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沈一貫,張位二人在閣一並提出了在朝鮮駐軍屯田的方略,史書上記載‘請於開城、平壤建置重鎮,練兵屯田,通商惠工,省中國輸挽。且擇人為長帥,分署朝鮮八道,為持久計。事下朝鮮議。其國君臣慮中國遂並其土,疏陳非便,乃寢’。
此事最後因朝鮮的反對,擔心明朝吞並其領土而告吹。
所以這一次林延潮與朝鮮商談的,實際上是辦到曆史上沈一貫,張位沒有完成的事。
眼下的光海君,李山海,柳成龍三人都是朝鮮最高決策者,與他們商議自是比兩國文書往來要好多了。
國與國之間關係,這裏就涉及到一個體係的建立。
明朝,朝鮮,以及將來的倭國三國肯定是要建立在朝貢體係上的外交關係。
這不是三十年戰爭後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實際上是弱肉強食的體係,但表麵上大家都假惺惺地說自己忠於彼此的主權,平等。
朝貢體係,隻能有一個爸爸,那就是明朝,然後在這個前提下,明朝必須保障下麵國家間的主權和平等。
用儒家的說法,那就是‘事大’和‘字小’。
朝貢體係,比較適用於國家體量懸殊,且又是文化中心的明朝。
林延潮對光海君,李山海,柳成龍三人道:“朝鮮是吾大明藩國,藩國與地方諸省不同,對於藩國上朝隻是安排而不是直轄,而維係上朝與各個藩國就是封與貢。”
在座都是明白人,故而有些話可以直接說,一旁的劉黃裳與於仕廉也是全程記錄,這些話都是要上呈禦覽的。
“之前朝廷決定對倭國是許封不許貢,本部以為不妥,封是義,貢是利,哪裏有隻講義不講利,但凡對我大明稱臣之國,都可許以進貢,哪怕我們與倭寇幾百年不曾往來。”
封王就是大明這朝貢體係的準入門檻,我既已承認你為體係一分子,再不允許你朝貢,那麽這個邏輯不能自洽。
李山海道:“據我所知,上使大人的先父先母就是倭寇所害,為何上使可以放下仇恨呢?”
林延潮見李山海提及此事,目光一凜,李山海俯身道:“李某言語冒犯還請上使見諒。”
林延潮道:“無妨,想起一些往事,先父先母是本部孩提之時被林鳳的部下所害,由名字可知,此人並非倭人。當年嘉靖之倭害,究其因也是因為不通往來而至,若封貢可成則可免除千千萬萬沿海百姓之苦。”
光海君道:“上使造福百姓之心,實在我等敬佩,隻是……隻是倭寇屢犯我大明,朝鮮,此恨無窮無盡,怎能因此就放下,給予進貢之利呢?”
林延潮道:“世子所言即是,若是一興兵就允貢非大國之體,但倭寇若願放棄貴國南四道之地,那麽允其封貢以消兵止戈又有何妨呢?”
李山海道:“若是倭寇肯退出敝國,又將貢道設在吾國,恐怕……”
林延潮道:“這麽說貴國是完全不願意辦一點事?”
聽林延潮語氣,光海君立即道:“複國事大,以此為重,隻要上國能驅逐倭寇。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必須稟告國主後,再行回複!”
林延潮點點頭道:“正當如此。”
於是三人起身告辭。
林延潮命於仕廉送走他們。
然後劉黃裳向林延潮問道:“經略大人,若是允許倭寇在朝鮮取貢道,其再度來犯如何是好?如此朝鮮君臣豈非寢食難安了?”
林延潮道:“我也有擔心,就算這一次驅逐倭寇出三韓,但將來未必沒有去而複返之日。所以本經略打算奏請朝廷,不論朝鮮是否答允,都要於義洲設鎮屯兵,由朝鮮為吾輸糧供給大軍。”
劉黃裳一愣問道:“不知經略大人打算在朝鮮駐紮多少人嗎?”
“三萬之數如何?”
劉黃裳搖頭道:“朝鮮國力疲弱恐怕供給不了這麽多人馬。”
林延潮道:“退而求其次,就設一個鎮,一萬人馬如何?若擔心兵力不足,可以讓我軍派出教練來操練朝鮮兵馬。有了此精銳之師於朝鮮,那麽既可不用擔心北麵女真入寇,也可不懼南麵倭寇來犯。”
劉黃裳身為兵部主事,當然知道此舉的意義。
“洪武時我鐵嶺衛設在鴨綠江以東,但因朝鮮狡計,不得不徙至江西,若是能夠在鐵嶺設鎮,不僅可以威服女真,還能令朝鮮聽命啊!”
林延潮點點頭對劉黃裳道:“那依你之見,將來駐軍是調南軍,還是北軍?”
