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曦走進花廳,隻見一位三十歲上下的婦人恭敬地立著,雖已等候多時,卻不見半分不耐煩的神色。(.好看的小說)
雲曦款步走至婦人跟前,歉聲道:“我來遲了,勞媽媽久等了。”
那媽媽仍舊垂著眼,四平八穩地行禮:“五姑娘過慮了,倒是老奴打擾姑娘歇息了。”然後用眼神示意身旁的兩個小丫頭把手上的匣子呈上來:“前些日子咱們太夫人聽聞五姑娘不慎抱恙,心裏甚是焦慮,正好府裏新進了一匹上等的藥材,便命老奴拿了些來,給姑娘補補身子。”她走上前一一打開幾個錦盒,指著匣內的一支人參道:“這顆是百年的野山參,最適合補氣養身,其它的不過是些尋常藥材,請姑娘不要嫌棄。至於這個……”那媽媽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紅色錦盒,小心翼翼地打開:“這顆丹藥名叫十色丸,是由十種珍貴的藥材製成,據說有補身健體、駐顏益壽之功效,太夫人見姑娘身子虛弱,特意拿了一顆請姑娘試一試。”
這媽媽說得倒是輕巧,這匣子裏的東西都是尋常人家不易取得的珍貴藥材,更別說這些都是精挑細選的上等貨色,再者,那媽媽手中的那顆十色丸想必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這樣貴重的禮物雲曦自然不敢接受,連忙推辭:“雲曦何德何能,讓韓太夫人如此掛心,她老人家的好意雲曦心領了,但這些珍貴的藥材實在不能領受,請媽媽拿回去吧。”
那媽媽不急不慌,說話的語氣軟綿綿的,但態度卻甚為強硬:“既已送出府的東西哪有拿回去的道理,太夫人在府裏就交代過老奴,若是五姑娘不肯收下這些東西,那老奴便隻能一直待在貴府了。(.無彈窗廣告)”
這算什麽道理。送禮的人倒是威脅起收禮的人來了,這韓太夫人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雲曦沉默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那婦人微垂著頭立在原地,仿佛隻要雲曦不收禮她就一直這麽站。這種情況,雲曦隻能被迫接受:“既然如此,我也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這禮我先收下,勞煩媽媽回去替我向太夫人道聲謝。”
見差事順利辦成,那婦人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依舊不卑不亢地道:“禮既已送到。老奴還要回去複命,就先告退了,祝五姑娘早日痊愈。”
雲曦笑道:“多謝媽媽。今日怠慢了。桃舒,你好生送送媽媽吧。”
不一會兒,桃舒送完那婦人回屋,手裏還拿著一個翠綠色的荷包,這原本是雲曦示意她送給那媽媽的。裏麵裝著五兩銀子。
雲曦見狀,表情毫無意外,似是早就料到這樣的結果,淡淡地感歎道:“那媽媽果然不肯收下這荷包。”
桃舒略顯沮喪:“奴婢再三相送,她都執意不收,而那兩個小丫頭全都緊緊跟著那媽媽。奴婢根本沒法打聽什麽。”
“瞧那媽媽通體的氣勢,定然是韓太夫人身邊的左右手,怎麽會為了區區幾兩銀子而掀了主子的底。”隻是韓太夫人這番舉動的真是耐人尋味。若僅僅是因為與韓月如的交情,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除了今日這些珍貴的藥材,上次還命韓澈親自給太夫人送來江南特產,這三番兩次的送禮必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雲曦忽而想到年前去韓府時韓月如所說的話,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難不成韓澈真的煽動韓太夫人要與蕭家結親?
