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猜得很快,讓人意外,也讓人歡喜。”墨衣男子轉過身子正對了如瑾,伸手做出“請”的姿勢,示意如瑾坐到他身邊的蒲團上。
如瑾自然是不會坐過去的,依舊緊貼了身子在門上,離開眼前之人一丈開外。她此時隻覺得側殿太過狹窄,從門口到香案不過如許距離,若是再遠些才能襯意。
“王爺金尊玉貴之軀卻降臨郊外寒寺,又是在這種天色未明的時候,想盡辦法引我前來,我是否可以問一句‘為什麽’。”她的語氣警惕而疏離。
眼前之人有著記憶裏讓她耿耿於懷的五官,寬額劍眉,眼眸幽深,望之令她不快。到得此時,僧人們詭異的消失和崔吉奇怪的去而複返,盡皆有了答案。堂堂的帝胄長平王爺,想辦到這樣的事情輕而易舉。
而崔吉那莫名其妙的指示更是讓如瑾恍然,再聯想之前藍家血腥之時崔楊二人神兵天降般的救助,一切不言自明。她總覺得崔吉楊三刀進藍家進得奇怪,卻原來,是這位王爺的手筆。
他為何要這樣做?藍家的那一場刺殺和他有什麽關係?為何每一次出現血腥的時候都有他相救?而此刻他將她引來,又是要做什麽?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在如瑾腦海中飄著,沒有一個能憑她自己猜出答案。
想想自己的一切行動都在對方掌控之下,藍家一切動靜都被他得知的透徹,怎能不讓人背脊發涼呢?即便他救過藍家,但,那救命之恩真的是出自好意麽……
有了皇帝那樣的人做例子,再看著眼前與皇帝酷似的年輕臉孔,如瑾心中除了疑慮就是警惕。
似乎是對她眼裏深深的警戒感到不解,長平王攤手作無奈狀:“好歹我也救過你的命,你就是這樣戒備於我麽?”
如瑾此時才發現他的自稱,是“我”,而不是“本王”。家裏藍澤對外人亦是稱呼“本侯”,對著家人摯友才你啊我啊的說話,如瑾知道這一點,然而卻不敢將這個道理套在長平王身上。她不覺得自己和對方有什麽深厚的交情。
“王爺,救命之恩日後有機會定會報答,但王爺在藍家安插自己的人卻是為何?此時此刻引我前來,又是為了什麽?王爺若能直言相告,也許我就不會如此戒備了。”
長平王盤膝坐在蒲團上,手指隨意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聞言眯了一下眼睛,“崔吉可不是我安插進藍府的,而是安插在你身邊的。”
“這有什麽不同麽?”
“當然不同。”長平王解釋道,“安人在襄國侯府是為了刺探消息,在你身邊隻是為了護你周全而已。”
“多謝王爺體恤關切。”
如瑾語氣中有淡淡的嘲諷,是對他如此不經招呼的安排極為不滿,亦是不相信他的解釋。長平王卻渾然不覺似的,擺手道:“不必客氣,應該的。”
他渾不在意的姿態讓如瑾有些惱火。對於這位七皇子,許多人都私下評價他為紈絝子弟,若不是頂著皇子的名頭怕是早被人街頭巷尾的傳說各種荒唐了。今日巧遇哪位小姐,明日看上了誰家貴婦,種種行徑與那些仗老子勢尋花問柳的衙內相差無幾,如瑾當日在宮裏基本是不問世事的,都曾聽到過關於這位的一些風言風語,可見此人有多荒唐。
連番幾次相見,最初她對他也是厭惡的,尤其恨他影響了佟家姐妹的一生。隻是後來客棧那一夜被他所救,感激之情充滿肺腑,以往的厭惡便自然而然的淡化了,厭惡與感激交織著,生出她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情緒來。
然而,後來經了皇帝屢屢拿藍家使喚的事情,如瑾對皇家的憎惡卻是更加深重,加之此刻驟然發現崔吉楊三刀的來頭,生了警惕,以往的感激又被戒備替代。
看到他用並不正經的態度和自己對話,如瑾微有惱意,“王爺是不是護錯人了?藍家東院裏住著的才是你兄長將要納入的小妾,崔吉該去我長姐那裏護著才是。”
