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街上,漢民的身影明顯比寧夏多出了很多,楊威帶著海子姈走在街上,入眼的貨品琳琅滿目,令海子姈應接不暇,第一次出遠門的樣子就像個孩子一樣,楊威忍不住搖頭苦笑道:“想要什麽東西就開口,我給你買。(.好看的小說)”
誰知海子姈鼻孔朝天地哼了一聲道:“用這麽點東西就想收買我?沒門!”
楊威隻好聳肩道:“那就當我好心沒好報。”
自從認識海子姈開始,楊威就一直在做好心沒好報的事情,但似乎正應了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道理,人的背運走到一定程度時,果然一切都會扭轉開來,就像現在的楊威,如若真的可以以海子姈作為瓦解青海馬家軍的切入口,楊威倒是真該好好收買海子姈。
正午的街上人頭攢動,兩人尋覓了一番,終於找到一家清真飯館坐下,店小二正想來招呼兩人,卻突然見到軍人打扮的一行三人正進了店門口,其中一人手裏還拎著一袋豬頭肉,店小二立刻皺起眉頭,將三人攔在了門口道:“三位爺,清真小店有規矩,這東西是不能帶進來的。”
似乎是為了耍戲店小二,那提著豬頭肉的軍官刻意捏起了泛著油花的肉片在店小二麵前晃了晃,看到店小二皺著眉頭向後躲閃的樣子,軍官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將肉片塞進嘴裏,泛黃的牙齒上下翻飛大肆咀嚼起來。
西北軍進駐甘肅,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上,西北軍並非不尊重當地少數民族,剛進入河州時,楊威便看到了開設在街頭的粥廠,專門救濟窮苦百姓,對於回漢兩族一視同仁,本來也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善舉,然而誰也不能肯定在這些人中沒有為數不多卻令人憎惡的敗類。
說到這裏,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便是河州鎮守使趙席聘,此人身為河州地方長官,明知自己管理之地居有諸多回族,卻全然不將回族宗教信仰放在眼中,完全不顧最基本的尊重,有這樣的長官,手下的士兵如此頑劣也非怪事,隻苦了當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軍人蠻不講理的行為令店內的回族食客都頗感不滿,然而礙於三人的身份卻不敢聲張。畢竟此地乃是甘肅,自從馮玉祥的部隊入駐進來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和寧夏、青海截然不同了,殘餘的回族勢力對馮玉祥的西北軍有所忌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無奈之下,老板隻好給幾人特意準備了一張桌子。
望著幾人囂張跋扈的樣子,楊威的眉頭始終舒展不開,圍在幾人身邊的食客臉上的表情和那幾名張牙舞爪的軍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低頭、側目、仇視卻又無可奈何,那種壓抑在心底的怒火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就如同蓄力待發的火山,不動則已,一動起來便是天崩地裂。
一個想法突然就此在楊威的腦海之中浮現開來,楊威突然喜上眉梢,二話不說便帶著海子姈趕回了營地。
是夜,幾個身著黑衣的身影悄然無聲地溜進了熬粥的夥房。
對於自己的計策,楊威心中有十成把握絕對萬無一失,當下一夜無夢,安安穩穩地睡了個好覺,等到天光大亮的時候,楊威換上便裝,便若無其事地來到了粥廠附近。
粥廠乃是公私結合性質,也可以算是當地的一個傳統習俗,一般由鄉紳富豪出錢出糧,熬製、發放則交給政府負責。
楊威來到粥廠的時候正是中午,等待領粥的人已經排出了很長的隊伍,楊威信步進入了對麵的茶樓,剛剛在二樓窗邊坐下,便看到粥廠的木板門打開,為首帶著白帽的師傅吆喝了一聲,幾桶冒著熱氣的白粥便被端了出來。
坐在二樓的楊威饒有趣味地打量著樓下的動靜,對他來說倒的確是場好戲。
為首一群領到粥的人已經端著碗坐在一邊喝了起來,互相湊在一起閑聊上幾句,也算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而排在後麵的人則已經焦急起來,生怕輪到自己的時候已經隻剩下了空桶。
就在人群擁擠不堪的時候,不知從哪個角落裏發出了一聲驚喜的叫聲,人群接連躁動起來,隻聽有人高呼道:“有肉!是肉!”
