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偷天換日,僅僅動用手下幾個人,便將原本擔任防守武漢外圍總指揮的夏威換成了副總指揮李明瑞,而這就是楊威安排俞作柏去拉攏李明瑞的原因,相比較之下,李明瑞自然是比夏威更加容易拉攏且更有希望效忠黨國的,而至於總指揮也好副指揮也罷,這位置到底花落誰家,全部都在楊威的股掌之間。


    戰爭還未打響,守城的就已經變成了自家人,蔣介石對楊威的計謀簡直讚不絕口,楊威繼而道:“校長,桂係已經支零破散,正是將其一舉瓦解的大好時機,職下覺得此時還有一人最好拉攏過來。”


    楊威提出的人選乃是何健,此人政治傾向混亂,可謂是見風使舵的一把好手,尤其極度貪戀權力,隻要稍加利誘便能令其反戈。


    楊永泰對於楊威的建議表示質疑,何健乃是由李宗仁親自一手扶持起來的,在此關頭怎能對李宗仁落井下石?


    兩人之間不分伯仲,但是平心而論,經過這幾次的事件,蔣介石倒是比較傾向於楊威的建議,當下委托楊威前去拉攏何健。


    在楊威看來,何健之所以易於拉攏,其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何健攀附權勢,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桂係當前的形勢急轉直下,據楊威派去偵查情況的士兵報告,桂係內部如今士氣低落,對於蔣桂戰爭實在是長戚戚多憂慮,如若能夠善於利用這等大好時機,將大部分軍官將領拉攏過來想必不在話下。


    楊永泰對楊威此行不抱希望,冷嘲熱諷更是少不了的,隻盼楊威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試圖以此挽回蔣介石對自己的信任,然而楊永泰沒想到楊威不但以湖南省主席為代價將何健拉攏過來,還以廣東綏靖主任和廣東省主席這兩頂官帽換來了李濟深的舊部陳濟棠和陳銘樞。


    粵省之財,不以供一派一係之浪擲犧牲,不管是何健、陳濟棠還是陳銘樞,在此時都有著同一個想法,那就是既然李宗仁和李濟深已經自身難保,桂係明顯處於下風,自然要見機行事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忠義二字在這種情況下實在是有些愚蠢,舊船已破,自然要尋求新的出路,而蔣介石就是一個很好的靠山。


    楊威的如意算盤打得精準,此招乃是釜底抽薪,現在的桂係滿目瘡痍,僅剩遊兵散勇,心灰意冷的李宗仁不得不命令手下將領放棄武漢,狼狽不已地逃回了廣西。


    至此,自民國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正式打響的蔣桂戰爭不過耗時一個多禮拜的時間,便將桂係崩析瓦解,如走馬燈一般急速得令人應接不暇,眾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湖廣一帶已然改天換日。(.無彈窗廣告)


    而馮玉祥,則成為了蔣介石的下一個目標。


    早在蔣桂戰爭開始之前,蔣介石並未想過自己會對馮玉祥動手,其原因則是對戰勝桂係並沒有足夠的信心,為此,蔣介石還派了邵力子前往陝西麵見馮玉祥,聲稱隻要馮玉祥出兵助蔣介石攻打桂係,必得褒獎,獎勵之一乃是升任馮玉祥為行政院院長,之二則是將湖北、安徽兩省之一交與馮玉祥挑選,劃為西北軍勢力範圍。


    如若是在以前,這樣豐厚誘人的獎勵絕對足以令馮玉祥心動,但是現在的情況非比尋常,蔣桂之戰勝負難定,若是蔣軍敗北,原本商量好的籌碼一洗而空不說,自己還淪落與敗軍為伍,風險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


    前思後想了一番之後,馮玉祥決定先調兵遣將保證自己的地盤,畢竟隔山觀虎鬥還是比較適合自己,如此按兵不動在馮玉祥的口中叫做“縮回拳頭打人”,畢竟自己的數萬精兵可不是做炮灰的。而另外一方麵,沉心潛後方能養精蓄銳,馮玉祥認為蔣桂實力相當,不如讓他們惡鬥一場,屆時自己以卞莊刺虎之計殺他個措手不及,可謂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自鳴得意的馮玉祥當下開始了調遣行動。


    在馮玉祥手下最為看重的四員大將乃是韓複榘、石友三、孫良誠和孫連仲四人,蔣介石的大手筆令馮玉祥緊張不已,連遮掩都顧不上便開始了調遣活動,將韓複渠安排在了京漢線南段,石友三則被安排在以北的河南南陽,行事小心的馮玉祥更是將已經擔任山東政府主席的孫良誠抽調到豫西擔任總預備隊。


    四大虎將中的三員大將皆被馮玉祥部署到了前方,馮玉祥的防禦之勢鬧得沸沸揚揚世人皆知,可不管邵力子怎樣苦口婆心,馮玉祥卻始終不為之所動。


    雖然知道自己此舉已然呈現出了反心,以蔣介石的敏銳絕不可能沒有察覺,但是此時的馮玉祥已經顧不上那麽多,先有反心總比後發遭製要好得多,更何況蔣桂之爭勝負成敗還另有定論。


    馮玉祥沏了壺好茶,切好了糕點,這就準備坐下來好好看這龍爭虎鬥的好戲上演,可沒想騰龍既出,敗虎便歸了山,老蔣一嗓子便唱出了個滿堂彩,還不等馮玉祥回過神來的時候,蔣軍已經大獲全勝了。


    板凳還沒坐熱,一出好戲便莫名其妙散了場,回過神來的馮玉祥這才想到自己還沒買票,立刻按照蔣介石的要求發表通電稱願與蔣軍同討桂係。


    看戲不買票免不了一通暴打,看完戲再補票那就要打得更凶,馮玉祥還天真地以為自己馬後炮一般的辭職通電能夠亡羊補牢,坐等蔣介石將官位送上門來。


    尚且不明形勢的馮玉祥洋洋自得道:“打仗運兵不可急於一時,雖然這蔣桂戰爭中,我西北軍未出一兵一卒,但是在名義上可是為校長撐足了麵子,校長總不會出爾反爾吧?”


    馮玉祥說這話時還中氣十足,然而在潛心等待了幾天之後,馮玉祥便沒了底氣,每天在房內跳腳叫罵,自己為了蔣介石發表通電可是得罪了桂係,現在怎能將自己拋之腦後。


    沒有得到官銜的馮玉祥當下召開秘密會議,心領神會的部下們紛紛發出通電,打著公正道義的旗號為馮玉祥鳴不平,強烈擁戴馮玉祥為護黨救國軍西北軍總司令,同時以誤黨誤國為罪名,要求蔣介石下野讓賢。


    在聲勢造起來之後,馮玉祥不慌不忙地站了出來,聲稱南京政府把持三大,已經失去了代表全國的資格,故此要為了天下百姓黎民蒼生進行討伐。


    馮玉祥自認為西北軍聲勢浩大,有了這樣的陣勢,蔣介石就算不讓賢,也會給自己封官進爵,到時候豈不是坐享其成。


    然而令馮玉祥沒有想到的是,比起桂係,自己的西北軍更無法抵擋銀彈攻勢,皆因蔣介石的身後,有一手眼通天之神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淬血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驃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驃騎並收藏淬血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