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爵與林延潮對坐亭中,這時候一陣疾風,吹得竹林沙沙作響。
一片竹葉從竹上凋落,打著旋落在了王錫爵的衣袖上。王錫爵目視竹葉,用手將其從衣袖上撿起放在麵前的石桌上。
王錫爵撣了撣衣袖問道:“老夫先問宗海去朝鮮為經略不答?後問有什麽條件商量也不答?不知宗海是遲疑於前,還是遲疑於後,或者皆有?不妨坦然言之,否則老夫何必親至貴府呢?”
林延潮聞言道:“元輔說笑了,下官不是不答而是忽然想起了一事。”
林延潮頓了頓:“昔年王安石欲行新法,州縣裏不滿的官員很多,時邵康節閑居家中,聞門生故吏紛紛欲自劾而歸不由道,此刻正當賢者為朝廷盡力的時候,新法固然不美,但我等為官能夠寬一分,則百姓能夠受用一分,自劾而去又有何益?”
林延潮說完後是滿臉的謙虛。
王錫爵聞言則悠然神往地道:“說得好,邵康節之胸襟真值我等敬佩,比很多避之山林的自詡隱士的人高明多了。”
林延潮一愕心想,王錫爵難道在裝蒜嗎?
但見王錫爵淡淡地笑著道:“老夫在翰院聽得宗海一則故事,當年宗海觸怒張江陵而自請歸省,當時有人問你是否不願再做官?你說大丈夫不可負此有為之身,隻要朝廷願意用你,就算是一名縣令也可為之。此事當真?”
林延潮笑著道:“元輔言笑了,此事不過戲言爾。下官當時想得是,縣令者親民官也,品位雖卑怯事務繁劇,但勝在於樸實百姓打交道,如此總好過去廟堂看相公的臉色。”
林延潮這相公,沒有特指張居正,言下之意把王錫爵也給帶進去了。
哪知王錫爵聞言,卻是撫須大笑道:“有人說當年宗海你上疏為張太嶽求情,乃有私也!但今日老夫相信全憑一片公心。”
林延潮佯作赧然:“元輔見笑,見笑。”
王錫爵整了整身上的禪衣,悠然道:“齊高帝蕭道成下詔問隱居陶弘景,問他山中何所有,以至於不肯出山?陶弘景答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答之,此中真意宗海可否明白?”
林延潮一副‘哪裏會知道’地道:“下官愚鈍,還請元輔明示。”
王錫爵笑道:“宗海非不知也,那老夫自問自答好了,老夫不是張江陵,這一次出山,並非貪圖權位,功名利祿對於老夫而言,不如山間的白雲更值得一顧。”
“說來有些自命清高,但老夫為宰相不過為了報答人主的知遇之恩,從沒有想過擅作威福,要真要說威福,那也是聖上的,我等為人臣者不可竊居,這些年來嚴分宜,張江陵之敗,難道老夫沒有看在眼底。最後再說到功業,老夫好言勸你一句,這功業的事也隻能由天子而出,而我們為人臣職責隻在謹守本分,然後仰仗洪福即可。”
林延潮心底‘嗬嗬’兩聲麵上卻道:“元輔這一番話真是至理名言,這令我想起了宋朝名將狄青,有軍功且惜士卒,下麵兵將每得衣糧皆曰狄家爺爺所賜。朝廷言官對他十分忌憚,天子卻道狄青乃是忠臣。而宰相文彥博卻對天子奏曰,太祖為周世宗忠臣,然而得軍心,所以有陳橋之變。”
”所以我們為人臣又為何立功?為何報國?隻要不出位即可。如此就能天下太平?這樣將狄青,張江陵這樣救時將相置於何地?”
王錫爵聞言一曬,正要繼續說話。
卻見林延潮起身道:“元輔可否讓林某給你看一物?”
王錫爵點點頭,他要說服林延潮走上正途,自時很有耐心。林延潮將亭邊幾十步的陳濟川喚來,讓他到自己書房立取一物。
不久此物呈來是一畫卷,但見林延潮伸手打開卻是一副大明江山的輿圖。
這幅輿圖畫得卻是十分簡陋,隻是大略標明的兩京十三省的城市而已,對於邊界也是十分模糊。
王錫爵不知林延潮拿出輿圖來給自己看什麽?
但見林延潮提起筆在這輿圖上歪斜的畫了一條線,然後對王錫爵道:“元輔可知此線?”
王錫爵見林延潮在大明的疆土上畫了一道,頓時有些不喜,但仔細看去後道:“大致為萬裏之長城,但也不盡然吻合,宗海你與我賣什麽玄機?”
