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集鎮,也是一片兵荒馬亂。
林延潮進入河伯所官署內暢通無阻,幾乎沒什麽人阻攔,到了官廳才看見一名攢典正在收拾公文。
這攢典識得林延潮一家人,一見他們就道:“你們怎麽來了?”
林延潮道:“聽說倭亂,我們來找我爺爺。”
攢典搖了搖頭道:“你們來得真不巧啊,海防督捕館差人下令,林大使率著巡攔督船到上遊去了,免得疍民響應倭寇作亂。”
林延潮不免有點替林高著擔心,又問道:“眼下倭情如何?”
“倭寇來得突然,消息到處都是,有人說,倭寇從定海,牛頭門登岸,小埕水寨被攻破了,北路參將殉國,滿江上都是敗兵。也有人說不過小股倭寇,繞過官軍的封鎖。不過依我看,倭寇來勢不小,雖未必如嘉靖那年的倭害,但鄉裏也不是久留之地。”
“要麽往上遊那跑,要麽就躲進城裏,就這兩處最安全。”
林延潮當下道:“我也不是非要找我爺爺,隻要攢典能讓我們進城就好了。”
攢典聽了道:“洪山橋上被官兵封了,也罷,我手裏還有船送你們過江,然後一切自己小心就是了。”
眾人聽了都是大喜。
正待這時,一名巡攔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不好了,不好了,五虎門那發現倭寇,官兵正開炮擊敵呢!”
攢典大驚失色,踱步之後道:“他們是大使的家眷,你駕船送他們去城裏。唉,都打到五虎門了,看來這是遇到了大股倭寇了,你們快走,五虎門不過一遊官兵不知能抵擋多久。”
林延潮,三叔互望了一眼,都是慶幸,看來來洪塘集鎮是對的。
當下這名巡攔駕船,見林延潮帶著這麽多鄉親擠上去,當下不滿地道:“所裏的大福船被調走了,我這艘漕篷船怎麽載得了這麽多人,萬一船在江心翻了船,你們都要喂江裏的魚蝦。”
聽巡攔這麽說,鄉親們都是急切的哭了起來,一並哀求。林延潮亦懇請道:“大哥,能不能行個方便,這些人都是我族親啊!”
這巡攔吃不過懇求,擺了擺手道:“好吧,好吧,所裏還有一艘備船,隻不過沒人掌舵,你們誰會劃船嗎?”
眾鄉親聞言都是大喜紛紛道:“都是長在水邊的人,誰不會駛船呢?”
當下眾人都亂糟糟地擠上船,這樣的漕篷船,載個二十多人還是吃力。巡攔臉色不好看,怪了幾句林延潮,說顧著自己一家就好了,何必帶這麽多人呢?
林延潮沒作理會。
漕篷船過了閩水後,即進入小河道。進了這小河道後,不到半個多時辰就可以到西門了,眾人都是鬆了口氣。
船首點著鬆明,照亮了眼前水道,小船就這麽一前一後靠著河岸邊行去。
三叔,巡攔劃船,林延潮站在船邊看著努力看著岸上有沒有倭情,他聽說每次倭害之下,不僅有外來倭寇作亂,本地也有不少盜匪跟著混水摸魚。
夜風習習,耳邊靜得隻有劃水聲,小船上人人都是不敢說話,林延潮回頭望去,眾鄉親隻是摟著自己的包裹,低著頭,臉上稍稍透著點驚慌。
倭寇六七年未犯福建,百姓們都已是習慣了太平的生活,但這一次又令他們重新記起了當初的噩夢。
林延潮不由想起七十年後的浩劫,京師淪陷,君王死社稷,一片石血戰,然後華夏處處烽火,接著就是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石達開寫給曾國藩的詩裏道,我誌未酬民猶苦,東南到處有啼痕。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本來隻是想安安靜靜的讀書的,但似乎也不應獨善其身,應該為天下為國家為百姓,作一點事情。
林延潮細細地想著,但覺得溫暖的小手,握住了自己的手腕。
林延潮回過頭去,看見林淺淺咬著嘴唇,看著自己,在漆黑的夜裏,她的雙眸溫柔如水。
“潮哥,我們真要進城去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進了城,我們可以去投奔大伯,他會給我們一個安定的地方,我們身上有銀子,不怕沒地方住。”
林淺淺點點頭道:“嗯,去哪裏我都和你一起。”
林延潮輕輕抱了抱林淺淺道:“放心,一切有我。”
林延潮嗅著林淺淺身上的馨香,突然想到,七十年後看得還很遙遠,就算自己看不到,但自己與淺淺的子孫將來終要麵對,到時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自己一介書生,又能為國家做什麽事情呢?