“哦,這句話說得奇怪,我可以認為你在翻醋壇子麽?”長平王故意凝了眉頭,正色道,“雖然曾與你家長姐同車飲茶,但我對她可沒有半分青睞之心,如今她更是皇兄的妾室,我派人去護著她作甚,你莫要胡亂吃心。”
如瑾暗自咬牙,深悔自己說話莽撞。適才那句話她不過是在懷疑他的動機,然而非要歪了心思曲解,那樣的言辭也是可以理解為吃醋的。隻怪她從未與這等人打過交道,一時疏忽被他占了便宜。
“王爺但請自重。”素臉含了霜色,青黛色的遠山煙眉高高挑起,如瑾壓住心中的窘迫,努力整理淩亂的思緒,“王爺,崔吉楊三刀二人暫且不論,就說眼前,王爺引我前來所為何事?若不相告,恕我要去侍奉祖母,不能奉陪了。”
長平王似乎對她的不客氣十分悻然,歎了一口氣,惆悵道:“見你一定要說出個理由麽,難道無事就不能相見?”
“王爺……”如瑾羞惱上臉,雙頰染紅,他言語裏的曖昧實在讓人難堪。
“瑾兒,我出來一次可不容易,時光匆匆的,莫要用冷臉對我才好。”
砰,如瑾直接開了門,將門扇甩到牆上。他將她當什麽人了,孤男寡女的共處一室已是不妥,他還偏要說這些齷齪的話來折辱她。他竟輕浮的叫了她的名字,要知道,閨閣女子的名諱隻有至親才能稱呼。
手中簪子將指腹刺得生疼,若不是礙著他的身份,如瑾真想把簪子紮到他身上才能解氣。一隻腳跨出了門檻,身後卻傳來長平王低低的言語,“性子一如既往的烈。”
摔個門就叫性子烈了麽?如瑾突然想起母親保胎的夜裏那把明晃晃的尖刀,若是叫他嚐嚐刀鋒劃破肌膚的感覺,也許他才知道什麽叫性子烈。“不必道歉,當不起。”她將另一隻腳也跨了出去。
說話的這片刻,天光已經放亮了,高懸在淺灰色天空裏的殘月終於褪了光澤,變成半團雲絮狀的雪白。東方的天際處有絳紫色的朝雲橫亙,層層疊疊,被未曾露頭的太陽鍍滿金黃。[.超多好看小說]院中燈火卻依然燃燒著,並沒有雜役的僧眾進來熄滅火頭。
正殿門口侍立的婆子遠遠聽見這邊的門響,就有兩個要過來看看情勢,卻被崔吉攔住了腳步。如瑾看在眼中,因了對長平王的警惕和疑慮,對崔吉也產生了些許負麵的情緒。
將要離開的時候,她回頭看了看依舊端坐在蒲團上的長平王。那一身墨色衣衫被佛前燈火與門外晨光交相映照著,泛起一抹淡淡的幾欲虛無的金黃。他玉色的臉孔也因了這層金黃色的微弱的光,有了若有若無的柔和。
這回眸一瞥,她將心頭的惱意壓了下去,盡力保持了平靜的口吻,“救命之恩銘記於心,但您不聲不響安插了人在我跟前,又言語輕薄,王爺,莫要以為有恩便可為所欲為。”
她肅然的麵容如此疏冷,長平王終於收斂了懶散的腔調,正兒八經的說道:“藍三小姐誤會了,本王沒有歹意。若有無意間冒犯之處,還請小姐莫要見怪才是。相見不易,小姐這般便要走了麽,沒有什麽要問本王的?有些事,問起本王來可比拐彎抹角的找禦醫方便多了。”
他恢複了“本王”的自稱,如瑾終於感到稍稍平複一點,又見他提起曲折打探消息的事情,這是正經事了,如瑾這才停住腳步,轉身重新對了他。
“王爺降臨此處,我自然是有許多話想問,隻要王爺不說令彼此都難堪的話,我也願意與王爺交談。”
“那麽請吧。”長平王再次伸手指向身側的蒲團。
如瑾袖中的手捏了簪子不放,重新進殿關了房門,看看那蒲團,走過去拎起放到了門口,這才跪坐在上麵,與長平王正臉相對。
她的刻意疏遠換來長平王淡淡一笑,這次卻是沒再說什麽曖昧的話,隻以手支頤靜靜坐著,等待如瑾開口。
蓮燈裏的火焰妥貼燃燒著,佛像的臉孔在輕紗幔帳之後若隱若現,在這樣安詳而寂靜的早晨,佛堂之中談論的該是禪意心經,可如瑾的問題卻是俗世俗事。
她靜默了一會,理清腦中思緒,將時間推回到遠在青州的日子:“王爺可否相告,我父親到底是因何而立有大功的,他與晉王素無交集,怎會突然揭發晉王謀反?”
