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扶了秦氏在外間停住腳步,聽得內室裏傳出來藍如琦低微卻堅定的聲音:“祖母,孫女已經想明白了,此番一去,無論是生是死,是苦是甜,都不會有半分後悔。”
“你……你為了那麽一個狼心狗肺的賤人,連至親的父親和祖母都不顧了,連侯府小姐的身份也不要了,你要忘了祖宗嗎?”
藍老太太的嗬斥伴著濃重的怒火,說到激動處不住的咳嗽,便有丫鬟輕輕拍打勸慰著,咳了好一會才停住。然而老太太咳嗽聲一停,藍如琦又開口言道:
“祖母是至親,父親是至親,可生母懷胎十月含辛茹苦,更是至親。孫女今日說這些話要被人說是大逆不道,但生母就是生母,即便是姨娘的身份也不能掩蓋這個事實。生母要出家受苦,身為女兒,我怎能不侍奉左右,怎能不相陪同去?至於侯府小姐的身份,之於生母來講,都是微不足道。”
如瑾和秦氏對視一眼,秦氏眼中滿是濃濃的意外和不解,而如瑾深如烏墨的眸底除了震驚之外,更有深深的思慮。
如瑾知道,藍如琦說出的這番離經叛道的話,前世的自己能說出來,以前的佟秋水也能說出來,但絕對不是一向怯懦示人的藍如琦能說出來的。自藍如琦親口汙蔑她和淩慎之出府幽會之後,如瑾便覺得這位妹妹行事說話與以往大相徑庭,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而方才這幾句話,更是將她的驚訝推到了極點。
她幾乎要生出一個荒唐的想法,以為這位四妹也是和自己一樣,在某一日晨光初起的時候突然重生了,是以言行才變得如此不同,一改往昔。如若不然,藍如琦這樣的轉變又是因了什麽呢……
“微不足道?微不足道?!”藍老太太已經怒到了極點,剛剛止住的咳嗽又被刺激複發,一邊痛苦的咳著,一邊啞著嗓子數落,“我看不是侯府小姐的身份微不足道,你想說的是,你祖母我和你父親在你眼中都是微不足道吧!”
“孫女不敢,孫女並無忤逆祖母和父親的心思,隻想孝順生母而已,但求祖母成全。”藍如琦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並沒有被斥罵的膽怯和惶恐。
“你要孝順生母?好,好啊,好,既然你什麽都不顧了,我還留著你在家裏做什麽,你不稀罕當藍家的孫女,難道我還稀罕你不成?”藍老太太嘶聲罵道,“不肖的丫頭,你就隨你那寶貝生母同去,自此不再是我藍家人,是生是死不要來侯府乞求幫助!”
藍如琦叩頭的聲音在外間也聽得清晰,“多謝祖母。”
“滾!給我滾出去!別再讓我看見你!”藍老太太不知砸了什麽東西,是瓷器撞擊石磚地麵的脆響。
“孫女告退。”藍如琦告辭退出,環佩輕響,腳底無聲走出了內室。
錦簾掀開的刹那,如瑾看見她一臉的平靜安然,甚至還有一絲絲的欣喜藏在眼角,直到兩人四目相對時,她那一絲欣喜才倏忽消失不見。但如瑾沒有看錯,那的的確確是心滿意足的歡喜。
如瑾心中納悶不已,也是擔憂不已,為著藍如琦這莫名其妙的請求和歡喜。沒了侯府的庇護做支撐,年紀輕輕的姑娘家在外怎可過活?藍如琦若真是為了董姨娘而這般作態,該是有決絕之色在臉上的,又怎會是欣喜。
“四妹,方才隻聽得隻言片語,聽你的意思,是要隨著董姨娘出家修行麽?”如瑾看住她出言詢問。
藍如琦朝秦氏行了禮,垂眸道:“姐姐聽的沒錯,正是如此。生母受苦,做女兒的不能不侍奉左右。”
當著秦氏,她也不怕秦氏忌諱,顯是與從前大不一樣了。如瑾扶著母親的手稍稍用了力,示意母親不要在意,繼而朝藍如琦微微笑了一笑,說道:“董姨娘自己作惡太多,是以要去佛前滌淨身心汙濁,這是應該的,但妹妹此去卻是為何?若真是一片孝心想要照看她,身在侯府會有種種便利,送吃送穿什麽不行,豈不比你親自過去強得多。何況你口口聲聲說姨娘此去是要受苦,可這苦處,聽聞也是你跪了大半夜誠懇求來的,四妹你不覺得自己所為前後矛盾?”
藍如琦麵色如常,隻是抬眸給了如瑾一個帶著笑意的眼神。“已經說過幾次了,我的事情,不勞三姐姐掛心。自此以後我不再是侯府裏的人,三姐姐,以後再不會有董姨娘對你和太太如何,你也不必過問操心我們的事了。”
她略略一點頭,繞開秦氏和如瑾,輕輕走了出去。外間剛剛換了不久的薄氈簾子阻隔了外界寒氣,隨著她的離開,簾幕掀起,有一股秋日早晨特有的涼爽氣衝了進來,拂起如瑾水碧色裙裾如鱗波微漾。
“瑾兒,四丫頭怎會這樣行事?”秦氏眉頭深鎖,顯然亦是感受到了藍如琦的不同尋常,更因為她的反常而生出濃濃的擔憂。
如瑾嘴角彎起的笑意漸漸淡去,秋日朝陽透過雪色綾紙映進來,淡金色的光芒照亮她鴉青色纖長濃密的眼睫,卻暖不透她眸底凝聚的霜色。
“母親,不管她所為何故,為了一絕後患,還是不能讓她如願為好。她越是高興,我心裏越不踏實。”
內室裏老太太一直咳嗽不停,丫鬟們端茶倒水勸慰著,繁雜的聲音蓋過了窗外鳥雀啼鳴。如瑾扶著秦氏等在門外,待得裏頭咳嗽聲稍稍平息了一些,才掀簾進得門去。
朝老太太請了安,被吩咐坐下,秦氏扶了腰坐了,如瑾從丫鬟手中接過潤喉的清湯,親自走到床邊端給老太太飲用。屋裏檀香的氣味還是十分濃重,混雜著藥味,以及許久未曾開窗通氣的黴潮氣,吸進鼻子裏,連如瑾都要感到喉嚨不適,何況是有著病痛的藍老太太。
“您嗓子不舒服,檀香少熏一些吧?”如瑾拿著銀匙將碗中湯水遞過去,輕聲朝祖母說道。
老太太扶著胸口喘息了許久才慢慢平複下來,倚靠在迎枕上疲憊地歇著,臉色蠟黃,無有血色,眼皮沉重的半合著,勉強看了如瑾一眼,張嘴將匙中清湯喝下。
“再不熏些香氣,我這把老骨頭越發臭得讓人厭棄了。”
“祖母,誰又厭棄您呢?”如瑾又喂了她一勺湯,用帕子將灑落的湯水擦了,柔聲道,“家裏事情多些罷了,又有什麽要緊,誰生事就處置誰,您又何苦自怨自棄。孫女年紀雖輕,也知道久怨傷身的道理,您該好好的將養著才是,不必為不值得的人和事費心。”
藍老太太連番受了藍如琦的頂撞,又兼著和藍澤生氣,未免覺得心灰意冷,聽得如瑾柔聲細語的勸著,畢竟年紀大了精神又不好,也就將之前和如瑾的不快忘掉,隻為這一刻的溫情而感動。
喝著如瑾喂著的湯水,老太太長長歎了一口氣,言道:“罷了,你說得對,誰生事就處置誰,我又何苦生氣。那些個心裏已經背棄了藍家的人,我如她所願就是。”
暮年人的頹廢淒苦在此刻的藍老太太臉上暴露無遺,她再不是那個威嚴精明的藍家掌權者,而隻是一個被子孫氣壞了的普通老人。往日裏,她其實是有些富態的,紅光滿麵,身體發福,然而自從離開了青州到現在,經曆了種種事情,老人家已經消瘦了下去,顴骨高高的凸出著,焦黃色的麵皮皺紋深深,浮在骨頭上似的。
就在幾日之前,如瑾還曾因了私自出府的事情,在她跟前略微感到忐忑不安,而此時,麵對這樣的一個沒了威儀的老人,如瑾心中隻剩下憐憫了。
而憐憫,對於高高在上慣了的藍老太太來說,其實是一種折辱。如瑾垂下了眼眸,用纖長的睫毛擋住眼中不自覺生出的憐憫之色,也強迫自己硬下心腸,提起了老太太此刻最不想提起的人。
“祖母,容孫女說句不該說的話罷。”如瑾再喂一勺熱湯到祖母唇邊,低聲道,“四妹要跟著董姨娘出府去過活,您不能答應她。”
老太太將湯喝了,皺起眉頭,露出嫌惡的神情,“你莫要管這個,她要走就讓她走,藍家還少了她一個小丫頭片子不成!”
