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妃含怒帶怨的講述下,前朝那段往事的另一個真相浮出水麵。


    原來,那一次宣德皇帝出宮微服‘私’訪,在民間打聽到了一首傳世曲譜的消息,便一路追隨著這個消息來到了大周與施車國的邊境,後又喬裝打扮進入了施車國。


    沒想到,到了施車國,那曲譜的消息卻忽然中斷了,再也打探不到。宣德皇帝扼腕歎息,仍不死心的每日徘徊於施車國的歌樓舞館,希望能夠再得到那曲譜的消息。


    這一日,宣德皇帝行至施車國王宮附近的一條繁華街市上,抬頭見前麵人山人海的圍著一處高台,從人們‘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中,還有絲竹之聲隱隱傳來。宣德皇帝帶著一眾隨從走過去一看才知,原來竟有一個‘女’子在這裏“比曲招親”。


    大周的江湖‘女’子常有比武招親的,不想施車國竟有‘女’子比曲招親。宣德皇帝頗覺有趣,便也隨眾觀望。施車國多美人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是當他見到台上那比曲招親的‘女’子時,不由得仍是吃了一驚。


    用宣德皇帝後來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便是“此‘女’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見”!


    人已如此令他心動,待這‘女’子輕抬‘玉’手在四弦琴上彈奏起來時,宣德皇帝更是大吃一驚,原來這‘女’子所彈奏的正是令他追隨而來的那首曲譜。


    沒想到,這失傳已久的曲譜竟被施車國的一個民間‘女’子彈奏出來。


    宣德皇帝幾乎是立時就打定了主意,要將這個‘女’子娶到手。


    宣德皇帝‘操’起隨身攜帶的‘玉’笛置於‘唇’上,緩緩吹起《鳳求凰》。高台上那‘女’子聽到後,‘玉’手一轉變了曲調,《南飛雁》自琴弦上流泄下來,暗含不屑之意。


    宣德皇帝想了想,隨即也變了曲調,開始吹奏《喜迎‘春’》,那‘女’子也隨即轉為《葉知秋》。宣德皇帝吹起《秋實讚》,那‘女’子便又轉為《雪之頌》。


    宣德皇帝覺得若是這樣比下去,永遠也沒個完,於是曲鋒一轉,吹了一首《伴良人》。


    那‘女’子偷眼瞟了一眼宣德皇帝,奏起了《客何來》,宣德皇帝心中暗喜,又吹奏起《天之緣》。


    宣德皇帝自幼喜好器樂,自是頗有功力,而那‘女’子琴藝‘精’湛也自非凡品,兩人琴笛合鳴真如天作之合,簡直天衣無縫,令在場之人聽得如醉如癡。


    正當二人曲鋒漸漸拉近,似有共鳴之意時,忽然,又有一個笛聲響起,似怨似怒的吹奏著《雙明珠》。宣德皇帝向笛聲響起處望過去,隻見一個英氣俊美的男子正持著一支‘玉’笛在吹奏,這男子眼含失落,深深望著台上那‘女’子。


    那男子吹罷《雙明珠》,又吹了一曲《‘弄’青梅》,那‘女’子無奈的看了那男子一眼,彈奏起了《覓知音》。男子不甘心又吹了一曲《兩無猜》,可那‘女’子微微搖頭,彈出了《非卿意》。


    兩人幾曲過後,其他人可能還懵懂無知,宣德皇帝卻已從音律中聽懂了他二人的故事。宣德皇帝暗自笑了笑,沉思了一下,隨即用笛子吹奏起了《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箏曲,可宣德皇帝竟用笛子仿著箏音吹奏出來。一時間,在場所有略懂些音律的人皆是震驚無比!


    那‘女’子的琴聲略停了停,隨即奏出《山之高》,讚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那男子卻頗為憤怒,‘玉’笛一橫吹奏起《橫奪愛》。


    《高山流水》正對應了那‘女’子的《覓知音》,那‘女’子看著宣德皇帝眼‘波’流轉,手下流出一曲《賀新郎》,那男子並不甘心,笛聲錚錚吹出《君莫攀》。


    兩笛共和一琴,真是一場耳朵的盛宴!琴聲曲意已明,可兩笛仍在‘交’鋒,互不相讓,就在雙笛對峙到幾乎要衝冠一怒時,隻聽一聲輕微的脆響,那俊美男子的笛聲便嘎然而止了。


    原來,是那男子情緒‘激’動,憤怒中握著笛管兒的手用力過度,竟生生將‘玉’笛握斷成兩截!


    隨著他笛聲的中斷,宣德皇帝的笛聲和那‘女’子的琴音在《夢相隨》的共奏中漸漸接近尾聲,完美收音。


    人群停頓了一下,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那‘女’子在喝彩聲中徐徐走下高台,來到宣德皇帝麵前,鶯聲道,“我在此比曲招親已有五日,天可憐見終於讓我遇到了知音。”


    這果真是天賜良緣意外之喜,宣德皇帝不但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曲譜,還得一佳人,簡直如獲至寶,不虛此行。


    宣德皇帝當時便將那‘女’子帶走了,那‘女’子剛一轉身,剛才吹笛的俊美男子便憂傷的喚了一聲,“夜雪!”


    那‘女’子停下來,慢慢轉回身看著那男子,隻微笑道,“師兄,我已找到我的知音了,你忘了我吧。”


    然後就隨著宣德皇帝一道走了,拋下那個男子獨自在那裏黯然神傷。


    這個叫作“夜雪”的‘女’子,便是後來的麗妃娘娘__她是施車國人。


    麗妃緩緩道,“不錯,我其實是施車國人,並非大周子民。而且我自幼喜愛樂曲,平生心願便是得遇知音白頭相伴。那時我並不知那吹笛之人竟是大周的皇帝,可當我知道後也並沒有後悔,因為無論他是誰,我隻認他是我的知音。那個俊美男子是我同‘門’學藝的師兄,師兄與我是青梅竹馬,可他對我的情意,我最終還是辜負了。”


    麗妃一聲長歎,不知是否有無窮的悔恨含在其中。


    其實,那男子的技藝也是極好的,隻是比起閱‘女’人無數的帝王來說,終究還是不懂‘女’人的心罷了。


    上官夜雪無父無母,由教授她琴藝的師父撫養長大,於是她就這樣拜別了師父,隨著宣德皇帝回到了大周,並入宮成了麗妃娘娘,那時正是大周宣德二十二年。


    麗妃深得宣德皇帝寵愛,勢頭漸漸‘逼’近當時的皇後。宣德二十三年又生下了四皇子慕容予杭,宣德皇帝愛屋及烏,將尚在繈褓中的慕容予杭封為靖親王,在其四歲時又有了‘欲’立其為太子之意。


    立慕容予杭為太子的事雖遭到了朝臣們的一致反對,但宣德皇帝並未死心。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事情令他開始疑‘惑’,並最終導致他徹底熄滅了對麗妃母子的愛。


    這件事情就來自當時官拜丞相同時也是護國大將軍的,石鴻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妖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吃元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吃元寶並收藏庶女妖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