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人在顧家,受到顧家人的隆重款待,春蘭等人可以說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領,做了幾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來。豐盛的菜肴擺在桌上,袁風林的親人瞧見了,也都是滿意的很。


    袁家人吃過了中午飯,就匆匆地離開了顧家。他們還要趕回東平縣呢,這時候往家走,大概晚間就差不多能到家了。也幸虧袁家不是住在東平縣城,而是就在東平和懷遠交界的位置,也算是離著這邊不算太遠,快一點兒往回走,倒是用不上半夜就能到家了。


    上門相看,自然是沒有留人家住下的道理,所以顧家人隻是盛情邀請對方下次再來,卻並沒有挽留人家。雙方又在門口說了一陣子的話,袁家人就坐車離開了。


    送走了袁家眾人,顧家這些人也都重新的回到了顧承義家裏。年輕人當然是各自忙各自的了,顧承勇幾兄弟,則是留下來陪老爺子聊天。老爺子今天挺高興的,中午也是喝了不少的酒,當下就扯著顧承勇說話。顧承忠等人也都沒走,大家夥在一塊兒談論著文英的親事。


    也不知道怎麽了,老爺子忽然話題一轉,就轉到了文韜的身上。“老二啊,你們家文齊都定親了,這文韜是不是也該說親啊?雖說不是你親生的,可是也不好真的就不管那孩子的終身大事啊。你說他的那個爹娘,這些年也是沒個動靜兒,那頭不著急,咱們可得為文韜打算打算不是?”


    顧承勇一聽老爺子這話,知道老爺子這是要幫著雪嬌說親事的事情了。顧承勇歎了口氣,看來,老爺子和李氏,還是疼雪嬌啊,明知道文韜不喜歡雪嬌,還是提出來了。


    “爹,文韜現在一心考科舉,我們兩口子也商議過了,暫時先不給他說親。文韜那孩子念書好,將來肯定是有出息的。他現在才十六,若是明年考了舉人,後年就要去參加春闈了。倘若春闈也能有個名次,那時候就憑著文韜,怕是不知道多少人搶著要結親呢。”


    “咱們家也沒有旁人做官,不能幫襯著文韜。兒子覺得,倒是不如那個時候,讓文韜在京中閨秀之中,選一門親事。這樣一來,也能對文韜的仕途有所幫助。”


    顧承勇這話,其實一半是為了應付老爺子,另一半也是真的這麽希望著。盡管他們已經知道了文韜的心思,但是在顧承勇夫妻看來,這樣才是對文韜最好的一條路。嬌顏跟紹遠相處的情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文韜肯定是沒啥希望的,何苦為了嬌顏再耽誤了姻緣?


    隻是文韜一直不說什麽,顧承勇夫妻也就不好先去找文韜說啥,就這麽一直僵持著。顧承勇心裏也是著急的慌,卻又沒什麽辦法。今天老爺子提出文韜的親事,顧承勇自然是說出自己心裏的看法了。


    老爺子聽了顧承勇這話,不由得歎了口氣。雪嬌的心事,其實李氏早就跟他說了。這些日子,他也一直猶豫著,該不該跟顧承勇提。提吧,顧承勇這邊未必肯答應,說不定還會暗地裏責怪老爺子多事。不提吧,這是閨女秀蘭和外孫女雪嬌的心願,他又不好就一點兒不管。老爺子琢磨了多少天,今天也是借著酒勁兒蓋臉,打算跟顧承勇說一說。


    可是聽了顧承勇這些話,老爺子還真是猶豫了起來,雪嬌的事情,到底該不該說呢?老爺子心裏盤算了半天,這才開口道,“話也不是這麽說,文韜能一路考中了舉人進士當然是最好了,可誰不知道啊,那舉人是這麽好考的麽?咱們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那些上頭啊。”


    “眼前吧,就有一樁親事,我瞧著還挺合適的。你大妹早就看好了文韜,想要把雪嬌嫁給他,大勇啊,你看看這事,能不能行?”老爺子心裏沒底,語氣也有些發虛。


    老爺子這話一出來,顧家幾兄弟也算是明白咋回事了,當下,顧承仁就搖頭,“爹,我勸你啊,這事兒你別摻合。雪嬌那丫頭是不錯,但是跟文韜,還是不相配。文韜那孩子,將來準是得說一個精通詩文的大家閨秀,那樣兩個人才能說到一起去。爹,你老可別犯糊塗。”


    顧承仁自己就是個讀書人,雖然這些年在科舉上沒有什麽建樹,但是看事情卻很是透徹。(s.)在他看來,像文韜這樣的才學,早晚都是有大出息的。<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能夠跟文韜匹配的女子,不說別的,必須得精通四書五經,能夠吟詩作賦。這樣才能夫妻和睦,幸福美滿。