話未說完,老太太被口中未曾咽盡的湯水嗆到了,又是一陣猛烈的咳嗽,憋得臉上紫漲,如瑾和丫鬟們一陣手忙腳亂的服侍,半晌才得平息。
老人家這個樣子,如瑾卻不能不繼續提起方才的話題,扶著祖母躺下,她輕聲道:“您別和她置氣。方才我在外頭也聽得一些言語,私下思忖著不妥有二。一是咱們才到京城裏來,若是攆了四妹出去,難免讓京裏人家笑話咱們藍府。外頭人都是不知底細的,再說這種事大家都圖新鮮,即便知道她是自請出去也更願意往偏了想,咱們的臉麵還往哪裏放?”
秦氏在一旁也幫著勸說道:“婆婆您細想,一個小妾出去自然不算什麽,但是閨閣小姐被攆出去人家可要說閑話了,不管真相如何,那些心歪嘴斜的非得編排出一段故事才罷。咱們侯府是風光進京的,現下已經連遭刺客被人打了臉,再鬧出什麽小姐離府的事情來,可要連祖上的體麵都丟盡了。”
藍老太太喘著粗氣,胸腔裏發出隱隱的酷似拉風箱的聲音,聽了媳婦和孫女的話,她閉著眼睛沉默了一會才開言,“她執意丟了祖宗親族……”
“祖母,正是四妹執意如此,咱們才要好好思量。要我說四妹今日所言所行大大不同往日,怕不是抱了什麽目的才來故意激怒您的?”如瑾截住老太太的話頭,勸道,“她激著您一時動怒答應了她,一旦出得府去,她做什麽都不在祖母眼皮底下了。到那時,雖說明麵上是她和咱家斷絕了關係,可萬一她闖了什麽禍,人家還不是得記在咱們侯府頭上。”
房中隻有吉祥如意伺候著,主子們說話,討論的又是比較犯忌的事情,兩人俱都是低著頭將自己化為虛無。秦氏看看她們,才低聲言道:“婆婆,那日四丫頭汙蔑瑾兒時,念的那個詩可不是閨閣女兒該掛在口上的。”
如瑾輕手輕腳給老太太蓋好了被子,聽了秦氏的話沒再出聲。秦氏這句話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藍老太太病弱之中一時心思遲鈍,還未因如瑾的話想到什麽,那麽秦氏就是給她直白的提醒了。如瑾跪坐在床邊腳踏上垂著眼睛,暗歎母親此刻的機敏。
藍老太太果然不再提藍如琦的執意,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最終揮揮手道:“你們出去吧。”
秦氏和如瑾對視一眼,各自叮囑了老人家要好好養著,悄悄退了出去。到得外間秦氏輕聲感歎:“家裏這個樣子,老太太怎能養得好,我看她此番生病不似往日,也不知能不能好得利索了。”
如瑾朝西間看了看,裏麵有藍澤耐不住痛的哼聲斷續傳出,“聽聞父親頭疼難耐,素日最重孝道的,此時卻連祖母的病也顧不得探了。”
秦氏看都不看那邊,扶著女兒的手走了出去。外頭陽光正好,秋日裏京城的天空大多瓦藍瓦藍的,今日亦不例外。隻是天空底下的小小院落裏,正房裏病著兩個,東廂房裏有著死過人的忌諱無人踏足,西廂房裏是董姨娘的哭聲,以及藍如琦指揮丫鬟們收拾箱籠的吩咐聲。
“這個家,嗬。”秦氏低低冷笑了一聲,手指不由自主撫上已經掩不住隆起的腹部。饒是衣服再寬大,身體再單薄,月份到了,小生命的形狀亦在一日日愈發顯眼。
如瑾將手覆在母親手上,感受著母親體內生命的成長,輕聲道:“母親,咱們母女三人在一起就是家,別的人,咱們不管。”
……
隔了一日,下人很利索的將可以安置董姨娘的庵堂找到了,就在京城西郊的一個小小寺院,裏頭有幾十個姑子住著,是京城裏名頭不響但也並非默默無聞的地方。庵裏的主持說了,交一千兩銀子的香油供奉出來,以後董姨娘便是寺裏修行的人了。而且這個主持很識趣,說是絕對不會向外透露董姨娘來自何處,隻當是普通投靠的人對待。看這樣的行事做派,該是熟諳大戶人家情勢的。
對於一千兩這樣的價錢,外頭的管事哪敢做主,直接報了進來,惹得老太太又是一陣惱火,在屋裏罵了好一陣子人。[]期間藍澤又去說,銀子太多不值得這樣雲雲,繞著彎不想讓董姨娘出去,結果老太太也不罵了,直接一口答應了下來。
“一千兩我藍家難道出不起麽?不過是看她實在不配這些銀子罷了!隻要攆了她出去,家裏少個災星,一萬兩我也認。”
到得下午,一輛小車備好在外院後門,隻等董姨娘登車出府。如瑾聞訊趕去的時候,恰好看到董姨娘從廂房裏被人“請”出來,而藍如琦跟在後頭,披著鬥篷,手中提了一個小小的包裹。
“四姑娘,老太太吩咐了,隻請董姨娘一個人前去,姑娘要留在家裏。”正房屋裏走出一個傳話的丫鬟。
藍如琦愣住:“祖母不是已經答應了麽?”
兩個婆子上前隔開了她和董姨娘,惹得董姨娘一直不斷的哭泣放大了聲音,“姑娘非要隨我去幹什麽,就連我也是不要去的,一頭撞死在這裏我也不出藍家的門。”她掙紮著想往回跑,卻被引路的婆子拽住朝外拖。
須臾屋裏窗子被推開,藍老太太站在窗裏沉著臉喝道:“給你體麵你不要,休怪我狠心了。”說罷揚臉示意婆子堵她的嘴,“拉出去送走!留你一條命,不知感恩還要哭鬧不休,到了外頭若是還這般鬧騰,自己掂量著還有多少日子好活!”
窗子啪的一聲又關嚴了,院中下人噤若寒蟬,除了被堵了嘴按住仍在掙紮的董姨娘,大家都是靜悄悄的不敢出聲。藍如琦朝門窗緊合的正房看了看,緊抿了唇,提裙走了進去。
如瑾扶了碧桃的手款步走到董姨娘跟前,微微眯了眼,輕聲說道:“若不是為了給四妹和三弟一份體麵,姨娘哪裏還有命在,早被祖母一聲吩咐就除掉了,你犯了什麽過錯,難道自己沒有成算?自從做了那事的一開始,你就應該想到今日的結局。”
董姨娘嗚嗚咽咽的哼著,狠狠瞪著眼睛,如瑾揮手吩咐按住她的婆子,“將帕子拿開,讓我聽聽姨娘有何遺言。”
帕子除去,董姨娘呸的一下朝如瑾吐口水,被如瑾側身輕巧避開。“姨娘這般不甘心麽?若有本事去老太太屋裏吐口水,我才真是服了你。如今這樣,隻讓我看不上。”
董姨娘咬牙切齒,卻被婆子按住動彈不得,恨恨道:“都是我一時疏忽,都是你居心叵測算計我……”
“姨娘說誰居心叵測?當初火燒賞春廳的可是你自己!”如瑾冷聲道,“為了算計接管家事不久的母親,你那般膽大的事都做了,現在卻要責怪旁人麽。”
按住董姨娘的婆子臉色一白,知道自己聽了不該聽的事情,不免暗暗惱火,忍不住將手上力氣又加重了幾分,把火氣都撒在董姨娘身上。
碧桃看看周圍,院裏丫鬟婆子們都在幾丈之外,沒人敢湊上來探聽,於是衝著董姨娘呸了一口:“姨娘算是什麽東西,還敢罵姑娘居心叵測,我們姑娘行事光明磊落,要算計你也是抬舉了你,就你那點子伎倆配得上姑娘跟你動真格麽?窩囊了一輩子,好容易吃回豹子膽放把火,還要把簪子掉在火場裏,被滅火的小廝撿到勒索卻不敢聲張,除了一味的送錢封口沒有一點辦法,就這樣,你也配跟姑娘對嘴對舌的囂張?”
