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季淵聽她提起陳宜寧,眼底有光芒閃動,冷峻的臉浮上一個輕淺的笑容:"令妹真這樣說過?"
季淵表情的變化被陳宜月一點不落的盡收眼底,心中頓時一片冰涼。咣玒児浪果然!季淵對陳宜寧,比對自己有興趣!
勉強撐著笑臉和季淵說了幾句,陳宜月便攜了秋菊告辭了。
秋菊打著羊角宮燈,見周圍沒人了,伏在陳宜月耳邊咕咕噥笑道:"姑娘果然好計謀!我看季將軍是逃不出姑娘的美人計了!"
陳宜月心中酸苦,不想說話,也不搭理秋菊,隻悶頭往前走。
偏偏天黑,秋菊看不清陳宜月的臉色,猶自伏在她耳邊道:"姑娘生的如此美貌,便是個鐵石人兒也要化成一灘水了。姑娘,說不定,等季將軍從南疆找到解藥,便會上府裏提親呢!"
"住嘴!"陳宜月一把推開秋菊:"你這賤蹄子,怎麽滿口胡言亂語!"
"姑娘?"秋菊說的正高興,被陳宜月這麽一推,差點摔倒了,呆呆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自家姑娘為何發這麽大的脾氣。
"別說了!跟我回房!"陳宜月冷著臉,自顧自的往前麵走。
她的美貌,一向是她最為自負的東西,從小到大,凡是見過她的人,沒有不讚歎的。人都說男子貪戀美色,可那陳宜寧,容貌分明比不上自己!季淵為何偏偏對她動心?
陳宜月塗著丹脂的指甲狠狠掐進掌心,直到火辣辣的一片疼痛,她方回過神來。攤開手掌一看,一線猩紅的血痕正一點點在手心洇開……
"姑娘!您流血了!"秋菊慌了,忙從袖子中抽出帕子幫陳宜月裹上手。惴惴不安的看著她。
姑娘這是怎麽了?剛才和季將軍談的很投機啊,怎麽一出門臉色全變了?
陳宜月看著掌心的血跡,心中突然一跳。若是把這血,摻入陳宜寧的飯食中……
如果陳宜寧死了,季淵會不會喜歡上自己呢?
一陣冷風吹來,陳宜月激靈靈打了個寒戰,她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不,這樣太陰毒了!在陳府,周氏和陳宜寧一直庇護著她,陳宜寧待她如同親姐妹,她不能這樣恩將仇報。
陳宜月緊緊挽著秋菊的手,顫抖著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她不是魔,她隻是一個想要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子罷了!
走到院子門口,婆子忙迎了上來:"陳大小姐,您可回來了!方才陳二小姐的丫鬟過來了。"
陳宜寧的丫鬟來找自己?今晚的行動會不會暴露了?陳宜月忙問道:"你怎麽跟她說的?"
婆子垂著手恭恭敬敬答道:"我跟她說您可能是去將軍那邊了。"
這婆子是明月山莊的仆婦,對高門大戶的規矩根本不懂,未婚女子私下見男子,在她看來,也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
陳宜月聽她這麽一說,臉色卻霎的變了。千防萬防,竟然栽在這婆子身上了!竟讓她看出自己是去了季淵那裏。
綠桑那蹄子一向機警,又是個愛生事的,說不定已經尾隨過去看到了自己送畫給季淵的事。回去肯定會跟陳宜寧說嘴的。
她剛進陳府,還沒站穩腳跟,如果失了陳宜寧和周氏的歡心,她能不能在大房活下去都不一定。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補救!
又是擔憂陳宜寧惱她不守規矩,又是恨季淵對陳宜寧又好感卻根本無視自己,又是悲哀自己命運可憐,身中劇毒卻無藥可解,陳宜月一晚上翻來覆去,根本就沒怎麽合眼。
第二天秋菊給她梳洗時嚇了一跳:"姑娘,您這是怎麽了?眼下全是青黑的眼圈。"
陳宜月把頭上的石榴石嵌蜜蠟的發釵拔下來,又讓秋菊換下那套杏黃色的褙子,挑了一件素白的。
秋菊懵了,姑娘一向把容貌打扮看得比天大,對衣衫釵環向來是務求漂亮雅致,今日是怎麽了,竟然對這些都不上心了?
