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顧承忠所說的,顧承勇和顧承義都沒有什麽意見,畢竟做兒子的供養父親,那是天經地義。-三兄弟都是十分忠厚的人,絕對不可能在這上麵虧待父親就是了。
七太爺點點頭,“明誠啊,明誠,你看看,你這三個兒子多好,你怎麽就舍得讓那個婆娘去欺負他們啊。”
事情商量至此,也就差不多了,當下七太爺就宣布了對李氏還有顧承信夫妻的懲處。“李氏身為長輩,不知慈愛,竟然被人蠱‘惑’,意圖傷害孫‘女’,實在可惡。祠堂之內眾人麵前,依舊不知悔改,執意汙蔑,罰杖責四十,跪祠堂一個月。”
“另外,李氏心思惡毒,手段殘忍,顧氏宗族,容不得這樣的媳‘婦’。從即日起,從族譜上除了李氏的名字,李氏罰跪祠堂一月之後,可由顧明誠領回,之後由顧明誠處置,但是,從今往後,顧氏族人,不再承認李氏為顧家的媳‘婦’。”
後麵這一條,可是十分厲害了,李氏被除了名,以後就不再是顧家的媳‘婦’,死了不能入祖墳,牌位不能進祠堂,以後不能受後人的香火供奉。就算是顧明誠護著李氏,不會真正休妻,其實這樣也跟休妻差不多,隻不過是李氏還能在顧家過日子,顧明誠自己維護著李氏而已了。
李氏聽見這樣的處罰,當下便心中著急,一下子暈了過去。顧明誠要開口求情,可是卻被七太爺給阻止了。“明誠,你也得想一想,老顧家這麽多沒出嫁的閨‘女’呢,這件事要是不能嚴懲李氏,以後你讓顧家的閨‘女’如何嫁人?顧家的媳‘婦’如何抬頭做人?”
顧明誠無語,隻能跌坐在地,看著妻子流淚。
“顧承信與徐氏,身為人子人媳,長輩糊塗不知勸誡,反而火上澆油,助紂為虐。罰杖責二十,罰跪祠堂七日。”
按正理來說,其實民間是不可以動用‘私’行的。但是這個年月裏,宗族的威信力,甚至比官府還要強很多。一般的情形下,出了事情都很少送官府的,都是宗族內部來處理,所以這種杖責啊,關祠堂啊,或者是什麽沉塘浸豬籠的,在宗族之中,都是很正常的手段,別人是不會質疑的。
七太爺作為顧氏一族輩分最高的人,他的話,顧氏族人自然要奉若圭皋。當下便有人上前來,按住了李氏等人,開始打。李氏因為之前已經打了二十下,所以這一次隻打二十下就行。再多了,李氏這老命也就得玩完。顧承信和徐氏,都是二十下,一頓棍‘棒’下去,隻聽見院子當中,盡是殺豬般的哀嚎之聲。李氏原本是暈了的,可是又被疼醒了。
接著,便有人將三人拎到了正堂顧氏先祖的牌位之前,讓他們跪在那裏,不許‘亂’動。之後,七太爺便率領眾人從祠堂離開。祠堂大‘門’關閉,僅僅在一側小‘門’之上,留了一個尺餘見方的小窗,從那裏可以往裏送飯食。畢竟,罰跪祠堂,可不是要餓死人,一天三頓的飯食都要送過來的。
祠堂大‘門’緊閉,外人不許進去。而李氏三人,身上都帶著傷呢,這個時候跪在‘陰’森的祠堂裏,也實在是夠他們受的了。可這是族中眾人共同商議的,七太爺親自發話,顧明誠就是再心疼妻子兒子,也是不敢說啥的。不然的話,萬一七太爺火了,要把他們送衙‘門’去怎麽辦?