不明真相的人們紛紛湊上前去看熱鬧,人們窸窸窣窣地交頭接耳起來,可就在這時,前後過了不超過三秒鍾的時間,剛剛那個萬分驚喜的聲音立刻轉為暴怒,低沉地咆哮道:“狗日的,居然在粥裏放大肉!”
一個聲音剛起,其他的聲音立刻如潮水一般紛紛應和開來,接踵而來的則是摔碗砸東西的聲音,樓下立刻亂成了一鍋粥。
在樓下吃粥的人中,不少都是回族人,在聽到這一消息時候立刻憤慨萬分,為首的幾人已經和粥廠的夥計扭打在一起,呼嘯的哨子聲令人心慌,暴亂更加躁動,仿佛無法停止一般。
楊威坐在二樓上,心情略顯複雜,坐在對麵的鐵牛略顯憂心地悶聲出了口氣,搖頭道:“軍長,咱們這辦法是不是有點太損了?”
“損?”楊威瞪著眼睛望著鐵牛,壓低了嗓音道:“這能怪我損嗎?你自己看看!”
楊威說著伸手便指著樓下的動靜,隻見趙席聘乘坐的別克轎車從人群外緩緩駛來,一路長按喇叭,擾人的聲音令人厭惡,還未到人群中央,就聽到趙席聘張揚跋扈地叫囂道:“混賬東西,一刻都不讓人安生是不是?喝完粥都能打起來!”
大批回族人紛紛湧了上來,將趙席聘的小轎車圍了個水泄不通,悲憤交加地發表著滿腔的怨怒和憤慨,然而趙席聘卻對這些話充耳不聞,反倒是理直氣壯道:“怎麽了?吃就吃,不吃滾蛋!”
聽到這裏的時候,楊威忍不住冷笑,望著鐵牛道:“看見了沒有,這樣的人想要擔當一方父母官,即便我今天不做這樣的手腳,他的官位也坐不穩!”
楊威稍作手段順水推舟,要怪隻怪趙席聘自身根基不穩,在楊威離開的當夜,數千回族勢力匯聚於河州,當夜便發起了暴動,而身在相隔不遠的青海藏區的馬廷勷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兵增援。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瓦解馬家軍的第一步,已然完成了。
誰知海子姈鼻孔朝天地哼了一聲道:“用這麽點東西就想收買我?沒門!”
楊威隻好聳肩道:“那就當我好心沒好報。”
自從認識海子姈開始,楊威就一直在做好心沒好報的事情,但似乎正應了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道理,人的背運走到一定程度時,果然一切都會扭轉開來,就像現在的楊威,如若真的可以以海子姈作為瓦解青海馬家軍的切入口,楊威倒是真該好好收買海子姈。
正午的街上人頭攢動,兩人尋覓了一番,終於找到一家清真飯館坐下,店小二正想來招呼兩人,卻突然見到軍人打扮的一行三人正進了店門口,其中一人手裏還拎著一袋豬頭肉,店小二立刻皺起眉頭,將三人攔在了門口道:“三位爺,清真小店有規矩,這東西是不能帶進來的。”
似乎是為了耍戲店小二,那提著豬頭肉的軍官刻意捏起了泛著油花的肉片在店小二麵前晃了晃,看到店小二皺著眉頭向後躲閃的樣子,軍官哈哈大笑,不以為然地將肉片塞進嘴裏,泛黃的牙齒上下翻飛大肆咀嚼起來。
西北軍進駐甘肅,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上,西北軍並非不尊重當地少數民族,剛進入河州時,楊威便看到了開設在街頭的粥廠,專門救濟窮苦百姓,對於回漢兩族一視同仁,本來也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善舉,然而誰也不能肯定在這些人中沒有為數不多卻令人憎惡的敗類。
說到這裏,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便是河州鎮守使趙席聘,此人身為河州地方長官,明知自己管理之地居有諸多回族,卻全然不將回族宗教信仰放在眼中,完全不顧最基本的尊重,有這樣的長官,手下的士兵如此頑劣也非怪事,隻苦了當地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軍人蠻不講理的行為令店內的回族食客都頗感不滿,然而礙於三人的身份卻不敢聲張。畢竟此地乃是甘肅,自從馮玉祥的部隊入駐進來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和寧夏、青海截然不同了,殘餘的回族勢力對馮玉祥的西北軍有所忌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無奈之下,老板隻好給幾人特意準備了一張桌子。
