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江山多嬌(4)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 作者:羅為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人回到河灘,楊誌遠正坐在河石壘起的石凳上悠然地烘烤著手裏的山雞,那隻野兔也被掛在橫杆上烘烤。安茗走了過去,說,誌遠,教我幾招好不好?
楊誌遠看了安茗一眼,微微一笑,說,行啊。
楊誌遠站起身來,讓安茗在石凳上坐下,把手中烤得半熟的山雞遞給了安茗,安茗接過,學著楊誌遠的樣子,握著樺樹杆的一頭,把另一頭的山雞伸到火上烘烤。楊誌遠指點安茗此山雞的烘烤要點就是要不停的旋轉,烘烤均勻,以免到時半生不熟。
安茗初學,開始還覺新鮮,但她畢竟是女孩家,又不像楊雨霏般習過武,老是把手伸舉著,臂力自然不夠,不一會安茗就感到手臂酸痛,手裏的山雞不由自主地往明火裏掉。
楊誌遠笑,說,安茗,照你這般個烤法,等下還有什麽烤雞可吃,隻怕直接炭化。
安茗橫了楊誌遠一眼,心說,楊誌遠你這個沒良心的,難道就一點都不懂什麽叫憐香惜玉,見我這般辛苦,也不知道幫我一把,反而笑話我。安茗骨子裏要強,盡管心裏恨恨的,把楊誌遠罵了個遍,可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手一使勁,咬緊牙關強挺著。
楊誌遠在一旁看著好笑,他知道安茗要強,不可能在楊雨霏他們麵前露怯,楊誌遠搖搖頭,笑了笑,說,還是我手把手地教你怎麽烤吧。
楊誌遠走到安茗的身後,伸出手,雙手托舉安茗的雙手,楊誌遠手上使上了力氣,安茗頓時就輕鬆了下來,知道楊誌遠這是在幫自己。夕陽早已西下,天空中隻剩一抹晚霞的餘暉,火苗映著安茗的臉,紅彤彤的。安茗半倚在楊誌遠的懷裏,聞著楊誌遠身上的氣息,一時竟有些意亂情迷。
楊雨霏看一旁看著,覺得這個場景挺溫馨的,她拿過安茗的相機,調整角度,‘哢嚓’一聲把這個場景記錄了下來。安茗正倚在楊誌遠溫暖的懷裏獨自沉迷,閃光燈的燈光一下子把她驚醒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望了楊雨霏一眼,說,雨霏,你在搞什麽!
楊雨霏朝安茗晃了晃手中的相機,朝安茗做了個鬼臉。
楊家坳的山雞肉質鮮美脂肪很少,是極好的食用佳品.再加上楊家先祖傳下的配方佐料,烘烤下來金黃金黃的,色澤可愛之至。等到楊廣唯把懶漢雞烘製出來,安茗也就吃上了一頓真正的野外大餐。
烤雞吃起來香香脆脆的,懶漢雞卻是另外一種味道,酥酥軟軟的,連骨頭都很香脆,一咬就碎。
安茗連連誇獎,說,誌遠,還別說,隻怕是北京烤鴨也沒有你楊家烤雞的味美。要不你幹脆到北京開一個烤雞店,肯定生意興隆。
楊誌遠笑,說,也虧你想得出來,在北京上哪找這麽個可以生篝火的地方去,再說了,像我們這般烘烤,一天下來也烤不了幾隻,生意不好,那是虧死,生意太好,那就得累死,所以我們可不敢去北京,真上北京那就是找死。
安茗滿嘴留香,說,這倒也是。那你就留在楊家坳好了,我可舍不得你死。
