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裏李氏領著閨‘女’整理嫁妝,廚房裏則是幾個媳‘婦’一起收拾酒席剩下的飯菜。今天做了這麽多好吃的,東西屋的那三桌其實吃的並不算很多。蔣家人來做客,不可能敞開了肚皮可勁兒吃,顧家人今天更是不能‘弄’出像是幾輩子沒吃過好東西的模樣,故而飯菜就剩下了大半。


    倒是外間地的這兩桌,本身菜的樣數就少,隻有十個菜。再加上人多,都是些半大小子,都是能吃的時候。所以外間屋的飯菜,幾乎就沒怎麽剩下。


    馮氏等人把剩菜挨樣的都規整好了,然後把碗盤刷洗幹淨,之後就各自回各自的屋子去休息了。晚上也不用太忙活,那麽多剩菜呢,隨便熱一熱吃就行。


    馮氏回到自家屋子,就見到嬌顏從鍋裏端出一些米飯還有菜來,“娘,你中午肯定是沒吃飽的,這是咱家早晨的剩飯,娘還是再吃點兒吧。”


    馮氏和吳氏幾個,中午真的是沒能坐下安穩吃飯,她們最開始要幫著上菜,後來剛坐下吃了幾口,西屋就吃完了,又要收拾桌子。馮氏忙活了大半天,就吃了幾口飯菜,說實在話,也真是餓的不輕了。


    “好,那就吃點兒。”馮氏也不用放桌子,就在鍋台邊上,隨便的扒拉幾口飯菜。“嬌兒,你中午吃飽了麽?我看著那麽多的孩子,桌子上後來連菜湯都沒了呢。”馮氏惦記著閨‘女’,就問道。


    嬌顏笑笑,“娘,我吃飽了,有大哥二哥他們呢,他們一個勁兒的幫我夾菜,我吃的‘挺’飽的。中午娘做的紅燒魚很好吃,我就著魚湯,吃了整整一碗飯呢。”


    待客的酒席上,有三樣魚,但是外間屋,隻有一樣兒,就是鯉魚剁成一段一段的燉出來。因為細鱗和鼇‘花’的數量並不多,不夠大家夥都吃的,外間屋都是自家人,所以李氏就吩咐,說是隻燉一個鯉魚就行了。(.)


    “等哪天再讓你爹他們去下網,要是‘弄’回來細鱗或是鼇‘花’,娘再好好給你們做一回。”馮氏想起來這個,覺得有點兒虧待了孩子們,所以才這麽說。


    “行啊,反正我爹還有文生哥哥他們抓魚都很有能耐的,咱們家也不缺魚吃。”嬌顏知道母親心裏想的什麽,故而就笑嘻嘻的說道。


    在鄉下,待客一定要上最好的飯菜,而且自家的孩子媳‘婦’,一般都是不能上桌的。有的人家,媳‘婦’孩子們隻能等著客人吃過飯了,然後就吃剩下的飯菜。顧家這樣已經算是不錯了,單獨做了飯菜給孩子們,隻是飯菜沒有待客那麽好而已。


    馮氏吃完了飯,就把碗就著鍋裏的水刷幹淨了,“嬌兒,你這才好些,還是去躺一會兒吧。這時候也沒啥事兒,睡一覺也好。”馮氏瞧見嬌顏在打哈欠,就勸著嬌顏去睡覺。


    嬌顏也實在是困了點兒,今天早晨雖然沒能練功,可是她已經早起習慣了,到了那個時辰就醒。之後顧承勇帶著文修他們出去練功,嬌顏卻是睡不著了,來回的在炕上烙餅。這會兒功夫,嬌顏的困勁兒上來,還真是有點兒堅持不住呢。


    “娘,我困了,去睡覺啊。”嬌顏捂著嘴,眯著眼睛回屋睡覺去了。


    馮氏這邊動手收拾了一下屋裏各處,然後就進屋,支起來繡架,開始繡東西。馮氏聽了嬌顏的建議,並沒有在繡莊拿什麽繡活回來,但馮氏是個閑不住的人,於是就準備繡一幅屏風。這些日子,馮氏‘抽’空就繡一些,目前這屏風已然繡了有一半。如果接下來有時間的話,大概再有個二十天左右,就能繡好了。


    五彩的絲線在馮氏的手裏,仿佛有了無限的生命力,一點一點的繪製出美麗的圖案。馮氏正在飛針走線之時,文芳姐妹三個,就從外麵進來了。“二伯母,我們過來跟你學針線。”文芳輕聲道。


    馮氏扭頭,瞧見了三個侄‘女’便笑了,“你們各自做各自的,要是有哪裏不懂的,就過來問我。輕一點兒,嬌兒今天‘精’神不太好睡著了,你們別‘弄’出太大的動靜兒。”


    文芳三個就輕手輕腳的進了屋子,各自找了椅子坐下,然後拿出她們帶過來的布頭和針線,開始縫製簡單的‘花’樣兒。姐妹三個對於能夠跟馮氏學習,都覺得這是難得的機會,所以都比較認真。隻見三人低著頭,一手繡‘花’撐子,一手針線的,還真是‘挺’有模樣。