齊建元領著幾個人,則是把那道婆扔在了車上,直接送去縣裏。齊家是青山村的村長,自然在縣衙裏也是有不少的熟人,那胡道婆送去,就被扔到了大老裏。
等到那胡道婆清醒之後,多方托人,幾乎‘花’光了這些年騙來的錢財,總算是留了一條命出去。可惜,胡道婆出去之後,名聲卻是已經臭了,在縣城裏‘混’不下去,隻好賣了房子,帶著剩下的家產遠遠地走了。[.超多好看小說]自然,這是後話。
而隻說眼前,七太爺等人從祠堂出來,就去了顧家。顧家分家,還需要眾人主持呢。來到了顧家,七太爺等人的見證之下,顧明誠沒辦法,隻好把家裏的銀錢等物全數拿出來,擺在眾人的麵前。眾人算了一下,原來顧家竟然還剩下現銀四百多兩,另外還有十幾吊銅錢。當然了,家裏那些值錢的物件兒什麽的,多得很。
眾人不禁都有些咋舌,沒想到顧家還能有這麽多的銀錢。鄉下日子,能有吃有穿就不錯了,沒有幾家可以攢下大筆銀子的。即便是顧家有一百多畝地,要不是有顧承勇每年往回送錢送東西的,顧家也斷然攢不下這麽多銀子。
七太爺歎了口氣,“大勇啊,你是好孩子,大家夥都明白。”別的話,沒法再說了。顧明誠夫妻做事不地道,但是事情已經到了現在的地步,再說別的,也是無濟於事了。
顧承勇三兄弟商議之下,家裏那些值錢的物件兒,大多都是留給老五娶媳‘婦’用的彩禮,這個他們兄弟是不會動的。這個,是他們這些當哥哥的,對老五的一份兒心意。
四百兩銀子,分出五十兩來,連同那些零頭,留著給顧明誠養老。老爺子還有十來畝地,那些出產就足夠日常生活用了,這些銀子,就是給他防老的。
最後剩下的這三百五十兩兩,分成五份兒,兄弟五個每人一份兒,這是他們各自分家過日子的家用。另外,家裏的豬和‘雞’什麽的,等到過年的時候,分一頭豬給顧承忠三兄弟,剩下的留著給顧承仁說媳‘婦’辦酒席,已經過年用。
至於什麽過日子用的家什,各家都還有一些,這個幹脆就誰都沒要。種地用的工具,也都各自分了一部分,家裏的牛是公用的,到時候再說。顧承勇帶回來的那兩匹還有馬車,這個自然是還歸顧承勇。
還有糧食,顧家今年秋天一共收了各類糧食一萬兩千斤左右,同時還有六七畝地的棉‘花’。這些都是自家地裏產的,至於租子,還沒有收回來呢。這一萬兩千斤的糧食,分給顧承忠三家每家三千斤,棉‘花’分給他們三分之二。至於剩下那六十畝地的租子,則是留給顧明誠以及顧承信還有顧承仁。
總得說起來,就是顧承忠三兄弟吃虧了,因為他們分到的並不是很多。不過顧承勇並不在意,好兒不吃分家飯,有本事的自己掙錢,沒本事的那是活該。而顧承忠和顧承義更是不挑揀,他們原本都做好了被淨身出戶的打算呢,如今分了地,分了銀子,已經很不錯了。
當下,顧承勇請眾人做了見證,當場寫下了分家的文書。然後顧明誠,還有七太爺等人,都在文書上簽了名字。之後,顧明誠取來了戶籍本子,‘交’給齊長文,讓他有空的時候,去把戶籍給分開。
顧承勇這時也請求顧二叔,把家裏的地契和房契取來。原來顧承勇當時置辦了這些家產之後,並沒有直接把契約帶走,而是‘交’給了顧二叔來保管著。此時所有的契約拿來,當場做了分配之後,同樣也是拜托齊長文,一起帶到縣裏,把地契和房契分開。
