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話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意思:擦過鄭姨娘送過的膏藥,傷口便惡化,之後就再也好不了了!
陳宜寧聽得大怒,咬牙切齒道:"那鄭姨娘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她送過來的膏藥你也敢給夫人用?夫人是個心軟的,你也跟著糊塗了不成!"
翠屏忙跪了下來,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是奴婢的錯。咣玒児浪害夫人受如此大罪,請姑娘責罰。"
周氏忙親自攙了翠屏起來,又拉了陳宜寧的手道:"寧兒,是我要用的,不關翠屏的事。她也勸過我。因我想著那鄭姨娘哭的情真意切,看著不似作偽,於是便用了。沒想到……"
陳宜寧看著這個善良又心軟得近乎懦弱的母親,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隻好斂了怒氣道:"這事老太太知道嗎?可曾罰那鄭姨娘?"
周氏有些疲憊的低聲道:"翠屏去老太太跟前告過狀,老太太不過斥責兩句,那鄭姨娘又是一番巧舌如簧。最後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了了之?妾室把正妻害成這樣,不僅毀容,差點生命都有危險,竟然不了了之?好一個偏心寡恩的祖母!好一個蛇蠍心腸的姨娘!
陳宜寧看著自己母親脖子上滲出黃水的膿腫,心中恨極了!
她蔥白的手指將絲帕幾乎擰出水來,一雙瑩澈的眸子此刻竟微微發紅:"母親,誰害了您,寧兒必讓她十倍、百倍償還!"
周氏見女兒這樣,心中也難過,把她攬到自己跟前道:"我這些日子忙的脫不開身,你回來了正好有個幫手。明日再尋個好大夫,治好了便罷了。你剛從家廟回來,老太太氣還沒消,這事你就別管了。沒的惹得老太太不喜,誰知又會生出什麽事來。"
陳宜垂首應了,又道:"母親,何須明日,今日便請張召正大夫過來給您診治吧。(.好看的小說)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先放一放,先把脖子治好再說。"
周氏見女兒一片孝心,便點點頭,吩咐翠屏拿了她的帖子,去二門找小廝去請張大夫。
周氏帶著陳宜寧並一幹丫鬟婆子到了花廳等著,剛坐了兩柱香的功夫,張大夫就帶了藥箱過來了。陳宜寧在屏風後,聽到翠屏把症狀和經過一一說得清楚明白,心中點點頭,這個翠屏確實是個可靠的,剛才真不該對她那般疾言厲色。
張大夫仔細看過了傷口,又拿一枚細細的金針挑破了一個膿腫,用一張潔白的雲片紙接了那流出來的黃水,放在鼻端聞了聞,方笑道:"夫人這瘡口本來也不甚厲害,隻是燙傷感染罷了。隻是起先用過的藥裏含有膿杆朱,這下就雪上加霜了。我這裏正好配有一味丸藥,你每日把藥丸捏碎,把裏麵青碧的藥汁子塗在傷口上,不出半個月便好了。"
陳宜寧聽張大夫這樣說了,一顆心才放了下來。還好,並不是不能治的。估計老太太派人請來的大夫也是庸醫,誰知道鄭姨娘又在裏麵做了什麽手腳。竟然一直拖著治不好。15898437
剛鬆了口氣,那張大夫又道:"傷口雖能愈合,隻是這疤痕恐怕是消不掉了。這膿杆朱藥性太霸道,隻怕傷口即便好了,也要留下大片瘢痕。"
周氏心中微微酸苦。高門大戶的女子,自然都把容貌看得一等一的重要。如今天氣不算太熱,還可以把衣服穿的厚一點,稍微把脖子遮一遮,將來天氣熱了,換上紗衣了,這脖子上大片的疤痕,如何在高門之間應酬走動?
待張大夫瞧完病留下藥走了,陳宜寧從屏風後走出來拉住周氏的手道:"母親,不用憂心,寧兒有個法子,可以去掉瘢痕。到時候保管讓您不留一點瘢痕。"
陳宜寧把家廟附近發現奇花一事講給周氏聽了,周氏奇道:"竟還有此等奇花。寧兒,你可曾帶了些花汁子回來?"