“你要問的是這個麽?”長平王眸底映出如瑾豔麗卻淡漠的眉眼,似是欣賞她的尋根溯源,微微笑了一下,說道,“你這問題問得好,本王就好好的答一答。”
“多謝王爺。”如瑾終於鬆了一口氣,知道兩人的對話這是上了正途了,再不用擔心他突然的輕浮言語。
“晉王謀反之事,啟於六皇兄代天巡邊途中遇刺。”長平王第一句話就讓如瑾驚訝。
“就是這次您和永安王巡邊的途中麽?”
“正是,雖無真正傷著,但皇子遇刺乃大事,當時六皇兄決定秘而不宣,他繼續巡視邊鎮,而由本王沿途追查刺客的蹤跡。這一追,便追到了晉州附近。”
如瑾恍然,怪不得她在青州會遇見長平王,想來就是他追查刺客的途中在青州停留了。轉念一想,她也立刻明白了父親是因何得知秘事的。
“佟太守與我父親素來交情不錯,想來是他將王爺的事情暗中告知了我父。”
“嗯,你頭腦轉得果然很快。”長平王笑道,“佟太守亦是精明人,沒想到他會察覺本王路過青州的目的。”
“怎麽?不是王爺告知佟太守的麽?”
長平王搖頭,“這等機密事怎可隨便告訴一個小城太守。”
如瑾不由蹙眉:“那他是如何得知?”若佟太守有這樣刺探機密的本事,他與藍家交往,實在令人不得不提防了。
“本王這裏是不會走漏的,興許他是在六皇兄或邊鎮那邊探得。”
因為佟秋雁在長平王身邊,如瑾不好當麵說佟太守什麽,隻是暗自思忖著。皇子遇刺,晉王有嫌,佟太守得知後挑唆了父親藍澤去揭發,繼而有了後來種種。那些且先不論,這件事的根由似乎也並不妥當。
見長平王一直無有避諱的直言回答,如瑾想了想,雖然忐忑,雖然不知對方到底是何居心,但此時相對而談已有諸多不妥,再多一樣又何妨。她便將有些敏感的問題拋了出來,“恕我直言一句,晉王久居偏地,一直安分守己,怎地突然就要刺殺皇子?若說謀反,刺殺皇上或太子豈不更直接,莫非是王爺或永安王跟他有過嫌隙?”
長平王哈哈一笑:“本王和六哥自小也沒見過王叔幾麵,何談嫌隙。”
“那麽……刺客真是晉王麽?”
長平王眼睛一眯:“你想說什麽?”
他眸光晦暗不明,如瑾橫了心,直接道:“我現在說的話,走出這扇門一步,我是絕對不會承認的――我想說的是,晉王此案是否有冤情?”
“襄國侯上奏之後,禁衛直接快馬去晉州拿獲的人證物證。人證是晉王府的管家,物證是王府花園中啟出的長槍強弩,你覺得,這樣的鐵證會造成冤情麽?”
