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秋水不明所以地望著雲曦,卻見對方神色嚴肅地凝視著自己,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爬上背脊。她局促地放下手中的綢緞,惶惶不安地等待著雲曦的下文。
瞥見秋水臉上所透露出來的緊張和不安,雲曦立馬收回略帶凝重的視線,轉而勾起嘴角的弧度,淺笑著說道:“再過幾個月杏雨便要出嫁了,想著桃舒如今還沒有著落,我正打算讓李媽媽幫著看看有沒有適合的人,這會兒又想到你和桂枝的年歲也不小了,索性這次讓李媽媽一道兒留個心眼,早些把親事定下來,一來你們有了歸宿,二來我也可以趁這段日子替你們多考量一番,以免將來匆忙之中不慎選錯了良人。”
此言一出,秋水的臉色慘白如紙,潔白的皓齒咬著櫻紅的唇瓣,似有話想說卻欲言又止。
見狀,雲曦故意走近一步,輕聲問道:“秋水,這事你覺得如何呢?”這句話的尾音似乎拖得分外綿長,久久地縈繞在秋水的耳邊,她深吸了一口氣,將垂下的腦袋抬起,目光堅定地望著雲曦,鼓足勇氣坦白道:“少奶奶,奴婢暫時還不想嫁人。”
聞言,雲曦的左眉不可抑製地往上一挑,視線在秋水臉上如浮光一瞥般劃過,輕飄飄地落在她的身後,幽幽然的嗓音如同雲霧飄渺,問道:“你是不想嫁人,還是不想嫁給別的人?”
秋水立馬便領會到了雲曦話中的意思,瞪大了眼睛吃驚地望著對方,內心深處的惶恐和擔憂難以成句:“少奶奶,您……奴婢……”
望著那張被彷徨所占據的俏臉,雲曦無奈地搖搖頭,長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問道:“秋水。他真的值得令你不顧年華的老去,一直默默無聞地等待著嗎?”
不需要特別言明,兩人都知道那個“他”指的是誰。一時間,秋水臉上的神色變了好幾變,從最初的不安到惶恐,再由惶恐變為矛盾,直至最後的義無反顧,她抿了抿嘴,像是下定了決心,信誓旦旦地說道:“少奶奶。這一切其實都是奴婢的一廂情願,跟他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奴婢隻想依著自己的心就這麽等下去。如果有一天奴婢真的等不到了,或是覺得累了,若是還有人願意娶奴婢,便跟他好好過日子;若是沒有這樣的人,那奴婢便去庵裏吃齋念佛。保佑少奶奶、少爺還有小主子一生順遂。”
看見秋水那分外堅定的水眸,雲曦便知道她已經認定了一切,連如此深遠的事情都考量妥當了,便無奈地說道:“罷了,既然是你自己的意願,那我也不便強求。日後若是有什麽別個想法,你盡可以同我說。”說來也真是湊巧,她身邊的這些丫鬟竟然個個都是死心眼的人。先前的橘綠和桃舒自不必說,就連二十五六歲的丹霞也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執意堅持小姑獨處,而據杏雨無意間聽來的消息,她似乎是為了等一個人的歸來而不願出嫁。現如今的秋水也走上了這條漫漫無期的等待之路。而她所等待的這陣狂風,也不知會不會為了她停留下來。雲曦也想過應該打消她這個希望渺茫的念頭。但這件事始終都是任逍之和秋水纏繞起來的結,她一個旁觀者實在無從插手。縱是想要規勸秋水,也隻能待日後她對任逍之的念想淡了以後再作嚐試。
按照之前與太夫人約定的日子,翌日一大早,蕭府便派了人來迎接五姑奶奶回娘家。好在雲曦昨日就把一應物品都收拾妥當了,今日隻需搬上馬車便能立時出發。那些送人的禮品和帶去蕭府的日常用品整整裝了一馬車有餘,而李媽媽及秋水等幾個丫鬟又占據了一輛馬車,桃舒和奶娘則跟著雲曦上了最前邊的八寶紅纓蓋馬車,三輛馬車向京城東麵的蕭府駛去。
車輪轆轆滾動,大街上鋪著條狀的青石板,使得馬車有些微微的晃動,倒是讓吵鬧了一早上的小七舒坦地睡了過去。雲曦小心地親了親那粉嘟嘟的小臉蛋,不禁舒了一口氣,這小子若是在馬車上又哭又鬧的,她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轉而又想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連忙吩咐道:“桃舒,說起來你和橘綠已經有兩年沒有好好說說話聊聊天了,這次咱們回去少說也會住上三五日,你倒是有時間同她聊聊家常了,也不知這兩年她過得如何?”