山裏的夜黑的要比山外早,一到夜裏就黑漆漆的,尤其是在野外,更顯陰森恐怖。楊誌遠安排楊廣唯把篝火移到宿營地,一頭牽上一隻獵犬。安茗是第一次在楊家坳這種深山中野外宿營,楊誌遠知道安茗肯定會感到滲得慌,於是與楊雨霏一左一右睡在安茗的身邊,再讓楊廣唯他們團團把她圍在中間,森林裏夜裏動物的嘶叫聲此起彼伏,安茗倒也不覺害怕,她躺在網床上和楊誌遠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不一會,竟然就睡著了。深山老林晝夜溫差較大,夜裏山風陣陣,感覺還有些涼爽。楊誌遠把外套蓋在安茗的身上,這才安然入睡。
一夜無話。醒來時,已是東方暨白,大家一起動手把宿營地整理幹淨,背起背包繼續前行。因為前方已是無路,楊誌遠決定溯溪而行。一行人行走在溪峽之中,兩岸或樹木蔥鬱或瀑布懸掛,風景旖旎。不時有猿猴於岸邊的峭壁上攀躍,偶有調皮的猴子朝楊誌遠他們一行扔山上的青果。
再往前行,前麵出現一道石壁,一字排開,豁然出現在大家的麵前。安茗對石柱峰的情況一無所知,不由驚呼,說,誌遠,前麵隻怕是無路。
楊誌遠雖然也是第一次進石柱峰,但一看眼前這情況,就知已到‘五郎峽’。楊誌遠一笑,說,如無路,水從何來。放心,前方自有通途。
再行走近,隻見峭壁之中露出一條縫來,縫寬十米左右,兩旁石壁峨然聳立,有如用斧削成一般,有溪水從石縫中擁出,有些湍急。早有熟悉此路的楊家人在前帶路,溪水看似湍急,卻是不深,隻極腳膝,大家把背包頂到頭上,依次前行。
安茗抬頭望天,隻見兩邊石壁烏黑發亮,天空有如一條藍線,高懸於頭頂,好似鬼斧神工一般。
安茗說,此處叫‘一線天’最恰當不過,為何叫‘五郎峽’?
楊誌遠說,傳說楊家先祖五郎楊延德來到此處,見前方無路,於是提起板斧,於峭壁之中劈出此條道路,故名‘五郎峽’。
對於楊家曆史,楊誌遠自然有所了解,楊家世代鎮守山西,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金沙灘一場血戰,楊家眾將死傷過半,五郎楊延德心灰意冷出家為僧。山西為北,本省為南,五郎楊延德出家為僧後是否到過楊家坳自然已是無法考證。不過傳說就是傳說,有杜撰的成分在裏麵,試想先祖五郎楊延德力氣最大,也不可能以斧劈山為路。
楊誌遠注意了兩旁的石壁,其下方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應是楊家先祖開鑿於此,卻不知為何楊家後人把此處荒廢了。
過了‘五郎峽’,前麵豁然開朗,另有洞天,隻見前方山勢已然平坦,唯石柱峰凸在眼前,一道瀑布於石柱峰層層疊疊飛流而下,水珠飛濺,楊誌遠已感到了絲絲水汽撲麵。一行人上岸繞森林小道而上,轉過幾道彎,於前方不遠處見一湖,湖麵數十畝,湖水清澈見底。湖邊草色花香,小鳥鳴啼,恍然回到了春天,一行人都覺心曠神怡。
楊誌遠一見,說,今天就於此處宿營。
楊誌遠一聲令下,楊廣唯自然不加停頓,趕忙去找尋適於安營紮寨之地。楊誌遠見安茗已經下到湖邊與楊雨霏嬉戲,也就沒有驚擾她們,一個人順著湖邊慢慢地欣賞湖色山景。
楊誌遠環視四周,此湖位於石柱峰下,四麵環山,唯‘五郎峽’可以出入。湖邊樹木參差,近低遠高,間有野桂星星點點,楊誌遠順著湖勢走,湖邊雜草叢生,卻雜亂有序,楊誌遠感覺有些蹊蹺,俯身扒開雜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道豁然在目。楊誌遠心想此地鋪路、開山,祖輩們自是有過一番經營,不知為何後輩竟然全然不知。楊誌遠細細琢磨,慢慢地有了一些頭緒。先祖為避戰亂而來楊家坳,肯定對此地也有過一番考究,此地四麵環山,隻需派兵駐守‘五郎峽’就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此地地域狹小,隻可急一時之需,卻不宜於楊家人在此群居,因此先祖們最終選址楊家坳作為生活勞作之地,而把此處作為臨時避難之所。後世戰火沒有燒到楊家坳,此地漸漸地也就被大家遺忘了。(未完待續)