陳宜寧歎氣道:"走的太匆忙,沒來得及帶。無妨,等你傷口愈合了。派人去家廟找便是。家廟後院種了一大片。盡夠用的了。"
周氏點點頭:"此事你勿要宣揚出去。那花兒太過神奇,傳出去了,保不齊是禍是福。"
陳宜寧點點頭,猶豫再三,不知道要不要把堇姨娘的事說出來。又見周氏麵有疲憊之色,便吩咐翠屏扶了周氏回房休息,自己也帶了綠桑琥珀回房。
回到房中,綠桑咋舌道:"這鄭姨娘可真夠毒辣的。竟然敢對夫人下這種狠手!"
陳宜寧眼中卻已是一片平靜:"綠桑,你去母親房中,把趙媽媽叫過來,就說我有事找她。"
趙媽媽是周氏的陪嫁媽媽,為人忠厚老實,對周氏也是死心塌地。前世,周氏病逝,趙媽媽一頭撞死在柱子上。
此事事關重大,唯有派趙媽媽去做她才能放心。
趙媽媽一身暗紫福字紋的長褙子,雪青繡十錦的馬麵裙,頭發規規矩矩用一根赤金的扁簪簪住,整個人看上去十分老成持重。
珀總切給惡。陳宜寧屏退了下人,又關了門,叫綠桑和琥珀守在門口。方請趙媽媽坐下來,親手為趙媽媽上了一盞茶。
"姑娘,這可使不得!折殺老奴了!"趙媽媽本來斜簽著身子坐了,這下子驚得趕快站了起來。14hup。
"媽媽且坐下吧。您是母親跟前服侍的老人,便如同寧兒的長輩一般。倒盞茶罷了,媽媽當然受得。"
二人喝了會子茶,陳宜寧見趙媽媽心中疑惑卻又不敢問,便笑著開了口:"趙媽媽,今日請你來,實是有事求助於你。"
"姑娘有什麽事直接吩咐便是,還說什麽求助?沒的折殺老奴。"趙媽媽說著,又要站起來了。
陳宜寧忙按著她的肩膀坐下來。表情轉為嚴肅:"趙媽媽,您是府中的老人,管二門的小廝,管角門的婆子,都認識幾個。今日宜寧就托您辦樁事,您將府中所有的眼線都放出去,好好盯著鄭姨娘的舉動。瞧瞧她平日的都和什麽人來往,收了什麽東西,又送出去什麽東西。"
趙媽媽心中一震,二小姐這是要拿鄭姨娘開刀了。太好了,夫人軟弱,二小姐卻是個能出頭的!正房有盼頭了!
趙媽媽抬起頭看著陳宜寧,眼中竟閃爍著淚花:"二小姐,老奴明白您的意思。一定用心辦好差事。不辜負您的囑托!"
陳宜寧大感欣慰。沒想到趙媽媽竟是個如此通透的人。她還什麽都沒說,看趙媽媽的樣子,竟像已經知道她要對鄭姨娘下手了!
趙媽媽如此聰明上道,陳宜寧徹底放心了。但還是叮囑了一句:"無論打探到什麽,定要守口如瓶。隻過來回了我便是。若是事體重大,要先稟了我再作下一步打算。"
趙媽媽唯唯應了。陳宜寧帶了綠桑,送趙媽媽回榮華齋。
正好也快到晚飯時分了,便順路一起去叫陳宜月,準備去周氏那裏服侍她進晚膳。
剛轉過花園的涼亭,陳宜衡帶著兩個小廝迎麵走了過來。
陳宜衡穿一件淺藍貢緞繡如意流雲暗紋的長袍,袍角露出淺金錯銀的白色鑲邊。腰間掛著一塊通體瑩綠的玉佩,長身玉立,風度翩翩,一派貴公子的氣度。
陳宜寧走過去行了禮:"宜寧見過大哥。大哥身體安泰。"
陳宜衡卻冷冷掃一眼陳宜寧,語氣頗為諷刺:"原來是二妹妹。聽聞二妹妹衝撞了老太太,被罰到家廟思過了。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陳宜寧盯著陳宜衡那張白希俊秀的臉,心中冷冷一笑,到底是誰家的野種還不一定呢,竟然還在她這個嫡女麵前擺起大少爺的款來!