    “爹,我也不瞞你說,這件事我之前就知道了。雪嬌已經跟文韜說了,文韜其實對雪嬌沒有半點兒心思。爹,這婚姻之事,勉強不得,文韜既然沒這個心思,咱們也不能強擰著啊。我的意思,雪嬌還是另外琢磨親事吧。以呂家現在的條件,以雪嬌的人品相貌,在縣城裏找個門當戶對的很是容易,沒必要非得嫁給文韜。”


    顧承勇也顧不得這話是不是傷了老爺子的麵子,就這麽十分直白的拒絕了親事。文韜是顧家養子不錯,但是文韜的親事,顧家也絕對不能仗著養育的恩情,就愣是把雪嬌塞給人家。不管文韜將來娶哪個,都得是文韜自己願意才行,顧承勇絕對不會去逼迫的。


    老爺子聽了兒子這話,也知道事情沒有什麽商量的餘地了。沒辦法,隻好歎了口氣,“算了算了,我也就是這麽提一句,成不成的,我也管不了。孩子們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老二啊,這事兒咱們就當是沒說過吧。”


    不這樣還能如何?老爺子心裏非常清楚,別看顧承勇十分敬重他,那是對父親的孝順。但並不表示,顧承勇就真的啥事情都聽他的,如今的顧家,都依仗著顧承勇過日子呢,顧承勇才是那個說話算數的人。老爺子可是不想得罪了兒子,他現在日子過得這麽舒坦,還不是有顧承勇敬重著,連帶別的兒子看在顧承勇的麵子上,才對他畢恭畢敬麽?


    要是他非得強著要把雪嬌嫁給文韜,弄不好就得把顧承勇惹火了。顧承勇要是一急眼,撒手不管他們老兩口,那他們以後,可就沒有這麽舒心自在的日子了。為了以後的日子著想,老爺子也不敢惹火了兒子啊。於是,老爺子就扶著頭,裝作喝醉了頭暈。“行了,我這也是喝多了的醉話,我先回東院躺著了,你們該幹啥幹啥。”


    老爺子說話間,就從炕上下來,然後穿了鞋就要回東院去。顧承勇幾個一看,便趕緊的扶著父親,一路送到了東院。李氏那邊也跟著回去了,伺候著老爺子上了炕躺下,然後才對眾人道,“你們也都回去歇著吧,中午都沒少喝,回去睡一覺。你爹這邊有我呢,都不用擔心。”


    顧承忠兄弟幾個當即就跟老爺子告辭,然後各自領著媳婦回家去了。等到兒子們都走了,躺在炕上的老爺子才睜開了眼睛。“你等著跟秀蘭說一聲吧,那親事不成。”


    李氏點頭,“我早就說不成的,還不是秀蘭不死心?行了,咱們能做的都做了,雪嬌跟文韜沒那個緣分,咱們也強求不來。就是老二真的肯聽咱們的話,應下了親事,把雪嬌和文韜愣是綁一塊兒過日子,以後這倆孩子也過不好。姻緣姻緣,總得有那個緣分,不然的話,那就不是姻緣了,是孽緣。”


    “我看著,雪嬌那丫頭這兩天好像是也歡快多了。小丫頭片子,心裏存不住那些事兒,過些時候也就好了。等著讓大閨女好好的給雪嬌琢磨個親事,找個條件好人也好的,說不定雪嬌也就同意了呢。”李氏倒是看得很開,反過來勸老爺子了。


    老兩口在一起商議了一陣子,也就把這件事拋開不管了。而顧承勇那邊,根本也就沒跟馮氏文韜他們提起這些來。事情就這麽過去,誰都不去想它,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文齊和文平出門去收購棉花,紹遠和嬌顏在九月初四去藥坊配藥。之後,紹遠又帶了人,去府城采購回來大批的藥材。同時帶回來的,果然有兩個府城醫館的夥計。就像嬌顏說的一樣,藥坊接下來肯定是會非常忙,韓管事一個人也的確是忙不開。再者,紹遠也覺得,把藥坊所有的事情都教給韓管事一個人,的確是有些不妥當。


    醫館過來的兩個夥計,都是在醫館做的不錯十分出色的。雖然到了藥坊,一時半刻的不太適應,但是倆人都年輕,學的也快,沒幾天,也就上手了。之後,紹遠就把藥坊裏的事情做了明確的分工,韓管事隻負責工人的管理,另外兩個夥計,一個負責庫房,一個負責往外出藥等。


    韓管事對於紹遠的安排很是不滿意,這樣一來,他的權利就受到了很大的限製。可是他的不滿意,卻隻能是埋在心裏,不能表露出來。紹遠能夠從外麵整回來倆夥計分權,也能把韓管事攆出去。所以韓管事盡管是心裏特別的憋氣窩火,但是卻不敢表現出一點兒來。袁家人在顧家,受到顧家人的隆重款待,春蘭等人可以說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領,做了幾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來。豐盛的菜肴擺在桌上,袁風林的親人瞧見了,也都是滿意的很。


