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五月,毅親王秦劭安的親事,可就提上日程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訪問:.。劭安和‘玉’瀅的親事年前就定下來了,時間比較充足,禮部那邊也都預備的非常妥當,倒是也不必手忙腳‘亂’,一樣一樣按部就班的來就行了。
毅親王成親,還是跟紹遠成親時一樣的規矩,該有的過程都少不了。這些事情有禮部‘操’持,宮中有淑妃主持,所以也不用別人再費什麽心。
嬌顏別說是懷孕了不宜‘操’勞,就算是沒懷孕,這些事情也輪不到她來煩心。所以嬌顏正好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在娘家住著,隻不過是派人給‘玉’瀅送去了一份不錯的添妝。
自然,顧家跟李家也即將成為親家了,伯府這邊當然也要送一份添妝禮,李家宴請的時候,顧承勇夫妻倒是也都去喝喜酒了。
五月十八,毅親王迎娶吏部‘侍’郎家的千金李‘玉’瀅,大婚的所有規矩都如同勇親王成親時一般。隻是這五月中,天氣已經很熱了,可劭安和‘玉’瀅還是要穿那麽複雜的冠服,實在是一種折磨。
毅親王迎娶,又是京城一大盛事,京中百姓紛紛跑出來看熱鬧,伯府的一些丫頭小子也被允許,出‘門’去打聽打聽情形。
嬌顏和幾位嫂子們都在伯府後‘花’園裏歇著呢,後‘花’園裏有各式的藤蘿植物,養‘花’的仆人都給搭了架子,此時坐在‘花’架之下乘涼,吃著新鮮的瓜果,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時不時的,就有小丫頭跑來,向著嬌顏等人描述著外麵迎親的情況,什麽迎親的規模啊,什麽李家那邊如何熱鬧了等等。小丫頭說,眾人也就是笑著那麽一聽,也不過是圖個樂嗬,誰也不往心裏去。
小丫頭說到後來,就提起了京城百姓的各種議論。眾人都說,這毅親王成親,好像沒有勇親王熱鬧。不管是聘禮的數量,還是‘女’方的嫁妝,都是勇親王那時要稍勝一籌。
嬌顏一聽這話,不由得皺眉,“秋菊,這話你是聽什麽人說的?有很多人都這麽說麽?”這話可是不能隨便說,一旦讓劭安聽見了,心裏犯膈應可怎麽辦?按正理來說,親王成親的規模都是一樣的。[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紹遠那時候,因為太上皇和太後賞賜了一些東西,看上去要豐厚兩分,可也不至於太過明顯啊。
至於‘女’方的嫁妝,這個也沒什麽可比‘性’,李家和顧家的情況不同,這個有啥好比的?嬌顏覺得,這個有些奇怪,不由得就要細細盤問。
小丫頭點點頭,“不少人都在議論呢,好多人都這麽說。還有人直接就說,皇帝寵愛勇親王,是要讓勇親王做太子的,毅親王當然是比不了。還有的說,隻要這一次勇親王大勝而歸,太子的位置,就跑不了是勇親王的了。”
嬌顏一聽這個,不由得大怒,“胡鬧,這都是什麽人在胡說?”她氣的伸手拍了一下桌子,小桌上的茶碗震的差點兒蹦起來,可見嬌顏這一下用了多大的力氣。
馮氏一見嬌顏發怒,不由得擔心起來,“你看看你,就是再生氣,也不好拍那桌子啊,你現在還是以前麽?這麽用力,當心抻著。”馮氏連忙上前來,輕輕的拍撫著嬌顏的後背。“你這是在生什麽氣呢?不就是些百姓拿紹遠兄弟做比較麽?這個也沒啥吧?”
