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妥當,陳宜寧見今日天氣轉冷,便帶了翠屏紅萼,去榮華齋陪周氏閑話。(.無彈窗廣告)
快到榮華齋時,碰見姚媽媽帶著仆婦從小橋上下來,見到陳宜寧,忙上前行禮,笑道:“二小姐晨安。您是去榮華齋探望夫人麽?”
陳宜寧惦記著上次姚媽媽一句提醒的恩情,便緩和了臉色笑著答道:“媽媽料事如神。我正是去榮華齋的。”
姚媽媽見陳宜寧笑容真摯,心中也有些不忍,便低聲道:“姑娘,老奴聽看門的婆子說,夫人的病竟好得七七八八了。若真大好了,隻怕還要去慈壽院請安呢!”
慈壽院請安五個字,她咬的特別重。陳宜寧一怔,正在思忖她的言下之意,姚媽媽又道:“老太太,對夫人的病很是關切。已經請了最好的大夫,等太太大好了,便會為太太把脈開方,調養身體。”
姚媽媽這話說的前後矛盾,現在有病不請醫,等周氏大好了,偏讓大夫把脈開方?陳宜寧腦中轉了個來回,心中便明了了。
姚媽媽這是在提醒她,周氏的病若好了,老太太也是不會放過她的!
陳老太太,是鐵了心要除掉周氏了!
姚媽媽見陳宜寧蹙眉思慮,心中又有些後悔,話盡於此,該說的,不該說的,她都已經說了。隻盼陳宜寧能聽明白她的意思。
又擔心身邊的仆婦看出什麽端倪,便匆匆一福身道:“二小姐,老奴回慈壽院交差了。您慢行。”
“媽媽且留步,我還有一句話要說。”陳宜寧忙叫住姚媽媽,眼中閃過一絲感激的笑意,輕聲道:“好人必有好報。常做善事,自然福壽多多。媽媽是心善之人,將來定然福壽無邊。”
姚媽媽心知陳宜寧聽懂了自己的暗示。微微一笑,也不多話,便告辭離去。
陳宜寧握緊手中的帕子,心中蒼涼萬分。(.好看的小說)
她身上流著四分之一陳老太太的血脈,現在,她卻不得不去對付陳老太太!
祖母,請恕孫女不孝了!陳宜寧在心中最後叫陳老太太一聲祖母,祭奠這份被斬斷的血緣羈絆。
榮華齋的大門依然緊閉,看門的婆子見陳宜寧來了,臉上笑容熱絡了幾分:“姑娘,您來的真早,夫人剛起床呢!”
陳宜寧眉心一皺。周氏在內室剛起床,看門的婆子竟然知道。陳老太太將榮華齋看得可真緊!
翠袖見陳宜寧來了,忙打了簾子通傳道:“夫人,姑娘來了。”
周氏臉上隻剩幾顆米粒一般大的紅色小痘,看見陳宜寧走進來,正要笑著問她可曾用早膳,抬眸看見她眼下青黑的眼圈,便皺眉道:“寧兒,你昨夜睡的不好麽?臉色怎麽如此憔悴?”
陳宜寧心中發虛,想起昨夜的事,臉有些燒紅起來。
若是普通女子,被男子這般輕侮,隻怕早羞愧得懸梁自盡了。
陳宜寧重活一世,反將這些都看得淡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隻是,季淵如此行事,確實叫她的心有些冷了。
周氏見陳宜寧臉頰泛起不正常的紅暈,心中十分擔憂,伸手撫上她的額頭,正要問她是不是生病了,翠袖又通傳道:“夫人,月小姐求見。”
周氏心中不耐,便冷聲道:“姚媽媽早上不是來過麽?她又來做什麽?催命符一般,叫人不得清淨!”
陳宜寧忙問翠袖道:“她怎麽說的?”
