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高考最後一門英語剛剛結束,標準答案便自動發到考生手中,體貼周到得讓人牙癢癢,其中就包括我。
我一向堅定奉行“考完拉倒,通通揭過”的考試政策,一任考前如何坐立不安,考試中怎樣如履薄冰,隻要一交卷,種種一律踢到過去式,忘得一幹二淨,對題?絕不!估分?沒戲!憶苦思甜?有病!如釋重負?談不上!
考試結束後三緘其口已然是很多考生的默契,彼此心照不宣中達成的共識,無論是非成敗,總結是必須的,沉溺是危險的,我骨子裏不認同事後交流,尤其在彼此心思都不單純的情況下,一番別有用心的討論比對更像是第二戰場的較量,不同的僅僅是將火力重點轉移到心態,個中慘烈程度根本不亞於考試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更加耗神費心。
當然,抵觸一方麵緣於有些人的心懷叵測,另一方麵便是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很無聊。
完了就是完了,時間是矢量,方向永遠向前(當然穿越純屬意外),追悔莫及或是沾沾自喜又有什麽意義呢,純粹折磨腦細胞,浪費ATP,究其根本,這種心態是找尋心理安慰的結果,情景再現的過程中,潛意識裏試圖說服什麽,或是證實什麽,通過人為幹預,用虛擬的情境替換記憶中的事實,雖然收效甚微,但是聊勝於無,歸根結底,純屬自欺欺人。
我雖然常常糊弄別人,但是從來正視自己,我的那篇策論看似詞藻華麗,引經據典,乍一眼蔚為大觀,還像那麽回事,其實我心裏跟明鏡似的,那些不過是花呼哨,裝點門麵還湊合,看似深奧,其實真正有見地的東西少得可憐,坦白地承認,我的文挺空泛的,除了灌水還是灌水,本質上就是一篇精心包裝的廢話,高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科舉的目的在於選拔於社稷有用的實踐型高端人才,所謂實踐,最起碼文章得寫得靠譜,獻計獻策,進諫陳詞,樸實為上,文采不過錦上添花,有了更好,沒有也無所謂,像我這類徒有皮相的文章從本質上就有悖科舉初衷,所以想都甭想,鐵定入不了朝廷法眼,而且由文及人,作品浮誇,捎帶著作者自然也難免淺薄,文如其人,這就是當下的主流邏輯。
當然,朝廷由衷樂意有人歌功頌德,所以也會養兩個擅寫漂亮文章的閑人沒事念叨念叨國泰民安,吹捧吹捧風調雨順什麽的,但這是文淵閣大學士的營生,我可不敢覬覦人家的金飯碗,再說人家入行久矣,聞道有年頭,資曆和學問一般深厚,筆頭子早就劃拉順溜了,寒光一閃,恨不得退敵十萬,嘴皮子早就修煉出老繭了,血盆一開,看天下誰與爭鋒,不才我道行淺,可沒有人家那份專業和熱忱。
總之我對於這次玩票根本沒什麽指望,興之所致,興盡而返,一切收放自如,拿捏恰到好處,所以當人家正經八百考生煎熬等待的時候我依舊可以沒心沒肺地過自個的小日子,然後懷著看戲的心情說說風涼話,或者不疼不癢地立下一番弘願,比如找時間認認真真寫一篇文章,和那幫才子正經比比真才實學啦,甚至相當嚴肅地考慮過去金源設一賭局,就壓大哥奪魁,肯定能數錢數到手抽筋,小日子過得著實逍遙自在,直到某一天一個石破天驚的大雷轟隆隆砸到腦袋上——我,不,惜若水,中了。
那天殿試結束後我告了罪就跟大哥和枕頭分道揚鑣了,回府後我特別自覺地乖乖等著大哥來興師問罪,可惜大哥一點也不給麵子,愣是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好像白天見到的是個小鬼,晚膳時照舊和我談笑閑聊,對親妹妹的私生活,咳~改頭換麵絲毫不放在心上的樣子,從頭到尾席間詭異的熱鬧活絡,最後連帥爹都看不過去了,不時用鳳目掃掃我倆,悄悄評估事態進展內幕,娘水眸瀲灩,不解地來回逡巡。
我忐忑不安地左等右等,心裏七上八下的,一顆心吊在那裏愣是沒有下文,最後索性看開了,既然大哥隻字不提,我自然不會傻到主動交待,於是我倆心照不宣的避而不談,所以當某天大哥異常嚴肅地告知我金榜題名的時候我的震撼可想而知。
惜若水,三甲第一名,新科傳臚。