雲曦正琢磨著韓澈的真正用意,杏雨突然來報:“姑娘。四姑娘身邊的臘梅來傳話。”
四姑娘向來對她唯恐避之不及,怎會遣了她的貼身丫鬟來池園?最近的怪事真是一件連著一件,雲曦按了按眉頭,無奈地道:“讓她進來吧。”
臘梅進了屋,見到雲曦不禁瑟縮了一下,腳就像生了根一般立在原地,眼睛一直看著自己的鞋尖,輕聲道:“五姑娘,咱們姑娘不日便要出嫁,想到日後相見不易,故而請眾位少爺姑娘明日前去戲雨亭一聚。”
臘梅一傳完話,便迫不及待地離開了池園,好似這裏有什麽洪水猛獸要把她生吞活剝似的。
臘梅的行為在雲曦看來倒有幾分喜感,而四姑娘出嫁前想演姐妹情深的戲碼著實令雲曦感到奇怪:“桃舒,你覺得四姐姐此番作為是何目的?”
桃舒若有所思:“奴婢倒是覺得,以四姑娘的個性,應該不會想出這樣的點子。”
桃舒說得沒錯,四姑娘素來膽小怕事,恨不得整日都待在自己的屋裏,自然不會想到兄弟姐妹相聚戲雨亭這樣的點子。事實上,這都是四姑娘的親生母親花姨娘一手策劃的。四姑娘所定的夫家姓王,祖上雖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卻勝在紮根京城,自身又是個有能力的,隻要稍有人提拔,前途可謂不可限量,花姨娘和四姑娘對於這門親事甚是滿意。可是,隨著婚期的一天天臨近,花姨娘的心裏卻越來越焦急,原因無他,隻因四姑娘的嫁妝太寒酸了。蕭府對於嫁女兒的用例都有嚴格的規定,像四姑娘這樣的庶出姑娘,除了一點莊田外,公中隻拿出兩千兩銀子置辦嫁妝。花姨娘覺得女子隻有帶著豐厚的嫁妝出嫁,日後才能在婆家挺起腰杆,不至於讓他們任意拿捏。二姑娘出嫁時,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六十抬的嫁妝絕不可能是區區兩千兩銀子可以置辦的,想必那四老爺和李姨娘一定補貼了不少。花姨娘這輩子都沒什麽出息,三老爺待她不過爾爾,生的四姑娘又沒個脾性。這次女兒難得定了一門好親事,她可不想因為嫁妝而讓偏房的二姑娘把自己的姑娘給比下去。但是,自己畢竟比不上李姨娘,能在四老爺身上挖了那麽多好東西,而三夫人又不問世事,隻拿了點尋常的首飾過來便不再管事了。如此,她該到哪兒去為四丫頭添補嫁妝呢?潛心思索了幾日,花姨娘忽而想到府裏有個傳統,平輩之間一般都會為即將出嫁的姑娘添妝,以表達自己對這段姻緣的祝福。然而,四姑娘在蕭府太沒存在感,至今為止,竟無一人前來添妝,如此下去,到最後眾人定然就忘了此事。因此,花姨娘便想出了這麽一個法子,讓眾人想起四姑娘即將出嫁,不得不將添妝之禮雙手奉上。
花姨娘的這些花花腸子,雲曦自然是猜不到,不過她此時的打算正好讓花姨娘達成了目的。前不久雲曦剛著人打了一支累絲雲鳳紋的金簪,自己還未戴過,明日就送給四姑娘添妝吧。說起來蕭府的姑娘不算很多,但上頭的四位姑娘每人都要備一份添妝厚禮,對於雲曦來說著實吃力,若不是有了錦繡莊這份額外收入,她此時恐怕隻能喝水度日了。
翌日早膳過後,蕁湖邊上的的戲雨亭早早擺上了桌椅,各色茶果也一一上了桌,四姑娘在花姨娘的得力丫鬟紅棉的陪同下,早早等在那兒了。片刻之後,淮園的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帶著小少爺和小姑娘款款而來,而幾位夫人也遣了幾個丫鬟陸續到來。