"簡單給我梳妝一下便罷了,我要去見妹妹。"陳宜月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演苦肉計,那當然要來全套。
妝容不能太將就,衣衫也要穿素淨一點,這樣才能顯得楚楚可憐。正好昨晚沒睡好,兩眼碩大的黑眼圈,讓陳宜寧知道她並未說謊。
陳宜月攜秋菊來到陳宜寧屋裏時,陳宜寧剛起床,還沒梳洗。琥珀正幫她挽了頭發,拿了蘸了青鹽的柳木刷子準備漱口。
然聽點對淵。陳宜月一進門便跪下了:"妹妹,宜月昨兒做了錯事,求妹妹責罰。"
陳宜寧隱隱猜到了陳宜月為何而來,但哪兒有姐姐跪妹妹的規矩?忙令琥珀攙起陳宜月:"姐姐有話慢慢說,何須下跪?可折殺妹妹了。"
陳宜月這才坐在錦杌子上,拿絲帕拭淚道:"妹妹,你也知道我在二房時中了毒,如今這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昨兒梁夫人讓季將軍幫我診脈,診出這毒隻有南疆的解藥可解。季將軍古道熱腸,便說要幫我去尋那藥方。我心中感激季將軍,想送點謝禮表達敬意,可昨晚回去的時候已經晚了,想要找梁夫人代為轉送,又怕擾了梁夫人休息。因季將軍對這毒物也有研究,我便親自去了季將軍房中,一來是送謝禮,二來是想私下問問季將軍,我……我這日子……究竟,究竟還有幾天可活……"
陳宜月越說越悲痛,本來是做戲的,到最後,想到自己坎坷悲苦的命運,竟真的開始悲泣起來。
陳宜寧聽了心中難過,好端端的女孩兒,隻因嫡母惡毒,便落得如此田地,真叫人打心底裏同情和憐惜。
對陳宜月私下見外男的不滿,早被陳宜月的一番眼淚和辯白衝的幹幹淨淨,如今,陳宜寧心中隻剩同情和憐憫。
忙讓綠桑打了熱水拿了絲帕過來,和秋菊一起伺候陳宜月洗了臉。陳宜寧見陳宜月眼下兩個碩大的黑眼圈,便道:"姐姐,我知你心中悲苦,可也不能糟踐自己身子啊!季將軍不是說這毒有藥可解嗎?你且保重身體,說不定很快就能找到解藥了!"
陳宜月哽咽道:"我昨天隻想著求季將軍幫我尋解藥,竟忘了男女大防,連累了陳府的名聲和姐妹們的名節,都是我的錯!"
這解釋非常合情合理了。陳宜寧心中有的那點芥蒂也一掃而光,真心實意道:"姐姐,這明月山莊本就是化外之地,男女大防在此並不算什麽。今日我再求求梁夫人,讓她約束好小廝和婆子們的嘴。這事不會傳回京都的。你且放寬心罷。"
陳宜月知道自己過關了。心中大大的鬆了口氣。看著陳宜寧柔聲安慰自己,情真意切的樣子,心中又有幾分愧疚。14ht3。
陳宜寧母女,待她確實是極好的。
季淵離開明月山莊了。陳宜寧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命婆子把貴妃榻搬到海棠樹的花蔭下,山莊風景優美,窩在屋中豈不可惜。
陳宜月也日日拿了繡活過來找陳宜寧,二人在樹下聊著天,做著繡活,梁夫人也時常過來跟她姐妹二人一起說笑取樂。
日子就這麽平緩的過著,轉眼間,陳宜寧的腿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仍不能走動,但坐車是沒問題了。
這日,陳宜寧命琥珀和綠桑開始收檢東西,準備稟過梁夫人後,便搬到家廟去休養。梁夫人雖熱情爽朗,但此處畢竟不是自己家裏。叨擾多日,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陳宜月在旁邊看著琥珀收拾東西,有些羨慕的說:"妹妹,不若我同你一起去家廟算了,回到府裏,可沒有外麵這麽清閑自在。"
陳宜寧笑道:"家廟生活清苦,日日吃齋念佛,你受得了嗎?再說,你馬上要辦及笄禮了,還要趕一些送給奶奶太太們的繡活罷?"15898353
二人正閑聊間,梁夫人捧著一個錦盒走進來了。
陳宜寧和陳宜月忙向梁夫人行禮。梁夫人笑米米的看著陳宜寧:"寧兒,這錦盒是有人托我轉交給你的。"
陳宜寧笑道:"是母親讓您送過來的罷?"
