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王忠、黃鏗等一班正將見吳大牛陣前奪軍,口中不言,心中卻暗道:此事雖乃爭權奪利之爭,然寧海軍能重回蘇大將軍手中,亦是一件幸事。隻是此事做的有些大膽了。公然斬殺上官,卻是置官家於何地,置朝廷與何地?心中如此思念,卻不說出口。那吳大牛奪了寧海軍,便急修書一封,急命傳往禁軍大營蘇文處。蘇文得了此信,心中大定。
蘇文得曉此事,便急招王安甫進帳,笑道:“我那二弟果然有幾分手段,奪了寧海軍兵權,如今那嶽大路被一幹軍將斬殺,隨行親兵無有一人逃得活口。如此大事定矣。”然又歎息一句道:“隻是可惜了那嶽大路了,原本也是一員猛將,與我那二弟且不相上下。”
王安甫道:“他若不是利欲熏心,如何便要去統領寧海軍?全然不顧惜當初大人應他出兵之恩情,卻不是落井下石、恩將仇報之人?有何可惜之處?殺了倒也罷了!”又見了那信,笑道:“果然如此。”然又蹙眉道:“隻是寧海軍如今卻不是當初大人於杭州初出之時寧海軍,如今投靠將軍的將佐多了。如今那些人多有曾吃皇糧當差之人,如今隻怕還有人心存疑慮,吳將軍雖有些精細,然這人心之事,卻是最不在行,莫若我親去那寧海軍一趟,一則為大人收拾人心,二則那楚王之軍新勝,士氣正虹,此去便好防範一二,使我新敗之軍,好重拾士氣,不使大人難為。”
蘇文便點頭道:“先生所慮甚是,如此便辛苦先生。”那王安甫也不多話,便立即收拾了行裝,徑往寧海軍營中投去不提。蘇文見王安甫此去,以其之才,必能安撫軍心,便是楚軍此時來攻,又有吳大牛掌軍,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自然無需多加擔憂。便思慮了一回,往中軍帳行去。
卻說那吳大牛斬了嶽大路,便連使親兵前往中軍大營報信。那高太尉正與中軍帳中安坐,忽聽得軍士來報,說道寧海軍又軍士急報戰況,便心頭猛然一跳,心中有些不安穩模樣,便心道:為何卻是如此心慌?卻不是那寧海軍有事?便急忙使人傳了進來。
卻見一衣甲不振,血跡斑斑的軍漢一頭撞了進來,見著了那高太尉便撲倒在地,失聲痛哭道:“太尉大人,可要救一救寧海軍則個!”
高太尉急問道:“卻是何事,還不快道來,隻管在此哭泣。”
那軍漢方才止住哭泣道:“嶽都監領我寧海軍日夜激進,卻不防撞著了楚王先鋒三四萬餘人,嶽都監一心殺敵,兩軍衝殺之時,身陷楚軍陣中,我等奮力拚殺,卻不妨那楚軍暗藏了一部馬軍,將我等衝散,眼見得嶽都監與他那隨行親兵卻皆失陷於楚軍陣中,我軍雖奮勇當先,也隻搶得嶽將軍遺體,我軍陣亡數千人,已然後退五十餘裏。軍中無有領軍大將,卻如何是好?因此吳將軍特遣我前來向太尉大人討個領軍的將領去,莫要是楚軍乘勝追趕。”
高太尉聽得此言,不覺“啊呀”一聲,叫了起來,慌忙之中站直身體,卻覺頭暈目眩,便要撲倒,幸得身旁侍從一把扶住。方才定了定神,顫聲道:“那嶽都監可戰死了?”
