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見隆興帝逼問的緊,冷汗不覺從額頭滾了下來,今日隆興帝的脈相很是凶險,他一個小小的普通太醫可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太醫趕緊跪下說道:“回皇上,臣愚鈍,臣萬死!為保證診斷無誤,求皇上招太醫院諸位供奉進宮會診。”
隆興帝自是知道自己身體如何的,他沉沉嗯了一聲,道聲;“準奏。”陸柄便立刻命小太監去宣詔太醫院幾位醫術最好的供奉。
少時連太醫院院判在內,共來了四位太醫,眾人上前為隆興帝診脈,每人的神情都不輕鬆,五位太醫診脈過會到外麵會商隆興帝的病情,隆興帝看了雙眉緊鎖,心中突然生一種說不清楚的憤怒之意,他突然重重一拍禦書案,大喝道:“在外頭嘀嘀咕咕什麽,都給朕滾進來當麵說。”
所有的太醫都將目光投向石院判,石院判隻得飛快的低聲囑咐道:“皇上的脈相雖然不好,可一時半會還沒有大礙,進去且往輕裏說,隻勸皇上靜心寧神不要動怒。其他的出去再說。”
眾太醫點點頭,忙隨石院判走回隆興帝的麵前,一溜排開跪下,石院判帶頭說了起來:“皇上,剛才您怒極攻心才會暈倒,這種情形世人也是常有的,卻也不要緊,隻先用一劑寧神飲定定神便可。不過皇上您已經有了春秋,還是要製怒寧心才能延年益壽。臣等正準備為皇上擬一個安穩的寧心養身方子,稍後便請皇上龍目禦覽。”
隆興帝冷哼一聲,揮手道:“退下。”
眾太醫磕了頭,其他人都退下了,隻有石院判對隆興帝說道:“皇上,敢問您今日已經在禦書房多久了?”
隆興帝倒不記得,隻看向陸柄,陸柄忙說道:“皇上,您用過早膳後便來到禦書房批閱折子,如今都整整三個時辰了。”
石院判立刻說道:“皇上,您坐的太久不利於血脈運行,微臣建議您最好到三友齋散散步,呼吸呼吸鮮新氣息,這樣對您的龍體有益。”
隆興帝點點頭,緩緩站起來說道:“陸柄,陪朕走走。”
陸柄趕緊上前伸臂讓隆興帝搭手,眼睛卻瞄向石院判,石院判向陸柄微微點頭,表示不會有事,隻管大膽去散步。陸柄知道石院判的醫術極好,心裏這才略略踏實一些,趕緊服侍著隆興帝散步去了。
隆興帝一走,石院判立刻與其他四位太醫匯集起來,低低說道:“去懿坤宮求見皇後娘娘。”
皇後聽說太醫院判率四位太醫院的供奉求見,心中立刻咯噔一下,忙說道:“快宣。”
石院判等五名太醫急匆匆走進懿坤宮正殿,石院判上前說道:“請皇後娘娘屏退無關的閑雜人等,臣等有要事稟報。”
皇後端坐於珠簾之後,沉聲說道:“本宮已經屏退無關之人,石院判但說無妨。”
石院判向左右看了一眼,果然殿中隻有兩名嬤嬤服侍,其他再沒有任何外人。就連掌事女官孟雪都在殿外候命。
“臣啟皇後娘娘,今日皇上突然昏倒,雖然陸總管很快將皇上救醒,可是皇上的脈相卻很是不好,臣等會診之後確定皇上患了風疾。”石院判急切的說了起來。
“什麽,風疾,你們確診是風疾?”皇後驚的都坐不住了,騰的站起來衝著珠簾外叫了起來。
“是,臣等確診是風疾。”石院判和其他四位太醫院供異口同聲的說了起來。
皇後跌坐在椅上,喃喃道:“怎麽會患上風疾,怎麽可能?諸位大人,皇上的風疾到了何種程度?你等可有方子?”
石院判咬咬牙,沉聲說道:“回娘娘,皇上患的是頭風,若是病情不能得到極好的控製,一年之內,皇上會雙目失明,終日頭痛難當……”
“什麽,是頭風,竟到了如此嚴重的程度,怎麽從前你們從未提起?”皇後在震驚之後,心中的憤怒如同大潮一般洶湧澎湃。畢竟隆興帝是每三日便要請一次平安脈的,可是之前從來不見太醫稟報說隆興帝患了風疾,這讓皇後如何能不震怒!