梁夫人笑的有點神秘:"不是。你先打開看看喜不喜歡。"
這錦盒彩繡斑斕,上麵還密密鑲嵌著米拉般大小的鮫珠,發出熠熠的光華。光是這盒子,便價值千金。誰會送她這麽貴重的東西呢?
陳宜寧好奇的打開盒子,一支金碧輝煌的單鳳朝陽累絲釵躍入眼中。這支金釵沉甸甸的,做工是一流的,鳳凰身上的羽毛一絲絲纖毫不錯,刀工流暢優雅,絕對是出自名師之手。
更出彩的是,鳳凰口中銜的不是珍珠,而是一枚兩寸見方的六簷小鈴鐺,鈴鐺中間的舌片,竟然是用一枚通體透明澄澈的琉璃珠,這琉璃珠波光流轉,竟仿佛是活的一般,看得直教人挪不開眼。
不說陳宜月和琥珀綠桑,便是梁夫人,也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讚歎。
不過,這還不算最出奇的,最出奇的是那鈴鐺,六個簷下各自又吊著六個小鈴鐺,每個鈴鐺又是六個簷,中間的舌片,是更小的六顆透明琉璃珠。
六個小鈴鐺的六簷下又吊著12個更小的鈴鐺。最下麵一層的鈴鐺,小的肉眼幾乎有些看不清了。那小小的珠子卻仍波光流轉,比一粒灰塵也大不了多少了。
季淵表情的變化被陳宜月一點不落的盡收眼底,心中頓時一片冰涼。咣玒児浪果然!季淵對陳宜寧,比對自己有興趣!
勉強撐著笑臉和季淵說了幾句,陳宜月便攜了秋菊告辭了。
秋菊打著羊角宮燈,見周圍沒人了,伏在陳宜月耳邊咕咕噥笑道:"姑娘果然好計謀!我看季將軍是逃不出姑娘的美人計了!"
陳宜月心中酸苦,不想說話,也不搭理秋菊,隻悶頭往前走。
偏偏天黑,秋菊看不清陳宜月的臉色,猶自伏在她耳邊道:"姑娘生的如此美貌,便是個鐵石人兒也要化成一灘水了。姑娘,說不定,等季將軍從南疆找到解藥,便會上府裏提親呢!"
"住嘴!"陳宜月一把推開秋菊:"你這賤蹄子,怎麽滿口胡言亂語!"
"姑娘?"秋菊說的正高興,被陳宜月這麽一推,差點摔倒了,呆呆的站在那裏,不知道自家姑娘為何發這麽大的脾氣。
"別說了!跟我回房!"陳宜月冷著臉,自顧自的往前麵走。
她的美貌,一向是她最為自負的東西,從小到大,凡是見過她的人,沒有不讚歎的。人都說男子貪戀美色,可那陳宜寧,容貌分明比不上自己!季淵為何偏偏對她動心?
陳宜月塗著丹脂的指甲狠狠掐進掌心,直到火辣辣的一片疼痛,她方回過神來。攤開手掌一看,一線猩紅的血痕正一點點在手心洇開……
"姑娘!您流血了!"秋菊慌了,忙從袖子中抽出帕子幫陳宜月裹上手。惴惴不安的看著她。
姑娘這是怎麽了?剛才和季將軍談的很投機啊,怎麽一出門臉色全變了?