“你個賤婢……”
“我是賤婢,姨娘又是什麽好東西?比我們強到哪裏去?”碧桃搶白她,“別以為侯爺真會為了你跟老太太求情,侯爺不過看在四姑娘和三少爺麵上罷了,可憐你竟看不透這個,最後關頭還要鬧上一鬧,不給自家孩子留體麵。”
“好了,也不必跟她浪費唇舌了,和你對嘴她也是不配的。”如瑾製止了自己丫鬟的得理不饒人,朝董姨娘淡淡說道,“自己好好的走出去,不必再對自己和藍琨報什麽指望,從此以後你與藍家再無瓜葛,而三弟藍琨,即便父親再無親兒,有我在一天,他永遠別想沾惹爵位半點。這是你作惡應得的報應,自此佛前修行,你就替兒女們多多禱告求福罷。”
如瑾轉身離去,天青素帶當風而起,於明亮日光下劃出柔軟的弧度。董姨娘張口欲要叫喊,碧桃輕蔑地盯了她一眼:“姨娘若是不怕惹了老太太痛下殺手,或者牽連四姑娘和三少爺,那麽你就盡管喊吧,將肚子裏的委屈都喊出來,看看有沒有人會給你做主。”
“你這……”董姨娘的咒罵終究是卡在了喉嚨裏,沒敢喊出來半分。
碧桃追隨如瑾而去,留下董姨娘咬牙切齒杵在原地,被按住她的婆子又暗地狠掐了幾下。院中丫鬟婆子們雖然聽不清幾人到底說了什麽,但也看出來是董姨娘吃了虧,各自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瞅著她。
小露抱了一個很大的鬆江布包裹從廂房裏走出,一見董姨娘被人按著,趕緊快跑幾步衝到跟前,扁著嘴對那按人的婆子怒目。婆子正是一肚子怨氣沒處發泄,立刻抬腳踹了她一下,將她踹翻在地。“作死的小蹄子,瞪誰呢!”
小露坐在地上不哭不鬧,直愣愣的瞅著那婆子,眼睛裏都是怨恨,全然不似一個小孩子該有的神情。如瑾恰好回頭看到這一幕,不禁微微皺眉,偶爾指點了一下董姨娘,竟給她指點出一個忠仆來了,這小露定然以為是董姨娘幫她報了仇,是以死心塌地的效忠。
“讓那丫頭跟了董姨娘離開吧。”如瑾吩咐。
碧桃點頭:“嗯,一會奴婢跟外頭說一聲就是。這孩子年紀雖小卻總是因陰森森的看人,實在留不得。”
老太太要的隻是打發了董姨娘,對於哪個奴才肯跟她去自然不會在意,這等事有頭有臉的大丫鬟去吩咐一聲沒有不成的。如瑾又道:“石竹留下吧,她是無奈何的可憐人,日後有機會給她安排個好去處就是了。冤有頭債有主,我們不遷怒旁人。”
……
第一場秋霜落下的時候,天氣是徹底的寒涼了。殘餘的暑熱終究消散在遼遠天際,落葉飄零,草木枯黃,仿佛隻是一夜之間,鼓蕩在天地之間的秋風就將花圃裏的生機俱都卷走。
池水胡同的院子實在簡陋,連花圃也隻是小小的一塊,無有什麽名貴的花卉品種,更無秋季當節的金菊可賞。一夜涼風過境,那小圃子裏的花木經了霜,皆是蔫然枯萎了。如瑾房裏的桌案上倒是供著新菊,是早起的仆役在外頭賣花小販的籃子裏挑的,盛了清水供進來,放在屋子裏活潑潑地開著,總算是為沉悶的氣氛添了一抹亮色。
“姑娘,前院又來了宮裏的禦醫,一共來了兩個,聽說各自都有專長,分別去給老太太和侯爺探病了。”
青蘋的傷勢好了一些,能夠緩慢走動著做一些事,不能做重活,就承擔了回事傳話的差事,一大早如瑾剛剛梳洗完畢,她便走進來告知消息。
如瑾對著鏡子,將一枚走盤珠釵插在發間,淡淡應了一聲表示知道。手微微一動,卻將珠釵插歪了。“姑娘,讓奴婢來吧。”伺候梳頭的寒芳接了珠釵重新比劃,找了合適的位置端穩插上,然後躬身退了出去。
如瑾輕輕歎了一口氣,看住銅鏡裏自己的影子,沉默著。
碧桃收拾了床鋪走過來,低聲勸道:“上次來的禦醫說了,老太太和侯爺的病都得好好養著,短時間內不能痊愈的,姑娘別太過擔心,等著就是了。”
如瑾搖了搖頭,她擔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最近禦醫頻來的次數。淩慎之不斷傳進來一些消息,或有用或無用,或深或淺,如瑾對外界也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聽聞戶部的杜尚書被皇帝論罪處置了,審的是貪墨瀆職之罪,革查出了好大數目的虧空。這本是正經的朝堂政事,然而因為論罪的當口是藍家遇刺的時候,私底下的謠言又說這位尚書和謀劃刺殺藍澤的人有關係,種種牽連不能不讓人多想。
如瑾猜測著,很可能是皇帝借此發難,朝著不服自己的內閣大臣開刀,而藍家陰錯陽差的成為了開刀的由頭。尤其是在杜尚書革職下獄之後第二日,皇帝就特別命令了宮中的禦醫前來藍家為藍澤和藍老太君診病,這樣的恩寵禮遇更讓人浮想聯翩。
“該死的。”如瑾暗暗握了拳頭,籠在袖中的手用力過甚,將指甲深深掐進掌心之中。
前一世,她隻領略了皇帝的博愛和無情,到得此時才漸漸體會出他的陰險來。如瑾對外間事了解並不多,隻能從淩慎之的簡短消息中推測出一些,覺得皇帝似乎是在與內閣諸人暗中對壘。
那個高高在上的人跟自己的臣子如何,如瑾都不在意,關鍵是他屢屢拿藍家來做擋箭牌和吸引嫉恨的靶子,讓如瑾心中深恨。從重生的最初她就已經下定決心,她要徹底忘記那個人,將宮闈中的種種都深深埋藏在心底,然而卻不曾想這一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藍家竟與那人發生了比前世更深的牽連。
恨,又怎能不恨。禦醫每來一次,藍家的光鮮就多添一筆顏色,如瑾對那個九五至尊的厭惡就更多一分。
每每想到曾在宮中與他相處過,如瑾便猶如吞了一隻蒼蠅般感到惡心反胃。
“姑娘?太太起了,我們過去?”見到主子一動不動坐在鏡前,麵色寒得比外頭秋風還要滲人,碧桃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詢問。
如瑾麵無表情站了起來,“去吧。”然後也不等丫鬟掀簾子,自己迎頭走了出去。碧桃和青蘋麵麵相覷,不敢多說什麽,各自跟上。她們總算是摸到了一些規律,每當有禦醫進府診病的時候,如瑾的情緒就會特別不好。
秦氏也看出了女兒的不妥,拉了她在身邊坐下,說道:“方才我聽說有禦醫來了,你可是為這個不開心?你總勸我不要理會別事,自己卻又如此。”
“一大清早的來給人添堵,真為著診病倒是好了。”如瑾冷冷道。
秦氏歎口氣:“我知道你擔心什麽,可是,就算真如你所說,這些都是那位至尊拿藍家作筏子,我們又能如何?他是什麽人,我們是什麽人,哪有我們反抗的餘地呢。倒不如丟開了不管,愛怎樣便怎樣罷。”
飛雲沏了早起提神的熱茶端上來,如瑾接了捧在手裏,緊緊握著卻不喝,沉著臉說道:“也管的太寬了,史書我也看過不少,沒見過哪位當皇帝的還替臣子挑選搬家吉日良辰。”
秦氏連忙掃了一眼屋內,見都是孫媽媽碧桃幾個貼身的在跟前,這才放了心,不免責怪女兒:“說話別這麽不小心,那樣的人豈是你能掛在嘴邊指摘的,若是在外頭被人聽了去,怕不要惹出大禍來。”
大禍?如瑾心底冷笑了一聲。大禍她又不是沒有經過,抄家滅族,白綾毒酒,前一世裏皇帝賜下的恩寵可比如今厚重多了,她可是親身經曆過,親口品嚐過。
這些話卻不能和母親述說,唯有長歎一聲,將所有思緒俱都埋在心底。
說話之間早飯備妥,母女兩個叫了賀姨娘過來一起吃了飯,之後閑坐在一起說話寬心。賀姨娘見如瑾似乎情緒不高,就揀了一些俏皮有趣的事情來絮叨。說了一會說起董姨娘,賀姨娘道:“前日聽得外頭傳來的信,說是她在庵裏還沒剃度,被主持關在屋子裏修身養性呢,據說要性子養好了才能伺候佛祖,因了她不肯低頭,很有幾天都被斷了食水受苦挨餓。”
那一日的事情,終於因為董姨娘的被迫離開而告終。藍如琦闖進老太太房裏去爭執也沒有什麽結果,如瑾的話起了作用,老太太終究沒允許藍如琦出府。到得最後祖孫兩個再次鬧翻,老太太直接發狠話:
“你執意要跟著生母修行,我也不攔著你的孝心。但是藍家從來沒有小姐出府的規矩,修行這種事又隻在心不在身,家裏家外伺候的都是同一個佛祖,你在府裏修行是一樣的。現在家中沒有地方,你就在自己屋子裏待著哪也不許去,日後搬了新家有了地方,我自讓人在府中給你辟個佛堂出來,你便在那裏與世隔絕好好清修吧!”