到了渡頭,林延潮他們下了船,鄉親們驚魂稍定,不由對林延潮都是千恩萬謝。
林延潮謙虛了幾句,隻說危險尚未過去,領著他們趕路從渡頭到了城下西門前。
此刻天色未亮,夜依舊是黑沉沉的,透著幾分陰森,城門前掛著六盞紅燈籠,將城門樓子照得敞亮,城門前長長的窄橋下,聚著上百名奔到城下的百姓。
百姓們拍著城門上的門釘,高呼開門。
城門樓上無動於衷,幾門嘉靖年間添了紅夷大炮,都是掀開了炮衣。頭戴明盔,身披響甲的大明官兵,一手持鬆明,一手插著腰刀,正在巡城。此外官兵還裝備銃炮、火箭、噴筒等各式火器。
看見官兵,林延潮心底才稍稍定了一些,這時卻聽到從東麵傳來幾聲隆隆炮聲,好似悶雷般在天際響動。
雖是炮聲很遠,但卻是令林延潮心頭有幾分不寧。
省城駐兵眾多,他在書院裏聽說,不說福州有左中右三衛,近萬兵丁,還有鎮守總兵下麵的土兵,撫院直屬的機兵,州縣裏弓兵丁壯,也是一股戰力。但倭寇這一次膽子居然這麽大,竟是騷擾到省城附近來了。
林延潮這才來了一會,城門這又聚集些百姓,他們都是要入城的,不過都是被攔在城門前,不少百姓在城下不由懇求,有的甚至怒罵起來,但依舊沒用。林延潮也知城門官,是不敢輕易擔幹係的,在夜間開啟城門,放百姓入城,風險很大,若是有倭寇奸細混入,甚至突然奪門,就不妙了。
於是林延潮他們隻能靠著城門較近的一處地方,坐下默默等候。城門官也是發話了,讓百姓稍安勿躁,待天明之後,就行開城門。
百姓們這才安靜下來,耐心地等候,陸續的套車車輪軲轆軲轆的聲音,遠遠地響起,來人漸漸多了,都是要進城避難的。
這時候大家都盡量挨著城門近一點坐,至少在紅夷大炮射程之內,心理上安全一點,也有點抱團取暖的味道。眾人聚集在一起,相互詢問也是城外附近幾個村的,大家都是有點沾親帶故的,當下就七嘴八舌聊起天來。
“嘉靖年時,倭寇不是平了,怎麽又來了?”
“還不是朝廷的狗官,將戚爺爺調走了。”
“是啊,若是戚爺爺在,倭寇不說打進來,連登岸撒尿不敢。”
“可惜戚爺爺被調去漠北了,打蒙古韃子了,我要戚爺爺調胡來。”
“戚爺爺雖然走了,但不是還有俞大帥坐鎮嗎?”
“是啊,倭寇難道不怕俞大帥嗎?”
“你不知道,我有舅舅是大能耐的人,聽我舅舅說,是有奸臣還害俞大帥。”
“真的假的,俞大帥是好官啊?誰敢害他,不怕被我們百姓吐沫星子淹死嗎?”
“我怎麽知道,朝廷的事,是我們明白的嗎?”
“娘的,被我知道了,哪個奸臣要害他,我去他家門口砸他一磚頭。”
“好,壯士義氣。”
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說道,林延潮聽得聽得明白,戚爺爺就是戚繼光,俞大帥則是俞大猷,人稱俞龍戚虎。
在閩地,誰是當今天子,你可以不知道,但這兩位你不能不知道。這二人在閩地百姓心中如萬家生佛一般,可謂是人人敬仰。沒有這二人,嘉靖年間的倭亂,閩地還要再死多少人不知道。
現在戚繼光已是早已是遠調,但百姓為他建碑紀功,且猶自留了很多故事在民間,如戚繼光斬子啊,連小吃光餅和鼎邊糊都來由,都附會上戚家軍的故事。
至於俞大猷現在任福建總兵,總兵官的尊稱是大帥,故而人人都將俞大猷尊稱為俞大帥。
林延潮進入河伯所官署內暢通無阻,幾乎沒什麽人阻攔,到了官廳才看見一名攢典正在收拾公文。
這攢典識得林延潮一家人,一見他們就道:“你們怎麽來了?”
