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朝,果然有工部尚書提出了靖王‘私’造兵器一事。[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然後好幾位言官禦史,還有不少的官員,便紛紛參奏,指責靖王意圖不軌,心懷叵測等等。


    皇帝瞅著下麵這些官員,心裏鬧的慌,這些人怎麽沒個消停的時候呢?可是盡管心厭煩,皇帝也不得不傳旨,宣那幾個前去麒陽傳旨的欽差殿。


    那幾個人早在朝房裏等著了,他們品階不夠,是不能來早朝的,但是今天皇帝肯定會召見他們,所以都早早地等在了朝房。此時聽見宣召,這幾個人連忙來到了大殿外,然後在內‘侍’的引領下,進了大殿,給皇帝行禮跪拜後起身。


    皇帝當然是詢問起邊關的情況,幾個官員便把當時的情形都說了。他們倒是也不敢添油加醋,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呢,別再‘弄’巧成拙了。


    不過,那個趙大人,還是免不了多說幾句,“陛下,微臣認為,火炮威力巨大,乃是神兵利器,必須要由工部來監管完成才行。靖王如此作為,於律法不合,更有僭越之嫌。微臣當時便指出,不想靖王卻是惱了,將微臣等,直接趕出了麒陽。”


    皇帝在龍椅坐著,一聽說這個姓趙的官員被靖王給幹出來,眼睛裏的笑意藏不住了。果然是老四,這個桀驁不馴的兒子,連他這個父皇的麵子都不肯給呢,還能忍受別人指手畫腳?


    做得好,他的兒子,該是這樣,要是沒有點兒脾氣,哪裏能威震北疆十幾年?說起來,幾個兒子裏,最像他的,也是老四了,不管是武藝、智計、脾氣,都很像,是可惜這脾氣太倔了。


    皇帝一想到兒子寧可守在苦寒的塞外,也不肯回京來父子團聚,這心裏難免有些悵然,便歎了口氣。


    下麵這些官員,瞧見皇帝歎氣,都以為皇帝這也是生氣了呢。這下子可是來了本事,一個個爭相開口,有的說靖王意圖謀反,有的說靖王圖謀不軌,應該立即調回京城來等等。


    皇帝聽得不耐煩了,臉‘色’有些難看,當即一拍桌子,“調靖王回京,你們去守邊關?靖王統領北疆軍事,一切關於軍事的事宜,靖王都可以全權處置。<strong></strong>靖王派人研製新型火炮,還不是為了抵抗外敵?”


    “爾等守在京城,錦衣‘玉’食,享盡榮華,可知道邊關是個什麽樣子?邊關將士過得是什麽日子?他們頂風冒雪,吃沒得吃,住沒得住,還要在戰場浴血拚殺,保家衛國,他們的苦你們哪個知道?靖王研究製造武器又怎麽了?沒有神兵利器,難道讓我大齊將士,用血‘肉’之軀去抵抗外敵麽?”


    皇帝火了,他最疼愛的兒子被人指責,他哪裏還能忍得住?更何況皇帝當年身為遼王,一樣也是駐守邊疆,以心換心,又如何能體會不到兒子的苦衷?


    太子站在台階之下,瞧見皇帝勃然大怒,心暗暗慶幸,多虧昨天沒有進宮去告狀。不然,麵對皇帝怒火的人,可是他了。不過,這個時候,是他表現的時候了。於是,太子前一步,“父皇息怒,諸位大人怕是一時想岔了而已,也並不是真的對四弟有什麽看法。”


    “四弟這些年駐守邊關,立下赫赫戰功,這個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殺的。四弟既然身在那個位置,當然要為了邊關安寧著想。多了一樣神兵利器,我大齊的將士會少一些傷亡,大齊的疆土和百姓,能夠得到保護,這是好事。”


    “父皇,這等好事,不該隻是麒陽,或者北疆所獨有啊。兒臣聽聞,這新型的火炮威力巨大,實在是應該將大齊各處邊境城池,全都配備。另外,京都乃是重之重,京城守衛也該配備此物才好。”


    “隻是這麽多地方都需要,兒臣怕四弟那邊,沒法完成。還應該是讓四弟將火炮圖紙、製作過程、火‘藥’配方等等,‘交’由工部,由工部來製作才對。工部原本負責這些,各種能工巧匠多得是,總四弟那邊強太多了。”


    “父皇,諸位大人也是一片好心,隻是沒說清楚罷了。為了我大齊興旺,為了邊疆的安寧,還請父皇同意,讓四弟將火炮的製造方式,‘交’給工部。當然了,四弟那邊,依舊是可以繼續製造的。”


    太子昨晚跟那幾個心腹商議了一下,想要禁止靖王製造火炮很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麽隻能讓靖王把製作方法‘交’。這樣一來,工部可以研究製造,太子的手裏,也等於有了一批神兵利器。