眾人對這次聚會的目的皆是明確,一到場就直奔主題,紛紛呈上添妝禮,不時還暗暗較勁。紅棉的眼睛一一掃過那些五花八門的添妝禮,心裏真真佩服花姨娘的神機妙算,將眾人聚在一起送添妝禮,有意無意都會比較一番,這些主子皆是好麵子的,自然不會拿出寒酸的東西來。
“喲,瞧你們都跟市井小民趕集似的,怎麽一大早就來了。”遲來的六姑娘才開口,便把亭子裏麵的人都得罪了。
二少奶奶平時最看不慣這個沒有教養又嘴不饒人的六姑娘,方才被她如此諷刺一番,心裏咽不下這口氣:“六妹妹姍姍來遲,想必是為四妹妹準備了一份大禮,還不拿出來給大家瞧瞧。”
六姑娘麵露不豫,忿忿地從懷裏掏出一團用絹帕裹著的東西,想要遞給一旁的四姑娘。二少奶奶哪肯如此輕易地放過她,搶先一步拿走了東西,打開包裹著的絹帕,裏麵是一支纖細的金釵,頂端隻有一片薄如蟬翼的金葉子。二少奶奶拿起金釵,故意在眾人麵前走了一圈,笑道:“六妹妹送的這支釵真是輕盈飄逸,恐怕一陣風都能吹走吧。”
六姑娘狠狠地瞪著二少奶奶,仿佛要在她身上剜出一個洞來。隨即她像是想起了什麽,朝著四姑娘粲然一笑:“我這可是參照四姐姐的,上次你給二姐姐的添妝禮就是差不多的一支金釵。你們都知道我年紀小,不懂這些尊卑身份上的規矩,想著四姐姐和二姐姐都是庶出之女,就按著四姐姐送的一定不會有錯。”
四姑娘聞言,神色黯然地低下頭,眾人皆以眼神責怪六姑娘,卻沒人肯出聲。大少奶奶見氣氛如此僵硬,立時轉了一個話題:“咦,我看人都差不多到齊了,怎麽向來守時的五姑娘還不見人影啊?”
雲曦款步走至婦人跟前,歉聲道:“我來遲了,勞媽媽久等了。”
那媽媽仍舊垂著眼,四平八穩地行禮:“五姑娘過慮了,倒是老奴打擾姑娘歇息了。”然後用眼神示意身旁的兩個小丫頭把手上的匣子呈上來:“前些日子咱們太夫人聽聞五姑娘不慎抱恙,心裏甚是焦慮,正好府裏新進了一匹上等的藥材,便命老奴拿了些來,給姑娘補補身子。”她走上前一一打開幾個錦盒,指著匣內的一支人參道:“這顆是百年的野山參,最適合補氣養身,其它的不過是些尋常藥材,請姑娘不要嫌棄。至於這個……”那媽媽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紅色錦盒,小心翼翼地打開:“這顆丹藥名叫十色丸,是由十種珍貴的藥材製成,據說有補身健體、駐顏益壽之功效,太夫人見姑娘身子虛弱,特意拿了一顆請姑娘試一試。”
這媽媽說得倒是輕巧,這匣子裏的東西都是尋常人家不易取得的珍貴藥材,更別說這些都是精挑細選的上等貨色,再者,那媽媽手中的那顆十色丸想必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這樣貴重的禮物雲曦自然不敢接受,連忙推辭:“雲曦何德何能,讓韓太夫人如此掛心,她老人家的好意雲曦心領了,但這些珍貴的藥材實在不能領受,請媽媽拿回去吧。”
那媽媽不急不慌,說話的語氣軟綿綿的,但態度卻甚為強硬:“既已送出府的東西哪有拿回去的道理,太夫人在府裏就交代過老奴,若是五姑娘不肯收下這些東西,那老奴便隻能一直待在貴府了。(.無彈窗廣告)”