嬌顏搖頭,“娘,你不懂,這不是簡單的比較。這就算是在尋常百姓家,還講究個一碗水端平呢,更何況是皇家?就怕這是有心人故意散播出來的話,為的是離間紹遠和劭安的兄弟情啊。”
“他們兩個是皇帝的兒子,如今這太子的位置又懸而未決。就怕是這些話真的讓劭安聽到,心裏係了疙瘩,那往後可就不好了。紹遠沒那個心思去爭這些,我們躲都來不及呢,要不是因為我懷了孩子,今年開‘春’,我們夫妻就要離京的。”
嬌顏心裏生氣,幹脆也就不管那些,全都說出來了。馮氏那頭一聽,這才有些害怕。自古皇權的爭鬥,都是十分殘酷的,別看眼下紹遠和劭安相處的很好,可是誰也不敢說往後啥樣啊?今天這一點點小事,指不定就成為以後兄弟相爭的起點呢。
“哎呀,那要是照你這麽說,這怕是有人故意散播出來的了?”馮氏這時才會意過來,不由得有些害怕起來。
“按正理,聘禮是禮部給預備,也要呈送給父皇過目,父皇不會讓差距太明顯。哪怕是真的有差距,也會讓禮部的人想辦法給補齊,或者是父皇自己開‘私’庫補上一些,絕對不會讓外麵的百姓看出來。這個,肯定是有問題,如果不對比聘禮單子,是絕對不會看出來差別的。”
納征禮,嬌顏雖然沒親眼去看,可是也聽說了,禮部送到李家的納征禮,跟紹遠那時送的,是同樣的數目。明麵上看去,肯定是相同的,隻是內裏裝的各‘色’物品,或許有一些差距。但是這個,絕對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看出來的。
“這件事,看來我需要找時間跟父皇說一聲了。京城裏有人心懷不軌,這是想趁著紹遠出征的機會,挑撥紹遠和劭安的兄弟情,然後達到某些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啊。”嬌顏喃喃道。
不是嬌顏太小心,而是這事情很詭異,嬌顏不得不懷疑。如今他們身處權利的最上層,一個不小心,指不定就有什麽禍事在等著了,嬌顏必須時時提高警惕才行。
馮氏聽了,也不由得歎氣,“眼前看著,咱們一家富貴風光的,榮極一時。可是有的時候仔細想一想,也是後怕,京城裏各種勢力錯綜複雜,一個不小心就要卷進去。唉,想一想,還趕不上在村子開種田舒心呢。”
“娘,嬌兒,你們也別想得這麽複雜,即便是真的有人存了壞心,皇帝畢竟是公正的。沒事兒,皇帝會有辦法處理那些別有居心的人的。”那邊,一直默不作聲的清婉,瞧著馮氏母‘女’憂心忡忡,便趕緊出言勸慰。
嬌顏勉強笑笑,“但願如此吧,這些天我總是有些提心吊膽,不知道為什麽,心裏總是不太踏實。但願,不會有什麽事情才好。”
雪梅瑾萱也都勸著嬌顏,說嬌顏這是紹遠不在家,太擔心的緣故。眾人一起開解嬌顏,好歹的嬌顏才算是放下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不過,嬌顏還是在晚間休息前,仔細琢磨著寫了一份折子,然後托人送到了尉遲府上。
紹遠不在家,嬌顏總不好進宮去見皇帝,她寫的東西想要送到皇帝跟前,就隻有拜托尉遲達了。尉遲達第二天把嬌顏的折子呈‘交’給了皇帝,皇帝看後也是鐵青著臉,好半天才恢複過來,然後就立即命人出去查訪,看看都是什麽人在胡‘亂’說。
同時,皇帝也命人暗地裏留意查探,禮部預備的兩分聘禮單子,是不是被什麽人看過謄寫,然後流傳了出去。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輕忽,不然的話,往後隻怕是會被有心人利用,那可就不好了。