從此藍如琦便被真的禁足在了廂房裏,一開始還鬧過兩回尋死,老太太派人去傳話,說她如果再鬧,莫怪她老人家不給董姨娘和三少爺好過。藍如琦這才消停了下來,每日待在房中再不出門,恢複了才到京城時的那個狀態。
賀姨娘對如瑾和董姨娘母女的恩怨大致了解,看如瑾興致不高,就挑了董姨娘的糗事說出來逗她開懷。誰知如瑾聽了並不如何高興,隻是淡淡說了一句“自作自受”,便懶得理會了。
賀姨娘和秦氏對望一眼,又開始尋思別的有趣事情,這時候孫媽媽從外進來傳消息:“太太,前院禦醫走了。老太太明日要去積雲寺裏燒香拜佛,吩咐下去讓底下人各自準備呢,還吩咐了太太您有著身子不能前去,囑咐三姑娘跟去,替侯爺在菩薩跟前上香保佑平安。”
“明日拜佛?”秦氏詫異不已,“老太太的病未見起色,怎地突然就要出去拜佛呢,萬一折騰著了可怎麽好,那麽大年紀了。聽說積雲寺在京中香火旺盛,香客很多,去了多有不便呢。”
孫媽媽回稟道:“奴婢也問過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人了,聽說是看病的禦醫診病時與老太太閑聊,偶然提了一句拜佛拜出康健的例子,老太太這就惦記上了,追著人家問哪裏的菩薩靈驗,於是禦醫推了幾個地方出來,最後老太太定了積雲寺,說,人多不怕,人多才說明菩薩管用,一定要去拜一拜。”
秦氏道:“這禦醫真是荒唐了,他就是診病的人,怎麽說起求佛得康健的話來,若是佛祖連每個人的病痛都要操心,一天天的豈不累死了,還要他們這些禦醫做什麽。”
如瑾從錦杌上站了起來,“我去看看。”腿上淤腫已痊愈,她行路不再受疼痛折磨,轉眼走出了屋子,來到前院老太太那裏。
藍老太太剛喝了早起的藥,正倚坐在四方繡金迎枕上歇息,似乎是興致很好,還有精神和丫鬟說話閑聊,見如瑾進屋她還露出了笑容,招手叫如瑾坐到床邊去。
“來,正要和你說,明日去積雲寺燒香,你跟我一起去。咱們家從進京就不太平,想來是到了京城沒拜菩薩的緣故,惹得菩薩生了氣,這才降罪於我們,所以一定要去拜一拜,方能消了這麽長時間的噩運。”
老人家說話的時候,嗓子裏還有呼啦啦的粗重的喘息聲,狀況很不好,如瑾柔聲道:“您身子不好呢,待好了再去不遲,到時孫女陪您將京裏所有寺廟都拜個遍。”
“那不行,若是不去拜一拜,我這病永遠好不了,你父親的也是。”藍老太太立刻生了氣,變色道,“你不要推三阻四的,明日必須和我同去,你母親若是沒懷著孩子也定然要去的,這是咱們一家子的誠心,要讓菩薩看到。上次我一時糊塗改用了道家的人,菩薩一定是怪罪了,才讓我生了這麽久的病。”
如瑾又苦勸了幾句,藍老太太執意不聽,反而將她罵了一通,吩咐丫鬟將她趕出房門去了。如瑾哭笑不得回到秦氏那裏,皺眉道:“祖母這番病得不輕,脾氣也變得和小孩子一樣,我看著她似乎都有些糊塗了。”
賀姨娘道:“說不定拜拜佛真能好了,老太太這病大半是因生氣鬱結得的,要是她自己覺得拜過菩薩能恢複,心裏一高興,興許真就痊愈了。”
如瑾道:“也隻能做此想法了,她是誰的話都不肯聽的,我就是不跟去她也得自己去不可。”
“你去吧,小心著些,多帶人護著,別讓旁人衝撞著。看顧好自己,也看顧好你祖母。”秦氏歎口氣。
到了第二日,果然天還沒亮老太太就精神煥發的起了床,一邊催著丫鬟收拾,一邊著人去叫如瑾。
深秋的早晨涼意深重,如瑾從熱乎乎的被子裏一起來就打了一個寒戰,連忙讓丫鬟服侍著穿了厚厚的衣服,匆匆梳洗一番,圍了薄呢繡緞鬥篷,到秦氏跟前問安辭別,便去前院與祖母相見。
藍老太太十分的精神,穿了最喜歡的一件深藍色織錦妝花對襟褙,頭上發髻梳得光潔,插了好幾支赤金的簪子在上頭。十分光鮮的打扮,然而燭光下映了她枯瘦的麵容和雪白的頭發,如瑾一眼看去隻覺別扭。
“快,來用過飯咱們早點走,別耽誤了寺裏早起開山門的時辰。”一見如瑾進去,藍老太太就急切的招呼。
小小紅木雕漆桌上已經擺了幾個碗碟,熱湯熱飯都是備好了,如瑾隻得過去陪了老太太用飯。須臾飯畢,老太太便催促著丫鬟們服侍啟程。
“祖母您小心著,若是不舒服就早點說。”如瑾深覺她這般興奮對身體無益,病了這麽久,過度激動總是不好的。
直到出了房門,天上星子還都掛著,有半邊月亮懸在東方遠空之上,寒氣襲來,任是再如何困倦也都被涼風吹散了。一眾丫鬟婆子打著燈籠將祖孫兩個送到外院,馬車已經備好,如瑾扶著老太太登車之後,無意間看見背對馬車伺候的一眾仆役裏有幾個護院服侍的人,其中兩個身形很熟。
“楊領隊,崔領隊,你們都要跟去麽?留一個在家裏吧,否則家裏我不放心。”
楊三刀沒說話,崔吉沉沉的聲音說道:“楊大哥留下。”
------題外話------
回來了,今天開始恢複更新,謝謝大家的理解和等待,前頭差了三萬字我會慢慢補上。
12月統計zhuwenrourou留言13條,xiaying1970月票6張,rrena4270打賞2800點及鮮花31朵,kszhengjian,rrena4270,zhuwenrourou鑽石各5顆。上次說過12月各項最多的人我會送上自己製作的小首飾一件,這幾位姑娘要是不嫌棄我的拙劣手工,可以將收件信息發到郵箱fengqiaoli126。。
“你……你為了那麽一個狼心狗肺的賤人,連至親的父親和祖母都不顧了,連侯府小姐的身份也不要了,你要忘了祖宗嗎?”
