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遠和嬌顏的婚事一‘波’三折,婚期改了又改,好歹的這一次,總算沒有再出現別的事情。(.好看的小說。wщw.更新好快。新九月二十二這日,是定好了發冊的日子,顧家人千等萬盼的,總算是盼到了這一天。
九月二十二一大早,顧家這邊就裏裏外外預備妥當,永安伯府大‘門’外設了幕次,正廳裏擺了香案。顧家上下人等全都打起‘精’神來,準備迎接大婚的正副使。顧承勇和馮氏,更是按照自己的身份,穿上了正式的服飾,準備迎接。
辰時初,宮中先是派了十來名‘女’官過來,幫嬌顏梳妝打扮,等待發冊。皇太後身邊的一位‘女’官袁姑姑,作為宮中選派的內官,特地過來幫忙的。
到了辰時末,京城中一些跟顧家相處不錯的外命‘婦’,也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顧家。安家、朱家、方家,還有馮氏新近結識的一些侯夫人伯夫人,全都盛裝前來,為嬌顏賀喜。
巳時初,朝廷所選,勇親王大婚的正副使率人,由鼓樂開道,浩浩‘蕩’‘蕩’來到了永安伯府。此時,便由袁姑姑上前,引領正副使等人,進了伯府,一路來到正廳。
來到了伯府正廳,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二人,作為大婚的正副使,一人持節,一人捧冊,分別立於香案南側和東側,然後將金冊授予袁姑姑。男‘女’畢竟有別,正副使是不宜直接向嬌顏發冊的。
袁姑姑接了金冊,有顧府的禮者引領,來到中堂。這禮者也不是旁人,正是嬌顏的義母方氏。
中堂上也擺了香案,袁姑姑和方氏立於香案的左右。這時有宮中‘女’官請出嬌顏,來到了香案之前。嬌顏朝著香案跪下,然後四拜行禮。
此時袁姑姑宣讀金冊,宣讀之後,將金冊‘交’給方氏,方氏再將金冊‘交’予嬌顏手中。那金冊真的是用金子打造,非常沉重,嬌顏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嬌顏既然已經接了金冊,就表示朝廷認可了嬌顏的身份,從此時起,嬌顏就是正經的勇親王妃了。故而此時,中堂內的下人連忙撤去了香案,設妃座。嬌顏端坐其上,前來賀喜的外命‘婦’,還有正副使等人,全都在庭中向勇親王妃行四拜禮。(.棉、花‘糖’小‘說’)
禮畢,發冊的儀式就算結束,這時鼓樂再次響起。
照著朝廷的規矩,親王妃發冊,同樣也是要下禮的。所有的禮物也都隨著正副使一同來到,此時便擺在了伯府正廳之上。而禮單,則是‘交’由伯府的禮者,也就是方氏保管。
這一份禮,其實也不是旁的,就是嬌顏出嫁時,所需要穿著的衣服和配飾。嬌顏是嫁入皇家,所有一切,都是皇家來準備,包括嫁衣。自然,嬌顏的嫁衣,可不是普通的嫁衣,那是按照親王妃的規製,特意定製的。
看著大廳裏一件一件華貴非常,象征著身份和地位的衣飾,顧家眾人心裏,一種驕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顧家,竟然出來了一位王妃,這可是老顧家曆代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事呢。
發冊完畢,顧家照例是要設宴款待正副使以及前來賀喜的客人的,於是就在正廳和中堂都擺了宴席,分別款待眾人。顧承勇好馮氏也是各自領著兒子媳‘婦’,歡天喜地的招待眾人。
這些沒有嬌顏什麽事情,她接受了眾人的跪拜之後,就由‘女’官陪同,回自己的住處去了。對於這些規矩禮節,嬌顏也是這兩天才惡補的。知道今天紹遠不會出現,說實話嬌顏還真是有點兒遺憾。不過,隻要一想到,再有幾天,她就可以嫁給紹遠,嬌顏還是‘挺’開心的。
伯府這邊,擺宴席招待來客,眾人歡歡喜喜慶賀著。而這時的勇親王府,卻是來了幾位紹遠意想不到的客人。“父皇,您怎麽出宮來了?還做這般打扮?”紹遠看著眼前做尋常百姓打扮的永康帝,驚訝不已。
永康帝笑笑,“遠兒,快過來見見,這幾位就是你的舅舅。”他伸手朝後麵指了指。
紹遠這才注意到,永康帝身後,跟著幾個人,此時正用‘激’動歡喜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紹遠已經聽父親說過,當年苗家的人並沒有死,被父親救了之後,就送走了。想來,舅舅們這是接到了消息,特意趕來相見的。