那軍漢忙道:“我等親眼所見,如今嶽都監遺體便在營中,將士們皆心懷敬佩,皆道嶽都監乃是英武將軍,便是麵對數萬楚軍亦奮勇當先,麵不改色。”說罷,不覺又哽咽起來,衝那高太尉泣道:“還望太尉早早派個大將,吳將軍使小的告之太尉大人,那楚軍先鋒乃是潘太師之子,潘維固的。”
高太尉聽了,便歎道:“若要報仇談何容易,如今你且回報吳將軍,使他暫領寧海軍,我隨即便可使人前往寧海軍為統領。”揮一揮手,那軍漢便抹淚而去。那軍漢離了中軍帳,奔出轅門,翻身上了馬,便朝那寧海軍之處飛奔而去,那臉上卻哪裏還有淒慘之色?隻見麵帶喜色,得意洋洋。
卻說那高太尉聽聞此言,不覺悲從中來,原本這嶽大路便是他麾下一員猛將,然便如此死於楚軍之手,回頭細細思量,卻又覺死的蹊蹺。這寧海軍敗便敗了,卻如何使得一軍主將失陷敵軍陣中?又為何那嶽大路親隨一個也不曾逃脫盡數死於楚軍之手?
這高太尉盡管如此思慮,卻又無有證據,隻得將心思放於後頭,因這寧海軍新敗,隻怕那楚軍兵鋒難以抵擋,自身統領著三萬禁軍卻是不經打的,真要與楚王十萬之眾對陣,隻怕難以逃敗績。如今眼前之急,便是要是人統領寧海軍,使得寧海軍能挫敵軍先鋒銳氣,兩軍持久相持,才能思慮出破敵之策。一念及此,便急令人去傳喚蘇文。
那軍士剛出,便回轉身道:“蘇大人已到。”高太尉便急道:“快請進來。”那軍漢便轉身出了營帳,請了蘇文進中軍帳中。蘇文進得帳來,但見那高太尉正端坐於帳中帥案之上,心中暗笑道:你這廝,如今且讓你得意一時,我若再領寧海軍,便天高海闊,任我逍遙了。
高太尉忙道:“大將軍但請做。”蘇文便尋了一個坐處,那高太尉便道:“卻不知蘇大將軍尋本帥卻是何事?”
蘇文便一臉憤然道:“下官聽聞方才軍中傳言,道是我寧海軍新敗與那楚軍之手,便是嶽都監也被楚軍失陷軍中,不幸罹難,我寧海軍戰死數千人,因此心中憤憤,便來向大人請戰。如今那寧海軍軍中無有主將,若不使人前去領軍,隻怕要全軍覆滅。下官不忍親手創建的寧海軍一戰而滅,便懇請大人使得我去寧海軍中,領那主將職責。”
高太尉心中一動,卻捋須沉吟道:“這寧海軍主將一職卻是陛下親口封賞的,若沒得陛下旨意,隻怕我也不好做主。如此我卻想陛下請旨如何?這寧海軍原本就是大將軍創建,若是再有將軍接管,自然是好,也便於統領,本官自然也極力想陛下推舉大將軍,若是陛下準了,大將軍便可即刻上任就是。”
蘇文歎道:“太尉處事謹慎,下官本無話可說,隻是這去應天府請旨,即便是快馬加鞭,來回也得三五日光景,下官等得,寧海軍亦等得,隻怕那楚軍卻等不得。如今那楚軍新勝,如何不乘勝前來,若真個如此,寧海軍休矣;不單這寧海軍休矣,隻怕我等中軍亦休矣,大人,事權從急,下官鬥膽再請大人立即下鈞旨,使我前往寧海軍統軍。”
高太尉心中猶豫,卻又知這蘇文正說的有理。這軍情卻緊急,若在拖延的數日,隻怕這楚軍便會長驅直入,那全軍便完了。如今卻又無人再能替得這蘇文,其倒是領寧海軍不二人選。心中萬般不情願,卻亦無可奈何,便道:“也罷,大將軍說的是,那本官隻得將這寧海軍交予你手,還望你重振寧海軍,與那楚軍先鋒一教高下。”
蘇文心中暗喜,口中卻高聲道:“大人隻管放心便是。保管叫那楚軍先鋒先挫了我這一陣再來說話。”那高太尉便手書一軍令,使蘇文攜了前往寧海軍去。蘇文得了這軍令,立策馬往寧海軍營飛奔而去,如今那楚軍先鋒步步緊逼,如何不急?