藍老太太的嗬斥伴著濃重的怒火,說到激動處不住的咳嗽,便有丫鬟輕輕拍打勸慰著,咳了好一會才停住。然而老太太咳嗽聲一停,藍如琦又開口言道:
“祖母是至親,父親是至親,可生母懷胎十月含辛茹苦,更是至親。孫女今日說這些話要被人說是大逆不道,但生母就是生母,即便是姨娘的身份也不能掩蓋這個事實。生母要出家受苦,身為女兒,我怎能不侍奉左右,怎能不相陪同去?至於侯府小姐的身份,之於生母來講,都是微不足道。”
如瑾和秦氏對視一眼,秦氏眼中滿是濃濃的意外和不解,而如瑾深如烏墨的眸底除了震驚之外,更有深深的思慮。
如瑾知道,藍如琦說出的這番離經叛道的話,前世的自己能說出來,以前的佟秋水也能說出來,但絕對不是一向怯懦示人的藍如琦能說出來的。自藍如琦親口汙蔑她和淩慎之出府幽會之後,如瑾便覺得這位妹妹行事說話與以往大相徑庭,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而方才這幾句話,更是將她的驚訝推到了極點。
她幾乎要生出一個荒唐的想法,以為這位四妹也是和自己一樣,在某一日晨光初起的時候突然重生了,是以言行才變得如此不同,一改往昔。如若不然,藍如琦這樣的轉變又是因了什麽呢……
“微不足道?微不足道?!”藍老太太已經怒到了極點,剛剛止住的咳嗽又被刺激複發,一邊痛苦的咳著,一邊啞著嗓子數落,“我看不是侯府小姐的身份微不足道,你想說的是,你祖母我和你父親在你眼中都是微不足道吧!”
“孫女不敢,孫女並無忤逆祖母和父親的心思,隻想孝順生母而已,但求祖母成全。”藍如琦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並沒有被斥罵的膽怯和惶恐。
“你要孝順生母?好,好啊,好,既然你什麽都不顧了,我還留著你在家裏做什麽,你不稀罕當藍家的孫女,難道我還稀罕你不成?”藍老太太嘶聲罵道,“不肖的丫頭,你就隨你那寶貝生母同去,自此不再是我藍家人,是生是死不要來侯府乞求幫助!”
藍如琦叩頭的聲音在外間也聽得清晰,“多謝祖母。”
“滾!給我滾出去!別再讓我看見你!”藍老太太不知砸了什麽東西,是瓷器撞擊石磚地麵的脆響。
“孫女告退。”藍如琦告辭退出,環佩輕響,腳底無聲走出了內室。
錦簾掀開的刹那,如瑾看見她一臉的平靜安然,甚至還有一絲絲的欣喜藏在眼角,直到兩人四目相對時,她那一絲欣喜才倏忽消失不見。但如瑾沒有看錯,那的的確確是心滿意足的歡喜。
如瑾心中納悶不已,也是擔憂不已,為著藍如琦這莫名其妙的請求和歡喜。沒了侯府的庇護做支撐,年紀輕輕的姑娘家在外怎可過活?藍如琦若真是為了董姨娘而這般作態,該是有決絕之色在臉上的,又怎會是欣喜。
“四妹,方才隻聽得隻言片語,聽你的意思,是要隨著董姨娘出家修行麽?”如瑾看住她出言詢問。
藍如琦朝秦氏行了禮,垂眸道:“姐姐聽的沒錯,正是如此。生母受苦,做女兒的不能不侍奉左右。”
當著秦氏,她也不怕秦氏忌諱,顯是與從前大不一樣了。如瑾扶著母親的手稍稍用了力,示意母親不要在意,繼而朝藍如琦微微笑了一笑,說道:“董姨娘自己作惡太多,是以要去佛前滌淨身心汙濁,這是應該的,但妹妹此去卻是為何?若真是一片孝心想要照看她,身在侯府會有種種便利,送吃送穿什麽不行,豈不比你親自過去強得多。何況你口口聲聲說姨娘此去是要受苦,可這苦處,聽聞也是你跪了大半夜誠懇求來的,四妹你不覺得自己所為前後矛盾?”
藍如琦麵色如常,隻是抬眸給了如瑾一個帶著笑意的眼神。“已經說過幾次了,我的事情,不勞三姐姐掛心。自此以後我不再是侯府裏的人,三姐姐,以後再不會有董姨娘對你和太太如何,你也不必過問操心我們的事了。”
她略略一點頭,繞開秦氏和如瑾,輕輕走了出去。外間剛剛換了不久的薄氈簾子阻隔了外界寒氣,隨著她的離開,簾幕掀起,有一股秋日早晨特有的涼爽氣衝了進來,拂起如瑾水碧色裙裾如鱗波微漾。
“瑾兒,四丫頭怎會這樣行事?”秦氏眉頭深鎖,顯然亦是感受到了藍如琦的不同尋常,更因為她的反常而生出濃濃的擔憂。
如瑾嘴角彎起的笑意漸漸淡去,秋日朝陽透過雪色綾紙映進來,淡金色的光芒照亮她鴉青色纖長濃密的眼睫,卻暖不透她眸底凝聚的霜色。
“母親,不管她所為何故,為了一絕後患,還是不能讓她如願為好。她越是高興,我心裏越不踏實。”
內室裏老太太一直咳嗽不停,丫鬟們端茶倒水勸慰著,繁雜的聲音蓋過了窗外鳥雀啼鳴。如瑾扶著秦氏等在門外,待得裏頭咳嗽聲稍稍平息了一些,才掀簾進得門去。
朝老太太請了安,被吩咐坐下,秦氏扶了腰坐了,如瑾從丫鬟手中接過潤喉的清湯,親自走到床邊端給老太太飲用。屋裏檀香的氣味還是十分濃重,混雜著藥味,以及許久未曾開窗通氣的黴潮氣,吸進鼻子裏,連如瑾都要感到喉嚨不適,何況是有著病痛的藍老太太。
“您嗓子不舒服,檀香少熏一些吧?”如瑾拿著銀匙將碗中湯水遞過去,輕聲朝祖母說道。
老太太扶著胸口喘息了許久才慢慢平複下來,倚靠在迎枕上疲憊地歇著,臉色蠟黃,無有血色,眼皮沉重的半合著,勉強看了如瑾一眼,張嘴將匙中清湯喝下。
“再不熏些香氣,我這把老骨頭越發臭得讓人厭棄了。”
“祖母,誰又厭棄您呢?”如瑾又喂了她一勺湯,用帕子將灑落的湯水擦了,柔聲道,“家裏事情多些罷了,又有什麽要緊,誰生事就處置誰,您又何苦自怨自棄。孫女年紀雖輕,也知道久怨傷身的道理,您該好好的將養著才是,不必為不值得的人和事費心。”
藍老太太連番受了藍如琦的頂撞,又兼著和藍澤生氣,未免覺得心灰意冷,聽得如瑾柔聲細語的勸著,畢竟年紀大了精神又不好,也就將之前和如瑾的不快忘掉,隻為這一刻的溫情而感動。
喝著如瑾喂著的湯水,老太太長長歎了一口氣,言道:“罷了,你說得對,誰生事就處置誰,我又何苦生氣。那些個心裏已經背棄了藍家的人,我如她所願就是。”
暮年人的頹廢淒苦在此刻的藍老太太臉上暴露無遺,她再不是那個威嚴精明的藍家掌權者,而隻是一個被子孫氣壞了的普通老人。往日裏,她其實是有些富態的,紅光滿麵,身體發福,然而自從離開了青州到現在,經曆了種種事情,老人家已經消瘦了下去,顴骨高高的凸出著,焦黃色的麵皮皺紋深深,浮在骨頭上似的。
就在幾日之前,如瑾還曾因了私自出府的事情,在她跟前略微感到忐忑不安,而此時,麵對這樣的一個沒了威儀的老人,如瑾心中隻剩下憐憫了。
而憐憫,對於高高在上慣了的藍老太太來說,其實是一種折辱。如瑾垂下了眼眸,用纖長的睫毛擋住眼中不自覺生出的憐憫之色,也強迫自己硬下心腸,提起了老太太此刻最不想提起的人。
“祖母,容孫女說句不該說的話罷。”如瑾再喂一勺熱湯到祖母唇邊,低聲道,“四妹要跟著董姨娘出府去過活,您不能答應她。”
老太太將湯喝了,皺起眉頭,露出嫌惡的神情,“你莫要管這個,她要走就讓她走,藍家還少了她一個小丫頭片子不成!”