當然,皇帝也在劭安夫妻過來請安時,單獨留下了劭安,囑咐了劭安幾句,讓劭安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話。
劭安雖然心裏還有些整不明白什麽情況,不過還是答應了下來,接著宮中的宴席開始,劭安就出去待客了。
秦劭安成親之後,也跟紹遠一樣,住在了宮中,最少要一個月。李‘玉’瀅雖然不如嬌顏那麽得太上皇和太後的歡心,可是也時常去鴻壽宮拜見兩位老人。同時,又因為淑妃是劭安的親娘,劭安夫妻,也時常去翠‘玉’宮陪伴淑妃。
淑妃雖然是在人前表現的很淡然,可是對於這個兒媳‘婦’,真的是沒有多少喜歡。李家家境貧寒,不能給兒子多少助力,光是這一點,就讓淑妃不喜了。更不要說,這個李‘玉’瀅,竟然還是嬌顏親手幫忙挑選的人,據說‘玉’瀅跟嬌顏關係還不錯,李家和顧家即將成為親家。
淑妃覺得,這分明就是顧家人動的手腳,他們這是想要在兒子身邊安‘插’一個眼線。基於這種種的成見,淑妃對‘玉’瀅一直都是淡淡的,並不多麽親切,但是婆婆的架子卻擺的十足。
淑妃這樣,劭安心裏難免是有些不喜,於是找了機會跟母親單獨談話,然後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媳‘婦’是自己看中娶回來的,他隻想和‘玉’瀅好好過日子,希望母親不要幹涉他的婚姻。
淑妃被兒子的態度給氣到了,她一心都是為了兒子著想啊,為什麽劭安就是不肯聽她的話呢?那個媳‘婦’,真是看不出有什麽好,長的一般,家世不起眼,這樣的人,對兒子能有什麽幫助?
母子兩個因為這件事,又鬧了個不歡而散。之後,劭安就隔著幾天,才帶‘玉’瀅去翠‘玉’宮一次。每回去了,也不過是請個安,說幾句話,之後就離開了。
淑妃對兒子這樣簡直是傷心死了,她就是搞不懂,她千辛萬苦生下來養大的孩子,怎麽現在就跟她離得原來越遠了呢?以前那個孝順聽話的孩子,跑到哪裏去了?他們母子,怎麽就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麵?
毅親王成親,還是跟紹遠成親時一樣的規矩,該有的過程都少不了。這些事情有禮部‘操’持,宮中有淑妃主持,所以也不用別人再費什麽心。
嬌顏別說是懷孕了不宜‘操’勞,就算是沒懷孕,這些事情也輪不到她來煩心。所以嬌顏正好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在娘家住著,隻不過是派人給‘玉’瀅送去了一份不錯的添妝。
自然,顧家跟李家也即將成為親家了,伯府這邊當然也要送一份添妝禮,李家宴請的時候,顧承勇夫妻倒是也都去喝喜酒了。
五月十八,毅親王迎娶吏部‘侍’郎家的千金李‘玉’瀅,大婚的所有規矩都如同勇親王成親時一般。隻是這五月中,天氣已經很熱了,可劭安和‘玉’瀅還是要穿那麽複雜的冠服,實在是一種折磨。
毅親王迎娶,又是京城一大盛事,京中百姓紛紛跑出來看熱鬧,伯府的一些丫頭小子也被允許,出‘門’去打聽打聽情形。
嬌顏和幾位嫂子們都在伯府後‘花’園裏歇著呢,後‘花’園裏有各式的藤蘿植物,養‘花’的仆人都給搭了架子,此時坐在‘花’架之下乘涼,吃著新鮮的瓜果,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時不時的,就有小丫頭跑來,向著嬌顏等人描述著外麵迎親的情況,什麽迎親的規模啊,什麽李家那邊如何熱鬧了等等。小丫頭說,眾人也就是笑著那麽一聽,也不過是圖個樂嗬,誰也不往心裏去。