陳宜月看著掌心的血跡,心中突然一跳。若是把這血,摻入陳宜寧的飯食中……
如果陳宜寧死了,季淵會不會喜歡上自己呢?
一陣冷風吹來,陳宜月激靈靈打了個寒戰,她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不,這樣太陰毒了!在陳府,周氏和陳宜寧一直庇護著她,陳宜寧待她如同親姐妹,她不能這樣恩將仇報。
陳宜月緊緊挽著秋菊的手,顫抖著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不,她不是魔,她隻是一個想要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子罷了!
走到院子門口,婆子忙迎了上來:"陳大小姐,您可回來了!方才陳二小姐的丫鬟過來了。"
陳宜寧的丫鬟來找自己?今晚的行動會不會暴露了?陳宜月忙問道:"你怎麽跟她說的?"
婆子垂著手恭恭敬敬答道:"我跟她說您可能是去將軍那邊了。"
這婆子是明月山莊的仆婦,對高門大戶的規矩根本不懂,未婚女子私下見男子,在她看來,也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
陳宜月聽她這麽一說,臉色卻霎的變了。千防萬防,竟然栽在這婆子身上了!竟讓她看出自己是去了季淵那裏。
綠桑那蹄子一向機警,又是個愛生事的,說不定已經尾隨過去看到了自己送畫給季淵的事。回去肯定會跟陳宜寧說嘴的。
她剛進陳府,還沒站穩腳跟,如果失了陳宜寧和周氏的歡心,她能不能在大房活下去都不一定。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補救!
又是擔憂陳宜寧惱她不守規矩,又是恨季淵對陳宜寧又好感卻根本無視自己,又是悲哀自己命運可憐,身中劇毒卻無藥可解,陳宜月一晚上翻來覆去,根本就沒怎麽合眼。
第二天秋菊給她梳洗時嚇了一跳:"姑娘,您這是怎麽了?眼下全是青黑的眼圈。"
陳宜月把頭上的石榴石嵌蜜蠟的發釵拔下來,又讓秋菊換下那套杏黃色的褙子,挑了一件素白的。
秋菊懵了,姑娘一向把容貌打扮看得比天大,對衣衫釵環向來是務求漂亮雅致,今日是怎麽了,竟然對這些都不上心了?
"簡單給我梳妝一下便罷了,我要去見妹妹。"陳宜月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演苦肉計,那當然要來全套。
妝容不能太將就,衣衫也要穿素淨一點,這樣才能顯得楚楚可憐。正好昨晚沒睡好,兩眼碩大的黑眼圈,讓陳宜寧知道她並未說謊。
陳宜月攜秋菊來到陳宜寧屋裏時,陳宜寧剛起床,還沒梳洗。琥珀正幫她挽了頭發,拿了蘸了青鹽的柳木刷子準備漱口。
然聽點對淵。陳宜月一進門便跪下了:"妹妹,宜月昨兒做了錯事,求妹妹責罰。"
陳宜寧隱隱猜到了陳宜月為何而來,但哪兒有姐姐跪妹妹的規矩?忙令琥珀攙起陳宜月:"姐姐有話慢慢說,何須下跪?可折殺妹妹了。"
陳宜月這才坐在錦杌子上,拿絲帕拭淚道:"妹妹,你也知道我在二房時中了毒,如今這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昨兒梁夫人讓季將軍幫我診脈,診出這毒隻有南疆的解藥可解。季將軍古道熱腸,便說要幫我去尋那藥方。我心中感激季將軍,想送點謝禮表達敬意,可昨晚回去的時候已經晚了,想要找梁夫人代為轉送,又怕擾了梁夫人休息。因季將軍對這毒物也有研究,我便親自去了季將軍房中,一來是送謝禮,二來是想私下問問季將軍,我……我這日子……究竟,究竟還有幾天可活……"
陳宜月越說越悲痛,本來是做戲的,到最後,想到自己坎坷悲苦的命運,竟真的開始悲泣起來。
陳宜寧聽了心中難過,好端端的女孩兒,隻因嫡母惡毒,便落得如此田地,真叫人打心底裏同情和憐惜。
對陳宜月私下見外男的不滿,早被陳宜月的一番眼淚和辯白衝的幹幹淨淨,如今,陳宜寧心中隻剩同情和憐憫。
忙讓綠桑打了熱水拿了絲帕過來,和秋菊一起伺候陳宜月洗了臉。陳宜寧見陳宜月眼下兩個碩大的黑眼圈,便道:"姐姐,我知你心中悲苦,可也不能糟踐自己身子啊!季將軍不是說這毒有藥可解嗎?你且保重身體,說不定很快就能找到解藥了!"