這桃舒可是雲曦身邊第一等的大丫鬟,又是從小便伺候著的,平日裏隻要一個眼色便能領會主子的意思,這會兒聽到雲曦刻意拉長的“家常”二字,便立馬明白了她的意思,連忙應承道:“少奶奶放心,奴婢知道該怎麽做。”
這主仆兩的對話聽著平常無奇,卻有著另一番深意,方才雲曦是吩咐桃舒留個心眼向橘綠套話,打探一下蕭府尤其是池園近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其實這也是雲曦如此爽快地答應太夫人去蕭府小住幾日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是雲曦懷有身孕的時候,雲氏前來碧落院探望,為女兒高興之餘,眉宇間總是透著幾縷難以釋懷的憂愁,向她詢問卻又是絕口不說。前段日子,雲氏趁著小七百日前來看望外孫,雲曦發現她臉上的愁色較之前更甚,縱是小七那惹人喜愛的笑臉也無法衝淡她眼中的憂愁,甚至在逗弄外孫的時候還會時而閃現恍惚之色。作為女兒,雲曦自然關切地問其緣由,但雲氏的嘴巴就如離了水的河蚌怎麽也撬不開。想來這蕭府之中必然是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並且與雲氏有著莫大的關係,既然她決計不肯吐露半個字,那就隻能從她身邊的人下手打探了。
自雲曦出閣後,一晃已經有兩年了,這還是她第一次回娘家小住,近一年來精神欠佳的太夫人高興不已,一直懶洋洋的身子一下子便來了興致,當日就在清園設下一席豐盛的家宴,將家中的女眷和孩子都喚來用膳,以享天倫之樂。雲氏和大夫人是真心歡喜雲曦的到來,一會兒拉著她的手說話,一會兒抱著小七逗弄,那迫不及待的神情仿佛雲曦用完膳便要立馬離開似的;三夫人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淡然,宛如所有的事情她都能淺笑了之;白紫蘇依舊保持著彌月宴那日的不鹹不淡,但眉宇間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鬱;而四夫人和依然待字閨中的六姑娘一唱一和,說話間夾槍帶棍,令人聽得甚為不痛快。對於這些,雲曦倒是看得很通透,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四夫人對她說話再怎麽難聽刺耳,也不過是這幾日的事情,等回了碧落院自然就耳根子清靜了,她又何必與這種毫不相幹的人較真呢。
關於雲氏長期所憂慮的事情,她似乎掩藏得很深,連橘綠都被特意交代過嚴守口風,桃舒在她身邊費盡心機,拉了一整天的家常都沒有從她口中探出個所以然來。然而,在回蕭府的第二日,雲曦卻得知了另一個讓她詫異而又心驚的消息。就在半個多月前,遠嫁菱州的三姑娘竟然被夫家一紙休棄,帶著當初所有的嫁妝回到了蕭府。據說甄家休離她的理由乃是七出之條中的“無子”一項。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這裏的女人來說,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的確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責,但三姑娘這件事情顯然沒有休書上寫得那般簡單。所謂的“無子”即為“三年無所出”,可三姑娘嫁去甄家滿打滿算也並未到三年,如何犯了這一條罪名。而三姑娘受了這樣的冤屈,竟然毫無怨言地拿了休書便回了蕭府,實在是有些蹊蹺。
當然,三姑娘被休棄一事的背後究竟有何貓膩,雲曦並不會去深究,她和三姑娘的姐妹之情也不過爾爾,自然不願因為一點好奇心而將可能存在的禍事引上身。然而,如今卻有一個難題擺在她的麵前。三姑娘回府一事畢竟不甚光彩,雲曦若是一直待在碧落院中毫不知情也就罷了,若是旁人問起尚有推脫之語,但她現在在蕭府一住便是好幾日,若是一次都不去探望她,恐怕怎麽也說不過去,別人知曉了也會責怪自己姐妹情誼淡薄。然而,三姑娘看似高雅淡泊,骨子裏卻自有一股高傲之氣,這樣的人遭受這般重大的打擊,別人的同情和打擾隻會令她愈發難堪,甚至還可能會把旁人的好意當成一種羞辱。如此一來,雲曦可謂是進退兩難,一連思索了兩日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眼看再過兩日便要回碧落院了,雲曦無暇顧忌那麽多,別人身上的嘴她實在約束不了,便讓桃舒送了一匹雪緞前去三姑娘如今所住的滿園,以聊表心意,同時隱晦地道出想要過來探訪之意,不出所料地遭到了拒絕。
