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雲曦獨自一人進了書房,靠著書房門靜站了一會兒,隨即走到西窗邊的書案旁,專注地研起墨來。(.好看的小說)半晌,那方石墨已被磨去了小半。雲曦從一旁的筆架上取來一支毛筆,站著身子便寫起字來。寫完滿滿一大張的小楷,已然是半篇法華經。她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隻覺得方才堵在胸口的悶氣已經被背部滲出的細汗帶走了。雲曦在書案前端正的坐下,繼續默寫法華經的後半部分。
翌日,太夫人打發府裏的裁縫來給雲曦量身做衣裳。其實在雲曦搬來池園的時候,太夫人已經命人為她做了幾套春衫,怎麽這會兒又要做了?雲曦頓覺奇怪,便問道:“師傅,這次做衣裳可是咱們府裏的慣例。”
“不是的,今年的春衫已經都給府裏的主子們做好了,今日太夫人隻說給六位姑娘量身。”
雲曦聽罷轉頭向杏雨使了一個眼色,杏雨會意點點頭。
晚膳時分,杏雨從外邊回來。雲曦用筷子挑著碗裏的飯粒,問道:“這幾日府裏發生了什麽事?”
杏雨滿臉的笑意,道:“奴婢聽到一件關於漠園的趣事,姑娘可想聽聽?”
雲曦笑道:“哦,難不成咱們二姑娘和六姑娘又鬧起來了?”
杏雨見雲曦頗感興趣,立馬來了興致,幸災樂禍道:“姑娘真是料事如神。這事我是聽清園的木蘭說的,正巧她妹妹木棉在漠園當差,便知道了。據說昨兒個從倚風亭回漠園的路上,六姑娘一反常態地對著二姑娘有說有笑,哪知道才回了她們自己的小院,兩人便吵了起來。那木棉隻是個粗使丫頭,在外間聽不真切,隻是兩位姑娘越吵聲兒越大,六姑娘那句‘你這個丫頭肚子裏跑出來的就算貼上去給人家做賤妾也會討人嫌’可是滿園子的下人都聽得真真切切。”
雲曦聽到六姑娘的那句話便已猜出事情的緣由。昨日二姑娘在倚風亭的神色如此露骨,相信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她對沈言楓的癡迷。那麽素日與她仇怨頗深的六姑娘自然會趁機羞辱她一番。
“這麽大的動靜,想必會驚動四伯父和四伯母吧。”
“這個自然,要說最沉不住氣的就是李姨娘,她竟不顧自己的身份指著六姑娘的鼻子便罵。六姑娘又是那般性子,兩人差點打起來。不過漠園說到底還是聽四夫人的,她把李姨娘和二姑娘痛罵了一頓,對六姑娘則不過是說了些不痛不癢的話便作罷。
雲曦向來秉承“事不關己”的原則,漠園這些事當笑話聽聽作消遣便是了。她隨即正色道:“清園那兒這幾日可有什麽特別的事?”
杏雨想了片刻,皺著眉頭為難道:“似乎並無特別之處。”旋即又像想起了什麽,道:“對了,昨日大夫人在太夫人那兒坐了一個早上。”
大夫人是蕭府幾位夫人中在清園走得比較勤的,不過她一般都是去向太夫人匯報府裏的事情,並不會久留,昨兒個怎麽會在清園坐了一個早上呢?雲曦料想大夫人必定有什麽要事同太夫人商量,便繼續問道:“大夫人的淮園最近有什麽大事嗎?”
