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在聽到楊威要前往黃埔軍校進修的消息時,邢軍、方大成、王笑、李鐵剛和錢成山全部驚訝不已,瞪著溜圓的眼睛望著楊威,李鐵剛甚至難以置信地掐了身邊的錢成山一把,聽到慘叫之後,才恍然大悟道:“原來不是夢啊……司令,您去那破地方幹什麽?”
邢軍、方大成、王笑、李鐵剛和錢成山自從跟隨楊威開始,雖然也學到了不少兵家常理,然而論眼光長遠的話卻仍舊有所不及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已經握有兵權的楊威居然放棄一切回爐再造?所以在聽到楊威的話之後,其驚訝程度也是楊威意料之中的。
楊威淺笑著擺擺手讓他們先壓壓驚,泰然自若地不慌不忙道:“我問你們,會讓別人家的狗來給自家護院嗎?”
幾人齊齊點頭道:“自然不會。”
背著手緩緩踱步的楊威頓了頓,繼續道:“那什麽才算是自己的狗?忠誠並不是幾塊骨頭作為好處就能換來的東西,蔣校長乃是聰明人,當然明白這樣淺顯的道理,隻有自己養大的狗才能讓自己放心。雖說比作護院之犬確實可悲,然論及忠誠的話,人卻還不如狗。”
邢軍等人似懂非懂,錢成山眯縫著眼睛默然品味著楊威的話,半晌之後突然恍然大悟,猛地抬起頭道:“以司令之意,是想進入黃埔軍校以獲得蔣校長的信任?”
楊威似是而非地低聲道:“也可以這樣說。”
進入黃埔軍校的目的,除了獲得蔣介石的信任之外,楊威也是在為自己鋪路搭橋,畢竟黃埔軍校乃是蔣介石培養嫡係軍官之所在,在黃埔軍校中自然能夠結交不少大有前途的軍官。而從另外一方麵來看,楊威最需要的則是一個可以展現自己實力的平台,進入黃埔軍校自然能夠名正言順,同時也得到黨內多方勢力的欣賞和信任,這乃是現在的楊威最需要的。
自己的目的不需要對手下的人過多解釋,楊威更認為他們知道得少一點不僅是對楊威,更是對他們自己有益,如老天安排好了每個人的命運卻沒有義務告知一樣,楊威也不需要將自己的每個計劃事無巨細地向他們匯報。
楊威擺擺手,打斷了眾人的辯論,朗聲道:“幾日後,我將前往黃埔軍校進修,屆時你們便帶領部隊駐紮於中山陵,切記莫要滋事生非。我等剛投入北伐軍,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尋釁滋事之人不在少數,切不可在此時被人抓住把柄,明白嗎?”
邢軍等人連忙應聲道:“司令放心!就算被人用槍頂在腦袋上我們也絕對不給司令惹事!”
“那怎麽行!”楊威高聲反駁,令邢軍等人摸不到頭腦,這楊威到底是什麽意思?
耳聽得楊威壓低了聲音低沉道:“我讓你們不要惹事,但沒允許別人騎在咱們的頭上,做事,要講究方法。”
楊威此話意味深長,邢軍幾人懵懵懂懂地點點頭,至於其他,楊威則並不擔心,對於邢軍幾人,他是抱有極大信任的,這幾人乃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是他楊威自己為自己培養起的親信,更不擔心蔣介石會趁自己不在之時派人將其拉攏,釜底抽薪這一招乃是楊威用來對付趙盡忠和曹佳華等人,他自己又怎會中計。
在安頓好一切之後,楊威便為進入黃埔軍校開始做起了準備,此事關乎他將來在北伐軍中的位置,實在不是能夠大意的事情,經曆過槍林彈雨生死考驗的楊威也不免緊張起來。
然而楊威卻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卻有人比他還要緊張。
時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何應欽、教練部主任李宗仁及擔任教官的陳繼承等人對於楊威要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的事情意見不一,何應欽首先對此表現出了不滿。
蔣介石蔣校長親自將楊威交代給了何應欽,作為第一個得知並負責下達此命令的人,何應欽並未直接在蔣介石麵前表現出不滿,然而當其回到黃埔軍校時,滿臉黑雲壓頂卻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以楊威的能力和兵力卻想要進入黃埔軍校進修,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何應欽也明白蔣介石緩兵之意,然而黃埔軍校乃是培養軍官之場所,讓楊威這等名不正言不順的雜牌軍擅自進入,在何應欽看來,勢必對學校的名聲造成一定影響。