林延潮道:“元輔,下官豈敢賣什麽玄機。但林某所要講的盡在這條線上,元輔說這一條線是萬裏之長城,下官深以為然,長城內可為華夏,長城外為狄夷,這是本朝士大夫所共識,但為何有這一說?”
“那是因為長城內多是以農耕為生,長城外則多為遊牧為生。”
王錫爵皺眉道:“宗海,你到底要說什麽?”
林延潮道:“元輔容下官將話說完,為何長城內多農耕,長城外遊牧之蠻夷難以教化?當年秦皇漢武北擊匈奴,何嚐不能教化之,但最後蠻夷仍是蠻夷為何?這是因為雨水豐寡之故,這長城以北雨水稀少,長草勝過長莊稼,故而隻能遊牧為生,但咱們長城以內卻不一樣。”
“眾所周知草原荒涼,百裏之內未必能見人煙,故而難以管轄,這也是我華夏天然之屏障,而到了江南魚米之鄉,這一畝地裏,甚至還有三戶人家分著耕種。”
王錫爵微微沉吟道:“這說話倒是新奇,以往老夫都沒聽人說過。”
林延潮也隻能說這是穿越者的見識而已,長城這一條線大致就是現代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線。秦始皇修長城到明朝重修長城,大致就在這四百毫米等降雨線上。
而這條線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比如秦漢時候,長城在河套以北,但明朝長城卻在河套以南,其中原因總是喜歡拿軍事的強弱,製度的優劣來說事,但恰恰是四百毫米降雨線從秦漢的河套以北移到了以南。
這要說到華夏,就是因為人口的高度聚集居住,信息密集交流,這才容易誕生更先進的文明。這也就是我們自稱華夏,而稱長城以外的狄夷的原因。而至今四百毫米等降雨線還居住著中國九成以上的人口。
對於王錫爵而言,當然不明白,他來林延潮府上打玄機玩機鋒,卻沒有料出林延潮卻與他講起了何為農耕何為遊牧?
“宗海到底想說什麽?”王錫爵問道。
林延潮道:“元輔,其實下官要說的也在其中了,自古以來我華夏與狄夷之爭也多在這條線上相互往來,強盛的時候如本朝太祖成祖都曾遠伐漠北,但去得再遠,數代之後都要回到這條線。難道真得是守成之君不如開創之君嗎?未必然也。”
“但弱的時候,也不乏如此如金,遼,元等,雖說狄夷入華夏而華夏之,但是兩宋最後都不免國破家亡。而今元輔你看這陝西,山西,宣大,遼東這些地方,大旱一年連著一年,縱觀天文水誌,國初時何嚐有如此景象?今日甚至連山東,河南,四川都出現了大旱。”
“以我觀來,這樣的日子恐怕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十年二十年。陝西,山西都如此,長城以北更不用多說,蒙古左翼右翼,甚至女真三部都會向南遷徙!嘉靖二十六年,蒙古左翼南遷,已經至我遼東岌岌可危,這已是先見。”
“至於如此再過十年二十年,蒙古女真內部必會先自相殘殺,然後再圖南侵,若到時候狄夷之中再出一個成吉思汗,完顏阿骨打,那就是我大明之不幸了!”
王錫爵數度將危言聳聽這句話道出口來,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大明現在正是盛世,雖說小有饑荒,但怎麽會落到如林延潮說得這地步。
但是王錫爵看了一眼輿圖上林延潮所畫的線,再想起這些年山西陝西宣大的處境,也不得不承認林延潮說得確實有他的道理。
但若是真如林延潮所說,陝西山西一直大旱,而蒙古女真迫於生計南移進犯,這就是內外夾攻,這也是天意如此,豈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但是山西陝西怎麽可能會一直如此幹旱下去,還是十幾年幾十年,在他眼中也是這個時代士大夫的共識,一切災禍都是人事不修所致,隻要政治清明了,那麽國家也會風調雨順。
要他理解林延潮所言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線以及小冰河期這樣的概念很難。
王錫爵有些譏諷地道:“我還以為宗海隻關心於義學樹人之事,沒料到對於天文地理如此格物之學也有如此研究!”
林延潮正色道:“義學乃百年樹人之事,事乃國家的將來,但是此事濟緩卻不濟急,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在陝西山西的大旱之上,這才是朝廷的根本。”
“那依你之見當如何辦?”
林延潮道:“首先必須在北方各省大力推行番薯,苞穀,可以為備荒之用!此二物種植於江南無益,栽種於北方卻可以活人。但是朝廷不經過教導,老百姓不知道如何屯種過冬?這在京畿當年的屯田試種中都是有教訓的。不過要渡過難關此二物也隻能治標卻不能治本!”