“前幾日,奴婢聽一個小丫頭說,近半年來有很多人家上門來向大姑娘提親,不過大老爺和大夫人似乎並未看中任何一家。”
大姑娘年前已經及笄,按理說這個年紀應該早已定好親了。隻不過她的身份比較尷尬,雖是姨娘所生,卻自小在大夫人膝下長大。薛氏隻生了兩個兒子,故而一直把大姑娘當作親生女兒看待。(.)更何況大姑娘還占著一個蕭府長女的身份,自然不能比照一般的庶出女兒般嫁出去。於是,大姑娘的親事便這麽耽擱下來了。
正當雲曦和杏雨說著大姑娘的親事時,翠縷得了太夫人的吩咐前來池園傳話。原來韓國公府下帖,請京城各府的夫人姑娘五日後到國公府品茗賞杜鵑。
做衣裳、大姑娘的親事、韓國公府設宴,把這些事情串聯起來,雲曦便明白了太夫人的用意。大姑娘議親不順提醒了太夫人,讓她注意到蕭府的六位姑娘其實都已經到了適婚之齡,即使是排行最小的雲曦和雲昕也有十三歲了。正好韓國公府宴請京城的貴婦和姑娘,太夫人便想利用這次機會讓六位姑娘在京城各府的夫人麵前露個臉,以便於日後議親。看來五日後的韓府宴會必將拉開蕭府眾姑娘議親的序幕。
三日後,製衣坊派人送來了六位姑娘參加宴會的衣服。翠縷和紅衣因有要事脫不開身,便將送衣服給眾位姑娘的差事交個了喜兒。哪知喜兒是個好吃懶做之輩,她嫌一日奔走四個院子太累,便將漠園和池園兩個最撈不到油水的院子派給一個丫頭名叫鴛鴦的去。
鴛鴦剛來蕭府不久,對府裏的情況不甚清楚,便想按著姑娘的排行次序去送衣服。於是,她先去了漠園的二姑娘那兒。
是時二姑娘正在圓桌旁喝著燕窩粥,一聽說鴛鴦是送宴會的衣服來,便放下手中的碗,擦了手才接了衣服去內室試穿。不一會兒,二姑娘穿戴妥當從屏風後款款走出來,隻見她身穿淡粉色梅花紋長袍,內著玉色煙蘿銀絲輕紗衫,露出優美的鎖骨,襯著月白微粉色睡蓮短腰襦,腰間用一條集萃山淡藍軟紗輕輕挽住,勾勒出窈窕玲瓏的身段。
二姑娘身邊的畫眉見狀忙迎合著讚歎:“都說是衣服襯人,可這套衣裳穿在咱們姑娘身上真真是愈發好看了。”
一旁的喜鵲也附和道:“是啊,也就隻有姑娘才能穿出這樣的風姿。”
二姑娘聽了這話高興德眉眼含笑。
鴛鴦見二姑娘對衣服甚是滿意,便回稟說要告辭去給其他姑娘送衣服。
二姑娘又端起桌上的燕窩粥,走到鴛鴦跟前,不懷好意地盯著托盤裏的衣服,問道:“這衣服是要送去哪兒呀?”
鴛鴦不疑有他,老實答道:“一件給六姑娘,另一件奴婢要去池園給五姑娘。”
“哦,原來是五妹妹和六妹妹的衣服,先讓我看看。”二姑娘扯過一件桃紅色的外衫,心知四夫人母女素來喜歡桃紅色,這件必定是六姑娘的無疑。她一手端著燕窩粥,一手拿著衣衫,仔細地看著。不料,拿燕窩粥的手一時不注意,碗竟然滑了出去,二姑娘混亂間用另一隻手去接碗,一整碗燕窩粥最後都扣在了那件外衫上。
“哎呀,我怎麽這麽不小心,這……這可如何是好。”二姑娘仍滑稽地捧著空碗和衣服,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卻十分小心地放著自己的衣服也沾上粥跡。
鴛鴦見衣服被弄髒了,知道自己差事辦砸了,急得差點哭出來。
正當這時,住在隔壁的六姑娘聽說清園派人送衣服過來,一時等不及就衝到死對頭二姑娘的屋裏來了。一進門便看到二姑娘拿著自己的衣服,而上麵已經沾滿了汙跡。她氣得一把搶過衣服,破口大罵:“你這個陰毒的賤人,竟然故意弄髒我的衣服,我也要把你的衣服撕爛!”說著便要上前扯二姑娘的衣服。
畫眉和喜鵲見狀慌忙上前隔開兩位姑娘。二姑娘躲在兩個丫頭的後麵,氣定神閑地說道:“六妹妹可別胡說,我不過是想看看衣服,又不知道哪件是你的,怎麽會故意弄髒你的衣服呢?鴛鴦,你說是吧?”