且說那王安甫前往寧海軍營中,見寧海軍胡亂紮了營帳,便立前往吳大牛營中,那吳大牛正與軍中諸位正偏將領說話,邊聽得軍士來報道:“王先生來了。”心中大喜,便立即出賬迎接,果然是王安甫,便大聲道:“先生可來了!”一麵接了王安甫近了營帳中。
那王安甫近了營帳,見軍中正偏將俱在,便不由會心一笑,這吳大牛果然心思細膩,卻知道與這些將佐交心,卻不知能否說道一處。便笑道:“諸位但稍坐。”吳大牛要請王安甫坐了主位。王安甫哪裏肯,便撿了一個旁的末座坐了。一麵偷瞧那偏將臉上顏色。但見那聶勝神色自若,頗有得色,心中已然知曉那嶽大路便是他一箭射死的。又見他身旁郭修武亦是神色不變,此人不是朝廷命官身家來投,心中亦了然。隻是那黃鏗、王忠、張武等人麵帶憂慮之色,似若有所思,隻是沉吟不語。
王安甫坐定,便笑道:“怎地眾位將軍卻如此沉悶?卻不是因我寧海軍新敗之故麽?”吳大牛便悶聲道:“卻不是如此,又是如何?眼見得那嶽大路那廝,兀自貪功,才使得我寧海軍方有此打敗,卻是自哥哥領了寧海軍以來頭一遭兒。叫人如何不氣悶。如今那楚軍先鋒叫做潘維固的,日夜使人來此叫罵,我等卻不能奈何的他。”
王安甫笑道:“想必那潘維固有萬夫不當之勇,諸位將軍皆不能抵得過他麽?”話剛出口,邊聽得那聶勝道:“卻不是怕他將猛,卻是奈何不得他兵多,如今他又勝了這一陣,我軍卻尚無力氣與他相爭。”其餘諸將皆點頭稱是。
那郭修武道:“更兼這寧海軍如今是群龍無首,我等皆不知以何為戰,如今先生來此,莫不是大將軍要回寧海軍麽?”
聽聞此言,但見那王忠、黃鏗、張武等人俱望向王安甫。王安甫便微笑點頭道:“正是,聽聞寧海軍新敗,大將軍心急如焚,便向太尉大人請了鈞旨,前來統領寧海軍。果然如此,這寧海軍卻又是一家了,想來大人自統領寧海軍來,卻哪有敗績?”
眾將皆點頭稱是,隻是那王忠等人還有憂色。王安甫便道:“如今我等皆是自家之人,我也不說二家話了,便是斬殺那嶽大路之事,諸位心中可有疑慮。我便為諸將軍解之。”言罷便看了那王忠等人一眼微微而笑道:“大將軍聽聞陛下龍困應天府,無所畏懼,不顧兵微將寡,領了兩萬寧海軍出征,遠涉千裏前來救駕,如此忠心大宋之人,如今各路各州府尚自有大人一人而已。如此不計生死得失之人,也值得大將軍一人罷了。”
因由歎道:“大將軍自是不畏艱難,更是拒了楚王之遙,與楚王為敵,一心隻為陛下計,以兩萬之軍與遼人十萬大軍相持,卻毫無退居之心。為解應天府之圍,更是主動出擊,以兩萬之師擊數倍於己之虎狼遼軍,卻能全軍而勝,殺傷無數,而自損輕微。何也?皆因大將軍敢戰善戰,在遼人中甚有威名,故此遼人一戰擊敗,一敗則退,應天府之圍便解,誰之功?大將軍也。”
眾將皆點頭。蘇文數次大破遼人,在諸將心中亦甚有威名,各人敬服。便都打起精神聽王安甫說話。那王安甫又歎道:“大將軍領寧海軍入城,被陛下封了大將軍之職,然從此寧海軍卻落入了嶽大路嶽都監之手,大將軍隻落得一個領禁軍之職。眾人皆知,雖是統領禁軍,然這禁軍兵符乃是高太尉掌管。這嶽都監本就是高太尉舊將,如此一來這應天府陛下大軍盡數落入那高太尉手中,便是陛下也受了那太尉的蒙蔽,使得大將軍孑然一身,一個救駕功臣便落了一個這般的下場,空使大將軍有報國之心,卻無有報國之力,皆是因這奸佞當道之故。”
