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驚聞噩耗
腹黑侯爺,嫡妻威武! 作者:恬靜舒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蒲老爹急了:“杏兒啊,就在姥爺家吃吧!”一邊說,一邊狠狠的瞪了蒲大娘一眼,暗恨她到了飯點,居然也不去做飯。這不是成心的想要讓杏兒知道,她不歡迎杏兒,連頓飯都不想留麽?
杏兒就輕笑一聲,對蒲老爹柔聲道:“不了,姥爺,我跟村長爺爺剛好有要事相商。下次吧,下次陪姥爺吃飯。姥爺有空的話,去靠山屯住幾天,杏兒親自下廚!”
這兩年多以來,她就沒有在蒲家吃過飯。每次來了,無論她做得多好,帶多少禮物過來,蒲大娘都會或多或少的給她臉色看。冷不丁的,還會說上幾句風涼話,讓人的心裏怪不舒服的。
在蒲家吃飯,杏兒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會被給噎死呢!每次來到梨樹屯,村長家都非常的熱情,杏兒一般都會很爽快的應下,去村長家或者黎二叔家吃一頓。當然了,禮物也必然是不會少的。
禮尚往來嘛,哪裏有蒲大娘這樣為人處事,這梨樹屯的大娘和嬸子,就沒有幾個跟她要好的。目送著杏兒遠去的背影,木蘭的心情非常的鬱悶,忍不住使勁的瞪了自己的*老娘一眼:“阿娘啊,不是女兒想要說你,杏兒可是你的外甥女,又是堂堂的郡主。你這樣對她,可真是不地道,也不怕人家講閑話!”
蒲大娘不以為然的冷哼一聲:“她是郡主,那又咋地啦?又不是真的跟皇家血脈相連?她這樣靠殲猾手段得來的郡主之位,說不得哪一天,就會被收回去!你也不好好想一想,晉王的女婿,是那麽好搶的麽?總有一天,杏兒那醜丫頭是怎麽死的,恐怕都不知道呢!”
“阿娘,你,你實在是太過分了!”木蘭聽得目瞪口呆,簡直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阿娘不待見杏兒,怨恨杏兒把她從陶然居趕出來,這也就罷了。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阿娘竟然會這麽不希望杏兒好!
可憐的杏兒啊,還隔三差五的,就讓人捎帶糧食、肉菜、和銀兩過來,一年四季的衣裳也從來沒有短過。他們一家三口,幾乎是被杏兒給養活的,她自己掙的銀子,都是實打實的存了起來。
說起來,木蘭覺得很對不起杏兒。這些年,為了報答杏兒一二,她幹活都非常的勤懇,把自己分內的活計幹得漂漂亮亮,不讓人因為她而說杏兒半點的不是。她算是走了杏兒的後門,才得到這份工作的,背地裏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無彈窗廣告)
老頭子跟女兒都數落她,蒲大娘心裏就更不得勁了,暗地裏把杏兒給罵了個體無完膚。對於杏兒阿娘被休棄的事情,更是幸災樂禍,深深覺得這就是杏兒把她趕出陶然居的報應。
“安靜,你這個不孝女,喪了良心的東西!當初,把老娘趕出家門的時候,你可想到過,你也有這一天?哼,活該被男人給拋棄!”蒲大娘氣不過,趴在籬笆門上,衝著杏兒離開的方向,啐了一口。
木蘭大驚,使勁的跺腳:“阿娘,你能消停一點不?這房子,還是杏兒家的呢!你住著人家的房子,吃著人家送來的米糧肉菜,花著人家的銀子,你虧心不虧心啊?!”
蒲大娘拿眼一橫女兒:“我虧啥心啊?我一點也不虧心!該虧心的,是杏兒那個賤丫頭和她那個被人休棄的阿娘!”聲音在不知不覺中,放得很大聲。
隔壁的黎二叔聽了,就隔牆望了過來,冷冷的瞪著她。那目光寒光四射,如帶了倒鉤的利箭一般,讓蒲大娘不禁覺得後背湧起一陣寒意。連忙住了嘴,嘀嘀咕咕的罵著,縮回了屋子裏,半天不敢露麵。
黎二叔十歲的小女兒巧竹跟桃兒、杏兒、梨兒都很要好,聽了蒲大娘的話,頓時怒不可遏,不顧爹娘的勸阻,為杏兒打抱不平。她爬上了自己家庭院裏的那棵柚子樹,找了一個舒適的枝椏坐下,展開了她那張伶俐的小嘴,指桑罵槐了足足有一刻鍾。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意思,都指向蒲大娘。歸納總結,可以匯成一句話:忘恩負義,顛倒黑白,無情無義,喪了良心的東西!