一片竹葉從竹上凋落,打著旋落在了王錫爵的衣袖上。王錫爵目視竹葉,用手將其從衣袖上撿起放在麵前的石桌上。
王錫爵撣了撣衣袖問道:“老夫先問宗海去朝鮮為經略不答?後問有什麽條件商量也不答?不知宗海是遲疑於前,還是遲疑於後,或者皆有?不妨坦然言之,否則老夫何必親至貴府呢?”
林延潮聞言道:“元輔說笑了,下官不是不答而是忽然想起了一事。”
林延潮頓了頓:“昔年王安石欲行新法,州縣裏不滿的官員很多,時邵康節閑居家中,聞門生故吏紛紛欲自劾而歸不由道,此刻正當賢者為朝廷盡力的時候,新法固然不美,但我等為官能夠寬一分,則百姓能夠受用一分,自劾而去又有何益?”
林延潮說完後是滿臉的謙虛。
王錫爵聞言則悠然神往地道:“說得好,邵康節之胸襟真值我等敬佩,比很多避之山林的自詡隱士的人高明多了。”
林延潮一愕心想,王錫爵難道在裝蒜嗎?
但見王錫爵淡淡地笑著道:“老夫在翰院聽得宗海一則故事,當年宗海觸怒張江陵而自請歸省,當時有人問你是否不願再做官?你說大丈夫不可負此有為之身,隻要朝廷願意用你,就算是一名縣令也可為之。此事當真?”
林延潮笑著道:“元輔言笑了,此事不過戲言爾。下官當時想得是,縣令者親民官也,品位雖卑怯事務繁劇,但勝在於樸實百姓打交道,如此總好過去廟堂看相公的臉色。”
林延潮這相公,沒有特指張居正,言下之意把王錫爵也給帶進去了。
哪知王錫爵聞言,卻是撫須大笑道:“有人說當年宗海你上疏為張太嶽求情,乃有私也!但今日老夫相信全憑一片公心。”
林延潮佯作赧然:“元輔見笑,見笑。”
王錫爵整了整身上的禪衣,悠然道:“齊高帝蕭道成下詔問隱居陶弘景,問他山中何所有,以至於不肯出山?陶弘景答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答之,此中真意宗海可否明白?”
林延潮一副‘哪裏會知道’地道:“下官愚鈍,還請元輔明示。”
王錫爵笑道:“宗海非不知也,那老夫自問自答好了,老夫不是張江陵,這一次出山,並非貪圖權位,功名利祿對於老夫而言,不如山間的白雲更值得一顧。”
“說來有些自命清高,但老夫為宰相不過為了報答人主的知遇之恩,從沒有想過擅作威福,要真要說威福,那也是聖上的,我等為人臣者不可竊居,這些年來嚴分宜,張江陵之敗,難道老夫沒有看在眼底。最後再說到功業,老夫好言勸你一句,這功業的事也隻能由天子而出,而我們為人臣職責隻在謹守本分,然後仰仗洪福即可。”
林延潮心底‘嗬嗬’兩聲麵上卻道:“元輔這一番話真是至理名言,這令我想起了宋朝名將狄青,有軍功且惜士卒,下麵兵將每得衣糧皆曰狄家爺爺所賜。朝廷言官對他十分忌憚,天子卻道狄青乃是忠臣。而宰相文彥博卻對天子奏曰,太祖為周世宗忠臣,然而得軍心,所以有陳橋之變。”
”所以我們為人臣又為何立功?為何報國?隻要不出位即可。如此就能天下太平?這樣將狄青,張江陵這樣救時將相置於何地?”
王錫爵聞言一曬,正要繼續說話。
卻見林延潮起身道:“元輔可否讓林某給你看一物?”
王錫爵點點頭,他要說服林延潮走上正途,自時很有耐心。林延潮將亭邊幾十步的陳濟川喚來,讓他到自己書房立取一物。
不久此物呈來是一畫卷,但見林延潮伸手打開卻是一副大明江山的輿圖。
這幅輿圖畫得卻是十分簡陋,隻是大略標明的兩京十三省的城市而已,對於邊界也是十分模糊。
王錫爵不知林延潮拿出輿圖來給自己看什麽?
但見林延潮提起筆在這輿圖上歪斜的畫了一條線,然後對王錫爵道:“元輔可知此線?”
王錫爵見林延潮在大明的疆土上畫了一道,頓時有些不喜,但仔細看去後道:“大致為萬裏之長城,但也不盡然吻合,宗海你與我賣什麽玄機?”