小丫頭說到後來,就提起了京城百姓的各種議論。眾人都說,這毅親王成親,好像沒有勇親王熱鬧。不管是聘禮的數量,還是‘女’方的嫁妝,都是勇親王那時要稍勝一籌。
嬌顏一聽這話,不由得皺眉,“秋菊,這話你是聽什麽人說的?有很多人都這麽說麽?”這話可是不能隨便說,一旦讓劭安聽見了,心裏犯膈應可怎麽辦?按正理來說,親王成親的規模都是一樣的。[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紹遠那時候,因為太上皇和太後賞賜了一些東西,看上去要豐厚兩分,可也不至於太過明顯啊。
至於‘女’方的嫁妝,這個也沒什麽可比‘性’,李家和顧家的情況不同,這個有啥好比的?嬌顏覺得,這個有些奇怪,不由得就要細細盤問。
小丫頭點點頭,“不少人都在議論呢,好多人都這麽說。還有人直接就說,皇帝寵愛勇親王,是要讓勇親王做太子的,毅親王當然是比不了。還有的說,隻要這一次勇親王大勝而歸,太子的位置,就跑不了是勇親王的了。”
嬌顏一聽這個,不由得大怒,“胡鬧,這都是什麽人在胡說?”她氣的伸手拍了一下桌子,小桌上的茶碗震的差點兒蹦起來,可見嬌顏這一下用了多大的力氣。
馮氏一見嬌顏發怒,不由得擔心起來,“你看看你,就是再生氣,也不好拍那桌子啊,你現在還是以前麽?這麽用力,當心抻著。”馮氏連忙上前來,輕輕的拍撫著嬌顏的後背。“你這是在生什麽氣呢?不就是些百姓拿紹遠兄弟做比較麽?這個也沒啥吧?”
嬌顏搖頭,“娘,你不懂,這不是簡單的比較。這就算是在尋常百姓家,還講究個一碗水端平呢,更何況是皇家?就怕這是有心人故意散播出來的話,為的是離間紹遠和劭安的兄弟情啊。”
“他們兩個是皇帝的兒子,如今這太子的位置又懸而未決。就怕是這些話真的讓劭安聽到,心裏係了疙瘩,那往後可就不好了。紹遠沒那個心思去爭這些,我們躲都來不及呢,要不是因為我懷了孩子,今年開‘春’,我們夫妻就要離京的。”
嬌顏心裏生氣,幹脆也就不管那些,全都說出來了。馮氏那頭一聽,這才有些害怕。自古皇權的爭鬥,都是十分殘酷的,別看眼下紹遠和劭安相處的很好,可是誰也不敢說往後啥樣啊?今天這一點點小事,指不定就成為以後兄弟相爭的起點呢。
“哎呀,那要是照你這麽說,這怕是有人故意散播出來的了?”馮氏這時才會意過來,不由得有些害怕起來。
“按正理,聘禮是禮部給預備,也要呈送給父皇過目,父皇不會讓差距太明顯。哪怕是真的有差距,也會讓禮部的人想辦法給補齊,或者是父皇自己開‘私’庫補上一些,絕對不會讓外麵的百姓看出來。這個,肯定是有問題,如果不對比聘禮單子,是絕對不會看出來差別的。”
納征禮,嬌顏雖然沒親眼去看,可是也聽說了,禮部送到李家的納征禮,跟紹遠那時送的,是同樣的數目。明麵上看去,肯定是相同的,隻是內裏裝的各‘色’物品,或許有一些差距。但是這個,絕對不是普通百姓能夠看出來的。
“這件事,看來我需要找時間跟父皇說一聲了。京城裏有人心懷不軌,這是想趁著紹遠出征的機會,挑撥紹遠和劭安的兄弟情,然後達到某些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啊。”嬌顏喃喃道。
不是嬌顏太小心,而是這事情很詭異,嬌顏不得不懷疑。如今他們身處權利的最上層,一個不小心,指不定就有什麽禍事在等著了,嬌顏必須時時提高警惕才行。