自食其果,這是我聞訊之後的惟一反應,原本是抱著觀光遊覽的目的走一遭鹿鳴宮,這下好了,一不小心順手捎帶了份紀念品,還是made in 朝廷,鑲著金邊的,這是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全然由不得我,再燙手的山芋抻著脖子也得咽下去,麵子上恨不得還要感激涕零,三跪九叩以謝浩蕩皇恩。
惜若水的身份見光死,最理想的情況是悄悄的出現,然後悄悄的消失,雪泥鴻爪,了無痕跡,去鹿鳴宮之前我甚至還特意淡化了臉上的綠色,頂著一張混在人堆中絕對不顯眼的大眾臉,就是不希望占用別人一丁點金貴的神經元,雖然被大哥火眼金睛當場識破,但是平心而論易容還是成功的,要不是後來出於種種考慮憑著幾個冷笑話一舉成為焦點人物,那幫自命不凡的才子俊彥誰又會記得我這號無名小卒。
至於那幾個冷笑話,純粹是即興之作,事先沒有預謀,起初是因為那隻惡鳥陷害我成了眾矢之的,人人爭相用眼神討伐以示自己立場,後來則是因為氣氛逐漸融洽,我警惕性略有放鬆,加上萬眾矚目的感覺實在令人飄飄然,些許虛榮心作祟,我樂得小小秀一回,反正捅了婁子有大哥罩著,大哥再怎麽鬱悶也不能見死不救,總之,最後我深受氣氛感染,不知不覺之中找到了當年頑童鬧學堂的感覺,自然而然地談笑自若,一時竟然忘了收斂。
不過再怎麽折騰,都歸結為現場突發狀況,或者叫做插科打諢,權當是調劑心態的小插曲,大家樂樂也就過去了,大考在即,幾句玩笑實在沒什麽久久駐紮於腦海的分量,所以說來也不算違背低調的原則,可惜我千算萬算,終究百密一疏,而且最可恨的是問題不在於我一直擔心的別人對我念念不忘,竟然出在自己筆下,文曲星一放電,我就莫名其妙地被主考官員惦記上了,一篇胡謅之作居然換得三甲頭名的成績,不是我昏了頭了,就是閱卷官員吃多了補藥,而且還是公共食堂集體中毒,因為試卷要經過層層審閱,最後再呈到主持本屆科考的誠王那裏,經過誠王批示之後最終由皇帝禦覽,欽點出一甲前三名和二三甲頭名,思及此處我果斷地排除了集體暈菜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則是對那些所謂泰鬥巨擘學問水平以及科考選拔才俊質量深深深深的質疑,這麽一篇華而不實又亂七八糟的東西居然登堂入室,饒是我自戀護短至斯不免也覺得說不過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我一向堅定奉行“考完拉倒,通通揭過”的考試政策,一任考前如何坐立不安,考試中怎樣如履薄冰,隻要一交卷,種種一律踢到過去式,忘得一幹二淨,對題?絕不!估分?沒戲!憶苦思甜?有病!如釋重負?談不上!
考試結束後三緘其口已然是很多考生的默契,彼此心照不宣中達成的共識,無論是非成敗,總結是必須的,沉溺是危險的,我骨子裏不認同事後交流,尤其在彼此心思都不單純的情況下,一番別有用心的討論比對更像是第二戰場的較量,不同的僅僅是將火力重點轉移到心態,個中慘烈程度根本不亞於考試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更加耗神費心。
當然,抵觸一方麵緣於有些人的心懷叵測,另一方麵便是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很無聊。
完了就是完了,時間是矢量,方向永遠向前(當然穿越純屬意外),追悔莫及或是沾沾自喜又有什麽意義呢,純粹折磨腦細胞,浪費ATP,究其根本,這種心態是找尋心理安慰的結果,情景再現的過程中,潛意識裏試圖說服什麽,或是證實什麽,通過人為幹預,用虛擬的情境替換記憶中的事實,雖然收效甚微,但是聊勝於無,歸根結底,純屬自欺欺人。
我雖然常常糊弄別人,但是從來正視自己,我的那篇策論看似詞藻華麗,引經據典,乍一眼蔚為大觀,還像那麽回事,其實我心裏跟明鏡似的,那些不過是花呼哨,裝點門麵還湊合,看似深奧,其實真正有見地的東西少得可憐,坦白地承認,我的文挺空泛的,除了灌水還是灌水,本質上就是一篇精心包裝的廢話,高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科舉的目的在於選拔於社稷有用的實踐型高端人才,所謂實踐,最起碼文章得寫得靠譜,獻計獻策,進諫陳詞,樸實為上,文采不過錦上添花,有了更好,沒有也無所謂,像我這類徒有皮相的文章從本質上就有悖科舉初衷,所以想都甭想,鐵定入不了朝廷法眼,而且由文及人,作品浮誇,捎帶著作者自然也難免淺薄,文如其人,這就是當下的主流邏輯。