紹遠心中一酸,幾步來到這幾個人的麵前,屈膝便要跪下,“甥兒拜見幾位舅舅。”
來的那幾個人一見紹遠這樣,嚇了一跳,連忙伸手扶住紹遠,“使不得使不得,哪裏有王爺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跪下的?”苗家再輝煌,也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如今他們都是普通百姓,哪裏還能受紹遠的禮?那邊皇帝還看著呢。
一個看上去不到五十歲的男子,顫抖著手扶著紹遠,“這就是小妹的兒子?快,抬起頭來,讓我們看看,看看小妹的骨‘肉’。”那人說著,眼圈兒就紅了。
紹遠抬起頭來,看著麵前這幾位臉上帶著關切欣慰歡喜等表情的男子,心中的‘激’動也是有些控製不住。“娘親舅大,不管孩兒是什麽身份,在舅舅的麵前,永遠都是孩子。”眼前的人,就是母親的兄長們,是自己的親舅舅,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對麵這幾個人此時才算是看清了紹遠的容貌,說實在的,紹遠的相貌上,有七八分都隨了靖王,僅有兩三分像苗素問的地方。眾人依舊從這兩三分之中,瞧見了苗素問的影子,幾個大男人,都忍不住落下淚來。
“孩子,我是你大舅,這是你二舅三舅四舅。自從得到消息,說是我們的小妹還活著,而且還有了一個兒子,我們這幾個,就趕緊收拾了東西,往京城來。總算是見到我們家外甥了,好,好啊,果然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好,真好。”
當年的宰相苗良驥,有四子兩‘女’,長‘女’苗婉容,嫁給了惠帝成了皇後。長子苗弘哲、次子苗弘昌、三子苗弘泰,四子苗弘嘉,都是出了名的學識出眾、才華橫溢之人。小‘女’兒苗婉如從小就聰慧非常,後來又拜了神醫為師,學得一身絕世醫術。
遼王起兵之後,苗婉容同丈夫一起燒死在皇宮之中。苗家四兄弟在靖王的幫助下,離開京城,帶著族人隱姓埋名,歸隱田園。
這些年,四兄弟一直都在打聽小妹妹婉如的下落,卻是始終沒有什麽消息。直到永康帝派人找到了他們,把苗素問的消息告知,他們才知道,原來小妹婉如沒死,並且還跟靖王生下了一個兒子。
此時的苗氏族人,已經不再姓苗了,他們改了姓氏,姓田。苗這個姓氏,隻存在於他們的心裏,卻是再也不敢向外提起。
田家人這些年一直生活在湖廣荊州府西北的大山之中,最初幾年墾荒種地,後來族中的男子,也漸漸地開始出外經商。這些年的努力之下,田家的日子,倒是過得也還可以了。
一聽說小妹和外甥的下落,田弘哲可就忍不住了,連忙派人出去將在外經商的老三老四都找了回來,眾人商議之後,便動身前往京城。荊州府距離京城不下於萬水千山,期間更有多處大山,山路難行,田家人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算是來到了京城。
順利來到闊別多年的京師,田家眾人也是諸多感慨。不過他們也顧不得什麽傷感了,而是依照當初送信人留下的方法,找到了永康帝的親信尉遲達,再通過尉遲達,見到了永康帝。
當年永康帝跟苗素問情投意合,與苗家一眾兄弟,更是投緣,經常向幾位兄長討教學問。故人見麵,自然是有無數的話要說。永康帝也明白,田弘哲等人最想見的,是紹遠,於是就直接帶他們過來了。
聽了舅舅和父親的一番敘述,紹遠這才‘弄’明白了整個的過程,“幾位舅舅不遠千裏而來,紹遠不勝惶恐,該是紹遠前去探望舅舅們的啊。這一路山水阻隔困難重重,舅父的一片心意,紹遠感‘激’不盡。”紹遠說著,眼中也是有些酸澀,這些都是他至親的親人,若是母親也在該多好,就能跟舅舅們相見了。
田弘哲已經得知,苗素問飄然遠去的消息。對於自家這個小妹妹的個‘性’,他們幾個兄弟都是熟知的。此時見到紹遠難過的模樣,就知道他這是想到苗素問了。“孩子,別難受,怕是我們兄弟和你母親見麵的時機還沒到。不急,總有機會見麵的,隻要大家還都在就好,這就很好了。”
被舅舅這麽勸著,紹遠的心裏倒是好受了不少,“舅舅,這一回家裏來了多少人啊?難道就隻有你們四位麽?”