翠袖道:“月小姐說,聽說夫人的病好了,她特意帶了補品過來探望。”
補品?隻怕是砒霜罷!周氏冷笑一聲正要說話,陳宜寧對翠袖道:“走,我去會會她。[]”
說完,輕聲對周氏道:“母親,我去攔住她。您安心歇著罷。”
周氏知道陳宜寧做事一向穩妥,便點點頭。
陳宜寧帶著翠袖走到院門口,見陳宜月上穿月白蜂蝶戲花的倭緞夾衫,下著淺芍藥紅鑲兩指寬黑絨邊的百褶裙,漆黑的頭發梳成俏皮的雙鬟,兩枚嵌碧璽南珠的小偏簪將濃密的劉海牢牢壓在額前。打扮得十分俏麗可人。
見陳宜寧走出來,陳宜月臉上的笑容僵了僵。自從上次花園裏和陳宜寧吵架之後,她平日裏便處處避著陳宜寧。今日來周氏處,她特意起了個大早,就是怕遇見陳宜寧,沒想到還是碰見了。
陳宜月轉轉眼珠,假笑兩聲迎了上去:“妹妹果然好孝順,這麽早便過來為夫人請安了。”
陳宜寧瞟了一眼秋菊手裏提著的大食盒,淡聲道:“我哪裏有姐姐孝順?知道母親還未用過早膳,便過來送早點了。”
陳宜月巧笑嫣然:“聽說母親身子漸漸好了,想是能吃些滋補之物了,故帶了些參茸粥,想叫母親嚐嚐。”
陳宜寧微微一笑,目光銳利如刀鋒,直直的凝視著陳宜月的雙眸:“母親最愛吃的,是荷葉蓮子粥,姐姐不會不知道罷?”1712961
荷葉蓮子粥,陳宜月心頭一跳。陳宜寧為何偏偏提到這個?難道……?
她壓住心中的慌亂,竭力保持住臉上的微笑道:“若是夏日裏,這個自然好得。眼下是仲秋,新鮮的荷葉蓮子可不好尋。”
看到陳宜月躲躲閃閃的眼神,陳宜寧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心中恨意翻湧,眼中掠過一絲殺意,嘴角卻笑得雲淡風輕:“說到荷葉蓮子粥,我倒想起一件事。那日母親吃剩的一碗粥,丫鬟拿去喂了鸚鵡,結果那鸚鵡竟死了。姐姐,你說奇怪不奇怪?”
陳宜月揪緊袖中的錦帕,微笑道:“我對鸚鵡這些並不了解,不敢妄言。”
陳宜寧逼近一步,走到陳宜月麵前,似笑非笑道:“姐姐自然不了解鸚鵡。姐姐了解的,是荷葉蓮子粥!”
短短一語,如金石擲地有聲。陳宜月臉色唰的變得蒼白。
陳宜寧冷冷掃她一眼,徑自轉身朝院內走去,隻留下一句“姐姐請回罷!母親的身子,怕是禁不起你三番五次的探望!”
陳宜月怔怔站在原地,一張臉又白轉紅又轉白,身子顫抖得如風中落葉。
秋菊見了,隻好拉了她的袖子道:“姑娘,既如此,我們先回去罷!”
陳宜月木木的被秋菊扶出了榮華齋,眼中盡是驚懼不解之意。
她知道翠袖每日都要為周氏采摘最新鮮的荷葉,便特意把池塘邊的卵石弄鬆了一片,待翠袖立足不穩將要滑落時,她及時伸手攙扶住她,趁她不察,將荷葉灑上毒藥。
此事天衣無縫,連陳老太太她都沒詳細說過。陳宜寧是如何知道的?19sca。
陳宜月知道,自己手裏的最後一張王牌必須拿出來了。周氏是陳宜寧唯一的死穴,陳宜寧已經知道荷葉蓮子粥的事,她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
便是魚死網破,也隻能如此了!
陳宜寧回到內室,見周氏正站在窗下朝院外望去,忙道:“母親,您怎的站這裏?當心著了風。”
方才周氏已將陳宜寧與陳宜月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聽陳宜寧這麽問,便壓低聲音道:“寧兒,你鋒芒太露,隻怕她會生了報複之心。”
陳宜寧扶周氏走回榻邊,輕聲道:“母親,您待她不薄,她不也一樣對您下手麽?我們待她如何,改變不了她的心,也動搖不了她的決定。不如索性把話挑明,說不定她反而會有幾分忌憚。”
周氏想想也對,便不再提此事。隻將京中幾位她相中的世家子弟人品樣貌一一講給陳宜寧聽。陳宜寧卻沒有心思想這些,敷衍了幾句,推說有些累了,就帶了丫鬟回了秋爽齋。
翠屏一見陳宜寧回來了,就朝她使了一個顏色。陳宜寧會意,遣了屋裏伺候的丫鬟,輕聲道:“東西拿到了?”