楊誌遠看了安茗一眼,微微一笑,說,行啊。
楊誌遠站起身來,讓安茗在石凳上坐下,把手中烤得半熟的山雞遞給了安茗,安茗接過,學著楊誌遠的樣子,握著樺樹杆的一頭,把另一頭的山雞伸到火上烘烤。楊誌遠指點安茗此山雞的烘烤要點就是要不停的旋轉,烘烤均勻,以免到時半生不熟。
安茗初學,開始還覺新鮮,但她畢竟是女孩家,又不像楊雨霏般習過武,老是把手伸舉著,臂力自然不夠,不一會安茗就感到手臂酸痛,手裏的山雞不由自主地往明火裏掉。
楊誌遠笑,說,安茗,照你這般個烤法,等下還有什麽烤雞可吃,隻怕直接炭化。
安茗橫了楊誌遠一眼,心說,楊誌遠你這個沒良心的,難道就一點都不懂什麽叫憐香惜玉,見我這般辛苦,也不知道幫我一把,反而笑話我。安茗骨子裏要強,盡管心裏恨恨的,把楊誌遠罵了個遍,可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手一使勁,咬緊牙關強挺著。
楊誌遠在一旁看著好笑,他知道安茗要強,不可能在楊雨霏他們麵前露怯,楊誌遠搖搖頭,笑了笑,說,還是我手把手地教你怎麽烤吧。
楊誌遠走到安茗的身後,伸出手,雙手托舉安茗的雙手,楊誌遠手上使上了力氣,安茗頓時就輕鬆了下來,知道楊誌遠這是在幫自己。夕陽早已西下,天空中隻剩一抹晚霞的餘暉,火苗映著安茗的臉,紅彤彤的。安茗半倚在楊誌遠的懷裏,聞著楊誌遠身上的氣息,一時竟有些意亂情迷。
楊雨霏看一旁看著,覺得這個場景挺溫馨的,她拿過安茗的相機,調整角度,‘哢嚓’一聲把這個場景記錄了下來。安茗正倚在楊誌遠溫暖的懷裏獨自沉迷,閃光燈的燈光一下子把她驚醒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望了楊雨霏一眼,說,雨霏,你在搞什麽!
楊雨霏朝安茗晃了晃手中的相機,朝安茗做了個鬼臉。
楊家坳的山雞肉質鮮美脂肪很少,是極好的食用佳品.再加上楊家先祖傳下的配方佐料,烘烤下來金黃金黃的,色澤可愛之至。等到楊廣唯把懶漢雞烘製出來,安茗也就吃上了一頓真正的野外大餐。
烤雞吃起來香香脆脆的,懶漢雞卻是另外一種味道,酥酥軟軟的,連骨頭都很香脆,一咬就碎。
安茗連連誇獎,說,誌遠,還別說,隻怕是北京烤鴨也沒有你楊家烤雞的味美。要不你幹脆到北京開一個烤雞店,肯定生意興隆。
楊誌遠笑,說,也虧你想得出來,在北京上哪找這麽個可以生篝火的地方去,再說了,像我們這般烘烤,一天下來也烤不了幾隻,生意不好,那是虧死,生意太好,那就得累死,所以我們可不敢去北京,真上北京那就是找死。
安茗滿嘴留香,說,這倒也是。那你就留在楊家坳好了,我可舍不得你死。
山裏的夜黑的要比山外早,一到夜裏就黑漆漆的,尤其是在野外,更顯陰森恐怖。楊誌遠安排楊廣唯把篝火移到宿營地,一頭牽上一隻獵犬。安茗是第一次在楊家坳這種深山中野外宿營,楊誌遠知道安茗肯定會感到滲得慌,於是與楊雨霏一左一右睡在安茗的身邊,再讓楊廣唯他們團團把她圍在中間,森林裏夜裏動物的嘶叫聲此起彼伏,安茗倒也不覺害怕,她躺在網床上和楊誌遠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不一會,竟然就睡著了。深山老林晝夜溫差較大,夜裏山風陣陣,感覺還有些涼爽。楊誌遠把外套蓋在安茗的身上,這才安然入睡。
