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這天到了竹林賓館,範亦婉不在。一問李氏分公司的員工,範亦婉去孵化園股份那邊了。員工都認識楊誌遠,一看楊誌遠找範亦婉,忙給楊誌遠端茶沏水,要給範亦婉打電話,楊誌遠趕忙製止了,說沒關係,用不著打,正好上孵化園去看看。楊誌遠順便問了問十八總老街的工程進展情況。員工笑,說動遷迅速,政府群眾都支持,進展自然順利,原來工期兩年,現在時間沒到一半,工期已是過半,提前完工幾成定局。


    楊誌遠笑嗬嗬,心說還是有錢好辦事,資金充足,承包方自然就不會拖拖拉拉。


    楊誌遠準備離開竹林賓館的時候,在停車場,楊誌遠碰到了吳建平。吳建平剛剛結算完本月的工程款出來,一看楊誌遠準備上車,趕忙跑了過來。


    吳建平說:“楊書記,正想上市委去找你,沒想到竟然在這碰上了,看來機遇不錯。”


    楊誌遠一看是吳建平,停了下來,站在汽車旁,笑,說:“吳董,怎麽?李氏集團沒有及時付款?讓楊書記找範小姐說說情?這個倒是沒有問題。”


    吳建平笑,說:“楊書記這是避實就虛,明知李氏集團從來都是按合同按進度結算,不欠分文,說什麽情。這不,剛剛進賬三千萬。”


    楊誌遠笑,說:“既然用不著說情,那就是吳董發財了,請楊書記喝酒。”


    吳建平笑,說:“喝酒,隨時可以,可我三番五次地邀請,楊書記從來都是避之三舍,走走走,中午我請,咱喝一盅去。”


    楊誌遠笑,說:“還是算了,我還有事要辦。”


    “看看,我就知道你是這樣。”吳建平哈哈笑,說,“行了,用不著東扯西聊,其實你知道我找你是何事。聽說他她科技落戶會通的事情已經定了,已經簽約了。”


    楊誌遠笑,說:“吳董消息夠靈通的,我看你不去幹偵探真是可惜了。不錯,他她科技是落戶會通了,怎麽?又有想法了?”


    吳建平笑,說:“你說呢,二億美元,十五億人民幣,又是一個大工程,有想法的可不止我一個。”


    楊誌遠笑,說:“可以理解。”


    吳建平笑,說:“聽說楊書記和公司的董事長是同學,怎麽樣?幫我們公司說說話?”


    楊誌遠搖頭,笑,說:“又來了不是,你知道的,一來我肯定不會說,二來我說了沒用。”


    吳建平笑,說:“你楊書記在會通說的話不管用,扯淡,你隻是不願意說罷了。”


    楊誌遠笑,說:“既然知道會是如此結果,那你還開口。”


    吳建平笑,說:“我不是想碰碰運氣嗎,說不定你楊書記今天心情一好,一個電話,他她科技的建築工程就非我莫屬了。”


    楊誌遠笑,說:“你想得倒美,我看你還是早作準備,準備好標書,把功課做足了,這比楊書記說話管用多了。”


    吳建平直搖頭,說:“一年前,楊書記是這話,一年後,楊書記還是這話,我算是服了你了。”


    一年前,楊誌遠是市長,還不是書記,李氏集團的資金到位後,將十八總老街的重建項目分成若幹個標段進行公開招標。建築工程領域,亂象叢生,業主單位肆意拖欠施工方工程款的現象時有發生。會通十八總老街的重建資金足額到位,都知道此項工程資金可靠,有利可圖,一時引得省內外的建築公司競相參與投標。


    某天,省隧道橋梁工程公司的董事長吳建平也特意跑到會通,坐在楊誌遠的辦公室裏,賴著不走,說楊市長,你得幫隧道公司說說話。楊誌遠當時有些好奇,說隧道橋梁公司,顧名思義,就是修隧道建橋梁的,十八總老街重建又不需要挖山搭橋,幫哪門子忙。吳建平一解釋楊誌遠才知道,吳建平這兩年又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大量涉足地產建築領域,十八總老街重建在本省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工程,吳建平一得到消息,立馬就想到了楊誌遠,楊誌遠是市長,雖然十八總老街的招標方是李氏集團,但李氏集團是楊誌遠一手引進的企業,肯定說得上話。


    吳建平那天問:“楊市長,咱倆的交情如何?”