林延潮道:“聽說倭亂,我們來找我爺爺。”
攢典搖了搖頭道:“你們來得真不巧啊,海防督捕館差人下令,林大使率著巡攔督船到上遊去了,免得疍民響應倭寇作亂。”
林延潮不免有點替林高著擔心,又問道:“眼下倭情如何?”
“倭寇來得突然,消息到處都是,有人說,倭寇從定海,牛頭門登岸,小埕水寨被攻破了,北路參將殉國,滿江上都是敗兵。也有人說不過小股倭寇,繞過官軍的封鎖。不過依我看,倭寇來勢不小,雖未必如嘉靖那年的倭害,但鄉裏也不是久留之地。”
“要麽往上遊那跑,要麽就躲進城裏,就這兩處最安全。”
林延潮當下道:“我也不是非要找我爺爺,隻要攢典能讓我們進城就好了。”
攢典聽了道:“洪山橋上被官兵封了,也罷,我手裏還有船送你們過江,然後一切自己小心就是了。”
眾人聽了都是大喜。
正待這時,一名巡攔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道:“不好了,不好了,五虎門那發現倭寇,官兵正開炮擊敵呢!”
攢典大驚失色,踱步之後道:“他們是大使的家眷,你駕船送他們去城裏。唉,都打到五虎門了,看來這是遇到了大股倭寇了,你們快走,五虎門不過一遊官兵不知能抵擋多久。”
林延潮,三叔互望了一眼,都是慶幸,看來來洪塘集鎮是對的。
當下這名巡攔駕船,見林延潮帶著這麽多鄉親擠上去,當下不滿地道:“所裏的大福船被調走了,我這艘漕篷船怎麽載得了這麽多人,萬一船在江心翻了船,你們都要喂江裏的魚蝦。”
聽巡攔這麽說,鄉親們都是急切的哭了起來,一並哀求。林延潮亦懇請道:“大哥,能不能行個方便,這些人都是我族親啊!”
這巡攔吃不過懇求,擺了擺手道:“好吧,好吧,所裏還有一艘備船,隻不過沒人掌舵,你們誰會劃船嗎?”
眾鄉親聞言都是大喜紛紛道:“都是長在水邊的人,誰不會駛船呢?”
當下眾人都亂糟糟地擠上船,這樣的漕篷船,載個二十多人還是吃力。巡攔臉色不好看,怪了幾句林延潮,說顧著自己一家就好了,何必帶這麽多人呢?
林延潮沒作理會。
漕篷船過了閩水後,即進入小河道。進了這小河道後,不到半個多時辰就可以到西門了,眾人都是鬆了口氣。
船首點著鬆明,照亮了眼前水道,小船就這麽一前一後靠著河岸邊行去。
三叔,巡攔劃船,林延潮站在船邊看著努力看著岸上有沒有倭情,他聽說每次倭害之下,不僅有外來倭寇作亂,本地也有不少盜匪跟著混水摸魚。
夜風習習,耳邊靜得隻有劃水聲,小船上人人都是不敢說話,林延潮回頭望去,眾鄉親隻是摟著自己的包裹,低著頭,臉上稍稍透著點驚慌。
倭寇六七年未犯福建,百姓們都已是習慣了太平的生活,但這一次又令他們重新記起了當初的噩夢。
林延潮不由想起七十年後的浩劫,京師淪陷,君王死社稷,一片石血戰,然後華夏處處烽火,接著就是嘉定三屠,揚州十日……
石達開寫給曾國藩的詩裏道,我誌未酬民猶苦,東南到處有啼痕。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本來隻是想安安靜靜的讀書的,但似乎也不應獨善其身,應該為天下為國家為百姓,作一點事情。
林延潮細細地想著,但覺得溫暖的小手,握住了自己的手腕。
林延潮回過頭去,看見林淺淺咬著嘴唇,看著自己,在漆黑的夜裏,她的雙眸溫柔如水。
“潮哥,我們真要進城去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進了城,我們可以去投奔大伯,他會給我們一個安定的地方,我們身上有銀子,不怕沒地方住。”
林淺淺點點頭道:“嗯,去哪裏我都和你一起。”
林延潮輕輕抱了抱林淺淺道:“放心,一切有我。”
林延潮嗅著林淺淺身上的馨香,突然想到,七十年後看得還很遙遠,就算自己看不到,但自己與淺淺的子孫將來終要麵對,到時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自己一介書生,又能為國家做什麽事情呢?