這算什麽道理。送禮的人倒是威脅起收禮的人來了,這韓太夫人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雲曦沉默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那婦人微垂著頭立在原地,仿佛隻要雲曦不收禮她就一直這麽站。這種情況,雲曦隻能被迫接受:“既然如此,我也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這禮我先收下,勞煩媽媽回去替我向太夫人道聲謝。”
見差事順利辦成,那婦人的神色沒有任何變化,依舊不卑不亢地道:“禮既已送到。老奴還要回去複命,就先告退了,祝五姑娘早日痊愈。”
雲曦笑道:“多謝媽媽。今日怠慢了。桃舒,你好生送送媽媽吧。”
不一會兒,桃舒送完那婦人回屋,手裏還拿著一個翠綠色的荷包,這原本是雲曦示意她送給那媽媽的。裏麵裝著五兩銀子。
雲曦見狀,表情毫無意外,似是早就料到這樣的結果,淡淡地感歎道:“那媽媽果然不肯收下這荷包。”
桃舒略顯沮喪:“奴婢再三相送,她都執意不收,而那兩個小丫頭全都緊緊跟著那媽媽。奴婢根本沒法打聽什麽。”
“瞧那媽媽通體的氣勢,定然是韓太夫人身邊的左右手,怎麽會為了區區幾兩銀子而掀了主子的底。”隻是韓太夫人這番舉動的真是耐人尋味。若僅僅是因為與韓月如的交情,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除了今日這些珍貴的藥材,上次還命韓澈親自給太夫人送來江南特產,這三番兩次的送禮必定不會是無緣無故的。雲曦忽而想到年前去韓府時韓月如所說的話,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難不成韓澈真的煽動韓太夫人要與蕭家結親?
雲曦正琢磨著韓澈的真正用意,杏雨突然來報:“姑娘。四姑娘身邊的臘梅來傳話。”
四姑娘向來對她唯恐避之不及,怎會遣了她的貼身丫鬟來池園?最近的怪事真是一件連著一件,雲曦按了按眉頭,無奈地道:“讓她進來吧。”
臘梅進了屋,見到雲曦不禁瑟縮了一下,腳就像生了根一般立在原地,眼睛一直看著自己的鞋尖,輕聲道:“五姑娘,咱們姑娘不日便要出嫁,想到日後相見不易,故而請眾位少爺姑娘明日前去戲雨亭一聚。”
臘梅一傳完話,便迫不及待地離開了池園,好似這裏有什麽洪水猛獸要把她生吞活剝似的。
臘梅的行為在雲曦看來倒有幾分喜感,而四姑娘出嫁前想演姐妹情深的戲碼著實令雲曦感到奇怪:“桃舒,你覺得四姐姐此番作為是何目的?”
桃舒若有所思:“奴婢倒是覺得,以四姑娘的個性,應該不會想出這樣的點子。”
桃舒說得沒錯,四姑娘素來膽小怕事,恨不得整日都待在自己的屋裏,自然不會想到兄弟姐妹相聚戲雨亭這樣的點子。事實上,這都是四姑娘的親生母親花姨娘一手策劃的。四姑娘所定的夫家姓王,祖上雖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卻勝在紮根京城,自身又是個有能力的,隻要稍有人提拔,前途可謂不可限量,花姨娘和四姑娘對於這門親事甚是滿意。可是,隨著婚期的一天天臨近,花姨娘的心裏卻越來越焦急,原因無他,隻因四姑娘的嫁妝太寒酸了。蕭府對於嫁女兒的用例都有嚴格的規定,像四姑娘這樣的庶出姑娘,除了一點莊田外,公中隻拿出兩千兩銀子置辦嫁妝。花姨娘覺得女子隻有帶著豐厚的嫁妝出嫁,日後才能在婆家挺起腰杆,不至於讓他們任意拿捏。