這樣想著,陳宜寧臉上的微笑卻絲毫不變:"老太太體恤孫女,故早早接回家中。畢竟是嫡親的孫女,即便做錯了事,氣幾日也就過去了。"
老太太雖然不喜歡她,但嫡親的就是嫡親的,血統上是站得住腳跟的。若是外來的野種,再捧在手心裏,隻血統這一條,就足以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且囂張吧,好戲還在後頭!
陳宜寧說完,朝陳宜衡福了福身就帶了丫鬟徑自走了。
鄭姨娘和她的幾個子女,她現在一眼也不想多看。
陳宜衡正想再刺陳宜寧幾句,她卻已經轉身走了。陳宜衡氣得在背後冷哼一聲:"果然粗蠻無禮!"
縱然是嫡女又如何?周氏懦弱,祖母不喜,父親又整日窩在謝姨娘的逍魂窩裏,從不踏正房的門。身份再高貴,將來一頂轎子抬出去嫁了人,這侯府還是自己的!
周家無嫡子,他這個庶長子就是合法繼承人。她現在若來討好討好自己,將來她嫁了人,被夫家欺負,說不定他還會為她撐撐腰。可她竟這般不識好歹,見了長兄態度竟如此輕慢!難怪姨娘和菡兒對她恨之入骨!
陳宜衡在心裏恨恨的想著,愈發覺得陳宜寧礙眼。
陳宜寧到陳宜月院子時,她穿了一件水紅繡白色梨花的素錦褙子,正在廊下繡一副荷包。見陳宜寧來了,忙起身笑著讓座:"妹妹來了,秋菊,快上茶。"
陳宜寧聽得大怒,咬牙切齒道:"那鄭姨娘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她送過來的膏藥你也敢給夫人用?夫人是個心軟的,你也跟著糊塗了不成!"
翠屏忙跪了下來,眼淚一下子掉了下來:"是奴婢的錯。咣玒児浪害夫人受如此大罪,請姑娘責罰。"
周氏忙親自攙了翠屏起來,又拉了陳宜寧的手道:"寧兒,是我要用的,不關翠屏的事。她也勸過我。因我想著那鄭姨娘哭的情真意切,看著不似作偽,於是便用了。沒想到……"
陳宜寧看著這個善良又心軟得近乎懦弱的母親,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隻好斂了怒氣道:"這事老太太知道嗎?可曾罰那鄭姨娘?"
周氏有些疲憊的低聲道:"翠屏去老太太跟前告過狀,老太太不過斥責兩句,那鄭姨娘又是一番巧舌如簧。最後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了了之?妾室把正妻害成這樣,不僅毀容,差點生命都有危險,竟然不了了之?好一個偏心寡恩的祖母!好一個蛇蠍心腸的姨娘!
陳宜寧看著自己母親脖子上滲出黃水的膿腫,心中恨極了!
她蔥白的手指將絲帕幾乎擰出水來,一雙瑩澈的眸子此刻竟微微發紅:"母親,誰害了您,寧兒必讓她十倍、百倍償還!"