作為黃埔軍校教育長,何應欽對這所學校傾注的心血僅次於身為校長的蔣介石,尤其此人言行端正剛直不阿,對於楊威未經考試便進入黃埔軍校之事也有極大的意見,在那個不流行投機取巧的年代,何應欽深恐此舉會導致其他學生的不滿情緒,並且容易助長楊威的氣焰,令其不將他人放在眼裏,擾亂校內風氣。
然而蔣介石的命令卻也不可違抗,尤其此舉乃是為了將楊威這隻猛虎暫時關進籠子中,權衡利弊之後,何應欽除了答應之外別無他法。但好在既然楊威進入了黃埔軍校,自然就要服從自己的教導,既然楊威自稱想要繼續深造,不如就借此機會滅滅楊威的威風,以免其自恃過高張揚跋扈。
這個想法讓何應欽感到非常滿意,回到黃埔軍校後,何應欽首先召來了擔任戰術教官職位的陳繼承。
對於何應欽來說,陳繼承是一把好槍,其性格與何應欽如出一轍,耿直剛強不說,論起忠心更是無可挑剔,此人與何應欽一樣,平生最厭惡的便是不正歪曲之風,對楊威這樣的角色更是深惡痛絕。
而說起本職工作,在幾位教官之中,陳繼承也是赫赫有名。陳繼承因在廣州國民政府討伐軍閥陳炯明、統一廣東根據地的兩次東征中屢獲戰功而被調任圍黃埔軍校教導團第四團團長,在汀泗橋一戰之後更是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師師長,之後便任職為黃埔軍校中校教官。
陳繼承在戰術方麵的天賦可謂鳳毛麟角,何應欽雖然並不讚成楊威進入黃埔軍校進修,但若說起其戰術才能,何應欽倒是十分欣賞,既然是來進修,如若教官的才能還不如楊威,豈不是更加滋長楊威的氣焰?
何應欽找來了陳繼承,非常含蓄地側麵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何應欽果然沒有猜錯陳繼承的立場,本身便對楊威前來進修之事並不讚成的陳繼承當下明白了何應欽的意思。
進入這藏龍臥虎的黃埔軍校對於楊威並非易事,對何應欽等人又何嚐不是一場考驗。
邢軍、方大成、王笑、李鐵剛和錢成山自從跟隨楊威開始,雖然也學到了不少兵家常理,然而論眼光長遠的話卻仍舊有所不及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他們看來,已經握有兵權的楊威居然放棄一切回爐再造?所以在聽到楊威的話之後,其驚訝程度也是楊威意料之中的。
楊威淺笑著擺擺手讓他們先壓壓驚,泰然自若地不慌不忙道:“我問你們,會讓別人家的狗來給自家護院嗎?”
幾人齊齊點頭道:“自然不會。”
背著手緩緩踱步的楊威頓了頓,繼續道:“那什麽才算是自己的狗?忠誠並不是幾塊骨頭作為好處就能換來的東西,蔣校長乃是聰明人,當然明白這樣淺顯的道理,隻有自己養大的狗才能讓自己放心。雖說比作護院之犬確實可悲,然論及忠誠的話,人卻還不如狗。”
邢軍等人似懂非懂,錢成山眯縫著眼睛默然品味著楊威的話,半晌之後突然恍然大悟,猛地抬起頭道:“以司令之意,是想進入黃埔軍校以獲得蔣校長的信任?”
楊威似是而非地低聲道:“也可以這樣說。”
進入黃埔軍校的目的,除了獲得蔣介石的信任之外,楊威也是在為自己鋪路搭橋,畢竟黃埔軍校乃是蔣介石培養嫡係軍官之所在,在黃埔軍校中自然能夠結交不少大有前途的軍官。而從另外一方麵來看,楊威最需要的則是一個可以展現自己實力的平台,進入黃埔軍校自然能夠名正言順,同時也得到黨內多方勢力的欣賞和信任,這乃是現在的楊威最需要的。
自己的目的不需要對手下的人過多解釋,楊威更認為他們知道得少一點不僅是對楊威,更是對他們自己有益,如老天安排好了每個人的命運卻沒有義務告知一樣,楊威也不需要將自己的每個計劃事無巨細地向他們匯報。
楊威擺擺手,打斷了眾人的辯論,朗聲道:“幾日後,我將前往黃埔軍校進修,屆時你們便帶領部隊駐紮於中山陵,切記莫要滋事生非。我等剛投入北伐軍,所有的眼睛都在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尋釁滋事之人不在少數,切不可在此時被人抓住把柄,明白嗎?”