那邊,田弘嘉笑了,“怎麽可能啊?我們這些人,歲數也都不小了,這麽遠的路,沒有年輕人護送,哪裏能走來?還有好多人呢,都是你的表哥表弟們,沒讓他們過來,都在客棧裏等著呢。”
田家也是大家族了,不論旁支,隻說田弘哲兄弟幾個,就有兒子十幾個。這一次聽說要進京,家裏的男孩子們爭著要來,最後就帶了幾個年歲大一些,做事穩當周全的出來。因為不曉得紹遠這邊的情形,所以就隻有這四兄弟先過來了。
九月二十二一大早,顧家這邊就裏裏外外預備妥當,永安伯府大‘門’外設了幕次,正廳裏擺了香案。顧家上下人等全都打起‘精’神來,準備迎接大婚的正副使。顧承勇和馮氏,更是按照自己的身份,穿上了正式的服飾,準備迎接。
辰時初,宮中先是派了十來名‘女’官過來,幫嬌顏梳妝打扮,等待發冊。皇太後身邊的一位‘女’官袁姑姑,作為宮中選派的內官,特地過來幫忙的。
到了辰時末,京城中一些跟顧家相處不錯的外命‘婦’,也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了顧家。安家、朱家、方家,還有馮氏新近結識的一些侯夫人伯夫人,全都盛裝前來,為嬌顏賀喜。
巳時初,朝廷所選,勇親王大婚的正副使率人,由鼓樂開道,浩浩‘蕩’‘蕩’來到了永安伯府。此時,便由袁姑姑上前,引領正副使等人,進了伯府,一路來到正廳。
來到了伯府正廳,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二人,作為大婚的正副使,一人持節,一人捧冊,分別立於香案南側和東側,然後將金冊授予袁姑姑。男‘女’畢竟有別,正副使是不宜直接向嬌顏發冊的。
袁姑姑接了金冊,有顧府的禮者引領,來到中堂。這禮者也不是旁人,正是嬌顏的義母方氏。
中堂上也擺了香案,袁姑姑和方氏立於香案的左右。這時有宮中‘女’官請出嬌顏,來到了香案之前。嬌顏朝著香案跪下,然後四拜行禮。
此時袁姑姑宣讀金冊,宣讀之後,將金冊‘交’給方氏,方氏再將金冊‘交’予嬌顏手中。那金冊真的是用金子打造,非常沉重,嬌顏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嬌顏既然已經接了金冊,就表示朝廷認可了嬌顏的身份,從此時起,嬌顏就是正經的勇親王妃了。故而此時,中堂內的下人連忙撤去了香案,設妃座。嬌顏端坐其上,前來賀喜的外命‘婦’,還有正副使等人,全都在庭中向勇親王妃行四拜禮。(.棉、花‘糖’小‘說’)
禮畢,發冊的儀式就算結束,這時鼓樂再次響起。
照著朝廷的規矩,親王妃發冊,同樣也是要下禮的。所有的禮物也都隨著正副使一同來到,此時便擺在了伯府正廳之上。而禮單,則是‘交’由伯府的禮者,也就是方氏保管。
這一份禮,其實也不是旁的,就是嬌顏出嫁時,所需要穿著的衣服和配飾。嬌顏是嫁入皇家,所有一切,都是皇家來準備,包括嫁衣。自然,嬌顏的嫁衣,可不是普通的嫁衣,那是按照親王妃的規製,特意定製的。
看著大廳裏一件一件華貴非常,象征著身份和地位的衣飾,顧家眾人心裏,一種驕傲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顧家,竟然出來了一位王妃,這可是老顧家曆代以來從未有過的盛事呢。
發冊完畢,顧家照例是要設宴款待正副使以及前來賀喜的客人的,於是就在正廳和中堂都擺了宴席,分別款待眾人。顧承勇好馮氏也是各自領著兒子媳‘婦’,歡天喜地的招待眾人。
這些沒有嬌顏什麽事情,她接受了眾人的跪拜之後,就由‘女’官陪同,回自己的住處去了。對於這些規矩禮節,嬌顏也是這兩天才惡補的。知道今天紹遠不會出現,說實話嬌顏還真是有點兒遺憾。不過,隻要一想到,再有幾天,她就可以嫁給紹遠,嬌顏還是‘挺’開心的。
伯府這邊,擺宴席招待來客,眾人歡歡喜喜慶賀著。而這時的勇親王府,卻是來了幾位紹遠意想不到的客人。“父皇,您怎麽出宮來了?還做這般打扮?”紹遠看著眼前做尋常百姓打扮的永康帝,驚訝不已。
永康帝笑笑,“遠兒,快過來見見,這幾位就是你的舅舅。”他伸手朝後麵指了指。
紹遠這才注意到,永康帝身後,跟著幾個人,此時正用‘激’動歡喜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紹遠已經聽父親說過,當年苗家的人並沒有死,被父親救了之後,就送走了。想來,舅舅們這是接到了消息,特意趕來相見的。
紹遠心中一酸,幾步來到這幾個人的麵前,屈膝便要跪下,“甥兒拜見幾位舅舅。”