劉黃裳道:“南軍募兵,更加精銳,而北軍屯墾,倒也能自給自足,兩邊各有所長。”
林延潮點點頭道:“吾已有方略。”
劉黃裳當即拜道:“若是經略能成此大事,必有利於社稷!”
林延潮道:“那也要看能不能擊退倭寇才是。這時候李提督想必已是兵臨龍山倉了吧!”
這日夜裏朝鮮龍山倉。夜色濃濃之下,山間到處都是火光。
遼東副總兵查大受是李成梁的家丁出身,這一次受李如鬆之命率軍奇襲龍山倉。
查大受選拔死士從偏僻山道上攀至,明軍殺到時,倭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
一番激戰查大受突襲之下,殺散了大部分守倉倭軍。
死士人雖少,但各個都是精銳,現在正追殺倭軍。
眼下看著龍山倉已得,查大受吞了口吐沫道:“娘得這麽多糧草,朝鮮那般人都幹什麽吃的都留給了倭人!”
左右兵丁問道:“咱們怎麽處置?”
查大受道:“盡數燒了!”
“燒了?這是幾十萬石糧食,足夠咱們大軍吃半年了。”部下心疼地道。
“可惜什麽?”查大受道,“燒了!”
說完查大受命士卒往糧倉四麵潑上火油,然後他親自舉了火把投入倉庫中,但見火焰一下子的騰起。
“真他娘的好看!”查大受見此哈哈大笑。
“盡快殺散倭寇人馬,將這倉庫一一都燒了,今日一戰後看誰敢小視我軍威名!”
這時候西北風大起,明軍死士用明火、毒火、火箭齊發,這些火箭正好點燃了倉庫的草垛,頓時倉內倉外燃起熊熊大火。
火勢熊熊,當下燒紅了半麵天空,即便身處遠方的李如鬆以及各處日軍也是清晰可見。
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都是從夢中被叫醒,然後看到了龍山倉被焚毀了一幕,都是驚駭不定。
而李如鬆倒是淡淡地道了句:“乘夜進兵!”
次日,林延潮接到了龍山倉大捷的軍報。
李如鬆派查大受等將領借助朝鮮水軍的運載夜襲龍山倉。明軍以火箭掃射,將囤積在龍山倉的幾十萬石軍糧焚燒大半。
龍山倉被焚後,倭軍駐紮在王京的第一第二軍團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部頓時方寸大亂。
聞此消息,李如鬆部乘勝追擊。
王京之內,小西行長,加藤清正聽聞明朝大軍趕來,當即退兵離開王京。
倭軍臨行之際,一不做二不休,當即放火焚燒朝鮮王京,倭軍退至漢江,這時候李如鬆前鋒趕到,雙方在漢江邊激戰一場。
倭軍斷後的黑田長政部大敗,被明軍斬首數百級。但是黑田長政部仍燒毀了漢江上所有渡船橋梁以阻止明軍追擊。
倭寇雖是遠遁,但明軍乘勢收複王京!
焚燒龍山倉,又擊敗黑田長政,最後又收複王京,好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傳到車輦館。
收複王京消息傳到時,林延潮正與柳成龍在下棋。
得到捷報時,他故作鎮定將捷報放在一旁,柳成龍知道這是軍報,不由好奇詢問道:“這是前方緊急軍報吧,不知可否告知柳某。”
林延潮這才慢吞吞地道:“柳相想知道啊,好似王京收複了吧!”
柳成龍聞言一怔,然後舉袖掩麵了一會,這才道:“林公這學謝安石學得不像啊!”
林延潮聞言道:“能得其意就好。”
說完二人都是大笑。
林延潮將謝安裝逼的架式學了個十足,柳成龍也是也不以為意。此刻他向林延潮作揖後,急忙離開了車輦館。
柳成龍走後,林延潮推開棋盤當即給朝廷寫請功奏章,為參與這幾戰的明軍將士請功。林延潮奏功可謂隻要有功無論巨細都寫上,不管是管理後勤的,還是前方戰死的將士一個不漏。
如此一來,這請功的名單一口氣竟開列了三百多人,奏章上看去那是長長一串名字,甚至連沒有上過戰場護衛宋應昌本人的親兵將領也是名列其中。
林延潮又在另一封奏章中盛讚李如鬆驍勇善戰,宋應昌的運籌帷幄,為二人盡力表功,劉黃裳,於仕廉,以及海運運糧的梅侃也有提及,甚至連天津,山東的官員也是表揚了一番,就是唯獨對自己則是一字不提。
這些請功奏章自是要李如鬆,宋應昌聯署。
宋應昌看後欣然畫押。
而李如鬆看後則是對左右道:“以往我在前方作戰,總是擔心宋經略委過掩功,而今日見林經略請功,方知何為至公!如此我等敢不為朝廷效死盡力嗎?”
