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府永新縣。
此處群山環繞,七山兩水一分田。
山下建著幾間茅屋,三四處水田,水田裏一頭水牛,幾名農夫點綴其中。
這幾個老農眼下雙腿浸在泥水裏,正在插秧。
道旁一名儒生走過來,對田裏一位老農道:“老師!”
其中一位老農抬起頭,看著儒生道:“你等我一會。”
過了一會,這老農方才從地裏出來,雙腳都是泥巴。他大大咧咧地與這儒生一並坐在田埂邊上,看著田間的阡陌,聽著水牛哞哞而鳴。
這老農自是與林延潮有數麵之緣的王學宗師顏鈞。
至於坐在他身旁的儒生卻是他的弟子何心隱。何心隱原名梁汝元,也是一位有六十多歲的老者了,但在老師顏鈞麵前,卻依舊恭敬。
何心隱指著幾間茅屋道:“眼下這鄉間田園,令弟子想起了當年在老家仿大同之世辦的萃和堂。”
顏鈞道:“我一直說你這萃和堂,當初辦時想得太迂闊了。”
何心隱自嘲地笑著道:“恩師所言極是,弟子本來就是一個迂闊的人。我們讀書人講‘修齊治平’四個字,真正作得有幾人,陽明子不是也講過知行合一,若不將弟子畢生所學施展開來,付諸實踐,就不知是對是錯。”
顏鈞聽了笑了笑道:“所以你知道你錯了。”
何心隱聽了也是笑起,笑著笑著,突然從眼角笑出了幾滴眼淚道:“是啊,真相如此殘酷,我所想的大同之世,也隻是我所想的而已。我不得不承認,我不比張江陵高明。”
顏鈞弄著腳下的泥巴,然後一節一節地挽下褲腿道:“不高明就不高明。幾十年前,陽明子言天下已是病革臨絕。但幾十年過去了,這天下不依舊是好好的。就如三代之治,大同之世,大家抬起頭來去找永遠找不到,倒不如低下頭去做。”
何心隱默然一陣,突爾肅然道:“恩師,張江陵要殺我!”
顏鈞看了何心隱一眼道:“當年在張江陵任國子監司業,你上門去找他。彼此辯論一番,不歡而散,當時你就有言,此人異日必當國,當國必殺你。”
何心隱道:“不錯,因為張江陵自以為能者無所不能,絕不容二語,他有他的大同之世,我有我的大同之世,我四麵講學。與他唱反調,因此他要殺我。”
“你可以不講學。”
“可我講學幾十年了。”
何心隱又道:“恩師,你看了張江陵。那《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沒有?”
顏鈞道:“在邸報裏見過了。”
何心隱道:“張江陵,斥講學為群聚徒黨,空談廢業,欲改各省書院為公廨,廢天下書院!眼下湖廣巡撫已是派人通緝我了,罪名是聚集門徒,擾亂時政。”
顏鈞道:“張江陵執相位後,所行所為,連科道言官都不敢發聲。又何況於你。還是去避一避吧!”
何心隱搖了搖頭道:“若張居正真要殺我,我又去何處去避。嘿嘿。張江陵或許,並未吩咐人要殺我。但以他今日的權勢,何必自造殺孽,代之者眾矣。正是心念一動,即是行了,大丈夫權勢到如此,心念一動,就能殺人,以往我不知,今日方才明白真有這手段。”
顏鈞道:“這就是權勢一分,殺孽一分。但我泰山門人,並沒有此以身殉道之說,留得此身在,何時都可以踐道。”
何心隱道:“心隱再活不得一著,江陵再寬不得一籌,倒不如有個了斷。”
顏鈞默然無語,他知道自己弟子的執拗,長歎了一聲,望著藍天白雲道:“你走吧,我會給你年年上香的!”
何心隱嘴角一翹,不由苦笑。
而顏鈞則是再次挽起褲腿,走下田間。
何心隱走到田埂邊朝顏鈞一揖,對彎腰插苗的顏鈞道:“恩師,我準備去閩地!”
