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勇領著兩個兒子把鹿皮扒下來,‘毛’朝裏,釘在了倉房的木板上。等著皮子幹了,可以拿去熟出來,留著做靴子穿。鹿‘肉’什麽的,也都分開了,骨頭剔出來,隻留下‘肉’炒了吃就行。


    這些都‘弄’完,接下來就沒有顧承勇什麽事兒了。於是顧承勇洗了手,然後進屋去,跟姨母還有姨夫一家說話。文修和文齊,則是出‘門’找文韜幾個了。


    大李氏的丈夫張原明,原來是個走街竄巷的貨郎。後來攢下了一點銀錢,就在這青山村買下了幾畝地,帶著妻兒定居了下來。


    大李氏和李氏差了五歲,以前在家的時候,倆人相處的還不錯。後來大李氏一家也算是奔著李氏過來的。有個娘家人在一個村子裏,互相也是照應,故而這些年,兩姐妹相處的很好。


    大李氏一共兩兒一‘女’,大兒子張永慶,今年三十三了,媳‘婦’姓黃,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張德成、張德海,張秀娥。


    老二張永福,妻子王氏,生了一兒兩‘女’,張德興、張秀文、張秀‘玉’。老張家四五年前才搬到這個村子的,之前來往並不多,所以顧承勇跟張家,根本就不熟悉。


    昨晚吃過晚飯之後,顧承勇同兄弟們一起聊天,就打聽了一下張家的事情。所以,對於張家,顧承勇多少的也有些了解了。


    張原明帶著一家人來到青山村之後,買了幾畝地耕作著。他之前做貨郎時,認識了不少人,故而每年秋日的時候,就在這附近的一些村子收一些蘑菇木耳、鬆子核桃什麽的山貨,然後送到鎮上和縣城的牙行去。


    東北林子多,林子裏麵各種物產都比較豐富,故而張原明做這一行,也倒是不少掙錢。近幾年他老了,就把這些活,‘交’給了兩個兒子。[]


    張家每年秋天都各處收山貨,所以家裏養了一輛馬車,一輛驢車。所以平日閑著沒事的時候,張家的兩個兒子,也會做一些拉腳的活。村子裏有要去縣城或是鎮上的,就坐張家的車,給一些錢。


    所以,張家在村子裏,過得也算是還不錯的了。不過,這張原明是小生意人出身,十分能算計。收山貨的時候,經常是暗地裏坑人,明明十斤,到了他的秤上一稱,就剩下九斤了。故而,村子裏的人,不少都對張家有些不滿的。張家在村子裏,名聲也不算太好。


    顧家和張家是親戚,兩家的老太太是親姐妹,所以來往也就多一些。別看顧家老太太對待繼子那麽摳‘門’兒,可是對待娘家人,那可是大方的很。


    幾乎每個月,老太太都會把姐姐一家叫來吃飯,平日裏有什麽好東西,也都會送給姐姐一份兒。這幾年顧承勇送回家的東西,就被李氏拿了很多送給大李氏,此刻黃氏和王氏身上穿的衣裳,就是用顧承勇送回來的布匹做的。


    而張家呢,卻是一年到頭,能請顧家人吃一兩回飯就很好了。大李氏要是往妹妹這邊送點兒東西,張原明都能嘟囔好幾天,再者大李氏本身也是個小氣愛占便宜的,哪裏舍得往妹妹這邊送多少東西?。


    人情來往,也是均等的,一來二去,顧家除了老太太之外,別人都對張家很是不滿。


    顧承勇打聽出來這些,當然也就對張家的行事多了幾份了解。進屋之後,便朝著張原明點點頭,“大姨夫。”這也就算是打招呼了。


    見到顧承勇進來,張原明便笑嗬嗬的叫他坐到炕上來,“二外甥,來,到這邊來,咱麽爺們兒好好的說會兒話。”


    顧承勇瞧著張原明那個熱情勁兒,心裏卻是膩歪的慌,於是並沒有坐到炕上,隻是隨便拽了把椅子坐下。“大姨夫,外甥出‘門’年頭太長了,這才回來,之前並不知道姨母和姨夫也在村子裏住著,故而沒能去探望,還請大姨夫見諒才是。”


    “瞧你這話說的,都是正經的親戚,我們當長輩的,還能挑這些禮不成?你們剛回來,之前也是不知道,不要緊,今天這不就見到了麽?以後咱們常來常往的,越走就越近便了。”張原明笑嘻嘻的看著顧承勇,原本眼睛就不大,這麽一笑,就越發的顯著眼睛小了。


    “那是你的兩個表弟,永慶和永福,後頭的是他們倆的孩子。我看著跟你家那幾個歲數都差不多,以後經常在一塊兒玩,也算是有伴兒了。”張原明指著自己的兒孫們說道。


    張永慶、張永福二人,趕忙的個顧承勇見禮,他們身後的那些孩子,也都朝著顧承勇喊了聲伯父。鄉下人家互相稱呼時,並不願意叫一大長串的稱呼,一般都是叔叔伯伯這麽叫的。什麽堂叔堂伯,表叔表伯父的,叫起來顯得生分,不如叔叔伯伯這樣親切。


    顧承勇看了看張家的這些孩子,說實話長得還都不錯。就是那幾個男孩,有點兒閑不住,正好這時廚房的香氣飄出來了。幾個孩子就忍不住‘抽’鼻子,然後饞的直咽口水。鄉下孩子,平常日子是撈不著幾回‘肉’吃的,今日‘弄’了這麽些‘肉’食,孩子們怎麽可能不饞?