當然,朝廷由衷樂意有人歌功頌德,所以也會養兩個擅寫漂亮文章的閑人沒事念叨念叨國泰民安,吹捧吹捧風調雨順什麽的,但這是文淵閣大學士的營生,我可不敢覬覦人家的金飯碗,再說人家入行久矣,聞道有年頭,資曆和學問一般深厚,筆頭子早就劃拉順溜了,寒光一閃,恨不得退敵十萬,嘴皮子早就修煉出老繭了,血盆一開,看天下誰與爭鋒,不才我道行淺,可沒有人家那份專業和熱忱。
總之我對於這次玩票根本沒什麽指望,興之所致,興盡而返,一切收放自如,拿捏恰到好處,所以當人家正經八百考生煎熬等待的時候我依舊可以沒心沒肺地過自個的小日子,然後懷著看戲的心情說說風涼話,或者不疼不癢地立下一番弘願,比如找時間認認真真寫一篇文章,和那幫才子正經比比真才實學啦,甚至相當嚴肅地考慮過去金源設一賭局,就壓大哥奪魁,肯定能數錢數到手抽筋,小日子過得著實逍遙自在,直到某一天一個石破天驚的大雷轟隆隆砸到腦袋上——我,不,惜若水,中了。
那天殿試結束後我告了罪就跟大哥和枕頭分道揚鑣了,回府後我特別自覺地乖乖等著大哥來興師問罪,可惜大哥一點也不給麵子,愣是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好像白天見到的是個小鬼,晚膳時照舊和我談笑閑聊,對親妹妹的私生活,咳~改頭換麵絲毫不放在心上的樣子,從頭到尾席間詭異的熱鬧活絡,最後連帥爹都看不過去了,不時用鳳目掃掃我倆,悄悄評估事態進展內幕,娘水眸瀲灩,不解地來回逡巡。
我忐忑不安地左等右等,心裏七上八下的,一顆心吊在那裏愣是沒有下文,最後索性看開了,既然大哥隻字不提,我自然不會傻到主動交待,於是我倆心照不宣的避而不談,所以當某天大哥異常嚴肅地告知我金榜題名的時候我的震撼可想而知。
惜若水,三甲第一名,新科傳臚。
自食其果,這是我聞訊之後的惟一反應,原本是抱著觀光遊覽的目的走一遭鹿鳴宮,這下好了,一不小心順手捎帶了份紀念品,還是made in 朝廷,鑲著金邊的,這是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全然由不得我,再燙手的山芋抻著脖子也得咽下去,麵子上恨不得還要感激涕零,三跪九叩以謝浩蕩皇恩。
惜若水的身份見光死,最理想的情況是悄悄的出現,然後悄悄的消失,雪泥鴻爪,了無痕跡,去鹿鳴宮之前我甚至還特意淡化了臉上的綠色,頂著一張混在人堆中絕對不顯眼的大眾臉,就是不希望占用別人一丁點金貴的神經元,雖然被大哥火眼金睛當場識破,但是平心而論易容還是成功的,要不是後來出於種種考慮憑著幾個冷笑話一舉成為焦點人物,那幫自命不凡的才子俊彥誰又會記得我這號無名小卒。
至於那幾個冷笑話,純粹是即興之作,事先沒有預謀,起初是因為那隻惡鳥陷害我成了眾矢之的,人人爭相用眼神討伐以示自己立場,後來則是因為氣氛逐漸融洽,我警惕性略有放鬆,加上萬眾矚目的感覺實在令人飄飄然,些許虛榮心作祟,我樂得小小秀一回,反正捅了婁子有大哥罩著,大哥再怎麽鬱悶也不能見死不救,總之,最後我深受氣氛感染,不知不覺之中找到了當年頑童鬧學堂的感覺,自然而然地談笑自若,一時竟然忘了收斂。
不過再怎麽折騰,都歸結為現場突發狀況,或者叫做插科打諢,權當是調劑心態的小插曲,大家樂樂也就過去了,大考在即,幾句玩笑實在沒什麽久久駐紮於腦海的分量,所以說來也不算違背低調的原則,可惜我千算萬算,終究百密一疏,而且最可恨的是問題不在於我一直擔心的別人對我念念不忘,竟然出在自己筆下,文曲星一放電,我就莫名其妙地被主考官員惦記上了,一篇胡謅之作居然換得三甲頭名的成績,不是我昏了頭了,就是閱卷官員吃多了補藥,而且還是公共食堂集體中毒,因為試卷要經過層層審閱,最後再呈到主持本屆科考的誠王那裏,經過誠王批示之後最終由皇帝禦覽,欽點出一甲前三名和二三甲頭名,思及此處我果斷地排除了集體暈菜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則是對那些所謂泰鬥巨擘學問水平以及科考選拔才俊質量深深深深的質疑,這麽一篇華而不實又亂七八糟的東西居然登堂入室,饒是我自戀護短至斯不免也覺得說不過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