到了渡頭,林延潮他們下了船,鄉親們驚魂稍定,不由對林延潮都是千恩萬謝。
林延潮謙虛了幾句,隻說危險尚未過去,領著他們趕路從渡頭到了城下西門前。
此刻天色未亮,夜依舊是黑沉沉的,透著幾分陰森,城門前掛著六盞紅燈籠,將城門樓子照得敞亮,城門前長長的窄橋下,聚著上百名奔到城下的百姓。
百姓們拍著城門上的門釘,高呼開門。
城門樓上無動於衷,幾門嘉靖年間添了紅夷大炮,都是掀開了炮衣。頭戴明盔,身披響甲的大明官兵,一手持鬆明,一手插著腰刀,正在巡城。此外官兵還裝備銃炮、火箭、噴筒等各式火器。
看見官兵,林延潮心底才稍稍定了一些,這時卻聽到從東麵傳來幾聲隆隆炮聲,好似悶雷般在天際響動。
雖是炮聲很遠,但卻是令林延潮心頭有幾分不寧。
省城駐兵眾多,他在書院裏聽說,不說福州有左中右三衛,近萬兵丁,還有鎮守總兵下麵的土兵,撫院直屬的機兵,州縣裏弓兵丁壯,也是一股戰力。但倭寇這一次膽子居然這麽大,竟是騷擾到省城附近來了。
林延潮這才來了一會,城門這又聚集些百姓,他們都是要入城的,不過都是被攔在城門前,不少百姓在城下不由懇求,有的甚至怒罵起來,但依舊沒用。林延潮也知城門官,是不敢輕易擔幹係的,在夜間開啟城門,放百姓入城,風險很大,若是有倭寇奸細混入,甚至突然奪門,就不妙了。
於是林延潮他們隻能靠著城門較近的一處地方,坐下默默等候。城門官也是發話了,讓百姓稍安勿躁,待天明之後,就行開城門。
百姓們這才安靜下來,耐心地等候,陸續的套車車輪軲轆軲轆的聲音,遠遠地響起,來人漸漸多了,都是要進城避難的。
這時候大家都盡量挨著城門近一點坐,至少在紅夷大炮射程之內,心理上安全一點,也有點抱團取暖的味道。眾人聚集在一起,相互詢問也是城外附近幾個村的,大家都是有點沾親帶故的,當下就七嘴八舌聊起天來。
“嘉靖年時,倭寇不是平了,怎麽又來了?”
“還不是朝廷的狗官,將戚爺爺調走了。”
“是啊,若是戚爺爺在,倭寇不說打進來,連登岸撒尿不敢。”
“可惜戚爺爺被調去漠北了,打蒙古韃子了,我要戚爺爺調胡來。”
“戚爺爺雖然走了,但不是還有俞大帥坐鎮嗎?”
“是啊,倭寇難道不怕俞大帥嗎?”
“你不知道,我有舅舅是大能耐的人,聽我舅舅說,是有奸臣還害俞大帥。”
“真的假的,俞大帥是好官啊?誰敢害他,不怕被我們百姓吐沫星子淹死嗎?”
“我怎麽知道,朝廷的事,是我們明白的嗎?”
“娘的,被我知道了,哪個奸臣要害他,我去他家門口砸他一磚頭。”
“好,壯士義氣。”
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說道,林延潮聽得聽得明白,戚爺爺就是戚繼光,俞大帥則是俞大猷,人稱俞龍戚虎。
在閩地,誰是當今天子,你可以不知道,但這兩位你不能不知道。這二人在閩地百姓心中如萬家生佛一般,可謂是人人敬仰。沒有這二人,嘉靖年間的倭亂,閩地還要再死多少人不知道。
現在戚繼光已是早已是遠調,但百姓為他建碑紀功,且猶自留了很多故事在民間,如戚繼光斬子啊,連小吃光餅和鼎邊糊都來由,都附會上戚家軍的故事。
至於俞大猷現在任福建總兵,總兵官的尊稱是大帥,故而人人都將俞大猷尊稱為俞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