話未說完,老太太被口中未曾咽盡的湯水嗆到了,又是一陣猛烈的咳嗽,憋得臉上紫漲,如瑾和丫鬟們一陣手忙腳亂的服侍,半晌才得平息。
老人家這個樣子,如瑾卻不能不繼續提起方才的話題,扶著祖母躺下,她輕聲道:“您別和她置氣。方才我在外頭也聽得一些言語,私下思忖著不妥有二。一是咱們才到京城裏來,若是攆了四妹出去,難免讓京裏人家笑話咱們藍府。外頭人都是不知底細的,再說這種事大家都圖新鮮,即便知道她是自請出去也更願意往偏了想,咱們的臉麵還往哪裏放?”
秦氏在一旁也幫著勸說道:“婆婆您細想,一個小妾出去自然不算什麽,但是閨閣小姐被攆出去人家可要說閑話了,不管真相如何,那些心歪嘴斜的非得編排出一段故事才罷。咱們侯府是風光進京的,現下已經連遭刺客被人打了臉,再鬧出什麽小姐離府的事情來,可要連祖上的體麵都丟盡了。”
藍老太太喘著粗氣,胸腔裏發出隱隱的酷似拉風箱的聲音,聽了媳婦和孫女的話,她閉著眼睛沉默了一會才開言,“她執意丟了祖宗親族……”
“祖母,正是四妹執意如此,咱們才要好好思量。要我說四妹今日所言所行大大不同往日,怕不是抱了什麽目的才來故意激怒您的?”如瑾截住老太太的話頭,勸道,“她激著您一時動怒答應了她,一旦出得府去,她做什麽都不在祖母眼皮底下了。到那時,雖說明麵上是她和咱家斷絕了關係,可萬一她闖了什麽禍,人家還不是得記在咱們侯府頭上。”
房中隻有吉祥如意伺候著,主子們說話,討論的又是比較犯忌的事情,兩人俱都是低著頭將自己化為虛無。秦氏看看她們,才低聲言道:“婆婆,那日四丫頭汙蔑瑾兒時,念的那個詩可不是閨閣女兒該掛在口上的。”
如瑾輕手輕腳給老太太蓋好了被子,聽了秦氏的話沒再出聲。秦氏這句話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藍老太太病弱之中一時心思遲鈍,還未因如瑾的話想到什麽,那麽秦氏就是給她直白的提醒了。如瑾跪坐在床邊腳踏上垂著眼睛,暗歎母親此刻的機敏。
藍老太太果然不再提藍如琦的執意,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最終揮揮手道:“你們出去吧。”
秦氏和如瑾對視一眼,各自叮囑了老人家要好好養著,悄悄退了出去。到得外間秦氏輕聲感歎:“家裏這個樣子,老太太怎能養得好,我看她此番生病不似往日,也不知能不能好得利索了。”
如瑾朝西間看了看,裏麵有藍澤耐不住痛的哼聲斷續傳出,“聽聞父親頭疼難耐,素日最重孝道的,此時卻連祖母的病也顧不得探了。”
秦氏看都不看那邊,扶著女兒的手走了出去。外頭陽光正好,秋日裏京城的天空大多瓦藍瓦藍的,今日亦不例外。隻是天空底下的小小院落裏,正房裏病著兩個,東廂房裏有著死過人的忌諱無人踏足,西廂房裏是董姨娘的哭聲,以及藍如琦指揮丫鬟們收拾箱籠的吩咐聲。
“這個家,嗬。”秦氏低低冷笑了一聲,手指不由自主撫上已經掩不住隆起的腹部。饒是衣服再寬大,身體再單薄,月份到了,小生命的形狀亦在一日日愈發顯眼。
如瑾將手覆在母親手上,感受著母親體內生命的成長,輕聲道:“母親,咱們母女三人在一起就是家,別的人,咱們不管。”
……
隔了一日,下人很利索的將可以安置董姨娘的庵堂找到了,就在京城西郊的一個小小寺院,裏頭有幾十個姑子住著,是京城裏名頭不響但也並非默默無聞的地方。庵裏的主持說了,交一千兩銀子的香油供奉出來,以後董姨娘便是寺裏修行的人了。而且這個主持很識趣,說是絕對不會向外透露董姨娘來自何處,隻當是普通投靠的人對待。看這樣的行事做派,該是熟諳大戶人家情勢的。
對於一千兩這樣的價錢,外頭的管事哪敢做主,直接報了進來,惹得老太太又是一陣惱火,在屋裏罵了好一陣子人。[]期間藍澤又去說,銀子太多不值得這樣雲雲,繞著彎不想讓董姨娘出去,結果老太太也不罵了,直接一口答應了下來。
“一千兩我藍家難道出不起麽?不過是看她實在不配這些銀子罷了!隻要攆了她出去,家裏少個災星,一萬兩我也認。”
到得下午,一輛小車備好在外院後門,隻等董姨娘登車出府。如瑾聞訊趕去的時候,恰好看到董姨娘從廂房裏被人“請”出來,而藍如琦跟在後頭,披著鬥篷,手中提了一個小小的包裹。
“四姑娘,老太太吩咐了,隻請董姨娘一個人前去,姑娘要留在家裏。”正房屋裏走出一個傳話的丫鬟。
藍如琦愣住:“祖母不是已經答應了麽?”
兩個婆子上前隔開了她和董姨娘,惹得董姨娘一直不斷的哭泣放大了聲音,“姑娘非要隨我去幹什麽,就連我也是不要去的,一頭撞死在這裏我也不出藍家的門。”她掙紮著想往回跑,卻被引路的婆子拽住朝外拖。
須臾屋裏窗子被推開,藍老太太站在窗裏沉著臉喝道:“給你體麵你不要,休怪我狠心了。”說罷揚臉示意婆子堵她的嘴,“拉出去送走!留你一條命,不知感恩還要哭鬧不休,到了外頭若是還這般鬧騰,自己掂量著還有多少日子好活!”
窗子啪的一聲又關嚴了,院中下人噤若寒蟬,除了被堵了嘴按住仍在掙紮的董姨娘,大家都是靜悄悄的不敢出聲。藍如琦朝門窗緊合的正房看了看,緊抿了唇,提裙走了進去。
如瑾扶了碧桃的手款步走到董姨娘跟前,微微眯了眼,輕聲說道:“若不是為了給四妹和三弟一份體麵,姨娘哪裏還有命在,早被祖母一聲吩咐就除掉了,你犯了什麽過錯,難道自己沒有成算?自從做了那事的一開始,你就應該想到今日的結局。”
董姨娘嗚嗚咽咽的哼著,狠狠瞪著眼睛,如瑾揮手吩咐按住她的婆子,“將帕子拿開,讓我聽聽姨娘有何遺言。”
帕子除去,董姨娘呸的一下朝如瑾吐口水,被如瑾側身輕巧避開。“姨娘這般不甘心麽?若有本事去老太太屋裏吐口水,我才真是服了你。如今這樣,隻讓我看不上。”
董姨娘咬牙切齒,卻被婆子按住動彈不得,恨恨道:“都是我一時疏忽,都是你居心叵測算計我……”
“姨娘說誰居心叵測?當初火燒賞春廳的可是你自己!”如瑾冷聲道,“為了算計接管家事不久的母親,你那般膽大的事都做了,現在卻要責怪旁人麽。”
按住董姨娘的婆子臉色一白,知道自己聽了不該聽的事情,不免暗暗惱火,忍不住將手上力氣又加重了幾分,把火氣都撒在董姨娘身上。
碧桃看看周圍,院裏丫鬟婆子們都在幾丈之外,沒人敢湊上來探聽,於是衝著董姨娘呸了一口:“姨娘算是什麽東西,還敢罵姑娘居心叵測,我們姑娘行事光明磊落,要算計你也是抬舉了你,就你那點子伎倆配得上姑娘跟你動真格麽?窩囊了一輩子,好容易吃回豹子膽放把火,還要把簪子掉在火場裏,被滅火的小廝撿到勒索卻不敢聲張,除了一味的送錢封口沒有一點辦法,就這樣,你也配跟姑娘對嘴對舌的囂張?”