皇後這是不懂醫理,真不是太醫院的太醫們無能,而是風疾這種病實在特殊,尤其是頭風,在未發作之時,憑是醫術多麽精深的大夫都診不出來。隻有在發做過一次之後脈相上才會有所體現。而今天隆興帝正是受了極大的刺激才會頭風發作,太醫又趕到的及時,這才能夠確診。
隻是皇後在盛怒之中,石院判等五人又不好在這個當口兒自辯,隻是能伏地不語默默請罪。還是跟在皇後身邊的常嬤嬤積年有經驗,在皇後耳邊低低說了幾句,皇後臉上的怒容才稍稍緩解,沉聲說道:“石院判,速速與四位大人一起擬出妥當的方子,還有,此事絕對不可外傳。”
石院判等人自是知道厲害的,趕緊都應了下來。皇後又細細問了一些護理風疾患者要注意的地方,石院判等人仔細的說了,皇後一一用心記下,然後才命石院判等人離開。自此這五人便在宮中輪值,每日給隆興帝診脈煎藥,連藥僮都不敢用了。
石院判等人走後,皇後心煩意亂的站了起來,急切的問道:“皇上現在何處?”
常嬤嬤忙上前說道:“適才老奴送五位大人出去,石院判悄悄對老奴提了一句,皇上這會子正在三友齋散步。”
皇後點了點頭,立刻說道:“本宮也去三友齋。”
常嬤嬤忙勸道:“娘娘,您這會子最好不去,皇上的脈案可是瞞著的。”
皇後聽了這句話剛邁出去的腳立刻收了回來,她著急的說道:“可是不見著皇上,本宮心裏難安啊!”
主仆正說著,外麵傳來通報之聲:“皇上駕到……”
皇後急的連整理儀容都不顧了,隻是飛也似的向宮門方向疾步走去,有了年紀的常嬤嬤追的氣喘籲籲,緊跑了一陣子才算追上。
“皇上,給皇上請安!”皇後幾乎是衝到隆興帝的麵前,急急跪了下去,可頭是仰著的,一雙眼睛直直的看著隆興帝的臉。
隆興帝與皇後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對她自然是極為了解,便伸手扶起皇後,淡笑問道:“石卿他們來過了?”
皇後被問的一怔,正在為難該如何回答之時,便聽隆興帝說道:“朕就知道石卿他們會過來。皇後,朕無事,走,我們到裏麵說話。”
皇後忙扶著隆興帝的手臂,用眼神暗暗詢問陸柄,陸柄輕輕點頭,給了皇後一個“皇上還好”的眼神,皇後心裏這才稍稍踏實了一些。
“皇上,今日試試烏金團茶如何?”皇後笑著問了起來。剛才石院判曾說過滇西的烏金團茶對風疾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是以皇後便這樣問了起來。
隆興帝笑笑說道:“全由皇後做主,朕不挑的。”
皇後立刻命人取來吃烏金團茶的一整套銀製茶具,當著隆興帝的麵為他烹製起來。看著皇後用小錘從那圓如滿月,其黑如墨,泛著點點金星的茶餅之上取下一小塊烏金團茶,用銀碾仔細碾碎過篩,將茶末投入開至蟹眼泡的滾水之中,煮至兩沸之後方以細羅小篩三次過濾茶湯,最後才得到一盞色赤如霞的烏金團茶。此時,清新如蘭的茶香已經盈滿了整間茶室。
皇後將那一盞六曲蕉葉銀盞高舉過眉奉於隆興帝,隆興帝雙手接過,輕輕淺酌一口,頓覺滿口苦澀,他不由皺起了眉頭。
皇後見狀忙解釋道:“皇上,烏金團茶第一口都是極苦澀的,需得再吃兩口才能品到回甘之味。”
隆興帝皺著眉頭勉強又吃了兩口,眉間才舒展開來,輕輕點頭道:“果然如此,回味清甘柔潤,的確不錯。”
皇後急急道:“皇上若覺得好,妾身以後每天都為您沏這烏金團茶。”
隆興帝將手中的六曲蕉葉銀盞放下,深深的看向皇後,輕聲問道:“皇後,朕到底患了何病?你明知道朕不喜歡吃團茶,今日卻特特為朕沏團茶,石卿到底對你說了些什麽?”