鴛鴦被如今的場麵嚇傻了,立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
二姑娘繼續說道:“六妹妹若還是不信,可以看看鴛鴦托盤裏還有一件五妹妹的衣服呢,我又不是未卜先知,怎會認得出你們的衣服。”
二姑娘的這番話倒提醒了六姑娘,她暗想:蕭府的六位姑娘中隻有蕭雲曦那個賤丫頭和自己的身量差不多,不如拿了她的衣服,再把責任推給蕭雲晗。
二姑娘見六姑娘盯著雲曦的衣服,心下暗喜,嘴上卻勸道:“哎呀,妹妹你不會是想拿五妹妹的衣服吧,要知道五妹妹久居滿園,你拿了她的衣服,她哪有衣服穿去韓府參加宴會啊。”
六姑娘聽罷更是打定了主意,她不理二姑娘的惺惺作態,奪過鴛鴦手中的托盤,道:“你過去跟五姐姐說,二姐姐不小心把她的衣服弄髒了。那衣服已經髒得不能穿了,所以你自作主張扔了。”她故意把不小心說得特別重,說完便拿著衣服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二姑娘見目的達成,便對鴛鴦道:“你應該知道怎麽做吧,記住,可別亂說話。”
鴛鴦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二姑娘的眼神實在太陰森恐怖了。她心驚膽戰的走出漠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自己不過才來幾日,怎麽就遇上了這等事情。躑躅了半晌,她明白自己左右都逃不掉責任,便決定還是先去池園向五姑娘說一聲。
鴛鴦走進池園的時候,雲曦正同屋裏的丫鬟們做針線活。鴛鴦看到一屋子的人,方才在路上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勇氣頓時泄了一半,她支支吾吾道:“五姑娘,製衣坊送……送過來……給五姑娘的衣服……沒了。”
翌日,太夫人打發府裏的裁縫來給雲曦量身做衣裳。其實在雲曦搬來池園的時候,太夫人已經命人為她做了幾套春衫,怎麽這會兒又要做了?雲曦頓覺奇怪,便問道:“師傅,這次做衣裳可是咱們府裏的慣例。”
“不是的,今年的春衫已經都給府裏的主子們做好了,今日太夫人隻說給六位姑娘量身。”
雲曦聽罷轉頭向杏雨使了一個眼色,杏雨會意點點頭。
晚膳時分,杏雨從外邊回來。雲曦用筷子挑著碗裏的飯粒,問道:“這幾日府裏發生了什麽事?”
杏雨滿臉的笑意,道:“奴婢聽到一件關於漠園的趣事,姑娘可想聽聽?”
雲曦笑道:“哦,難不成咱們二姑娘和六姑娘又鬧起來了?”
杏雨見雲曦頗感興趣,立馬來了興致,幸災樂禍道:“姑娘真是料事如神。這事我是聽清園的木蘭說的,正巧她妹妹木棉在漠園當差,便知道了。據說昨兒個從倚風亭回漠園的路上,六姑娘一反常態地對著二姑娘有說有笑,哪知道才回了她們自己的小院,兩人便吵了起來。那木棉隻是個粗使丫頭,在外間聽不真切,隻是兩位姑娘越吵聲兒越大,六姑娘那句‘你這個丫頭肚子裏跑出來的就算貼上去給人家做賤妾也會討人嫌’可是滿園子的下人都聽得真真切切。”
雲曦聽到六姑娘的那句話便已猜出事情的緣由。昨日二姑娘在倚風亭的神色如此露骨,相信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她對沈言楓的癡迷。那麽素日與她仇怨頗深的六姑娘自然會趁機羞辱她一番。
“這麽大的動靜,想必會驚動四伯父和四伯母吧。”
“這個自然,要說最沉不住氣的就是李姨娘,她竟不顧自己的身份指著六姑娘的鼻子便罵。六姑娘又是那般性子,兩人差點打起來。不過漠園說到底還是聽四夫人的,她把李姨娘和二姑娘痛罵了一頓,對六姑娘則不過是說了些不痛不癢的話便作罷。
雲曦向來秉承“事不關己”的原則,漠園這些事當笑話聽聽作消遣便是了。她隨即正色道:“清園那兒這幾日可有什麽特別的事?”
