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底下美好而珍貴的事物有很多,但是不管是多麽珍貴的事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不屬於自己。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楊威始終相信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馬步芳既然能夠在眾人麵前如此衝動地提出想要娶海子姈過門,至少可以證明馬步芳對海子姈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成功的前提已經有了,接下來的就要靠楊威的計策。
求而不得,就是楊威用來對付馬步芳的第一招。
離開西匯飯店之後,坐在車上的海子姈始終沉默不語,沉悶的氣氛顯得有些尷尬,楊威試圖開口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麽,打趣道:“看來將來還要找個老師好好教你跳舞,否則誰要和你跳舞還要準備雙鐵皮鞋。”
這話在海子姈聽來似乎並不好笑,她轉過頭來平靜地望著楊威,坦然地緩緩開口道:“你是打算利用我對嗎?”
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這話讓楊威心中咯噔一聲,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海子姈歪著腦袋,滿是好奇地望著楊威,淺笑一聲道:“你好像知道這個馬步芳會喜歡我,所以特意帶我來一樣,就是不知道你怎麽就這麽肯定,就好像已經一眼看到了結局。”
海子姈說得沒錯,楊威的確是一眼就看到了結局,但是直到這個時候,楊威才突然覺得看到結局也未必全然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楊威輕歎一聲道:“我覺得我隻是順著老天的意思做而已。”
海子姈抿著嘴唇跟著點點頭,不以為然道:“沒關係,你放心好了,我不會怪你,我隻想確定一件事。”
這樣的反應倒是實在出乎楊威的意料,沒想到海子姈居然完全沒有因為這種事情生氣,反倒讓楊威更加好奇海子姈接下來想要說的會是什麽事情,忍不住急切地問道:“什麽?”
海子姈擺弄著手指頭,眼底波光旖旎百轉千回,許久,她才緩緩開口道:“今天見到的那個男人,馬步芳,你確定他會和馬鴻逵作對?”
楊威不假思索便點了點頭,所謂回族人的團結,隻是說他們一致對外的團結,寧青甘三地乃屬回族勢力範圍,絕非漢人能夠插手的地方。但是在回族內部,卻也不是沒有權力紛爭,彼此之間的地盤吞並等等大小事例數不勝數,現在馬步芳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恨不得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有了楊威的鼓吹和口頭上的幫助,想要將馬步芳推出來並非難事。
得到了楊威的答案之後,海子姈深吸了一口氣,嘴角竟然泛起了一絲類似滿足的笑容,欣然點頭道:“那好!”
望著海子姈高深莫測的樣子,楊威隱約感到海子姈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陰謀,畢竟這是婚姻大事,能夠讓海子姈用下半生幸福來換取的籌碼,絕對非同小可。
當天的見麵並沒有如同一場醉話一般石沉大海,在楊威的鼓吹之下,馬步芳以危害民眾百姓為由通電討伐馬鴻逵,這一場由地方軍閥發動的討伐活動聲勢浩大,成為了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暫且不說馬步芳的目的和出發點,即便是這種替天行道義正言辭的態度也足以被人當做是笑料。
而在這些天裏,馬步芳對海子姈的追求攻勢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海子姈對於馬步芳的態度始終若即若離,在一旁觀看的楊威不由得心中暗歎,海子姈若是將自己作為報複馬本哲的代價,楊威實在是為其感到惋惜,但是讓楊威沒有想到的是,海子姈居然就這樣毫不猶豫地將自己交了出去,並在發表討伐通電的當夜,傳出了馬步芳和海子姈成親的消息。
作為海子姈的“義兄”,馬步芳並沒有虧待楊威,並且由於海子姈的關係對楊威百般討好。
與此同時,在千裏之外的寧夏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馬鴻逵得知了馬步芳發表的討伐通電。