一夜無話。醒來時,已是東方暨白,大家一起動手把宿營地整理幹淨,背起背包繼續前行。因為前方已是無路,楊誌遠決定溯溪而行。一行人行走在溪峽之中,兩岸或樹木蔥鬱或瀑布懸掛,風景旖旎。不時有猿猴於岸邊的峭壁上攀躍,偶有調皮的猴子朝楊誌遠他們一行扔山上的青果。
再往前行,前麵出現一道石壁,一字排開,豁然出現在大家的麵前。安茗對石柱峰的情況一無所知,不由驚呼,說,誌遠,前麵隻怕是無路。
楊誌遠雖然也是第一次進石柱峰,但一看眼前這情況,就知已到‘五郎峽’。楊誌遠一笑,說,如無路,水從何來。放心,前方自有通途。
再行走近,隻見峭壁之中露出一條縫來,縫寬十米左右,兩旁石壁峨然聳立,有如用斧削成一般,有溪水從石縫中擁出,有些湍急。早有熟悉此路的楊家人在前帶路,溪水看似湍急,卻是不深,隻極腳膝,大家把背包頂到頭上,依次前行。
安茗抬頭望天,隻見兩邊石壁烏黑發亮,天空有如一條藍線,高懸於頭頂,好似鬼斧神工一般。
安茗說,此處叫‘一線天’最恰當不過,為何叫‘五郎峽’?
楊誌遠說,傳說楊家先祖五郎楊延德來到此處,見前方無路,於是提起板斧,於峭壁之中劈出此條道路,故名‘五郎峽’。
對於楊家曆史,楊誌遠自然有所了解,楊家世代鎮守山西,雍熙三年(公元986年)金沙灘一場血戰,楊家眾將死傷過半,五郎楊延德心灰意冷出家為僧。山西為北,本省為南,五郎楊延德出家為僧後是否到過楊家坳自然已是無法考證。不過傳說就是傳說,有杜撰的成分在裏麵,試想先祖五郎楊延德力氣最大,也不可能以斧劈山為路。
楊誌遠注意了兩旁的石壁,其下方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應是楊家先祖開鑿於此,卻不知為何楊家後人把此處荒廢了。
過了‘五郎峽’,前麵豁然開朗,另有洞天,隻見前方山勢已然平坦,唯石柱峰凸在眼前,一道瀑布於石柱峰層層疊疊飛流而下,水珠飛濺,楊誌遠已感到了絲絲水汽撲麵。一行人上岸繞森林小道而上,轉過幾道彎,於前方不遠處見一湖,湖麵數十畝,湖水清澈見底。湖邊草色花香,小鳥鳴啼,恍然回到了春天,一行人都覺心曠神怡。
楊誌遠一見,說,今天就於此處宿營。
楊誌遠一聲令下,楊廣唯自然不加停頓,趕忙去找尋適於安營紮寨之地。楊誌遠見安茗已經下到湖邊與楊雨霏嬉戲,也就沒有驚擾她們,一個人順著湖邊慢慢地欣賞湖色山景。
楊誌遠環視四周,此湖位於石柱峰下,四麵環山,唯‘五郎峽’可以出入。湖邊樹木參差,近低遠高,間有野桂星星點點,楊誌遠順著湖勢走,湖邊雜草叢生,卻雜亂有序,楊誌遠感覺有些蹊蹺,俯身扒開雜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道豁然在目。楊誌遠心想此地鋪路、開山,祖輩們自是有過一番經營,不知為何後輩竟然全然不知。楊誌遠細細琢磨,慢慢地有了一些頭緒。先祖為避戰亂而來楊家坳,肯定對此地也有過一番考究,此地四麵環山,隻需派兵駐守‘五郎峽’就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此地地域狹小,隻可急一時之需,卻不宜於楊家人在此群居,因此先祖們最終選址楊家坳作為生活勞作之地,而把此處作為臨時避難之所。後世戰火沒有燒到楊家坳,此地漸漸地也就被大家遺忘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