瞥見秋水臉上所透露出來的緊張和不安,雲曦立馬收回略帶凝重的視線,轉而勾起嘴角的弧度,淺笑著說道:“再過幾個月杏雨便要出嫁了,想著桃舒如今還沒有著落,我正打算讓李媽媽幫著看看有沒有適合的人,這會兒又想到你和桂枝的年歲也不小了,索性這次讓李媽媽一道兒留個心眼,早些把親事定下來,一來你們有了歸宿,二來我也可以趁這段日子替你們多考量一番,以免將來匆忙之中不慎選錯了良人。”
此言一出,秋水的臉色慘白如紙,潔白的皓齒咬著櫻紅的唇瓣,似有話想說卻欲言又止。
見狀,雲曦故意走近一步,輕聲問道:“秋水,這事你覺得如何呢?”這句話的尾音似乎拖得分外綿長,久久地縈繞在秋水的耳邊,她深吸了一口氣,將垂下的腦袋抬起,目光堅定地望著雲曦,鼓足勇氣坦白道:“少奶奶,奴婢暫時還不想嫁人。”
聞言,雲曦的左眉不可抑製地往上一挑,視線在秋水臉上如浮光一瞥般劃過,輕飄飄地落在她的身後,幽幽然的嗓音如同雲霧飄渺,問道:“你是不想嫁人,還是不想嫁給別的人?”
秋水立馬便領會到了雲曦話中的意思,瞪大了眼睛吃驚地望著對方,內心深處的惶恐和擔憂難以成句:“少奶奶,您……奴婢……”
望著那張被彷徨所占據的俏臉,雲曦無奈地搖搖頭,長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問道:“秋水。他真的值得令你不顧年華的老去,一直默默無聞地等待著嗎?”
不需要特別言明,兩人都知道那個“他”指的是誰。一時間,秋水臉上的神色變了好幾變,從最初的不安到惶恐,再由惶恐變為矛盾,直至最後的義無反顧,她抿了抿嘴,像是下定了決心,信誓旦旦地說道:“少奶奶。這一切其實都是奴婢的一廂情願,跟他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奴婢隻想依著自己的心就這麽等下去。如果有一天奴婢真的等不到了,或是覺得累了,若是還有人願意娶奴婢,便跟他好好過日子;若是沒有這樣的人,那奴婢便去庵裏吃齋念佛。保佑少奶奶、少爺還有小主子一生順遂。”
看見秋水那分外堅定的水眸,雲曦便知道她已經認定了一切,連如此深遠的事情都考量妥當了,便無奈地說道:“罷了,既然是你自己的意願,那我也不便強求。日後若是有什麽別個想法,你盡可以同我說。”說來也真是湊巧,她身邊的這些丫鬟竟然個個都是死心眼的人。先前的橘綠和桃舒自不必說,就連二十五六歲的丹霞也不顧旁人異樣的眼光,執意堅持小姑獨處,而據杏雨無意間聽來的消息,她似乎是為了等一個人的歸來而不願出嫁。現如今的秋水也走上了這條漫漫無期的等待之路。而她所等待的這陣狂風,也不知會不會為了她停留下來。雲曦也想過應該打消她這個希望渺茫的念頭。但這件事始終都是任逍之和秋水纏繞起來的結,她一個旁觀者實在無從插手。縱是想要規勸秋水,也隻能待日後她對任逍之的念想淡了以後再作嚐試。
按照之前與太夫人約定的日子,翌日一大早,蕭府便派了人來迎接五姑奶奶回娘家。好在雲曦昨日就把一應物品都收拾妥當了,今日隻需搬上馬車便能立時出發。那些送人的禮品和帶去蕭府的日常用品整整裝了一馬車有餘,而李媽媽及秋水等幾個丫鬟又占據了一輛馬車,桃舒和奶娘則跟著雲曦上了最前邊的八寶紅纓蓋馬車,三輛馬車向京城東麵的蕭府駛去。
車輪轆轆滾動,大街上鋪著條狀的青石板,使得馬車有些微微的晃動,倒是讓吵鬧了一早上的小七舒坦地睡了過去。雲曦小心地親了親那粉嘟嘟的小臉蛋,不禁舒了一口氣,這小子若是在馬車上又哭又鬧的,她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轉而又想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連忙吩咐道:“桃舒,說起來你和橘綠已經有兩年沒有好好說說話聊聊天了,這次咱們回去少說也會住上三五日,你倒是有時間同她聊聊家常了,也不知這兩年她過得如何?”