“這……皇上您別多想,今日石大人他們的確來過,說起團茶對龍體有益,妾身這才為您沏團茶。”皇後趕緊解釋起來。
隆興帝搖了搖頭,握住皇後的手說道:“阿蘅,你與朕做了三十餘年的夫妻,你知朕如朕知你一般,朕這一生曆經九死一生之事不知凡幾,可沒有一次真的被打垮,這一次也不例外,朕要知道所有的實情,才能更好的應對。石卿他們不敢對朕直說,朕不怪他們,可你不一樣,你不能瞞著朕。”
皇後低歎一聲,抬眼看著隆興帝,輕聲說道:“皇上,您說的是,從您的脈相上看,有患風疾的可能。”
隆興帝沉沉問道:“是頭風麽?”
皇後一驚,愕然道:“您怎麽知道?”
隆興帝淡淡道:“你忘記皇祖父和先皇最後都是這個病麽?而且這大半年以來,朕時常頭疼頭昏,不過時間都不長,隻是是很短的片刻,朕便也沒有在意。”
皇後沉默片刻,輕輕點頭道:“是頭風,妾身不知道您今日為何大動肝火引發此症,不過據石大人所說,這倒也不是壞事,越早發現便越有治好的可能,隻是是皇上,從此以後您不能再操勞不能再動怒了,得好生靜心將養才行!”
隆興帝緩緩點了點頭,喃喃道:“好,等朕處理完三件事便傳位給耀兒,從此靜心將養,再不過往任何政務。”皇後聽了這話卻也不好再說什麽,隻是能輕輕點了點頭。
隆興帝沉沉說道:“這頭一件,朕要肅清內宮,第二件,便是主持朝政到煜兒得勝還朝,第三件,便是傳位給耀兒。這三件事情做完,朕就能與你安享晚年了。”
後麵兩件事情皇後都明白,可頭一件事肅清內宮,皇後心中便有些困惑了,如今內宮的情況已經是大燕開國以來少有的清明了,還要肅清什麽呢?皇後還真沒把順寧公主莊嫣真正當回事。所以便沒往她的身上去想。
見皇後眼中有疑惑之色,隆興帝便將暗衛的密報拿出來遞給皇後,沉沉道:“皇後,你看看吧。”
皇後打開密報飛快的看了一遍,隻是氣的臉色發白雙手直顫,眼睛都氣紅了。她死死攥著密報,硬是從牙縫中擠也一句:“皇上,順寧用心何其惡毒,妾身……妾身……”
隆興帝拍拍皇後的手,安撫的說道:“阿蘅,你的心思朕懂,朕與你是一樣的。這便是朕說的第一件事。你放心,朕說什麽也不會讓耀兒煜兒的孩子們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皇後聽了這話,冰冷的身子才算是恢複了一些溫度,她向前趨身急切的問道:“皇上,您打算怎麽做?”
隆興帝握住皇後的手,咬著牙狠狠的說道:“將計就計引蛇出洞。”
皇後點點頭,她知道必要拿到鐵證才能從重定莊嫣的罪。一想到莊嫣要害她最珍視的孫子孫女兒,皇後便恨的牙根直癢,恨不得將莊嫣剝皮拆骨寢皮食肉。
“皇後,朕會安排妥當,你等朕的消息。”隆興帝見皇後的情緒比剛才平複了一些,方才沉聲說了起來。
皇後趕緊點頭道:“是,妾身明白,皇上,可一定要確保萬全啊,孩子們都還小,特別是旭兒曦兒寶兒他們三個,若有一點點閃失,咱們可怎麽見煜兒啊!”
隆興帝拍拍皇後的手,堅定的沉聲說道:“放心,朕不會讓他們麵臨一絲一毫的危險。”
皇後想想心中還是不安,忍不住說道:“要不算了吧,反正您已經知道順寧的險惡用心,直接定她的罪,別讓孩子們冒險了。”
隆興帝道:“阿蘅,朕不會讓孩子們冒險的,朕已經計劃好了。朕必要親自拿住順寧,要她死的心服口服。”
皇後見隆興帝如此堅決,便不好再說什麽了,隻能輕輕點了點頭,喃喃道:“要一定要確保萬全啊……”
隆興帝知道皇後憂心孫兒們的安全,便對她說道:“放心吧,朕會安排妥當的。”
..