聽李如鬆之言,眾將無不稱是。
最後這些奏章是一封接著一封送往京師。
此事最後因朝鮮的反對,擔心明朝吞並其領土而告吹。
所以這一次林延潮與朝鮮商談的,實際上是辦到曆史上沈一貫,張位沒有完成的事。
眼下的光海君,李山海,柳成龍三人都是朝鮮最高決策者,與他們商議自是比兩國文書往來要好多了。
國與國之間關係,這裏就涉及到一個體係的建立。
明朝,朝鮮,以及將來的倭國三國肯定是要建立在朝貢體係上的外交關係。
這不是三十年戰爭後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實際上是弱肉強食的體係,但表麵上大家都假惺惺地說自己忠於彼此的主權,平等。
朝貢體係,隻能有一個爸爸,那就是明朝,然後在這個前提下,明朝必須保障下麵國家間的主權和平等。
用儒家的說法,那就是‘事大’和‘字小’。
朝貢體係,比較適用於國家體量懸殊,且又是文化中心的明朝。
林延潮對光海君,李山海,柳成龍三人道:“朝鮮是吾大明藩國,藩國與地方諸省不同,對於藩國上朝隻是安排而不是直轄,而維係上朝與各個藩國就是封與貢。”
在座都是明白人,故而有些話可以直接說,一旁的劉黃裳與於仕廉也是全程記錄,這些話都是要上呈禦覽的。
“之前朝廷決定對倭國是許封不許貢,本部以為不妥,封是義,貢是利,哪裏有隻講義不講利,但凡對我大明稱臣之國,都可許以進貢,哪怕我們與倭寇幾百年不曾往來。”
封王就是大明這朝貢體係的準入門檻,我既已承認你為體係一分子,再不允許你朝貢,那麽這個邏輯不能自洽。
李山海道:“據我所知,上使大人的先父先母就是倭寇所害,為何上使可以放下仇恨呢?”
林延潮見李山海提及此事,目光一凜,李山海俯身道:“李某言語冒犯還請上使見諒。”
林延潮道:“無妨,想起一些往事,先父先母是本部孩提之時被林鳳的部下所害,由名字可知,此人並非倭人。當年嘉靖之倭害,究其因也是因為不通往來而至,若封貢可成則可免除千千萬萬沿海百姓之苦。”
光海君道:“上使造福百姓之心,實在我等敬佩,隻是……隻是倭寇屢犯我大明,朝鮮,此恨無窮無盡,怎能因此就放下,給予進貢之利呢?”
林延潮道:“世子所言即是,若是一興兵就允貢非大國之體,但倭寇若願放棄貴國南四道之地,那麽允其封貢以消兵止戈又有何妨呢?”
李山海道:“若是倭寇肯退出敝國,又將貢道設在吾國,恐怕……”
林延潮道:“這麽說貴國是完全不願意辦一點事?”
聽林延潮語氣,光海君立即道:“複國事大,以此為重,隻要上國能驅逐倭寇。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必須稟告國主後,再行回複!”
林延潮點點頭道:“正當如此。”
於是三人起身告辭。
林延潮命於仕廉送走他們。
然後劉黃裳向林延潮問道:“經略大人,若是允許倭寇在朝鮮取貢道,其再度來犯如何是好?如此朝鮮君臣豈非寢食難安了?”
林延潮道:“我也有擔心,就算這一次驅逐倭寇出三韓,但將來未必沒有去而複返之日。所以本經略打算奏請朝廷,不論朝鮮是否答允,都要於義洲設鎮屯兵,由朝鮮為吾輸糧供給大軍。”
劉黃裳一愣問道:“不知經略大人打算在朝鮮駐紮多少人嗎?”
“三萬之數如何?”
劉黃裳搖頭道:“朝鮮國力疲弱恐怕供給不了這麽多人馬。”
林延潮道:“退而求其次,就設一個鎮,一萬人馬如何?若擔心兵力不足,可以讓我軍派出教練來操練朝鮮兵馬。有了此精銳之師於朝鮮,那麽既可不用擔心北麵女真入寇,也可不懼南麵倭寇來犯。”
劉黃裳身為兵部主事,當然知道此舉的意義。
“洪武時我鐵嶺衛設在鴨綠江以東,但因朝鮮狡計,不得不徙至江西,若是能夠在鐵嶺設鎮,不僅可以威服女真,還能令朝鮮聽命啊!”
林延潮點點頭對劉黃裳道:“那依你之見,將來駐軍是調南軍,還是北軍?”
劉黃裳道:“南軍募兵,更加精銳,而北軍屯墾,倒也能自給自足,兩邊各有所長。”
林延潮點點頭道:“吾已有方略。”
劉黃裳當即拜道:“若是經略能成此大事,必有利於社稷!”