顏鈞的腳踏在水田地裏,彎著身子沒有說話。
登瀛坊巷裏。
窗下林延潮正在與一幫讀書人講解尚書。
盡管因為尚書古文疏證的爭議,還未過去,但他的名聲已是傳開了。
對於信古派對自己的重重攻訐,林延潮略有耳聞,自己也隻是付之一笑。
學派從釋古,疑古,信古,正古是一條線下來,每一次爭議就是好事,思想都是在爭議中迸發出來的,最怕是沒有爭議,一家獨大,那說明思想走到窮途末路了。
當然對於那些信古派說要來場‘鵝湖之會’,讓林延潮去與他們辯論一番,分個高下的邀請。林延潮是斷然拒絕,在他眼下與其和這些呱噪,到不如在家中多寫幾頁的書。
隻是近來上門來向自己討教的人多了起來。
去年冬天,就有兩位從江西來的讀書人,來拜見自己。自己當時不在,他們二人無處可去,就門外站了一天。當時雪也是下了一天,到自己回來後,發覺這兩個人又凍又僵,幸虧搶救的及時。
這等程門立雪精神,著實令林延潮嚇了一跳。
這也就罷了,但後來上門拜訪的讀書人,也是陸續而來。
這些讀書人大多是求教的,不少是十幾二十幾歲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有的是童生,有的還是秀才,上門來請教時對自己執以弟子之禮。
林延潮打開門,看著這些讀書人身上的儒衫,都還打著補丁,鞋子也是破破爛爛的,但眼中滿滿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和熱誠,在他們心中對自己十分敬仰,將自己當作當世大儒,經學大師來看待。
在這些人崇敬的目光下,林延潮實在不好意思,將他們趕出門外了,就在家裏與他們講解經義。
這些人問,林延潮答,偶爾有些上門來找場子的,不信服林延潮才學的,林延潮也是一一駁斥,數次之後,這些人不敢再上門再林延潮辯難。
求教的人,初時三四人,後來十幾人,有時候問題一多,林延潮一講就是兩三個時辰,眾人如饑似渴的聽著,連吃飯都忘了。
但是隨著求教的人,越來越多,卻令林延潮不勝煩勞起來。(未完待續。)
ps:ps:卡文了這一更有點晚,還有一更可能更晚,遲了話,大家不要等了,早點睡。最後感謝書友wolfkissgy的三萬大賞。
此處群山環繞,七山兩水一分田。
山下建著幾間茅屋,三四處水田,水田裏一頭水牛,幾名農夫點綴其中。
這幾個老農眼下雙腿浸在泥水裏,正在插秧。
道旁一名儒生走過來,對田裏一位老農道:“老師!”
其中一位老農抬起頭,看著儒生道:“你等我一會。”
過了一會,這老農方才從地裏出來,雙腳都是泥巴。他大大咧咧地與這儒生一並坐在田埂邊上,看著田間的阡陌,聽著水牛哞哞而鳴。
這老農自是與林延潮有數麵之緣的王學宗師顏鈞。
至於坐在他身旁的儒生卻是他的弟子何心隱。何心隱原名梁汝元,也是一位有六十多歲的老者了,但在老師顏鈞麵前,卻依舊恭敬。
何心隱指著幾間茅屋道:“眼下這鄉間田園,令弟子想起了當年在老家仿大同之世辦的萃和堂。”
顏鈞道:“我一直說你這萃和堂,當初辦時想得太迂闊了。”
何心隱自嘲地笑著道:“恩師所言極是,弟子本來就是一個迂闊的人。我們讀書人講‘修齊治平’四個字,真正作得有幾人,陽明子不是也講過知行合一,若不將弟子畢生所學施展開來,付諸實踐,就不知是對是錯。”
顏鈞聽了笑了笑道:“所以你知道你錯了。”
何心隱聽了也是笑起,笑著笑著,突然從眼角笑出了幾滴眼淚道:“是啊,真相如此殘酷,我所想的大同之世,也隻是我所想的而已。我不得不承認,我不比張江陵高明。”
顏鈞弄著腳下的泥巴,然後一節一節地挽下褲腿道:“不高明就不高明。幾十年前,陽明子言天下已是病革臨絕。但幾十年過去了,這天下不依舊是好好的。就如三代之治,大同之世,大家抬起頭來去找永遠找不到,倒不如低下頭去做。”
何心隱默然一陣,突爾肅然道:“恩師,張江陵要殺我!”