來的那幾個人一見紹遠這樣,嚇了一跳,連忙伸手扶住紹遠,“使不得使不得,哪裏有王爺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跪下的?”苗家再輝煌,也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如今他們都是普通百姓,哪裏還能受紹遠的禮?那邊皇帝還看著呢。
一個看上去不到五十歲的男子,顫抖著手扶著紹遠,“這就是小妹的兒子?快,抬起頭來,讓我們看看,看看小妹的骨‘肉’。”那人說著,眼圈兒就紅了。
紹遠抬起頭來,看著麵前這幾位臉上帶著關切欣慰歡喜等表情的男子,心中的‘激’動也是有些控製不住。“娘親舅大,不管孩兒是什麽身份,在舅舅的麵前,永遠都是孩子。”眼前的人,就是母親的兄長們,是自己的親舅舅,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對麵這幾個人此時才算是看清了紹遠的容貌,說實在的,紹遠的相貌上,有七八分都隨了靖王,僅有兩三分像苗素問的地方。眾人依舊從這兩三分之中,瞧見了苗素問的影子,幾個大男人,都忍不住落下淚來。
“孩子,我是你大舅,這是你二舅三舅四舅。自從得到消息,說是我們的小妹還活著,而且還有了一個兒子,我們這幾個,就趕緊收拾了東西,往京城來。總算是見到我們家外甥了,好,好啊,果然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好,真好。”
當年的宰相苗良驥,有四子兩‘女’,長‘女’苗婉容,嫁給了惠帝成了皇後。長子苗弘哲、次子苗弘昌、三子苗弘泰,四子苗弘嘉,都是出了名的學識出眾、才華橫溢之人。小‘女’兒苗婉如從小就聰慧非常,後來又拜了神醫為師,學得一身絕世醫術。
遼王起兵之後,苗婉容同丈夫一起燒死在皇宮之中。苗家四兄弟在靖王的幫助下,離開京城,帶著族人隱姓埋名,歸隱田園。
這些年,四兄弟一直都在打聽小妹妹婉如的下落,卻是始終沒有什麽消息。直到永康帝派人找到了他們,把苗素問的消息告知,他們才知道,原來小妹婉如沒死,並且還跟靖王生下了一個兒子。
此時的苗氏族人,已經不再姓苗了,他們改了姓氏,姓田。苗這個姓氏,隻存在於他們的心裏,卻是再也不敢向外提起。
田家人這些年一直生活在湖廣荊州府西北的大山之中,最初幾年墾荒種地,後來族中的男子,也漸漸地開始出外經商。這些年的努力之下,田家的日子,倒是過得也還可以了。
一聽說小妹和外甥的下落,田弘哲可就忍不住了,連忙派人出去將在外經商的老三老四都找了回來,眾人商議之後,便動身前往京城。荊州府距離京城不下於萬水千山,期間更有多處大山,山路難行,田家人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算是來到了京城。
順利來到闊別多年的京師,田家眾人也是諸多感慨。不過他們也顧不得什麽傷感了,而是依照當初送信人留下的方法,找到了永康帝的親信尉遲達,再通過尉遲達,見到了永康帝。
當年永康帝跟苗素問情投意合,與苗家一眾兄弟,更是投緣,經常向幾位兄長討教學問。故人見麵,自然是有無數的話要說。永康帝也明白,田弘哲等人最想見的,是紹遠,於是就直接帶他們過來了。
聽了舅舅和父親的一番敘述,紹遠這才‘弄’明白了整個的過程,“幾位舅舅不遠千裏而來,紹遠不勝惶恐,該是紹遠前去探望舅舅們的啊。這一路山水阻隔困難重重,舅父的一片心意,紹遠感‘激’不盡。”紹遠說著,眼中也是有些酸澀,這些都是他至親的親人,若是母親也在該多好,就能跟舅舅們相見了。
田弘哲已經得知,苗素問飄然遠去的消息。對於自家這個小妹妹的個‘性’,他們幾個兄弟都是熟知的。此時見到紹遠難過的模樣,就知道他這是想到苗素問了。“孩子,別難受,怕是我們兄弟和你母親見麵的時機還沒到。不急,總有機會見麵的,隻要大家還都在就好,這就很好了。”
被舅舅這麽勸著,紹遠的心裏倒是好受了不少,“舅舅,這一回家裏來了多少人啊?難道就隻有你們四位麽?”
那邊,田弘嘉笑了,“怎麽可能啊?我們這些人,歲數也都不小了,這麽遠的路,沒有年輕人護送,哪裏能走來?還有好多人呢,都是你的表哥表弟們,沒讓他們過來,都在客棧裏等著呢。”
田家也是大家族了,不論旁支,隻說田弘哲兄弟幾個,就有兒子十幾個。這一次聽說要進京,家裏的男孩子們爭著要來,最後就帶了幾個年歲大一些,做事穩當周全的出來。因為不曉得紹遠這邊的情形,所以就隻有這四兄弟先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