杏雨想了片刻,皺著眉頭為難道:“似乎並無特別之處。”旋即又像想起了什麽,道:“對了,昨日大夫人在太夫人那兒坐了一個早上。”
大夫人是蕭府幾位夫人中在清園走得比較勤的,不過她一般都是去向太夫人匯報府裏的事情,並不會久留,昨兒個怎麽會在清園坐了一個早上呢?雲曦料想大夫人必定有什麽要事同太夫人商量,便繼續問道:“大夫人的淮園最近有什麽大事嗎?”
“前幾日,奴婢聽一個小丫頭說,近半年來有很多人家上門來向大姑娘提親,不過大老爺和大夫人似乎並未看中任何一家。”
大姑娘年前已經及笄,按理說這個年紀應該早已定好親了。隻不過她的身份比較尷尬,雖是姨娘所生,卻自小在大夫人膝下長大。薛氏隻生了兩個兒子,故而一直把大姑娘當作親生女兒看待。(.)更何況大姑娘還占著一個蕭府長女的身份,自然不能比照一般的庶出女兒般嫁出去。於是,大姑娘的親事便這麽耽擱下來了。
正當雲曦和杏雨說著大姑娘的親事時,翠縷得了太夫人的吩咐前來池園傳話。原來韓國公府下帖,請京城各府的夫人姑娘五日後到國公府品茗賞杜鵑。
做衣裳、大姑娘的親事、韓國公府設宴,把這些事情串聯起來,雲曦便明白了太夫人的用意。大姑娘議親不順提醒了太夫人,讓她注意到蕭府的六位姑娘其實都已經到了適婚之齡,即使是排行最小的雲曦和雲昕也有十三歲了。正好韓國公府宴請京城的貴婦和姑娘,太夫人便想利用這次機會讓六位姑娘在京城各府的夫人麵前露個臉,以便於日後議親。看來五日後的韓府宴會必將拉開蕭府眾姑娘議親的序幕。
三日後,製衣坊派人送來了六位姑娘參加宴會的衣服。翠縷和紅衣因有要事脫不開身,便將送衣服給眾位姑娘的差事交個了喜兒。哪知喜兒是個好吃懶做之輩,她嫌一日奔走四個院子太累,便將漠園和池園兩個最撈不到油水的院子派給一個丫頭名叫鴛鴦的去。
鴛鴦剛來蕭府不久,對府裏的情況不甚清楚,便想按著姑娘的排行次序去送衣服。於是,她先去了漠園的二姑娘那兒。
是時二姑娘正在圓桌旁喝著燕窩粥,一聽說鴛鴦是送宴會的衣服來,便放下手中的碗,擦了手才接了衣服去內室試穿。不一會兒,二姑娘穿戴妥當從屏風後款款走出來,隻見她身穿淡粉色梅花紋長袍,內著玉色煙蘿銀絲輕紗衫,露出優美的鎖骨,襯著月白微粉色睡蓮短腰襦,腰間用一條集萃山淡藍軟紗輕輕挽住,勾勒出窈窕玲瓏的身段。
二姑娘身邊的畫眉見狀忙迎合著讚歎:“都說是衣服襯人,可這套衣裳穿在咱們姑娘身上真真是愈發好看了。”
一旁的喜鵲也附和道:“是啊,也就隻有姑娘才能穿出這樣的風姿。”
二姑娘聽了這話高興德眉眼含笑。
鴛鴦見二姑娘對衣服甚是滿意,便回稟說要告辭去給其他姑娘送衣服。
二姑娘又端起桌上的燕窩粥,走到鴛鴦跟前,不懷好意地盯著托盤裏的衣服,問道:“這衣服是要送去哪兒呀?”