望著幾人囂張跋扈的樣子,楊威的眉頭始終舒展不開,圍在幾人身邊的食客臉上的表情和那幾名張牙舞爪的軍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低頭、側目、仇視卻又無可奈何,那種壓抑在心底的怒火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就如同蓄力待發的火山,不動則已,一動起來便是天崩地裂。
一個想法突然就此在楊威的腦海之中浮現開來,楊威突然喜上眉梢,二話不說便帶著海子姈趕回了營地。
是夜,幾個身著黑衣的身影悄然無聲地溜進了熬粥的夥房。
對於自己的計策,楊威心中有十成把握絕對萬無一失,當下一夜無夢,安安穩穩地睡了個好覺,等到天光大亮的時候,楊威換上便裝,便若無其事地來到了粥廠附近。
粥廠乃是公私結合性質,也可以算是當地的一個傳統習俗,一般由鄉紳富豪出錢出糧,熬製、發放則交給政府負責。
楊威來到粥廠的時候正是中午,等待領粥的人已經排出了很長的隊伍,楊威信步進入了對麵的茶樓,剛剛在二樓窗邊坐下,便看到粥廠的木板門打開,為首帶著白帽的師傅吆喝了一聲,幾桶冒著熱氣的白粥便被端了出來。
坐在二樓的楊威饒有趣味地打量著樓下的動靜,對他來說倒的確是場好戲。
為首一群領到粥的人已經端著碗坐在一邊喝了起來,互相湊在一起閑聊上幾句,也算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而排在後麵的人則已經焦急起來,生怕輪到自己的時候已經隻剩下了空桶。
就在人群擁擠不堪的時候,不知從哪個角落裏發出了一聲驚喜的叫聲,人群接連躁動起來,隻聽有人高呼道:“有肉!是肉!”
不明真相的人們紛紛湊上前去看熱鬧,人們窸窸窣窣地交頭接耳起來,可就在這時,前後過了不超過三秒鍾的時間,剛剛那個萬分驚喜的聲音立刻轉為暴怒,低沉地咆哮道:“狗日的,居然在粥裏放大肉!”
一個聲音剛起,其他的聲音立刻如潮水一般紛紛應和開來,接踵而來的則是摔碗砸東西的聲音,樓下立刻亂成了一鍋粥。
在樓下吃粥的人中,不少都是回族人,在聽到這一消息時候立刻憤慨萬分,為首的幾人已經和粥廠的夥計扭打在一起,呼嘯的哨子聲令人心慌,暴亂更加躁動,仿佛無法停止一般。
楊威坐在二樓上,心情略顯複雜,坐在對麵的鐵牛略顯憂心地悶聲出了口氣,搖頭道:“軍長,咱們這辦法是不是有點太損了?”
“損?”楊威瞪著眼睛望著鐵牛,壓低了嗓音道:“這能怪我損嗎?你自己看看!”
楊威說著伸手便指著樓下的動靜,隻見趙席聘乘坐的別克轎車從人群外緩緩駛來,一路長按喇叭,擾人的聲音令人厭惡,還未到人群中央,就聽到趙席聘張揚跋扈地叫囂道:“混賬東西,一刻都不讓人安生是不是?喝完粥都能打起來!”
大批回族人紛紛湧了上來,將趙席聘的小轎車圍了個水泄不通,悲憤交加地發表著滿腔的怨怒和憤慨,然而趙席聘卻對這些話充耳不聞,反倒是理直氣壯道:“怎麽了?吃就吃,不吃滾蛋!”
聽到這裏的時候,楊威忍不住冷笑,望著鐵牛道:“看見了沒有,這樣的人想要擔當一方父母官,即便我今天不做這樣的手腳,他的官位也坐不穩!”
楊威稍作手段順水推舟,要怪隻怪趙席聘自身根基不穩,在楊威離開的當夜,數千回族勢力匯聚於河州,當夜便發起了暴動,而身在相隔不遠的青海藏區的馬廷勷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兵增援。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瓦解馬家軍的第一步,已然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