顏鈞看了何心隱一眼道:“當年在張江陵任國子監司業,你上門去找他。彼此辯論一番,不歡而散,當時你就有言,此人異日必當國,當國必殺你。”
何心隱道:“不錯,因為張江陵自以為能者無所不能,絕不容二語,他有他的大同之世,我有我的大同之世,我四麵講學。與他唱反調,因此他要殺我。”
“你可以不講學。”
“可我講學幾十年了。”
何心隱又道:“恩師,你看了張江陵。那《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沒有?”
顏鈞道:“在邸報裏見過了。”
何心隱道:“張江陵,斥講學為群聚徒黨,空談廢業,欲改各省書院為公廨,廢天下書院!眼下湖廣巡撫已是派人通緝我了,罪名是聚集門徒,擾亂時政。”
顏鈞道:“張江陵執相位後,所行所為,連科道言官都不敢發聲。又何況於你。還是去避一避吧!”
何心隱搖了搖頭道:“若張居正真要殺我,我又去何處去避。嘿嘿。張江陵或許,並未吩咐人要殺我。但以他今日的權勢,何必自造殺孽,代之者眾矣。正是心念一動,即是行了,大丈夫權勢到如此,心念一動,就能殺人,以往我不知,今日方才明白真有這手段。”
顏鈞道:“這就是權勢一分,殺孽一分。但我泰山門人,並沒有此以身殉道之說,留得此身在,何時都可以踐道。”
何心隱道:“心隱再活不得一著,江陵再寬不得一籌,倒不如有個了斷。”
顏鈞默然無語,他知道自己弟子的執拗,長歎了一聲,望著藍天白雲道:“你走吧,我會給你年年上香的!”
何心隱嘴角一翹,不由苦笑。
而顏鈞則是再次挽起褲腿,走下田間。
何心隱走到田埂邊朝顏鈞一揖,對彎腰插苗的顏鈞道:“恩師,我準備去閩地!”
顏鈞的腳踏在水田地裏,彎著身子沒有說話。
登瀛坊巷裏。
窗下林延潮正在與一幫讀書人講解尚書。
盡管因為尚書古文疏證的爭議,還未過去,但他的名聲已是傳開了。
對於信古派對自己的重重攻訐,林延潮略有耳聞,自己也隻是付之一笑。
學派從釋古,疑古,信古,正古是一條線下來,每一次爭議就是好事,思想都是在爭議中迸發出來的,最怕是沒有爭議,一家獨大,那說明思想走到窮途末路了。
當然對於那些信古派說要來場‘鵝湖之會’,讓林延潮去與他們辯論一番,分個高下的邀請。林延潮是斷然拒絕,在他眼下與其和這些呱噪,到不如在家中多寫幾頁的書。
隻是近來上門來向自己討教的人多了起來。
去年冬天,就有兩位從江西來的讀書人,來拜見自己。自己當時不在,他們二人無處可去,就門外站了一天。當時雪也是下了一天,到自己回來後,發覺這兩個人又凍又僵,幸虧搶救的及時。
這等程門立雪精神,著實令林延潮嚇了一跳。
這也就罷了,但後來上門拜訪的讀書人,也是陸續而來。
這些讀書人大多是求教的,不少是十幾二十幾歲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有的是童生,有的還是秀才,上門來請教時對自己執以弟子之禮。
林延潮打開門,看著這些讀書人身上的儒衫,都還打著補丁,鞋子也是破破爛爛的,但眼中滿滿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和熱誠,在他們心中對自己十分敬仰,將自己當作當世大儒,經學大師來看待。
在這些人崇敬的目光下,林延潮實在不好意思,將他們趕出門外了,就在家裏與他們講解經義。
這些人問,林延潮答,偶爾有些上門來找場子的,不信服林延潮才學的,林延潮也是一一駁斥,數次之後,這些人不敢再上門再林延潮辯難。
求教的人,初時三四人,後來十幾人,有時候問題一多,林延潮一講就是兩三個時辰,眾人如饑似渴的聽著,連吃飯都忘了。
但是隨著求教的人,越來越多,卻令林延潮不勝煩勞起來。(未完待續。)
ps:ps:卡文了這一更有點晚,還有一更可能更晚,遲了話,大家不要等了,早點睡。最後感謝書友wolfkissgy的三萬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