    楊誌遠點頭,說:“不錯。”


    吳建平又問:“我吳建平在承建張溪嶺隧道那事上是不是夠意思,知道社港困難,墊錢墊物,從無二話,我吳建平是不是仁至義盡。”


    楊誌遠點頭,說:“吳董在承建張溪嶺隧道這事上很夠意思,很夠仁義。”


    吳建平說:“既然楊市長都這麽說了,那楊市長是不是可以給範小姐打一個電話,通融通融,讓我承建一個標段,賺點錢,現在建築領域的事情你不是不知道,遇上這麽一個有錢的主不容易。”


    楊誌遠說:“吳董,咱們是老交情,這不假,吳董夠意思,這也不錯,但這個電話,我還真沒法打,因為市委市政府已經在幹部大會上明確要求,十八總老街重建是李氏集團投資的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民生工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幹涉李氏集團的招標工作,不得打電話,寫條子,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我提議的事情,我又去違反,是不是不能這麽去做。”


    楊誌遠說我對市政工程領域貪腐不斷的頑疾深惡痛絕,於小偉事件後,政府大刀闊斧地進行根治,會通的市政基礎建設,都實行公開招標,市紀委全程監督招標過程,絕不允許進行暗箱操作,嚴控工程腐敗,現在會通市政府工程造價虛高的現象已經不複存在,貪腐現象少之又少,這都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的結果,來之不易,不管是什麽原因,我楊誌遠都不能帶頭去破壞,我楊誌遠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就是絕不插手任何工程的招標。吳董,你知道我的,我有我的原則。楊誌遠說不止是你,連湯治燁省長都給我打電話了,讓我幫省第一建築公司說說話,我楊誌遠一樣拒絕,讓省一建自己憑實力去參與競標。


    湯治燁省長給楊誌遠打電話,自然不是為私,省一建是國有大型建築企業,人員臃腫,半死不活,靠省裏的關照勉強度日,知道會通有十八總重建這麽一個大工程,省一建也想分一杯羹,知道楊誌遠這個人在工程領域六親不認,不好說話,就跑到省長的辦公室裏求救,公司的老少爺們要吃飯,省長得管。結果楊誌遠還是不賣省長的麵子。


    吳建平說:“楊市長一口回絕,省長什麽態度?”


    楊誌遠笑,說:“什麽態度,還不是氣得哇哇叫,說楊誌遠你小子現在有錢了,翅膀硬了,連省長的話都不聽了,你找省長要五千萬的時候,怎麽就不知道按程序辦了。有些氣急敗壞。”


    楊誌遠其實那天還和湯治燁省長開玩笑,說省長這個電話來得好,楊市長的電話,這些天被有關部門的領導都打爆了,楊市長一直都是疲於應付,現在好了,有了省長這個電話,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楊誌遠連省長的麵子都不賣,更不用說別人了。湯治燁省長當時直歎氣,說我給你打電話什麽都沒撈著,反而給你楊誌遠當槍使。算了,懶得跟你說,那就讓省一建自己競標去。楊誌遠說,現在是市場經濟,省一建哪能一天到晚找省長要奶喝,這樣的孩子長不大。


    吳建平一聽楊誌遠連省長的麵子都不給,不免有些沮喪,直歎氣,說:“這麽說,無能為力了?”


    楊誌遠說:“其實吳董用不著沮喪,李氏集團他們有一套完整的招標體係,這次是分開招標,標段那麽多,你自己把功課做足了,把標書做好了,肯定比楊市長說話管用。張溪嶺隧道公平招標,沒有人打招呼,你不一樣把合同拿到手了?你吳董有這個實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為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為輝並收藏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