眾人聽了這般緣由,不覺心思動蕩起來,那王忠等人心道:原本卻是如此,不想大將軍卻受如此之待遇,心中亦漸漸為大將軍大感不值。
王安甫又道:“原本大將軍遵了聖命,交了寧海軍,卻不想著嶽都監領了寧海軍後,排除異己,大有要將寧海軍據為己有之態。這寧海軍乃是救駕的有功之軍,乃是陛下的從龍軍士,如何能做得那嶽都監私兵?這嶽都監在寧海軍之日,軍中烏煙瘴氣,軍士大多有怨恨,如此之軍卻又如何能殺得敵,保得國?大將軍見如此雖心急如焚,卻亦無可奈何。”
眾人點頭稱是,這寧海軍自嶽都監領了,軍中士卒大多心生怨恨,此乃軍中諸將皆都知曉的。便是這些將佐,心中亦對那嶽大路心中多有不忿。
王安甫又道:“誰知也嶽大路利欲熏心,一心想要立得大功,竟使我與遼人血戰之後疲憊之軍充任先鋒,那養精蓄銳,並無多大戰事的禁軍充任中軍,又一心催逼將士隻顧趕路奮進,如此,使得我寧海軍孤軍深入,前有楚軍大軍當道,後卻無援軍支援,方才有如此打敗,使得我寧海軍大受創傷。”
眾將心中感歎,結不言語。王安甫便道:“想當初我寧海軍出杭州乃是兩萬好漢兒郎,如今諸將可看到否?尚且隻餘一萬血勇之士,卻叫人好不心酸。”說罷不覺淚如雨下,以袖拭淚,泣道:“如今若再使我一萬救駕的功臣失陷於楚軍,卻叫人如何心安?因此那嶽大路不除,這一萬將士卻又將送與那楚軍去了,便是死也不能瞑目。”
聽聞此處,眾將心中不覺淒然。吳大牛便憤然道:“俺隻恨不能早日殺了那廝,若不得那廝急功近利,如何使得俺那些好兒郎死難此地?”一聲悶哼,那吳大牛卻嗚咽起來,聲如魚羹在喉,卻是真情流露,將一幹正偏將哭的心碎。
王安甫便趁機道:“若不誅殺那嶽大路,便是我等一萬寧海軍之死路。若是誅殺那嶽大路,便是為我寧海軍留的一線生機。死一巧言令色之佞臣而救得數萬救駕從龍的英勇將士,便是我親在此,亦當仿效吳將軍一般,一箭射殺之,以慰數千將士在天之靈。”複言至最後,為變徵之聲,亦潸然淚下。
眾將聽聞,皆瞋目⒇,發盡上指冠,齊聲與那王安甫拱手道:“請先生寬心,我等生即寧海軍,死亦為寧海軍,斷不能負了這寧海軍之名。”
王忠更是立起身來,衝王安甫躬身行了大禮,王安甫忙立起來,扶住道:“將軍何至於此,安甫當不得將軍這般大禮。”
王忠卻堅持行禮,禮畢,正色道:“我等原先還有疑惑,這軍中斬主將,卻是自古以來罕有之,心中亦自不安。心懷惴惴,如今聽聞先生之言,頓時茅塞頓開,方才明白原來大將軍用心之良苦,擔了潑天的幹係做出這事,卻全然無有個人安危計,想來大將軍心懷社稷,才得如此,我等慚愧。日後若有差遣變故,隻管言語,我等皆不能再有疑惑。”
王安甫便點頭道:“諸位深明大義,正該如此。我等自是要輔佐大將軍,成一世英名,搏個流芳千古之英名,救百姓與水火之中,忠貞社稷朝綱,方才不負一身才學武藝。”
眾將皆轟然應命。那吳大牛笑道:“如今本是一件禍事,如今卻成就一件妙事。如此俺寧海軍將士一心,如何愁破不得那楚軍?”