鴛鴦不疑有他,老實答道:“一件給六姑娘,另一件奴婢要去池園給五姑娘。”
“哦,原來是五妹妹和六妹妹的衣服,先讓我看看。”二姑娘扯過一件桃紅色的外衫,心知四夫人母女素來喜歡桃紅色,這件必定是六姑娘的無疑。她一手端著燕窩粥,一手拿著衣衫,仔細地看著。不料,拿燕窩粥的手一時不注意,碗竟然滑了出去,二姑娘混亂間用另一隻手去接碗,一整碗燕窩粥最後都扣在了那件外衫上。
“哎呀,我怎麽這麽不小心,這……這可如何是好。”二姑娘仍滑稽地捧著空碗和衣服,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卻十分小心地放著自己的衣服也沾上粥跡。
鴛鴦見衣服被弄髒了,知道自己差事辦砸了,急得差點哭出來。
正當這時,住在隔壁的六姑娘聽說清園派人送衣服過來,一時等不及就衝到死對頭二姑娘的屋裏來了。一進門便看到二姑娘拿著自己的衣服,而上麵已經沾滿了汙跡。她氣得一把搶過衣服,破口大罵:“你這個陰毒的賤人,竟然故意弄髒我的衣服,我也要把你的衣服撕爛!”說著便要上前扯二姑娘的衣服。
畫眉和喜鵲見狀慌忙上前隔開兩位姑娘。二姑娘躲在兩個丫頭的後麵,氣定神閑地說道:“六妹妹可別胡說,我不過是想看看衣服,又不知道哪件是你的,怎麽會故意弄髒你的衣服呢?鴛鴦,你說是吧?”
鴛鴦被如今的場麵嚇傻了,立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
二姑娘繼續說道:“六妹妹若還是不信,可以看看鴛鴦托盤裏還有一件五妹妹的衣服呢,我又不是未卜先知,怎會認得出你們的衣服。”
二姑娘的這番話倒提醒了六姑娘,她暗想:蕭府的六位姑娘中隻有蕭雲曦那個賤丫頭和自己的身量差不多,不如拿了她的衣服,再把責任推給蕭雲晗。
二姑娘見六姑娘盯著雲曦的衣服,心下暗喜,嘴上卻勸道:“哎呀,妹妹你不會是想拿五妹妹的衣服吧,要知道五妹妹久居滿園,你拿了她的衣服,她哪有衣服穿去韓府參加宴會啊。”
六姑娘聽罷更是打定了主意,她不理二姑娘的惺惺作態,奪過鴛鴦手中的托盤,道:“你過去跟五姐姐說,二姐姐不小心把她的衣服弄髒了。那衣服已經髒得不能穿了,所以你自作主張扔了。”她故意把不小心說得特別重,說完便拿著衣服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二姑娘見目的達成,便對鴛鴦道:“你應該知道怎麽做吧,記住,可別亂說話。”
鴛鴦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二姑娘的眼神實在太陰森恐怖了。她心驚膽戰的走出漠園,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自己不過才來幾日,怎麽就遇上了這等事情。躑躅了半晌,她明白自己左右都逃不掉責任,便決定還是先去池園向五姑娘說一聲。
鴛鴦走進池園的時候,雲曦正同屋裏的丫鬟們做針線活。鴛鴦看到一屋子的人,方才在路上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勇氣頓時泄了一半,她支支吾吾道:“五姑娘,製衣坊送……送過來……給五姑娘的衣服……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