    太子這樣提議,隨即有不少的官員紛紛附和。眾人一致懇求,讓皇帝下旨,命令靖王‘交’火炮的製造方法,尤其是火‘藥’的配方等。


    皇帝想了想,覺得這其還是有些不太妥當。還沒等皇帝再說什麽呢,外頭有內‘侍’進來,“陛下,靖王派人,送來奏折。”


    靖王總攬北疆軍事,又是親王,他的奏折,可以不用走兵部,而是直接投遞到皇帝手。皇帝一聽說有靖王的奏折送來,直接讓人送到麵前,等到皇帝展開奏折看完,卻是麵‘色’一變,‘陰’沉了許多。“工部?工部現在自顧不暇了,還想著為大齊製造火炮?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方大人這時出列,“陛下,微臣在此。”


    “靖王奏,說是北遼竟然出現了火炮,與咱們工部送過去的一模一樣。你速速帶人查察此事,務必要查清楚,為什麽我大齊辛辛苦苦研製出來的火炮,北遼竟然也可以有?而且還是完全相同,這其定然是有緣故。給朕查,是把工部翻個底朝天,也要查明此事。”


    皇帝火了,這擺明了是有人將火炮的製作方法泄‘露’出去的,不然以北遼的條件,根本不可能研製成功。朝廷裏竟然有北遼的‘奸’細,這個認知,讓皇帝震怒無,故而一定要嚴查此事。


    底下的吳大人和趙大人等幾個,這時可嚇壞了,剛剛他們真是沒說這一段兒。因為當時是一個不起眼的將領所說,他們都以為,那是胡扯的。指不定是靖王派工匠仿製,然後拿來嚇唬他們,所以誰也沒放在心。


    幾個人萬萬沒想到,靖王的奏折來的這麽快,而且直接捅破了此事。這時,這幾個人,尤其是那位趙大人的臉‘色’,可不太好看了。他昨天都沒有向太子稟報呢,這下壞了,太子的大事都被攪合了,自己這回可是罪過不輕。


    趙大人思及至此,知道今天這件事怕是不能善罷甘休了,於是便直接跪下,口說道,“陛下,微臣當時也見過靖王所說的火炮了,臣以為,北遼斷然不可能製造出這等神兵利器。那兩‘門’火炮,怕是靖王讓人仿製的,所以才會一模一樣。”


    “靖王這分明是怕朝廷下旨,讓他‘交’出火炮改良的方法,所以才會倒打一耙,汙蔑工部啊。陛下,還請陛下明察。”姓趙的跪在地,不停磕頭。


    工部尚書、‘侍’郎等人這時也反應過來,都趕緊跪下,口言道,“陛下,工部眾人,忠心耿耿,斷然做不出泄‘露’消息,勾結敵國的事情啊,還請陛下明察。”


    皇帝瞅著地這些人,沉默不語,他當然是相信兒子的,可是這事情實在太過蹊蹺了,他心裏也有些疑‘惑’。“大理寺卿,兵部尚書,此事‘交’由你二人共同處置,派人前去麒陽城,迅速查明事情真相。另外,工部也不可放過,依舊還是要查的,若是查出‘奸’細來,朕決不輕饒。”


    別的事情都可以原諒,唯獨‘奸’細這種事情,必須嚴查到底。這是一個國家的尊嚴所在,若是任由別國‘奸’細在堂堂帝都存在,別說是皇帝,是大齊的臉麵,也都不用要了。


    方大人,還有兵部尚書前,“臣等定然竭盡全力,查察此事,務必查出事情的真相。”他們也清楚事情的嚴重‘性’,這種事情,必須嚴查到底的。


    皇帝長出了一口氣,然後又道,“靖王在奏折說了,馬又到北遼北狄‘騷’擾邊境的時刻,邊關將士缺糧少衣。雖然已經下令各處趕製冬衣,可是戍邊將士人多,恐怕還是不夠,請求從朝調集一部分糧草衣物等。”


    “此事‘交’由戶部去做,迅速籌備糧餉軍資等等,然後派人送往邊關。總不能讓邊關將士們,挨餓受凍的抵抗外敵入侵吧?最起碼,也得吃飽穿暖,才能有力氣打仗。去吧,先把這件事辦好了再說,至於說是改良火炮的事情,再議。”


    這一早晨議事下來,皇帝也是有些累了,幸虧是用了嬌顏送來的丹‘藥’,皇帝這半年來調養的‘精’神體力都好了太多,不然,他真是沒多少‘精’神處理朝政的。最近他一直把太子帶在身邊,讓太子陪著他處理政事,也是為了好好培養太子。不管怎麽樣,太子都是正統,隻要他沒什麽大錯,這大齊的江山,還是要‘交’到太子手裏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醫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逸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逸弦並收藏農門醫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