長平王說得很慢,如瑾一字一句聽在耳中,心中頓時波瀾湧起。禁衛取證,禁衛是什麽人?是皇帝直屬的私人武力。未通過任何有規矩的程序,直接由禁衛定案,皇帝要滅晉王的心思也太急了些。晉王府的管家,花園裏的強兵,所謂的人證物證是真實的麽?連長平王一個不在儲位的皇子都可以隨手在藍家安插了人,皇帝想要在藩王家裏插些證據,又有何難?
若是事實果如她所料,皇帝不過是借了父親藍澤的告發而對晉王發難,那麽在這一場皇族兄弟相殘的鬧劇裏,藍家又處在何等尷尬的境地!更別說之後還有皇帝特旨的進京謝恩,更有禦賜宅院招人怨恨,還有內閣重臣們曖昧叵測的態度……
“是不是冤情,皇上知道,我不知道。”如瑾低聲道,“雖然不明白王爺以何等立場告訴我這些,但,還是要謝謝您的解答。”
長平王含笑看了如瑾一瞬,無奈搖了搖頭:“父皇如此行事,我身為皇子,被你懷疑立場和目的也是必然。”
如瑾注意到了他的語氣,“父皇如此行事”,他似乎對皇帝的作為不滿?天家父子之間親情寡淡,皇子不滿意皇帝也是常見,可他為何要對她說表達這樣的意思?她們還沒熟到可以彼此討論忌諱的話題罷,甚至,連這樣的對談都是來得莫名其妙。
天光終於是亮了,佛前的兩盞蓮燈被窗外映進來的日光照得黯淡,長平王的眉目卻在如瑾眼中一點點清晰起來。早起山雀的啼叫提醒了如瑾時候不早,她壓了心中疑慮,繼續問道:“池水胡同闖進刺客,聽聞這件事與戶部杜尚書有關,皇上查處杜尚書貪墨,暗地裏是否因了這件事?”
“這個你也想到了麽?”長平王讚許的點點頭,“的確是父皇借機發難。”
那麽朝中的形勢該是很詭異罷……皇帝和內閣輔臣對壘,藍家夾在其中倒成了引火的由頭,這樣的處境是多麽尷尬和危險。
如瑾臉色凝重,為家裏的未來深深擔憂。以前為著不知外頭動向而焦慮,如今知道了,卻更是憂思難安。她隻是一個女子,要如何才能扭轉家族運勢?
“你在擔心什麽?”長平王低聲問。
如瑾抬眸看他,麵對著這樣一張令她不快的臉孔,她十分矛盾。她是想與人傾吐所思所慮的,但對方畢竟是天家皇族,與皇帝至親骨肉,她可以將心思盡皆托出來麽?
她的遲疑被長平王盡皆看在眼裏,他笑道:“首先你擔心的是晉王舊宅,其次該是你家長姐的婚事?”
如瑾愕然,不知他為何這般了如指掌。長平王卻道:“一切由他,你忘了這句話麽?”
如瑾腦中轟然一聲,眼前驟然浮現夾在床頭書冊裏的紙條,以及紙條上龍飛鳳舞的字跡。第一張是中秋賞月的言語,第二張,便是勸她安心的勉勵。一切由他,她還記得的。
“原來是王爺。”她心頭突地一跳,自語道,“有崔吉那樣的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送進我房裏一張紙條,卻是極容易的。隻是……為什麽……”
她的語聲很輕很輕,輕得自己都幾乎聽不見,長平王卻是聽見了,於是笑道:“為什麽?本王不敢說,怕是你又羞憤而逃。”
不說,卻比說了還要讓人窘迫。如瑾臉上紅雲騰起,不由蹙眉低了頭。
“王爺,時候不早,祖母那邊祝禱快完了,若無別事,小女子告辭。”
長平王道:“本王自是沒什麽事,隻要你的問題問完了,想走便走。”他從袖中掏出一個小巧的墨色荷包來,“將裏頭粉末放到主殿蓮燈裏,過上片刻,藍老太君的祝禱便會停了。”
如瑾吃驚,這才醒起自己祝禱時擅自離開,還在門口和婆子崔吉說了半日話,老太太和兩個丫鬟都是沒有過問的。原來……
“祖母她們中了什麽藥物,可會損傷身體?”她不由問道。
如瑾自然是不會坐過去的,依舊緊貼了身子在門上,離開眼前之人一丈開外。她此時隻覺得側殿太過狹窄,從門口到香案不過如許距離,若是再遠些才能襯意。
“王爺金尊玉貴之軀卻降臨郊外寒寺,又是在這種天色未明的時候,想盡辦法引我前來,我是否可以問一句‘為什麽’。”她的語氣警惕而疏離。