二姑娘出嫁時,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六十抬的嫁妝絕不可能是區區兩千兩銀子可以置辦的,想必那四老爺和李姨娘一定補貼了不少。花姨娘這輩子都沒什麽出息,三老爺待她不過爾爾,生的四姑娘又沒個脾性。這次女兒難得定了一門好親事,她可不想因為嫁妝而讓偏房的二姑娘把自己的姑娘給比下去。但是,自己畢竟比不上李姨娘,能在四老爺身上挖了那麽多好東西,而三夫人又不問世事,隻拿了點尋常的首飾過來便不再管事了。如此,她該到哪兒去為四丫頭添補嫁妝呢?潛心思索了幾日,花姨娘忽而想到府裏有個傳統,平輩之間一般都會為即將出嫁的姑娘添妝,以表達自己對這段姻緣的祝福。然而,四姑娘在蕭府太沒存在感,至今為止,竟無一人前來添妝,如此下去,到最後眾人定然就忘了此事。因此,花姨娘便想出了這麽一個法子,讓眾人想起四姑娘即將出嫁,不得不將添妝之禮雙手奉上。
花姨娘的這些花花腸子,雲曦自然是猜不到,不過她此時的打算正好讓花姨娘達成了目的。前不久雲曦剛著人打了一支累絲雲鳳紋的金簪,自己還未戴過,明日就送給四姑娘添妝吧。說起來蕭府的姑娘不算很多,但上頭的四位姑娘每人都要備一份添妝厚禮,對於雲曦來說著實吃力,若不是有了錦繡莊這份額外收入,她此時恐怕隻能喝水度日了。
翌日早膳過後,蕁湖邊上的的戲雨亭早早擺上了桌椅,各色茶果也一一上了桌,四姑娘在花姨娘的得力丫鬟紅棉的陪同下,早早等在那兒了。片刻之後,淮園的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帶著小少爺和小姑娘款款而來,而幾位夫人也遣了幾個丫鬟陸續到來。
眾人對這次聚會的目的皆是明確,一到場就直奔主題,紛紛呈上添妝禮,不時還暗暗較勁。紅棉的眼睛一一掃過那些五花八門的添妝禮,心裏真真佩服花姨娘的神機妙算,將眾人聚在一起送添妝禮,有意無意都會比較一番,這些主子皆是好麵子的,自然不會拿出寒酸的東西來。
“喲,瞧你們都跟市井小民趕集似的,怎麽一大早就來了。”遲來的六姑娘才開口,便把亭子裏麵的人都得罪了。
二少奶奶平時最看不慣這個沒有教養又嘴不饒人的六姑娘,方才被她如此諷刺一番,心裏咽不下這口氣:“六妹妹姍姍來遲,想必是為四妹妹準備了一份大禮,還不拿出來給大家瞧瞧。”
六姑娘麵露不豫,忿忿地從懷裏掏出一團用絹帕裹著的東西,想要遞給一旁的四姑娘。二少奶奶哪肯如此輕易地放過她,搶先一步拿走了東西,打開包裹著的絹帕,裏麵是一支纖細的金釵,頂端隻有一片薄如蟬翼的金葉子。二少奶奶拿起金釵,故意在眾人麵前走了一圈,笑道:“六妹妹送的這支釵真是輕盈飄逸,恐怕一陣風都能吹走吧。”
六姑娘狠狠地瞪著二少奶奶,仿佛要在她身上剜出一個洞來。隨即她像是想起了什麽,朝著四姑娘粲然一笑:“我這可是參照四姐姐的,上次你給二姐姐的添妝禮就是差不多的一支金釵。你們都知道我年紀小,不懂這些尊卑身份上的規矩,想著四姐姐和二姐姐都是庶出之女,就按著四姐姐送的一定不會有錯。”
四姑娘聞言,神色黯然地低下頭,眾人皆以眼神責怪六姑娘,卻沒人肯出聲。大少奶奶見氣氛如此僵硬,立時轉了一個話題:“咦,我看人都差不多到齊了,怎麽向來守時的五姑娘還不見人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