翠屏點點頭,指指自己的衣袖,意思是旺兒的汗巾就藏在衣袖中。
陳宜寧身份尊貴,小廝的貼身物件,翠屏自然不會拿出來汙了她的眼睛。
陳宜寧瞟一眼翠屏的衣袖,低聲道:“拿出來我瞧瞧。”
見翠屏驚得睜大眼睛,陳宜寧搖頭淡淡一笑:“無須多慮,拿出來便是。”
重生一世,這些世俗虛禮,她已經看的淡了。現在最要緊的是將事情做妥當,其他的事情,她根本顧不上。
這是殊死搏鬥的時候,一絲一毫的疏漏,就會給她和周氏帶來滅頂之災。
翠屏將汗巾拿出來,陳宜寧瞧了一眼,半舊的暗紅色,料子也是不好不壞的江南芻綢,很符合旺兒的身份。想來應該不會有假。
陳宜寧將芙蓉遍地金的荷包遞給翠屏道:“將那汗巾子裝進去罷。一會兒我有用。”
說完,又叫翠屏撿了幾塊點心,用蓮青的碟子裝了,方叫了紅萼過來道:“你帶著這點心,走到疏影齋門口時,想辦法撞倒一個丫鬟或者婆子,然後將事情鬧大,盡量將整個疏影齋的人都引過去。”
切見姐天今。紅萼雖不知陳宜寧的用意,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見紅萼帶著點心走了,陳宜寧命翠屏牽了狗兒過來。
狗兒被關了一天,正有些悶的慌,見到陳宜寧搖頭擺尾,十分活躍。
陳宜寧記著拓跋謐的口令,將狗兒脖子上的韁繩鬆了,又拿出自己腰間的荷包給狗兒聞了,方對翠屏道:“走,我們帶上狗兒去疏影齋看熱鬧罷!”
..
快到榮華齋時,碰見姚媽媽帶著仆婦從小橋上下來,見到陳宜寧,忙上前行禮,笑道:“二小姐晨安。您是去榮華齋探望夫人麽?”
陳宜寧惦記著上次姚媽媽一句提醒的恩情,便緩和了臉色笑著答道:“媽媽料事如神。我正是去榮華齋的。”
姚媽媽見陳宜寧笑容真摯,心中也有些不忍,便低聲道:“姑娘,老奴聽看門的婆子說,夫人的病竟好得七七八八了。若真大好了,隻怕還要去慈壽院請安呢!”
慈壽院請安五個字,她咬的特別重。陳宜寧一怔,正在思忖她的言下之意,姚媽媽又道:“老太太,對夫人的病很是關切。已經請了最好的大夫,等太太大好了,便會為太太把脈開方,調養身體。”
姚媽媽這話說的前後矛盾,現在有病不請醫,等周氏大好了,偏讓大夫把脈開方?陳宜寧腦中轉了個來回,心中便明了了。
姚媽媽這是在提醒她,周氏的病若好了,老太太也是不會放過她的!
陳老太太,是鐵了心要除掉周氏了!
姚媽媽見陳宜寧蹙眉思慮,心中又有些後悔,話盡於此,該說的,不該說的,她都已經說了。隻盼陳宜寧能聽明白她的意思。
又擔心身邊的仆婦看出什麽端倪,便匆匆一福身道:“二小姐,老奴回慈壽院交差了。您慢行。”
“媽媽且留步,我還有一句話要說。”陳宜寧忙叫住姚媽媽,眼中閃過一絲感激的笑意,輕聲道:“好人必有好報。常做善事,自然福壽多多。媽媽是心善之人,將來定然福壽無邊。”
姚媽媽心知陳宜寧聽懂了自己的暗示。微微一笑,也不多話,便告辭離去。
陳宜寧握緊手中的帕子,心中蒼涼萬分。(.好看的小說)
她身上流著四分之一陳老太太的血脈,現在,她卻不得不去對付陳老太太!