關於房契的所有人名字上,顧承勇特意囑咐了一句,東院的全部都寫顧明誠。這本來就是他孝敬父親的,如今老四老五可以住在裏麵,但是房子的所有人,必須是老爺子。
至於西院,顧承忠和顧承義都說寫承勇的名字,可是顧承勇不同意,愣是給分成了三份兒。
“罷了,暫時先這樣,將來咱們兄弟三個,若是哪個有本事了,就另外找地方蓋房子去。誰要是想留在這邊,就把房子算了價錢,買下來就是。”顧承勇其實並不想再住在這頭了,但暫時手裏不寬裕,也隻能將就著。
顧承忠和顧承勇兩家都男孩比較多,眼下這西院還夠三家人住的,但是將來,孩子們都娶媳‘婦’生孩子了,準定是住不開的,那時候,總得有人搬出去。不過他們三兄弟,都不是那種特別計較的人,到時候也能想出解決的辦法來。
到此,顧家就算是真正的分家了,整個過程,顧承仁並沒有說話。到了這個時候,顧承仁上前一步,直接跪在了三位哥哥的麵前,“老五謝謝三位哥哥了。”要不是三個哥哥讓著他,他哪裏能一個人獨得那麽多的和東西?這個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顧承勇伸手拽起來顧承仁,“老五啊,啥都別說了,分家了,你也是我們的弟弟。你放心,你娶媳‘婦’,我們兄弟哪個也不會站在一邊光瞅著的,該幫的,我們哪一樣也不會落下。”
承忠和承義也是跟著說了一些話,直把顧承仁說的眼淚直掉。
七太爺等人看見這分家還算圓滿,此時也就不打算再留下了,於是各自就要走。本來,像是分家這種大事,前來幫忙做見證的,都該留人家在這邊吃酒席才對。可是今天顧家鬧成了這個模樣,很顯然是不太適合了。
顧承勇當即便說,過幾天自家擺酒席,到時候請大家夥都來喝酒。
“大勇啊,你是好孩子,仁義大度,有你這樣的兒子,你爹這輩子就該知足。承忠、承義,你倆也是好樣兒的,以後好好幹活,不怕日子過不起來。咱們老顧家的男人,不怕吃苦,隻要肯出力,沒有過不好的日子。”七太爺拍著三兄弟的肩膀說道。
七太爺點點頭,“明誠啊,明誠,你看看,你這三個兒子多好,你怎麽就舍得讓那個婆娘去欺負他們啊。”
事情商量至此,也就差不多了,當下七太爺就宣布了對李氏還有顧承信夫妻的懲處。“李氏身為長輩,不知慈愛,竟然被人蠱‘惑’,意圖傷害孫‘女’,實在可惡。祠堂之內眾人麵前,依舊不知悔改,執意汙蔑,罰杖責四十,跪祠堂一個月。”
“另外,李氏心思惡毒,手段殘忍,顧氏宗族,容不得這樣的媳‘婦’。從即日起,從族譜上除了李氏的名字,李氏罰跪祠堂一月之後,可由顧明誠領回,之後由顧明誠處置,但是,從今往後,顧氏族人,不再承認李氏為顧家的媳‘婦’。”
後麵這一條,可是十分厲害了,李氏被除了名,以後就不再是顧家的媳‘婦’,死了不能入祖墳,牌位不能進祠堂,以後不能受後人的香火供奉。就算是顧明誠護著李氏,不會真正休妻,其實這樣也跟休妻差不多,隻不過是李氏還能在顧家過日子,顧明誠自己維護著李氏而已了。
李氏聽見這樣的處罰,當下便心中著急,一下子暈了過去。顧明誠要開口求情,可是卻被七太爺給阻止了。“明誠,你也得想一想,老顧家這麽多沒出嫁的閨‘女’呢,這件事要是不能嚴懲李氏,以後你讓顧家的閨‘女’如何嫁人?顧家的媳‘婦’如何抬頭做人?”