聶勝大笑道:“若在領兵,俺自願為頭陣,親自砍了那潘維固的狗頭便了賬。”那張武笑道:“您卻來搶我的差事了,我正有此念,卻被你搶了先頭。”
一說說畢,眾人大笑,哪得還有當初之愁雲慘淡之態?眾人正歡笑間,邊聽得帳外一聲大笑道:“卻是說得何事?何不也道來與我聽聞?”眾人聽其聲,皆知蘇大將軍到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蘇文得曉此事,便急招王安甫進帳,笑道:“我那二弟果然有幾分手段,奪了寧海軍兵權,如今那嶽大路被一幹軍將斬殺,隨行親兵無有一人逃得活口。如此大事定矣。”然又歎息一句道:“隻是可惜了那嶽大路了,原本也是一員猛將,與我那二弟且不相上下。”
王安甫道:“他若不是利欲熏心,如何便要去統領寧海軍?全然不顧惜當初大人應他出兵之恩情,卻不是落井下石、恩將仇報之人?有何可惜之處?殺了倒也罷了!”又見了那信,笑道:“果然如此。”然又蹙眉道:“隻是寧海軍如今卻不是當初大人於杭州初出之時寧海軍,如今投靠將軍的將佐多了。如今那些人多有曾吃皇糧當差之人,如今隻怕還有人心存疑慮,吳將軍雖有些精細,然這人心之事,卻是最不在行,莫若我親去那寧海軍一趟,一則為大人收拾人心,二則那楚王之軍新勝,士氣正虹,此去便好防範一二,使我新敗之軍,好重拾士氣,不使大人難為。”
蘇文便點頭道:“先生所慮甚是,如此便辛苦先生。”那王安甫也不多話,便立即收拾了行裝,徑往寧海軍營中投去不提。蘇文見王安甫此去,以其之才,必能安撫軍心,便是楚軍此時來攻,又有吳大牛掌軍,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自然無需多加擔憂。便思慮了一回,往中軍帳行去。
卻說那吳大牛斬了嶽大路,便連使親兵前往中軍大營報信。那高太尉正與中軍帳中安坐,忽聽得軍士來報,說道寧海軍又軍士急報戰況,便心頭猛然一跳,心中有些不安穩模樣,便心道:為何卻是如此心慌?卻不是那寧海軍有事?便急忙使人傳了進來。
卻見一衣甲不振,血跡斑斑的軍漢一頭撞了進來,見著了那高太尉便撲倒在地,失聲痛哭道:“太尉大人,可要救一救寧海軍則個!”
高太尉急問道:“卻是何事,還不快道來,隻管在此哭泣。”
那軍漢方才止住哭泣道:“嶽都監領我寧海軍日夜激進,卻不防撞著了楚王先鋒三四萬餘人,嶽都監一心殺敵,兩軍衝殺之時,身陷楚軍陣中,我等奮力拚殺,卻不妨那楚軍暗藏了一部馬軍,將我等衝散,眼見得嶽都監與他那隨行親兵卻皆失陷於楚軍陣中,我軍雖奮勇當先,也隻搶得嶽將軍遺體,我軍陣亡數千人,已然後退五十餘裏。軍中無有領軍大將,卻如何是好?因此吳將軍特遣我前來向太尉大人討個領軍的將領去,莫要是楚軍乘勝追趕。”
高太尉聽得此言,不覺“啊呀”一聲,叫了起來,慌忙之中站直身體,卻覺頭暈目眩,便要撲倒,幸得身旁侍從一把扶住。方才定了定神,顫聲道:“那嶽都監可戰死了?”
那軍漢忙道:“我等親眼所見,如今嶽都監遺體便在營中,將士們皆心懷敬佩,皆道嶽都監乃是英武將軍,便是麵對數萬楚軍亦奮勇當先,麵不改色。”說罷,不覺又哽咽起來,衝那高太尉泣道:“還望太尉早早派個大將,吳將軍使小的告之太尉大人,那楚軍先鋒乃是潘太師之子,潘維固的。”
高太尉聽了,便歎道:“若要報仇談何容易,如今你且回報吳將軍,使他暫領寧海軍,我隨即便可使人前往寧海軍為統領。”揮一揮手,那軍漢便抹淚而去。那軍漢離了中軍帳,奔出轅門,翻身上了馬,便朝那寧海軍之處飛奔而去,那臉上卻哪裏還有淒慘之色?隻見麵帶喜色,得意洋洋。
卻說那高太尉聽聞此言,不覺悲從中來,原本這嶽大路便是他麾下一員猛將,然便如此死於楚軍之手,回頭細細思量,卻又覺死的蹊蹺。這寧海軍敗便敗了,卻如何使得一軍主將失陷敵軍陣中?又為何那嶽大路親隨一個也不曾逃脫盡數死於楚軍之手?