隆興帝自是知道自己身體如何的,他沉沉嗯了一聲,道聲;“準奏。”陸柄便立刻命小太監去宣詔太醫院幾位醫術最好的供奉。
少時連太醫院院判在內,共來了四位太醫,眾人上前為隆興帝診脈,每人的神情都不輕鬆,五位太醫診脈過會到外麵會商隆興帝的病情,隆興帝看了雙眉緊鎖,心中突然生一種說不清楚的憤怒之意,他突然重重一拍禦書案,大喝道:“在外頭嘀嘀咕咕什麽,都給朕滾進來當麵說。”
所有的太醫都將目光投向石院判,石院判隻得飛快的低聲囑咐道:“皇上的脈相雖然不好,可一時半會還沒有大礙,進去且往輕裏說,隻勸皇上靜心寧神不要動怒。其他的出去再說。”
眾太醫點點頭,忙隨石院判走回隆興帝的麵前,一溜排開跪下,石院判帶頭說了起來:“皇上,剛才您怒極攻心才會暈倒,這種情形世人也是常有的,卻也不要緊,隻先用一劑寧神飲定定神便可。不過皇上您已經有了春秋,還是要製怒寧心才能延年益壽。臣等正準備為皇上擬一個安穩的寧心養身方子,稍後便請皇上龍目禦覽。”
隆興帝冷哼一聲,揮手道:“退下。”
眾太醫磕了頭,其他人都退下了,隻有石院判對隆興帝說道:“皇上,敢問您今日已經在禦書房多久了?”
隆興帝倒不記得,隻看向陸柄,陸柄忙說道:“皇上,您用過早膳後便來到禦書房批閱折子,如今都整整三個時辰了。”
石院判立刻說道:“皇上,您坐的太久不利於血脈運行,微臣建議您最好到三友齋散散步,呼吸呼吸鮮新氣息,這樣對您的龍體有益。”
隆興帝點點頭,緩緩站起來說道:“陸柄,陪朕走走。”
陸柄趕緊上前伸臂讓隆興帝搭手,眼睛卻瞄向石院判,石院判向陸柄微微點頭,表示不會有事,隻管大膽去散步。陸柄知道石院判的醫術極好,心裏這才略略踏實一些,趕緊服侍著隆興帝散步去了。
隆興帝一走,石院判立刻與其他四位太醫匯集起來,低低說道:“去懿坤宮求見皇後娘娘。”
皇後聽說太醫院判率四位太醫院的供奉求見,心中立刻咯噔一下,忙說道:“快宣。”
石院判等五名太醫急匆匆走進懿坤宮正殿,石院判上前說道:“請皇後娘娘屏退無關的閑雜人等,臣等有要事稟報。”
皇後端坐於珠簾之後,沉聲說道:“本宮已經屏退無關之人,石院判但說無妨。”
石院判向左右看了一眼,果然殿中隻有兩名嬤嬤服侍,其他再沒有任何外人。就連掌事女官孟雪都在殿外候命。
“臣啟皇後娘娘,今日皇上突然昏倒,雖然陸總管很快將皇上救醒,可是皇上的脈相卻很是不好,臣等會診之後確定皇上患了風疾。”石院判急切的說了起來。
“什麽,風疾,你們確診是風疾?”皇後驚的都坐不住了,騰的站起來衝著珠簾外叫了起來。
“是,臣等確診是風疾。”石院判和其他四位太醫院供異口同聲的說了起來。
皇後跌坐在椅上,喃喃道:“怎麽會患上風疾,怎麽可能?諸位大人,皇上的風疾到了何種程度?你等可有方子?”
石院判咬咬牙,沉聲說道:“回娘娘,皇上患的是頭風,若是病情不能得到極好的控製,一年之內,皇上會雙目失明,終日頭痛難當……”
“什麽,是頭風,竟到了如此嚴重的程度,怎麽從前你們從未提起?”皇後在震驚之後,心中的憤怒如同大潮一般洶湧澎湃。畢竟隆興帝是每三日便要請一次平安脈的,可是之前從來不見太醫稟報說隆興帝患了風疾,這讓皇後如何能不震怒!