這桃舒可是雲曦身邊第一等的大丫鬟,又是從小便伺候著的,平日裏隻要一個眼色便能領會主子的意思,這會兒聽到雲曦刻意拉長的“家常”二字,便立馬明白了她的意思,連忙應承道:“少奶奶放心,奴婢知道該怎麽做。”
這主仆兩的對話聽著平常無奇,卻有著另一番深意,方才雲曦是吩咐桃舒留個心眼向橘綠套話,打探一下蕭府尤其是池園近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其實這也是雲曦如此爽快地答應太夫人去蕭府小住幾日的其中一個原因。還是雲曦懷有身孕的時候,雲氏前來碧落院探望,為女兒高興之餘,眉宇間總是透著幾縷難以釋懷的憂愁,向她詢問卻又是絕口不說。前段日子,雲氏趁著小七百日前來看望外孫,雲曦發現她臉上的愁色較之前更甚,縱是小七那惹人喜愛的笑臉也無法衝淡她眼中的憂愁,甚至在逗弄外孫的時候還會時而閃現恍惚之色。作為女兒,雲曦自然關切地問其緣由,但雲氏的嘴巴就如離了水的河蚌怎麽也撬不開。想來這蕭府之中必然是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並且與雲氏有著莫大的關係,既然她決計不肯吐露半個字,那就隻能從她身邊的人下手打探了。
自雲曦出閣後,一晃已經有兩年了,這還是她第一次回娘家小住,近一年來精神欠佳的太夫人高興不已,一直懶洋洋的身子一下子便來了興致,當日就在清園設下一席豐盛的家宴,將家中的女眷和孩子都喚來用膳,以享天倫之樂。雲氏和大夫人是真心歡喜雲曦的到來,一會兒拉著她的手說話,一會兒抱著小七逗弄,那迫不及待的神情仿佛雲曦用完膳便要立馬離開似的;三夫人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淡然,宛如所有的事情她都能淺笑了之;白紫蘇依舊保持著彌月宴那日的不鹹不淡,但眉宇間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鬱;而四夫人和依然待字閨中的六姑娘一唱一和,說話間夾槍帶棍,令人聽得甚為不痛快。對於這些,雲曦倒是看得很通透,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四夫人對她說話再怎麽難聽刺耳,也不過是這幾日的事情,等回了碧落院自然就耳根子清靜了,她又何必與這種毫不相幹的人較真呢。
關於雲氏長期所憂慮的事情,她似乎掩藏得很深,連橘綠都被特意交代過嚴守口風,桃舒在她身邊費盡心機,拉了一整天的家常都沒有從她口中探出個所以然來。然而,在回蕭府的第二日,雲曦卻得知了另一個讓她詫異而又心驚的消息。就在半個多月前,遠嫁菱州的三姑娘竟然被夫家一紙休棄,帶著當初所有的嫁妝回到了蕭府。據說甄家休離她的理由乃是七出之條中的“無子”一項。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這裏的女人來說,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的確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責,但三姑娘這件事情顯然沒有休書上寫得那般簡單。所謂的“無子”即為“三年無所出”,可三姑娘嫁去甄家滿打滿算也並未到三年,如何犯了這一條罪名。而三姑娘受了這樣的冤屈,竟然毫無怨言地拿了休書便回了蕭府,實在是有些蹊蹺。
當然,三姑娘被休棄一事的背後究竟有何貓膩,雲曦並不會去深究,她和三姑娘的姐妹之情也不過爾爾,自然不願因為一點好奇心而將可能存在的禍事引上身。然而,如今卻有一個難題擺在她的麵前。三姑娘回府一事畢竟不甚光彩,雲曦若是一直待在碧落院中毫不知情也就罷了,若是旁人問起尚有推脫之語,但她現在在蕭府一住便是好幾日,若是一次都不去探望她,恐怕怎麽也說不過去,別人知曉了也會責怪自己姐妹情誼淡薄。然而,三姑娘看似高雅淡泊,骨子裏卻自有一股高傲之氣,這樣的人遭受這般重大的打擊,別人的同情和打擾隻會令她愈發難堪,甚至還可能會把旁人的好意當成一種羞辱。如此一來,雲曦可謂是進退兩難,一連思索了兩日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眼看再過兩日便要回碧落院了,雲曦無暇顧忌那麽多,別人身上的嘴她實在約束不了,便讓桃舒送了一匹雪緞前去三姑娘如今所住的滿園,以聊表心意,同時隱晦地道出想要過來探訪之意,不出所料地遭到了拒絕。