這高太尉盡管如此思慮,卻又無有證據,隻得將心思放於後頭,因這寧海軍新敗,隻怕那楚軍兵鋒難以抵擋,自身統領著三萬禁軍卻是不經打的,真要與楚王十萬之眾對陣,隻怕難以逃敗績。如今眼前之急,便是要是人統領寧海軍,使得寧海軍能挫敵軍先鋒銳氣,兩軍持久相持,才能思慮出破敵之策。一念及此,便急令人去傳喚蘇文。
那軍士剛出,便回轉身道:“蘇大人已到。”高太尉便急道:“快請進來。”那軍漢便轉身出了營帳,請了蘇文進中軍帳中。蘇文進得帳來,但見那高太尉正端坐於帳中帥案之上,心中暗笑道:你這廝,如今且讓你得意一時,我若再領寧海軍,便天高海闊,任我逍遙了。
高太尉忙道:“大將軍但請做。”蘇文便尋了一個坐處,那高太尉便道:“卻不知蘇大將軍尋本帥卻是何事?”
蘇文便一臉憤然道:“下官聽聞方才軍中傳言,道是我寧海軍新敗與那楚軍之手,便是嶽都監也被楚軍失陷軍中,不幸罹難,我寧海軍戰死數千人,因此心中憤憤,便來向大人請戰。如今那寧海軍軍中無有主將,若不使人前去領軍,隻怕要全軍覆滅。下官不忍親手創建的寧海軍一戰而滅,便懇請大人使得我去寧海軍中,領那主將職責。”
高太尉心中一動,卻捋須沉吟道:“這寧海軍主將一職卻是陛下親口封賞的,若沒得陛下旨意,隻怕我也不好做主。如此我卻想陛下請旨如何?這寧海軍原本就是大將軍創建,若是再有將軍接管,自然是好,也便於統領,本官自然也極力想陛下推舉大將軍,若是陛下準了,大將軍便可即刻上任就是。”
蘇文歎道:“太尉處事謹慎,下官本無話可說,隻是這去應天府請旨,即便是快馬加鞭,來回也得三五日光景,下官等得,寧海軍亦等得,隻怕那楚軍卻等不得。如今那楚軍新勝,如何不乘勝前來,若真個如此,寧海軍休矣;不單這寧海軍休矣,隻怕我等中軍亦休矣,大人,事權從急,下官鬥膽再請大人立即下鈞旨,使我前往寧海軍統軍。”
高太尉心中猶豫,卻又知這蘇文正說的有理。這軍情卻緊急,若在拖延的數日,隻怕這楚軍便會長驅直入,那全軍便完了。如今卻又無人再能替得這蘇文,其倒是領寧海軍不二人選。心中萬般不情願,卻亦無可奈何,便道:“也罷,大將軍說的是,那本官隻得將這寧海軍交予你手,還望你重振寧海軍,與那楚軍先鋒一教高下。”
蘇文心中暗喜,口中卻高聲道:“大人隻管放心便是。保管叫那楚軍先鋒先挫了我這一陣再來說話。”那高太尉便手書一軍令,使蘇文攜了前往寧海軍去。蘇文得了這軍令,立策馬往寧海軍營飛奔而去,如今那楚軍先鋒步步緊逼,如何不急?