眼前之人有著記憶裏讓她耿耿於懷的五官,寬額劍眉,眼眸幽深,望之令她不快。到得此時,僧人們詭異的消失和崔吉奇怪的去而複返,盡皆有了答案。堂堂的帝胄長平王爺,想辦到這樣的事情輕而易舉。
而崔吉那莫名其妙的指示更是讓如瑾恍然,再聯想之前藍家血腥之時崔楊二人神兵天降般的救助,一切不言自明。她總覺得崔吉楊三刀進藍家進得奇怪,卻原來,是這位王爺的手筆。
他為何要這樣做?藍家的那一場刺殺和他有什麽關係?為何每一次出現血腥的時候都有他相救?而此刻他將她引來,又是要做什麽?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在如瑾腦海中飄著,沒有一個能憑她自己猜出答案。
想想自己的一切行動都在對方掌控之下,藍家一切動靜都被他得知的透徹,怎能不讓人背脊發涼呢?即便他救過藍家,但,那救命之恩真的是出自好意麽……
有了皇帝那樣的人做例子,再看著眼前與皇帝酷似的年輕臉孔,如瑾心中除了疑慮就是警惕。
似乎是對她眼裏深深的警戒感到不解,長平王攤手作無奈狀:“好歹我也救過你的命,你就是這樣戒備於我麽?”
如瑾此時才發現他的自稱,是“我”,而不是“本王”。家裏藍澤對外人亦是稱呼“本侯”,對著家人摯友才你啊我啊的說話,如瑾知道這一點,然而卻不敢將這個道理套在長平王身上。她不覺得自己和對方有什麽深厚的交情。
“王爺,救命之恩日後有機會定會報答,但王爺在藍家安插自己的人卻是為何?此時此刻引我前來,又是為了什麽?王爺若能直言相告,也許我就不會如此戒備了。”
長平王盤膝坐在蒲團上,手指隨意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聞言眯了一下眼睛,“崔吉可不是我安插進藍府的,而是安插在你身邊的。”
“這有什麽不同麽?”
“當然不同。”長平王解釋道,“安人在襄國侯府是為了刺探消息,在你身邊隻是為了護你周全而已。”
“多謝王爺體恤關切。”
如瑾語氣中有淡淡的嘲諷,是對他如此不經招呼的安排極為不滿,亦是不相信他的解釋。長平王卻渾然不覺似的,擺手道:“不必客氣,應該的。”
他渾不在意的姿態讓如瑾有些惱火。對於這位七皇子,許多人都私下評價他為紈絝子弟,若不是頂著皇子的名頭怕是早被人街頭巷尾的傳說各種荒唐了。今日巧遇哪位小姐,明日看上了誰家貴婦,種種行徑與那些仗老子勢尋花問柳的衙內相差無幾,如瑾當日在宮裏基本是不問世事的,都曾聽到過關於這位的一些風言風語,可見此人有多荒唐。
連番幾次相見,最初她對他也是厭惡的,尤其恨他影響了佟家姐妹的一生。隻是後來客棧那一夜被他所救,感激之情充滿肺腑,以往的厭惡便自然而然的淡化了,厭惡與感激交織著,生出她自己也說不清楚的情緒來。
然而,後來經了皇帝屢屢拿藍家使喚的事情,如瑾對皇家的憎惡卻是更加深重,加之此刻驟然發現崔吉楊三刀的來頭,生了警惕,以往的感激又被戒備替代。
看到他用並不正經的態度和自己對話,如瑾微有惱意,“王爺是不是護錯人了?藍家東院裏住著的才是你兄長將要納入的小妾,崔吉該去我長姐那裏護著才是。”
“哦,這句話說得奇怪,我可以認為你在翻醋壇子麽?”長平王故意凝了眉頭,正色道,“雖然曾與你家長姐同車飲茶,但我對她可沒有半分青睞之心,如今她更是皇兄的妾室,我派人去護著她作甚,你莫要胡亂吃心。”
如瑾暗自咬牙,深悔自己說話莽撞。適才那句話她不過是在懷疑他的動機,然而非要歪了心思曲解,那樣的言辭也是可以理解為吃醋的。隻怪她從未與這等人打過交道,一時疏忽被他占了便宜。
“王爺但請自重。”素臉含了霜色,青黛色的遠山煙眉高高挑起,如瑾壓住心中的窘迫,努力整理淩亂的思緒,“王爺,崔吉楊三刀二人暫且不論,就說眼前,王爺引我前來所為何事?若不相告,恕我要去侍奉祖母,不能奉陪了。”
長平王似乎對她的不客氣十分悻然,歎了一口氣,惆悵道:“見你一定要說出個理由麽,難道無事就不能相見?”