蒲大娘聽了,氣得倒仰,捶胸頓足。然而,卻沒有足夠的底氣,出去跟一個小女娃對罵。蒲老爹和木蘭羞愧難當,對看了一眼,很有默契的各自取了一個背簍,一把柴刀,從後門離開了,一起往山裏而去。
父女倆穿行在彎曲的山路上,沉默的走了一陣,蒲老爹終於歎了口氣,黯然道:“木蘭啊,等旱災過後,不如你離開籬縣,去曆城或者其他地方的田園農莊吧!有一個這樣的阿娘,你在這籬縣是甭想找到好人家的,你都十七歲了,再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
木蘭使勁搖頭:“阿爹,女兒哪裏都不去,就陪伴在爹娘的身邊!女兒走了,誰來照顧二老啊?”
蒲老爹就歎道:“你大哥和二哥都來了好幾封信了,讓我跟你娘回去老家,他說一定會好好照顧我們呢!你就放心好了,咱們這鄉下地方,大兒子給父母養老是再應該不過了!”
“爹啊,大哥和二哥來信,我都知道!”木蘭咬牙切齒,眼裏閃過一絲輕蔑:“不就是杏兒被封為郡主的時候,大哥二哥這才來信的麽?他們還死皮賴臉的,去了好幾次杏兒的家裏,大嫂一開口就讓杏兒給大哥謀一個大官來做。(.無彈窗廣告)二嫂更是好笑,直接就讓杏兒給她一千兩銀子!”
想起自己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無恥行徑,木蘭就忍不住打心底裏看不起他們,同時也為有這樣的哥哥嫂嫂而覺得很沒麵子,心裏真是鬱悶極了!
蒲老爹羞愧的低下了頭:“木蘭啊,是爹爹對不起你,也對不起你安靜姐姐,對不起杏兒!這麽些年,爹爹讓你們都受苦了,都是爹爹沒有用!你安靜姐姐雖然不是爹娘親生的,但是她其實比親生的還要好,如果不是你阿娘貪心不足,居然想要將杏兒一家都捏在手裏的話,杏兒也不會讓我們搬出陶然居。”
木蘭重重的點頭:“女兒知道,女兒說句不孝的話,這一切都是阿娘咎由自取,半點怪不得安靜姐姐和杏兒。雖然杏兒讓我們搬來了梨樹屯,可是家裏吃的住的用的,哪一樣東西不是杏兒費心置辦的?就憑杏兒給的米糧和錢財,咱們家過的日子,在這十裏八鄉那都是頭一份!”
木蘭越說就越生氣,越說就越覺得對不起杏兒,心裏堵得慌,眼裏湧上了淚水:“有誰家的飯桌上,每天都可以見到肉菜?有誰家的衣服不打補丁?有誰家裏的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就去縣城請濟世堂的大夫?就是塊石頭,也該被捂熱了!可是都過去這麽久了,阿娘不但沒有悔悟,放而變本加厲,心生了怨恨。也難怪,梨樹屯的鄰居們,都忍不住要為杏兒打抱不平了!”
說到底,安靜姐姐不過是阿娘的養女,而且蒲家還曾經虐待過安靜姐姐。自家那個大哥,更是曾經欺辱過安靜姐姐,就連自己的阿娘也很對不起安靜姐姐!一家人去了陶然居,阿娘甚至還挑撥杏兒跟家人的關係,想要掌控陶然居的大權。w7j6。
杏兒把阿娘趕出陶然居,那還是輕的了,換了是她木蘭的話,還指不定會做出什麽過火的事情來。最起碼,趕出去之後,就再也不理睬了。什麽米麵啊,什麽銀錢啊,什麽濟世堂的大夫啊,想都甭想!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木蘭不禁抬頭望天,無語撫額,為自己竟然有這麽一個不可理喻的母親,而覺得失落傷心。
“木蘭啊,你說的這些,爹爹都懂,都知道!你阿娘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好的,隻是你大哥二哥成年之後,或許是因為他們的緣故,你阿娘才漸漸的變了。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你都十七歲了,也該成親了!嫁出去之後,就不要天天對著她了!”