林延潮道:“元輔,下官豈敢賣什麽玄機。但林某所要講的盡在這條線上,元輔說這一條線是萬裏之長城,下官深以為然,長城內可為華夏,長城外為狄夷,這是本朝士大夫所共識,但為何有這一說?”
“那是因為長城內多是以農耕為生,長城外則多為遊牧為生。”
王錫爵皺眉道:“宗海,你到底要說什麽?”
林延潮道:“元輔容下官將話說完,為何長城內多農耕,長城外遊牧之蠻夷難以教化?當年秦皇漢武北擊匈奴,何嚐不能教化之,但最後蠻夷仍是蠻夷為何?這是因為雨水豐寡之故,這長城以北雨水稀少,長草勝過長莊稼,故而隻能遊牧為生,但咱們長城以內卻不一樣。”
“眾所周知草原荒涼,百裏之內未必能見人煙,故而難以管轄,這也是我華夏天然之屏障,而到了江南魚米之鄉,這一畝地裏,甚至還有三戶人家分著耕種。”
王錫爵微微沉吟道:“這說話倒是新奇,以往老夫都沒聽人說過。”
林延潮也隻能說這是穿越者的見識而已,長城這一條線大致就是現代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線。秦始皇修長城到明朝重修長城,大致就在這四百毫米等降雨線上。
而這條線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界線。比如秦漢時候,長城在河套以北,但明朝長城卻在河套以南,其中原因總是喜歡拿軍事的強弱,製度的優劣來說事,但恰恰是四百毫米降雨線從秦漢的河套以北移到了以南。
這要說到華夏,就是因為人口的高度聚集居住,信息密集交流,這才容易誕生更先進的文明。這也就是我們自稱華夏,而稱長城以外的狄夷的原因。而至今四百毫米等降雨線還居住著中國九成以上的人口。
對於王錫爵而言,當然不明白,他來林延潮府上打玄機玩機鋒,卻沒有料出林延潮卻與他講起了何為農耕何為遊牧?
“宗海到底想說什麽?”王錫爵問道。
林延潮道:“元輔,其實下官要說的也在其中了,自古以來我華夏與狄夷之爭也多在這條線上相互往來,強盛的時候如本朝太祖成祖都曾遠伐漠北,但去得再遠,數代之後都要回到這條線。難道真得是守成之君不如開創之君嗎?未必然也。”
“但弱的時候,也不乏如此如金,遼,元等,雖說狄夷入華夏而華夏之,但是兩宋最後都不免國破家亡。而今元輔你看這陝西,山西,宣大,遼東這些地方,大旱一年連著一年,縱觀天文水誌,國初時何嚐有如此景象?今日甚至連山東,河南,四川都出現了大旱。”
“以我觀來,這樣的日子恐怕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十年二十年。陝西,山西都如此,長城以北更不用多說,蒙古左翼右翼,甚至女真三部都會向南遷徙!嘉靖二十六年,蒙古左翼南遷,已經至我遼東岌岌可危,這已是先見。”
“至於如此再過十年二十年,蒙古女真內部必會先自相殘殺,然後再圖南侵,若到時候狄夷之中再出一個成吉思汗,完顏阿骨打,那就是我大明之不幸了!”
王錫爵數度將危言聳聽這句話道出口來,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
大明現在正是盛世,雖說小有饑荒,但怎麽會落到如林延潮說得這地步。
但是王錫爵看了一眼輿圖上林延潮所畫的線,再想起這些年山西陝西宣大的處境,也不得不承認林延潮說得確實有他的道理。
但若是真如林延潮所說,陝西山西一直大旱,而蒙古女真迫於生計南移進犯,這就是內外夾攻,這也是天意如此,豈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但是山西陝西怎麽可能會一直如此幹旱下去,還是十幾年幾十年,在他眼中也是這個時代士大夫的共識,一切災禍都是人事不修所致,隻要政治清明了,那麽國家也會風調雨順。
要他理解林延潮所言的四百毫米等降雨線以及小冰河期這樣的概念很難。
王錫爵有些譏諷地道:“我還以為宗海隻關心於義學樹人之事,沒料到對於天文地理如此格物之學也有如此研究!”
林延潮正色道:“義學乃百年樹人之事,事乃國家的將來,但是此事濟緩卻不濟急,眼下當務之急還是在陝西山西的大旱之上,這才是朝廷的根本。”
“那依你之見當如何辦?”
林延潮道:“首先必須在北方各省大力推行番薯,苞穀,可以為備荒之用!此二物種植於江南無益,栽種於北方卻可以活人。但是朝廷不經過教導,老百姓不知道如何屯種過冬?這在京畿當年的屯田試種中都是有教訓的。不過要渡過難關此二物也隻能治標卻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