陳宜月哽咽道:"我昨天隻想著求季將軍幫我尋解藥,竟忘了男女大防,連累了陳府的名聲和姐妹們的名節,都是我的錯!"
這解釋非常合情合理了。陳宜寧心中有的那點芥蒂也一掃而光,真心實意道:"姐姐,這明月山莊本就是化外之地,男女大防在此並不算什麽。今日我再求求梁夫人,讓她約束好小廝和婆子們的嘴。這事不會傳回京都的。你且放寬心罷。"
陳宜月知道自己過關了。心中大大的鬆了口氣。看著陳宜寧柔聲安慰自己,情真意切的樣子,心中又有幾分愧疚。14ht3。
陳宜寧母女,待她確實是極好的。
季淵離開明月山莊了。陳宜寧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命婆子把貴妃榻搬到海棠樹的花蔭下,山莊風景優美,窩在屋中豈不可惜。
陳宜月也日日拿了繡活過來找陳宜寧,二人在樹下聊著天,做著繡活,梁夫人也時常過來跟她姐妹二人一起說笑取樂。
日子就這麽平緩的過著,轉眼間,陳宜寧的腿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雖仍不能走動,但坐車是沒問題了。
這日,陳宜寧命琥珀和綠桑開始收檢東西,準備稟過梁夫人後,便搬到家廟去休養。梁夫人雖熱情爽朗,但此處畢竟不是自己家裏。叨擾多日,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陳宜月在旁邊看著琥珀收拾東西,有些羨慕的說:"妹妹,不若我同你一起去家廟算了,回到府裏,可沒有外麵這麽清閑自在。"
陳宜寧笑道:"家廟生活清苦,日日吃齋念佛,你受得了嗎?再說,你馬上要辦及笄禮了,還要趕一些送給奶奶太太們的繡活罷?"15898353
二人正閑聊間,梁夫人捧著一個錦盒走進來了。
陳宜寧和陳宜月忙向梁夫人行禮。梁夫人笑米米的看著陳宜寧:"寧兒,這錦盒是有人托我轉交給你的。"
陳宜寧笑道:"是母親讓您送過來的罷?"
梁夫人笑的有點神秘:"不是。你先打開看看喜不喜歡。"
這錦盒彩繡斑斕,上麵還密密鑲嵌著米拉般大小的鮫珠,發出熠熠的光華。光是這盒子,便價值千金。誰會送她這麽貴重的東西呢?
陳宜寧好奇的打開盒子,一支金碧輝煌的單鳳朝陽累絲釵躍入眼中。這支金釵沉甸甸的,做工是一流的,鳳凰身上的羽毛一絲絲纖毫不錯,刀工流暢優雅,絕對是出自名師之手。
更出彩的是,鳳凰口中銜的不是珍珠,而是一枚兩寸見方的六簷小鈴鐺,鈴鐺中間的舌片,竟然是用一枚通體透明澄澈的琉璃珠,這琉璃珠波光流轉,竟仿佛是活的一般,看得直教人挪不開眼。
不說陳宜月和琥珀綠桑,便是梁夫人,也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讚歎。
不過,這還不算最出奇的,最出奇的是那鈴鐺,六個簷下各自又吊著六個小鈴鐺,每個鈴鐺又是六個簷,中間的舌片,是更小的六顆透明琉璃珠。
六個小鈴鐺的六簷下又吊著12個更小的鈴鐺。最下麵一層的鈴鐺,小的肉眼幾乎有些看不清了。那小小的珠子卻仍波光流轉,比一粒灰塵也大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