皇後這是不懂醫理,真不是太醫院的太醫們無能,而是風疾這種病實在特殊,尤其是頭風,在未發作之時,憑是醫術多麽精深的大夫都診不出來。隻有在發做過一次之後脈相上才會有所體現。而今天隆興帝正是受了極大的刺激才會頭風發作,太醫又趕到的及時,這才能夠確診。
隻是皇後在盛怒之中,石院判等五人又不好在這個當口兒自辯,隻是能伏地不語默默請罪。還是跟在皇後身邊的常嬤嬤積年有經驗,在皇後耳邊低低說了幾句,皇後臉上的怒容才稍稍緩解,沉聲說道:“石院判,速速與四位大人一起擬出妥當的方子,還有,此事絕對不可外傳。”
石院判等人自是知道厲害的,趕緊都應了下來。皇後又細細問了一些護理風疾患者要注意的地方,石院判等人仔細的說了,皇後一一用心記下,然後才命石院判等人離開。自此這五人便在宮中輪值,每日給隆興帝診脈煎藥,連藥僮都不敢用了。
石院判等人走後,皇後心煩意亂的站了起來,急切的問道:“皇上現在何處?”
常嬤嬤忙上前說道:“適才老奴送五位大人出去,石院判悄悄對老奴提了一句,皇上這會子正在三友齋散步。”
皇後點了點頭,立刻說道:“本宮也去三友齋。”
常嬤嬤忙勸道:“娘娘,您這會子最好不去,皇上的脈案可是瞞著的。”
皇後聽了這句話剛邁出去的腳立刻收了回來,她著急的說道:“可是不見著皇上,本宮心裏難安啊!”
主仆正說著,外麵傳來通報之聲:“皇上駕到……”
皇後急的連整理儀容都不顧了,隻是飛也似的向宮門方向疾步走去,有了年紀的常嬤嬤追的氣喘籲籲,緊跑了一陣子才算追上。
“皇上,給皇上請安!”皇後幾乎是衝到隆興帝的麵前,急急跪了下去,可頭是仰著的,一雙眼睛直直的看著隆興帝的臉。
隆興帝與皇後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對她自然是極為了解,便伸手扶起皇後,淡笑問道:“石卿他們來過了?”
皇後被問的一怔,正在為難該如何回答之時,便聽隆興帝說道:“朕就知道石卿他們會過來。皇後,朕無事,走,我們到裏麵說話。”
皇後忙扶著隆興帝的手臂,用眼神暗暗詢問陸柄,陸柄輕輕點頭,給了皇後一個“皇上還好”的眼神,皇後心裏這才稍稍踏實了一些。
“皇上,今日試試烏金團茶如何?”皇後笑著問了起來。剛才石院判曾說過滇西的烏金團茶對風疾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是以皇後便這樣問了起來。
隆興帝笑笑說道:“全由皇後做主,朕不挑的。”
皇後立刻命人取來吃烏金團茶的一整套銀製茶具,當著隆興帝的麵為他烹製起來。看著皇後用小錘從那圓如滿月,其黑如墨,泛著點點金星的茶餅之上取下一小塊烏金團茶,用銀碾仔細碾碎過篩,將茶末投入開至蟹眼泡的滾水之中,煮至兩沸之後方以細羅小篩三次過濾茶湯,最後才得到一盞色赤如霞的烏金團茶。此時,清新如蘭的茶香已經盈滿了整間茶室。
皇後將那一盞六曲蕉葉銀盞高舉過眉奉於隆興帝,隆興帝雙手接過,輕輕淺酌一口,頓覺滿口苦澀,他不由皺起了眉頭。
皇後見狀忙解釋道:“皇上,烏金團茶第一口都是極苦澀的,需得再吃兩口才能品到回甘之味。”
隆興帝皺著眉頭勉強又吃了兩口,眉間才舒展開來,輕輕點頭道:“果然如此,回味清甘柔潤,的確不錯。”
皇後急急道:“皇上若覺得好,妾身以後每天都為您沏這烏金團茶。”
隆興帝將手中的六曲蕉葉銀盞放下,深深的看向皇後,輕聲問道:“皇後,朕到底患了何病?你明知道朕不喜歡吃團茶,今日卻特特為朕沏團茶,石卿到底對你說了些什麽?”