且說那王安甫前往寧海軍營中,見寧海軍胡亂紮了營帳,便立前往吳大牛營中,那吳大牛正與軍中諸位正偏將領說話,邊聽得軍士來報道:“王先生來了。”心中大喜,便立即出賬迎接,果然是王安甫,便大聲道:“先生可來了!”一麵接了王安甫近了營帳中。
那王安甫近了營帳,見軍中正偏將俱在,便不由會心一笑,這吳大牛果然心思細膩,卻知道與這些將佐交心,卻不知能否說道一處。便笑道:“諸位但稍坐。”吳大牛要請王安甫坐了主位。王安甫哪裏肯,便撿了一個旁的末座坐了。一麵偷瞧那偏將臉上顏色。但見那聶勝神色自若,頗有得色,心中已然知曉那嶽大路便是他一箭射死的。又見他身旁郭修武亦是神色不變,此人不是朝廷命官身家來投,心中亦了然。隻是那黃鏗、王忠、張武等人麵帶憂慮之色,似若有所思,隻是沉吟不語。
王安甫坐定,便笑道:“怎地眾位將軍卻如此沉悶?卻不是因我寧海軍新敗之故麽?”吳大牛便悶聲道:“卻不是如此,又是如何?眼見得那嶽大路那廝,兀自貪功,才使得我寧海軍方有此打敗,卻是自哥哥領了寧海軍以來頭一遭兒。叫人如何不氣悶。如今那楚軍先鋒叫做潘維固的,日夜使人來此叫罵,我等卻不能奈何的他。”
王安甫笑道:“想必那潘維固有萬夫不當之勇,諸位將軍皆不能抵得過他麽?”話剛出口,邊聽得那聶勝道:“卻不是怕他將猛,卻是奈何不得他兵多,如今他又勝了這一陣,我軍卻尚無力氣與他相爭。”其餘諸將皆點頭稱是。
那郭修武道:“更兼這寧海軍如今是群龍無首,我等皆不知以何為戰,如今先生來此,莫不是大將軍要回寧海軍麽?”
聽聞此言,但見那王忠、黃鏗、張武等人俱望向王安甫。王安甫便微笑點頭道:“正是,聽聞寧海軍新敗,大將軍心急如焚,便向太尉大人請了鈞旨,前來統領寧海軍。果然如此,這寧海軍卻又是一家了,想來大人自統領寧海軍來,卻哪有敗績?”
眾將皆點頭稱是,隻是那王忠等人還有憂色。王安甫便道:“如今我等皆是自家之人,我也不說二家話了,便是斬殺那嶽大路之事,諸位心中可有疑慮。我便為諸將軍解之。”言罷便看了那王忠等人一眼微微而笑道:“大將軍聽聞陛下龍困應天府,無所畏懼,不顧兵微將寡,領了兩萬寧海軍出征,遠涉千裏前來救駕,如此忠心大宋之人,如今各路各州府尚自有大人一人而已。如此不計生死得失之人,也值得大將軍一人罷了。”
因由歎道:“大將軍自是不畏艱難,更是拒了楚王之遙,與楚王為敵,一心隻為陛下計,以兩萬之軍與遼人十萬大軍相持,卻毫無退居之心。為解應天府之圍,更是主動出擊,以兩萬之師擊數倍於己之虎狼遼軍,卻能全軍而勝,殺傷無數,而自損輕微。何也?皆因大將軍敢戰善戰,在遼人中甚有威名,故此遼人一戰擊敗,一敗則退,應天府之圍便解,誰之功?大將軍也。”
眾將皆點頭。蘇文數次大破遼人,在諸將心中亦甚有威名,各人敬服。便都打起精神聽王安甫說話。那王安甫又歎道:“大將軍領寧海軍入城,被陛下封了大將軍之職,然從此寧海軍卻落入了嶽大路嶽都監之手,大將軍隻落得一個領禁軍之職。眾人皆知,雖是統領禁軍,然這禁軍兵符乃是高太尉掌管。這嶽都監本就是高太尉舊將,如此一來這應天府陛下大軍盡數落入那高太尉手中,便是陛下也受了那太尉的蒙蔽,使得大將軍孑然一身,一個救駕功臣便落了一個這般的下場,空使大將軍有報國之心,卻無有報國之力,皆是因這奸佞當道之故。”