蒲老爹一邊撿著鬆球,一邊耐心的安慰著木蘭,心裏一片黯然,苦澀的味道在心頭彌漫開去。木蘭嫁出去之後,就不用天天對著她那越來越不可理喻的阿娘了,可是他沒處可逃,必須忍受這份煎熬。
“阿爹,老家那邊,您別想著回去,就在這裏養老吧!女兒打算招婿上門,一輩子呆在爹娘的身邊,給你們養老送終!”木蘭想一想蒲家上下,也就阿爹是個實打實的好人了,看著自己慈祥憨厚的爹爹,心裏總算覺得安慰多了。
讓她扔下爹爹不管,她無論如何都不忍心。如今的阿娘已經讓爹爹覺得很難以忍受了,如果兩人真的回到老家去,那阿爹必定會抑鬱而終。大哥二哥這麽熱心的想要接爹娘回去,還不是因為想要從杏兒的手中得到大便宜,可是木蘭也非常清楚,杏兒是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如願的。
一旦大哥二哥覺得杏兒指望不上了,那爹娘還想有好日子過麽?回去老家,這倒是不難,大哥二哥來接,連盤纏都不用花。可是,回去容易,日後想有再回來,可就沒有那個臉麵了!
蒲老爹聽了女兒的話,心裏不禁酸澀難忍。
杏兒離開梨樹屯之前,他找到了杏兒,跟杏兒談了整整半個時辰。談話的主題,就是拜托杏兒,為木蘭找一個好的夫婿。
杏兒點點頭,很認真的答應下來:“姥爺,您請放寬心,杏兒一定會幫小姨留意一下。等明天春天,杏兒就打算在梨樹屯開辦一個田園農莊,以種植山野菜為主,到時候會專門招攬一些年輕有為的小夥子做管理人員。”
蒲老爹雙眼一亮,眼裏就有了笑意,看杏兒的目光就越發的慈愛了。這個外孫女兒,可真是個好孩子。拜托這孩子幫木蘭找對象,也不是他考慮不周,實在是這孩子是個熱心腸,而且看人的眼光很準,又是個大方開通的,不像一般的閨閣女子那般扭扭捏捏的。別說是他了,就是靠山屯和梨樹屯的裏正和村長,遇到大事小事的,也愛找杏兒拿主意。跟啊歡兒。
杏兒見姥爺的情緒好一點了,就笑著繼續道:“杏兒也會在農莊裏為小姨安排一個管事的位置,小姨既漂亮又大方,性格又非常的不錯,一定會吸引那些好男人的目光的!如果小姨看不上的話,那麽杏兒再想辦法,反正姥爺用不著太著急,杏兒認為二十歲出嫁也不遲!以小姨的條件,不用擔心嫁不出去的!”
蒲老爹眉開眼笑,使勁點頭:“好!姥爺不擔心,有杏兒幫忙,姥爺就不擔心了!堂堂安然郡主的小姨,哪裏會嫁不出去喲!”蒲老爹的心情開朗了許多,難得的說了一句玩笑話,逗得杏兒不禁“咯咯”的笑了起來。
嘿嘿,姥爺也是個可愛的人。可惜的是,姥姥不是個省心的,木蘭的大哥二哥,也不是個好鳥。唉,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在忙忙碌碌之中,新年來到了。
這一年的春節,顯得格外的安靜。因為幹旱的原因,容易釀成火災,所以朝廷下了嚴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新年裏,也就隻有從大門上貼的對聯和年畫可以感受到過年的氣氛了。
什麽團年飯和新衣服,在這鄉下,在糧食和用水都十分的緊缺的特殊時期,那都是浮雲。能有命活到旱災過去,一家老小平安無事,那就是老天爺的眷顧了。
西北邊關。
連續幾天的激戰,天地之間一片血色迷霧。
在西北如雷貫耳的“拚命五郎”柴曜柴老五,以及最高統帥沈捷,同時在一次戰役中,光榮負傷。傷勢,非常的嚴重。消息傳到靠山屯,杏兒和安靜,都同時打翻了一個茶盞。
安靜“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淒惶無措。
杏兒默默垂淚,神情黯然憂傷,有點不知所措。
梨兒和桃兒,都驚呆了,呆愣在了當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安兒和達兒淚光點點,在這個瞬間,兄弟倆仿佛一下就長大了。
杏兒就輕笑一聲,對蒲老爹柔聲道:“不了,姥爺,我跟村長爺爺剛好有要事相商。下次吧,下次陪姥爺吃飯。姥爺有空的話,去靠山屯住幾天,杏兒親自下廚!”