    袁家人吃過了中午飯,就匆匆地離開了顧家。他們還要趕回東平縣呢,這時候往家走,大概晚間就差不多能到家了。也幸虧袁家不是住在東平縣城,而是就在東平和懷遠交界的位置,也算是離著這邊不算太遠,快一點兒往回走,倒是用不上半夜就能到家了。


    上門相看,自然是沒有留人家住下的道理,所以顧家人隻是盛情邀請對方下次再來,卻並沒有挽留人家。雙方又在門口說了一陣子的話,袁家人就坐車離開了。


    送走了袁家眾人,顧家這些人也都重新的回到了顧承義家裏。年輕人當然是各自忙各自的了,顧承勇幾兄弟,則是留下來陪老爺子聊天。老爺子今天挺高興的,中午也是喝了不少的酒,當下就扯著顧承勇說話。顧承忠等人也都沒走,大家夥在一塊兒談論著文英的親事。


    也不知道怎麽了,老爺子忽然話題一轉,就轉到了文韜的身上。“老二啊,你們家文齊都定親了,這文韜是不是也該說親啊?雖說不是你親生的,可是也不好真的就不管那孩子的終身大事啊。你說他的那個爹娘,這些年也是沒個動靜兒,那頭不著急,咱們可得為文韜打算打算不是?”


    顧承勇一聽老爺子這話,知道老爺子這是要幫著雪嬌說親事的事情了。顧承勇歎了口氣,看來,老爺子和李氏,還是疼雪嬌啊,明知道文韜不喜歡雪嬌,還是提出來了。


    “爹,文韜現在一心考科舉,我們兩口子也商議過了,暫時先不給他說親。文韜那孩子念書好,將來肯定是有出息的。他現在才十六,若是明年考了舉人,後年就要去參加春闈了。倘若春闈也能有個名次,那時候就憑著文韜,怕是不知道多少人搶著要結親呢。”


    “咱們家也沒有旁人做官,不能幫襯著文韜。兒子覺得,倒是不如那個時候,讓文韜在京中閨秀之中,選一門親事。這樣一來,也能對文韜的仕途有所幫助。”


    顧承勇這話,其實一半是為了應付老爺子,另一半也是真的這麽希望著。盡管他們已經知道了文韜的心思,但是在顧承勇夫妻看來,這樣才是對文韜最好的一條路。嬌顏跟紹遠相處的情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文韜肯定是沒啥希望的,何苦為了嬌顏再耽誤了姻緣?


    隻是文韜一直不說什麽,顧承勇夫妻也就不好先去找文韜說啥,就這麽一直僵持著。顧承勇心裏也是著急的慌,卻又沒什麽辦法。今天老爺子提出文韜的親事,顧承勇自然是說出自己心裏的看法了。


    老爺子聽了顧承勇這話,不由得歎了口氣。雪嬌的心事,其實李氏早就跟他說了。這些日子,他也一直猶豫著,該不該跟顧承勇提。提吧,顧承勇這邊未必肯答應,說不定還會暗地裏責怪老爺子多事。不提吧,這是閨女秀蘭和外孫女雪嬌的心願,他又不好就一點兒不管。老爺子琢磨了多少天,今天也是借著酒勁兒蓋臉,打算跟顧承勇說一說。


    可是聽了顧承勇這些話,老爺子還真是猶豫了起來,雪嬌的事情,到底該不該說呢?老爺子心裏盤算了半天,這才開口道,“話也不是這麽說,文韜能一路考中了舉人進士當然是最好了,可誰不知道啊,那舉人是這麽好考的麽?咱們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到那些上頭啊。”


    “眼前吧,就有一樁親事,我瞧著還挺合適的。你大妹早就看好了文韜,想要把雪嬌嫁給他,大勇啊,你看看這事,能不能行?”老爺子心裏沒底,語氣也有些發虛。


    老爺子這話一出來,顧家幾兄弟也算是明白咋回事了,當下,顧承仁就搖頭,“爹,我勸你啊,這事兒你別摻合。雪嬌那丫頭是不錯,但是跟文韜,還是不相配。文韜那孩子,將來準是得說一個精通詩文的大家閨秀,那樣兩個人才能說到一起去。爹,你老可別犯糊塗。”


    顧承仁自己就是個讀書人,雖然這些年在科舉上沒有什麽建樹,但是看事情卻很是透徹。在他看來,像文韜這樣的才學,早晚都是有大出息的。能夠跟文韜匹配的女子,不說別的,必須得精通四書五經,能夠吟詩作賦。這樣才能夫妻和睦,幸福美滿。


