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二年,元旦日百官朝賀,皇帝未至,太皇太後親臨未央宮接受朝賀,爾後發布一紙懿旨,令秘書郎當場宣讀:
“吾兒中道崩殂,舍天下而去,為保國運昌盛,血胤不絕,前有過繼景王為嗣,繼承帝位,安撫社稷,無奈天降異象,甫一繼位,先地動,後冰災,天象示警,有違天和,尊太祖遺訓,昭白雲觀……期上合天意,下迎民心,今廢皇帝位,退居藩王,以讓賢者,仿堯舜之道,徒景王封地至南陽,以平上天之怒,佑天朝之祚。”
懿旨宣完,大部分朝臣們的腦袋還在嗡嗡直響,沒一會兒,朝臣中如同炸開了鍋一般,人潮湧動,太皇太後發布廢帝懿旨,大成朝前所未有,眾臣為之側目,有詫異,有愕然,更有反對聲的,交頭接耳便議論開了,好似忘記這是朝賀之地,而不是朝會。
直到公孫丞相嗯哼了兩聲,鼎沸的人群突然間才又鴉雀無聲了。
朝臣中許多人,看著站在丹陛之下沒有嗑聲的公孫丞相,登時就明白了幾分。
又聽太皇太後道:“景王就由大鴻臚龔大人和禮部右侍郎張大人親自送往南陽,但國不可無君,新君人選,有請諸位大臣於人勝日前推舉出來,此事就交由丞相操辦。”
說到這,太皇太後有意看了公孫丞相一眼,公孫丞相忙地轉身俯首道了聲謹遵。
貿然廢帝,朝臣中自是有反對。隻是一半瞅著如今大權獨攬的公孫丞相,止住了話,一半想說話,但太皇太後並沒有給機會。[]讓秘書郎喊了聲朝賀結束,轉身就退出了未央殿。
但不管如何,依舊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次日景王隊伍出京,有大臣冒著大雪哭著喊著親送至南城門口,接下來幾日,相府的門檻幾乎被踩破。
人勝日,天柱山皇家別院,公孫丞相所推舉的新君人選,詔告天下後。更是一片嘩然。
——*——*——
“……茲有平康侯璟。昭懷太子長男。武帝嫡孫,堪承大統,特此欽命。著即日進京,繼承大統,以安天下。”
宣旨的秘書郎上前來把懿旨交到李璟手中時,李璟腦海中還依舊在不斷地回響著這幾句話,整個人還處在驚愕中沒有回過神來,直到秘書郎喊了聲請起,李璟才恍過神,望著眼前的香案青爐,動作有些木訥地站直了身,滿心的忐忑不安。
隻瞧著秘書郎劉大人立即滿臉含笑道:“下官來時。丞相還特意關照,說侯爺身體不好,受不得半點寒氣,此番北去京師,一路之上,不必太過著急。”
“好說,各位大人一路辛苦了,請跟老朽進屋喝口熱茶歇息一番。”一旁的楊宥忙地走了過來,他和休陽縣令常打交道,十分的熟悉,遂走出來,把宗正李滿秘書郎劉永和休陽縣令王琨請去會客堂,又吩咐人安排跟來的隨從和護衛。[]