“王爺……”如瑾羞惱上臉,雙頰染紅,他言語裏的曖昧實在讓人難堪。
“瑾兒,我出來一次可不容易,時光匆匆的,莫要用冷臉對我才好。”
砰,如瑾直接開了門,將門扇甩到牆上。他將她當什麽人了,孤男寡女的共處一室已是不妥,他還偏要說這些齷齪的話來折辱她。他竟輕浮的叫了她的名字,要知道,閨閣女子的名諱隻有至親才能稱呼。
手中簪子將指腹刺得生疼,若不是礙著他的身份,如瑾真想把簪子紮到他身上才能解氣。一隻腳跨出了門檻,身後卻傳來長平王低低的言語,“性子一如既往的烈。”
摔個門就叫性子烈了麽?如瑾突然想起母親保胎的夜裏那把明晃晃的尖刀,若是叫他嚐嚐刀鋒劃破肌膚的感覺,也許他才知道什麽叫性子烈。“不必道歉,當不起。”她將另一隻腳也跨了出去。
說話的這片刻,天光已經放亮了,高懸在淺灰色天空裏的殘月終於褪了光澤,變成半團雲絮狀的雪白。東方的天際處有絳紫色的朝雲橫亙,層層疊疊,被未曾露頭的太陽鍍滿金黃。[.超多好看小說]院中燈火卻依然燃燒著,並沒有雜役的僧眾進來熄滅火頭。
正殿門口侍立的婆子遠遠聽見這邊的門響,就有兩個要過來看看情勢,卻被崔吉攔住了腳步。如瑾看在眼中,因了對長平王的警惕和疑慮,對崔吉也產生了些許負麵的情緒。
將要離開的時候,她回頭看了看依舊端坐在蒲團上的長平王。那一身墨色衣衫被佛前燈火與門外晨光交相映照著,泛起一抹淡淡的幾欲虛無的金黃。他玉色的臉孔也因了這層金黃色的微弱的光,有了若有若無的柔和。
這回眸一瞥,她將心頭的惱意壓了下去,盡力保持了平靜的口吻,“救命之恩銘記於心,但您不聲不響安插了人在我跟前,又言語輕薄,王爺,莫要以為有恩便可為所欲為。”
她肅然的麵容如此疏冷,長平王終於收斂了懶散的腔調,正兒八經的說道:“藍三小姐誤會了,本王沒有歹意。若有無意間冒犯之處,還請小姐莫要見怪才是。相見不易,小姐這般便要走了麽,沒有什麽要問本王的?有些事,問起本王來可比拐彎抹角的找禦醫方便多了。”
他恢複了“本王”的自稱,如瑾終於感到稍稍平複一點,又見他提起曲折打探消息的事情,這是正經事了,如瑾這才停住腳步,轉身重新對了他。
“王爺降臨此處,我自然是有許多話想問,隻要王爺不說令彼此都難堪的話,我也願意與王爺交談。”
“那麽請吧。”長平王再次伸手指向身側的蒲團。
如瑾袖中的手捏了簪子不放,重新進殿關了房門,看看那蒲團,走過去拎起放到了門口,這才跪坐在上麵,與長平王正臉相對。
她的刻意疏遠換來長平王淡淡一笑,這次卻是沒再說什麽曖昧的話,隻以手支頤靜靜坐著,等待如瑾開口。
蓮燈裏的火焰妥貼燃燒著,佛像的臉孔在輕紗幔帳之後若隱若現,在這樣安詳而寂靜的早晨,佛堂之中談論的該是禪意心經,可如瑾的問題卻是俗世俗事。
她靜默了一會,理清腦中思緒,將時間推回到遠在青州的日子:“王爺可否相告,我父親到底是因何而立有大功的,他與晉王素無交集,怎會突然揭發晉王謀反?”