林延潮道:“那也要看能不能擊退倭寇才是。這時候李提督想必已是兵臨龍山倉了吧!”
這日夜裏朝鮮龍山倉。夜色濃濃之下,山間到處都是火光。
遼東副總兵查大受是李成梁的家丁出身,這一次受李如鬆之命率軍奇襲龍山倉。
查大受選拔死士從偏僻山道上攀至,明軍殺到時,倭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
一番激戰查大受突襲之下,殺散了大部分守倉倭軍。
死士人雖少,但各個都是精銳,現在正追殺倭軍。
眼下看著龍山倉已得,查大受吞了口吐沫道:“娘得這麽多糧草,朝鮮那般人都幹什麽吃的都留給了倭人!”
左右兵丁問道:“咱們怎麽處置?”
查大受道:“盡數燒了!”
“燒了?這是幾十萬石糧食,足夠咱們大軍吃半年了。”部下心疼地道。
“可惜什麽?”查大受道,“燒了!”
說完查大受命士卒往糧倉四麵潑上火油,然後他親自舉了火把投入倉庫中,但見火焰一下子的騰起。
“真他娘的好看!”查大受見此哈哈大笑。
“盡快殺散倭寇人馬,將這倉庫一一都燒了,今日一戰後看誰敢小視我軍威名!”
這時候西北風大起,明軍死士用明火、毒火、火箭齊發,這些火箭正好點燃了倉庫的草垛,頓時倉內倉外燃起熊熊大火。
火勢熊熊,當下燒紅了半麵天空,即便身處遠方的李如鬆以及各處日軍也是清晰可見。
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都是從夢中被叫醒,然後看到了龍山倉被焚毀了一幕,都是驚駭不定。
而李如鬆倒是淡淡地道了句:“乘夜進兵!”
次日,林延潮接到了龍山倉大捷的軍報。
李如鬆派查大受等將領借助朝鮮水軍的運載夜襲龍山倉。明軍以火箭掃射,將囤積在龍山倉的幾十萬石軍糧焚燒大半。
龍山倉被焚後,倭軍駐紮在王京的第一第二軍團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部頓時方寸大亂。
聞此消息,李如鬆部乘勝追擊。
王京之內,小西行長,加藤清正聽聞明朝大軍趕來,當即退兵離開王京。
倭軍臨行之際,一不做二不休,當即放火焚燒朝鮮王京,倭軍退至漢江,這時候李如鬆前鋒趕到,雙方在漢江邊激戰一場。
倭軍斷後的黑田長政部大敗,被明軍斬首數百級。但是黑田長政部仍燒毀了漢江上所有渡船橋梁以阻止明軍追擊。
倭寇雖是遠遁,但明軍乘勢收複王京!
焚燒龍山倉,又擊敗黑田長政,最後又收複王京,好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傳到車輦館。
收複王京消息傳到時,林延潮正與柳成龍在下棋。
得到捷報時,他故作鎮定將捷報放在一旁,柳成龍知道這是軍報,不由好奇詢問道:“這是前方緊急軍報吧,不知可否告知柳某。”
林延潮這才慢吞吞地道:“柳相想知道啊,好似王京收複了吧!”
柳成龍聞言一怔,然後舉袖掩麵了一會,這才道:“林公這學謝安石學得不像啊!”
林延潮聞言道:“能得其意就好。”
說完二人都是大笑。
林延潮將謝安裝逼的架式學了個十足,柳成龍也是也不以為意。此刻他向林延潮作揖後,急忙離開了車輦館。
柳成龍走後,林延潮推開棋盤當即給朝廷寫請功奏章,為參與這幾戰的明軍將士請功。林延潮奏功可謂隻要有功無論巨細都寫上,不管是管理後勤的,還是前方戰死的將士一個不漏。
如此一來,這請功的名單一口氣竟開列了三百多人,奏章上看去那是長長一串名字,甚至連沒有上過戰場護衛宋應昌本人的親兵將領也是名列其中。
林延潮又在另一封奏章中盛讚李如鬆驍勇善戰,宋應昌的運籌帷幄,為二人盡力表功,劉黃裳,於仕廉,以及海運運糧的梅侃也有提及,甚至連天津,山東的官員也是表揚了一番,就是唯獨對自己則是一字不提。
這些請功奏章自是要李如鬆,宋應昌聯署。
宋應昌看後欣然畫押。
而李如鬆看後則是對左右道:“以往我在前方作戰,總是擔心宋經略委過掩功,而今日見林經略請功,方知何為至公!如此我等敢不為朝廷效死盡力嗎?”
聽李如鬆之言,眾將無不稱是。
最後這些奏章是一封接著一封送往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