周氏見女兒這樣,心中也難過,把她攬到自己跟前道:"我這些日子忙的脫不開身,你回來了正好有個幫手。明日再尋個好大夫,治好了便罷了。你剛從家廟回來,老太太氣還沒消,這事你就別管了。沒的惹得老太太不喜,誰知又會生出什麽事來。"
陳宜垂首應了,又道:"母親,何須明日,今日便請張召正大夫過來給您診治吧。(.好看的小說)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先放一放,先把脖子治好再說。"
周氏見女兒一片孝心,便點點頭,吩咐翠屏拿了她的帖子,去二門找小廝去請張大夫。
周氏帶著陳宜寧並一幹丫鬟婆子到了花廳等著,剛坐了兩柱香的功夫,張大夫就帶了藥箱過來了。陳宜寧在屏風後,聽到翠屏把症狀和經過一一說得清楚明白,心中點點頭,這個翠屏確實是個可靠的,剛才真不該對她那般疾言厲色。
張大夫仔細看過了傷口,又拿一枚細細的金針挑破了一個膿腫,用一張潔白的雲片紙接了那流出來的黃水,放在鼻端聞了聞,方笑道:"夫人這瘡口本來也不甚厲害,隻是燙傷感染罷了。隻是起先用過的藥裏含有膿杆朱,這下就雪上加霜了。我這裏正好配有一味丸藥,你每日把藥丸捏碎,把裏麵青碧的藥汁子塗在傷口上,不出半個月便好了。"
陳宜寧聽張大夫這樣說了,一顆心才放了下來。還好,並不是不能治的。估計老太太派人請來的大夫也是庸醫,誰知道鄭姨娘又在裏麵做了什麽手腳。竟然一直拖著治不好。15898437
剛鬆了口氣,那張大夫又道:"傷口雖能愈合,隻是這疤痕恐怕是消不掉了。這膿杆朱藥性太霸道,隻怕傷口即便好了,也要留下大片瘢痕。"
周氏心中微微酸苦。高門大戶的女子,自然都把容貌看得一等一的重要。如今天氣不算太熱,還可以把衣服穿的厚一點,稍微把脖子遮一遮,將來天氣熱了,換上紗衣了,這脖子上大片的疤痕,如何在高門之間應酬走動?
待張大夫瞧完病留下藥走了,陳宜寧從屏風後走出來拉住周氏的手道:"母親,不用憂心,寧兒有個法子,可以去掉瘢痕。到時候保管讓您不留一點瘢痕。"
陳宜寧把家廟附近發現奇花一事講給周氏聽了,周氏奇道:"竟還有此等奇花。寧兒,你可曾帶了些花汁子回來?"
陳宜寧歎氣道:"走的太匆忙,沒來得及帶。無妨,等你傷口愈合了。派人去家廟找便是。家廟後院種了一大片。盡夠用的了。"
周氏點點頭:"此事你勿要宣揚出去。那花兒太過神奇,傳出去了,保不齊是禍是福。"
陳宜寧點點頭,猶豫再三,不知道要不要把堇姨娘的事說出來。又見周氏麵有疲憊之色,便吩咐翠屏扶了周氏回房休息,自己也帶了綠桑琥珀回房。
回到房中,綠桑咋舌道:"這鄭姨娘可真夠毒辣的。竟然敢對夫人下這種狠手!"
陳宜寧眼中卻已是一片平靜:"綠桑,你去母親房中,把趙媽媽叫過來,就說我有事找她。"
趙媽媽是周氏的陪嫁媽媽,為人忠厚老實,對周氏也是死心塌地。前世,周氏病逝,趙媽媽一頭撞死在柱子上。
此事事關重大,唯有派趙媽媽去做她才能放心。
趙媽媽一身暗紫福字紋的長褙子,雪青繡十錦的馬麵裙,頭發規規矩矩用一根赤金的扁簪簪住,整個人看上去十分老成持重。
珀總切給惡。陳宜寧屏退了下人,又關了門,叫綠桑和琥珀守在門口。方請趙媽媽坐下來,親手為趙媽媽上了一盞茶。
"姑娘,這可使不得!折殺老奴了!"趙媽媽本來斜簽著身子坐了,這下子驚得趕快站了起來。14hup。
"媽媽且坐下吧。您是母親跟前服侍的老人,便如同寧兒的長輩一般。倒盞茶罷了,媽媽當然受得。"
二人喝了會子茶,陳宜寧見趙媽媽心中疑惑卻又不敢問,便笑著開了口:"趙媽媽,今日請你來,實是有事求助於你。"
"姑娘有什麽事直接吩咐便是,還說什麽求助?沒的折殺老奴。"趙媽媽說著,又要站起來了。
陳宜寧忙按著她的肩膀坐下來。表情轉為嚴肅:"趙媽媽,您是府中的老人,管二門的小廝,管角門的婆子,都認識幾個。今日宜寧就托您辦樁事,您將府中所有的眼線都放出去,好好盯著鄭姨娘的舉動。瞧瞧她平日的都和什麽人來往,收了什麽東西,又送出去什麽東西。"
趙媽媽心中一震,二小姐這是要拿鄭姨娘開刀了。太好了,夫人軟弱,二小姐卻是個能出頭的!正房有盼頭了!