“你要問的是這個麽?”長平王眸底映出如瑾豔麗卻淡漠的眉眼,似是欣賞她的尋根溯源,微微笑了一下,說道,“你這問題問得好,本王就好好的答一答。”
“多謝王爺。”如瑾終於鬆了一口氣,知道兩人的對話這是上了正途了,再不用擔心他突然的輕浮言語。
“晉王謀反之事,啟於六皇兄代天巡邊途中遇刺。”長平王第一句話就讓如瑾驚訝。
“就是這次您和永安王巡邊的途中麽?”
“正是,雖無真正傷著,但皇子遇刺乃大事,當時六皇兄決定秘而不宣,他繼續巡視邊鎮,而由本王沿途追查刺客的蹤跡。這一追,便追到了晉州附近。”
如瑾恍然,怪不得她在青州會遇見長平王,想來就是他追查刺客的途中在青州停留了。轉念一想,她也立刻明白了父親是因何得知秘事的。
“佟太守與我父親素來交情不錯,想來是他將王爺的事情暗中告知了我父。”
“嗯,你頭腦轉得果然很快。”長平王笑道,“佟太守亦是精明人,沒想到他會察覺本王路過青州的目的。”
“怎麽?不是王爺告知佟太守的麽?”
長平王搖頭,“這等機密事怎可隨便告訴一個小城太守。”
如瑾不由蹙眉:“那他是如何得知?”若佟太守有這樣刺探機密的本事,他與藍家交往,實在令人不得不提防了。
“本王這裏是不會走漏的,興許他是在六皇兄或邊鎮那邊探得。”
因為佟秋雁在長平王身邊,如瑾不好當麵說佟太守什麽,隻是暗自思忖著。皇子遇刺,晉王有嫌,佟太守得知後挑唆了父親藍澤去揭發,繼而有了後來種種。那些且先不論,這件事的根由似乎也並不妥當。
見長平王一直無有避諱的直言回答,如瑾想了想,雖然忐忑,雖然不知對方到底是何居心,但此時相對而談已有諸多不妥,再多一樣又何妨。她便將有些敏感的問題拋了出來,“恕我直言一句,晉王久居偏地,一直安分守己,怎地突然就要刺殺皇子?若說謀反,刺殺皇上或太子豈不更直接,莫非是王爺或永安王跟他有過嫌隙?”
長平王哈哈一笑:“本王和六哥自小也沒見過王叔幾麵,何談嫌隙。”
“那麽……刺客真是晉王麽?”
長平王眼睛一眯:“你想說什麽?”
他眸光晦暗不明,如瑾橫了心,直接道:“我現在說的話,走出這扇門一步,我是絕對不會承認的――我想說的是,晉王此案是否有冤情?”
“襄國侯上奏之後,禁衛直接快馬去晉州拿獲的人證物證。人證是晉王府的管家,物證是王府花園中啟出的長槍強弩,你覺得,這樣的鐵證會造成冤情麽?”