祖母,請恕孫女不孝了!陳宜寧在心中最後叫陳老太太一聲祖母,祭奠這份被斬斷的血緣羈絆。
榮華齋的大門依然緊閉,看門的婆子見陳宜寧來了,臉上笑容熱絡了幾分:“姑娘,您來的真早,夫人剛起床呢!”
陳宜寧眉心一皺。周氏在內室剛起床,看門的婆子竟然知道。陳老太太將榮華齋看得可真緊!
翠袖見陳宜寧來了,忙打了簾子通傳道:“夫人,姑娘來了。”
周氏臉上隻剩幾顆米粒一般大的紅色小痘,看見陳宜寧走進來,正要笑著問她可曾用早膳,抬眸看見她眼下青黑的眼圈,便皺眉道:“寧兒,你昨夜睡的不好麽?臉色怎麽如此憔悴?”
陳宜寧心中發虛,想起昨夜的事,臉有些燒紅起來。
若是普通女子,被男子這般輕侮,隻怕早羞愧得懸梁自盡了。
陳宜寧重活一世,反將這些都看得淡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隻是,季淵如此行事,確實叫她的心有些冷了。
周氏見陳宜寧臉頰泛起不正常的紅暈,心中十分擔憂,伸手撫上她的額頭,正要問她是不是生病了,翠袖又通傳道:“夫人,月小姐求見。”
周氏心中不耐,便冷聲道:“姚媽媽早上不是來過麽?她又來做什麽?催命符一般,叫人不得清淨!”
陳宜寧忙問翠袖道:“她怎麽說的?”
翠袖道:“月小姐說,聽說夫人的病好了,她特意帶了補品過來探望。”
補品?隻怕是砒霜罷!周氏冷笑一聲正要說話,陳宜寧對翠袖道:“走,我去會會她。[]”
說完,輕聲對周氏道:“母親,我去攔住她。您安心歇著罷。”
周氏知道陳宜寧做事一向穩妥,便點點頭。
陳宜寧帶著翠袖走到院門口,見陳宜月上穿月白蜂蝶戲花的倭緞夾衫,下著淺芍藥紅鑲兩指寬黑絨邊的百褶裙,漆黑的頭發梳成俏皮的雙鬟,兩枚嵌碧璽南珠的小偏簪將濃密的劉海牢牢壓在額前。打扮得十分俏麗可人。
見陳宜寧走出來,陳宜月臉上的笑容僵了僵。自從上次花園裏和陳宜寧吵架之後,她平日裏便處處避著陳宜寧。今日來周氏處,她特意起了個大早,就是怕遇見陳宜寧,沒想到還是碰見了。
陳宜月轉轉眼珠,假笑兩聲迎了上去:“妹妹果然好孝順,這麽早便過來為夫人請安了。”
陳宜寧瞟了一眼秋菊手裏提著的大食盒,淡聲道:“我哪裏有姐姐孝順?知道母親還未用過早膳,便過來送早點了。”
陳宜月巧笑嫣然:“聽說母親身子漸漸好了,想是能吃些滋補之物了,故帶了些參茸粥,想叫母親嚐嚐。”
陳宜寧微微一笑,目光銳利如刀鋒,直直的凝視著陳宜月的雙眸:“母親最愛吃的,是荷葉蓮子粥,姐姐不會不知道罷?”1712961
荷葉蓮子粥,陳宜月心頭一跳。陳宜寧為何偏偏提到這個?難道……?
她壓住心中的慌亂,竭力保持住臉上的微笑道:“若是夏日裏,這個自然好得。眼下是仲秋,新鮮的荷葉蓮子可不好尋。”
看到陳宜月躲躲閃閃的眼神,陳宜寧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心中恨意翻湧,眼中掠過一絲殺意,嘴角卻笑得雲淡風輕:“說到荷葉蓮子粥,我倒想起一件事。那日母親吃剩的一碗粥,丫鬟拿去喂了鸚鵡,結果那鸚鵡竟死了。姐姐,你說奇怪不奇怪?”