馮氏聽了,也不由得歎氣,“眼前看著,咱們一家富貴風光的,榮極一時。可是有的時候仔細想一想,也是後怕,京城裏各種勢力錯綜複雜,一個不小心就要卷進去。唉,想一想,還趕不上在村子開種田舒心呢。”
“娘,嬌兒,你們也別想得這麽複雜,即便是真的有人存了壞心,皇帝畢竟是公正的。沒事兒,皇帝會有辦法處理那些別有居心的人的。”那邊,一直默不作聲的清婉,瞧著馮氏母‘女’憂心忡忡,便趕緊出言勸慰。
嬌顏勉強笑笑,“但願如此吧,這些天我總是有些提心吊膽,不知道為什麽,心裏總是不太踏實。但願,不會有什麽事情才好。”
雪梅瑾萱也都勸著嬌顏,說嬌顏這是紹遠不在家,太擔心的緣故。眾人一起開解嬌顏,好歹的嬌顏才算是放下了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不過,嬌顏還是在晚間休息前,仔細琢磨著寫了一份折子,然後托人送到了尉遲府上。
紹遠不在家,嬌顏總不好進宮去見皇帝,她寫的東西想要送到皇帝跟前,就隻有拜托尉遲達了。尉遲達第二天把嬌顏的折子呈‘交’給了皇帝,皇帝看後也是鐵青著臉,好半天才恢複過來,然後就立即命人出去查訪,看看都是什麽人在胡‘亂’說。
同時,皇帝也命人暗地裏留意查探,禮部預備的兩分聘禮單子,是不是被什麽人看過謄寫,然後流傳了出去。這種事情,絕對不能輕忽,不然的話,往後隻怕是會被有心人利用,那可就不好了。
當然,皇帝也在劭安夫妻過來請安時,單獨留下了劭安,囑咐了劭安幾句,讓劭安不要隨便聽信別人的話。
劭安雖然心裏還有些整不明白什麽情況,不過還是答應了下來,接著宮中的宴席開始,劭安就出去待客了。
秦劭安成親之後,也跟紹遠一樣,住在了宮中,最少要一個月。李‘玉’瀅雖然不如嬌顏那麽得太上皇和太後的歡心,可是也時常去鴻壽宮拜見兩位老人。同時,又因為淑妃是劭安的親娘,劭安夫妻,也時常去翠‘玉’宮陪伴淑妃。
淑妃雖然是在人前表現的很淡然,可是對於這個兒媳‘婦’,真的是沒有多少喜歡。李家家境貧寒,不能給兒子多少助力,光是這一點,就讓淑妃不喜了。更不要說,這個李‘玉’瀅,竟然還是嬌顏親手幫忙挑選的人,據說‘玉’瀅跟嬌顏關係還不錯,李家和顧家即將成為親家。
淑妃覺得,這分明就是顧家人動的手腳,他們這是想要在兒子身邊安‘插’一個眼線。基於這種種的成見,淑妃對‘玉’瀅一直都是淡淡的,並不多麽親切,但是婆婆的架子卻擺的十足。
淑妃這樣,劭安心裏難免是有些不喜,於是找了機會跟母親單獨談話,然後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媳‘婦’是自己看中娶回來的,他隻想和‘玉’瀅好好過日子,希望母親不要幹涉他的婚姻。
淑妃被兒子的態度給氣到了,她一心都是為了兒子著想啊,為什麽劭安就是不肯聽她的話呢?那個媳‘婦’,真是看不出有什麽好,長的一般,家世不起眼,這樣的人,對兒子能有什麽幫助?
母子兩個因為這件事,又鬧了個不歡而散。之後,劭安就隔著幾天,才帶‘玉’瀅去翠‘玉’宮一次。每回去了,也不過是請個安,說幾句話,之後就離開了。
淑妃對兒子這樣簡直是傷心死了,她就是搞不懂,她千辛萬苦生下來養大的孩子,怎麽現在就跟她離得原來越遠了呢?以前那個孝順聽話的孩子,跑到哪裏去了?他們母子,怎麽就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