顧明誠無語,隻能跌坐在地,看著妻子流淚。
“顧承信與徐氏,身為人子人媳,長輩糊塗不知勸誡,反而火上澆油,助紂為虐。罰杖責二十,罰跪祠堂七日。”
按正理來說,其實民間是不可以動用‘私’行的。但是這個年月裏,宗族的威信力,甚至比官府還要強很多。一般的情形下,出了事情都很少送官府的,都是宗族內部來處理,所以這種杖責啊,關祠堂啊,或者是什麽沉塘浸豬籠的,在宗族之中,都是很正常的手段,別人是不會質疑的。
七太爺作為顧氏一族輩分最高的人,他的話,顧氏族人自然要奉若圭皋。當下便有人上前來,按住了李氏等人,開始打。李氏因為之前已經打了二十下,所以這一次隻打二十下就行。再多了,李氏這老命也就得玩完。顧承信和徐氏,都是二十下,一頓棍‘棒’下去,隻聽見院子當中,盡是殺豬般的哀嚎之聲。李氏原本是暈了的,可是又被疼醒了。
接著,便有人將三人拎到了正堂顧氏先祖的牌位之前,讓他們跪在那裏,不許‘亂’動。之後,七太爺便率領眾人從祠堂離開。祠堂大‘門’關閉,僅僅在一側小‘門’之上,留了一個尺餘見方的小窗,從那裏可以往裏送飯食。畢竟,罰跪祠堂,可不是要餓死人,一天三頓的飯食都要送過來的。
祠堂大‘門’緊閉,外人不許進去。而李氏三人,身上都帶著傷呢,這個時候跪在‘陰’森的祠堂裏,也實在是夠他們受的了。可這是族中眾人共同商議的,七太爺親自發話,顧明誠就是再心疼妻子兒子,也是不敢說啥的。不然的話,萬一七太爺火了,要把他們送衙‘門’去怎麽辦?
齊建元領著幾個人,則是把那道婆扔在了車上,直接送去縣裏。齊家是青山村的村長,自然在縣衙裏也是有不少的熟人,那胡道婆送去,就被扔到了大老裏。
等到那胡道婆清醒之後,多方托人,幾乎‘花’光了這些年騙來的錢財,總算是留了一條命出去。可惜,胡道婆出去之後,名聲卻是已經臭了,在縣城裏‘混’不下去,隻好賣了房子,帶著剩下的家產遠遠地走了。[.超多好看小說]自然,這是後話。
而隻說眼前,七太爺等人從祠堂出來,就去了顧家。顧家分家,還需要眾人主持呢。來到了顧家,七太爺等人的見證之下,顧明誠沒辦法,隻好把家裏的銀錢等物全數拿出來,擺在眾人的麵前。眾人算了一下,原來顧家竟然還剩下現銀四百多兩,另外還有十幾吊銅錢。當然了,家裏那些值錢的物件兒什麽的,多得很。
眾人不禁都有些咋舌,沒想到顧家還能有這麽多的銀錢。鄉下日子,能有吃有穿就不錯了,沒有幾家可以攢下大筆銀子的。即便是顧家有一百多畝地,要不是有顧承勇每年往回送錢送東西的,顧家也斷然攢不下這麽多銀子。
七太爺歎了口氣,“大勇啊,你是好孩子,大家夥都明白。”別的話,沒法再說了。顧明誠夫妻做事不地道,但是事情已經到了現在的地步,再說別的,也是無濟於事了。
顧承勇三兄弟商議之下,家裏那些值錢的物件兒,大多都是留給老五娶媳‘婦’用的彩禮,這個他們兄弟是不會動的。這個,是他們這些當哥哥的,對老五的一份兒心意。
四百兩銀子,分出五十兩來,連同那些零頭,留著給顧明誠養老。老爺子還有十來畝地,那些出產就足夠日常生活用了,這些銀子,就是給他防老的。
最後剩下的這三百五十兩兩,分成五份兒,兄弟五個每人一份兒,這是他們各自分家過日子的家用。另外,家裏的豬和‘雞’什麽的,等到過年的時候,分一頭豬給顧承忠三兄弟,剩下的留著給顧承仁說媳‘婦’辦酒席,已經過年用。