這兩年多以來,她就沒有在蒲家吃過飯。每次來了,無論她做得多好,帶多少禮物過來,蒲大娘都會或多或少的給她臉色看。冷不丁的,還會說上幾句風涼話,讓人的心裏怪不舒服的。
在蒲家吃飯,杏兒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會被給噎死呢!每次來到梨樹屯,村長家都非常的熱情,杏兒一般都會很爽快的應下,去村長家或者黎二叔家吃一頓。當然了,禮物也必然是不會少的。
禮尚往來嘛,哪裏有蒲大娘這樣為人處事,這梨樹屯的大娘和嬸子,就沒有幾個跟她要好的。目送著杏兒遠去的背影,木蘭的心情非常的鬱悶,忍不住使勁的瞪了自己的*老娘一眼:“阿娘啊,不是女兒想要說你,杏兒可是你的外甥女,又是堂堂的郡主。你這樣對她,可真是不地道,也不怕人家講閑話!”
蒲大娘不以為然的冷哼一聲:“她是郡主,那又咋地啦?又不是真的跟皇家血脈相連?她這樣靠殲猾手段得來的郡主之位,說不得哪一天,就會被收回去!你也不好好想一想,晉王的女婿,是那麽好搶的麽?總有一天,杏兒那醜丫頭是怎麽死的,恐怕都不知道呢!”
“阿娘,你,你實在是太過分了!”木蘭聽得目瞪口呆,簡直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阿娘不待見杏兒,怨恨杏兒把她從陶然居趕出來,這也就罷了。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阿娘竟然會這麽不希望杏兒好!
可憐的杏兒啊,還隔三差五的,就讓人捎帶糧食、肉菜、和銀兩過來,一年四季的衣裳也從來沒有短過。他們一家三口,幾乎是被杏兒給養活的,她自己掙的銀子,都是實打實的存了起來。
說起來,木蘭覺得很對不起杏兒。這些年,為了報答杏兒一二,她幹活都非常的勤懇,把自己分內的活計幹得漂漂亮亮,不讓人因為她而說杏兒半點的不是。她算是走了杏兒的後門,才得到這份工作的,背地裏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無彈窗廣告)
老頭子跟女兒都數落她,蒲大娘心裏就更不得勁了,暗地裏把杏兒給罵了個體無完膚。對於杏兒阿娘被休棄的事情,更是幸災樂禍,深深覺得這就是杏兒把她趕出陶然居的報應。
“安靜,你這個不孝女,喪了良心的東西!當初,把老娘趕出家門的時候,你可想到過,你也有這一天?哼,活該被男人給拋棄!”蒲大娘氣不過,趴在籬笆門上,衝著杏兒離開的方向,啐了一口。
木蘭大驚,使勁的跺腳:“阿娘,你能消停一點不?這房子,還是杏兒家的呢!你住著人家的房子,吃著人家送來的米糧肉菜,花著人家的銀子,你虧心不虧心啊?!”
蒲大娘拿眼一橫女兒:“我虧啥心啊?我一點也不虧心!該虧心的,是杏兒那個賤丫頭和她那個被人休棄的阿娘!”聲音在不知不覺中,放得很大聲。
隔壁的黎二叔聽了,就隔牆望了過來,冷冷的瞪著她。那目光寒光四射,如帶了倒鉤的利箭一般,讓蒲大娘不禁覺得後背湧起一陣寒意。連忙住了嘴,嘀嘀咕咕的罵著,縮回了屋子裏,半天不敢露麵。
黎二叔十歲的小女兒巧竹跟桃兒、杏兒、梨兒都很要好,聽了蒲大娘的話,頓時怒不可遏,不顧爹娘的勸阻,為杏兒打抱不平。她爬上了自己家庭院裏的那棵柚子樹,找了一個舒適的枝椏坐下,展開了她那張伶俐的小嘴,指桑罵槐了足足有一刻鍾。
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意思,都指向蒲大娘。歸納總結,可以匯成一句話:忘恩負義,顛倒黑白,無情無義,喪了良心的東西!