    姐妹三個悶頭做針線,哪裏有不會的,就去請教馮氏。馮氏也不藏‘私’,很是盡心的教導,還時不時的繡上幾針,給她們做示範。這樣,文芳姐妹都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顧秀蘭姐妹在顧家隻住了兩晚,五月初七一早,姐妹兩個就要回家。李氏舍不得閨‘女’走,就想留閨‘女’在家多住幾天,可是秀蘭兩人卻堅決要走。“娘,家裏還有好些事情呢,孩子爹在酒樓裏看不過來,我必須的趕緊回去了。”顧秀蘭解釋道。


    “娘,我們這邊也是‘挺’忙呢,正山能陪著我回來住這兩天,已經是很不錯了,再住下去,家裏的買賣可就耽誤了呢。”她們姐妹都各自有了家,家裏都是一大攤子的事情,哪裏還能在娘家多住啊?


    顧明誠和李氏隻能搖頭歎氣,閨‘女’出‘門’子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自然是凡事都得為夫家考慮。


    李氏給兩個閨‘女’劃拉了不少家裏的東西,什麽野菜幹、小魚幹等等。“行啊,回去也好,家裏那麽多的事情呢。等著秀麗回‘門’的時候,你們姐妹都好好的在家住幾天,咱們娘們兒再好好的親香親香。”


    顧秀雲一家子來的時候,是自家趕著馬車來的,回去當然還是自己趕著車了。秀蘭家回來的時候是雇的車,現在就得先到鎮上,然後找車再回縣裏。李氏心疼閨‘女’,就吩咐讓顧承勇套車,送顧秀蘭回縣城。


    反正這幾天地裏的活不忙,顧承勇就趕著車,把秀蘭母子幾個,一路送回了縣城。


    顧秀麗的親事,到了這時候也就差著迎親上‘花’轎了。眼看離著六月初六也很近了,家裏還有不少事情沒有準備,李氏跟顧秀麗兩個成天的都有事情要忙,所以李氏倒是也沒有再難為幾個媳‘婦’。


    顧家的日子就在這樣的平靜中過去,一轉眼,就已經是半個月之後了。嬌顏早就好了,此時早已經活蹦‘亂’跳。她又恢複了之前的規律,早晨起來練功,之後就去苗素問家裏跟苗素問學醫。


    家裏幾個哥哥,輪流的護送著嬌顏往來於顧家和苗家,生怕嬌顏再遇上一些‘混’孩子被欺負。嬌顏對此表示無奈,卻又不好駁了哥哥們的麵子,隻好乖乖的讓哥哥們護送。旁人倒是也好些,可是一輪到文韜,嬌顏就頭疼。


    文韜不喜歡嬌顏出‘門’學醫,更是不喜歡秦紹遠,所以每每送嬌顏去苗家,就會跟紹遠倆人大眼瞪小眼。嬌顏無論如何努力,都沒法挽回這種場麵,心中也是十分無奈,但是又沒啥好辦法。


    偏巧,這一天顧承勇的話,算是給嬌顏解圍了。原來,顧承勇在鎮上找了個‘私’塾,就是顧承仁現在念書的那個‘私’塾。‘私’塾的夫子是一位舉人,當初也做過幾年官兒,因為不適應官場,所以就幹脆回來教書了。


    老先生名氣很大,從他學堂裏出去的,真有好幾個都考了秀才或是舉人呢。而且老先生收學生,也要看資質,要是那種笨的,就是搬了金山銀山來,老先生也是不肯收的。


    顧承勇帶著東西去拜訪過老先生,同那老先生商議好了,帶文韜還有文平文治過去考試。原本顧承勇是打算讓文修和文齊也去念書的,可是這倆不願意去。


    文修隻說自己不是念書走科舉的材料,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麵。反正他已經讀了幾年書,一般的書都能看,這樣也就夠了。文齊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兩人態度都很堅決,沒辦法,五月二十一這日,顧承勇就帶著三個兒子去了鎮上。


    文韜和文平文治以前都念過書的,都有底子,再加上三人都聰穎的很,那老先生出了些題沒難住兄弟三個,便同意將這三個都留下來了。尤其是文韜,老先生對他的才學很是欣賞,想要收文韜做弟子。


    周老先生的名氣大,所以這‘私’塾的規模也很大,裏麵有好些個夫子講課呢。能夠得周老先生的青眼,被他收為弟子悉心教導,可是這‘私’塾裏無數學生最期盼的事情。文韜來之前,就聽顧承勇說過了這些,剛剛也對這周老先生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在得知老先生願意收他為弟子時,便欣然跪拜,認了師父。


    顧承勇很是高興,當下便‘交’了三個孩子進‘私’塾的學費以及課本的費用。這‘私’塾的收費不低,每個月要收束每人三兩銀子,再加上鎮上離著村子遠,中午要在‘私’塾裏吃一頓飯,還有些零七八碎的費用,所以三個人,到最後一共‘交’了十兩銀子才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醫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逸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逸弦並收藏農門醫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