休陽距京城二千餘裏,李滿和劉永這一行帶了二十幾個人打馬一路趕來,不停換馬,也用了十天,況且有丞相的囑咐,雖旨意上說即日進京,卻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冰凍,這幾天迎來了難得的好天氣,冰雪漸融,讓冰雪覆蓋了兩個多月的地表裸露了出來,煥發著勃勃生機,陽光暖融融的,驅散了一整個冬天的陰寒,照滿了整個庭院。
李璟拿著懿旨走進泗石園,一到院門口,就聽到兒子女兒的嘻笑聲從裏麵傳來,腳下的步子不由加快了些許。
守在門口的丫鬟見了,忙地打起了簾子。
陸辰兒正帶著浚哥兒和沐姐兒在解九連環,一見李璟進來,坐在陸辰兒懷裏的沐姐兒清脆地喊了聲父親,掙脫著就要下地,陸辰兒才放下她,沐姐兒就邁著小短腿撒歡似地往李璟跟前跑去。
李璟忙不迭地上前幾步,蹲下身和女兒抱了個滿懷,碰到女兒柔軟的身子,李璟自接了懿旨後,一直飄忽的心好似落到了實處一般,低頭瞧著女兒一臉的歡快,摟著他的脖子,用稚嫩的聲音道:“父親可來了,娘親笨死了。”
說著話,還特意伸手指了指陸辰兒剛擱在炕桌上的九連環。
陸辰兒有些微尷尬,李璟笑了笑,抱起女兒,伸手捏了捏女兒嬌嫩的臉蛋,“好,就我們姐兒最聰明了。”
沐姐兒聽了這話,滿臉的得意,小胖手指了指九連環,“父親解環環。”
浚哥兒恭敬地喊了聲父親。
李璟應了一聲,望了兒子一眼,浚哥兒從小體弱,這些年不離湯藥,總算是把性命給保住了,卻瞧著比別的孩子瘦弱許多,也和他一樣,是受不了半點寒,思此及,心頭微微歎息了一聲。
陸辰兒心裏惦記著李璟方才去前院的事,上前從李璟手中抱過沐姐兒,遞給一旁的落梅,“你帶哥兒姐兒去隔壁廂玩耍。”
隻是落梅一伸手,沐姐兒頭一扭,趴在陸辰兒肩頭卻是不願意,“不去。”接都會又轉頭向李璟伸了伸手,奶聲奶氣道:“父親,我要父親解環環。”
陸辰兒細聲哄道:“姐兒乖,娘親和父親有事,姐兒先和哥哥一起去隔壁玩,等會兒父親去找你們。”
沐姐兒猶豫了一下,掰著手指頭,望了李璟一眼,又望向陸辰兒,微微撅了撅嘴,“父親就會過去?”
“嗯,等會兒就過去,你先和哥哥一起玩。”陸辰兒忙點頭,才把沐姐兒遞到落梅懷裏,又吩咐落梅道:“帶著哥兒姐兒過去吧。”
落梅抱住沐姐兒,浚哥兒看了父母一眼,行了禮,方出了屋子。
待孩子們出去後,打發了屋子裏服侍的丫鬟婆子,李璟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坐在炕沿上,神情凝重,陸辰兒正欲要問出了什麽事,李璟已從衣袖裏拿出那卷懿旨,遞給陸辰兒,“你看看吧。”
陸辰兒忙伸手接過,在旁邊坐下,打開那卷帛軸,從頭看去,臉色也漸漸凝重起來,看完後,震驚不已,“這真是太皇太後的懿旨?”
李璟點點頭,“宗正寺寺卿李滿和宣紙的秘書郎還在會客堂,縣令也好了,楊先生在那陪著。”說完,又補充了一句,“我猜測,這應該是公孫梁的意思。”畢竟武帝一係,孫輩很多。
陸辰兒呆怔了許久,“公孫丞相這到底是要做什麽?”