蒲大娘聽了,氣得倒仰,捶胸頓足。然而,卻沒有足夠的底氣,出去跟一個小女娃對罵。蒲老爹和木蘭羞愧難當,對看了一眼,很有默契的各自取了一個背簍,一把柴刀,從後門離開了,一起往山裏而去。
父女倆穿行在彎曲的山路上,沉默的走了一陣,蒲老爹終於歎了口氣,黯然道:“木蘭啊,等旱災過後,不如你離開籬縣,去曆城或者其他地方的田園農莊吧!有一個這樣的阿娘,你在這籬縣是甭想找到好人家的,你都十七歲了,再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
木蘭使勁搖頭:“阿爹,女兒哪裏都不去,就陪伴在爹娘的身邊!女兒走了,誰來照顧二老啊?”
蒲老爹就歎道:“你大哥和二哥都來了好幾封信了,讓我跟你娘回去老家,他說一定會好好照顧我們呢!你就放心好了,咱們這鄉下地方,大兒子給父母養老是再應該不過了!”
“爹啊,大哥和二哥來信,我都知道!”木蘭咬牙切齒,眼裏閃過一絲輕蔑:“不就是杏兒被封為郡主的時候,大哥二哥這才來信的麽?他們還死皮賴臉的,去了好幾次杏兒的家裏,大嫂一開口就讓杏兒給大哥謀一個大官來做。(.無彈窗廣告)二嫂更是好笑,直接就讓杏兒給她一千兩銀子!”
想起自己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無恥行徑,木蘭就忍不住打心底裏看不起他們,同時也為有這樣的哥哥嫂嫂而覺得很沒麵子,心裏真是鬱悶極了!
蒲老爹羞愧的低下了頭:“木蘭啊,是爹爹對不起你,也對不起你安靜姐姐,對不起杏兒!這麽些年,爹爹讓你們都受苦了,都是爹爹沒有用!你安靜姐姐雖然不是爹娘親生的,但是她其實比親生的還要好,如果不是你阿娘貪心不足,居然想要將杏兒一家都捏在手裏的話,杏兒也不會讓我們搬出陶然居。”
木蘭重重的點頭:“女兒知道,女兒說句不孝的話,這一切都是阿娘咎由自取,半點怪不得安靜姐姐和杏兒。雖然杏兒讓我們搬來了梨樹屯,可是家裏吃的住的用的,哪一樣東西不是杏兒費心置辦的?就憑杏兒給的米糧和錢財,咱們家過的日子,在這十裏八鄉那都是頭一份!”
木蘭越說就越生氣,越說就越覺得對不起杏兒,心裏堵得慌,眼裏湧上了淚水:“有誰家的飯桌上,每天都可以見到肉菜?有誰家的衣服不打補丁?有誰家裏的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就去縣城請濟世堂的大夫?就是塊石頭,也該被捂熱了!可是都過去這麽久了,阿娘不但沒有悔悟,放而變本加厲,心生了怨恨。也難怪,梨樹屯的鄰居們,都忍不住要為杏兒打抱不平了!”
說到底,安靜姐姐不過是阿娘的養女,而且蒲家還曾經虐待過安靜姐姐。自家那個大哥,更是曾經欺辱過安靜姐姐,就連自己的阿娘也很對不起安靜姐姐!一家人去了陶然居,阿娘甚至還挑撥杏兒跟家人的關係,想要掌控陶然居的大權。w7j6。
杏兒把阿娘趕出陶然居,那還是輕的了,換了是她木蘭的話,還指不定會做出什麽過火的事情來。最起碼,趕出去之後,就再也不理睬了。什麽米麵啊,什麽銀錢啊,什麽濟世堂的大夫啊,想都甭想!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木蘭不禁抬頭望天,無語撫額,為自己竟然有這麽一個不可理喻的母親,而覺得失落傷心。
“木蘭啊,你說的這些,爹爹都懂,都知道!你阿娘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好的,隻是你大哥二哥成年之後,或許是因為他們的緣故,你阿娘才漸漸的變了。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你都十七歲了,也該成親了!嫁出去之後,就不要天天對著她了!”