至於什麽過日子用的家什,各家都還有一些,這個幹脆就誰都沒要。種地用的工具,也都各自分了一部分,家裏的牛是公用的,到時候再說。顧承勇帶回來的那兩匹還有馬車,這個自然是還歸顧承勇。
還有糧食,顧家今年秋天一共收了各類糧食一萬兩千斤左右,同時還有六七畝地的棉‘花’。這些都是自家地裏產的,至於租子,還沒有收回來呢。這一萬兩千斤的糧食,分給顧承忠三家每家三千斤,棉‘花’分給他們三分之二。至於剩下那六十畝地的租子,則是留給顧明誠以及顧承信還有顧承仁。
總得說起來,就是顧承忠三兄弟吃虧了,因為他們分到的並不是很多。不過顧承勇並不在意,好兒不吃分家飯,有本事的自己掙錢,沒本事的那是活該。而顧承忠和顧承義更是不挑揀,他們原本都做好了被淨身出戶的打算呢,如今分了地,分了銀子,已經很不錯了。
當下,顧承勇請眾人做了見證,當場寫下了分家的文書。然後顧明誠,還有七太爺等人,都在文書上簽了名字。之後,顧明誠取來了戶籍本子,‘交’給齊長文,讓他有空的時候,去把戶籍給分開。
顧承勇這時也請求顧二叔,把家裏的地契和房契取來。原來顧承勇當時置辦了這些家產之後,並沒有直接把契約帶走,而是‘交’給了顧二叔來保管著。此時所有的契約拿來,當場做了分配之後,同樣也是拜托齊長文,一起帶到縣裏,把地契和房契分開。
關於房契的所有人名字上,顧承勇特意囑咐了一句,東院的全部都寫顧明誠。這本來就是他孝敬父親的,如今老四老五可以住在裏麵,但是房子的所有人,必須是老爺子。
至於西院,顧承忠和顧承義都說寫承勇的名字,可是顧承勇不同意,愣是給分成了三份兒。
“罷了,暫時先這樣,將來咱們兄弟三個,若是哪個有本事了,就另外找地方蓋房子去。誰要是想留在這邊,就把房子算了價錢,買下來就是。”顧承勇其實並不想再住在這頭了,但暫時手裏不寬裕,也隻能將就著。
顧承忠和顧承勇兩家都男孩比較多,眼下這西院還夠三家人住的,但是將來,孩子們都娶媳‘婦’生孩子了,準定是住不開的,那時候,總得有人搬出去。不過他們三兄弟,都不是那種特別計較的人,到時候也能想出解決的辦法來。
到此,顧家就算是真正的分家了,整個過程,顧承仁並沒有說話。到了這個時候,顧承仁上前一步,直接跪在了三位哥哥的麵前,“老五謝謝三位哥哥了。”要不是三個哥哥讓著他,他哪裏能一個人獨得那麽多的和東西?這個他自然是很清楚的。
顧承勇伸手拽起來顧承仁,“老五啊,啥都別說了,分家了,你也是我們的弟弟。你放心,你娶媳‘婦’,我們兄弟哪個也不會站在一邊光瞅著的,該幫的,我們哪一樣也不會落下。”
承忠和承義也是跟著說了一些話,直把顧承仁說的眼淚直掉。
七太爺等人看見這分家還算圓滿,此時也就不打算再留下了,於是各自就要走。本來,像是分家這種大事,前來幫忙做見證的,都該留人家在這邊吃酒席才對。可是今天顧家鬧成了這個模樣,很顯然是不太適合了。
顧承勇當即便說,過幾天自家擺酒席,到時候請大家夥都來喝酒。
“大勇啊,你是好孩子,仁義大度,有你這樣的兒子,你爹這輩子就該知足。承忠、承義,你倆也是好樣兒的,以後好好幹活,不怕日子過不起來。咱們老顧家的男人,不怕吃苦,隻要肯出力,沒有過不好的日子。”七太爺拍著三兄弟的肩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