    大李氏想來也是看出來孫兒們那個樣子不太好看,於是就出聲,把三個男孩攆出去,讓他們出去跟顧家的孩子在外麵跑著玩兒。也省得大人在這說話,他們呆著不自在。


    張原明對顧承勇一直都十分熱情,不停的打聽著顧承勇在外頭這些年,都在哪裏,做了些什麽。顧承勇隻是撿著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他本來就不太愛說話的,再加上瞅著這個人總是覺得有點兒膩歪,所以話就更少了。


    張原明跟顧承勇說來了一陣子,大多都是張原明在自己說。他說起來了自己那些年在外麵當貨郎,都走過了哪裏,見過了什麽東西。又說這些年,他幫人收山貨的事情,反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能翻出來講一回。這張原明的口才還真是不錯,自己一個人,也能說的津津有味。


    顧承忠等人也在屋子裏,對於張原明說的這些,他們早就聽過多少回了。頭兩回聽著還覺得新鮮,現在早就覺得膩煩了。再者張家人,差不多每個月都要過來蹭吃蹭喝一回的,顧承忠他們,早就不把張家人當做是稀客了,也懶得再裝出熱情的模樣來。


    對於顧家人來說,張家每回來,就算是顧家人改善生活的時候。所以顧家兄弟幾個,根本就不在意張原明說什麽,就等著中午飯快點做好,大家夥跟著吃點兒好東西就行。


    就這樣,一屋子的人,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口若懸河,有的焦急等待。


    屋裏男人們都坐著說話,廚房裏,‘女’人們則是揮動著手裏的勺子鏟子,把一道道香噴噴的菜肴製作出來。


    兔‘肉’燉土豆,豬‘肉’燉粉條,再加上那些熟食也都切好裝了盤子。正房外間地中央,擺了一張桌子,好吃的都擺在了那上麵呢。廚房的鍋裏正在炒鹿‘肉’還有‘雞’蛋什麽的,隻要這幾樣炒好了,就可以開飯。


    飯菜的香氣飄出去了好遠,院子裏張家的孩子們,全都饞的口水往外流。“大哥,你進去拿點兒吃的出來行麽?這味兒太香了,我都饞的不行了。”張德海拽著哥哥懇求道。


    張德成其實也饞的受不了,他看了看外間地,這時並沒有人在,大家都在廚房裏忙活著呢。而院子裏,此時也隻有他們三個人在,文修哥幾個都出去喂馬了,這兩匹馬可是一筆不小的財產呢,也是以後幹活的好幫手,大意不得。


    文生和文傑在園子裏挖地種菜,文慶牽著牛早就出去了。文安小,文景就領著文安,跟在文生他們身後,看哥哥們挖出蚯蚓來,便找東西裝著,文生說了,‘抽’空要去釣魚。文生幾個其實也饞得慌,可是在家裏呆著,難免又要被‘奶’‘奶’罵,還不如出來幹活,也落得耳根子清淨。


    文景心裏清楚,‘奶’‘奶’一定會留出來最好的‘肉’給自己和弟弟,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倒是眼前挖蚯蚓的事情,十分吸引他,所以也不願意回去,就在園子裏蹲著看,見到蚯蚓就撿起來。


    張德成覺得,這的確是個好機會,偷‘摸’的拿出來點兒吃了,也沒人看得見。“你等一下啊,我去試試。”張德成拍了拍弟弟的腦袋,然後輕手輕腳的就進了屋。


    桌子上擺著的,都是‘肉’,張德成拚命的吞了吞口水,然後上手就去抓那熟食盤子裏的‘雞’‘腿’兒。


    “喂,你幹啥呢?”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喊道。


    張德成手一抖,‘雞’‘腿’兒差點兒就掉到了地上,他一回頭,發現是顧文菲。“你個死丫頭,突然冒出來,是想要嚇死我啊?”他把手背在身後,想要藏起來那根‘雞’‘腿’兒。


    “你偷‘肉’吃,別以為我沒看到。趕緊把‘肉’放回去,我就不說什麽了,要不然,我就喊人了啊。”文菲是個小辣椒,可是不怕張德成的。再者,她們姐妹來來回回的在外間地這麽走動,要是‘肉’少了,老太太準得說是她們姐妹嘴饞偷的,這個黑鍋,她可不能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醫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逸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逸弦並收藏農門醫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