早在多年以前,馬家軍初步成型的時候,作為老字輩的馬占鼇一家獨大,馬鴻逵之祖父馬千齡追隨其多年,好歹也算是馬家軍內元老級的人物,而在那個時候,青海馬家軍還未露端倪,就憑這麽多年的實力積澱來看,馬鴻逵也不需和馬步芳斤斤計較。
對於馬步芳的討伐通電,馬鴻逵與其他人一樣,不過隻是當做了笑料一般,部隊仍舊照常操練巡查,完全沒講此事放在眼裏。
另外一邊,在得知馬鴻逵毫無異動之後,馬步芳也鬆了口氣。
從一開始馬步芳就沒有打算真的要進攻寧夏馬家軍,事實上在第二天酒醒之後,馬步芳就已經有些後悔了,在這樣時局動蕩的時候,冒然開戰自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無異於為自己樹敵,若是被人攻其不備豈不是得不償失,隻是因為楊威和海子姈都在場,礙於麵子所以才像模像樣地發表了一封討伐通電,事實上在發表過通電之後,馬步芳一直是提心吊膽,得知馬鴻逵並沒有放在眼裏,這才鬆了口氣,大家很默契地一起將此事當做兒戲,一笑而過了。
由此可以看出,馬步芳雖然貪戀美色,但是還不至於為美人放棄江山,古時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與周幽王相比,馬步芳充其量隻是做了一個點火的動作便迅速撤退了。
接下來的幾天裏,馬步芳每日與海子姈纏綿於一處,事實證明楊威的這一步棋並沒有走錯,海子姈也算是知恩圖報,在馬步芳麵前時常提起這位“義兄”一直待自己不薄,而楊威則在此時順水推舟,提出想要參觀馬步芳的兵營。
若是在往常,漢人提出參觀回族軍隊的兵營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有了海子姈幾聲嬌嗔,神魂顛倒的馬步芳也顧不上別的,親自作陪帶著楊威來到營中參觀。
想要戰勝馬家軍,必須要了解騎兵的特性,真正來到營地之中的時候,楊威才發現現實情況和自己在史料中了解到的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在馬步芳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騎兵如何驍勇威猛時,楊威則細細記下了當地騎兵的特性,以此作為研究對抗之法的根據。
與此同時,寧夏的另外一件大事發生了。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楊威始終相信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馬步芳既然能夠在眾人麵前如此衝動地提出想要娶海子姈過門,至少可以證明馬步芳對海子姈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成功的前提已經有了,接下來的就要靠楊威的計策。
求而不得,就是楊威用來對付馬步芳的第一招。
離開西匯飯店之後,坐在車上的海子姈始終沉默不語,沉悶的氣氛顯得有些尷尬,楊威試圖開口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麽,打趣道:“看來將來還要找個老師好好教你跳舞,否則誰要和你跳舞還要準備雙鐵皮鞋。”
這話在海子姈聽來似乎並不好笑,她轉過頭來平靜地望著楊威,坦然地緩緩開口道:“你是打算利用我對嗎?”
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這話讓楊威心中咯噔一聲,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海子姈歪著腦袋,滿是好奇地望著楊威,淺笑一聲道:“你好像知道這個馬步芳會喜歡我,所以特意帶我來一樣,就是不知道你怎麽就這麽肯定,就好像已經一眼看到了結局。”
海子姈說得沒錯,楊威的確是一眼就看到了結局,但是直到這個時候,楊威才突然覺得看到結局也未必全然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楊威輕歎一聲道:“我覺得我隻是順著老天的意思做而已。”
海子姈抿著嘴唇跟著點點頭,不以為然道:“沒關係,你放心好了,我不會怪你,我隻想確定一件事。”
這樣的反應倒是實在出乎楊威的意料,沒想到海子姈居然完全沒有因為這種事情生氣,反倒讓楊威更加好奇海子姈接下來想要說的會是什麽事情,忍不住急切地問道:“什麽?”
海子姈擺弄著手指頭,眼底波光旖旎百轉千回,許久,她才緩緩開口道:“今天見到的那個男人,馬步芳,你確定他會和馬鴻逵作對?”