“你個賤婢……”
“我是賤婢,姨娘又是什麽好東西?比我們強到哪裏去?”碧桃搶白她,“別以為侯爺真會為了你跟老太太求情,侯爺不過看在四姑娘和三少爺麵上罷了,可憐你竟看不透這個,最後關頭還要鬧上一鬧,不給自家孩子留體麵。”
“好了,也不必跟她浪費唇舌了,和你對嘴她也是不配的。”如瑾製止了自己丫鬟的得理不饒人,朝董姨娘淡淡說道,“自己好好的走出去,不必再對自己和藍琨報什麽指望,從此以後你與藍家再無瓜葛,而三弟藍琨,即便父親再無親兒,有我在一天,他永遠別想沾惹爵位半點。這是你作惡應得的報應,自此佛前修行,你就替兒女們多多禱告求福罷。”
如瑾轉身離去,天青素帶當風而起,於明亮日光下劃出柔軟的弧度。董姨娘張口欲要叫喊,碧桃輕蔑地盯了她一眼:“姨娘若是不怕惹了老太太痛下殺手,或者牽連四姑娘和三少爺,那麽你就盡管喊吧,將肚子裏的委屈都喊出來,看看有沒有人會給你做主。”
“你這……”董姨娘的咒罵終究是卡在了喉嚨裏,沒敢喊出來半分。
碧桃追隨如瑾而去,留下董姨娘咬牙切齒杵在原地,被按住她的婆子又暗地狠掐了幾下。院中丫鬟婆子們雖然聽不清幾人到底說了什麽,但也看出來是董姨娘吃了虧,各自用幸災樂禍的眼神瞅著她。
小露抱了一個很大的鬆江布包裹從廂房裏走出,一見董姨娘被人按著,趕緊快跑幾步衝到跟前,扁著嘴對那按人的婆子怒目。婆子正是一肚子怨氣沒處發泄,立刻抬腳踹了她一下,將她踹翻在地。“作死的小蹄子,瞪誰呢!”
小露坐在地上不哭不鬧,直愣愣的瞅著那婆子,眼睛裏都是怨恨,全然不似一個小孩子該有的神情。如瑾恰好回頭看到這一幕,不禁微微皺眉,偶爾指點了一下董姨娘,竟給她指點出一個忠仆來了,這小露定然以為是董姨娘幫她報了仇,是以死心塌地的效忠。
“讓那丫頭跟了董姨娘離開吧。”如瑾吩咐。
碧桃點頭:“嗯,一會奴婢跟外頭說一聲就是。這孩子年紀雖小卻總是因陰森森的看人,實在留不得。”
老太太要的隻是打發了董姨娘,對於哪個奴才肯跟她去自然不會在意,這等事有頭有臉的大丫鬟去吩咐一聲沒有不成的。如瑾又道:“石竹留下吧,她是無奈何的可憐人,日後有機會給她安排個好去處就是了。冤有頭債有主,我們不遷怒旁人。”
……
第一場秋霜落下的時候,天氣是徹底的寒涼了。殘餘的暑熱終究消散在遼遠天際,落葉飄零,草木枯黃,仿佛隻是一夜之間,鼓蕩在天地之間的秋風就將花圃裏的生機俱都卷走。
池水胡同的院子實在簡陋,連花圃也隻是小小的一塊,無有什麽名貴的花卉品種,更無秋季當節的金菊可賞。一夜涼風過境,那小圃子裏的花木經了霜,皆是蔫然枯萎了。如瑾房裏的桌案上倒是供著新菊,是早起的仆役在外頭賣花小販的籃子裏挑的,盛了清水供進來,放在屋子裏活潑潑地開著,總算是為沉悶的氣氛添了一抹亮色。
“姑娘,前院又來了宮裏的禦醫,一共來了兩個,聽說各自都有專長,分別去給老太太和侯爺探病了。”
青蘋的傷勢好了一些,能夠緩慢走動著做一些事,不能做重活,就承擔了回事傳話的差事,一大早如瑾剛剛梳洗完畢,她便走進來告知消息。
如瑾對著鏡子,將一枚走盤珠釵插在發間,淡淡應了一聲表示知道。手微微一動,卻將珠釵插歪了。“姑娘,讓奴婢來吧。”伺候梳頭的寒芳接了珠釵重新比劃,找了合適的位置端穩插上,然後躬身退了出去。
如瑾輕輕歎了一口氣,看住銅鏡裏自己的影子,沉默著。
碧桃收拾了床鋪走過來,低聲勸道:“上次來的禦醫說了,老太太和侯爺的病都得好好養著,短時間內不能痊愈的,姑娘別太過擔心,等著就是了。”
如瑾搖了搖頭,她擔心的並不是這個,而是最近禦醫頻來的次數。淩慎之不斷傳進來一些消息,或有用或無用,或深或淺,如瑾對外界也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聽聞戶部的杜尚書被皇帝論罪處置了,審的是貪墨瀆職之罪,革查出了好大數目的虧空。這本是正經的朝堂政事,然而因為論罪的當口是藍家遇刺的時候,私底下的謠言又說這位尚書和謀劃刺殺藍澤的人有關係,種種牽連不能不讓人多想。
如瑾猜測著,很可能是皇帝借此發難,朝著不服自己的內閣大臣開刀,而藍家陰錯陽差的成為了開刀的由頭。尤其是在杜尚書革職下獄之後第二日,皇帝就特別命令了宮中的禦醫前來藍家為藍澤和藍老太君診病,這樣的恩寵禮遇更讓人浮想聯翩。
“該死的。”如瑾暗暗握了拳頭,籠在袖中的手用力過甚,將指甲深深掐進掌心之中。
前一世,她隻領略了皇帝的博愛和無情,到得此時才漸漸體會出他的陰險來。如瑾對外間事了解並不多,隻能從淩慎之的簡短消息中推測出一些,覺得皇帝似乎是在與內閣諸人暗中對壘。
那個高高在上的人跟自己的臣子如何,如瑾都不在意,關鍵是他屢屢拿藍家來做擋箭牌和吸引嫉恨的靶子,讓如瑾心中深恨。從重生的最初她就已經下定決心,她要徹底忘記那個人,將宮闈中的種種都深深埋藏在心底,然而卻不曾想這一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藍家竟與那人發生了比前世更深的牽連。
恨,又怎能不恨。禦醫每來一次,藍家的光鮮就多添一筆顏色,如瑾對那個九五至尊的厭惡就更多一分。
每每想到曾在宮中與他相處過,如瑾便猶如吞了一隻蒼蠅般感到惡心反胃。
“姑娘?太太起了,我們過去?”見到主子一動不動坐在鏡前,麵色寒得比外頭秋風還要滲人,碧桃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詢問。
如瑾麵無表情站了起來,“去吧。”然後也不等丫鬟掀簾子,自己迎頭走了出去。碧桃和青蘋麵麵相覷,不敢多說什麽,各自跟上。她們總算是摸到了一些規律,每當有禦醫進府診病的時候,如瑾的情緒就會特別不好。
秦氏也看出了女兒的不妥,拉了她在身邊坐下,說道:“方才我聽說有禦醫來了,你可是為這個不開心?你總勸我不要理會別事,自己卻又如此。”
“一大清早的來給人添堵,真為著診病倒是好了。”如瑾冷冷道。
秦氏歎口氣:“我知道你擔心什麽,可是,就算真如你所說,這些都是那位至尊拿藍家作筏子,我們又能如何?他是什麽人,我們是什麽人,哪有我們反抗的餘地呢。倒不如丟開了不管,愛怎樣便怎樣罷。”
飛雲沏了早起提神的熱茶端上來,如瑾接了捧在手裏,緊緊握著卻不喝,沉著臉說道:“也管的太寬了,史書我也看過不少,沒見過哪位當皇帝的還替臣子挑選搬家吉日良辰。”
秦氏連忙掃了一眼屋內,見都是孫媽媽碧桃幾個貼身的在跟前,這才放了心,不免責怪女兒:“說話別這麽不小心,那樣的人豈是你能掛在嘴邊指摘的,若是在外頭被人聽了去,怕不要惹出大禍來。”
大禍?如瑾心底冷笑了一聲。大禍她又不是沒有經過,抄家滅族,白綾毒酒,前一世裏皇帝賜下的恩寵可比如今厚重多了,她可是親身經曆過,親口品嚐過。
這些話卻不能和母親述說,唯有長歎一聲,將所有思緒俱都埋在心底。
說話之間早飯備妥,母女兩個叫了賀姨娘過來一起吃了飯,之後閑坐在一起說話寬心。賀姨娘見如瑾似乎情緒不高,就揀了一些俏皮有趣的事情來絮叨。說了一會說起董姨娘,賀姨娘道:“前日聽得外頭傳來的信,說是她在庵裏還沒剃度,被主持關在屋子裏修身養性呢,據說要性子養好了才能伺候佛祖,因了她不肯低頭,很有幾天都被斷了食水受苦挨餓。”
那一日的事情,終於因為董姨娘的被迫離開而告終。藍如琦闖進老太太房裏去爭執也沒有什麽結果,如瑾的話起了作用,老太太終究沒允許藍如琦出府。到得最後祖孫兩個再次鬧翻,老太太直接發狠話:
“你執意要跟著生母修行,我也不攔著你的孝心。但是藍家從來沒有小姐出府的規矩,修行這種事又隻在心不在身,家裏家外伺候的都是同一個佛祖,你在府裏修行是一樣的。現在家中沒有地方,你就在自己屋子裏待著哪也不許去,日後搬了新家有了地方,我自讓人在府中給你辟個佛堂出來,你便在那裏與世隔絕好好清修吧!”