長平王說得很慢,如瑾一字一句聽在耳中,心中頓時波瀾湧起。禁衛取證,禁衛是什麽人?是皇帝直屬的私人武力。未通過任何有規矩的程序,直接由禁衛定案,皇帝要滅晉王的心思也太急了些。晉王府的管家,花園裏的強兵,所謂的人證物證是真實的麽?連長平王一個不在儲位的皇子都可以隨手在藍家安插了人,皇帝想要在藩王家裏插些證據,又有何難?
若是事實果如她所料,皇帝不過是借了父親藍澤的告發而對晉王發難,那麽在這一場皇族兄弟相殘的鬧劇裏,藍家又處在何等尷尬的境地!更別說之後還有皇帝特旨的進京謝恩,更有禦賜宅院招人怨恨,還有內閣重臣們曖昧叵測的態度……
“是不是冤情,皇上知道,我不知道。”如瑾低聲道,“雖然不明白王爺以何等立場告訴我這些,但,還是要謝謝您的解答。”
長平王含笑看了如瑾一瞬,無奈搖了搖頭:“父皇如此行事,我身為皇子,被你懷疑立場和目的也是必然。”
如瑾注意到了他的語氣,“父皇如此行事”,他似乎對皇帝的作為不滿?天家父子之間親情寡淡,皇子不滿意皇帝也是常見,可他為何要對她說表達這樣的意思?她們還沒熟到可以彼此討論忌諱的話題罷,甚至,連這樣的對談都是來得莫名其妙。
天光終於是亮了,佛前的兩盞蓮燈被窗外映進來的日光照得黯淡,長平王的眉目卻在如瑾眼中一點點清晰起來。早起山雀的啼叫提醒了如瑾時候不早,她壓了心中疑慮,繼續問道:“池水胡同闖進刺客,聽聞這件事與戶部杜尚書有關,皇上查處杜尚書貪墨,暗地裏是否因了這件事?”
“這個你也想到了麽?”長平王讚許的點點頭,“的確是父皇借機發難。”
那麽朝中的形勢該是很詭異罷……皇帝和內閣輔臣對壘,藍家夾在其中倒成了引火的由頭,這樣的處境是多麽尷尬和危險。
如瑾臉色凝重,為家裏的未來深深擔憂。以前為著不知外頭動向而焦慮,如今知道了,卻更是憂思難安。她隻是一個女子,要如何才能扭轉家族運勢?
“你在擔心什麽?”長平王低聲問。
如瑾抬眸看他,麵對著這樣一張令她不快的臉孔,她十分矛盾。她是想與人傾吐所思所慮的,但對方畢竟是天家皇族,與皇帝至親骨肉,她可以將心思盡皆托出來麽?
她的遲疑被長平王盡皆看在眼裏,他笑道:“首先你擔心的是晉王舊宅,其次該是你家長姐的婚事?”
如瑾愕然,不知他為何這般了如指掌。長平王卻道:“一切由他,你忘了這句話麽?”
如瑾腦中轟然一聲,眼前驟然浮現夾在床頭書冊裏的紙條,以及紙條上龍飛鳳舞的字跡。第一張是中秋賞月的言語,第二張,便是勸她安心的勉勵。一切由他,她還記得的。
“原來是王爺。”她心頭突地一跳,自語道,“有崔吉那樣的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送進我房裏一張紙條,卻是極容易的。隻是……為什麽……”
她的語聲很輕很輕,輕得自己都幾乎聽不見,長平王卻是聽見了,於是笑道:“為什麽?本王不敢說,怕是你又羞憤而逃。”
不說,卻比說了還要讓人窘迫。如瑾臉上紅雲騰起,不由蹙眉低了頭。
“王爺,時候不早,祖母那邊祝禱快完了,若無別事,小女子告辭。”
長平王道:“本王自是沒什麽事,隻要你的問題問完了,想走便走。”他從袖中掏出一個小巧的墨色荷包來,“將裏頭粉末放到主殿蓮燈裏,過上片刻,藍老太君的祝禱便會停了。”
如瑾吃驚,這才醒起自己祝禱時擅自離開,還在門口和婆子崔吉說了半日話,老太太和兩個丫鬟都是沒有過問的。原來……
“祖母她們中了什麽藥物,可會損傷身體?”她不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