陳宜月揪緊袖中的錦帕,微笑道:“我對鸚鵡這些並不了解,不敢妄言。”
陳宜寧逼近一步,走到陳宜月麵前,似笑非笑道:“姐姐自然不了解鸚鵡。姐姐了解的,是荷葉蓮子粥!”
短短一語,如金石擲地有聲。陳宜月臉色唰的變得蒼白。
陳宜寧冷冷掃她一眼,徑自轉身朝院內走去,隻留下一句“姐姐請回罷!母親的身子,怕是禁不起你三番五次的探望!”
陳宜月怔怔站在原地,一張臉又白轉紅又轉白,身子顫抖得如風中落葉。
秋菊見了,隻好拉了她的袖子道:“姑娘,既如此,我們先回去罷!”
陳宜月木木的被秋菊扶出了榮華齋,眼中盡是驚懼不解之意。
她知道翠袖每日都要為周氏采摘最新鮮的荷葉,便特意把池塘邊的卵石弄鬆了一片,待翠袖立足不穩將要滑落時,她及時伸手攙扶住她,趁她不察,將荷葉灑上毒藥。
此事天衣無縫,連陳老太太她都沒詳細說過。陳宜寧是如何知道的?19sca。
陳宜月知道,自己手裏的最後一張王牌必須拿出來了。周氏是陳宜寧唯一的死穴,陳宜寧已經知道荷葉蓮子粥的事,她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
便是魚死網破,也隻能如此了!
陳宜寧回到內室,見周氏正站在窗下朝院外望去,忙道:“母親,您怎的站這裏?當心著了風。”
方才周氏已將陳宜寧與陳宜月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聽陳宜寧這麽問,便壓低聲音道:“寧兒,你鋒芒太露,隻怕她會生了報複之心。”
陳宜寧扶周氏走回榻邊,輕聲道:“母親,您待她不薄,她不也一樣對您下手麽?我們待她如何,改變不了她的心,也動搖不了她的決定。不如索性把話挑明,說不定她反而會有幾分忌憚。”
周氏想想也對,便不再提此事。隻將京中幾位她相中的世家子弟人品樣貌一一講給陳宜寧聽。陳宜寧卻沒有心思想這些,敷衍了幾句,推說有些累了,就帶了丫鬟回了秋爽齋。
翠屏一見陳宜寧回來了,就朝她使了一個顏色。陳宜寧會意,遣了屋裏伺候的丫鬟,輕聲道:“東西拿到了?”
翠屏點點頭,指指自己的衣袖,意思是旺兒的汗巾就藏在衣袖中。
陳宜寧身份尊貴,小廝的貼身物件,翠屏自然不會拿出來汙了她的眼睛。
陳宜寧瞟一眼翠屏的衣袖,低聲道:“拿出來我瞧瞧。”
見翠屏驚得睜大眼睛,陳宜寧搖頭淡淡一笑:“無須多慮,拿出來便是。”
重生一世,這些世俗虛禮,她已經看的淡了。現在最要緊的是將事情做妥當,其他的事情,她根本顧不上。
這是殊死搏鬥的時候,一絲一毫的疏漏,就會給她和周氏帶來滅頂之災。
翠屏將汗巾拿出來,陳宜寧瞧了一眼,半舊的暗紅色,料子也是不好不壞的江南芻綢,很符合旺兒的身份。想來應該不會有假。
陳宜寧將芙蓉遍地金的荷包遞給翠屏道:“將那汗巾子裝進去罷。一會兒我有用。”
說完,又叫翠屏撿了幾塊點心,用蓮青的碟子裝了,方叫了紅萼過來道:“你帶著這點心,走到疏影齋門口時,想辦法撞倒一個丫鬟或者婆子,然後將事情鬧大,盡量將整個疏影齋的人都引過去。”
切見姐天今。紅萼雖不知陳宜寧的用意,但還是順從的點了點頭。
見紅萼帶著點心走了,陳宜寧命翠屏牽了狗兒過來。
狗兒被關了一天,正有些悶的慌,見到陳宜寧搖頭擺尾,十分活躍。
陳宜寧記著拓跋謐的口令,將狗兒脖子上的韁繩鬆了,又拿出自己腰間的荷包給狗兒聞了,方對翠屏道:“走,我們帶上狗兒去疏影齋看熱鬧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