蒲老爹一邊撿著鬆球,一邊耐心的安慰著木蘭,心裏一片黯然,苦澀的味道在心頭彌漫開去。木蘭嫁出去之後,就不用天天對著她那越來越不可理喻的阿娘了,可是他沒處可逃,必須忍受這份煎熬。
“阿爹,老家那邊,您別想著回去,就在這裏養老吧!女兒打算招婿上門,一輩子呆在爹娘的身邊,給你們養老送終!”木蘭想一想蒲家上下,也就阿爹是個實打實的好人了,看著自己慈祥憨厚的爹爹,心裏總算覺得安慰多了。
讓她扔下爹爹不管,她無論如何都不忍心。如今的阿娘已經讓爹爹覺得很難以忍受了,如果兩人真的回到老家去,那阿爹必定會抑鬱而終。大哥二哥這麽熱心的想要接爹娘回去,還不是因為想要從杏兒的手中得到大便宜,可是木蘭也非常清楚,杏兒是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如願的。
一旦大哥二哥覺得杏兒指望不上了,那爹娘還想有好日子過麽?回去老家,這倒是不難,大哥二哥來接,連盤纏都不用花。可是,回去容易,日後想有再回來,可就沒有那個臉麵了!
蒲老爹聽了女兒的話,心裏不禁酸澀難忍。
杏兒離開梨樹屯之前,他找到了杏兒,跟杏兒談了整整半個時辰。談話的主題,就是拜托杏兒,為木蘭找一個好的夫婿。
杏兒點點頭,很認真的答應下來:“姥爺,您請放寬心,杏兒一定會幫小姨留意一下。等明天春天,杏兒就打算在梨樹屯開辦一個田園農莊,以種植山野菜為主,到時候會專門招攬一些年輕有為的小夥子做管理人員。”
蒲老爹雙眼一亮,眼裏就有了笑意,看杏兒的目光就越發的慈愛了。這個外孫女兒,可真是個好孩子。拜托這孩子幫木蘭找對象,也不是他考慮不周,實在是這孩子是個熱心腸,而且看人的眼光很準,又是個大方開通的,不像一般的閨閣女子那般扭扭捏捏的。別說是他了,就是靠山屯和梨樹屯的裏正和村長,遇到大事小事的,也愛找杏兒拿主意。跟啊歡兒。
杏兒見姥爺的情緒好一點了,就笑著繼續道:“杏兒也會在農莊裏為小姨安排一個管事的位置,小姨既漂亮又大方,性格又非常的不錯,一定會吸引那些好男人的目光的!如果小姨看不上的話,那麽杏兒再想辦法,反正姥爺用不著太著急,杏兒認為二十歲出嫁也不遲!以小姨的條件,不用擔心嫁不出去的!”
蒲老爹眉開眼笑,使勁點頭:“好!姥爺不擔心,有杏兒幫忙,姥爺就不擔心了!堂堂安然郡主的小姨,哪裏會嫁不出去喲!”蒲老爹的心情開朗了許多,難得的說了一句玩笑話,逗得杏兒不禁“咯咯”的笑了起來。
嘿嘿,姥爺也是個可愛的人。可惜的是,姥姥不是個省心的,木蘭的大哥二哥,也不是個好鳥。唉,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在忙忙碌碌之中,新年來到了。
這一年的春節,顯得格外的安靜。因為幹旱的原因,容易釀成火災,所以朝廷下了嚴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新年裏,也就隻有從大門上貼的對聯和年畫可以感受到過年的氣氛了。
什麽團年飯和新衣服,在這鄉下,在糧食和用水都十分的緊缺的特殊時期,那都是浮雲。能有命活到旱災過去,一家老小平安無事,那就是老天爺的眷顧了。
西北邊關。
連續幾天的激戰,天地之間一片血色迷霧。
在西北如雷貫耳的“拚命五郎”柴曜柴老五,以及最高統帥沈捷,同時在一次戰役中,光榮負傷。傷勢,非常的嚴重。消息傳到靠山屯,杏兒和安靜,都同時打翻了一個茶盞。
安靜“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淒惶無措。
杏兒默默垂淚,神情黯然憂傷,有點不知所措。
梨兒和桃兒,都驚呆了,呆愣在了當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安兒和達兒淚光點點,在這個瞬間,兄弟倆仿佛一下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