趙媽媽抬起頭看著陳宜寧,眼中竟閃爍著淚花:"二小姐,老奴明白您的意思。一定用心辦好差事。不辜負您的囑托!"
陳宜寧大感欣慰。沒想到趙媽媽竟是個如此通透的人。她還什麽都沒說,看趙媽媽的樣子,竟像已經知道她要對鄭姨娘下手了!
趙媽媽如此聰明上道,陳宜寧徹底放心了。但還是叮囑了一句:"無論打探到什麽,定要守口如瓶。隻過來回了我便是。若是事體重大,要先稟了我再作下一步打算。"
趙媽媽唯唯應了。陳宜寧帶了綠桑,送趙媽媽回榮華齋。
正好也快到晚飯時分了,便順路一起去叫陳宜月,準備去周氏那裏服侍她進晚膳。
剛轉過花園的涼亭,陳宜衡帶著兩個小廝迎麵走了過來。
陳宜衡穿一件淺藍貢緞繡如意流雲暗紋的長袍,袍角露出淺金錯銀的白色鑲邊。腰間掛著一塊通體瑩綠的玉佩,長身玉立,風度翩翩,一派貴公子的氣度。
陳宜寧走過去行了禮:"宜寧見過大哥。大哥身體安泰。"
陳宜衡卻冷冷掃一眼陳宜寧,語氣頗為諷刺:"原來是二妹妹。聽聞二妹妹衝撞了老太太,被罰到家廟思過了。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
陳宜寧盯著陳宜衡那張白希俊秀的臉,心中冷冷一笑,到底是誰家的野種還不一定呢,竟然還在她這個嫡女麵前擺起大少爺的款來!
這樣想著,陳宜寧臉上的微笑卻絲毫不變:"老太太體恤孫女,故早早接回家中。畢竟是嫡親的孫女,即便做錯了事,氣幾日也就過去了。"
老太太雖然不喜歡她,但嫡親的就是嫡親的,血統上是站得住腳跟的。若是外來的野種,再捧在手心裏,隻血統這一條,就足以讓你死無葬身之地!且囂張吧,好戲還在後頭!
陳宜寧說完,朝陳宜衡福了福身就帶了丫鬟徑自走了。
鄭姨娘和她的幾個子女,她現在一眼也不想多看。
陳宜衡正想再刺陳宜寧幾句,她卻已經轉身走了。陳宜衡氣得在背後冷哼一聲:"果然粗蠻無禮!"
縱然是嫡女又如何?周氏懦弱,祖母不喜,父親又整日窩在謝姨娘的逍魂窩裏,從不踏正房的門。身份再高貴,將來一頂轎子抬出去嫁了人,這侯府還是自己的!
周家無嫡子,他這個庶長子就是合法繼承人。她現在若來討好討好自己,將來她嫁了人,被夫家欺負,說不定他還會為她撐撐腰。可她竟這般不識好歹,見了長兄態度竟如此輕慢!難怪姨娘和菡兒對她恨之入骨!
陳宜衡在心裏恨恨的想著,愈發覺得陳宜寧礙眼。
陳宜寧到陳宜月院子時,她穿了一件水紅繡白色梨花的素錦褙子,正在廊下繡一副荷包。見陳宜寧來了,忙起身笑著讓座:"妹妹來了,秋菊,快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