從此藍如琦便被真的禁足在了廂房裏,一開始還鬧過兩回尋死,老太太派人去傳話,說她如果再鬧,莫怪她老人家不給董姨娘和三少爺好過。藍如琦這才消停了下來,每日待在房中再不出門,恢複了才到京城時的那個狀態。
賀姨娘對如瑾和董姨娘母女的恩怨大致了解,看如瑾興致不高,就挑了董姨娘的糗事說出來逗她開懷。誰知如瑾聽了並不如何高興,隻是淡淡說了一句“自作自受”,便懶得理會了。
賀姨娘和秦氏對望一眼,又開始尋思別的有趣事情,這時候孫媽媽從外進來傳消息:“太太,前院禦醫走了。老太太明日要去積雲寺裏燒香拜佛,吩咐下去讓底下人各自準備呢,還吩咐了太太您有著身子不能前去,囑咐三姑娘跟去,替侯爺在菩薩跟前上香保佑平安。”
“明日拜佛?”秦氏詫異不已,“老太太的病未見起色,怎地突然就要出去拜佛呢,萬一折騰著了可怎麽好,那麽大年紀了。聽說積雲寺在京中香火旺盛,香客很多,去了多有不便呢。”
孫媽媽回稟道:“奴婢也問過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人了,聽說是看病的禦醫診病時與老太太閑聊,偶然提了一句拜佛拜出康健的例子,老太太這就惦記上了,追著人家問哪裏的菩薩靈驗,於是禦醫推了幾個地方出來,最後老太太定了積雲寺,說,人多不怕,人多才說明菩薩管用,一定要去拜一拜。”
秦氏道:“這禦醫真是荒唐了,他就是診病的人,怎麽說起求佛得康健的話來,若是佛祖連每個人的病痛都要操心,一天天的豈不累死了,還要他們這些禦醫做什麽。”
如瑾從錦杌上站了起來,“我去看看。”腿上淤腫已痊愈,她行路不再受疼痛折磨,轉眼走出了屋子,來到前院老太太那裏。
藍老太太剛喝了早起的藥,正倚坐在四方繡金迎枕上歇息,似乎是興致很好,還有精神和丫鬟說話閑聊,見如瑾進屋她還露出了笑容,招手叫如瑾坐到床邊去。
“來,正要和你說,明日去積雲寺燒香,你跟我一起去。咱們家從進京就不太平,想來是到了京城沒拜菩薩的緣故,惹得菩薩生了氣,這才降罪於我們,所以一定要去拜一拜,方能消了這麽長時間的噩運。”
老人家說話的時候,嗓子裏還有呼啦啦的粗重的喘息聲,狀況很不好,如瑾柔聲道:“您身子不好呢,待好了再去不遲,到時孫女陪您將京裏所有寺廟都拜個遍。”
“那不行,若是不去拜一拜,我這病永遠好不了,你父親的也是。”藍老太太立刻生了氣,變色道,“你不要推三阻四的,明日必須和我同去,你母親若是沒懷著孩子也定然要去的,這是咱們一家子的誠心,要讓菩薩看到。上次我一時糊塗改用了道家的人,菩薩一定是怪罪了,才讓我生了這麽久的病。”
如瑾又苦勸了幾句,藍老太太執意不聽,反而將她罵了一通,吩咐丫鬟將她趕出房門去了。如瑾哭笑不得回到秦氏那裏,皺眉道:“祖母這番病得不輕,脾氣也變得和小孩子一樣,我看著她似乎都有些糊塗了。”
賀姨娘道:“說不定拜拜佛真能好了,老太太這病大半是因生氣鬱結得的,要是她自己覺得拜過菩薩能恢複,心裏一高興,興許真就痊愈了。”
如瑾道:“也隻能做此想法了,她是誰的話都不肯聽的,我就是不跟去她也得自己去不可。”
“你去吧,小心著些,多帶人護著,別讓旁人衝撞著。看顧好自己,也看顧好你祖母。”秦氏歎口氣。
到了第二日,果然天還沒亮老太太就精神煥發的起了床,一邊催著丫鬟收拾,一邊著人去叫如瑾。
深秋的早晨涼意深重,如瑾從熱乎乎的被子裏一起來就打了一個寒戰,連忙讓丫鬟服侍著穿了厚厚的衣服,匆匆梳洗一番,圍了薄呢繡緞鬥篷,到秦氏跟前問安辭別,便去前院與祖母相見。
藍老太太十分的精神,穿了最喜歡的一件深藍色織錦妝花對襟褙,頭上發髻梳得光潔,插了好幾支赤金的簪子在上頭。十分光鮮的打扮,然而燭光下映了她枯瘦的麵容和雪白的頭發,如瑾一眼看去隻覺別扭。
“快,來用過飯咱們早點走,別耽誤了寺裏早起開山門的時辰。”一見如瑾進去,藍老太太就急切的招呼。
小小紅木雕漆桌上已經擺了幾個碗碟,熱湯熱飯都是備好了,如瑾隻得過去陪了老太太用飯。須臾飯畢,老太太便催促著丫鬟們服侍啟程。
“祖母您小心著,若是不舒服就早點說。”如瑾深覺她這般興奮對身體無益,病了這麽久,過度激動總是不好的。
直到出了房門,天上星子還都掛著,有半邊月亮懸在東方遠空之上,寒氣襲來,任是再如何困倦也都被涼風吹散了。一眾丫鬟婆子打著燈籠將祖孫兩個送到外院,馬車已經備好,如瑾扶著老太太登車之後,無意間看見背對馬車伺候的一眾仆役裏有幾個護院服侍的人,其中兩個身形很熟。
“楊領隊,崔領隊,你們都要跟去麽?留一個在家裏吧,否則家裏我不放心。”
楊三刀沒說話,崔吉沉沉的聲音說道:“楊大哥留下。”
------題外話------
回來了,今天開始恢複更新,謝謝大家的理解和等待,前頭差了三萬字我會慢慢補上。
12月統計zhuwenrourou留言13條,xiaying1970月票6張,rrena4270打賞2800點及鮮花31朵,kszhengjian,rrena4270,zhuwenrourou鑽石各5顆。上次說過12月各項最多的人我會送上自己製作的小首飾一件,這幾位姑娘要是不嫌棄我的拙劣手工,可以將收件信息發到郵箱fengqiaoli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