“這……皇上您別多想,今日石大人他們的確來過,說起團茶對龍體有益,妾身這才為您沏團茶。”皇後趕緊解釋起來。
隆興帝搖了搖頭,握住皇後的手說道:“阿蘅,你與朕做了三十餘年的夫妻,你知朕如朕知你一般,朕這一生曆經九死一生之事不知凡幾,可沒有一次真的被打垮,這一次也不例外,朕要知道所有的實情,才能更好的應對。石卿他們不敢對朕直說,朕不怪他們,可你不一樣,你不能瞞著朕。”
皇後低歎一聲,抬眼看著隆興帝,輕聲說道:“皇上,您說的是,從您的脈相上看,有患風疾的可能。”
隆興帝沉沉問道:“是頭風麽?”
皇後一驚,愕然道:“您怎麽知道?”
隆興帝淡淡道:“你忘記皇祖父和先皇最後都是這個病麽?而且這大半年以來,朕時常頭疼頭昏,不過時間都不長,隻是是很短的片刻,朕便也沒有在意。”
皇後沉默片刻,輕輕點頭道:“是頭風,妾身不知道您今日為何大動肝火引發此症,不過據石大人所說,這倒也不是壞事,越早發現便越有治好的可能,隻是是皇上,從此以後您不能再操勞不能再動怒了,得好生靜心將養才行!”
隆興帝緩緩點了點頭,喃喃道:“好,等朕處理完三件事便傳位給耀兒,從此靜心將養,再不過往任何政務。”皇後聽了這話卻也不好再說什麽,隻是能輕輕點了點頭。
隆興帝沉沉說道:“這頭一件,朕要肅清內宮,第二件,便是主持朝政到煜兒得勝還朝,第三件,便是傳位給耀兒。這三件事情做完,朕就能與你安享晚年了。”
後麵兩件事情皇後都明白,可頭一件事肅清內宮,皇後心中便有些困惑了,如今內宮的情況已經是大燕開國以來少有的清明了,還要肅清什麽呢?皇後還真沒把順寧公主莊嫣真正當回事。所以便沒往她的身上去想。
見皇後眼中有疑惑之色,隆興帝便將暗衛的密報拿出來遞給皇後,沉沉道:“皇後,你看看吧。”
皇後打開密報飛快的看了一遍,隻是氣的臉色發白雙手直顫,眼睛都氣紅了。她死死攥著密報,硬是從牙縫中擠也一句:“皇上,順寧用心何其惡毒,妾身……妾身……”
隆興帝拍拍皇後的手,安撫的說道:“阿蘅,你的心思朕懂,朕與你是一樣的。這便是朕說的第一件事。你放心,朕說什麽也不會讓耀兒煜兒的孩子們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皇後聽了這話,冰冷的身子才算是恢複了一些溫度,她向前趨身急切的問道:“皇上,您打算怎麽做?”
隆興帝握住皇後的手,咬著牙狠狠的說道:“將計就計引蛇出洞。”
皇後點點頭,她知道必要拿到鐵證才能從重定莊嫣的罪。一想到莊嫣要害她最珍視的孫子孫女兒,皇後便恨的牙根直癢,恨不得將莊嫣剝皮拆骨寢皮食肉。
“皇後,朕會安排妥當,你等朕的消息。”隆興帝見皇後的情緒比剛才平複了一些,方才沉聲說了起來。
皇後趕緊點頭道:“是,妾身明白,皇上,可一定要確保萬全啊,孩子們都還小,特別是旭兒曦兒寶兒他們三個,若有一點點閃失,咱們可怎麽見煜兒啊!”
隆興帝拍拍皇後的手,堅定的沉聲說道:“放心,朕不會讓他們麵臨一絲一毫的危險。”
皇後想想心中還是不安,忍不住說道:“要不算了吧,反正您已經知道順寧的險惡用心,直接定她的罪,別讓孩子們冒險了。”
隆興帝道:“阿蘅,朕不會讓孩子們冒險的,朕已經計劃好了。朕必要親自拿住順寧,要她死的心服口服。”
皇後見隆興帝如此堅決,便不好再說什麽了,隻能輕輕點了點頭,喃喃道:“要一定要確保萬全啊……”
隆興帝知道皇後憂心孫兒們的安全,便對她說道:“放心吧,朕會安排妥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