說著轉頭望向李璟。
李璟搖搖頭,自來休陽後,特別是這兩年,除了延平王的事外,他幾乎不曾關注過朝堂,今天這道懿旨,著實讓他大吃一驚,除了難以相信,緊隨而來的,更多是忐忑不安。
“我也猜不到,公孫梁如今大權在握,他想繼續獨攬大權,更應該立一位年幼的新君,怎麽反而廢幼立長,況且,承安帝嗣,我的輩份也不符合。”
聽了這話,陸辰兒心頭擔心,“等會兒你去找義父和楊先生,問問他們的想法,我們再以你身體不適為借口,拖延幾日,派人去請了匡山長和岑先生過來,看他們怎麽看這件事,聽聽他們的意見,決定要不要進京。”
李璟想著也隻能這樣了,伸手把陸辰兒抱進懷裏。
夫妻倆,倆人的眉頭都緊皺著。
正在這時,卻聽到外麵有婆子來傳話,說是岑先生到訪。
“吾兒中道崩殂,舍天下而去,為保國運昌盛,血胤不絕,前有過繼景王為嗣,繼承帝位,安撫社稷,無奈天降異象,甫一繼位,先地動,後冰災,天象示警,有違天和,尊太祖遺訓,昭白雲觀……期上合天意,下迎民心,今廢皇帝位,退居藩王,以讓賢者,仿堯舜之道,徒景王封地至南陽,以平上天之怒,佑天朝之祚。”
懿旨宣完,大部分朝臣們的腦袋還在嗡嗡直響,沒一會兒,朝臣中如同炸開了鍋一般,人潮湧動,太皇太後發布廢帝懿旨,大成朝前所未有,眾臣為之側目,有詫異,有愕然,更有反對聲的,交頭接耳便議論開了,好似忘記這是朝賀之地,而不是朝會。
直到公孫丞相嗯哼了兩聲,鼎沸的人群突然間才又鴉雀無聲了。
朝臣中許多人,看著站在丹陛之下沒有嗑聲的公孫丞相,登時就明白了幾分。
又聽太皇太後道:“景王就由大鴻臚龔大人和禮部右侍郎張大人親自送往南陽,但國不可無君,新君人選,有請諸位大臣於人勝日前推舉出來,此事就交由丞相操辦。”
說到這,太皇太後有意看了公孫丞相一眼,公孫丞相忙地轉身俯首道了聲謹遵。
貿然廢帝,朝臣中自是有反對。隻是一半瞅著如今大權獨攬的公孫丞相,止住了話,一半想說話,但太皇太後並沒有給機會。[]讓秘書郎喊了聲朝賀結束,轉身就退出了未央殿。
但不管如何,依舊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次日景王隊伍出京,有大臣冒著大雪哭著喊著親送至南城門口,接下來幾日,相府的門檻幾乎被踩破。
人勝日,天柱山皇家別院,公孫丞相所推舉的新君人選,詔告天下後。更是一片嘩然。
——*——*——
“……茲有平康侯璟。昭懷太子長男。武帝嫡孫,堪承大統,特此欽命。著即日進京,繼承大統,以安天下。”
宣旨的秘書郎上前來把懿旨交到李璟手中時,李璟腦海中還依舊在不斷地回響著這幾句話,整個人還處在驚愕中沒有回過神來,直到秘書郎喊了聲請起,李璟才恍過神,望著眼前的香案青爐,動作有些木訥地站直了身,滿心的忐忑不安。
隻瞧著秘書郎劉大人立即滿臉含笑道:“下官來時。丞相還特意關照,說侯爺身體不好,受不得半點寒氣,此番北去京師,一路之上,不必太過著急。”
“好說,各位大人一路辛苦了,請跟老朽進屋喝口熱茶歇息一番。”一旁的楊宥忙地走了過來,他和休陽縣令常打交道,十分的熟悉,遂走出來,把宗正李滿秘書郎劉永和休陽縣令王琨請去會客堂,又吩咐人安排跟來的隨從和護衛。[]
休陽距京城二千餘裏,李滿和劉永這一行帶了二十幾個人打馬一路趕來,不停換馬,也用了十天,況且有丞相的囑咐,雖旨意上說即日進京,卻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冰凍,這幾天迎來了難得的好天氣,冰雪漸融,讓冰雪覆蓋了兩個多月的地表裸露了出來,煥發著勃勃生機,陽光暖融融的,驅散了一整個冬天的陰寒,照滿了整個庭院。