眾人聽了這般緣由,不覺心思動蕩起來,那王忠等人心道:原本卻是如此,不想大將軍卻受如此之待遇,心中亦漸漸為大將軍大感不值。
王安甫又道:“原本大將軍遵了聖命,交了寧海軍,卻不想著嶽都監領了寧海軍後,排除異己,大有要將寧海軍據為己有之態。這寧海軍乃是救駕的有功之軍,乃是陛下的從龍軍士,如何能做得那嶽都監私兵?這嶽都監在寧海軍之日,軍中烏煙瘴氣,軍士大多有怨恨,如此之軍卻又如何能殺得敵,保得國?大將軍見如此雖心急如焚,卻亦無可奈何。”
眾人點頭稱是,這寧海軍自嶽都監領了,軍中士卒大多心生怨恨,此乃軍中諸將皆都知曉的。便是這些將佐,心中亦對那嶽大路心中多有不忿。
王安甫又道:“誰知也嶽大路利欲熏心,一心想要立得大功,竟使我與遼人血戰之後疲憊之軍充任先鋒,那養精蓄銳,並無多大戰事的禁軍充任中軍,又一心催逼將士隻顧趕路奮進,如此,使得我寧海軍孤軍深入,前有楚軍大軍當道,後卻無援軍支援,方才有如此打敗,使得我寧海軍大受創傷。”
眾將心中感歎,結不言語。王安甫便道:“想當初我寧海軍出杭州乃是兩萬好漢兒郎,如今諸將可看到否?尚且隻餘一萬血勇之士,卻叫人好不心酸。”說罷不覺淚如雨下,以袖拭淚,泣道:“如今若再使我一萬救駕的功臣失陷於楚軍,卻叫人如何心安?因此那嶽大路不除,這一萬將士卻又將送與那楚軍去了,便是死也不能瞑目。”
聽聞此處,眾將心中不覺淒然。吳大牛便憤然道:“俺隻恨不能早日殺了那廝,若不得那廝急功近利,如何使得俺那些好兒郎死難此地?”一聲悶哼,那吳大牛卻嗚咽起來,聲如魚羹在喉,卻是真情流露,將一幹正偏將哭的心碎。
王安甫便趁機道:“若不誅殺那嶽大路,便是我等一萬寧海軍之死路。若是誅殺那嶽大路,便是為我寧海軍留的一線生機。死一巧言令色之佞臣而救得數萬救駕從龍的英勇將士,便是我親在此,亦當仿效吳將軍一般,一箭射殺之,以慰數千將士在天之靈。”複言至最後,為變徵之聲,亦潸然淚下。
眾將聽聞,皆瞋目⒇,發盡上指冠,齊聲與那王安甫拱手道:“請先生寬心,我等生即寧海軍,死亦為寧海軍,斷不能負了這寧海軍之名。”
王忠更是立起身來,衝王安甫躬身行了大禮,王安甫忙立起來,扶住道:“將軍何至於此,安甫當不得將軍這般大禮。”
王忠卻堅持行禮,禮畢,正色道:“我等原先還有疑惑,這軍中斬主將,卻是自古以來罕有之,心中亦自不安。心懷惴惴,如今聽聞先生之言,頓時茅塞頓開,方才明白原來大將軍用心之良苦,擔了潑天的幹係做出這事,卻全然無有個人安危計,想來大將軍心懷社稷,才得如此,我等慚愧。日後若有差遣變故,隻管言語,我等皆不能再有疑惑。”
王安甫便點頭道:“諸位深明大義,正該如此。我等自是要輔佐大將軍,成一世英名,搏個流芳千古之英名,救百姓與水火之中,忠貞社稷朝綱,方才不負一身才學武藝。”
眾將皆轟然應命。那吳大牛笑道:“如今本是一件禍事,如今卻成就一件妙事。如此俺寧海軍將士一心,如何愁破不得那楚軍?”
聶勝大笑道:“若在領兵,俺自願為頭陣,親自砍了那潘維固的狗頭便了賬。”那張武笑道:“您卻來搶我的差事了,我正有此念,卻被你搶了先頭。”
一說說畢,眾人大笑,哪得還有當初之愁雲慘淡之態?眾人正歡笑間,邊聽得帳外一聲大笑道:“卻是說得何事?何不也道來與我聽聞?”眾人聽其聲,皆知蘇大將軍到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