    “爹,我也不瞞你說,這件事我之前就知道了。雪嬌已經跟文韜說了,文韜其實對雪嬌沒有半點兒心思。爹,這婚姻之事,勉強不得,文韜既然沒這個心思,咱們也不能強擰著啊。我的意思,雪嬌還是另外琢磨親事吧。以呂家現在的條件,以雪嬌的人品相貌,在縣城裏找個門當戶對的很是容易,沒必要非得嫁給文韜。”


    顧承勇也顧不得這話是不是傷了老爺子的麵子,就這麽十分直白的拒絕了親事。文韜是顧家養子不錯,但是文韜的親事,顧家也絕對不能仗著養育的恩情,就愣是把雪嬌塞給人家。不管文韜將來娶哪個,都得是文韜自己願意才行,顧承勇絕對不會去逼迫的。


    老爺子聽了兒子這話,也知道事情沒有什麽商量的餘地了。沒辦法,隻好歎了口氣,“算了算了,我也就是這麽提一句,成不成的,我也管不了。孩子們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老二啊,這事兒咱們就當是沒說過吧。”


    不這樣還能如何?老爺子心裏非常清楚,別看顧承勇十分敬重他,那是對父親的孝順。但並不表示,顧承勇就真的啥事情都聽他的,如今的顧家,都依仗著顧承勇過日子呢,顧承勇才是那個說話算數的人。老爺子可是不想得罪了兒子,他現在日子過得這麽舒坦,還不是有顧承勇敬重著,連帶別的兒子看在顧承勇的麵子上,才對他畢恭畢敬麽?


    要是他非得強著要把雪嬌嫁給文韜,弄不好就得把顧承勇惹火了。顧承勇要是一急眼,撒手不管他們老兩口,那他們以後,可就沒有這麽舒心自在的日子了。為了以後的日子著想,老爺子也不敢惹火了兒子啊。於是,老爺子就扶著頭,裝作喝醉了頭暈。“行了,我這也是喝多了的醉話,我先回東院躺著了,你們該幹啥幹啥。”


    老爺子說話間,就從炕上下來,然後穿了鞋就要回東院去。顧承勇幾個一看,便趕緊的扶著父親,一路送到了東院。李氏那邊也跟著回去了,伺候著老爺子上了炕躺下,然後才對眾人道,“你們也都回去歇著吧,中午都沒少喝,回去睡一覺。你爹這邊有我呢,都不用擔心。”


    顧承忠兄弟幾個當即就跟老爺子告辭,然後各自領著媳婦回家去了。等到兒子們都走了,躺在炕上的老爺子才睜開了眼睛。“你等著跟秀蘭說一聲吧,那親事不成。”


    李氏點頭,“我早就說不成的,還不是秀蘭不死心?行了,咱們能做的都做了,雪嬌跟文韜沒那個緣分,咱們也強求不來。就是老二真的肯聽咱們的話,應下了親事,把雪嬌和文韜愣是綁一塊兒過日子,以後這倆孩子也過不好。姻緣姻緣,總得有那個緣分,不然的話,那就不是姻緣了,是孽緣。”


    “我看著,雪嬌那丫頭這兩天好像是也歡快多了。小丫頭片子,心裏存不住那些事兒,過些時候也就好了。等著讓大閨女好好的給雪嬌琢磨個親事,找個條件好人也好的,說不定雪嬌也就同意了呢。”李氏倒是看得很開,反過來勸老爺子了。


    老兩口在一起商議了一陣子,也就把這件事拋開不管了。而顧承勇那邊,根本也就沒跟馮氏文韜他們提起這些來。事情就這麽過去,誰都不去想它,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文齊和文平出門去收購棉花,紹遠和嬌顏在九月初四去藥坊配藥。之後,紹遠又帶了人,去府城采購回來大批的藥材。同時帶回來的,果然有兩個府城醫館的夥計。就像嬌顏說的一樣,藥坊接下來肯定是會非常忙,韓管事一個人也的確是忙不開。再者,紹遠也覺得,把藥坊所有的事情都教給韓管事一個人,的確是有些不妥當。


    醫館過來的兩個夥計,都是在醫館做的不錯十分出色的。雖然到了藥坊,一時半刻的不太適應,但是倆人都年輕,學的也快,沒幾天,也就上手了。之後,紹遠就把藥坊裏的事情做了明確的分工,韓管事隻負責工人的管理,另外兩個夥計,一個負責庫房,一個負責往外出藥等。


    韓管事對於紹遠的安排很是不滿意,這樣一來,他的權利就受到了很大的限製。可是他的不滿意,卻隻能是埋在心裏,不能表露出來。紹遠能夠從外麵整回來倆夥計分權,也能把韓管事攆出去。所以韓管事盡管是心裏特別的憋氣窩火,但是卻不敢表現出一點兒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醫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逸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逸弦並收藏農門醫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