李璟拿著懿旨走進泗石園,一到院門口,就聽到兒子女兒的嘻笑聲從裏麵傳來,腳下的步子不由加快了些許。
守在門口的丫鬟見了,忙地打起了簾子。
陸辰兒正帶著浚哥兒和沐姐兒在解九連環,一見李璟進來,坐在陸辰兒懷裏的沐姐兒清脆地喊了聲父親,掙脫著就要下地,陸辰兒才放下她,沐姐兒就邁著小短腿撒歡似地往李璟跟前跑去。
李璟忙不迭地上前幾步,蹲下身和女兒抱了個滿懷,碰到女兒柔軟的身子,李璟自接了懿旨後,一直飄忽的心好似落到了實處一般,低頭瞧著女兒一臉的歡快,摟著他的脖子,用稚嫩的聲音道:“父親可來了,娘親笨死了。”
說著話,還特意伸手指了指陸辰兒剛擱在炕桌上的九連環。
陸辰兒有些微尷尬,李璟笑了笑,抱起女兒,伸手捏了捏女兒嬌嫩的臉蛋,“好,就我們姐兒最聰明了。”
沐姐兒聽了這話,滿臉的得意,小胖手指了指九連環,“父親解環環。”
浚哥兒恭敬地喊了聲父親。
李璟應了一聲,望了兒子一眼,浚哥兒從小體弱,這些年不離湯藥,總算是把性命給保住了,卻瞧著比別的孩子瘦弱許多,也和他一樣,是受不了半點寒,思此及,心頭微微歎息了一聲。
陸辰兒心裏惦記著李璟方才去前院的事,上前從李璟手中抱過沐姐兒,遞給一旁的落梅,“你帶哥兒姐兒去隔壁廂玩耍。”
隻是落梅一伸手,沐姐兒頭一扭,趴在陸辰兒肩頭卻是不願意,“不去。”接都會又轉頭向李璟伸了伸手,奶聲奶氣道:“父親,我要父親解環環。”
陸辰兒細聲哄道:“姐兒乖,娘親和父親有事,姐兒先和哥哥一起去隔壁玩,等會兒父親去找你們。”
沐姐兒猶豫了一下,掰著手指頭,望了李璟一眼,又望向陸辰兒,微微撅了撅嘴,“父親就會過去?”
“嗯,等會兒就過去,你先和哥哥一起玩。”陸辰兒忙點頭,才把沐姐兒遞到落梅懷裏,又吩咐落梅道:“帶著哥兒姐兒過去吧。”
落梅抱住沐姐兒,浚哥兒看了父母一眼,行了禮,方出了屋子。
待孩子們出去後,打發了屋子裏服侍的丫鬟婆子,李璟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坐在炕沿上,神情凝重,陸辰兒正欲要問出了什麽事,李璟已從衣袖裏拿出那卷懿旨,遞給陸辰兒,“你看看吧。”
陸辰兒忙伸手接過,在旁邊坐下,打開那卷帛軸,從頭看去,臉色也漸漸凝重起來,看完後,震驚不已,“這真是太皇太後的懿旨?”
李璟點點頭,“宗正寺寺卿李滿和宣紙的秘書郎還在會客堂,縣令也好了,楊先生在那陪著。”說完,又補充了一句,“我猜測,這應該是公孫梁的意思。”畢竟武帝一係,孫輩很多。
陸辰兒呆怔了許久,“公孫丞相這到底是要做什麽?”
說著轉頭望向李璟。
李璟搖搖頭,自來休陽後,特別是這兩年,除了延平王的事外,他幾乎不曾關注過朝堂,今天這道懿旨,著實讓他大吃一驚,除了難以相信,緊隨而來的,更多是忐忑不安。
“我也猜不到,公孫梁如今大權在握,他想繼續獨攬大權,更應該立一位年幼的新君,怎麽反而廢幼立長,況且,承安帝嗣,我的輩份也不符合。”
聽了這話,陸辰兒心頭擔心,“等會兒你去找義父和楊先生,問問他們的想法,我們再以你身體不適為借口,拖延幾日,派人去請了匡山長和岑先生過來,看他們怎麽看這件事,聽聽他們的意見,決定要不要進京。”
李璟想著也隻能這樣了,伸手把陸辰兒抱進懷裏。
夫妻倆,倆人的眉頭都緊皺著。
正在這時,卻聽到外麵有婆子來傳話,說是岑先生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