楊威不假思索便點了點頭,所謂回族人的團結,隻是說他們一致對外的團結,寧青甘三地乃屬回族勢力範圍,絕非漢人能夠插手的地方。但是在回族內部,卻也不是沒有權力紛爭,彼此之間的地盤吞並等等大小事例數不勝數,現在馬步芳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恨不得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有了楊威的鼓吹和口頭上的幫助,想要將馬步芳推出來並非難事。
得到了楊威的答案之後,海子姈深吸了一口氣,嘴角竟然泛起了一絲類似滿足的笑容,欣然點頭道:“那好!”
望著海子姈高深莫測的樣子,楊威隱約感到海子姈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陰謀,畢竟這是婚姻大事,能夠讓海子姈用下半生幸福來換取的籌碼,絕對非同小可。
當天的見麵並沒有如同一場醉話一般石沉大海,在楊威的鼓吹之下,馬步芳以危害民眾百姓為由通電討伐馬鴻逵,這一場由地方軍閥發動的討伐活動聲勢浩大,成為了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暫且不說馬步芳的目的和出發點,即便是這種替天行道義正言辭的態度也足以被人當做是笑料。
而在這些天裏,馬步芳對海子姈的追求攻勢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海子姈對於馬步芳的態度始終若即若離,在一旁觀看的楊威不由得心中暗歎,海子姈若是將自己作為報複馬本哲的代價,楊威實在是為其感到惋惜,但是讓楊威沒有想到的是,海子姈居然就這樣毫不猶豫地將自己交了出去,並在發表討伐通電的當夜,傳出了馬步芳和海子姈成親的消息。
作為海子姈的“義兄”,馬步芳並沒有虧待楊威,並且由於海子姈的關係對楊威百般討好。
與此同時,在千裏之外的寧夏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馬鴻逵得知了馬步芳發表的討伐通電。
早在多年以前,馬家軍初步成型的時候,作為老字輩的馬占鼇一家獨大,馬鴻逵之祖父馬千齡追隨其多年,好歹也算是馬家軍內元老級的人物,而在那個時候,青海馬家軍還未露端倪,就憑這麽多年的實力積澱來看,馬鴻逵也不需和馬步芳斤斤計較。
對於馬步芳的討伐通電,馬鴻逵與其他人一樣,不過隻是當做了笑料一般,部隊仍舊照常操練巡查,完全沒講此事放在眼裏。
另外一邊,在得知馬鴻逵毫無異動之後,馬步芳也鬆了口氣。
從一開始馬步芳就沒有打算真的要進攻寧夏馬家軍,事實上在第二天酒醒之後,馬步芳就已經有些後悔了,在這樣時局動蕩的時候,冒然開戰自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無異於為自己樹敵,若是被人攻其不備豈不是得不償失,隻是因為楊威和海子姈都在場,礙於麵子所以才像模像樣地發表了一封討伐通電,事實上在發表過通電之後,馬步芳一直是提心吊膽,得知馬鴻逵並沒有放在眼裏,這才鬆了口氣,大家很默契地一起將此事當做兒戲,一笑而過了。
由此可以看出,馬步芳雖然貪戀美色,但是還不至於為美人放棄江山,古時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與周幽王相比,馬步芳充其量隻是做了一個點火的動作便迅速撤退了。
接下來的幾天裏,馬步芳每日與海子姈纏綿於一處,事實證明楊威的這一步棋並沒有走錯,海子姈也算是知恩圖報,在馬步芳麵前時常提起這位“義兄”一直待自己不薄,而楊威則在此時順水推舟,提出想要參觀馬步芳的兵營。
若是在往常,漢人提出參觀回族軍隊的兵營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有了海子姈幾聲嬌嗔,神魂顛倒的馬步芳也顧不上別的,親自作陪帶著楊威來到營中參觀。
想要戰勝馬家軍,必須要了解騎兵的特性,真正來到營地之中的時候,楊威才發現現實情況和自己在史料中了解到的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在馬步芳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騎兵如何驍勇威猛時,楊威則細細記下了當地騎兵的特性,以此作為研究對抗之法的根據。
與此同時,寧夏的另外一件大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