘處機見開解無效,隻得說道:“師弟覺得有哪些不妥之處?說出來商議下,也好及時做些補救。”
王處一說道:“我這一策成功的前提是,蒙人對咱們教中的消息閉塞。但蒙人已對咱們全真教起了心思,大師哥去世的消息再是滯後,也遲早都會傳入蒙人的耳中。甚至我在想,說不定現在蒙人便已獲得了內情,倘若他們重新求得新的詔書……唉!”
丘處機聞言卻是沒有怎麽在乎,說道:“師弟如果擔心的僅是這一點的話,那倒是有些多餘了。[.超多好看小說]”
王處一精神一振,忙問道:“師兄此話如何說?”
丘處機說道:“你我二人在軍帳中隻是代大師哥答應了接受敕封,但卻未應承那忽必烈接受諡封。蒙人若真敢換了詔書,咱們一樣還是推辭不受,有什麽好擔心的?”
王處一聞言略有些失望。說道:“我也想過這個辦法,隻是如此一來,蒙人勢必不肯罷休,一旦撕破了臉皮開戰。全真教的基業必損失重大。”
他這一點擔心倒不是多餘,若是小門小派遇了這事,惹不起直接縮頭躲了便是,人數少地方大,想找也不容易。
但全真教基業龐大。弟子眾多,臨難了,找個隱蔽之地躲上個三五日自非難事。但時間一長,絕難瞞得下來。
畢竟全真教和丐幫不同,幾萬個叫花子進了人堆兒,費再大的勁兒也難以再找得出來。
但道士不同,無論躲到了哪兒,不都和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醒目?
更何況,這是千千萬萬的道士。
先前全真五子對蒙人做出應對,也隻是做好撤退的準備。等蒙人來攻打時,才會啟動撤退計劃,不可能現在就早早的躲了起來。
所以,受封詔書的事兒,不能躲,隻能當麵應對。
而顯然,若此次應對不當,便是總教直接受損了,這可比分支受損要嚴重多了,甚至會葬送掉過半以上的基業。
“這一點我倒是未曾料到?不過是授封個詔書而已。蒙人難道會派上幾千的兵馬過來?”丘處機不自覺的擰起了雙眉。
“不可不防。蒙人雖然勢大,咱們全真教難以匹敵,不過若是堂堂正正的交手,蒙人也要損失不少。所以蒙人不會擅自開戰。但這隻是一般情況而言,若是咱們總教直接被人端了,就該另當別論了。”王處一說道。
這就和擒賊先擒王是一個道理。主帥在軍營中,兵馬才有威脅。沒了主帥,兵馬就是一盤散沙,自然也就沒了威脅。
“既如此。提前轉移一部分骨幹弟子便是,總不能教敵人一網都打盡了去。”丘處機說道。
他隻說了轉移弟子,沒提他們五人自身,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危難之機,大個的不先頂著,小個的能有幾分自保之力?而且全真五子,渾然一體,從來都是共進共退,斷沒有犧牲一個,存活他人之理。
“也隻能如此了。”王處一猶豫了一下,說道:“至於誌敬,雖說此次事件中,其誌其節都可為一眾弟子表率。但此事既因他而起,就留下來共禦外敵吧。”
丘處機點頭道:“這般也好,對他也是一次磨礪。他若能撐過了這波危難,全真教當會更加重用於他,便是造就他了。”
說到這裏,談話也就結束了,一時殿中又靜了下來。
兩人都將目光放在了畫像之中,此刻,他們內心的想法卻是一致:若是師父還在,必不致我全真陷此困境。
距丘、王二人談話又過了數日,一個四代弟子匆匆奔進了大殿,向丘處機稟報:“祈誌誠祈師伯令弟子前來傳訊,山下來了大批蒙人,現已被攔在了路口,求教該如何處理此事?”
全真五子互看了一眼,暗道:“來得好快!”
王處一卻是不驚反喜,心道:“不怕來得快,就怕來得晚。詔書既這般早便已到來,便基本不存在蒙人改動詔書的可能了。”
劉處玄向其餘四人說道:“咱們照既定計劃執行,我先回避,餘下的事情,你們自行商議處理。”說罷,便起身從側殿離開。
丘處機於是向那四代弟子吩咐道:“你去告訴誌誠,不可與蒙人起了衝突,我隨後就到。”
又轉身向郝、孫二人道:“我和王師弟下山迎接,你們在這裏主持大局,隨時準備應變。”
郝大通和孫不二應了。
丘、王二人帶了一眾弟子下得山來,粗粗一看,蒙人略有千數兵馬,臉色都是緩和下來。
這裏是終南山,全真教在山上,真起了衝突,馬匹起不了作用,算不得數。
而隻是上千蒙人的話,全真教數百弟子擺下北鬥大陣,利用地利之便,倒也勉強能夠應付了。
“哼!全真教好大的麵子,竟敢將我們攔下,不知我們是奉了王爺之命前來嗎?”此時那蒙古貴官正與全真教一名三代弟子爭執吵鬧,見了丘、王二人,立時轉了目標,怒聲問道。(未完待續。)
ps:收藏在漲,但訂閱一降再降,再這樣下去,真的難以安心碼字了。我知道很多書友都習慣了在盜網上看書,但這樣卻給不了作者任何支持。尤其是武俠類受眾小,本就成績慘淡了,受的影響就更大。所以還請手頭方便的書友,盡量給予訂閱支持。一天也就花個兩毛錢不到,一個月也就五六塊,實在不多,但對我卻意義非凡。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