邢軍等人連忙應聲道:“司令放心!就算被人用槍頂在腦袋上我們也絕對不給司令惹事!”
“那怎麽行!”楊威高聲反駁,令邢軍等人摸不到頭腦,這楊威到底是什麽意思?
耳聽得楊威壓低了聲音低沉道:“我讓你們不要惹事,但沒允許別人騎在咱們的頭上,做事,要講究方法。”
楊威此話意味深長,邢軍幾人懵懵懂懂地點點頭,至於其他,楊威則並不擔心,對於邢軍幾人,他是抱有極大信任的,這幾人乃是自己一手培養起來,是他楊威自己為自己培養起的親信,更不擔心蔣介石會趁自己不在之時派人將其拉攏,釜底抽薪這一招乃是楊威用來對付趙盡忠和曹佳華等人,他自己又怎會中計。
在安頓好一切之後,楊威便為進入黃埔軍校開始做起了準備,此事關乎他將來在北伐軍中的位置,實在不是能夠大意的事情,經曆過槍林彈雨生死考驗的楊威也不免緊張起來。
然而楊威卻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卻有人比他還要緊張。
時任黃埔軍校教育長的何應欽、教練部主任李宗仁及擔任教官的陳繼承等人對於楊威要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的事情意見不一,何應欽首先對此表現出了不滿。
蔣介石蔣校長親自將楊威交代給了何應欽,作為第一個得知並負責下達此命令的人,何應欽並未直接在蔣介石麵前表現出不滿,然而當其回到黃埔軍校時,滿臉黑雲壓頂卻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以楊威的能力和兵力卻想要進入黃埔軍校進修,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何應欽也明白蔣介石緩兵之意,然而黃埔軍校乃是培養軍官之場所,讓楊威這等名不正言不順的雜牌軍擅自進入,在何應欽看來,勢必對學校的名聲造成一定影響。
作為黃埔軍校教育長,何應欽對這所學校傾注的心血僅次於身為校長的蔣介石,尤其此人言行端正剛直不阿,對於楊威未經考試便進入黃埔軍校之事也有極大的意見,在那個不流行投機取巧的年代,何應欽深恐此舉會導致其他學生的不滿情緒,並且容易助長楊威的氣焰,令其不將他人放在眼裏,擾亂校內風氣。
然而蔣介石的命令卻也不可違抗,尤其此舉乃是為了將楊威這隻猛虎暫時關進籠子中,權衡利弊之後,何應欽除了答應之外別無他法。但好在既然楊威進入了黃埔軍校,自然就要服從自己的教導,既然楊威自稱想要繼續深造,不如就借此機會滅滅楊威的威風,以免其自恃過高張揚跋扈。
這個想法讓何應欽感到非常滿意,回到黃埔軍校後,何應欽首先召來了擔任戰術教官職位的陳繼承。
對於何應欽來說,陳繼承是一把好槍,其性格與何應欽如出一轍,耿直剛強不說,論起忠心更是無可挑剔,此人與何應欽一樣,平生最厭惡的便是不正歪曲之風,對楊威這樣的角色更是深惡痛絕。
而說起本職工作,在幾位教官之中,陳繼承也是赫赫有名。陳繼承因在廣州國民政府討伐軍閥陳炯明、統一廣東根據地的兩次東征中屢獲戰功而被調任圍黃埔軍校教導團第四團團長,在汀泗橋一戰之後更是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師師長,之後便任職為黃埔軍校中校教官。
陳繼承在戰術方麵的天賦可謂鳳毛麟角,何應欽雖然並不讚成楊威進入黃埔軍校進修,但若說起其戰術才能,何應欽倒是十分欣賞,既然是來進修,如若教官的才能還不如楊威,豈不是更加滋長楊威的氣焰?
何應欽找來了陳繼承,非常含蓄地側麵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何應欽果然沒有猜錯陳繼承的立場,本身便對楊威前來進修之事並不讚成的陳繼承當下明白了何應欽的意思。
進入這藏龍臥虎的黃埔軍校對於楊威並非易事,對何應欽等人又何嚐不是一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